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文章

2022年12月06日经典文章

大家的文章(精选25篇)

偷食花生种

文/程华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农垦种植橡胶的那段日子里,用心血和汗水种下的橡胶,总企盼着它快高长大,早日为祖国经济建设作贡献。然而经研发改良,培植试验,更新换代的速生高产芽接良种,仍无法有力抗击台风,抵御寒流,防范患病。当年,每看到橡胶树被狂风刮倒、被严冬冻坏,被染病枯死,心里便像刀绞般疼痛。记得有一年,入冬以来天寒地冻且阴雨连绵,人们的脸、耳、鼻被冻得通红,手掌、脚掌冰冷得麻木僵硬,连小便、哈气也冒着白烟,一些老弱病残的耕牛被冻死,不少农作物也遭霜冻枯萎,部分橡胶树同样难逃厄运。那时,连队干部关心广大职工,为免遭寒风冷雨折腾,决定早上不用上山开工,大家披着棉衣挤在窄小的房间里,双脚伸进暖和的被窝里,用大簸箕盛满花生种,围坐在一起边说着笑话,边剥掉花生壳,储存花生仁,为来年春种花生作准备,其时感觉这是件十分奢侈的惬意事。

记得那时农场领导为改善职工生活,发动大家搞生产自救,种蔬菜、栽花生、养猪牛,基本上实现油、肉、菜自给(口粮则由国家分配给农垦工人每月36斤的粮食定量)。当春暖花开、耕作播种季节,橡胶尚未开割,全队上下便倾巢而出种木薯、种花生等农作物。出发前,连长叮嘱大家往装载花生种的锑桶里洒煤油搅拌,用以防止山鼠偷食播下的花生种。大家浩浩荡荡地挑着土杂肥上山,到达目的地后便分工合作,在耕耙过的地垄上刨坑放种,然后撒上肥料,掩埋泥土。数天后遇上春雨滋润(若遇干旱天气,则需挑水泼洒),花生种便破土而出,嫩绿的花生苗把山腰的畦田地垅点缀得春意盎然。种花生的那段日子,每天开工时由班长从仓库领出花生种,收工时所剩下的便挑回宿舍保管好,第二天继续用作播种。谁都清楚地知道炒花生美味酥脆、可口诱人,但洒了煤油的花生吓退了我们贪吃的念头。晚餐后,同寝室的退伍兵——班长“坤”,禁不住食欲的诱惑,心内蠢蠢欲动,决定一显身手。烧着柴草,炉膛火旺,试着把少许花生倒进锅里,手拿锅铲不停地翻炒。随着铁锅逐渐升温,一会,锅里响起噼噼啪啪的花生爆裂声,且升腾起夹杂着煤油味的花生香气,于窄小厨房的空气中弥漫开来。当把炒熟的花生端上桌面,大家小心翼翼地褪衣品尝,竟发现虽残留丁点异味,却未浸透入仁,无碍香味感觉,不但没倒胃口,反觉食未过瘾,嚷着再接再厉。于是,在大伙的褒哄声中,班长“坤”眉也不皱,一古脑地把剩下的,沾了煤油的花生种全倒进了灼热冒烟的铁锅……

究竟一亩地需播多少斤花生种?其实连长心中有数,差之较远,个中猫腻,不言而喻,他也深知那年代物质匮乏,大家肚饿嘴馋,没有必要追究。为堵塞漏洞免使我们一再犯错,便自圆其说地编了个谎言:播下拌了煤油的花生种,猖獗的“山鼠”仍会偷食,补种既损耗花生,又浪费劳力,故此明日起改用“六六粉”拌花生种。自此,这既臭气,又含毒,以“六六粉”拌的花生种,便断了我们的“食路”……

当年上山下山与大伙“偷食花生种”这事,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难以忘却。

闲话“抢红包”

文/程春艳

在过去的羊年除夕夜,春晚节目的电视屏幕上,只要出现微信摇一摇的图标时,女儿就开始大呼小叫:老妈,快帮我抢红包!她一惊一乍的,把在看节目的我都弄得手忙脚乱,一会儿微信摇一摇,一会儿是支付宝红包,一会又QQ红包,恨不得把手机屏都给戳碎了。不知道摇了多少次,手指都戳得酸疼,我一共才六次中奖,红包总金额合计28.5元。我每中奖一次,女儿都乐滋滋地说:“老妈手气真不错,继续努力啊。”我想看春晚,提议给她一百元不抢红包了,她死活不同意,说那感觉不一样。因为数值未知,所以新奇期待。就这样,我陪女儿度过了一个抢红包陪伴的新年。

随着除夕夜的红包袭来,年初时网络上又掀起一股抢红包热潮,各商家纷纷登场,一波又一波,让人目不暇接,女儿美名其曰,说是“红包雨”来临。她还读了一个关于抢红包的段子:“手机之外,一片萧条。线下活动,统统取消。死盯屏幕,见红即笑。网络红包,如此妖娆。为了你的块儿八毛,引无数土豪英雄尽折腰。”这般场景,相信不少抢过红包的人都能心领神会。也就是说,羊年春节的关键词,非抢红包莫属了。春节假期之后我上班女儿上学,对红包的关注自然淡了下来,直到最近群里又开始玩起抢红包,我也重新因此嗨起来了。

QQ上有个文友交流群,很多作家编辑都在里面,开始时只是大领导们拿出自己的钱时不时的发个红包给大家,大部分人都只管抢不管发。渐渐地,大家红包里都抢了些小钱,于是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在群里发红包,群里就这样掀起一股抢红包热潮。大凡玩过的人大都乐此不彼,觉得新鲜刺激,从中也得到了童真般的开心。记得我第一次发红包的时候,一元金额分十个,每个红包仅包了一毛钱,结果大家都抢光。此后我开始发拼手气的红包,看大家拼命抢,有抢的多有抢的少,各种搞笑图片弹跳出来,真是不一般的愉悦呢。

尤其是元旦这三天假期更入迷,天天发红包和抢红包,有时连吃饭时都控制不住,不看手机就难过,其实也不是为了赚钱,就觉得未知好玩,完全图个乐开心。毕竟,与传统红包相比,网络红包是从相对疏离的关系中获得的收益,这种开心带来的幸福感不一样。其次,抢红包的不确定性能给人意外惊喜,抢不到红包亦不会斤斤计较。通过抢红包,我们不难看出,人生就是在不断的得失中成长进步的。也许,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一些小乐趣,让大家都能学会以最乐观的心态面对得失,这也是抢红包的魅力所在吧。

抢红包的横空出世,令我们互动变得妙趣诙谐,但是,抢红包也要把握好分寸,不能被其玩物丧志的绑架。游子千里归家,你依旧没有跳出方寸屏幕,抱着手机抢得不亦乐乎,把满怀期待的父母晾在一边,这多么令老人失落心寒;情侣见面聚会,双方盯着手机各玩各的,这恋爱谈得有什么意思,迟早都是分手的结局;公司的微信群里,同事说话无人答,丢个红包立刻“炸”,潜水的全上岸,久而久之,同事关系也淡薄疏离:还有些人久盯屏幕熬夜,因手机辐射眼睛胀痛,却惦记红包舍不得离开,以致健康受损也不顾;更有甚者,连走路、开车等红灯时都有人紧盯手机,生怕错过红包,这种现象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蝇头小利,将亲情和生命的健康及安全都置之度外,就算抢到了百元大红包,那也是得不偿失的本末倒置了。

关于抢红包的案例事情在身边还真是不少,最近看新闻报道居然还有更糟糕的。有团伙组织建立群专门发红包抢红包的,他们以“拼手气红包”为载体,名为红包接龙或接力红包的玩法,让很多人深陷其中。正是这种让人“上瘾”的红包玩法,实际上已成为一种变相赌博或网络赌博。建群的人只要以盈利为目的,且在里面赢了很多钱,那他就触犯了法律。

抢红包是好玩,值得注意和警醒的是,不论是百姓的图开心,还是企业的抢商机,凡事不能过度,否则适得其反。

纸灯笼

文/樊树林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怕,灯笼里面有洋蜡。洋蜡点火冒红光,烧死老虎,我吃虎肉你喝汤……”。元宵节就要到了,大街上卖的塑料灯笼琳琅满目。望着这些灯笼,儿时和伙伴们在元宵节玩纸灯笼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没法和现在相提并论,但那时候的年更快乐。走亲访友能混个肚圆,挣压岁钱可以买到心仪的零食,多么简单和美好的愿望啊!元宵节除了能吃上香气四溢的汤圆外,就是和伙伴们一起在月上柳梢头的夜晚,每人挑着一盏纸糊的灯笼。记得那时正值壮年的父亲会及早为我们准备好篾条、细铁丝、红蜡烛以及五颜六色的纸,然后由母亲来和我们姊妹一起制作。

母亲认真地用细细的丝线扎模型,有时是玲珑宝塔,有时候是莲花宝座,有时候是一条活灵活现的鱼儿,有时候是一只温顺无比的羊,我们围坐在母亲身边,看她捆扎、描画,用铁丝固定好蜡烛的底座,再放入蜡头……于是一盏盏纸灯笼就做好了,只待夜色覆盖大地。夜晚来临,在一阵阵爆竹声中,吃过汤圆,便将灯笼里的蜡头点燃,在父母“小心火烛”的声声叮嘱中,用一根细竹竿挑着就出门了。

大街上的伙伴们早已在炫耀自己的灯笼了。皎洁的月光下,一盏盏纸灯笼红红的,朦胧着一片片光晕。大家互相叫嚷着,我们在街上来回走着。远远望去,好似一条蜿蜒的火龙。透过灯笼的外壳,可以瞧见烛光在里边摇曳着,让人心神摇荡。偶尔有微风吹拂,灯笼的火苗在里边扑闪着,我们的心也跟着狂跳不已。伙伴们在大街小巷里穿梭着,笑声和叫喊声让这样的夜晚弥漫着热闹的气氛。

农历正月十五,在很多时候,村里都要邀请戏剧团来这里唱大戏。这时候,我们的纸灯笼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了。因为戏台下,是孩子们的天下,大家聚集在一起,挑着灯笼在卖瓜子、卖糖果和甘蔗的摊子间游荡着,玩心大着呢。哪会去管戏台上发生了什么?戏台上唱着、舞着,台下小伙伴们的灯笼明明灭灭。直到大幕拉上,大家才一起点上灯笼回家。

如今,童年时的纸灯笼几乎没有了踪影,而儿时的玩伴也像蒲公英一样散落在天涯,过去那样简单而美好的岁月再也回不去了。

窗 外

文/神仙哥哥

窗外的不远处,是一处施工现场,那是乡邻在装修房子。

这几年,这位乡邻除种地之外,还搞起了养猪,很是发财。发了财,把房子好好装修一番,也是势在必然。

从窗里向外望去,每天来这里干活的,大约有七、八人之多,只不过尽是些衣着随便的汉子,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他们一来,就有了搅拌机的轰鸣声,说话的嘈杂声,砖瓦、竹排,以及金属的撞击声。

有时候,我从施工现场路过,还会稍稍停留一会儿,无非只是随意地点个头、打个招呼而已,只想赶快逃离现场。站着说话不腰疼,人家那么忙,可不能耽误人家干活。其实,从窗里往外随意地望一望,随意地听一听,一切尽在眼中、耳中。

比如,大热天里,早上一上工,大家就觉得天有些热辣辣的啦,就说,趁凉快,快干点儿,早点住工,天这么热,以免中暑。

比如,阴天的时候,上了工,大家会说,反正天也不热,多干一会儿是一会儿。于是,大家就干的从容不迫了,有时候,还开开玩笑,还会随意地讲一个荤笑话,大家就都很开心,干的也很起劲儿。

再比如,有时候,干着干着,天偏偏就下起雨来。雨哗哗地下着,连街上都淌水了,屋里还有大工师傅在“刷刷”地泥墙。不知谁说了一句,已经和下了灰(水泥、沙子的混合物),不用的话,水泥很快就会凝固了,就会白白扔掉,可惜了------其实,这也是常识。这个时候,自然就会使人联想到,雨地里,当小工的,忙忙地装了一桶灰,忙忙地提进屋里,跺跺脚上的泥,抹一把脸上的雨水,这才重重地出一口气。架子上的大工师傅,大模大样地吆喝一声:“上灰!”“来喽!”小工人未动,却先大声地答应了。这样机灵、嘴甜的小工,大工师傅就很喜欢。

给私人干活,大多都是中午管饭的。

从外头飘来一阵酒菜的香味儿,就会猜想到,这是开饭了。不用说,这顿午饭再怎么丰盛,恐怕也不会有红烧肘子、红焖肉,不会有红烧大鲤鱼,更不会有仪态端庄、面带微笑的服务小姐添茶倒酒、伺候左右。其实,有酒有菜,能让干活的汉子们吃个肚儿圆就行了,对于吃什么喝什么,汉子们恐怕是不会计较的。

酒席还是很热闹的,气氛还是很热烈的。从一阵阵劝酒劝菜的热烈气氛中,分明就能感觉得到。

喝了酒,话多,声音大,就是隔着墙壁也能听见。

当然,谈论最多的,自然是有关施工的情况了。这个说了,修主雇人干活也不易,好好干,让修主满意-----说话的好像是个包工头的口气。那个说了,谁谁谁上砖不如谁谁谁,又准又稳,不行你俩换换,你和灰,他上砖。还有谁说了,干活要长眼色,干多干少不要紧,架上架下多留神,千万不能出差错。他说的是某某某,一块砖头砸破了脸,缝了三针,每天还要去医院换药。别人劝他别干了,休息几天。他偏不,坚持说,能干一天是一天,孩子今年刚考上高中,要看就要开学了,一开学,就要拿四、五千块钱呢,不省吃俭用、不拼着老命地干,怎么能行!

还有哪个汉子,妻子长年有病,他一个人操持着十多亩地,打药治虫,除草、管理,样样离不了他。一有闲暇,还要出来挣钱,给妻子治病,还要供孩子读书。顿时,我的眼前就会出现一个未老先衰、双鬓斑白的身影。这个身影分明早上早早地起来,先下地干一阵活儿,再草草吃几口饭,然后一点儿也不敢耽搁,就汗津津地直奔工地。

在这里,我自然地联想到有一次,在一棵老榆树前就那么伫立良久,分明看见数不清的蚂蚁们上上下下,匆匆忙忙,络绎不绝。它们似乎谁也不看谁,既无须问路,也无需打探什么,只顾埋头往前赶路。它们从什么地方来,又到什么地方去?它们有年迈的父母双亲吗?有卧病在床的患难妻子吗?有嗷嗷待乳的孩子吗?它们日日为生计而奔忙,真的是心力交瘁、疲于奔命了……然而这一切,都不得而知。啊,这些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呵!我的眼睛,确乎有些潮湿了。

我真切地感受到,窗外小世界,人生大舞台。

过去已然过去,偶尔回头看看,继续向前走

文/落寞了冬天

距离毕业有一段日子了,现在我也坐在了一所新学校的图书馆里,这里什么都好,位于郊区,校园幽静,再也不用每天听着汽笛声醒来,这里的图书馆很大,学习环境很好,有空调,有位置,随心所欲,不用为占不到座位而担心,也不用为图书馆闷热而发牢骚。现在的我,本来是应该在图书馆好好的看文献,因为下周还要和导师谈一谈。但是心里突然有点想念以前,以前的教室,以前的课堂,以前的同学们,乃至以前的一草一木。只有当离开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对母校的热爱,母校真的就是这么一所自己可以随便骂而不允许其他人说它不好的学校。

四年的日子太长了,可以改变很多事情,如他变成了学霸而有的成了学渣,他换了几个女朋友又有谁玩了好多种游戏,当大一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起,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度过高中时曾经憧憬的大学生活。而四年又是那么匆匆,一眨眼的功夫,还没来得及细细去考虑便已经要分离了。宿舍的室友,班级的同学不得不说再见,张震岳的再见也成了我们最喜爱的歌曲。还记得在毕业晚会的时候,大家答辩完了,距离离校也就三四天了,时间紧迫。那一晚大家都喝了很多酒,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酒是个好东西,当你失恋郁闷等不开心的时候可以去喝,当你高兴的时候可以去喝,当你惆怅的时候也可以去喝。不知不觉,酒在我们的生命里承担了太重要的角色,大家相互的碰杯,不知道下一次把酒杯碰在一起会是什么时候。晚会要结束了,老班长抱着我们的班主任哭了起来,说着老师你为啥对我们这么好,我们离开了你可咋整啊,我的情绪同样没有控制住,不自觉的流下了眼泪,想想在大学的四年了,班主任对我们做的太多太多,而我们却没有回报什么。等我们功成名就,必将重归冰城,拜一拜恩师。

在一起住了四年的兄弟,也将要各奔东西。我来了上海,一个去了贵阳,一个去了昆明,一个留在了哈尔滨。曾经来自五湖四海聚在了一起,但却还是要不得不分离,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但我希望能够再晚一点收场。记得那天的最后一顿寝饭,问大家去哪吃,大家都不想出去,不想离开生活了四年的寝室,然后我们叫了我们最经常吃的郭记外卖,和原来同样的菜,却没有吃出什么味道。下午他们俩要离开了,在火车站,买了啤酒,在上车前喝了一罐,心里很不好受,看着就要离开了,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再见面。哭了,不争气的哭了,但哭过就好了吧,送一送兄弟,一辈子都是兄弟。

时常在想我们为什么总是在怀念着过去,难道是现实中太不如意。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只有回忆才是美好的,当我们在最后的时刻,曾经的那些磕磕绊绊,小肚鸡肠全都没有了,只有一个个深深的拥抱。过去很美好,我们要时常记在心里,现在的大家都在为了生活而努力,相信都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花灯初上,在这座城市里我还是一个新人,但我会努力的去做。不管结果怎么样,我不后悔。因为奋斗过的青春最美。

那时夏天

文/沈阳

那时的夏天,我们把西瓜放在刚从井里打出来的凉水中,半个小时后就变得冰凉。卖冰棒的叔叔骑着自行车或者人力三轮车,吆喝着经过,那声音好像有磁性,不管我们在玩什么,都会立马跑过去,一起围住整个车子。卖冰棒叔叔的箱子不大,里面的花样却很多,每一样都足以让我们流口水。

那时候,天热,大家都不待在屋子里,吃饭在门外,连写作业都在门外,搬个凳子就是书桌。最开心的是作业写完后,去河边玩水、抓鱼,或者跑到树荫下躺着,伴随着知了的叫声,一个下午,眨眼就过去了。洗澡是再方便不过了,经过太阳的暴晒,水的温度刚刚好,跳进得,泡个痛快。

到了晚上,大家都集中在小广场上乘凉,大人们聊天,小孩子们就发了疯似的相互追逐。有时候广场上放电影,我们也可以安安静静地坐着不动。在外面疯跑了一天,疲惫了,回到家,爷爷奶奶手中的蒲扇,就那样摇啊摇,让我们的心沉静下来。记不清多少次,在他们的怀中,我们稳稳地睡着了。

我们甚至搬着凉席和折叠床,就在外面打地铺。最重要的是可以听大人们讲故事,第一次听牛郎织女的故事,就是在那时……

担心蚊子咬,就撑上蚊帐。小时候觉得,蚊帐奇妙得就像孙悟空画的一个圈,所有蚊子都飞不进来。更有“驱蚊套装”:六神花露水+风油精。后来,在家里防暑中担任主力的是电风扇,吱呀吱呀地响。有多少人曾张大了嘴巴,对着风扇喊,听风吹散了自己的声音,吹变形了自己的嘴,又有多少人曾对着风扇,体会电视中那长发飘飘的感觉。

七岁那年,抓住了一只蝉,便以为抓住了整个夏天!

伪装的世界

文/沉默的解释

人都沉浸在伪装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想要逃避的时候,在遇到任何自己不想面对的事情,只有将自己的真实感情埋葬起来,不能释放,似乎我们每天嘴上都在挂着"烦"这个字,但是始终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烦什么,为什么而烦,不知道如何去解决!

其实,事情并没有那么难,一切的烦恼只是大家自己幻想出来的,那只是一种压力,一种不知道该如何去处理,只有在嘴上念叨着,慰藉自己的心灵空虚的一处。

在此,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无论有什么烦恼的事,只要坚定自己的想法,坚定自己的选择,就义无反顾的走下去,不要去理会任何人的看法,要学会冷漠的对待!

很多次,大家都似乎在乎别人的想法才会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处理自己的事,只要自己第一时间想到了,就去做,不要顾及任何人,任何事;

人这一辈子能有多少时间是为自己而活的,所以在有生之年,选择一次,疯狂的为自己而活,走自己想要走的路吧!

唱年戏

文/宫凤华

年戏如同栀子花、老水车、古窑洞、小木桥一样,装点着乡村清贫恬淡的日子,弥漫着幽幽的香气,醉了四邻八舍的乡亲们。

乡村唱年戏,搭戏台子不算讲究,一般选在学校的操场上,或者村南头玻璃厂的空场上。场子上砌了一座大方台。有的戏班子自备木板、铁管,几个壮汉两三个钟头就可搭成;有的戏班子叫村民搬桌子平放着铺成戏台,再扯上篷布便成。戏班人手紧,但生旦净丑、唱念做打倒也有板有眼、颇具韵味。

唱戏前几天,人们竞相传告,家家邀亲约客,人人笑语盈盈。孩子们个个喜笑颜开,浑身有使不完的兴奋劲儿。小村里,亲朋欢聚,杀鸡宰鹅,其乐融融。

开戏当日,夕阳西沉,炊烟水袖般款款飘过清爽的天空。而戏场上早已摆满了柳条板凳。早有村民在观望、唠嗑,所谈论的都是年事和收成。

大姑娘小媳妇细心梳洗打扮,刘海儿有的自然飘逸,有的用剪刀瞄过一刀,头发上搽了梳头油,滑滴滴的,亮灼灼的。发髻形状又圆又扁,有的罩上黑线网子,穿一根银簪子,有的插一根发夹,戴一支绒花儿。穿了平时舍不得穿的花衣裳,结了伴儿、拣了近路往戏场赶。

暮霭沉沉,戏场上响起密切的锣鼓声,把人们的心撩拨得急慌慌的,年味儿也更浓了。锣鼓咚咚锵锵过后,大家开始放鞭炮、敬斗香,祁祷吉祥平安。放鞭炮时,个个群情激奋。先是“破台”,扮演赐福的天官,上窜下跳,随手抖下“恭喜发财”“财源茂盛”的条幅。走在最前面的花旦双眸含情,轻抖水袖,樱桃小嘴一张,那清脆的嗓音立即招来人们的阵阵喝彩。戏场上人头攒动、烟气缭绕。卖糖球的、炕山芋的、炸肉串的、蒸鲜藕的,生意一片红火。

婆婆媳妇们看到动情处潸然泪下,抽噎声此起彼伏;汉子们站在后面,有时也跟着喝彩几声;年轻男女则在外围相互调情逗笑,借以散释青春时代过剩的精力和激情!

一进腊月,苏中里下河乡村便有一种“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的氛围。戏班大戏照唱,什么《玉堂春》《赵五娘》《秦香莲》《莲花庵》《碧玉簪》《打碗记》等,十来天唱下来绝不重复。街头巷尾,田塍陌头,大家聚在一起就谈戏。村民们喜听淮剧,也许是淮调的苍凉悲切正契合他们充满沧桑和苦难的内心吧!

大家听戏的次数多了,也能随口说出安寿宝、蔡伯喈、小方卿、赵五娘、陈士美等戏曲中的人物。村里媳妇有时还翘起兰花指、甩起袖子,咿咿呀呀地哼一段,大家笑得前俯后仰,随即口中也咚咚锵锵地擂鼓助威,一地的欢乐在流淌。

年戏是古老农耕生活中一面精神旗帜,凝聚着村民的悲喜忧伤,抚慰着村民们沧桑粗糙的心灵。人们从戏曲中学到了传统的生死道义、处世哲学,满足了崇拜英雄、释放痛苦的愉悦。

故乡的年戏给我们物质匮乏的生活带来的幸福和快乐是那样的真切,那样的刻骨铭心,让我们避开现代生活的浮躁和喧嚣,撷拾遗落在岁月深处的纯真和质朴、诗性和唯美、柔软和感动。

落叶飞花

他和她是同乡。

他叫锋,一个很普通的名字,但却颇有一段渊源。她的宿舍有四个女孩子,其中有两个已经是“名花有主”,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两个女孩子的男朋友都叫“锋”.而他因为常打电话给她,所以被大家视为“重点怀疑的对象”,大家戏言要在宿舍里刮起一股旋“锋”.

他会常常打电话给她聊一聊心事,倒一倒苦水,也会关心一下她的日常生活。她有事时,往往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但两个人似乎都心照不宣,从不去刻意地去定义两人之间的关系,一直维持着这样一段超乎友谊的感情。

一晃四年过去了,转眼马上就要毕业了,他和她已经很少通电话,各自忙着写毕业论文,找工作。紧接着是一年一度的同乡送旧晚会。那一晚,他和她都喝了一点酒。大家谈兴正浓,突然他站了起来,走向他,“其实四年以来我一直都在默默地喜欢你。”一语惊四座,全场鸦雀无声。她不由自主地走向他,手中一杯酒当头倒下,然后吩咐几个同乡说:“他喝醉了,你们马上把他送回宿舍。”一时间,大家都坐在那里,不知所措,她大叫了一声,“快点啊!”大家才手忙脚乱地拉着他离开了,留下他深情的、不解的目光。那目光刺得她心里好痛好痛。她似乎若无其事地倒满了一杯酒,走到众师兄师姐面前,“各位师兄师姐,我敬你们一杯,在此祝你们前途无量。”说完,满满一杯酒,一饮而尽,然后就头也不回地走了。众人分明地看到她眼里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那一夜,她独自在校园里沿着校道默默地走着。瑟瑟的秋风吹得满树的枯黄的叶子如飞舞的花朵般纷纷扬扬落下。她一遍一遍地问自己:“这是真的吗?又或者仅仅是一个恶作剧?她甚至开始有点不认识自己了。”自己何以会有如此大的反应?“四年了,彼此都太了解,太熟悉了,彼此就好象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四年以来,自己内心始终有属于他的位置。如果有一段时间两人没有联系,就会想起他,很想见一见他。

她就这样沿着校道走了很久。突然记起大一那年,也是在这样的一个夜晚,风很大,她心情不好,他陪她默默地走着,听她哭诉。他那宽厚的肩膀在那一夜让彷徨无助的她有了依靠,他那厚厚的棉衣在那一夜让瑟瑟发抖的她感到无尽温暖,他沉沉的嗓音在那一夜给了懵懵懂懂的她无尽的鼓励与勇气。从那一刻起,她感觉到他将会是她的依靠,起码这四年以内,而四年以来,她也的的确确是在他的呵护中生活。

她的脚步越来越沉重。这时,一片落叶轻轻地飘落在她的面前,她用双手捧起它。她记得在一个秋风四起的夜晚,他们在一起憧憬着彼此的未来。他曾经略带孩子气地说:”我一定要找一个愿意在秋风四起的夜晚与我在纷纷扬扬落叶如花朵飞舞般的林荫道上散步的女孩做我的妻子,我们要在飞舞的‘花朵’中慢慢变老。“那时候,她笑他幼稚得无可救药。但现在回想起来,四年来,她不也曾经无数次地在这样的夜晚陪着他在这条校道上默默地散步吗?

一阵风拂面而过,树上的叶子飘落而下,纷纷扬扬,她突然记起他曾经对她说过的一句话:”落叶飞花。“落叶飞花,她若有所悟,疾步向他的宿舍走去。

那山那树

文/兴然

那山那树

兴然

这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它坐落在家乡小村庄的背后,山上光秃秃的,几乎什么也没有,就是生长力极强的杂草也很稀罕。有一些年份,老天也会突然发个慈悲而怜悯一下这里的生灵吧,会掉下那么几滴眼泪,稀稀拉拉地洒下来,砰砰啪啪地落在干燥的黄土和乱石上,激起一小片一小片寸高巴掌心大小的尘埃又很快将它压下去,于是在以后的几天里这山上也就咯嘣咯嘣地冒出几棵嫩草,很自豪地在那里展现一下春姿,虽然好景不长且很快地枯萎了,也还会在山下的街头巷里制造出一番有滋有味的话题,这山也便象多年不抱窝的母鸡抱了窝三十大几的女人怀了头胎的娃,陡然间多了那么点姿色和风韵。平常日子大人们实在懒得光顾这里,即便想到这山也是在闲谈时拿它做个比喻,咒骂谁家的汉子婆姨因懒惰而把好好的日子过得和这山一样荒凉艰辛,或者是在吵架时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便赌咒发誓地叫嚷:“如果我做了那丑事就让我家的日子过成这小山一样光景”。它太贫瘠了,终日不见云雨,还经常随风锨起漫天的尘土,弄脏了一年中只在走亲戚或相亲时才舍得用十几里之外挑来的清水洗脸、梳头、涂雪花膏的姑娘那漂亮的脸蛋,弄脏了兴冲冲去约会的小伙子那压箱底多年才舍得穿一次的衬衫,还眯了山下那些就着暖烘烘的日头坐在墙角下谈天说地的老头老太太的眼,于是大家就一致恶狠狠地骂这狗日的天气狗日的山。

这座连狗都懒得光顾的小山却始终是我儿时伙伴们嬉戏的天堂。多年后每每想起家乡时映入脑海的一定是这山和山边崖壁上趴着的歪脖子老树。大家在山上玩土,垒个小窝,挖个小洞都会设想成自己的城堡自己的家,满脑充斥着自豪和幻想,激起小伙伴之间多少争斗、羡慕、嫉妒、恨。天黑回家时一个个弄的灰头土脸,已经补了不少补丁的脏兮兮的衣服上有时候还会撕个大口,也就招来大人们大声的呵斥和责骂。但责骂又能怎样,第二天放学后小伙伴一个个还是会聚集在这里玩个忘乎所以,哪里还能想起昨日大人的呵斥和警告呢!

儿时在这座小山上还有个乐趣是家长们到现在都不曾知道的,那便是大家相互比胆子,看谁敢去爬这山的悬崖边几尺之下那棵歪脖子老树。从山崖边斜着身子谨小慎微地顺着一条歪歪斜斜的小沟缝慢慢蹭下一小段距离,就到达了一个小土坎,沿着土坎向旁边蹭半胳膊长后伸腿便骑上老树的树根,再攀爬几下便上了去。这时的攀登者就潇洒多了,回头看着那些投来的目光心里象喝了蜜。每一个能到达老树并玩上一会的伙伴在以后的几天里一定是大伙心中的英雄,很有点猴子里称王称霸的感觉。

这老树不高但枝枝杈杈不少,连着树干的枝杈也都有大人的胳膊粗细,树根分出的很多根须趴在崖壁上,粗粗拉拉地扎在崖壁里。小孩这体重爬上去也点都不可能把老树从崖壁中拔出,树枝也不容易因爬上个小孩就折了让人掉下去,所以也就没有特别的危险。但骑在树上向山下看的感觉还是有点让人发颤的,相信谁在树上的时候腿都会有点抖,不过却没有人愿意把这感觉说出来,否则哪里还有男子汉的感觉呢?

就这样我们玩着黄土爬着老树消磨尽了自己的童年,随之发生的是或继续上学或辍学回家,陆陆续续分成了上初中和没有上初中的,上高中和没上高中的,上大学和没上大学的。总之或早或晚都一个个走向了社会开始了另外的生命历程,也就不知不觉攀爬到了人生的中年。

多年的工作生活虽没经历什么大风大浪,但沟沟坎坎也碰到了不少。有顺利迈过去的,有迈不过去绕过去的,也有迈不过去也绕不过去于是索性不过去最后天也没有塌下来的。相同的是每一个都成了家有了自己的老婆自己的孩子,一路地奔波辛苦为赚钱,为养家,为教育孩童,为父母的身体健康,似乎没有个尽头。虽然操不完心忙不完事,也还是没咸没淡波澜不惊地打发着生命的日子。

在外边漂泊劳碌久了便有些麻木,每天机械地工作、机械地生活打发着一个又一个下落的太阳和升起的月亮。也不知什么时候头脑中忽然就增添了对家乡、对那山、对那树的思念和离愁,于是近几年那些走出山村离开那山那树的和没有走出去的伙伴总能在这似乎已被时间久久忘记的家乡小村相遇。大家谈天说地,聊一聊多年的日子,聊一聊老婆、孩子,聊一聊这山这树,谁也没刻意去吹嘘自己(即使吹嘘大家也懒得欣赏懒得羡慕懒得听)。看看一个个眼睛里的沧桑、脸上的皱纹,看看顶上已变得如这光秃小山样的头发便已有了清晰的答案,何必自讨没趣?聊到儿时玩土、打洞、爬树挨大人揍时,便有了相互嬉笑攻击的由头,大家相互揭一揭伤疤,数一数谁最疯,谁最皮,谁挨打最多。说人的得意洋洋,被说的也得意洋洋,渐渐地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生动的笑纹。

这山其实也不能称为山,也就是个小土包而已。山上除了黄土就是些没什么用途的砂石。还有一些不知道什么年代什么人开矿倒在山上的碎石片,当地人都叫它火石,拿两块放一起使劲一划还真有点火星冒出,除此之外没发觉它还能有什么用途。因此多年来社会上虽然掀起过多次发展经济的大潮,它却一次也没赶上,依然孤寂安静地呆在那里,陪伴着趴在其崖壁上的老树,实在没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可她也不发牢骚不骂街,就那么远远地冷冷地呆者,看着山下那些悲欢离合、离奇怪诞、轰轰烈烈的故事。看就看了,并没有引起多少涟漪,仍然保持着平静和孤寂。是经历太多的悲伤和欢乐而变得麻木了吗?或者是根本就没瞧上人间这些琐事呢。反正不管怎么样,它仍然并永远会保持自己的平静、淡然,接受着一代一代汉子婆娘的闲话短长,也为一代一代的孩子提供着天然的玩乐场所。

那老树则实在长得不怎么好看,树干歪歪扭扭,树枝勾勾叉叉,有些地方还露着许多被虫子咬过疤痕。别说做栋梁,就是做个镐把扁担什么也没有人会想到她。只在春天里她也会长出那么几片嫩芽来表示自己还弱微地喘息着,大家也就懒得骂她朽木不可雕了。

这几年我们几个每次回到家乡时总喜欢去看看这山这树,虽然说不出具体原因,但总有几分依恋。山的沉稳淡然自不必道,我们都是它的孩子,也不会有那么多是非有那么多幻想,自是安静的生活罢了,象是栓在磨道上不停转圈的驴。看这老树也常感慨,她从来没有被人浇灌,从来没有被人修剪,任凭风吹日晒,仍那么顽强,即使长得难看也是靠自己艰难地深扎根须吸取养分长的,到现在仍能安然地活着已算是奇迹了。我们这些出外讨生活人们哪个不是和这老树有着同样的宿命呢?谁会依靠别人的滴水之恩来躲避风霜呢?碰壁是正常的,失败是正常的,也没见谁灰心谁逃避了(其实也逃避不了)。咬一咬牙忍一忍,时间总是告诉自己天真的没有塌下来,每天的太阳依旧温暖每天的月亮依旧温婉。疯长就疯长吧,没人修剪又如何,长出来一点就多感受一点阳光;不好看就不好看,管它如何与旁人何干?只自己默默地生长就可以了。

这几天又想约大家一块去看看那山那树,想了想便谁也没喊,只自己一个人去转悠了几趟。他们依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还是那山那树,崖壁边的沟缝还是那样,只是老树的枝枝杈杈好象变得比儿时更光滑了。

小雪遇雨雪,入冬湿气重

文/马西良

今年以来,天气一直以干旱为主,春天干旱,夏天雨少,秋天无雨,普遍认为老天今年一定是一个特别干旱的年份,心有余悸的想,是不是我们这里要变成沙漠地带。盼雨等雨,成为今年大家争议的主要内容,水库无水河道干枯地下水下降,搞得自来水限时限量,大型的用水单位停产,这在建国以来很少发生,对水的话题越来越上了领导和市民的重要话题。

看微信大家说今天是小雪节气。农谚说:此时阳气上升,阴气下降,而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冬……这几日连续的浓雾连绵,小雨不断,特别是周六周日更是蜷居家中,湿湿的小雨搞得道路水横流。雾霾很重,空气混浊,只好在家看孩子喝茶。看天气预报近日连续有雨和雪,北京和东三省大雪不断,有些地方更是暴雪连绵。看起来今年冬天雨雪会比往年增加,会是一个湿冬吧。

小的时候,每年过冬天都会大雪纷飞,大地冻得裂开了缝,河里水全部封冻,近一二十年气候变暖,近几年都是暖冬,大雪已是很难看见,有时一冬天不会见一场雪,大雪纷飞一片白茫茫的时光多年没有看见。遥想七、八十年代,那时每年冬天都是大雪纷飞,山舞银蛇大地一片雪白。记得我刚搬进镇政府大院居住那年春节,年初一早晨回家给母亲拜年,一大早两个孩子急着回老家,虽然只有五、六里路,出了镇政府的郊野外,那是一片雪白,根本没有别的颜色,大路还有雏形,小路和田野一样看不出路眼。路上连一辆车都没有,自行车蹬不动,我们夫妻和两个孩子只好在步行回家,雪地里“咔嚓咔嚓”,只有我们的脚步声。当赶到村西的沙河时,大雪埋到脚脖,只好在一步一步艰难的行走,到家时鞋子和裤子都湿了。小的时候,村前的小河一年四季流水潺潺,一到冬天河面上冰冻全部封实,我们都在冰冻上滑冰,打蛋、抽转砬子,单薄的衣服在严寒下,仍然热气腾腾,大家互相追逐,互相嬉闹,那种天真、那种玩性,至今回想起来,还是心情激动。还有的就是每当大雪天,一大早我们就赶紧起来,冒着室外零下十几度严寒,赶到坡野山沟,看看有没有野兔的脚印,看看有没有山鸡窝藏的地方。然后大家一起培雪人,一两米的大雪人,用家里的锅灰点出眼睛嘴巴,然后回家端着大海碗,站在雪地里拉家常。

窗外的雨滴滴答答,远处的路灯一个个橘黄,一处处大楼的居民室内的灯,相继熄灭。雨不知下到何时,漫漫长夜几多寂寞,慢慢下吧,明天一早,大家照样去上班去工作,照样迎接新的一周开始。

冬天的雨,在滴滴答答陪伴下慢慢下吧。

大家都在说如果

如果他能专一地爱着我就好了

如果我当初努力学习考个更好的学校就好了

如果我当时能理解父母的心就好了

如果能有如果就好了

人生不得如愿的事情太多

世事也难料

但也正是因为这些不可预知的存在,我们才会对明天有念想

最重要的是做好今天,让明天的自己少说几句如果就好了。

旧事-左马右各

文/左马右各

几个人午饭后站在楼廊内闲扯,聊起70、80年代发生在煤矿的一些旧事、趣事。某单位有个张姓工人,家住邯郸东边的农村,距离峰峰某矿有200来地儿(大概100公里左右的意思)。他不回家,在矿,上起班来,能连着几个月一个班都不休,人又诚实肯干。大家都叫他“班迷”。

就这“班迷”,只要一告假回家,准误假不归。那时,家住农村的职工,一请假离矿回家,按期回来的不多。但人家误假,也就是个三五天。这事,领导也理解。家远,两三个月才回一趟。回去了,老婆孩子热炕头,黏糊着多呆几天,有情可原。对职工误假这事,领导一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简单批评两句,就过去了。

张某这误假,跟别人不一样。他误假,也不是一个星期或十天半月,都在一个月以上。有点超长。有一次,他竟连续误假三个月。回来后,单位支书亲自找他谈话。按他的说法,这回叫领导狠狠地、硬邦邦地、结结实实地、没头没脸地给臭批了一顿。支书告诉他,要想上班,可以,但必须在职工大会上作检查。还要深刻。张某满口答应。

开会时,支书传达完上级文件精神,又讲一通当前形势、区队管理、安全问题。然后,针对张某超期误假一事,专门提出严肃批评。说毕,让他做检查。张某从座位上站起来,两手搭着,脚像抬不起来一样,拖拉着地,不慌不忙走到会议桌前,转过身,面对大家。

他人站稳了,挠挠头,左手又搭回右手腕上,不好意思地一笑,“支书批评的对,”他扭身看了一眼支书,接着又说,“咱这人觉悟低,大家别跟我学。要都像我一样,个个误假不回,这工作还怎么干。是吧”

支书插嘴,“说说为什么超期误假?”

“咱这人意志不坚强呗,”张某咧嘴一笑说,接下来又重复了一遍,“说起来,其实,就是意志不坚强。”他自己干笑了两声。下边有人配合着笑了几声。

支书让他接着说。

张某挺一下腰,薄眼皮往上一翻,目光落下来,盯着大家,也不知是在看谁似的说:“就说这回,本来是请了五天假。大家知道,这路上回要一天,来要一天。在家时间紧把紧也就三天。这三天时间,看起来不短,但对咱也就是狗眨眼的工夫。”

他这话一出,底下有人哄笑。支书在边上也笑了。

“我真不想误假。”张某等大家不笑了,继续说,“头天我东西都收拾好了。我不骗大家伙啊,真的。”

底下又有人笑。

“第二天一大早,我吃了饭,这碗一撂,就准备出门。”说到这里,他又挠挠头,像是不好意思。“这准备出门了,媳妇……媳妇堵在门口,搂住了脖子。她身子吊在咱肩上,打着滴溜挂儿不舍得咱走。我这就心软了。”

会议室里响起像炸了锅似的笑声。

在一片哄笑中,他继续说:“本来想在家多住一星期。但等到临走,老婆再一楼脖子,又一打滴溜挂儿,咱这心又再一软,就在家多住了三个月。”

底下听会的职工东倒西歪,笑成了一团。支书在旁边也笑出了眼泪。

他还在那里不紧不慢地说:“其实这事,不愿领导批评,是咱错了,都怪咱意志不坚强。就是……意志不坚强……大家别向我学……啊……别向我学……”

没等支书批准,他自己就主动坐回到座位上去了。

支书笑得腰都直不起来。有气无力地冲着大家一摆手,说:“散会!”

感悟生活

昨夜大雪纷飞中驱车80公里去接因高速封闭滞留在半路上的客人。一路上风雪交加,视线模糊,小心谨慎的程度达到空前,心里七上八下地有些不爽。

返程途中风雪愈加强劲,朔风呼号,远光灯里的鹅毛雪片扑面而来,拍打着车窗,天地昏眩一片,浪漫中又平添了一种车轮打滑时的惊骇。双眼紧盯着路面不得丝毫的懈怠,紧张的情绪犹如在刀尖上的舞蹈。

煎熬中回到橘色漫天的城市,路面上的积雪很厚,汽车在喘息中艰难地前行,倏然间几个喝醉了的行人突然倒地,身上顿时惊出了冷汗,手脚刹车并用,车辆像雪橇一样打滑一段后勉强停下。一个深度酒醉的家伙的倒在车轮下···他的同伴说,我的车撞到了他的头部···那个人有些意识不清···大家七手八脚把他抬到车里,浓重的酒气喷人。到了医院的急救室大家才看清他和他的同伴,我还居然识得。我坚持给他作了CT,结果既无内伤有无外伤。

不知道是天佑我等,还是这突如其来的雪花显示了特别的柔情,那人居然毫发未损,却只是虚惊一场。感谢上苍的眷顾,神灵的保佑,阿弥陀佛,阿门!

经此一场惊骇,大家却都表现出了人性的光芒,妹妹小小年纪却懂得在关键时刻担当,没有丝毫退缩和躲闪,那个摔倒的朋友及同伴也表现出了宽容和大度,一场没有造成伤害的事故,让我们轻松化解,体现出了道义的力量。

同时对于人生和所谓的得失又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于那份深埋在心底的感情更加觉得珍贵。

人生如梦,浮华随风,生命之脆弱竟可以在转瞬间消失,化为乌有···吉人自有天相,好人好梦,只有苍天的眷顾才会给好人带来幸运。

辞旧迎新之际,感念上苍的护佑,感谢爱情的温暖,感受社会和谐的成果。愿大家在神灵的庇护和眷顾下和平生活,礼貌谦让,温情款款,天天向上。

难忘的故事

文/李洪生

老舅魏庆珍给我讲过一段故事。

抗战时期,一次他给县公安送情报,去找田世昌。那时,田世昌在翟家佐一带山区。老舅起早走50多里路来到山里,许多路口有民兵把守,有的是儿童团员。见到人首先问:“口令!”每天的口令老百姓都知道,有“解放”“胜利”“战斗”等等。老舅答对了,可以通过,然后问找哪儿,才告诉你在哪个村儿怎么走。他又爬了两座山,穿过大山沟,经过很多道关卡,来到田世昌的驻地。说要找田世昌,一说名字民兵就知道,带着他去找。

他见了田世昌,把情报交给他。他是村里派去的,由于是熟人,不需过多盘问。

小时候看到家里有张照片,是老姑李玉香和大贾在一起的三人照片。大贾和李玉香是患难的战友,大贾被鬼子抓捕后,遭到严刑拷打宁死不屈。李玉香偷偷给她送饭,送情报。后来我才知道,贾家是一个革命大家庭。

“大贾”是大册营村人,家有六个姐弟,大姐在家,四个姐妹和一个弟弟都参加了革命,满城县有贾氏四位女英雄。大家所说的“大贾”是三姐贾世琴,新中国成立后,她任北京市民政局局长。二姐贾世芳背着女儿雷鹏哲抗日,新中国成立后到了天津,她的丈夫是雷凤鸣(外号田云)。四姐贾世英在保定,五姐贾世芬在唐山。

老姑曾讲过在风雪中行军的故事。

一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足有半尺多厚。县游击队与日本鬼子相遇,一边打鬼子一边转移。山上的小路被雪封住,看不出哪儿是路。大家在冰雪上走着,一会儿摔一跤。有的人“跐溜”一下连滚带滑跌到山下,直到有石头或树木挡住才停下来。老姑她们穿的虽说是一把抓不透的棉衣,但风吹过来也是刺骨寒。有的人冻得上牙打下牙,有的人咧着嘴像笑一样,有的人脚冻僵了坐在地上。大家相互鼓励,千万不能停下来,谁停下来都要拽着谁跑,跑一会儿身上就热了,不然就会冻死在山上。到了驻地有人的脸被冻得像紫茄子,有的冻了手、耳朵、脚。大家坐下来把冻得一块一块的硬疙瘩用雪擦,直到擦得发热。

老姑性格乐观开朗,经常给大家讲幽默的故事,好听风趣,引起大家发笑。老姑说:“我最怕上台讲话,一上台我腿就哆嗦。打仗行军胆子可大了。”

老人们也曾讲过八路军打仗声东击西、忽南忽北、迅速转移的故事。

多年的抗日战争,八路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次父亲李遇春他们两三个人在满城县北庄村附近被敌人盯上,天黑下来,他们心里早有办法。首先父亲放出风:“今天晚上住在北庄村。”消息传出,北庄村一村民听到后说:“怎么住在北庄?敌人来了,在北庄打起来,我们村受多大损失?”他这一嚷嚷,敌人真以为八路军在北庄村住,敌人严加监视又不敢盲目进北庄村。父亲他们躲开了敌人的视线,敌人在明处,他们在暗处。村民兵小队听说“墩子”(李遇春的外号)来了,派人赶快四处探查,发现村北边那条道没有敌人,父亲他们在老百姓的掩护下,趁天黑迅速离开了北庄村安全地转移了。

拾起童年的记忆

文/紫色花

清明回老家上坟,绕道去了我儿时生活过的乡村,寻找童年的记忆。

几年前,这里已经被开发成旅游区,听说很不错,但一直没有去过。因为我知道记忆中的家不在了,跟着妈妈去打水的那口井也填平了,经常趁家人午睡时偷偷跑出去掏鸟窝被蛇咬到手的马圈没有了,被当做床的马槽也不知去了哪里!学校变成了停车场,回来过冬的燕子估计有了新去处,不会再被赶到走廊里让顽皮的孩子追着落在地上,上学常走的那条土路已经改变了方向,路的那头是什么已不在重要……我梦里的家乡变成了一座座大大小小的蒙古包和远处精心修葺的草原游乐场。这里已不再是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我把童年丢在了这里,只能靠想象和回忆……

我站在上锁的栅栏门外,望着唯一幸存的家门前的那颗杨树,想象着在树下玩耍着的我们自由的身影。也许,我并不是怀念那个时期,而是那个时期的无忧无虑和简单快乐吧!

农村生活自然朴素,充满乐趣!午后,会常到野外给猪挖野菜。临行前,妈妈会给个框子和一把挖野菜的铲子,要求挖满一筐回来!我领着弟弟会同几个小伙伴一路小跑来到离村庄不远的草原上,那里野菜多。挖野菜当然不是目的,在空旷的田野尽情玩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才是我们最向往的!你看,还没挖几株呢,大家就被远处草丛里野鸡的叫声吸引了,扔下铲子跑到草丛里,野鸡被我们惊飞出很远,瞪着恐惧的眼睛,扑棱着翅膀叫着,试图赶走我们。先找到野鸡的小伙伴会发出一阵惊喜的吆喝声,大家纷纷跑过去,小心翼翼从窝里拿出带着余温的野鸡蛋,轻轻传递着,抚摸着,然后充满爱恋地放回鸟窝里。我们是不会拿走野鸡蛋的,因为我们知道每颗蛋里都有一只小野鸡,蛋没了,野鸡妈妈会伤心的!惊喜过后,大家带着不舍离开野鸡窝,被惊飞的野鸡迅速飞回窝里保护着她的小宝宝们。这时才想到还得挖野菜呐,赶快跑回去找铲子!可是,刚一转身,又被沙棘树上的紫色小果子吸引住了!小果子一团团抱在一起,晶莹透亮,诱惑着我们,枝上有很多又硬又长的刺保护着它们,想摘可不容易!但这可难不倒我们,不一会,这些小酸果子便进到我们嘴里,一咬,满嘴都是紫色的汁,把舌头都染紫了!大家指着对方的嘴巴,哈哈大笑……突然,不知谁喊了一声:“天快黑了!”大家才回过神来,赶快挖吧,离挖满框还早呢!但不管怎么努力,挖到的野菜半框还不到,暮色已经笼罩大地。大家都垂着头想着回家该如何向大人们交代,这时弟弟最机灵,折了几根树枝,横插在框子中间,再把野菜铺上去,啊!这不满满一筐嘛!大家都效仿,不一会,开心的笑容又回到了脸上,胳膊挽着小筐,跟随暮色一路小跑回到家里,如约交差!不知大人们是否发现我们在作弊,直至今日,谁都没有提起过!

挖野菜的乐趣不仅让我们无忧无虑的天性得到尽情挥洒,还让我们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在共处当中相互体验着快乐和满足!

童年的每一次经历都是抹不掉的记忆!教室里粗糙的桌凳,桌上带着油墨香味的书本,放学路上沙蒿林里钻出来的小动物,夜晚村头传来恐怖的电影声,周末和邻居小伙伴总要挑起一场从来都打不赢的战争……还有那飘着清香的高粱米饭,至今回忆起来都感觉温馨和甜蜜!

小时候最爱帮大人干活,常被亲戚和邻居叫过去帮忙,而且乐此不彼,妈妈责怪我“就爱给别人家干活!”这种带着小家子气的话语里其实更多的是母亲对孩子的爱恋和舍不得,我也因此付出了半截手指头的代价,那钻心的疼痛和母亲满是疼爱的怨言想起来仿佛就在昨天……

站在载着我童年记忆的这片土地上,尽管一切已面目全非,但流动的空气里依然有着我们欢快的笑声,天空飘动的白云带着最快乐的时光飘向天边,远处的那湖水蓄满了浓浓的真情,那片依然茂盛的草原和那座看起来缩小了不少的沙丘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我将带着一直跟随与我的那份简单快乐和正直善良,一路走向召唤着我的诗和远方!

同学聚会

文/紫玲珑

整整忙了一天,才把外国语学校98届初三二班的部分同学名单弄好,不知道打了多少电话,费了多少口舌,总算把聚会日子定到了7月20日,一个历史性的时刻,36年前我就此诞生。

期待的日子总是过得好慢,每天都在猜想中渡过。不知道二十年后的大家是否都已改变了容颜?生活是否过得幸福美满?人生道路有没有挫折遗憾?

20日晚六点半,同学陆陆续续来到位于大上海城对面的好伦哥披萨西餐厅。选在这里的理由是由于我经常在这儿吃,里面的炸鸡翅和炸洋葱圈非常美味,蔬菜沙拉的品种也很多,更直接的理由就是饮料随便喝,包括啤酒。无酒不成宴,如果没有酒的衬托,再好的聚会也恐怕变得没有味道了。随着每一个同学的到来都伴随着一声声的尖叫,大家都兴奋异常,大声叫着彼此的名字,快乐地回味着以往的岁月,在这一两个小时之间,大家都乐呵呵的,笑容一直挂在脸上,几乎没怎么吃东西,交流的欲望特别强烈,彼此问着现在的生活,气氛非常热烈,同学之间没有时空所带来的生疏感,只有浓浓的情意。席间我们还留影纪念,以纪念这二十年后同学的再次相聚。

九点多钟我们又去了百盛爆米花卡拉OK,一直到十二点,女生太多,男生又少了点,俄语班的人活泼些,而英语班的女生们还是那么秀气、端庄,内敛,文静,呵呵,总觉得性格没有长足的改变,希望下次大家都放开心声,大声地吼叫出来,人生如果总是忙忙碌碌,熙攘为利,都带着面具生活则难免活得太累,太辛苦。而一个人要学会生活有张有弛,在别人面前尽可能做一个另外的自己,而在同学面前则不需任何掩饰,要享受悠闲,学会放松,偶尔放纵。

过得看来都不错!随着时间的变迁,大家最起码都没有在原地踏步,或多或少的都有了进步,我衷心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生活幸福,事业顺利,天天开开心心地生活,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心理学家阿伯拉罕*林肯说:只要心里想以快乐,绝大部分人都能如愿以偿。

偶尔出来坐坐,一起偷得半日闲散,喝喝茶,品品酒,聊聊天,别有一番滋味!

再次希望我们的群主主持下一次聚会,希望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

捉知了

文/吴利强

时值盛夏,树上又传来“知了、知了……”的叫声,这抑扬顿挫的蝉鸣声不仅给夏日带来了一份别样的情趣,也让我追忆起儿时捕蝉的情景。

儿时老家的房前屋后栽种了不少树,每到夏天,蝉的叫声便此起彼伏,大人们嫌蝉的叫声烦躁,而我们小孩子,却千方百计地想要逮住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们。

我们起先直截了当地爬树去捉,有好几次,眼看知了近在咫尺,正当我们伸手去捉之际,这家伙却“吱——”的一声逃之夭夭了,不仅如此,有时还会一阵骤雨似地“扫射”,喷洒我们一脸黏黏的尿液。

这样三番五次的失手之后,我们就想到了拿弹弓打。怎奈,看似瞄得很准,却屡屡打偏,即使侥幸得手,但知了受了致命的一击,早已残缺不全,若让它继续唱歌岂不是异想天开?为了捉到知了,又不至于伤害它,我们最终想到了一个办法——用网粘知了。

我和小伙伴们从扫帚上抽出一根柔韧的细竹子,把细竹子弯折成直径约为二三十厘米长的圆圈,然后把它扎紧在一根长长的竹竿上端,再将屋檐下的蜘蛛网粘在圆圈上,一个完整的捕蝉网就大功告成了。

拿着做好的捕蝉网,大家分头行动,挨着在树上找知了。发现了知了的所在,就招呼拿捕蝉网的伙伴过来,悄悄地竖起竹竿,慢慢地向知了靠近,等到离知了一尺左右的时候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扑过去。记忆中,我们用网粘住过好几次知了。

当捕捉到这个吱吱叫的家伙后,我们喜不自胜,大家你拿一会儿,他拿一会儿,左瞧瞧,右看看,要不轻轻地弹弹它的头,要不轻轻地摸摸它的腹部,总想弄个明白:它究竟是怎么发声歌唱的?

后来逮住的多了,观察的多了,大家逐渐明白:雌性知了不会发声,雄性知了才会放声歌唱,雄性知了的歌声是由于腹部震动发出的。那时候,我们并未看过《昆虫记》,可好奇心强,喜欢探索的我们也会有所发现,这为天真烂漫的童年增添了无限乐趣。

我们不仅在炎热的午后可以捕捉到一些会飞会鸣的知了,而且在每个夏日的早晨,在大树的根部也可以寻找到一些即将蜕壳和刚刚出壳的知了。这些将要羽化的蝉蛹刚从附近圆圆的洞穴爬出,它们身披浅黄色的盔甲,就像一只慢慢爬行的甲虫。爬上树干的蝉蛹,先从背上的一条裂缝中探出头来,再缓缓地挣脱硬壳爬了出来。

此时的蝉儿还不能立刻起飞,因为它的蝉翼很柔软,并且布满了褶皱,稍稍停留片刻,待到身体的颜色由绿变黑了,翅膀也舒展了,变硬了,它便振翅一飞,窜上了高枝。有段时间,我们听说知了壳是稀缺的药材,可以卖钱,村上的医疗站收购它们,于是,我们没了心思去捕蝉,专门提个袋子房前屋后、树上树下寻起知了壳来。你听:“知了知了要棉袄,要下棉袄给谁呀,送给知了它舅呀……”村庄里,树林中,时而传来孩子们欢快的歌谣。

炎炎夏日,吱吱蝉鸣。这些小小的奇妙的“昆虫音乐家”“大自然的歌手”,隐迹于大树密叶之中,用它那轻快而舒畅的调子,不知疲倦地吟唱着一个浪漫火热而又浓情蜜意的夏季。

今晚我是最幸福的人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昨天晚上,为了儿子考上了公务员,我们四家朋友聚在一起,给儿子庆贺庆贺,餐中我们大家频频举杯、尽情开怀畅饮、畅所欲言、喜气洋洋,朋友们在一起真非常非常地开心,感觉心情非常激动,人在一个地方能有几个这样的朋友,真是天大的幸事!在席间,大家都说我今天是最幸福的,我乐呵呵地答到:“对对,是是,我感觉到我是最幸福的一个!”

我们在席间,回忆近三十年来的友情,纯真的友谊,相识的经过,八十年代,我们在家里聚餐的情景,那时候,几个朋友一聚,三五个小菜,小酒一喝,就感觉非常的幸福;一个朋友提起另一个朋友拌的罗卜丝,那真是赞不绝口;我们提起孩子们在一起玩耍的场景历历在目,三十多年了,多么的珍贵,这种友情真是花钱买不到的,世间上的挚友真难得。 朋友相聚, 不问来处 , 无关贫富 , 一声朋友 , 情深意厚, 只求真诚 , 知心知肺 , 喜怒哀乐 , 全都说说 , 朋友相聚, 高谈阔论 ,无所顾忌 ,清茶一杯 ,聚散随意 。

席间老公让儿子给我添满一杯酒,提议大家给我敬一杯酒:他说:“我提议给孩子的妈妈敬一杯酒,她给我家培养了一个好儿子,为我家出了不少力,费了不少心血。”大家一齐鼓掌,频频向我举杯,我当时都有点蒙了,我老公从来没有这样对我表示过什么,这时,我感觉到了无比的幸福,眼泪都掉了出来,心里哽哽的,就这一句话,我感觉到我为这个家付出了近三十年的心血,两个字:“值得!”

最后,朋友们让我说结束语,我说:“今晚我是最幸福的人,第一我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儿子,他不仅在学业上优秀,更是在品德上优秀;第二我有这么几位好朋友,这是天意,是金钱买不到的友情;第三我有一位理解我的老公,所以我知足了,今晚我是最幸福的人!”大家一齐鼓掌,表示赞同!

今晚几家朋友侃得舒服,聊得愉快,心情舒畅!便把此事略记日记之中,以待今后回味!

视频聚会

文/顾军

今年这个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本来热闹的节日,变得安静。平时和老朋友们喜欢隔三差五,互相串个门,聚在一起拉拉家常,聊聊天,喝口小酒。然而在这个春天到来之际,这样的日子,全被打乱了。哪里都去不了,我只好天天宅在家里,真的很郁闷,不知该怎样打发这无聊的日子。

一天早上,接到老徐打来的电话,说实在无聊,要不晚上聚下?我听了吓了一跳,立马反对,表示不能聚在一起,以免疫情扩散。老徐听了,哈哈大笑起来,说我什么时候变胆小了。我不知道老徐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正纳闷时,他解释说,不是叫大家出门聚,还是各自在各自的家里,只要打开手机视频联线就可以小聚了。这样一来,既可以展示一下各自的厨艺,又能聊聊天,举杯畅饮,还不用担心谁喝多了回不去家。原来是这样,我便爽快地答应了。

到了晚饭的饭点,老徐邀约的几个老友,都按时打开了手机视频,寒暄几句后,开始了小酌。每个人先展示了一下自己做的菜,然后品评一番,便对着镜头举杯。大家边吃边聊,说着各自的感受,以及与疫情有关的事,相互提醒出门戴口罩,多保重身体。不知不觉,这顿饭便吃了两个多小时,仍然言犹未尽,于是相邀明天继续。

这以后,视频聚会便成了我们的一个习惯,每到晚饭时间,大家都会准时打开手机视频。老朋友们觉得,如今这发达的网络,已经让人与人之间没有了距离,打开手机视频就能聊天聚会,还有什么可寂寞的。尤其是在这种非常时期,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好别人。不出门去添乱,还能自娱自乐,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老徐乐呵呵地说:“是的,不管遇到多大的灾难,只要大家一条心,就没有跨不过的火焰山。相信疫情过后,我们的生活依然充满阳光。”

那些年月

文/子易

人的一生,不论你有着怎样的经历,有些记忆如过眼烟云,稍纵即逝,即使你搜肠刮肚,老想打开或者重温那份曾经的时刻,而大脑的记忆库里却没能留下只言片语的踪迹;有些记忆,经历的平淡无奇,没有丁点惊天动地,却常常在梦里回放,总是难以释怀。

我就是那种常常把曾经的经历一次又一次在梦里重现,一次又一次从梦里醒来后温馨得泪流满面的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后,师范生成了国家中小学教育的生力军、顶梁柱,特别边疆山区,不论山高路远,只要有村寨,就有学校,就有老师。那年,我从村(村民小组、自然村)小调到乡(即现在的村委会)完小。由一师一校到有五六个教师的完小,我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成功感。学校不大,两间土木结构瓦房,一块篮球场,一百多名学生,五个年级(五年制)五个班。五六个同事身处共事在大山深处的学校,大家都非常珍惜这份缘分,只要谁有点好吃好喝的都会聚拢在一起,大家相处的其乐融融。乡村学校,学生都跑读,下午两点半放学学生都走后,学校空荡荡的,我们批改完作业、备好课,便无所事事。那时娱乐很少,什么斗地主、三吃一、麻将等听都没听说过,更没有像现在的带点赌博性质的娱乐了。下午的时光大家还是觉得有些百无聊赖。特别春季学期,阳光灿烂,春光明媚,房屋旁、山坡上,桃花争奇斗艳,山野洋溢着蓬勃生机。在这样的季节,我们便三两邀约,有时上山砍柴火,解决雨季来临时难找干柴烧火做饭的困难;有时到田野、沟边讨野菜,做顿野菜晚宴,尝尝别样的滋味;有时下河捞鱼,体味劳作的艰辛,顺便改善伙食。这样的时日,不知不觉一个春天一个春天过去。

好久都没下河了,大家心痒痒的。那清凉的河水,那捞着鱼时的惊喜,那鱼的美味,诱惑着。一个周末,终于成行。我们顺着小河由下往上一边玩水一边捞鱼,太阳偏西了大家还恋恋不舍意犹未尽。但不管收获如何,还得回学校。傍晚时分,我们回到学校,两位在家的女老师迎到校门口,总认为我们会满载而归,而小李老师提着的三条棍子鱼让她俩失望,甚至沮丧到了极点。校长连忙说,不要紧不要紧,鱼是有得吃的。

大家都知道校长很会做菜,但三条不到1斤的棍子鱼,要做够六个人吃谈何容易。稍作休息,校长吩咐,小李老师你把我们从河边偷来的管芋菜捡最大的十皮剔好洗干净,杨老师你负责舂小米辣,要舂一大碗,张老师你负责剁三条棍子鱼,要剁得很细,熊老师你洗几疙瘩生姜,剩下的事由我来做。张老师把三条棍子鱼剁好装在小碗里,我看了心里老在想,这么少怎么够这么多人吃。准备工作做好,校长开始炒鱼。按常规,鱼只能煮、煎了吃,但因为鱼太少,为了能让大家都能尝上,我们只能把鱼剁细,剁成鱼生。校长三下五除二,一大碗拌着芋菜、小米辣、生姜,冒着热气飘散着香味辣味的炒鱼生摆到了桌子上。那一晚,就着山里银白的月光和林间习习吹来的风,我们吃的很开心很过瘾,吃的一阵火的吸嘴,头上冒汗,但都不肯停下筷子。四个男老师两个女老师都说,今生仅此一顿足矣。

在乡下教书,文化生活缺乏,白天或玩玩篮球(虽是土球场),或在校地里盘栽种的蔬菜,时间都不难打发,但夜幕降临,到了晚上,那就是一种煎熬。那时,我们学校有一台19寸的山茶牌电视机,用天线接收,雪花很大。一棵十几米高的白竹杆顶架上接收天线绑在学校房子的一棵柱子上,遇到接收不到或不好,就要转动竹竿,调整接收方位。即使这样,画面常常是一片雪花,天气不好或雾天,只能看到模糊的人影。虽然效果不好,但一部《渴望》让我们和村民们等不到天黑。村民们没有哪家有电视机,一到晚上,男女老少都涌向学校。学校安排我负责放电视,我觉得有点事做容易打发晚上无聊的时光,欣然接受,而且很卖力,特别播放《渴望》的那段日子,一到天黑,我就把摆放在二楼办公室里的电视机搬到校门口的球场上放好。那段时间,天气不好,经常浓雾笼罩,伴有雾雨,大家打伞电视机也要打伞。五十集的电视剧,每晚两集,要播放一个月。每晚当人们都走后我又把电视机收了抬到二楼。日子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打发。

在村小转来转去,走马灯式的调了五六个学校,1992年秋硕果累累时节,我调到了现如今的乡政府中心校。中心校教师学生都比村小多,十几名教师教六个年级(六年制)六个班200多名学生,一天四五节课,再加上早晚自习课,确实很辛苦。辛苦归辛苦,大家心情还是很舒畅,精神面貌很好,很少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唯一能给教师们心里造成压力的就只有教学质量,什么商品房、私家车、食品安全等词语都没出现扰乱大家单纯的心绪,从校长到一般职工,一律平等,都住学校公家房,大家不必为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为那点少得可怜的工资操得心力交瘁,焦头烂额。比起村小土木结构瓦房,耗子从墙洞钻进钻出,偷吃米面,咬烂被子,我为终于住上砖混结构的房子高兴了很长时间。

中心校条件相对好些,职工都有一间厨房,砖瓦厨房一字排开,盖在陡坡上,门前一条2米宽的走道,走道前种了一排酸焦树,用以遮挡下午偏西的太阳火辣辣地射进厨房。厨房虽然简陋、不大,不是砖混房,挡不住耗子,大家还是心满意足了。

中心校教职工多,大家同在一起共事,就像一个大家庭,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嫉妒,没有攀比,没有争风吃醋,更没有尔虞我诈。每每到下午做饭时间,不用召集,大家都不约而同聚到厨房,厨房前的走道成了最热闹的地方,有的在走道上淘米、洗菜;有的坐在走道上乘凉,海阔天空地神吹;有的忙着烧火蒸饭;有的已切菜、炒菜。

看着矮矮的平房上每家每户烟囱里升起的炊烟,心底不由涌出一股暖流。

饭菜做好的时间都不会很统一,但不论哪家在前哪家在后,吃饭时间似乎大家都会心照不宣、不约而同。你端一大碗我端一大碗,然后是你窜到我家我窜到你家,看看哪家做了什么好吃的,有哪样新鲜菜。当走窜过八九间厨房后,大家才端着菜堆得满满的碗坐到酸焦树下边吃边聊。这氛围,这友谊,这纯真,只有在那样的年月才会拥有。

在乡政府所在地工作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文体活动相对丰富。说丰富也不过就是晚饭后单位与单位之间相邀开展篮球友谊赛,但这已经让我和同事们,让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的人们有了一块自娱自乐的场所,有了一片晚饭后的向往之地。那时候在乡级工作的年轻人多,乡政府、中学、小学、供销社、粮管所、卫生院等七站八所,不论哪一家邀约,只要没有特殊事情,一个电话或在街上遇到打一声招呼,晚上五点半的球赛便能准时开展。一般球赛场地都选在我们学校球场,主要原因:一个是我们学校在中心点,较集中,观众多;一个是球场好;再一个就是有裁判。那几年,几乎每天晚饭后都要开展一两场比赛,单位与单位之间邀约,不用领导安排,球员上场更不用领导点名,只要会玩,说一声,就争先恐后到球场上,那么自然而然,没有拖泥带水,忸忸怩怩。而赛况,只要看看球场上队与队之间的激烈争夺,球场边围得满满的观众,你就知道那不仅仅是为了锻炼身体,更主要的是单位的荣誉。现在想来,那种玩球的精神和积极性,真是其乐无穷。

那些年月,乡下那些单纯的日子,人与人之间纯洁珍贵的友谊,不论有多久远,常常出现在我的梦里,时时从记忆深处蹦出,让我甜蜜让我揪心。

思,昔日友人

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家聚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电话也是偶尔的匆匆。我们都在忙些什么?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大家聚在一起的时间,谈论的最多的话题,是你什么时候结婚?想把房子买在哪?

结婚。房子。大家都把这些提到日程上了,在为此忙忙碌碌,为此憧憬着。我们,真的一步一步的,长大了。

突然好怀念以前上学的时光。

初中的,时光。

那些日子是我所有的学业时光中,最快乐的一年半。记得毕业时,我拿着毕业照哭了……恳求上天在给我一天,那样的时光,跟她/他们在一起的时光……那时的芳,婷,我,文,宁,明,杰。还有脾气怪怪,却对我们很好的,国。小小的尹。活泼的燕。太多太多……我似乎记得全班每个人的脸……刚转去的时候,八个人的宿舍,只住了我们三个人。三姐妹好的跟一个人似的。我一直相信,我们三姐妹,虽然很少联系,但是,那种感情,是再怎样久远的时光,也磨不掉的。小臭,你相信吗?每每我和芳、文、杰聚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都说,要是小臭在就好了……而现在,小臭依然在家乡,文毕业去了北京,芳毕业去了克拉玛依,宁在家乡守着自己的家,杰有了女朋友,世界里全是她的影子……只有我,留在了这寂寞的乌鲁木齐……

高中的,时光。

谈不上快乐,但是回忆却很多。还记得分宿舍时把我跟草草分到了一个宿舍,我们高兴的大叫,被老师骂的时候。我们刚来时就一个宿舍,我们军训一个班,分宿舍时又一个宿舍,分班又分到了一起。那个,有点小胖,可爱,总是教训我却又袒护我的,草草。 洪燕,花,你们还好吗?想到这里,就一阵的痛。想到那个人,总觉得,亏欠了他好多……自他去了另一个国度,我一次也没有去看过他。如果不是当时的我的执念,也许在最后的日子,他至少,不会难过,不会遗憾……现在他把他的难过和遗憾都留给了我,让我独自背负一辈子,好狠啊。还有那么一个人,我该怎么称呼?昔日的名字已经不复存在,亦如昔日。而现在的名字,不属于我的记忆,亦如现在。我只能说,喂,还好吗?

海,还记得那时候会给我带他家的饼子,在我转学后大老远的跑来看我。这帮人,依旧是把我一个人,留在了这寂寞的地方。

高中的,转学后的时光。

我,翠,菲。似乎是另一个“三姐妹”了。翠,是我心里,最痛的,好朋友。她前不久结婚了,我没有电话,没有去现场。我只能在我的QQ里,默默的为她祝福。我相信她会幸福。曾经为她写过一篇日志,《至翠,我最痛的,好朋友》,不知道她看到了没有。昨晚我梦见她了,梦见我们有了什么误会,我一直在找她,可是她不见我。后来,我寻到了她,我们相拥而泣,我边流泪边说,翠,我一直相信,我们的情谊还在,你觉得呢?……如果能再见到她,我想,我依旧会,拥抱她。拥抱住我们这么多年的情谊。告诉她,好想她。

我可爱的娇娇,已是为人母。那么可爱的她,有着那么可爱的一个孩子。祝愿她,开心。

大学的时光就不用说了,想到那个宿舍,嘴角就忍不住弯起来。“强悍”的大王,“野蛮”的TT,温柔的唐子,稳重的“狐狸姐姐”,倔强的珏子,马虎的蓉蓉,还有调皮的婷子。说到唐子,我们做什么都是在一起,打水,吃饭,逛街,上下课,卫生,翘课,学联的工作,还有,跟10086抬杠……在那个明令禁止却又男女朋友漫天飞的大学,我们,哦天哪。不会有人误解吧。

大家的生活现在都已朝着稳定的轨道前行,都有着自己明确的方向,再也不是当初那个迷茫的我们。芳做了小学教师,文成了一个IT职业者,翠有了自己温暖的家,宁和娇娇做着幸福的父亲母亲(注:不是一个孩子)。草草也在年底准备扎根博乐,嫁给她心爱的人。唐子继续做着导游,在乌市买了房子,准备明年结婚。真好。而我,打算年底买了房子,扎根在乌市。明年旅行社准备扩大范围,不再单纯的只发一条线了。我知道你们想问我明年有没有把结婚也提上日程,答案是,我不知道。

让我们都朝着我们的方向,努力吧!祝福自己,祝福大家!

设想

实话实说,我对于自己曾经有过很多美好的设想,并且作了一些在我看来很有必要的准备,包括心理上的,外表上的,物质上的,甚至某些不太引起人们注意到的细节上的准备。这些设想与准备即使谈不上十分的充分,但也没坏到什么不可收拾的地步,有时甚至于还让我很有些自我的陶醉。

就拿炒股这件事情来说吧,我就曾经设想过如果我要是炒发了,我该如何和我的那些新朋旧友们说话?这里主要是指我说话时的语气。我该如何的去看人?即我看人的眼神。我的心跳该如何?也就是我站在人前的姿态以及脸色该如何?当然也包括我赚来的那些个钱该如何的花掉,父母多少?兄弟姐妹妻儿多少?亲朋好友多少?素不相识但需要我帮助的人多少?等等一切云云。恍惚中仿佛一切都还拿捏的很不错,这样的准备与设想也是十分坚定与充分的,陶醉当然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了。

但等到我人真正的杀入到股市,然后几十万说埋就埋在里面之后,前面所有的那些准备与设想也就都变成了黑夜里没人时的一个冷笑话了。剩下来的就是让时间来慢慢的治愈这个冷笑话给我留下来的伤口,也就是由日子的流逝让我的心渐渐的平和。总结一下:就是冲动,然后开始设想,最后是平和。

再说一个我坏坏的设想吧,09年是我们大学毕业二十年的日子,我们在国内的几个同学相互奔走相告说想在武汉聚一聚。时间一晃我们就毕业二十年了,二十年来大家东奔西走,各自漂零,从意气风发到心灰意冷,从同声歌唱到各怀心思(其实也可说是各怀鬼胎,当然这鬼胎主要是指我个人!),从朝气蓬勃到神经衰弱神情忧郁,当然神态端庄者也不乏其人,总之是神态各异,毕竟是流水有意,岁月无情。但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你就不难发现有些东西的变化却不是太大,那就是人的身高,虽然在横向发展上大家各不相同,但在身高上的变化却是不大的,看来地球对大家的引力从来就没有发生过太多的变化,于是就有了我鬼胎样的设想。

关于同学聚会,就不能不说到一些议程,比喻说在哪报到?在哪吃饭?游什么地方?住在什么地方?等等。但头一条就是见面,二十年了,我们中间好多人从毕业以后就没有再见到过了,再次见面怎么也得要隆重一下吧?但怎么算得上叫隆重呢?远远的默默含情的看着,嘴角含笑的慢慢向对方走过去,这些似乎离隆重或多或少的都远了一点。当然扑上去,然后热情的拥抱可能就是最好最适当的隆重。

提到拥抱这就让我回忆起了一个细节,由于历史的原因89年那一年我们毕业的时间比往届迟了两个月,也没举行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毕业典礼,然后大家就各奔东西了,离校的那天上午剩下不多的几个男女同学在武昌火车站的站台上列车旁,大家分别的拥抱了一下,然后就各自分头登上了自己将要搭乘的列车绝尘而去了。

我家因为离武汉近,本来是不需要搭乘什么火车回家的,但我有两个死党要坐火车回鄂西,他们的行李还有书什么的特别的多,这样送行就成了我理所当然的必修了,跟他俩一起回鄂西的还有一个叫李红萍的女同学,那个女同学人长得很漂亮,就是个子太高,有一米八二。虽说是我们学校蓝球队女队的中峰,但蓝球的手艺却不是太好,记忆中我校的女队好象从来就没有干过别人的记录,和现在的国足差不多。她在场上打球时我一般只是注意她那漂亮的脸,别的我关注的实在是太少,以至于我都想不起她打球时在场上如何跑动的了。因为身高的原因,所以临到毕业了也没见她找到一个敢向她求爱的男生,于是乎只好和我一样孤零零的一个人找几个同路的老乡一起坐火车回家。总算是一路上彼此有个照应什么的。

李红萍和我那两个死党是一个县的,所以送两就变成了送三。先拥抱完了我那两个死党,接下来当然也得抱一抱李红萍,不然人家李同学肯定会说我厚此薄彼、重男轻女等等的话。为了让女同学临毕业不说我闲话,给女同胞们留一个好印象,所以我赶紧的扑了上去,只可惜我的身高实在是太短,(顺便介绍一下本人的身高也就一米六五)我的嘴刚好就咬在了我们女同学青春挺拔的乳房上了,关于这一点我想我和李红萍俩人肯定是都感觉到了的,首先因为大家的衣服都穿得少,加上都有点激动,光着胳膊抱得也很紧,再加上青春期的男女对身体还是比较敏感的。只是分开后大家都装着什么事也没发生的样子,果然我的女同学就装着什么事也发生的样子绝尘而去了,但要说我的嘴没回味个两三天那肯定是骗大家的。

现在既然提到隆重见面,我理所当然的要设想一下,再次的拥抱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二十年后我的嘴还是会落在那个敏感的地方吗?(到这里我暂时打住一下,以后再告你们结果,呵呵)昨天上午十点二十分以前,太阳很好,天也很好,全中国人民也很好,我坐在我的办公室里心情也很好。突然我眼前一黑,人就往前一冲,根本来不及让我设想,整个大楼就象要倒了的样子,我知道地震了,这时我虽然很镇静,但我知道在十楼的我只能听天由命,我看着从来都是静止不动的吊灯开始拼命的摇晃,我无法设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要做的就是既然活着,就要把记忆留下,什么也不要设想了!

一种罕见的花

文/前行的毛毛虫

早过不惑之年的我,一直以来感觉见的多了,对外界事物失去了新奇感。然而那天……

勿勿忙忙地,吃罢早餐,稍稍收拾了一下家里,便倒好垃圾,赶着上学。楼下,三辆大车挡住了去路:三楼的租户要搬家啦,真替他们高兴。可我得上班,无法帮忙,只客气了几句。为了不影响忙碌的他们,我绕道前行,从楼前的砖道上勿勿向前。

咦?那么多好看的喇叭花呀!我立即朝着那一地的喇叭花奔去,心里疑惑:这地瓜地里怎么会有这么多喇叭花呢?还这么漂亮!于是,我赶紧跑过去拉拉秧,想摘几朵看看新鲜。然而,这一拉秧我惊奇地发现,这根本不是什么野喇叭花,而是地瓜花!我将信将疑,再次俯下身子来仔细看。一点不假,就是地瓜花,一朵朵紫色的花,像一个个小喇叭,绽开的花儿上粉下紫,漂亮至极,一行行整齐地排列在地瓜蔓上,向四周肆意地伸展着,似乎它有着无限活力。哇!活了半辈子啦,我竟然头一次看到地瓜会开花哪!我赶紧兴致勃勃地采了两朵,小心地拿在手上,心情激动地向学校赶去,一边走,还一边仔细端详着它们,似乎它们身上有无穷的魔力,让我们无法把眼光移开。

这花的形状与喇叭花无异,典型的一个又一个小喇叭。喇叭深处是黄色的花蕊,深紫色花瓣,越往上颜色越淡,直到粉白色为止。花朵不大,且收得紧凑,花沿整齐稍往外张开,透出娇嫩秀气的神情,虽没有牡丹的雍容典雅,却有杏花的轻巧;没有桃花的娇艳,却有茶花的清淡。这种花真令人爱怜!

我拿着它,竟然唱起了歌儿,似乎世间的一切烦扰都随这美丽的精灵而去,只留下一缕淡淡地芬芳,沁入心脾,溢满胸中。哦,美的滋味真是奇特,新鲜的感觉真得令人神往。多久没有这种发现新大陆般的惊奇啦?似乎好久好久了,久远得无法用时间计算。

“老王,你猜这是什么花?”看到在校门口等车的化学老师,我欢愉地发问。”喇叭花!“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美美地回了一句:”不对——,不跟你说了。“那种得意谁都无法觅到,只存留在我的心底。

”亲爱的伙伴们,你们猜猜这是什么花?“走进办公室,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忙不迭地向他们展示我奇妙的发现。

”喇叭花。“”芙子苗花。“”牵牛花。“……大家七嘴八舌地猜测着,有的直接丧失了猜测的勇气和兴趣,不屑地看了一眼便低头做事啦。可我依然兴致勃勃地向大家展示着……转了一圈,竟然没有一个人猜对,我郑重地向大家宣布了它的名称:”地——瓜——花!“

”啊?——咦?——是吗?——“

大家的反应各不相同,看着他们惊奇而僵硬的目光,我心里更加得意起来,匆忙用把自己的新发现和盘托出。可他们哪里相信,有的竟然动用了网络,想以此来证实我所言非虚。

芸的搜索行动向大家证实:它是地瓜花!是一种极罕见的花。有的人大半生都见不到一次,因为只有在极其干旱的时候才能看到它!哦,原来如此!

于是,我采摘的那两朵已经发蔫的地瓜花,再次受到优待,芸拿出手机,将其摆出各种姿式,照相,一张张地地瓜花相片保存地她的手机上,而我没有行动,我想回家后再到那里照个新鲜的,纯粹的,多个的,一点也不蔫的……反正,我要留下最好的地瓜花,上传到我的空间里去。

上课了,我将它们拿到班里,向我的学生们展示了它的存在,描述了它的形状,花的颜色,它的特性,因为如此罕见的花,一定要与我的孩子们一起分享!

两朵蔫蔫的小花,经过我的展示,更是面目全非了,已没有一点骨架,放到哪里,都会垂着头趴在那里,没了一丝活气。于是,我把它放入书中,想制成标本,毕竟这么珍贵的花,哪能扔掉呢?

花儿陪我走了今天的行程,完成了被展示的使命,在我的书页里静静地睡下了,愿它们安好!

一天的心情,因了这罕见的地瓜花变得灿烂而昂扬,因了这份美的发现而变得激情满怀。拥有一颗好奇心感觉真美妙!

朋友圈

文/李代金

现在,好多人都在玩微信,都在晒图片,晒心情,晒生活,有事没事都拿个手机在手里,一个人玩得开心笑得开心。曾聪明也玩起了微信,也加入了朋友圈。曾聪明加入朋友圈后,每天不时都掏出手机看看,看那些朋友的动态,看他们的图片,看他们的文字。有的图片拍的是自己,有的拍的是别人,不管好看不好看,有趣不有趣,他都要去点赞一下。当然,对于那些朋友的文字,不管是关于心情的文字,还是关于信息的文字,曾聪明也要去点赞一下。点赞,是出于礼貌。看了人家的东西,总得称赞一声。况且,别人看了都去点赞,他不去点赞,就太不够意思了。

不过,看归看,点赞归点赞,曾聪明却从来不把自己的图片和文字弄上去。他想的是,我把自己的图片弄上去干什么呢?我把自己的文字弄上去干什么呢?吸引别人的眼球别人的关注别人的点赞吗?曾聪明是一个低调的人,干什么都低调,甚至他换了新房买了新车的事,也没几个人知道。他觉得,生活是自己的,自己想怎样就怎样,自己过得怎么样,自己清楚,干吗让别人来关注来评价呢?人有时候不怕不出名,怕的是出名。况且,自己的生活有一部分属于隐私,不便让别人知道,更不想让别人来评价。低调做人,简单生活,开开心心,曾聪明觉得这样就挺好。

曾聪明只看别人的东西,不晒自己的东西,没多久,大家就对他有意见了,就指责他了,说他太不够朋友了,大家都要求他晒晒自己的图片,晒晒自己的心情,也让大家了解了解。看到大家对他有意见了,曾聪明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是啊,这些日子,他只看别人的东西,从不晒晒自己,的确不够朋友啊。可是晒什么呢?每天生活的内容很多,不能什么都晒给别人看。中午,曾聪明吃饭的时候,就把饭菜拍了下来,然后发到微信上,心想,你们不是想看吗?那就看看我吃的饭菜吧!刚发上去没多久,就有人指责:这饭菜也没什么特色,有什么好晒的?晒点别的!

曾聪明见有人指责,心想,是啊,自己这饭菜又没有什么特色,的确没有什么好晒的。曾聪明突然有了主意,夹了菜递到了妻子嘴边,妻子张嘴来吃菜。当然,在妻子张嘴的时候,曾聪明左手用手机拍了下来。接着,他就把这张图片发到了微信上。很快,有人点赞:真恩爱哦!跟着有人点赞:好浪漫啊!我老公要是这样对我就太幸福了!有人跟着说:做女人真好!有人送鲜花,有人送祝福,等等。曾聪明笑眯了眼,觉得这张图片晒得真值,既开心了朋友,又开心了自己。当然,他也不忘对大家一一表示感谢。既要吃饭,又要玩手机,为此,曾聪明忙得不亦乐乎。

这天晚上,曾聪明洗澡的时候,他把妻子叫了过来,让妻子给他拍照。妻子问他干什么,他说要晒到微信上。妻子就给他拍了上半身。曾聪明一洗完澡,就把照片发到了微信上。很快,就有人点赞:真棒的肌肉,太羡慕了!有人询问:你是怎么练就这身肌肉的?有人却有意见:怎么只拍上半身?赶快拍个全身的发上来!全身的才有意思!曾聪明给每个朋友都做了答复,他不想冷落了哪一个。厚此薄彼,人家肯定对他有意见。因为是晚上,大家都有空,你来我往的,十分热闹。曾聪明觉得朋友圈真好,怪不得那么多人都玩微信,他后悔从前没玩,少了那么多乐趣。

从此之后,曾聪明有事没事都拿个手机在手上,拍图片,晒图片;写文字,晒文字。自己的没意思,就拍别人,就写别人,拍看到的,写听到的,总之,要有看点,能吸引大家的眼球,让大家来关注来点赞。因为曾聪明每天晒的东西多,又有意思,于是很快他就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当然,曾聪明为此觉得很有成就,也很幸福。可是他天天玩手机,妻子对他有意见了,就说,你怎么每天总是想着讨好大家?你以前不是这样的啊!曾聪明就说,他们都是我的朋友啊,我没有讨好他们啊,我只是让他们开心,也让自己开心。妻子说,他们真的是朋友,对你这么重要?

听了妻子这话,曾聪明沉默了,这些人真的对我重要吗?他突然心生一计,发了一条微信:我妈生病住院了,可是还差五千块钱,大家帮帮忙,一个月后就还给大家。拜托了!可是没有谁理他。一个小时过去了,没有反应。两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没有反应。见没有反应,曾聪明就有些着急,从前大家不是这样啊,一发东西上去,大家就来关注来点赞啊!怎么现在都沉默了?曾聪明不甘心,又发了一条微信:太感谢大家了,只差一千块钱了,请大家再帮帮忙啊!过了半个小时,还是没有一点反应,哪怕就是有人上来说他是骗子也好啊,至少证明大家都关注了他啊!

第二天早上,曾聪明一睁开眼睛就看手机,结果那两条微信还是没有人回复,他十分难过。在上班的路上,曾聪明碰到了以前的同事大刘。大刘见他不开心,便问他怎么了。曾聪明随口就说,我妈生病住院了,还差五千块钱。大刘说,你等等。大刘跑到不远处的取款机上取了钱,走过来说,这是一万块,你拿着!曾聪明没伸手,却哭了,是感动得哭了。大刘见了拍拍他的肩膀,别难过,***肯定没事的!大刘一把将钱塞进了曾聪明的手里,又说,要是钱不够,我再给你!我还有事,就先走一步了,晚上打电话给你!大刘走了,曾聪明抹着泪笑了,他还是有朋友。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