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信的文章

2022年12月06日经典文章

写信的文章(精选11篇)

家信

文/王兴胜

上小学前,我看过《鸡毛信》电影,或是翻阅过小人书《鸡毛信》。那时我对“信”有了朦胧印象。

刚上小学,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帷幕。当时,大姨所在村子早早开办了服装厂,且办得红红火火,大姨、大姨夫都在这家服装厂上班,他们的生活水平要比我家和姥姥家好很多。于是在大姨一再央求下,姥姥家就搬到了大姨所在村子。

姥姥未搬家时,一有什么事儿,爸爸骑着自行车带着我们,不到1小时就能赶到姥姥家。姥姥搬家后,我们不在同一城市,书信往来就成为一种重要沟通方式了。起初爸爸负责给姥姥、姥爷写信,偶尔由我哥哥、姐姐代劳。

等我会写很多字时,在父母鼓励下,我给姥姥、姥爷写了第一封信,那也是我在课堂外写的第一封家信。信的内容现在我已回忆不起来了,只依稀记得,信写好后,我反复念了好几遍,然后仔细叠好信纸,再把信纸小心地放在信封内,用浆糊把信封口封得严严实实,再写上地址,贴上8分钱“长城邮票”,由爸爸带到他所在单位,等邮递员到来时寄了出去。

这之后给姥姥、姥爷,姑姑、姑父写信都由我承包,哥哥、姐姐让着我。我觉得写信很光荣、很有意思,因写信时可偷偷“说”心里话,娓娓道来,那种感觉真好。此后我承包家信一直到我初中毕业。上高中时我住校。学校要求严,学习时间也紧,这样,写家信的任务又转给了爸爸。等我在省城上大学时,开始定期给父母写信报平安。那时依然是手写的纸质家信,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初。

在省城工作后,我开始用固定电话与父母通话,因为用纸质书信太慢了,写信、寄信、等回信这过程,少则1周,多则半个月乃至更长,若碰到信被误邮亦或丢失,那就石沉大海了。为此我写家信的次数少之又少,最终为零了。不过,若无急事要事,用纸质书信往来还是很有韵味的。

2000年我这个非商务人士用上了手机。手机短信成为我家信的另一种形式。2007年9月12日,我注册了我的第一个电子邮箱,使我写家信时又多了一种选择——电子邮件。不过只能与哥哥、姐姐沟通,依然不适于父母。不过父母已前进了一步,用上了手机。2011年我用上了智能手机,次年开始用微信,至此我的家信形式发生了巨变,以至很快就成为我家信的主要形式了。

随着科技突飞猛进,我无法想象未来写家信时要用上哪种更为新奇的形式!

紫色的风铃,紫色的记忆

文/梅雯雯

那是个流行交笔友的年代,我们因为缘分而相识,并且在信来信往中渐渐熟悉起来。那也是个爱做梦爱幻想的年龄,我根据对你的了解把你想象成各种各样的类型:有时沉稳,有时幽默,有时阳光,有时又很忧郁。我热衷于那种想象。那个青涩懵懂的年龄,与其说我喜欢上了你,不如说我喜欢上了这种浪漫——心在等信的过程中时而失落时而惊喜,生活在写信收信的过程中变得多姿多彩。

我坚持不学那些刚写了几封信就急着见的笔友,见了面那种想象的浪漫就会消失。我依然爱幻想,走路或者吃饭的时候看到一个男孩,感觉你就属于那种类型的。虽然我们没见过,可是我觉得了解一个人的思想比见他一面印象更加深刻。我们通了一百多封信,仿佛已经认识很久的老朋友了。

每次一收到你的信,我便迫不及待地给你回信,虽然刚给你写过没几天,却还有很多话要说。春天给你的信里洋溢着我的好心情,夏天给你写信热得我大汗淋漓,秋天我会在信封里给你装几朵桂花寄去,冬天我躲在暖和的被窝里给你写信。有时候信的内容也许不像是信,而是自己的心路历程,或者更像日记。有时候收到的你的信也好像在自言自语。我们都热衷于敞开自己的心扉给对方看,也许是因为我们那时都很孤独。

从小我的父亲就对我们姐妹几个很严厉,我们有什么话都不敢对他说,这使得长大后我的性格很内向。那时候在班里我几乎是最沉默的一个,朋友很少,和其他人的交流也不多。所以遇到你之后,我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把你当作知己,当作倾诉的对象。你说你也是的,从小家里对你太严格了,你学习成绩很好,长大后离开了家,你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挣脱了家里的束缚,同时也远离了你以前的好孩子的形象。你的学习成绩不断下降,直到后来成为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坏孩子、坏学生。你像被别人抛弃了一样的失落,孤独。我们是两颗孤独的心,都需要温暖,所以才会离得那样近。

我们认识第二年的夏天,你送我一本书——张晓风的《缘分的馨香》,你让你的朋友给我的。冬天你又给我寄来了一条围巾,玫瑰色的,正是我喜欢的颜色,我戴上它别人都说很好看。

不久我们的宿舍装了电话,我们都能听见彼此的声音了。有一次你在电话中对我说出了那三个字,我的手如痉挛一般慌忙放下了电话,心跳得厉害,心里复杂得难以平静,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你。我需要友情,但我的理智告诉我必须拒绝爱情。我要用平静的没有任何杂念的心来完成学业,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更要承载起家人对我无限的期望,我不能,也不想陷入早恋的深渊……一切只能说我们遇见的时间不对。

你19岁生日的时候,我送给你一串风铃,紫色的,浪漫的色彩,也是我喜欢的颜色。风铃是有玻璃管和羽毛组成的。羽毛空灵而飘逸,给人一种想要飞翔的冲动。玻璃管能发出清脆的声响,但易碎,又是禁寄物品,我找了个铁盒装住才算过关。我想它也许最能象征我们这段感情。另外还附上一盘周蕙的磁带,里面有一首叫作《风铃》的歌:

我是挂在屋角的风铃

常常是忧郁

偶尔是惊喜

你主宰而我随行

我是原地打转的风铃

连痛苦都听来很抒情

每次看风停爱扬长而去

我恨我那么寂静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给你这首歌,也许只是想让你听听而已。

我18岁生日的时候你还送我一个传呼机,在那个年代,拥有它是我的一个小小梦想。我有一次无意中向你说出,你便记住了。有了它我们联系得多起来,但写信少了。后来你我先后上了大学,手机开始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联系的方式,传呼只能当作看时间的工具了。没有多少人再交笔友了,网络开始成为新的沟通方式。我们几乎不再写信,联系的也很少。大学毕业后,我们都在不断的变幻手机号码,就渐渐失去了联系。只有从那厚厚的信里才能看到真实的你,但那也许已经不再是现在的你了。

现在我也有一串紫色的风铃挂在窗前,风起的时候,它发出的声音让我再次想起你,想起那段青涩的岁月。“有时侯敏感是一种负担,害思绪凌乱不安……”周蕙唱道。

我想,即使回忆像窗外的流云停留一下就飘走了,我还是要感谢你,感谢你给我的青春留下了一段丰富的紫色的记忆。

怀念鸿雁传书的岁月

文/晓旭XJG

我曾有一只纸箱,里面装着的一捆捆旧时的信件。信件来自家人、同学、老师和朋友。每当自己怀揣着心事,无法释怀的时候,我就会拿出这些用不同信封装着的信件一一读来。读罢,真的就有了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细细翻看这些泛黄的旧信件,读着那些似曾相识的文字,以前那些写信的日子以及那些与信有关的故事,又一个一个地出现在我眼前,逐渐清晰,并且鲜活起来……那情那景、那物那人迅速定格,凝成永恒,幻化成美好的一幕幕呈现在我的眼前,激起了我诸多美好的回忆。那是风雨不蚀的记忆,那是刻骨铭心的情怀,既充实着我的人生,又给我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 

提起写信,大概应该要从第一次远离家乡去部队当兵那年开始吧,那年我十八岁。在那个时候,和家人、朋友的联系方式,更多地就是写信。每当一封信寄出,最迫切的事就是跑到传达室去看有没有自己的信件。而当收到一封信件的时候,便会暗自欢喜一阵子;当发现信寄出后没有得到回应的时候,那种心情却又是失落的。但即便是这样,那种盼信如盼君的心切却是一日都不能减少的。而那种失落之情也便马上在第二天收到来信的那一刻,随即消失了。那个年代或许就是这般的天真吧。从写信再到回信,一个来回大概要半个月的时间,而我们美好的时光也就在你来我往的等待和期盼中不知不觉地度过。  

父母眼里,我们或许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在家信里,我们更多是在扮演角色,嘴里说着不要担心、会好好照顾自己等大人们的话语;而在同学和朋友间来往的信件中却又是不一样的话题了,在那里我们更能找到彼此是同龄人的那份天真、向往和憧憬。烦恼了,我写信给同学;伤心了,我写信给朋友;部队的每件新鲜事,我还是写信告诉了他们。而他们,也总是及时地给我回信,安慰我,鼓励我。整个青春年代,我们用书信传递着我们的幸福和快乐,诉说着我们的痛苦和彷徨。我们相互信任,彼此抚慰。  

最爱在夜阑人静之际,捻亮一盏小台灯,伏在床铺前,摊开一页素色小笺,笔端划过信纸“刷刷”地流淌着对远方亲朋的思念,象遮住月亮的一丝浮云,辽远而缥缈。窗外,月色清朗,月亮象一枚清凉的印章打在碧蓝的青天上。月华泻满一地,桌上已是满满的一纸离情。 

写信是一种感情的投入,思路也会跟着感觉走,笔尖吐出的字真切而随意,特别是写给好友的,是思念、是牵挂,是一种难舍真情的流露。一旦有了情绪,就会有说不尽的话语,一页、两页、三页,甚至数页,写完一封觉得情绪未了又继续写另一封信。写好信后,按照不同的含义认真折叠起来,装入信封,用一张邮票带向远方,剩下的就是等待和期盼。  

读信,实质上是读最真的灵魂。看另外的灵魂在乱世中如何挣扎,又如何卑微地活着。我们的生活,何尝不是如此?手轻轻的触摸着我们青春里的心事,烦恼,也感受着朋友的关心问候与祝福,心里盛放着一杯水,感动从中溢出,流过一股暖流。写信,盼信,似乎每天都充满着希望。快乐,是那么的触手可及,因为每天都是有所期盼的,而那期盼又是那么具体简单,那么容易实现和触摸,年少的心,总是被希望和等待的快乐涨满着。

一封封信,那是情感的累积;一封封信,见证着成长的印记。翻阅着这一封封发黄且仍留墨香的信件,细读且品味着这满溢亲情、慈爱、关心、友谊的语言,我仿佛置身于爱的怀抱中,让我感受到拥有写信的人生是多么幸福美好,更让我领悟到人间的真善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激励我倍加珍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其实,怀念写信的日子,更是怀念一种等待的美丽心情。从信件投入邮筒开始,就掐算对方收信的日子,再虔诚的掐算对方回信的日子,之后,便是一心一意的等待。一封信,牵挂着两端的思念和等待,因为思念而等待,因为等待而思念,日子悠远、绵长,无声流淌,交织着淡淡的哀愁与企盼,更有望断秋水的焦虑与不安,辗转难眠,这该是怎样诗意和美丽的心情?而在漫长的等待之后,当鸿雁将书信从远方传来,抵达你的手心的时候,又是怎样的欣喜和激动? 

读以前朋友写给我的信,依然会感动于彼时彼刻那份情意。见字如面的亲切感是这样的强烈,仿佛抬眼便看到朋友站在那里。怀念那些用笔写信的日子,怀念那种从笔尖流淌的情怀,怀念那些等信日子里的遐想;怀念纸信这样的交流和表达方式,更怀念那些快乐而自在、诗意而美丽的写信的日子;怀念那种被亲人、被朋友惦记着的小小的幸福。而现在,一切都不会再重来了,唯有这些泛黄的旧信件陪我度过每一个寂寞不安的岁月。  

距离是美,等待更美。零距离的网络与通讯,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方便,却诋毁了一份份凄美和诗意的心情。这是不是一种缺憾?突然间想起,我们,都很长时间没有写信了,以后,也不大可能写信了。这样一想,就有点沦陷。书信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在不久的将来,会不会成为一种遥远的绝响,只在想象中茂盛或凋零?

难忘书信往来的岁月

文/郁建民

近日,我去邮局给北京的一位老友寄信,在办理挂号手续的过程中,几个年轻人很不理解地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用这种古老的方式写信,发微信不就行了。”对于他们的说法,我并不认同。

亲笔给亲戚朋友写信,不仅可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能给收信人“见字如见面”的亲切感,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鸿雁传情,书信往来是一种境界。而无论是谁,对每封友人的来信,必定如珍宝般珍藏着,在以后的日子里时常拿出于灯下展读一番,那感觉便像与故人重逢把盏畅叙,心中盛满了对友人的牵挂念想。至今,我家里还保存着近百封与亲戚、朋友、同事之间的来信。

殊不知,书信能传递友谊、思念和互通消息,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都是一段心路历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慰藉,是电子邮件所无法代替的。文学家爱默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的舌头往往不听指挥,我的笔就不一样,因为写信之时,我们虽然泛善可陈,但肯定能把情况说得更好。”确实,写信和写文章不一样,写信用不着打底稿、立中心、分段落、设铺垫、誊稿等写文章格式,自然而然用自己熟悉的字迹,可以不拘一格,想写就写,想止就止,把自己最真实的心迹努力地表达出来。手写书信还有毋庸置疑的家教功能,梁启超留下了2000多封家书,信中他与孩子们讨论国家大事、人生哲学,表达父子感情,督促子孙认真读书做事。若论有名的家书,更早有《曾国藩家书》,再后还有《傅雷家书》。这些充满睿智和人格魅力的书信,不只让写信人的子女受益,影响已经远及几代人。诚然今天年轻的父辈在电话里也会对子女教育叮咛,可这样的良善教诲之词,还能像家书那样记录下来吗?

书信里酸甜苦辣尽在其中,也不乏谆谆教诲,似航标之于人生的信。提及情书当属情感流露之极致,爱情催泪弹的功效极佳,不过人世间经得起岁月流沙掩埋而绽放爱情光芒的却所剩无几。恰恰是那份盼信等信日子的焦灼期待,收信阅信时的欢欣喜悦,撩得年轻善感的心波澜荡漾。因此写信、读信是我们那时日常生活中一件乐事,尤其是读那些文笔优美、语言幽默的书信,更像吟读一篇篇散文,令人心旷神怡。有空时坐在桌前,铺开信笺,握支秃笔,心静如水,把自己的心绪化作涓涓细流,滋润干涸而婉转的思路,那是一种妙不可言的幸福。

时光、潮流,一直把人追赶,哪得闲情像李清照“独上兰舟,感慨云中谁寄锦书来”?时至今日,时而取出笔,斟酌后再落笔于纸上,然后装入信封、贴上邮票、投进邮筒,等待鸿雁回音?却始终是我们曾经为之着迷的一种生活,散着墨香,毕生难忘。

给春天写信吧

既然热爱,就没有理由,那么,就精神抖擞地给春天写信吧!

以大地为信笺,以春风为骏马,以春雨为墨水,背靠一座座青山,面朝一块块田野,让一支笔驰骋在绿意盎然的日子里。

让春天的每一缕阳光给所有的道路命名吧,让春天的每一条河流给大海支持吧,让春天的每一个诗意给未来添彩吧!

抓住动词,抓住一切欣欣向荣的生长,一切青春无悔的誓言。

抓住名词,抓住一株株小草的姓名,抓住一朵朵野花的来历,抓住一声声鸟鸣的去向。

抓住形容词,抓住蓝天的胸怀广阔,抓住白云的悠然自得,抓住生活与事业里的蒸蒸日上。

美好的春光啊,你是人生与自然的关键节点,一寸一寸,都会让我脚踏实地,紧紧追随。

关于,时光里的印记

文/浅色流沙

[关于未来]

我觉得我们不可能预测到自己未来会发生什么。因为每当我们知道那些,我们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改变它。哪怕是改变很小的一个细节,也可能改变接下来的一切。

所以,我们就可以很轻易地改变了它。于是,当然就不能说我们知道了未来。

当然,我们其实可以预知的事情,真的又有很多。

比如,我们一定会死去。那么,我们需要作出的改变就是,我们需要活得更精彩。

[关于写信]

写信大概算是最为悲情的事情。

因为,你永远无法在即刻让收信人知道你此时的喜怒哀乐。而他,在收到信的那一刻,当初写信的那个你,早已消失。

那个欣喜若狂的你,那个悲痛欲绝的你,早已消失。没有了当时的情绪。

[关于生活]

我看着远处零零散散的人开始一天的生活,他们上学,他们上班,他们布置新一天的店铺,他们赶往菜市场买菜。在所有这些面前,自己似乎变得无所事事且无关紧要起来。在这时眼前浮现出自己在中学时代的记忆,那个只有学业和友情会影响到自己内心的年岁。我能清楚地记得,无数个蝉鸣鸟叫的夏天里,明晃晃的阳光洒入教室里面。

那样的时候,自己遇见过一个个绝对不会也无法遗忘的朋友。夜里在被子里奋笔疾书后分享给对方的日记,上课时无数大大小小写满字的纸条,很久以来一起到书店淘来的无数本书,写给彼此的厚厚一叠信。从那时,我就知道,所有这些关于文字的记忆,将是我无法忘怀的一切。

[关于文字]

文字是一个特别的存在,言语间能给看见文字的人最大的空间想象。记得中学的时候,我很喜欢写信,觉得用文字写给对方总有说不完的好处。可后来逐渐放弃,写信毕竟是悲情的:写信的人,在写信时所有的激情,伤悲或者快乐,收信的人都无法同步感受得到。而收信的人,在收到信拆阅时,那个写信人的喜悲,早已在这个时间点上消失不见。

但是我很庆幸自己能够将自己的文字放在书页上,给愿意读它的人看。如果能够听到人们说起自己在字里行间看到感同身受的东西,那算是我无比高兴地事情。

自己的第一本书,我想写给我的朋友。那些我无比依赖,无法忘怀,构筑成我苍茫的过去的那些人。

在那些记忆还没有离自己太远的时候,我想抓住它们,然后保留下来。在这样一个还能够敞开心扉掏心掏肺讲内心的年纪,将所有一切肆无忌惮地说出来。也许很久很久以后,我会发现自己曾经会以这样的人称记录下这样一段过去的过去。

一直没有时间写,又不知道该要写多久……

[关于现在]

开始不知道每天都干了些什么。

虽然今天很精彩,明天便会忘记今天是怎么过的。

开始逐渐不能静下心来干一件事情。

比如看书,写字,说话,看电影。

开始疯狂地怀念以前,检讨自己,然后又沉迷于自己所恨的那个自己。

追忆用纸写信的年代

文/湘子

写信,多么亲切而久远的事情了……

铺开一张纸,好像有一个人,就在面前,在身边,几页平平常常的白纸信纸,忽然间充满了情意。拿起钢笔,心里的话对着纸说,心里的字写在纸上。信,又会被另一双手捧着,信里的话一句一句融入心底,信中的字迹浮现出灵动的形象……

在那个科技落后却情谊深长的年代,写信是最美好的感情交流。信里包装着故事和深情,信封也仿佛长了一对翅膀,两个地方的两个人,一颗心期盼着,一颗心等待着……

那个年代有一首歌曲这样唱:"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可是没有邮递员来传情……"

我人生的第一封信,是写给谁的呢?我想不起来了,可能是写给妈妈的吧。记得我上云贵高原学习修理的时候,仅仅几个月,可是我却感觉时间很长很长。爸、妈让我给他们写信,写了什么我记不得了,但是我知道爸妈看到我的信以后,一定感动,一定也想我。

一想到信,信就把我带回那个用笔和纸说话的年代,那是一个亲切的,平凡的,祥和的年代。在那样的年代里,物资贫乏,交通落后,通讯落后,可是人们的心却如此接近,如此暖和,如此美好频繁地流通着,融汇着……

那时的我最喜欢用钢笔写信,不仅仅信纸上铺满感情,钢笔上也留下了主人的体温,墨水在暖暖地流着,印迹在信纸上一行一行,我仿佛能够感受自己的心在甜蜜,在跳动。我怀念那个年代,怀念我发出去的和收到的每一封信件。我仍然想写信,我渴望收到信,可是已经没有预约的地址了……

现代科学技术使地球变小了,一切都便捷了,通话和短信息频频接收,忽然却感觉少了很多亲近。因为便捷如同快餐,失去了书写文字和写信那样的近面和贴切。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字迹中可以看出性格和情绪,在每一撇每一捺里面,都有写信人当时伏案的情动,字迹像一条河流,穿越时空,潺潺流淌,那是一种感受水下的温柔。

如今我也很少使用钢笔了,很多时候是在电脑键盘上打字,每一种字体都特别完美,完美得让人感觉毫无生命。为什么?因为钢笔就像人一只暖暖的手,手把着手,直接写在信纸上,见字就如同见面了。然而电脑要通过许多科技的中间环节,机械地处理我们的感情,而且那些完美的字体,都是一张面孔,看不出性格和心情,感受不到情意的韵律和波动。

我真希望有一天我生气了,拒绝使用电脑,我宁可让墨水洒在手上,信纸上,桌面上,衣服上……

母亲的“一切都好”

文/尧天

母亲没上过学,出嫁后虽参加过扫盲学习,但最多是会写自己的名字。

我18岁参军到了邯郸,那时没有手机电脑,我和家里一个多月互通一封信。父亲在外打工,写信任务自然落到母亲身上。母亲每次收到信,总要拿到村头退休的石老师家,请石老师念信、回信。母亲说一句,石老师写一句,写好了石老师从头到尾念一遍,有要补充的就写在下面。母亲来信内容多是全家平安,家里过得很好之类的话。每月寄去信后,我扳着指头盼着回信,时间差不多了,就常到传达室询问。如果有信,会很高兴,一个人躲到营房边的小树林里拆开阅读。读着母亲的来信,就好像母亲来到了自己身边,特别亲切。

我同母亲一月一次的通信,持续到第二年春季,我记得清清楚楚是阳春三月。过了以往收信日子好多天了,还没收到母亲来信,猜想是不是春耕忙得顾不上。可又过了好多天,还是没有,我有些担忧,莫非家里出了什么事,不敢多想。我又写信催促回信。终于来信了,刚出传达室我就迫不及待打开,信的正文只有四个歪歪扭扭的字:“一切都好。”我有点失望,盼了这么长的时间,竟然只写四个字,不过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一连三个月,母亲的信就只有“一切都好”,莫非家里有事瞒着我,莫非……好在第四个月的来信,又和以前一样了,信里只说前段比较忙,信写得简单。我对母亲“一句话书信”的疑团,终究没能解开。

退伍后一次同父亲喝酒,终于解开了多年疑团。原来这几个月石老师生病住院,母亲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代写。我的信一到,母亲就叫邻居家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给她念,虽念得不流畅,但基本意思能听明白。可写信,邻家小孩就不会了。我去信催促,母亲知道不能再耽搁了,于是自己写信。开头结尾石老师教过她,再加上有我的信作参考,这还好写,可中间的内容母亲就犯难了,她想到了用“一切都好”四字高度概括。这里面,“一”字母亲会写,“都”字在年历上找到了,“切”和“好”字母亲不会写,怕别人笑话,机灵的母亲问人,要记账,“切草”怎么写,别人给她写出来,她记在心上,赶紧跑回家写在纸上,端详比划大半天,“好”字也是这样学来的,她终于写出了“一切都好”。

听了父亲的话,我的眼泪潸然而下。是啊,一个不识字的母亲,为了给儿子写信,竟然如此用功学习,多么伟大的母爱!

写信的年代

文/王贵宏

曾经在工棚子的煤油灯下,在凉爽寂静的小河边,我的笔,流淌着思念,一封接一封地写着信。一封信写罢,认真地叠好,同期待一起装入信封,接下来便是想象着对方读信和写回信的情景。那是最自然的真情流露,是最美好的感情交流。

如今我们疏远了纸笔,整天与手机耳鬓厮磨,靠花样翻新的微信传递情愫,有些微信设计得极其完美,完美得让人感觉毫无生命。或许无所不能的高科技可以机械地处理我们的感情,却让我们看不清对方的性格和心情;它可以复制我们想要复制的一切,却使我们感受不到情意的韵律和波动。在命运的左右下,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搬家,那些被我反复读过、用心感受过的、隐藏我太多青春心事的信件,因种种缘由与我告别。曾经急切拆信阅读的快感被一种失落所取代,手机的得宠似乎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书信像是感情淡薄的朋友,渐渐淡出了我的视线,退出我的生活。

从当伐木工开始,写信,就成了我最真实的情感表白。孤单的时候,它如一只随风而舞的彩蝶,给我带来一丝绚丽,驱走一段神伤;烦恼的时候,它像一条叮咚作响的清泉,平息了我的焦躁,催我振奋。那叮咚的泉音,便是亲人们深情的叮嘱,殷切的期盼。 寂寞的时候,写信更似一粒精灵丢失的魔豆,掉落在内心的深处,生根发芽,温情弥漫。

古人有 “柳毅传书”“鸿雁传书”的感人故事,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叹息,有那“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仁慈君子的悲天悯人,有“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英雄豪杰的似水柔情。书信从远古走来,挥洒着太多的悲欢离合,蕴含了无尽的酸甜苦辣,让无数的离乡人魂牵梦萦,让千万的流浪者肝肠寸断。

离开家乡,与父母聚少离多,那一封封飘来飞去的家信便成了我与亲人联系的唯一纽带。我每年写的与收到的最多的便是家信,写得最动情的也是家信。那一封封家信,就像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与亲人的距离。我像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一般,在家信中感受着、聆听着,并用心铭记着。曾经在无数个“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夜晚,我拿起纸笔伏案而书,借那些发自肺腑的、闪着泪光的字字句句,表达着对亲人悠长的思念……

如今,再找不到当年写信的那种感觉了,时代毫不留情地逼迫我们成为“键盘手”和“低头族”,但我对写信岁月的那份怀念,仍历久弥新。

年轻记忆

终于又要搬家了。收拾旧家,在书房的桌子底下,翻出了一个尘封许久的红色皮箱。

箱子很旧,却是我最珍贵的东西之一。那是母亲在我上大学时给我的行李,也是母亲留给我的纪念品;那是我四哥把半岁多的儿子交给母亲抚养的时候带过来的唯一家具;那是伴随着我走完大学四年生涯的生活伴侣。十多年来,我一直不舍得扔,看到它我就想起了一些陈年往事和美好记忆。

打开皮箱,里面是我大学时代起的一些证书和我的所有证件,最多的还是信件,大概有一两百封。看着这些熟悉而又有点陌生的来信,回忆起那时的情和景,也慨叹很久没有写信的习惯了。大哥匆匆地走了,我也几乎没有了写信的对象。

一封封拆开来,仿佛又回到了九十年代初的那个时代。写信最多的时期就是大学时期,那时,懵懵懂懂,写信是唯一宣泄情感的方式。我又仿佛看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个个生活的场景,一次次快乐的时光,欢笑、痛苦、心酸、快乐,杂陈五味一起涌上心头。信里有谆谆教诲,有语重心长,有细心叮嘱,有情深意重,有天长地久,有亲情、友情,有嬉笑、有幽默、有快乐、有倾诉……亲人、同学、朋友、伙伴,有些人已经告别了这个繁华而又有点无奈的世界,有些人正春风得意,而有些人已经杳无音信,最搞笑的是有一位叫舒鹏的人写了张明信片给我,还让一个得意门生画了一封信给我,之所以说画,是因为信里几乎不成字。而我竟然对这两位一点印象都没有,完全想不起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通信最多的是比我小5岁的侄女,她文笔很好,现在是一家着名报社的编辑。通信也许是我的学习方式之一,她在读初中的时候就写诗歌、散文,甚至还写了多篇小说了,有些还发表在省里青年报的头篇。这些都完全是受其父亲我大哥的深深的影响,不只是她,我们全家人都深受大哥的影响,感受大哥的魅力,可惜天妒英才。

那些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曾经年少轻狂,曾经失落迷茫,曾经快乐欢畅,曾经憧憬到中年时的光景。转眼已近不惑之年,珍惜现在,不留遗憾,知足常乐!

家书

文/邵玉田

我九岁之前,漂泊在一条很小的船上。

船小、逼仄,却要承载一大家子十几口人。除了祖父、祖母,伯父、伯母一家就有五口人,还有父亲、母亲和我及弟弟、妹妹。

刚刚九岁,父亲以他的经历推算,说我该到了入学的年龄。于是让外婆赶到泰州,接我回来,到距离外婆家一公里外的一所学校读小学一年级。我一笔一画才学会写字,外婆就对我说,给***写封信吧!结果是她说,我写,摸摸索索,花了好长时间,一纸三四十字的“家书”总算写好了,寄到了父亲小船临时停泊的地方。

据说母亲见到信后,捏在手心,潸然泪下。她不识字,急切地催着父亲一字一话地念给她听。然后,把它揣在棉袄里边贴心的地方,多少天以后,信皱皱巴巴的了,她依然宝贝似的收藏着。

一次,祖母和父亲回到家乡,到外婆家看我,说了这件事以及当时的情景。第二天,祖母和父亲办完事情,准备返回。去轮船码头的路上,我拽着祖母的手,哭着闹着,要她给我买纸和笔,再给妈妈写信。遗憾的是,没多长时间,除了伯父、伯母他们一家留在苏南,祖父母、父母亲及弟妹们都回来了。他们这次是弃船回到家乡安居的。之后,我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就再也没有给母亲写过信。

我给母亲写的那封书信,是第一封信,也是我这个大儿子给她写的唯一的一封信。

杜甫在《春望》中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而我细想起来,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与老伴恋爱结婚,既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也没有“鸿雁传书”的甜蜜。“文革”中,两人的家庭出身被杜撰了,说她有不一般的海外关系,说我是因逃亡被漏划了的富农子弟。那种政治压抑,让人气都喘不过来。两个人能结合在一起,十分不易。所以,她从无锡插队下乡,独自留在苏北,而岳父、岳母在苏南。为了不让二老牵挂,我一次次用毛笔给二老写信。没料到,每次看到我的毛笔字,老岳母心里都不舒服,误以为,她辛辛苦苦地供女儿上学读书,结果嫁到苏北,反失去了自己给家里写信的权利。好在岳父耿直善良,且识得几个字。他细细读信后发现,每封信的字里行间都充溢着我们俩一起商量、共同完成的语境和语气,并非一人的作品。这样的家书,他觉得十分金贵。

家书,是一个家庭过往的记忆。而有些文字,虽不是以书信的形式两地穿行,也没有邮戳和邮递的过程,但它诉说的对象只有家人。内容除了说家事,尚有传家训、树家风的意蕴,而且这类文字文笔好,可读性强,窃以为,也可视为家书来读。

譬如,巴金的《随想录》、张中年的《流年碎影》、余秋雨的《借我一生》等,这样的文字,不仅仅是某个人的记忆,它也承载着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最小细胞的情感记忆。

我的作品《遗言四句》也有这样的叙述。父亲从查出病情到病故,只有短短的二十多天时间。眼看着子女们都长大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可苍天不公,让他病魔突然而至。那时,连接着父亲生命的一根氧气导管,给我的感觉就如同汪洋大海,不但吞没了父亲,也是在吞没我们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在二十多天里,父亲自始至终没给我们一点点痛苦的表示。直到一天夜里凌晨一点多,父亲突然喊我,拉着我的手说他要回家,还说我把你的母亲交给你了!这是父亲的遗言,也是父亲住院二十多天,唯一和我说的一句话。

我写下这样的文字,如同家书,想寄去天国,给我的父亲。

平时,父亲与我的交谈不是很多。但要么不说,凡是他说的都有分量。即便多少年以后,我的感觉依然是沉甸甸的。

《我和二弟》一文中有一段文字:一次,我和二弟因为一把芦苇编成的小手枪,争吵起来,互不相让,惹恼了正在为月终商品而紧张工作的父亲,他顺手抽出门栓,狠狠地抽了我一下。母亲于心不忍,拽住父亲不依不饶。然而,父亲当时撂下的一句话:“你比他大,大就该有大的样子!”让我记住了一辈子,也受用了一辈子。

长大成人,走上社会,我养成了阅读、思考的习惯,常常把父亲的这句话作为家训,与古人王明阳的“完人之问”和“心学之问”联系起来阅读与思考,学会了审视自己,懂得“知行合一”的蕴意——不因得失,而踌躇不前;不因一念,而丢失自尊。我甚至把这句话,与陆续上线的《重读抗战家书》《红色家书》《见字如面》《旧信重读》等视听节目联系起来,反复学习思考,激发写作灵感。

我依稀记得写信的那个岁月,但现在不写信了。

像这样的如同家书一样的文字,我仍然在继续。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