阅读的文章

2022年12月05日经典文章

阅读的文章(精选25篇)

读书种子

文/刘大先

很小的时候我就爱读书,乡里的邻居有时候与我父母闲谈时,往往称赞一句“这是一个读书种子” 。那时候也知道这不过是一句恭维之语,不可当真。后来随着读书增多,发现“读书种子”这个说法居然是个文人古语,最迟在北宋黄庭坚那里就用过这个词,大致的意思不外乎指喜欢读书之人,引申为文化的传承赓续,连绵不绝——书在世间流转,如同种子落入地里便会蔓延发芽,滋生繁衍。乡民敬惜字纸,依然葆有了对文化的神秘感和敬畏之心,不知这个“读书种子”何时何地被听到,流播人口,传承至今。

但书有其自己的生命,并非都是那么的幸运,它们诞生之后,甚至称得上命运多舛,焚书坑儒这样的偶发性事件不算,水浸火燎,兵燹蠹蚀,都是可遇不可避的常规性灾难。逢到那些强作解人的还有可能妄行校改,曲解原意,搞得鲁莽灭裂,支离破碎;或者变乱旧式,肆意删改,弄到谬种流传,贻祸后人;鲁迅还曾经嘲笑过今人标点古书,往往佛头着粪,是水火兵虫四大害之外的三大厄。最可悲的是知音难求,有时候呕心沥血之作出来,可能泯然无闻,一腔壮志满怀激烈的热情很大程度上就付诸东流了。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更多是美好的愿景。在出版业兴盛便捷、信息大爆炸的当下,被埋没的可能性倒是最大的,这个时候就端赖读书种子的出现了。

我倒并不认为自己是读书种子,但是读书确实是从小养成性的爱好,这个可能与个人的气质禀赋有关,不是强求得来。事实上,在我成长的年代,已经盛行读书无用论,不再是汪洙《神童诗》中所谓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了,人们更感兴趣的是怎么挣到更多的钱。世事棼然蝶变,读书作为一种阶层攀升的手段,日益失去了科举时代乃至恢复高考初期的那种改变命运的功能。即便是那些没有别的路可以走,只能指望读书升学来改换门第的人,往往也更倾向于那些实用性的学科,以便将来在社会上能够方便地将读书获得的象征资本和功利价值进行方便的转化与变现。时势所趋,人们的趋利避害是自然选择的本能,并没有太多可以指责的地方,而在这样的时候,读书种子的非功利性的读书就显得尤为弥足珍贵。

回想我个人的经历,最快乐的时光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那里提供了一种让人沉醉的气场和氛围,让人浑然忘我地沉浸到书籍所构成的知识世界之中。大学时候我可能是全校里面在图书馆待的时间最长的学生。图书馆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让人能够在一个没有干扰的、安全而又宁静的环境中,完全投入到思想与精神的交流,这是一种私密的体验,其幽微精妙之处,难以用语言表述。它就像一个微小的宇宙,古往今来中土异域的群星隐去光芒,聚集在那里,暗暗发射出心灵的热力与能量,它们似乎难以捕捉却又触手可得。对于我而言,那真是一个奇妙而充满魅力的地方,能够在这样的地方与人类历史上最精粹的灵魂交流简直是世上最幸福的事情。做过图书馆长的博尔赫斯在失明之后曾经说过,他想象中的天堂应该就是图书馆的模样,我觉得这才是一个读书种子的话。

记得大学时候某一个中秋节,图书馆只上半天班,我从上午坐到中午下班,沉迷在一本书中无法自拔。图书管理员是一位苛刻凶狠的老太太,但是对我挺友善,可能因为来这里读书的人并不多,总是看见我,虽然没有怎么说过话,也算是熟人了。我埋头在书桌前,没有注意到老太太下班走了,等她招呼我才发现她已经吃完饭回来了,还给我带了一个盒饭。她一脸肃穆说,我不锁门了,你看完替我锁上,然后就自己下班了。虽然她面无表情,这个事情可能是我对那个大学最温暖的回忆了。

工作以后虽然单位图书馆并不能让人满意,但依然是我厮混时间最多的地方。在北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说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无疑是有国图、首图和各个区图书馆的存在,虽然北京的图书馆也几乎都是人满为患,但它们让喧嚣的街市、拥挤的交通、污浊的空气、激烈的竞争压力都有了可以忍受的微薄理由,至少于我而言是这样。读书的时间与空间隔离了外界的喧嚣,似乎是一种逃避,然而不计功利的阅读岂非是人之为人、超越于汲汲于稻粱谋的根本?即便是为了更好地谋生,功利性的阅读岂非也是获得基本技能的途径?

不过喜欢读书的孩子似乎真的在减少, 2012年我在良乡住过几个月,给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开了两门课,采用的是工作坊的方式,每周就一个专题提供一批中外文平均四百页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指定一个发言人就所读材料作主题发言,其他人讨论,最后总结。这是国外培养研究生的常见方式,我准备得很认真,每次都将选择好的经典论文和书籍节选扫描成PDF文件发到学生的信箱里,并就所要讨论的主题做一个简单的线索提示。但是在实际的进行中,我发现几乎没有一个学生读完了所有材料,有的学生甚至拿百度来的大路货色敷衍了事,而缺乏自己的见解,一听就是没有真的读原作,这让我颇为遗憾,因为高强度的阅读是建构基本知识框架的必备条件。当我苦口婆心地对他们说认真地读完康德三大批判,会感觉到智力都会得到提升,望着那些无动于衷的面孔的时候,心中充满了沮丧。

这并非孤立的现象,也许我们时代的阅读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更年轻一点的孩子都愿意通过电脑手机网络来获取信息,喜欢轻松的娱乐而规避艰难的沉思。我一度固执地认为,只有严肃而深度的阅读才能传达与汲取精深的智慧,没有难度的阅读永远只会是浮光掠影。后来想想,这也许有些狭隘,阅读也分为专业阅读和业余阅读,我可能更多从精英的角度考虑了。也许情况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糕,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模式,人们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知识接受与生产方式,读书种子可能永远只是少数人要扮演的角色。

后来我在四川大学兼职带语言学和人类学专业的研究生,因为在异地,不常见面,学生让我开书目。开书目这种事情因人而异,我给学生罗列的不同的书,但不再要求他们定期写读书报告了——读书的事情强求不得,顺其自然最好。每个人本身的材质不同,性格各异,也不必强求一致,不爱阅读的孩子可能有其他的方式来获取知识、砥砺思想。读书是书写文化的产物,在印刷文化普及的时代最为兴盛,在如今多媒体兴起的语境中的衰落情有可原。一方面工作方式的改变与生活节奏的加快很难保证阅读的静谧时光,打破了宁静悠长的阅读反刍时间;另一方面,影音图文乃至动态变换的新媒体形式,也挤占了原本用来阅读的空间和方式。这使得我们时代的阅读更多呈现为碎片化、高频率、低沉浸和浅层面。但换个角度来说,可能阅读行为本身因时代发展而发生了变化,它可能转换为更为轻松、便捷甚至娱乐化的形式。阅读不是教化的,它在我们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日益成为一种个人自然而然的修为。

古希腊、古罗马的典籍在欧洲的中世纪一度遭基督教世界的压抑而沉寂不见,但是因为有8世纪后期到10世纪初阿拉伯人的百年翻译工作,保存在伊斯兰世界,在中世纪后期又重新回译到欧洲。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人的哲学著作,希波克拉底和盖伦等人的医学著作,欧几里德、阿基米德、托勒密等人的数学、天文学著作……这些人类文明轴心时代的遗产经过起伏不定、兜兜转转的命运,再次焕发生机,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养料。王夫之深閟固藏,其身长邀,其名寂寂,其学不显, 《船山遗书》埋没不彰二百年,但终究有后学邹汉勋、邓显鹤、曾国藩兄弟发幽抉秘,使之重见天日,并蔚为大观。时间最终会还给书与读书者一个晚到的公正。因而可以乐观地想象,新媒体时代的阅读纵然改变了印刷文化中的阅读方式,但读书种子依旧不会湮灭,就像落地的种子无论是在有机腐殖质的土壤里,还是在化肥与水培植的科技农庄里,只要它具备活力的素质,同样都会如期发芽,葳蕤生长。

阅读之美

文/林颐

嗜书,是一种瘾。日渐沉迷,而我不愿戒断。

我捧起《乌鸦》,轻抚封面,描摹乌鸦的形体,拉过一张白纸,捡起一支铅笔,悄然复刻它的轮廓。它可能来自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亚岛、日本的仙台市、北冰洋的因纽特海岸、西伯利亚的荒原、巴西的雨林,或者离我家不远的公园的树梢。世界上到处都有乌鸦,还有各种乌鸦的传说,人们都说乌鸦是预言家,也许是真的。在古希腊,乌鸦就是智慧和战争女神雅典娜的同伴,而文艺复兴时期乌鸦被视作少女潘多拉的化身,宾夕法尼亚州雷纳佩族人现在仍然传说,当第一场雪覆盖大地之时,乌鸦就会出发去拜访造物主……

这是一部“乌鸦极简史”,作者博里亚·萨克斯搜集了与乌鸦有关的大量材料,神话、传说、文学、诗歌、戏剧、绘画、艺术……爱伦·坡诗歌里的那只黑鸟,那副面孔看上去阴沉而一本正经,胆儿一定不小;梵高在最后崩溃之前画了《群鸦飞过麦田》,蓝、黄、红、绿的线团盘缠纠绕,天空低沉地压在麦田之上,鸦群似黑色魅影掠翅飞过,气息不祥。

其实,在乌鸦的黑色羽衣之下,有一个斑斓的神奇世界。了解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呢?无用,就为了消遣,随便看看。消遣是生活的调和,得到惬意的感受,其实并不容易。

“微物史”的书籍,要想吸引人,必得有些特别的魅力。本书作者另一部主题相近的《乌鸦之城》中文版前几年就引进了,讲述伦敦、伦敦塔与乌鸦的故事,内容也有趣,但反响很一般。为什么呢?因为工艺。《乌鸦之城》与《乌鸦》都是零碎知识的呈现,只读文字,阅过即忘,轻泛的些微的喜欢也就如风散了。这一类型的书,本质上都“小家碧玉”,要把气质突出,就要有精巧的装扮。而工艺,工艺的美,装帧与实质的完美结合,才会真正让人爱到无可自拔。我为《乌鸦》而荡漾,而钟情,我爱它,深得我心,美意流转。

在这个世界上,万事万物并非全部一个劲儿沿着直线演进,而是有可能从往昔、从过往给当下一些借鉴。书籍曾经是昂贵的奢侈品,缀满了珠宝,只属于少数人享用,我们要感谢平装书的出现,让阅读成为公众行为,进而推动社会思潮的解放。而如今,人们也常常受困于泛滥的出版,书出得太多了,好书太少,而且破坏生态。电子书的兴起,似乎在预言纸质书的消亡。真的吗?我觉得,不大可能。有些应该要电子化,而纸质要抓精品,精品不是说精装华丽就是好,《乌鸦》的装帧很难得地将简素与绚美合为一体。电子书和纸质书是不同的载体,带给我的感觉也很不一样。像《乌鸦》这样的书,只有通过实体的触摸,才能感动于阅读的欣悦,与我所建立的联系,是科技无法替代的情感,私密的亲近。

总有些书,在我们内心的花园里会长成特别的风景。草木葳蕤,爱意丛生。

温故知新

文/梁嘉欣

我读书有这么一个癖好:不喜欢读借来的书,如果借来的书真的值得一读,那我就必须去弄一本属于我个人的。

原因无它,阅读一本书于我而言,并不是一次性的事情。在我看来一本好的书必须经得起反复的品读,而且对于作为读者的你来说,在不同的年龄段,你的思想意识也会有所不同,这样子的话我相信你对同一本书的阅读体验也会有所转变。毕竟如果一本书是用作者自己真正的经验和思想去完成的话,那这书就和一种完整的人生一样,永远有新的意义等待发现,永远能够拉着我们的手去重新审视自己。我想,这也是孔子他老人家所提倡的“温故而知新”这种学习精神在阅读过程中具体化、形象化的表现吧。

以阅读金庸的小说为例,金庸的武侠小说是我最爱品读的书籍之一。从最初小学三年级连字都还没识全就开始阅读他老人家的小说,到现在出来工作几年了,都还在读他的小说,连大学毕业时写的毕业论文也是与他的小说有关的。当然,如果每一次的阅读都是同样的阅读体会的话,那也就此失去了重温的意义。

其实每一次对金庸小说的重温,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从最初开始阅读时,只在意那些刀光剑影快意恩仇的武打情节;到后来进入青春期开始对男女情感有了朦胧的体验之后,再翻金庸的小说,觉得里面尽是儿女情长的言情描写,那时注重的也不再是那些武打情节的描写,而是对小说里那些描写细腻感人的男女之情产生了共鸣,并时常把《神雕侠侣》中那句经典的名言常挂口中:“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其实,也就是借金庸先生小说的酒杯,浇自己块垒罢了;而上了大学,进入中文系以后,通过系统地学习,再来重读金庸的小说,已经不再单纯的把它当成小说来读,在阅读的时候,时不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小说的语言特色、对小说人物的分析、体会小说的中心思想……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专业病”。

可时至今日,你要问我觉得自己是否已经熟读了金庸先生的小说,我的回答一定是“不”。我现在只有二十六岁,人生都还没开始走多少步,而我的阅读体验也跟我一样年轻,远未够火候。就好比以前总觉得在金庸的小说里,最好的情感描写莫过于杨过与小龙女的旷世之恋。可前些天在看《倚天屠龙记》时,当灭绝师太告诉张无忌,她的师父、峨眉派的创始人“小东邪”郭襄的徒儿叫做风陵师太(杨过与郭襄初次相逢的地点就是风陵渡口)时,恍然大悟道原来郭襄对杨过的爱是如此的细水长流。就像马伯庸所说的:“金庸小说里大情大悲的桥段很多,若论最微妙、最隐晦同时也最让人感叹的原来是这一段。初读不以为意,再思之,如有牛毛细针刺入心中,隐隐小痛,却移不走,抚不平。”

一本好书,是经得起时间的推敲的。你只有通过反复阅读,才能汲取它的真正价值。读书需温故知新,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阅读陪伴

文/程新兵

一直很喜欢元·翁森的《四时读书乐》,眼前浮现出的是一幅幅动人的读书画面,春夏秋冬四季连接,风景宜人,书趣盎然。喜欢上阅读,缘于小时候父母的熏陶,可以说,阅读的种子是在家庭里播下的。时至今日,一杯清茶,一册书卷,是我闲暇时最享受最快乐的时光。

我咿呀学语之时,妈妈就开始给我讲故事,尽管我不完全听得懂故事,但我依然很享受故事带来的乐趣。读书后,爸爸给我办理了一张县城图书馆的借阅证,每周爸爸都要陪我往返一趟图书馆,还书和借书。尽管小时候家里的日子并不宽裕,但是我的家里最不缺的就是书本。

我记得家里从客厅到卧室,到处都是散落的书本。爸爸为了让我更好地读书习字,自己动手特地给我打制了一张书桌,并在我的卧室装了一个壁柜,柜子里装的几乎全是书籍。有的是从旧货市场淘来的,有的是从新华书店买来的,也有的是从图书馆借阅来的,还有的是从亲朋好友那里获赠的。

乡下时光,劳作日长,爸爸妈妈每天都有干不完的农活。田间地头、柴垛庭院,爸妈休憩之时,总会耐心给我讲一段故事,那时听得最多的便是神话和戏曲中的人和事。家乡人爱听黄梅戏,妈妈更是生得一副好嗓子,乡间戏班演出时,妈妈常常获邀助演,在妈妈的嘴中,我自幼就听到许多黄梅戏经典曲目的故事,如《天仙配》、《女驸马》、《打猪草》等。

其实,小时候我最渴望的一件事就是晚上妈妈陪我阅读,读一篇课文或一则故事,然后美美地睡觉,童年的欢愉就在妈妈的阅读陪伴里。特别是白天读到一篇感兴趣的文章,有些篇幅较长的书籍,我读起来会比较吃力,但我又很想知道故事的情节是怎样发展的,就会要求妈妈读给我听。

“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善读书,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而香却在骨里。”这是林语堂先生关于读书的论述。我在妈妈的阅读陪伴下,深深知晓了这句话的含义。尽管那时候的日子过得比较清苦,但是我的精神上从来不荒芜,甚至可以说是富足且精彩,得益于长期的阅读陪伴。

幸福离你有多远?在我幼时的世界里,就是一天天的阅读陪伴,沉浸书海,享受阅读,那是童年最美好的时光。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是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从自己有了孩子后,伴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也学起了当年妈妈的样子,给孩子建立了“阅读存折”,网购了许多课外书籍,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陪伴孩子阅读,让亲子阅读陪伴孩子成长,我亦在陪伴中体验到了幸福的味道。

虽说每天工作忙碌,但只要一回到家里,哪怕时间很紧张,哪怕是做做样子,我都会把手机丢到一边,不看电视,不打游戏,陪伴孩子阅读,享受陪伴带来的那一份清静和愉悦。

爱上你是我的错,我只希望你幸福快乐!

文/美仑美奂

在远方那个城市,我有一个朋友叫k儿。从没见过他,不知道他是什么模样。但他却随着他那优美而略带忧郁的散文走进了我的心里。

看到他的散文纯属偶然。一次,我去了一个平日不常进的文学版块圈子,在那里,无意中看到了一篇署名为“k儿”的散文,散文题目是:午夜我来看过你。这篇散文被加酷并置了顶。我怀着好奇的心仔细地阅读了它,文章那恬静的构思,深情的低诉和在静夜里漾出的淡淡忧郁,令我感动也令我心痛。在阅读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一颗寂寥的心,在那深长的不眠之夜里唱着的低低吟歌。

我喜欢他那弥漫着忧柔约婉和略带凄美的文字,他的散文打动了我。因此,以后凡是他的散文我都不放过,一一仔细阅读。每次阅读,都似乎看到他穿着一身蓝色的外套,在阳光下,静静地坐在草地上,低低地叙述着他心中的忧愁。在文字里,我还感受着他的那份沉静的思绪,也体味着他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每每看他的散文,犹如手中捧有一杯香茗,香气扑鼻,入口后甘苦有余……

我们成了好朋友。在此后的日子里,我们毫无拘束地聊着,说着对各自文章的看法和想法。我说他似乎是太忧伤,他也对我写的文章说出肯定的意见或是毫不客气的否定。我们还谈生活,谈社会,谈对爱情的看法,谈人的感情思维。他说话的语气很温和,谈吐也很文雅,在交谈中,他的忧郁静而沉稳。我虽然劝解和安慰着他,但在我的心里他却是一棵大树,挺拔地站立着。

有一次,在聊天时,我开玩笑地对他说:LL,我想托一只蚊子去看你,希望它告诉你我很想你,并且让它亲亲你。因为,我无法亲近你也不能爱上你。你千万不要点蚊香哦!它下午已经出发了,现在该到了,请你接受它的吻。他听后哈哈哈地大笑了,我也笑个不停。此刻,忧郁的LL那笑声,是不是发自内心那开心的笑呢?!我但愿他开心每一天。如果那笑声真的是发自他内心的快乐,我想,那天他穿的一定是件红色的上衣。

我和他没有生活在一个城市,路途遥遥,但再远,也远不过友情。人生的最大快乐,就是在社会上受到尊重、说话有人倾听、困难有人帮助、欢乐有人共享、平安有人道福。一个人能拥有这些是多么幸福呀!!这些,都是我作为一个真诚朋友所企望和所想给予他的全部。

亲爱的朋友,你是我心中蓝色的精灵。

让我的思念伴着深秋的风悄悄地环绕在你的身边,让我的祝福伴着叶子纷纷地洒落在你的身上。我想念的朋友,愿你快乐每一天!!!

愿用一生去阅读

文/汪春蓉

童年的夏天,整日流连在小伙伴家的图书堆里。连环画里的一个个故事如一颗颗剥开的花生奶糖,浓香诱人,而我似个贪婪的小孩,恨不得一口气全吞下,直至落日的余晖像橘色的归鸟落在窗台上,才恋恋不舍起身。走出屋外,篱笆上遍开的金银花扑入眼帘。童年早已远去,而落日余晖、袅袅清香与甜甜的故事共同编织成生命之初最美的记忆,在岁月深处若隐若现。

在深感前程渺茫的中学时代,是书籍赋予我蓬勃力量。上初二时,在机缘巧合中,偶然读到一本外国文学名着——《牛虻》,自此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书中字里行间沸腾的爱国热情让我惊喜领略文字的魅力,我震撼于一个人可以为了心中的信仰不惜牺牲生命。牛虻坚如磐石的革命信仰激发我去无畏追寻心中梦想。每每回首青葱岁月,阅读时的如醉如痴、澎湃激情便又重临心头。

师范三年,心无旁骛地浸淫在书中,书又成了哺育我长大的食粮。生吞活剥咽下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托尔斯泰是一杯醇酒,需要慢慢回味。陀思妥耶夫斯基如洋葱,有一股辛辣的味道。三毛和席慕蓉是少女时代的甜蜜和忧伤,恍若闪烁在天边的星星。而泰戈尔和冰心犹如一缕缕清新的晨风,日日拂过我诚挚的心尖。

毕业分配,命运的波澜把我推送到青山连绵的偏远乡村。在孤单中,青春如月迷津渡,书便成了我精神的慰藉。一遍遍读《飘》、《简·爱》、《红楼梦》、《傲慢与偏见》、《围城》以及张爱玲的《传奇》,勇敢乐观的美丽思嘉、清高矜持的简小姐、才华出众孤标傲世的黛玉如我的挚友,向我倾诉灵魂的密语,陪伴我度过彷徨青春时光。

初为人母,在亲子共读中,儿童文学如一只轻快的小舟,载我涉过光阴之流重回童年渡口。跟着爱丽丝走进兔子洞,与鲁滨逊一起沦落荒岛,陪海蒂帮助克莱拉站起来,为小公主撒拉陷入窘境依然保持高贵惊叹;潜入比矢车菊花瓣更娇艳的海水中,慨叹小人鱼为了获得爱和永生的灵魂化为泡沫升入高空;在快活的豆蔻镇,欣赏大象在街上闲逛……青少年时期的阅读大多浸润着沉重忧伤,给我的性格晕染上浓厚的忧悒色彩。而儿童文学带我游弋在多姿多彩的阅读之河,尽情享受生命的轻盈活泼。

教书益久,热爱益深。为寻求专业发展之道,阅读不再仅仅拘囿于文学,视野渐拓展到教育学。有幸读到闫学老师的《教育阅读的爱与怕》,特级教师的心灵低语仿佛在呼唤着我,去踏上没有终点的精神之旅。循着闫老师的阅读足迹,我如饥似渴地开始了教育阅读,并将阅读所得付诸实践。愿意像小林宗作先生一样去倾听小豆豆们稚嫩的生命之音;学习苏霍敏林斯基让孩子们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我在读中彻悟,爱心和智慧结合,才能创造教学艺术。

喜欢黒塞柔和若风、明净如泉的文字;敬仰罗曼·罗兰用美构筑出神圣的精神殿堂;强调人内在拥有的叔本华让我对思想者倍加推崇,而最近阅读《语文:回望与沉思》,让我慨喟叶老“语文工具论”的时代局限和“立诚论”的凋零,促我思考潘新和教授倡导的立足于表现与存在的“言语生命论”真是E时代的语文梦想吗?我渴望深入语文教育学领域,在语文之流溯洄求索,洞悉语文教育的奥义。我仿佛看到光辉灿烂的文学、哲学、教育学如一座巍峨高山横亘在远方,登上高峰的小径,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

上天赋予每个人两条命,一条是物质生命,一条是精神生命。物质生命是外在的,显性的;而精神生命是潜在的,隐性的,如平静海面下的冰山,常常被人忽略。唯有在书籍的浇灌中,精神生命才能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渐渐茁壮。

岁月流逝无声,那个贪婪的小孩不觉已至壮年。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赏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中年的心境如澄碧夜空,宁静广阔,无遮无蔽,正是读书好时节。读过的书像群鸟扑喇喇飞过,心空留下了翅膀的划痕;未读将读的经典如夜夜升起的月亮,微笑着凝视我,召唤我去以生命的有限体悟大道的无垠,以自身的渺小探寻真理的伟大。

在阅读中,蓦然发觉,最快乐的时光,是从容地细品喜欢的文字,每有会意,心底便绽开明媚的花。对未来最美好的怀想,是皓首白发,依然坐在一架碧绿的葡萄叶下,捧着一本书慢慢看,任清风轻拂书页,偶尔,日影如一只浅金色的蝴蝶停留书中,又引发我无限的遐想。

在阅读中,觉察生命如纤细的常青藤坚韧地不停向上攀援,心灵微尘在阅读新雨中常常被洗刷一新。因为阅读,目光依然清澈如水;因为阅读,梦想如童年夏天不落的太阳,依然闪烁光芒。向书籍致以深深的谢意,愿用一生去阅读,在读中作无止境的心灵漫步,借用朱光潜先生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

不读书的国人与读书的国人

文/曹矞

依据是否读书的划分标准,可以将国人分为两大类:读书的国人和不读书的国人。您觉得读书的国人多,还是不读书的国人多?而您又属于哪类人呢?

2013年12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4.9%,比2011年的53.9%上升了1个百分点;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39本,与2011年的4.35本相比基本持平。

从我国近十几年来看,1999年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曾达60.4%,此后多年,与大踏步前进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反,国民阅读状况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倒退趋势,2005年竟跌破50%,仅为48.7%。近两年,虽然国民图书阅读率一直保持着缓慢增长态势,但与十多年前相比,也只能算是低位水平。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民阅读水平更显落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而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1本都不到。

由此可见,不读书的国人很多,大有人在。即使读书的国人书也读得很少,与读书多的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依我的管窥蠡见,国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包括大中小学教师,能够在工作之余潜心读书、钻研学问者都不是很多,一般性浏览阅读者居多,根本不读书的人也不在少数。就读书的人群当中,还有一部分人带着某种功利性目的去读书。即使是在校的大中小学生,大多只满足于阅读教科书,课外阅读量不多,有的甚至根本不去阅读课外书。至于一般城乡市民和农民,不读书者更多,有的人一生也读不了几本书。哪些人热衷于读书呢?一般是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以及骨干分子、大学教授、诗人和作家,他们往往藏书多,读书也多,视野开阔,学识渊博。

那么,为什么如此之多的国民不读书或读书那么少呢?据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资料显示,在问及受访者不读书的原因时,获选率最高的选项是“工作忙,没时间”(占42.8%),其次是“没有读书习惯”(占35.8%)。其他选择较多的选项还有:看电视多、不知道读什么、找不到感兴趣的书等。而我觉得其根本原因在于,受世俗社会的影响,人们普遍重视物质享受,忽略精神追求;重视外表形象,忽略内在修养和气质;注重眼前利益,功利心太强,缺乏远见卓识。什么工作太忙,没有时间;什么不知道读什么,找不到感兴趣的书,如此等等,纯粹是不想读书的借口和托辞。只要想读书,一切都不是问题。如果说对读书不感兴趣,没有读书习惯,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这些倒是几句实实在在的大实话。

1995年4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这一天为世界读书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95年起,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阅读日,向大众(尤其是年青人和儿童)推广阅读和写作,以及宣扬跟阅读关系密切的版权意识。而4月23日原来本就是世界文学的象征日,这一天是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着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多年来,“世界阅读日”已成为许多国家读者的一个节日。希望我国媒体多多宣传世界读书日,乘世界读书日之东风,大讲特讲读书的作用和好处,大造读书声势,大兴读书之风;我希望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人,大力倡导读书之风,努力践行读书风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总而言之,我们要尽快提高国人对读书的认识,增强读书意识,形成人人重视读书、个个喜欢读书的良好风气。

一个不读书、不学习的民族,必然是落后的民族,没有多少希望的民族。而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历史文明和宝贵灿烂文化遗产的伟大民族,我们有着头悬梁、锥刺股、借壁凿光、勤奋苦读优良传统的民族。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历来是一个崇尚读书、热爱学习、不屈不挠、奋发图强的民族。让我们一起酷爱读书,继承传统,传承文明,团结一心,共筑中国梦。

伟人毛泽东曾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据说他临终前还在读《容斋随笔》,真不愧是一位了不起的读书家,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莎士比亚这样启发教育我们热爱读书:“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可见,读书对于人生的重要性。

一个人有高低贵贱之分乎?也许有人要说没有,而我却要郑重地告诉您,有!人的高低贵贱之分,我觉得不在权势大小,不在财富多寡,不在长相俊丑,而在于一个人的灵魂是否高贵。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您想成为一个灵魂高贵的人吗?那就请您尽快加入到读书的国人这个群体中来!请您赶快拿起书本,和许许多多高尚的灵魂倾心交谈吧!

午夜遇见或者阅读

文/青柳含烟

在午夜的文字里,你总会遇见些什么。从太阳燃烧成遍地的碎金,到月亮破碎成漫山的白霜,日子又翻过了一页,对于过往,不提沧桑与痛,只说一只被锁上的铁盒,怎么也长不出锈迹,因为它的里面装满了你珍贵的珠宝。

在未眠的午夜,继续打开黑的发光体,你会发现那一颗比梭罗的瓦尔登湖还要澄明还要深邃的心,同样有着它的丰饶与繁华。狐狸,猫头鹰,蛇,梭鱼,鲈鱼,风雪……和春天的花朵构成一个和孤独无关的世界。一个内心种过风暴的人是不该说孤独的。

总会有一些这样的文字,既带着感性的魔法温婉你那还不够明朗的内心,也让理性之鞭点拨你的沉迷,通透你的执拗。让你真正明白这世间,有些东西正在慢慢变凉,比如暗夜里这杯在茶几上沉默的绿茶,比如天空中绚烂过的烟花……

一字一句地读,仿佛细致地数着你曾抱痛诞下过的珍珠,它们带着光,带着余温,穿越风霜严厉的旷野,回到了充满期待的春天。因此我一直相信,一场雨敲打屋檐下的芭蕉叶是值得信赖的,一条街带来的经历是值得信赖的,指尖触摸到的一段距离是值得信赖的,那些蛇一样盘踞在体内的记忆更是值得信赖的。

这样的文字构筑成的不仅仅是一座引诱你想要靠近它的湖泊,有着跳动着的火苗,有着群山环绕的静水深流,也有着微澜平复后的冷艳。它也是千军万马驰骋过的辽阔疆域,被神的福光照耀,而真和善就是它的福祉。

我读《四书五经》

文/贾载明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四书五经”是南宋朱熹编辑古代文献时定下的名。

我首先读的是“四书”。巴蜀书社1986年2月版,影印,保持了原有古朴风貌,厚厚的一个小本。我为什么购买“四书”呢?可能是有求知的欲望吧。

购买的具体时间已遗忘,但是买来后,十分珍爱,并不时阅读。1991年冬,我患了重病,两度进医院,前后住了数月,其间下了几天大雪。躺在病榻上十分无聊,便慢慢咀嚼“四书”。越读越有兴致,感到里面有许多话语对于修身立人大有好处。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与行”、“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等等,太多太多,对指导人的学习生活很有裨益。

后来,我又买到了杨伯峻先生的《四书译注》,16开本,排版很疏朗,字也很大,便于阅读。我后来研究孔子,就是翻阅这个版本,不知翻了多少遍。因为不是线装,翻阅的次数多了,难保书页散架,于是我用铁钉打孔,用线将书页重新牢牢装订。

在“四书”中,读得最多的是《论语》、《中庸》、《大学》,《孟子》次之。在阅读过程中,我忽然将孔子和毛泽东两个文化巨人拉在一起。撇开政治的因素,毛泽东也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我竟然写了一篇比较两人的文章《孔子与毛泽东》,认为孔子和毛泽东都是中华文化的两条大河,一条平静的流淌,一条滔滔奔涌;气质上,一个以阴柔为主,一个以阳刚为主。

一次出差到成都,在书店里发现了中华书局出版的《四书五经》,一共三册,我如获至宝买下来,这样几种文本就全了。

而《诗经》,我买了好几个不同的版本。因为爱好写诗,在读《诗经》上也花了不少功夫,并将里面经典的篇章反复诵读已达到背记。

《周易》,也买了好几个不同的版本,后来作为研究阅读的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的《周易译注》。在研读《周易》上,也花了不少精力。

而《书》、《礼》、《春秋》只是泛读,没有花太多的功夫。

我的体会是,读书贵精忌泛。特别是对厚重而古老的经典,必须反复阅读,方有收获。读得久了,才能理解,才能记住,才变成了藏在自己身上的东西。浮光掠影的泛读,就像跟旅游团看风景一样,名胜是看了,可是能永远记住的不多,这样便没有多大收获。

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我写了大量关于孔子文化的文章,如《我对“中庸之道”的新解》、《我对“中庸之道”新解的补充》、《谈政治的孔子与文化的孔子》、《把孔学向世界传播》、《孔子和孟子的比较》、《孔子和董仲舒的比较》等长篇文章,在网络发表后,影响较大,引起广泛争论。

现在,中国有一股全面否定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潮流。很明显,这部分人出于政治的考量,他们认为儒学维护了封建政治,推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有碍于民主政治进程。用心是良好的。但太简单化了,有因噎废食之嫌。我们何不换个角度想想,文化具有独立的特征,在时空取舍上很具有灵活性,封建政治可以倡导民众学习儒学,民主政治也可以倡导民众学习儒学。儒学不是特定为哪个政治集团服务的,何必与儒学如此誓不两立呢?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存太重要了,如果否定了儒学,中华民族就找不到自己的特征了,就有可能被其他强势民族吞噬。如果一个中国人还有点民族自立心,就应该好好想想,当然,那些甘愿当洋奴的人除外。

阅读春天

文/任随平

阅读春天,从阅读山野的桃花开始。风一路小跑着从冬的怀抱中挣脱出来,山野的积雪就像被谁温煦的双手拂过,雪酥酥地消融了,软软地融进醒过来的大地的肺腑里,整个山野便如换过了梳妆似的,黛赭不再,绿意复苏,浅浅的,若邻家女子淡淡的妆容,却给人青春焕发的清爽之意。就这样,再不了几日,倏忽之间却见山野的桃花开了,羞羞怯怯的样子,于是,赏桃花无需呼朋唤友三五成群,最好独赏,就像独品静夜里的一杯香茗,夜色沉静,虫鸣几许,这样的品咂更觉余香袅娜,沉浸肺腑。向阳的土坡上,桃花一路弥漫,只要你于某个阳光晴好的午后,步入山野,沿山道缓步而行,便见一树树桃花若拧亮了的灯盏一般,灼灼如火,艳艳如霞,蝉翼般的花瓣在风中孱孱弱弱地颤抖着,似在诉说,抑或歌吟。无需凑近鼻息,甜蜜的芳香亦能逼入你的肺腑,加之阳光浓郁,整个人儿倍感身心俱轻,山野犹如一幅巨大的画幅将你裹挟其间,你我便如其中翻动着的文字,轻灵馥郁,春天啊,便是一部翻动着的画册了。

阅读过春野的画册,你若意犹未尽,那么,你就走进春晨的田地,在这里,阅读一头牛背负着的春天便是再美好不过的了。牛是勤劳的,亦是忠实的,休养过一个冬天早已是浑身足力,再也耐不住棚圈的寂寞了。春晨不是夏日,光线温和,主人与牛进入田地也是日上山头。此刻的田地早已苏醒,松松软软的,等待着犁铧划过它的肌肤,翻卷出尘封内心一季的温热的话语,在阳光下,重新与高远的穹苍对话。在主人搭配缰套与犁铧其间,牛静默着,向着远山阳光斜洒下来的方向张望着,静享着天空,大地,云朵,阳光勾勒的画幅,等待着主人发号施令,事实上,对于牛而言,犁地虽则辛劳,却也幸福,毕竟它沉稳的脚步将深吻着大地的肌肤,每一步都将埋下春天的籽种,每一步,都将成长出生命葳蕤的明天,每一步,都会成为它生命劳作中永恒的记忆。

于是,放步春天的山野,春天会给我们馥郁与馨香。

放步山野的春晨,春晨会给我们思考与启悟。人生,不就是一个又一个这样的春天么?

随行随记

文/高永明Z

吃过午饭,独自一人去图批。批书。

阴天,风很大。夏天的风,不同于以往。与春风相比,多了些犀利。与秋风相比,多了些温暖。于冬风相比,又多了些随和。值得庆幸的是,风向一直都是从左往右,顺着刘海在吹。头发凌乱却又有序。上了三十二路车,昏然睡去。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手机没带,身上也没多少钱,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一副新配的眼镜。这东西个人归属性较强,偷了也卖不了。

图书需要阅读,而绝大多数人不需要,或者不想需要阅读。浅阅读伴随浮躁与网络,侵入了每一个人。微博比博客受欢迎,QQ空间里的说说比日志受欢迎。在信息时代里,各类信息如同沙尘暴中的黄沙一般,凶猛的吹向人群。信息过多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深阅读,基本没有多少人可以静下心来去读一篇超过五百字的文章了。一个不阅读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但不阅读,总好过浅阅读。因为一个是不知不解,一个是一知半解。似乎一知半解更危险。

好久没写过短文了。在写一个新故事,一个过程很美好结局很悲惨的新故事。沿着我个人所提出的“生活文学”的思路,这将是一个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荒诞的生活故事。不知为何,现在写的文字渐渐地脱离了幽默。也许是因为幽默是一群人的事,而残酷是一类人的事。

写这样一个故事,只是想讲述这样一个道理:现实是残酷的,但生活仍要继续。因为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叫做——习惯就好。

习惯就好,并非宣扬负能量。它只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自我安慰。

书是尘世里的一盏明灯

文/龚光程

马克·吐温曾说:“有好朋友、好书、没有良心上的责备,这就是幸福人生。”老马的这个观点我一直奉为圭臬。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能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希望。我仅上过10年学堂,在艰难困苦中,书一直是我的希望之灯,我从阅读中走出人生的暗夜,获得了今天这份安稳的生活。

上个世纪80年代,那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相对贫乏的年代。我刚读初中。与现在的学生相比,学习轻松许多;但可读之书,除了课本别无他物。饥渴的我们每天都在四处搜寻课外书,偶得一本,必欣喜若狂,废寝忘食。那时书虽不像现在这样昂贵,买一本300页的书不过六七块钱,但那已经是我在校半个月的生活费了,买书看,那只能是一个非常奢侈的梦想。一次进城,见大佛洞旁边的梧桐树下有一辆架子车,上面挂满图书,旁边摆着几条长凳,那时候还没有撵摊的城管,十余老少坐在那里看书,神态甚为享受。我心中大喜,走到架子旁下欲取书看,一老者近身道:“小鬼,两角钱看一次!”原来这是一家专事租书的摊点。忙问:“可以看好久?”答:“可以看一天。”搜遍全身口袋,竟然找出两角。于是交钱看书,却苦于读者众而无凳可坐,只得行蹲读之法。

自此之后,一有机会就去那儿看书,也不拘何书。大约一个月后的周末,仍旧去那看书,交上两毛钱,摘下书。见有空凳子便坐下了,却被老板客气地叫住了:“坐位子要三毛。”有这种事?我这才察觉新老板的不同;但似乎又无理可讲。摸遍身上的包包,就是没有多余的一毛板凳钱!只得又蹲着看,反正是练熟了这种姿势的。过了些时辰,着得脚踝酸痛,便立而读之,如此反复变换,居然坚持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只是傍晚回去时走路显得踉踉跄跄的。

弹指一挥间,二十作年过去了,我一直保持着闲暇阅读的习惯,阅读给了我无限的快乐,工作之余,一壶清茶,一卷在手,茶香盈室,书面轻翻,心旌微摇。有高山流水鸣于耳畔,瘦菊幽兰馨于鼻尖,芳草连天,长亭古道,红有樱桃,绿有芭蕉……“三更有梦书当枕”,书香盈鼻入梦来,这是何等的惬意。

传播学者麦克鲁连认为:“衣服是皮肤的延伸,轮子是脚的延伸。书是眼睛的延伸。”说得对极了,我们的眼睛无法阅遍世界,看尽人间,但是,通过读书,我们就可以在方寸之地,立即扩大原有的经验空间、精神空间、想象空间与美感空间。会使你心驰神飞,奇思遐想,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朝谒秦皇汉武,幕访孔孟太白,夏可观十里荷花,秋赏三秋桂子,北可驰骋于塞外草原,南可踯躅于江春雨巷……

梁实秋说:“书,什么不给你呢?足不出户,而卧游千山万水;素不相识,可以促膝谈心,给城市人以乡村的风光,给乡村人以城市的繁华。年老的无妨读血气刚盛的人冒险的故事,年轻也可以学饱经世故的长者的经验。”

有这样一个故事,著名探险家利文斯顿在非洲各部落旅行时,只要有空闲,总不忘记打开手边的书来阅读,而且常常一读就是好几个钟头。

部落居民都觉得莫名其妙,以为那些“白纸黑字的怪物”里,一定藏着什么神秘的“好东西”,不然,利文斯顿怎么会如此痴迷其中。

有一天,趁利文斯顿不在的时候,几个部落居民便偷偷地溜进他的住处,把书页撕下来,放进嘴里咀嚼后吞下去。

这些部落居民吃书是因为他们的环境里没有书,心里全无“书”的概念!更感觉不到阅读的乐趣。但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有书的世界里,却不去读书。假如有一天,生命中再也没有可以引发我们“阅读”的冲动,或者,对再美好再亲近的书,我们都失去了“阅读”它们的本事,那么,活着,就少了许多灵魂悸动的快乐!

一部好书就是尘世里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的心灵,也照亮了人类历史的路径。每一次细细地品读,就是一次心灵的远行。书把人类引导向那有着瑰丽风景的思想远方,去共进一场精神的盛宴。有人认为,读书的三重境界,一为读得知识,长学问,从而高雅;二为感悟世界,增智慧,变得聪明;三为修炼人品,提高境界,充实人生。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变得更加富有,但我们一定可以变得更加智慧。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但一定可以改变我们生命的宽度,增加我们生命的厚度。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够兼济天下,但我们一定能够独善其身。

读书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何以解忧 唯有读书

文/冯娟

前段时间读到一本特别有意思的书,梁冬写的《处处见生机》。虽是在一次演讲的契机上整理成的书稿,却有趣极了。他从中医开始谈起,将自己历年来与各位大家交流碰撞后的心得息数贯通,用一种很通俗简易的语气向大家阐释他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虽然是一家之言,却仍然被深深打动,立马采购数本,分送给身边友人。

其中一位朋友读完也觉得不错,又在朋友圈中推荐了一波,这种感觉像石块丢入池水,荡起了的一圈圈涟漪。又像是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在各自的精神花园里植花种草,并慷慨分享彼此的春光。

我之前鲜少给人荐书,因为实在知道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活儿。一个人的阅读体验,是建立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人生阅历和对生命困惑追问的基础上的,世间没有经历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当然对同一本书也会有不同的看法。你之蜜糖我之砒霜,从来不是空话。

前年读《斯通纳》,大受震撼,惊为天书,马上推荐给了身边爱读书的一位朋友。原以为她也能像我般深深享受其中美妙滋味,但半年之后,却看见她在朋友圈感叹,这实在是一本艰涩的书,真不知道为何会有那么多人喜欢,配图即是《斯通纳》的书封。彼时彼刻,我的尴尬都快从脸上掉下来了。当然也有书合其人的例子。几年前曾借过一本《叶曼掂花》的集子给一位旧同事,她读完觉得很合意,进而去买了叶曼全部的已版书籍来阅读,可能她的人生境遇和生活状态,正适合阅读叶曼吧,以至于她在很久之后的某一天,还在对我感慨说,感谢你的推荐,让我遇到叶曼。

金庸八岁时在家中书房找到了一本《荒江女侠》,一看就入迷了,惊叹世上竟然有这么好看的小说。后来又一口气读了《儿女英雄传》和《江湖奇侠传》等,自此一脚跌入武侠的江湖,从爱读武侠小说,到自己亲手写出世界上最好看的武侠故事,真正做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后来还甚至作诗慨叹:一生常见月当头,万事不如书在手。

关于读书,才女蒋方舟也讲过一个有趣的事情。她说,自己曾经谈过一个很社会气的男朋友,该男青年管理着一个很大的KTV场子,两个人之所以能走到一起,是因为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都喜欢读书。虽然很忙碌,但男青年还是坚持每天三个小时的阅读习惯。后来因为各方面的因素,两人分手。蒋方舟对于双方在处理事情上曾出现过的冲突,一直耿耿于怀。她无法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思路,更无法理解他的处事方式。之后,她花很长一段时间,把对方曾阅读过的书一本本地都找来看了,才发现,那每天“三个小时的阅读量”基本都奉献给了很烂的历史小说和武侠小说。看的过程中她就理解了,原来对方的价值观和信念是怎么构成的,他那样想,那样做,是基于怎样的背景原因。

这样看来,读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成了构建一个人认知世界的方式。但其实,读书还可以改变人的命运。俄罗斯伟大作家高尔基是个孤儿,从小生活在一堆酒鬼、无赖中,唯一善良的是他的外祖母。在这样糟糕的处境中,他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变成一个酒鬼、无赖。但结果他却成了一个大作家,成为了一个大写的人。他是如何做到这种人生逆袭的呢,就是通过读书。从很小时候开始,高尔基每天都要在十几小时繁重的劳动和鞭打责骂中度过,但即便是这样的生活,他也尽可能抓住每一分钟的空闲时间读书。书不但是他的避难所,更给了他新世界。

这么多年走来,读书于我,已从急救的速效强心剂变为一种生活方式。苦闷时通过阅读找答案,寂寞无聊时书籍是良友相伴,虚荣狂妄时书籍又瞬间变成镜子,照见自己的浅薄无知。虽远未能够达到黄山谷诗中所言的“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的程度,却已能深深体味到,那一页页纸张,一行行字迹,一册册卷本,正以其无声无形而又无处不在的浩瀚力量,在一寸寸地重塑着我的身心。

播下一颗种子

文/何亚兵

读书是一个神圣的词语。在过往很长的历史里,读书与安邦定国、经世济民等联系在一起。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更以高洁的风骨和承担精神赋予了读书人神圣的使命。

过去,知识传承和信息传播方式单一,拥有书本就几乎等于掌握了知识,以及由此可能取得的进身之阶,使读书人有机会一跃变成“劳心者”,在纸张生产、印刷成本居高不下的时代,读书是少数阶层才有的可能。

读书不再那么神圣,也就是近些年的事情。当书籍变得随处可见,当信息传播无所不在,读书也从某种意义上固化成一些人的一个学习阶段,或者是一种信息获取和休闲的方式。当电脑和智能手机取代纸质书本成为最快速的信息传递源,读书也成为一些人非必然的选择。人们虽然认可读书的重要性,但实际生活中往往并不将读书作为信息获取的首选,更不要说视之为一种自觉的使命。

笔者年少时,也曾有过为了借书而“越陌度阡”,也曾有过为能按时还书而“通宵达旦”,也曾有过为了购书而“忍饥挨饿”,也曾为读到好书妙处而“拍案叫绝”……但与周围很多人一样,在新传播技术让世界各地的信息触手可及后,读书越来越少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新媒体时代,读书与阅读的内涵,已经很难再简单等同。阅读不算少,而读书甚少,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情况。大量瞬时可及的信息,借助互联网媒介,占据了大部分人的阅读时间,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或绑架了思想,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的问题,而最需警惕的则是“温水煮青蛙”般让人浑然不觉。

或许有人会不以为然。一者,人们在阅读信息的过程中会有所判断,未必就会读之信之;二者,这是“物竞天择”,读取接受浅表信息和阅读书籍获取深层知识本质并无不同,只能说明现在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发生了变化。持这种观点的人,大概属于乐天派和自由主义者。快乐的阅读是一种恰如其分的休闲,阅读本身也确实是一种个体的自由。但事有利弊,如果我们想在阅读中多一点收获,多一点深层次的思考,还是应该多读书,多读那些经过时间检验、术业有专攻的好书。毕竟人生有限,用来阅读的时间也并非无限。

好书的概念是虚泛的,但虚泛不是没有方向。事实上,择好书而读是有规律的,除了外在的出版品牌声誉外,更应从内心价值取舍出发。常读书的人都会有共同的感觉,大部分书随手一翻,读上几页就知道好与不好。尽管并不是所有好书都适合自己读或者能够顺利读下去,但是大体上,大多数读者其实是能够分辨出书之好坏的,只是未必都愿意择好书来读而已。这主要是因为阅读的兴趣和担当使然,不少人被一时的兴趣牵引,少了一点儿与好书严肃对话的自觉,进而选择了悦读,选择了轻松。

轻松阅读、快感阅读并非不可,但更需有自律的阅读,这也正是读者应保持的操守。这些年,大街小巷上随处可见的小书店、小书屋、小书摊越来越少,连不少原来的新华书店也在街头“下架”了,或者异化成贩卖公考宝典和教辅用书的地方,而相对流行好卖的,大多是话题有热度、营销有力度的书,这与其说是市场经济的竞争选择,不如说是作为阅读者自身的放弃。读者的阅读风向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出版的选题取向,甚至是作者的写作方向。应该包容那些探索性、专业性、有点儿小众的书,可以尝试着读几本不那么生动、看似有点儿难懂的书。其实,在不少人的阅读体悟中,到最后往往是读这类书印象最深、获益最多。

读书的方法和成效都体现在思考上。作为一种精神上的交流,完全拒绝思考或轻易接受作者思想,都不是最佳的阅读行为。读者的主见应体现在继承与批判两个维度之上,既能愉悦地汲取作者贡献出的智慧和力量,也能清醒地拒绝作者有意或无意展现出的谬误和夹带的“私货”,更不能随意被所谓的深刻洞见打动,被看似容易接受的简单平易带歪,而应带着一种敢于质疑、勇于求证、善于生发的精神去读书,最终形成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既能“六经注我”,也能“我注六经”。

无论时代如何变,科技如何发展,读书都是一个耕耘希望却不必苛求收获的播种过程。播下一颗合适的种子,经过漫长的冬天,或许未来的某个春天就发了芽、某个夏天就成了荫、某个秋天就结了果。读书理应如此。

夜夜书声入梦来

文/雨兰

书是一种声音?

作家邓涛如是说:“书是一种声音,它走过的地方,就有抚慰魂灵的温暖。书的声音安伏在心中,在某盏灯下,它会清亮地响起,像秋雨落地。”邓涛所说的这种感觉真是美好。当然,许多热爱书、热爱读书的人,心底也常常会有书的声音清亮地响起吧。

白天里在单位忙忙碌碌,难以安下心来,我的阅读大部分时间就在晚上。晚饭吃过,新闻看过,大字也写过,然后就放松地往沙发上一躺,或者在床头一靠,拥着棉被,阅读时间就开始了。这一读通常要读到11时。我喜欢两本书交叉着阅读,一本读来轻松有趣的搭配着一本读来沉重的,或者一本字密行稠的搭配着一本字大疏朗的,也或者如孙犁所言:书籍翻完翻字帖,字帖观厌观画册。床头枕边也总是放着书,枕着书香入眠,感觉心里很踏实。

春雨夜读,最是赏心乐心的美事。春天的雨声喜庆,听着雨声,总是让人想起杜甫的《春夜喜雨》,心底的喜悦也慢慢地荡漾开来。春雨声也细润,若有若无。《诗经》、《老子》、《世说新语》、《幽梦影》、《随园诗话》、东坡词……这样的夜晚,随便拣一本书翻看,都觉得熨帖。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有美书相伴的夜晚,是不会有“但伤知音稀”的慨叹的。因为,一本本的美书就是知音。喜雨,美书,相得益彰,有时,听着窗外细润的雨声,真想就这样一直读下去,读下去……

夏天蚊虫多,而且天热心易燥,能够沉静下来读书不容易。少年时爱读书,条件差,为躲避蚊叮虫咬,只好钻进蚊帐里读,那时挂的蚊帐大多数是自家织的棉布缝制而成,透气性和透亮性都很差,没有电扇这等高级电器,在蚊帐里待一会就是一身汗不说,里面的光线也很差。有时就把煤油灯偷偷放进蚊帐里,被父母发现肯定会招来一顿斥责,熏黑了蚊帐是小事,稍有不慎会引起火灾。只好大部分身子在蚊帐内,只把头伸到蚊帐外,趴在床上看书,这样可以少挨些蚊虫叮咬,还能看得清楚点。虽然艰苦,但少年渴求知识的心浸入书中,倒也读得津津有味,乐而忘热。

手中有心仪美书,耳边有天籁声声,这样的夜晚真是完美的夜晚。朱光潜是着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美学家就是美学家,听雨读书这样的“美声美事”当然不能放过。读齐邦媛的《巨流河》,印象最深的一处是写朱光潜在武汉大学乐山校园,秋深了,院子里地上积着厚厚落叶,走上去飒飒作响,有同学想帮忙扫落叶,朱先生阻止,说:“我等了好久才存了这么多层落叶,晚上在书房看书,可以听见雨落下来、风卷起的声音,这个记忆,比读许多秋天境界的诗更为生动、深刻。”这段故事实在可爱,朱光潜先生倒也是生活美学的践行者呢。

不独美学家爱听雨读书,平庸如我等,也有此嗜好。秋天的雨声安静。在秋天安静的雨声里,最惬意的事,莫过于依枕观书了,当然,手边,还要有菊花茶半盏,缭绕着秋天的阳光和大地的清香。如此,就着五七朵菊花的清香,与书谈心,茶香书香,香在心胸。晴朗的秋夜,月色干净,小院一地树影如花,微风轻摇,满地的锦绣轻轻晃动,虫声明亮,美丽地起伏,这样美好的夜晚读书,不管他“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也不管手中书卷,是经史还是子集,入目皆是美文,触心都是妙章。

寒夜客来茶当酒,寒夜无客来,就是一个人安享读书之乐的幸福时光了。像莫是龙所说:“人生最乐事,无如寒夜读书,拥炉秉烛,兀然孤寂清思,彻人肌骨。坐久佐以一瓯茗,神气益佳,尔时闻童子鼻息,是当数部鼓吹,或风生竹树间,山鸟忽啭,倦魔都尽,往往徘徊达曙,强就枕席。晚凉箕踞,临池数酌,设笔墨摹古帖一二行,援琴而鼓之,神游羲皇矣。” 每每看到明代书画家莫是龙《笔尘》中的这段话,总是心生无限向往。这样的寒夜读书境界真美,书香墨香清茶香,香香生色;书声琴声鸟鸣声,声声悦耳。

最喜欢享受读闲书的乐趣。读闲书也需要有闲趣闲情,那些读书只为考试、或者只为找个好工作的人,大约是难得有闲趣的。古人所说的雪夜闭门读禁书,是闲趣。我喜欢听雪落时的簌簌声,若有若无,隐约飘渺,那种天籁之音,美妙无比,在这种妙音里读书,无论是多么枯燥的书,读来也会甘之若饴,齿颊生香。还有一次有趣的经历,参加招虎山森林公园文学采风活动,住在海景房,三面临海,躺在房间里的床上能看到大海的波涛,晚上涛声如雨,听着涛声读书,做神仙的感觉也有了。

在网上,博友的家园里溜达,看到王成玉先生有诗曰:十八学士齐登台,读书种子千年裁。艰难困苦玉汝成,历经风霜出尘埃。都夸旧人文章好,我喜新声剧怜才。今朝几人作郑笺,夜夜书声入梦来。最喜欢诗中“夜夜书声入梦来”一句,见情怀,见胸襟,见境界。写此诗的王成玉先生,被圈内人誉为“读书种子”,可贵的是,王先生在中年遭遇单位破产,下岗多年,衣食不丰的窘境下,困居斗室,依然坚持买书读书研究书,并撰写了大量文章,辑成《书事六记》《书话史随札》等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书籍,这也是他的呕心沥血之作。他曾说道:“中国文化,历经坎坷,但读书种子,绵延不绝。有种子在,就有希望也。”

关于静夜读书,多年前也曾写过一首短诗——《夜读》:

深夜,我俯身在

众多的纸页之间

像一个词语

回归于沉默

回归于它自身的

安宁与澄澈

“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应该排除专业的、狭隘的、功利的阅读,是一种生命意义的阅读,是有着人生境界、高雅趣味、激情饱满的‘大娱乐、大消遣’。”谈到阅读时,着名作家张炜先生曾如是说。我等爱书情痴,能有书声夜夜入梦来,能成为书中一个安宁澄澈的词,此生也算无悔了。

安抚被安放在文字中的灵魂

文/左马右各

在这个时代坚持做一个理想主义者是否就是在坚持梦的权利呢?有时我会在短暂的非非之想后,回过头来认真地打量自己,我想在他的内心里看到真相。在我看来所有与梦相像的事物无疑都是活着的见证和奇迹。如果我还能写下一点带有温暖的文字,一定都和一个梦有关——寻找自我世界灯一样闪耀的精神光芒。这个世界有两条路,一条是预知的,从我脚下向前延展到达死亡的路;另一条是未知的,从不知道终点的远方延伸到我脚下的阅读之路。一条路是不能选择的,另一条路是被选择的结果。作为生命,我能够做的就是接受。

我很少悖逆命运,但在这个问题上却有所反叛。我几乎是在无知的状态下慢慢走进一本书的世界,现在我有理由说,我要感谢这样的盲目。它直接地结果就是:阅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改变,对一个人的一切。

我似乎已经在开始表达这种感受了。

短暂的晨读总是在鸟鸣声的相伴里。有那么一刻,我天真地认为这就可以称为幸福了。我确实这样想了,并且很认真地在内心里对这样一个想法是否诚实做出过判断。我证明了自己的诚实。那一刻,我在确认中感到了幸福的真实。虽然这在别人看来有那么一点虚渺或者是矫情,但一个有趣的想法,我用适当的方式和真实的感受把它表达出来有什么错吗?这是不需要答案的。

半小时或者四十分钟的晨读,身子倚在被卷上,阳光从玻璃窗照进来,打在书页上,似乎让人在一个瞬间窥见文字内部也有这样一种世界的明亮。好像一本书是光芒打开的,而一个人,得到引领从一扇神秘的门扉进入,带着现实世界的敞亮去会面一个神秘世界的同质异趣。这一带有妙趣的行为,给人的精神提供了一个既可以自由出入又留下无限惆怅的空间。

一个人用心灵缔造了一本书里的精神帝国,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不可避免地与之相遇,并在这样的相遇中享受一种秘密交换角色的快乐。

如果神就在我们的心里,他一定分享了这份快乐。

这是属于一个人的秘趣,还是大家共有的乐知呢?我不想去纠结这样的一个问题。但就在这样一段短暂的时光里,我体会到幸福无时不在又像秘密一样存在的本性。它从没有远离过我们,一直都没有,只是被我们淹没在尘世里的心忽略掉,失去了对它应有的敏知与感触。阅读不是目光简单经过文字的一个行为,而是心灵被引导到熟悉或陌生的世界去,在那里得到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认知的簇新看法。我一直认为阅读就是在带来,是在不断带来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今天是这样的,也许明天就发生了变化,这是一本书的灵魂,也是一本书的神魅之处。

其实就在这样的时刻,奇迹一直在发生着。阅读把人带到了一片文字的林地里,那里既有一个曾经在现实世界里存在过的树林,但它同时又是一个被心灵精心修葺重又回到现实里的林子,就在这样的交叉里,一个阅读者一时间便混淆了他此刻的现实和一本书里的过去与现在的现实。这就是我时常在阅读中经历的一个秘境。那一刻,我不知道窗外的鸟鸣真实,还是一本书里一再被记忆唤起并被精细描述出来的鸟鸣真实。它们同样响彻了人的心灵世界。也许它们一样真实。只不过它们以不同在场的方式出现,并在人的思维中巧妙地交换了空间位置,而不为人知,让人在经验世界的特殊时刻突然对一切失去了判断。

这样的交叉场景会出现在人生的很多时刻,只不过在一本书被阅读的时刻更容易让人产生混淆和交错。

有时阅读接近了尾声,也许就是在即将停止掩上书卷的一瞬,一个人突然被一种空幻感攫住,他似乎还在一本书的世界里,也许它还正在经历着一个书中人物的内心,但现实是阅读已经停止,而他却并没有从阅读的终止中解脱出来,似乎他还在被一个神秘的心灵指引,仍在沿着一条秘密的路途继续一种冒险和追寻。我清楚记得这样的时刻,不止一次,它在我的阅读经历中出现,让我对阅读充满莫明的敬畏与不安,有时甚至担心自己会在这样的一个过程里迷失,再也回不到一个现实世界的温暖和芬芳里。

人的被吸引有时是一种既让人感到欢欣又感到一点恐惧的神秘乐趣。它带来的快欲是无争的,但过后那种瞬间的真空感也是足以让人窒息的。一个心灵敏锐的人,总是能够不间断地捕捉到这种变化的纤细和微痛。

在一阵简短的幸福眩晕感过后,我会想这是不是一种心灵行为的轻佻与浅薄。这样的时候我就会长时间地盯着窗外的一个点看,像是自己整个人都搬出了房间,落在了那个点上,其实心思并不在那里,即便是在那里收容的也只是一个没有思想的躯体空壳和它的影子。这样的凝睇可能持续很长时间,直到我自己感到了疲惫和倦怠。一本书和一本书里的世界就在那样的一个时刻远离了我,我也在这样的一个瞬间向现实世界回归。这时我就轻易地获得否定掉那个想法的力量和信心。

我似乎又找到了我,并在一个我的身上安下了心魂。我们又在一起了。这多么奇妙,但却是一个事实。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故意模糊掉一本书和一本书之间的差异,即便是它们之间有着最本质或者是敌意地对峙,但我还是愿意去把这一切都模糊掉。我会去认同一个这样的经验,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书都是一本书,每一本写出来的新书(有价值的书)都是对这个世界的一次崭新加入,而那些已经有过的书都是人不可磨灭的一个记忆。而阅读让这一切在继续中有了向无限延展和深入的可能。

一个属于精神世界的幸福时刻,它短暂而匆忽,但人还是一次次准确地捕捉到它。而在窗外,现实世界里的鸟鸣还在继续,那声音似乎穿透了一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之间的所有阻碍,它和人的心灵一同到达了一个快欲的秘境。

母语之美

文/李小米

母语之美,也就是汉语之美,让我们弱小的生命,变得博大,让我们发现的世界,辽阔无边。

一个生命从母体里奔跑着出来,赤条条降临大地,最初的哭啼,其实也是一种语言。那是这个生命,对世界的第一声呢喃。

在殷墟发现的甲骨文上,这些最初的文字,艰难地记载着我们祖先的生活。真得感谢那个传说中叫仓颉的人,这个黄帝的史官,他看到用结绳、刀子在木竹上刻一些符号作为记事,心里实在是着急,于是他根据山脉河流走向、野兽足迹、风吹树叶的舞蹈,创造出了最早的文字,无上光荣地成为了我们母语的始祖。

打开中国现代老课本,最让我们心动的,还是语文,它被邓康延先生称为“最美国书”。当年那些老课本,很多是胡适、蔡元培、陶行知等亲自编写的,他们都是中国现代上空耀眼的“文曲星”。而今再重读百年前的老课本,还能感受到先生们在课本中留下的体温与呼吸。这些竖排繁体的国文课本,文字洋溢着质朴、自然、善良,符合天性、人性,课本中关于自然、动物、大地四季栩栩如生的描述,关于民族美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修身,都像清溪般流淌山泉般涌动,浸润温暖着那个年代学子们的心。所以在中国现代,涌现了那么多的文学、哲学、国学大师,我想与那个年代国文老课本对学生们最初的哺育息息相关。

作为上世纪六十年代生人,我中学时代就开始了对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大家们的广泛阅读。是阅读,让我对人类历史充满了梦幻般的想像,也让我对人世有了深刻认知,对大地万物升腾起了悲悯之心。所以一个我敬重的先生这样说,学习语文,其实是在慢慢地培养一颗心,培养一颗血肉做成的心。

我们对母语的热爱,在少年时代的语文课上搭建起来,到了中学时代,成熟起来。那些课本上的学习,好比一天之中的正餐,但璀璨的母语星空,更呼唤我们通过课外的大量阅读,强壮我们的体魄,滋养我们的心灵。

我所在的城市重庆,有一个作家叫曾维惠。这个当年打着火把赤脚翻越大山求学的乡下女娃,有天她跟我聊起过,她一直很喜爱语文课,尤其是中学时代的庞大阅读量,成为了她青春期与精神脉络的发育史。中学时代,曾维惠就开始写作投稿,后来她做了语文老师,这些年来创作出了10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出版了130多本书籍,深受读者喜欢。曾维惠还告诉我,正是中学时代的阅读与积累,让她萌发了作家梦,她感谢中学时代的课外阅读,让她独立地思考人生。

母语无时无刻不在呼唤着我们,引领着我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史记,需要母语的书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热爱,也理应是对母语的热爱。语文课,就是对我们母语的学习与温故。我理解的语文课,也是灵魂课。灵魂课,更需要我们享受阅读的生活,通过阅读,让自己微小的人生变得谦卑,最后又通过阅读的哺育,让卑微的人生还原到博大。所以对一个中学生来说,课外的丰富阅读,成全了精神上浩瀚的故乡,无形中树立起了自己的人生坐标。

还记得去年上映的电影《山河故人》,影片中那位到澳大利亚陪读的父亲,与青春期叛逆的儿子,有了深深隔膜。其中父子之间最大的隔膜,就是语言的陌生,留学的儿子,已彻底不会说、写汉语了。于是父子之间的交流,只有通过父亲纸与笔写出的汉字、儿子电脑上敲打出来的英文,让请来的女翻译做父子之间最缓慢的沟通。影片中,那片隔在澳洲与中国之间的浩瀚太平洋,就像一个横跨在父子之间宏大无边的心灵黑洞,这是失去母语的痛楚。

文字,生命的坚持

文/雨倾城

喜欢文字,把文字视作生命的坚持。

尽管我在文字上毫无作为、乏善可陈,然而,文字终是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并且,在那些过去了的时光里,陪我攀爬到一种精神上的高峰,以一颗悲悯之心俯视人间的烟火。

文字是一种宿命。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迷上了文字的世界,接触多了,内心便多了对未知的向往,对社会自然的关注,对人性人生的反刍,之后,渐渐地学着写作,用一支不甚成熟的笔记录曾经的年少、当下的生活,记录触动心灵的瞬间、不能掌控的情绪,记录渐懂世事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惑所悟。

有人曾问我写作的意义。是啊,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写作呢?

我以为是为了更好地修炼自己。

沐浴于文字的光辉,我们生命的唯一去向,便是真善美。而我们,在文字的游走间,久而久之,必然会看见大美,看见悲悯,看见忧患,看见思想,看见智慧,看见有着一颗赤子之心的至情至性的自己。

当我们坚持用心用生命去进行阅读或写作时,必然内心充盈,视野宽展,思想灵动,从一己之悲欢的小圈子跳脱出来,介入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的深沉的思索,从而,拥有一个渐渐站立起来的丰富而高贵的灵魂。

生命短暂,而梦想常在,我们都是有梦的人,追逐风追逐雨追逐多姿多彩斑斓如诗的花花世界,然而,梦想总是高于生活,这个世界,并不符合每个人的梦想,而文字则恰好给了我们这样一个舞台——让我们得以倾诉、呼告、释放或者传达。

文字是离梦想最接近的地方。可以说,每一个热爱文字写下文字的写者,都是唯美的陶渊明,在文字里构筑着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世外桃源。

有人说,亲情友情爱情故乡情是尘世最美的风景,我以为,文字也是。

不知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置身于生活丛林的重重背负里,文字,让我们的生活可以忍受。不知你有没有过这样的闪念,如果没有了文字,我们的生命该是怎样的枯燥乏味甚至百无聊赖蒙昧无知。

每一个热爱文字的人,每一个用心血用汗水用笑容书写人生的写者,必然是生活中的这样一些人:感性、丰富、敏锐、深刻。他们善于以自己的心灵观察世界、感受生命、聆听自然,并且对于爱对于自由对于真善美有着旷世的期待。

他们至情至性多愁善感,站在河岸感慨逝者如斯的孔仲尼如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杜子美如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未语泪先流”的李易安如是,“落日楼头,断肠声里,把栏杆拍遍,吴钩看了”的辛弃疾如是,手把花锄、怜花葬花、轻唱“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抔净土掩风流”的闺中女儿林黛玉亦如是。

前人说的“因情生文,因文生情”“情动而言形”,大概就是这个道理。一个感觉迟钝、灵魂麻木、对任何事情都无动于衷的人,绝不可能写出优秀的篇章。

朱光潜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抒情的,都必须表现出一种心灵上的感触,显着的如喜、怒、哀、恶、哀、愁等情绪,微妙的如兴奋、颓唐、抑郁、宁静以及种种不易名状的飘来忽去的心境。文学当作一种艺术看,也是如此。不表现任何情致的文字就不算是文学作品。

所以,想要写作,你首先要成为一个有情的人。

当然,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写者,仅仅有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取决于你的天赋、个性、知识、阅历、努力程度等等。

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业,而是一个人厚积薄发的过程。对于写作,常常有人试图寻找一条终南捷径。然而,无数大家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写作没有诀窍,无非是多读多思多写多改而已。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有个成语,叫开卷有益。最好文字的阅读,随日月而渡人,经阅读而人立。纵观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的写者,没有一个不喜欢阅读的,他们在阅读中汲取精华,揣摩技巧,丰富阅历,深刻思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有的阅读,都是一种行走。阅读的缺失,其实也就是知识的缺失,精神的缺失。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阅历、智慧都是极其有限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多读一些好的作品,看别人的品味感悟,看别人的生命体验,看人类社会中无穷多的心灵景观,从而延展自己的思维。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你捧出一颗虔诚的心,落入视野的种种阅读,便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生命与生命的细语,情感与情感的共鸣,思想与思想的熔铸。

然而,读书的意义并非仅限于此。读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也可以影响一个民族的走向。一个民族的兴盛和崛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阅读尤其是广大青少年阅读的数量质量深度广度。很难想像,一个不爱读书或者很少读书的民族,会有着怎样黯淡无光的未来。

除了大量地读,广泛地读,我们还要写,一篇一篇认认真真地写。

叶倾城曾给给初学写作者这样的建议:喜欢文学,喜欢写,是多么美好的情态。喜欢写,是因为有话要说,你有你的一个世界,你愿意与所有人分享,而你对文字有最深的触动,那么坐下来写吧,想到什么写什么,没有什么难的。

那么,我们就写吧,不管文字的长短,也不管语言的好坏,只是写,写下值得记忆的瞬间、平淡中的激情,写下动荡的社会风云、自己的快乐烦恼清醒陶然,就这样持之以恒地写,一年几年几十年下来,何愁不获得写作的能力?

我喜欢佩索阿的那句,“写下就是永恒”。

写完了,我们还要改。好的文字,大抵是在不断锤炼中完善的。

修改时,可以从语言、结构、思想等方面着手,冗杂的使之简洁,单薄的使之丰富,肤浅的使之深刻,呆板的使之生动。

两干多年前的荀子说: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有诗为证:“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的《苦吟》)“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清袁枚《遣兴》之一)。

有例为证:一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留下了推敲的佳话;一部《红楼》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美国着名作家海明威把《老人与海》的手稿反复读过近200遍后才决定付印。

鲁迅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劝别人修改文章,他自己的文章也常常是反复修改的。有人说他的着名散文《藤野先生》,修改的地方有160到170处,《坟》的题记只有一千多字,改动也有百处之多。

这些的这些,正如作家老舍所说的:“文章必须修改,谁也不能一下子就写成一大篇,又快又好。”

“六十馀年妄学诗,功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宋陆游《夜吟》)”愿你,愿我,在文字里也有这样的顿悟,也有这样生命的坚持。

阅读是最美的姿态

文/周广玲

阅读于我,是一个享受生命的过程,快乐而充实。有人喜欢逛街,有人喜欢旅行,而我最喜欢的是一个人安安静静地读一本好书。不论是躺着,还是卧着,或是站着,阅读都令我忘情投入。当一个人融入书本里慢慢品读时,阅读的姿态是那样的生动美丽。

腹有诗书气自华,正因为有了阅读,你会发现自己更加自信了,气质自然而然流露出来。阅读那样“枯燥单调”的姿态,其实是最美的姿态。不论是你坐在书桌前,还是躺在床上,甚至是在地铁站、火车上,阅读是人世间最优雅的一种姿态,一种最值得审美的姿态。正因为有了这种姿态,你才会变得更具实力,更有魅力。

犹太人是很聪明的,富有智慧,书则是他们最好的教育。据说在每一个犹太人的家庭,当小孩子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在书上滴一些蜂蜜,让小孩去吻。这种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意在告诉孩子:书是甜的。书有了迷人的味道,吸引着我们不断阅读,开启我们的智慧,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阅读是一种美好的精神活动,是一个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重要标志。从古到今,阅读记载着社会的进步,让人类不断发展,所以,我们不能缺少阅读。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状况。

捧起书本,就是捧读一整本的思想;翻阅书页,就是畅游一个精神的海洋。阅读已经成为一帧最具魅力的风景,一种最美的姿态。真正潜心和书对话的姿态是美丽的,它的美在于求知、渴望和追求。读书人和不读书的人仿佛身处两个世界,一边是繁花似锦,满怀自信;一边则是单调乏味,意乱心烦。阅读的人生是美丽的人生,唯有读书,你才能更好地理解生活,感受生活,品读出生命的况味。

阅读是最美的姿态,这种姿态是日积月累的,是历经岁月而更加迷人的。这种“姿态”是坚持阅读,才慢慢积蓄而成的一种“气”,它从人的灵魂之处,从人的体格、骨骼之中无声无息地散发出来,是一个人最美丽的姿态。

阅读时间

文/上官潇墨

一枚枯黄落叶舞至窗前,把当做书签夹在了红楼里,以往的岁月已经被风干,也见证了青春年华的短暂,梦阮用心去写满纸荒唐言,却不知百年后,有人慨叹他的一把辛酸泪,阅读时间换来了白发垂鬓,只为一本着作,感悟了一生,只为一位知己,流水了一生。

一别多年后,再次拿起那本红楼,又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翻开其中,当年的字迹依旧清晰可见,时光苍老了年华,却让人多了一些执着,少了几许无奈,添了一笔沉默,少了一抹华丽,多了一些对时间对生命的渴望,我想如果能用一生区阅读时间,这样的人生也就圆满了。

阅读的驿站

文/孙丽丽

每当我翻书,看到那些陪我阅读岁月的书签,安然地躺在书里,感觉很温暖,仿佛唤回了那些走远的时光。我觉得一本书,应在爱书人那里获得尊重,这尊重便是书签。

小时生活在乡村,母亲下田地工作,把我反锁在家里,静寂的院子只能听到鸟的鸣啾,间或落下的树叶声。捡一枚枫杨树叶子,夹在书间,叶子像树的羽毛,有一股清新的味道,这是我最早的书签了。

上中学时,家里请来了木匠做家具,看到那些刨木花片,薄如纸片,有着美丽的纹路,我裁剪齐整,压于枕下,这别致的书签,有着天然的质朴。一位女同学擅长画仕女图,木片书签上的古典女子长袖善舞,仪态万方,再填上诗文词句,现在想想,真是绝美的艺术品。

后来,我喜欢把捡到的美丽树叶收藏起来,像秋天爬山虎的叶子、红枫叶等。附庸风雅时,将花瓣小心放入书页,待时间久了再打开时,发现书页里落下花瓣颜色的印痕,真有点心疼书了,可那花香却是经久不散的。

最喜欢的一枚美丽叶脉书签,是儿子在草地里捡到的。我也曾经做过叶脉书签,先把叶子在颜料水里泡几小时,再用牙刷刷去叶肉,最后晾干夹在书里,有趣是有趣,但远不及儿子的那枚天然、好看。

每去一个地方,我喜欢收集风格迥异的书签。我也喜欢用白纸做书签,可以随手记点东西,现在常用衣服商标做书签,有很多相当精致,手感也很好。

杜甫《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诗:“笔架沾窗雨,书签映隙曛。”当时的书签通常是用竹片做成。如果说阅读是一个人的精神旅途,那小小的书签便是小憩的驿站,让我们不断地抵达远方。

每一枚书签都留有岁月的温度,唤醒记忆深处的情感,缘由当时读书时连书签一块读了。

夜读

文/周玉荣

在越来越快节奏的生活中,阅读,几乎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只有在夜晚,当一切的琐琐碎碎都暂时放下,一切的嘈嘈杂杂都暂时归隐。此时,天地宽柔,人烟俱净,在床头橘黄色的光影里,择一本书,享受一段阅读时光,让身心舒展。

一位友人曾经算过,每天睡前阅读30分钟,一个月900分钟,就能读上一至两本书,一年下来就能读20本书,一生就有可能读千本以上的书。计算的多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 也曾提倡读书“三上法”,马上、枕上、厕上。由此看来,无论是快节奏的当下,还是以前那个车马邮件都慢的年代,要想看点书,零碎的时间都是要用起来的,细流成河,跬步千里。

这几年,陆续在网上买了一些书,大部分都是在睡前读完的。今日复明日,新年接旧年,原本随性而为的阅读,在时间的土壤里,不知不觉长成为一种习惯。现在每天睡觉,无论都晚,总要翻上几页书,才能安心地关灯睡觉。

床头对面墙上,挂着一幅画。一个身着浅黄色衣裙的少女,正盘腿坐在地毯上,读着一本书。当初,在一位女友家看到这幅画,一眼就喜欢上了,或许这就是眼缘吧。向女友要了网址,上网买了一幅一模一样的,挂在床头对面。女孩一袭浅黄色的衣裙,一如床头橘黄色的灯光,有一种让人心安的力量。而阅读,恰好需要这样的心安,沉下去,再沉下去。

作家陈村在《躺着读书》中说:“读书的最佳姿势不是在课桌前,而是枕上。凡读书人都知此诀窍。身体安静了,脑瓜才活跃得起来。初读此句,暗暗叫好,无疑写出了枕上读书的精髓,真味也。

关于阅读,与心境是紧密相连的。年华正好时,手里有大把的时间,涉世未深,心里干净透明,尤其喜欢读大部头的书,刀光剑影的江湖里,缠绵悱恻的爱情里,睥睨人生,快意恩仇。人到中年,像一壶煮沸后冷却的茶,经历了翻滚腾挪的人生,舒展了,沉稳了。这时候的阅读,更多的是一些札记、随笔、杂文,还有一些中短篇小说,一般文字简短,内容独立,一晚上少则两篇,多则十几篇,非常适合睡前阅读。

偶尔心血来潮,也会埋首长篇。最近,又读起了梭罗的《瓦尔登湖》。这本书是念师范时,老师开出的必读书单。彼时,书是买了,只是二八年华,少女情怀,怎么都读不进去,一本书翻了几页就被搁浅了。而今再读,就像走对了路,找到了门似的,一头就扎进去了。或许,这就是格雷亨﹒格林所说的“通常的人生回声”吧。一个在生活里过活的人,阅读另一个在生活里过活的人,关于生活的文字,如有一座天然的桥,引渡读者走进作者的文字,阅读因此更容易引起内心的共鸣了。

“三更有梦书当枕,半床明月半床书”。夜半央时,灯半明时,一书在手,于阅读中安抚身体,慰藉心灵;于阅读中寻得一处桃花源,觅得一方水云间。

新书点评

文/天一尘

近日见亚马逊上有活动,好多都是我喜爱的书,还是半价,于是下单购买了一些书。收到书后,翻阅了一下,有的书却不尽人意,有的书确实不错。把我的感受,简单地写下来,与爱书人切磋交流。

《嫌疑人X的献身》。是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此在日本国内获奖,便购来一读。翻译还算流畅。故事扣人心弦。文采一般。

《卡拉马佐夫兄弟》。荣如德译。上海译文版的。书拿到手,很厚。翻开,字小得有些可怜,好在印刷得清晰可见。不然只能是一堆废纸了。这书得抓紧看,不然到人老眼花了拿个放大镜,那看起来就麻烦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嗜赌如命,对妻子一惯不忠诚,很难与人相处。不是一个好丈夫。然后却遇到了一个好妻子安娜,在这第二任妻子的最后十四年中创作四部大作《罪与罚》,《白痴》,《恶魔》,《卡拉马佐夫兄弟》。若没有安娜,也许我们看不到这些传世名作了。好女人往往会创造出一个优秀的男人来的,这是爱情的力量,也是女人无私的奉献和影响。《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一部不大好读懂的书,翻译起来更是不容易。荣先生的译文流畅,至于是否译出了陀氏的风格,就不得而知了。

《三个火枪手》。上海译文版。译者为郝运和王振孙。郝运译过《红与黑》,觉得不错,是自己喜欢的译者。王振孙译过《茶花女》也是我喜欢的译者。译文自然没话说。值得一阅。遗憾的就是书中的字过小,仿佛到了小人国一般。

《希腊神话》。希腊神话对后世的作家都起过不小的作用。荷马就是在希腊神话的基础上创作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莎士比亚也以希腊神话为题材创作了不少作品。所以,此书值得那些喜欢文学的人阅读学习的。

《冬牧场》。李娟。这是她的长篇散文。描写了她眼中的独特的新疆,用她有个性的文笔向我们讲述着新疆的风土人情。当夜深人静时翻开书,走入她的世界,是一种人生的享受。

《颜氏家训译注》。庄辉明、章义和撰。我一看,不对啊。以前看过此书啊,知道是颜之推所写啊。上海古籍版也是算是有名的古籍出版社了,怎么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应该写:庄辉明、章义和译注,才对。撰,写作也。难道搞古文者不知?以前见过贵州人民版的《颜氏家训全译》,内有题解、原文、注释、和译文。现在这本上海古籍版的《颜氏家训译注》与上面的书,大同小异,体例一样,也是有原文、题解、注释和译文。学究味过重,没有译出现代人可以欣赏的文字。倒是见过齐鲁书社的《颜之推全集译注》。张霭堂译注。仅有原文、译文和注释。译文流畅,意思明了,没有文言的遗迹,读来亲切友好。若要看《颜氏家训》,可选此书。《颜氏家训》是本有关家庭教育的书,对现在的人来说,依然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此书的观念:尊老爱幼、和睦家庭、勤奋求知、要有良好的文风、不放纵自己,不要贪心不足等等,都是当下人应该去做到的人生准则,值得好好地阅读思考。人生不光只有物质和钱,还有我们自身的修养,自身的精神世界。

《失乐园》。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大作。渡边淳一刚刚仙去,可是他的精神却永远地留下来了。这是一部不错的小说,值得我们这些人类的动物阅读,欣赏和思考。竺家荣的译文还是很地道的,值得收藏学习。

《古代爱情小说赏析》。有原文,有注释,有赏析。收录了大量的有关爱情的故事,喜欢看爱情故事的人,可以阅读。喜欢写作的人更可以从中受到启发。

《经典散文读本》。采桑子主编。不少现代作家的散文没有收,还有当代的也有不少没有收录。台湾的简媜、罗兰的散文都没有收录。文后有“文章品读”和“作者简介”。算是一般的读物,不够精细。

《我的内陆》。是蒋韵的长篇小说。感觉没有她以前的小说好。作一般的阅读。

《青草垛》是铁凝的中篇小说集。一共收录四个中篇小说。值得一读。她有好多名作,小说有《哦,香雪》,《没有钮扣的红衬衫》,《麦秸垛》,《永远有多远》等。喜欢读书的人,应该细心地阅读思考,才会从得到收获。热爱写作的,更是要用心阅读,这样才会对自己的创作有所帮助。

《郭沫若作品新编》。以前学过他的作品。最有名的是《女神》,还有他的剧本《屈原》、《蔡文姬》都是相当不错的。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痕迹。这次是冲着新编而来,看看新在何处。书中收录有诗歌、诗剧、散文、小说和书信日记等,唯独没有他的历史剧,叫人遗憾不止。也没有看出有什么新的东西。郭沫若的新诗《凤凰涅盘》、《天狗》、《炉中煤》等都是新诗的佳作。可惜的是郭沫若后来改写格律诗了。郭沫若是个多产的作家,不仅是文学家也是历史学家。此书值得细细地品味。

《隐身衣》。是格非的长篇小说。一直喜欢格非的小说,所以就买来阅读。此书居然是精装本,有点意外。书中有插图,小插图还算不错,大插图一般。书中行距宽得惊人,都可以再印一行字了。这是印书,不是造高速公路啊,用得着这么宽的行距吗?再说了,只是一本小说,也用不着写什么注释考证之类的文字,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用的。后来细想之下,才明白,这个排版的人啊,原来是造公路的,习惯成自然了。我看了一下,还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这么有影响的一个出版社,居然为了挣钱不择手段,浪费了纸张,浪费了读者的钱,一本本来很薄的书,偏偏弄得那么厚,还玩出了精装本,有这个必要吗?

《红艳见闻录》。是林白的中篇小说集。收录了好几个中篇。有的是旧作,有的是新作。不过,林白是我喜欢的作家。值得阅读,更值得收藏。

《凤尾鱼》。是唐韵的长篇小说。第一次接触这个作家,不是太熟悉。正在阅读中,感觉还算不错的一个小说。

《火车火车娶老婆没有》。须一瓜。选了须一瓜的四个小说。小说不错,可以一读。

《施尼茨勒读本》。收录施尼茨勒的小说、戏剧、箴言、还有一个附录。对了解和熟悉施尼茨勒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本。施尼茨勒是第一个把意识流手法引入德语文学中的奥地利作家。他也是德语现代派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我是猫》。这是刘振瀛译,上海译文版的。翻译得相当不错,值得阅读欣赏。只是书中文字极小。这是刘译的“猫”,还有人民文学版,尤炳圻、胡雪译的“猫”,两书参阅,猫的形象更有特色。

《道连?葛雷的画像》。是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的代表作。书中还另收有两个中篇。基本上收录了王尔德的精华了。由荣如德翻译。译文相当出色。美中不足的是书中的文字如上海人一样显得过于小气,纤瘦小巧,好在印刷得还算清晰,不影响阅读。

《绿野仙踪》。是美国“童话之父”的鲍姆所作。虽然是一部童话,但是童话是不分大人和小孩的,大人同样可以一读,却可以读出儿时没有读出的感受来。此书只选了第一部和最后一部来进行翻译,非全译本。以前曾有陈伯吹的翻译,这个本子是张建平所译,为新译本。中国清代有李百川的志怪小说,也叫《绿野仙踪》。

《枕边书与床头灯》(英美随笔译粹)。书中有英汉两种语言文字。先是译文,再附上英文,英文有注释和简短的评语。由高健译。对喜欢原文译文互见的人来说是个相当好的书,更可以提高自己的英文翻译水平。对文学爱好者来说,也是值得借鉴的一个好机会。

《总统先生》。作者是阿斯图里亚斯。他是危地马拉着名的作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具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这是他的代表作。他还有一本《玉米人》也值得阅读欣赏。喜欢写作的人,可以从中得到借鉴。译文流畅。我正在慢慢地进入魔幻的世界。

《李清照全集评注》。徐北文主编。济南版。以前买过1990年第一版的。现在是2005年第二版的。可惜主编已经西去了。李清照的书出了不少,有上海古籍版的,有人民文学版的,也有中华书局的,一路看下来,还是这本为最佳。有简介,有详细的注释,有集评,还有鉴赏,这些都是别的书所不具有的。凡是有关李清照的诗词文都收录了,是真正的全集。喜欢李清照的人,可以收藏此书,是个很出色的选本。

《都柏林人》。这是一本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提到乔伊斯自然会想到他的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来。这是王逢振翻译的,自然带有王味。十个人翻译,就有十个人的味道。所以要欣赏作者的小说,最好是能看原着。若外文水平不佳的人,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多参考几个译本,一起对照着看,也能看出原着的味道来。

《闲情偶寄》。这是中华书局的书。因为喜欢和信任中华书局,所以在平时购买时总会首先考虑中华书局的古书。不过这本书拿到手,就有点不舒服。封面上没有注明李渔,里面也没有。直到前言,才提到李渔。以前曾买到李渔的全集。这次是中华书局的全注全译本,看看有什么不同的。书中有题解,原文,注释,译文。注释过于简单。译文极差。如原文《减头绪》中:“皆有了了于心,便便于口,以其始终无二事,贯串只一人也。”,译文依然为:“都能了了于心,便便于口,因为它始终无二事,贯串只一人。”这叫翻译?翻译就要能译出当代的语境来啊。不然要翻译做什么?应该译为:都能了然于心,复述于口,因为戏里从头到尾只有一件事情,贯穿全剧也只有一个人物。

《诗经》。称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中华书局的古籍书向来是国内最好的。但这本却不怎么令人满意。书内有原文,有注释,有译文和评析四部分组成。译文简直就是对原诗的注解,译诗的味道荡然无存。注释过于简单。评析也是差得叫人没法接受。如《麟之趾》中的评析:“这是一首婚前男方向女方家纳徵时唱的歌子。诗意在祝福对方家族兴旺。”我怀疑译者是古代人,不像现代人。应该这样说:“这是一首婚前男方向女方送彩礼时唱的歌词。意思是祝福女方家族兴旺发达。”(其实,就是男方到女方家送彩礼时说的吉利话。)。现在都是为了钱,一点学问的味道也没有了,浮躁之心,都处弥漫。中华书局这么大的老牌子,也无法逃避。不知道是谁的悲哀。

《史记》。由韩兆琦评注。注释还比较详尽。评是太简单了,一句话,不痛不痒的,还不如没有。作为一种参考还是不错的。

《春尽江南》。这是三部曲中的一部,另外两部是《人面桃花》和《山河入梦》。现在三部都有了。格非的书多次获奖,值得收藏学习。

《向右看齐》。这是徐贵祥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集,是个综合的集子。他写过《历史的天空》、《高地》等,都是我喜欢的作品。他的小说是值得阅读收藏的。看他的这个集子,也可以看到他写作的历程。

《漂亮朋友》。这是莫泊桑的长篇小说。只记得他是短篇小说家。印象最深刻的是《羊脂球》。张冠尧的译过好多名着,是个很好的译本。

《福克纳?外国中短篇小说藏本》。看过他的《喧哗与骚动》,也是李文俊译的,不错。这本书中选福克纳的中短篇小说,由李文俊主译,还有别人的译文。对欣赏研究福克纳是有一定帮助的。

《有爱无爱都铭心刻骨》。这是方方的几个中篇小说选。以前看过她的小说《纸婚年》,非常喜爱。所以,她的书都比较喜欢。此书也不错,值得买来阅读学习,对写作小说是有不小的帮助的。

《一位女士的画像》。是项星耀译的,喜欢他的译文。看过他译的《曼斯菲尔德庄园》,很是不错。此书翻译得相当好,有文采。

《静静的顿河》。是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他还有《被开垦的处女地》和《一个人的遭遇》都是名篇。这是一本值得欣赏和阅读的好书。

《里尔克读本》。收录了诗歌、小说和散文书信,基本上包括了他的代表作了。对了解里尔克是有很大帮助的。感觉诗歌翻译不怎么样。

一直喜爱书,喜欢买书,喜欢阅读。现在的书印刷精美,质量远比过去好,给阅读带了方便和阅读时的快乐。不过,有的书实在是有些过分,故意把书中的行距拉开,明明200页的书,却成了400页的书了,浪费了国家的资源,也给读者增加了经济负担。还有,精装本的书也有些泛滥,不论什么书都弄个精装本,这样一来,价格就上去了,而书还是原来的书。一本真正的好书,不仅要有好的设计,更要有好的内容。没有好的内容,再美的书也是一堆废纸!

阅读让我的人生更精彩

文/欧正中

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我的家乡在大巴山腹地,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在我成长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衣不保暖,食不果腹,充塞着我的记忆。由于家里兄弟姊妹多,父母整天忙于生计,也无闲暇照顾我们,我们就在哥带弟,弟带妹的虚寒日子里慢慢长大。上小学后,由于没钱交学费,每学期都要等大队讨论减免后,才能走进教室。但我在艰难中,仍没忘记努力读书。

我所学的知识,几乎都来源于课本。那可怜巴巴的课本,内容实在太少。上中学后,我终于知道了除课本外,还有很多的课外书。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他们会带来文学书籍,由于我没有可以和他们交换的课外书,加之他们都把书视若珍宝,所以,尽管我心里馋得慌,却没有一睹芳容的机会。只是每晚在睡觉前,听听他们绘声绘色地讲述书中情节时,心中的羡慕之情至今都难以言说。

我跟同学走进过镇上的书店。看着那些崭新的名著,我摸摸干瘪的口袋,自惭形秽,低垂着头走了出来。后来,再次路过时,我偷偷地瞄一眼书店的大门,便落荒似地加快脚步朝学校走去。

作文课上,同学们的美文总是在刺激着我的神经,既羡慕,又自惭。我暗自苦恼:我什么时候才能写出那样的美文来呢?

改革开放后,随着哥哥的成年,我家条件慢慢变好。在还清了生产队的欠账后,终于有了多余的钱。母亲每次给我生活费时,总会多给一点。我回到学校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匆匆地来到书店,选购一本自己满意的小说。先后购买了《外国精短小说选集》《巴黎圣母院》《少年维特的烦恼》等十多本外国小说,并用这些书籍从同学那里换来了一些文学名著。那段时间,我每天课余时间都沉浸在阅读的喜悦中。阅读,开阔了我的视野,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我过去觉得枯燥的语文课现在也变得生动精彩了。特别是作文,可以说是突飞猛进,我渐渐地走进了班里语文优生行列。就连那些从初中同我一起走进高中的同学也有些惊异于我的变化。他们问我是怎么做到的,我告诉他们,是阅读。也许是语文的进步带给我的自信,我在其他学科上也有了不小的长进。

考上大学后,我选择了中文系。我又开始了疯狂的课外阅读。学校图书馆是我常光顾的地方,在这里我阅读了大量中外名著。并开始有意涉猎诗歌,比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泰戈尔的《吉檀迦利》《飞鸟集》等,阅读让我感到了无比的充实。

也许是阅读打下的基础,参加工作后,我闲来无事时总忘不了写作。从新闻报道,到散文、歌词,再到诗歌、小小说,一路走来,看着一本本从全国各地寄来的样刊,虽说不上有骄人的成绩,但至少也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

这一切的获得,都离不开我曾经辛勤的阅读。是阅读让我的人生更精彩。

月光下的阅读

文/谢永华

当年,我的要求不高,只需一个草垛,一个可以隐藏自己的地方。当然,还要有一轮透亮的明月,它可以不必照亮我的脸,只要能让我看见书本上的字便可,那些像蚂蚁一样的字。

我盼望明月高挂的夜晚。这样,我便可以偷偷地去自己的小天地——草垛,自由自在地看书了。家里昏黄的灯光,以及弟妹的吵闹,总是不能让我进入状态。自己远离他们,并不是讨厌他们,我只是想静静地看书。我想,他们或许能够理解我的这个举动吧?

草垛就在老屋前面,中间只隔着一条石板路。收割后的稻田,只剩下一排排深深浅浅的禾蔸。在夜色下,它们像一朵朵盛开的花。需要说明的是,这丘离我屋里最近的田,并不是我家里的。所以,每次我把草垛掏出一个洞,到时我得把它恢复原样。

我通常是趴在粗糙而带着淡淡香味的稻草上,然后,把屁股抬高。头部的位置横放着几把稻草,一来,我可以闻着它淡淡的香味。二来,我可以把书本放在上面,便于更好地阅读。

说来也是奇怪,月光下的字迹竟是那样清晰,我甚至有种感觉,这样一个天然的免费的大灯泡,只有我一人发现,这是多么的遗憾。于是,我便告诉了几个同伴,说在月光下看书,即节省电费,又让人舒服。他们却不太相信我的话,月光下能看见书上的字吗?良妹子问道。我说,你们如果不信,今晚上拿本书在月光下试试就晓得了。可惜的是,他们竟然没有一个人来,好像我说的是梦话。他们竟然还说,我是否有特异功能。我有特异功能吗?我不知道,我只要能在月光下看书就很满足了。

自从我告诉他们那个秘密的小天地,我的专属之地就极不安宁了。他们虽然不来月光下读书,却总是趁我看得入迷时,发出各种奇怪的叫声。这种叫声在夜里听起来,让人很不安,或者说,有点害怕。我每次都吓得躲进草垛,好半天才敢把脑壳伸出来张望。经过多次的历练,我便不再害怕了。更确切地说,我已经有免疫能力了。

他们见这招不起作用了,便又换了一种方式。他们在草垛上扯些稻草,围着草垛一小堆一小堆放好,然后,用火柴点燃。稻草燃烧时,那缕缕浓烟便像成堆的蚊子,遇到外敌突然四散开来。又仿若一个通风报信的哨兵,动作迅速而敏捷。还不等我做出反应,母亲便大叫起来,你们这些鬼崽崽,何得了啰?把人家的稻草都烧了,要是把房子烧了,看你们怎么赔。他们则大声回道,伯娘,我们也是为了你家永宝好呢,她在草垛上看书,我们用火光帮她照亮嘛。母亲听了,又气又笑。他们说完,便像马蜂般嗡嗡地飞走了。

不用想,你们都知道,我回家后,被母亲狠狠地骂了一顿。她边骂边抹眼泪。而我感觉,好像挨骂的是她而不是我。从那以后,母亲便不准我去草垛看书了。倒不是担心我看不清书本上的字,而是害怕那几个讨厌的同伴再次制造烟雾弹。

过了几天,我心里又麻麻痒了,觉得不去草垛看书,是一种罪过,既辜负了那种罕见的安静,更辜负了那轮诱人的明月。所以,趁着父母忙碌时,我又悄悄地溜到草垛。

我刚刚翻开书本,良妹子突然悄悄地来了。她似乎有些不太对劲,走过来便躲在草垛上嘤嘤哭泣。双手来回在脸上抹泪,我问她怎么回事,她也不说。可想而知,书是看不进去了,她的哭泣声,已经无法让我静下心来。片刻后,她终于停止哭声,变得安静下来。她说,她爸爸不准她读书了,还说妹子家读那么多书做什么?迟早是别人家的人。之所以生她,是以为她是个带把的,如果早晓得,这个世上可能就没有她了。

月亮躲进云层时,我的泪水也无声地落了下来。

能有什么办法暂时解除她的痛苦呢?唯一的办法是,叫她跟我到草垛上读书,良妹子欣然答应。她的视力却没有我的好,便偷偷地从家里带来手电筒。我负责翻书,她负责照亮。良妹子却很奇怪,有时读着读着竟然就哭了,有时呢,又毫无征兆地笑起来。惹得近处的狗们尖锐地乱叫,它们在来回走动,就是找不到目标。那是我们最愉快的日子,良妹子忘记了痛苦,眼睛牢牢地盯着书上。我则是朗读者,把书本上的字一粒粒读出来。我看到良妹子脸上的满足,也看到她脸上的笑容。

后来,良妹子远嫁异国他乡,她临走时对我说,我不会忘记在草垛上的阅读。说罢,泪水便唰唰而落。

当初的草垛以及那丘田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栋崭新的楼房。我站在楼房的最高处,努力地寻找稻草的香气,因为只有闻着它淡淡的气味,我心里才觉得踏实。

草垛里的阅读已一去不返。每当夜深人静之时,那种特殊的阅读情景,便会不由自主地从我的梦里跑出来,尤其是在那些明月高挂的晚上。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