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文章

2022年12月07日经典文章

中秋的文章(精选22篇)

中秋明月家人共赏

晚上快十一点了,儿子练习完乒乓球回家,按照白天的约定,我们一家人决定到清江边去赏月,关掉电视,最好看的《中国好声音》决赛也懒得看了,一台晚会,广告太多,华少还搞到的哪么赤裸裸的,喋喋不休的在说着广告词,真是影响听歌的兴致。

食品很简单:一包花生,一袋葵花子,三个月饼,一瓶啤酒。我们一家人兴致勃勃的下楼,热闹的街市已经变得安静了,偶尔一辆车缓慢驰过,万家灯火,每个家庭的灯光透透射出一种温馨的光,也有欢声笑语飘落。

我们来到清江边,在亲水平台的长廊上找了一个石桌,儿子兴奋的摆上食品,给我们每个人倒上啤酒。先前并不明亮的月亮终于钻出云层,月光如银,撒泼在静静的清江水上,远处的鸣凤塔,摇曳着倒影在清江里,一个明净的夜晚。

儿子迫不及待的举杯,要和我们碰杯,我们高举酒杯,我来了一句:“举杯邀明月,共饮有家人”(我自己改了),儿子也来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老婆也来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约而同都说了一句与月亮相关的诗句,一家人相视一笑,齐呼“中秋快乐”举杯庆贺。

微风吹拂,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香味,我们吃着月饼。儿子突然惊呼“看,好像一只免子!”我们抬头看去,只见一片白云,真是像一只兔子,月亮正运动在其头部,就像兔子的眼睛,云彩有浓有淡,很是神奇。我笑着说“嫦娥姐姐的玉兔跑出来了”很短时间,又变了像一匹马、、、、、、在云朵的衬托下,月亮时隐时现,多了一些妩媚,我的心也多了许多平淡和安静。

每年的中秋节,无论是在哪里,我们全家人总会找一点时间,在室外备上一些食物,品食品,看月亮,和儿子天南海北的讲一些话,一家人其乐融融,感觉到很是幸福!

时间如身边的清江水,静静的!我们的心情如月亮,明亮的!

老婆说:“回家看下好声音的结果吧?”我收拾完垃圾,抬头看了看缓慢移行的月亮,想起了很多人、、、、、祝福!

中秋月儿圆

文/周永良

中秋节对于国人来说象征着团圆。假若与亲人天各一方,哪怕你再仰望多少遍月亮、吃多少月饼,也会感觉不甚“圆满”。但1984年的中秋节,独在异乡的我,非但未留下缺憾,还收获了一份温馨和关怀,感受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团圆。

那年,从石家庄入伍到新疆奎屯当兵的我,已结束新兵连训练,与众多新兵一起被所辖的36841部队分配至65分队(高射机枪连)。

有过军旅生涯的人都知道,部队逢年过节,战士们大抵都要自编自演些节目,达到自娱自乐的目的。我也准备了节目。因为这对于第一年在部队过中秋的我们来说,如何更快地融入这所“大熔炉”、感受亲情以外的战友之情,以排遣思乡之寂,早已成为渴盼。但“不幸”的是,按连队值日安排,中秋节晚上赶上我执勤。想想月圆之夜,独自站岗空守一地清凉和寂寞,心情就别提多苦楚了。

正如想象的那样,中秋节晚上月依旧圆、光依旧皎洁,所不同的是,身边少了与家乡亲人那份温馨的团聚与相伴。空旷的枪场上,除了那一排排高高昂起的高射机枪的雄姿,唯有执勤的我肩枪走动的身影……

仰望那一轮象征团圆的满月,闻听营房那边联欢会上传来的欢声笑语,一种孤寂不由袭上心头,从未离开过家乡走出父母视线的我,禁不住流下了泪,吧咂一下,又咸又苦。

“谁?口令……呀,怎么是连长您?”看我警惕性蛮高,一路查哨过来的袁连长很是满意,还罢礼后,他操着浓浓的河南家乡话跟我攀谈起来,问我头一年在部队过中秋想不想家?我赶紧把泪悄悄擦掉,立正答“不想家”。连长笑了,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此刻,何止你这个刚入伍的新兵,就连我这个老兵也会禁不住思念起家乡啊。言罢,他仰望明月,默默地与其对视凝望了好大一会儿,在月光的辉映下,我发现连长那张因戍边多年黝黑严峻的脸庞竟平添了许多的柔情与爱意,想必他也思念起遥远的亲人了吧,又像是与亲人们刚刚完成了一个约定似的,那张接受月光爱抚过的脸庞溢满了幸福。末了,像兄长一样,在问询过我的父母家人情况后,他命令我将枪、哨位全交给他。我不解,见状,他说这是咱连队多年的传统,逢年过节,连首长都是要替战士代岗的。“可是这样,连长您今晚就跟我们团圆不了啦。”连长却笑称他命里注定能团圆。见我不解,他幽默道:“难道你小子不知道本连长姓袁(圆)吗?”又催促我,“联欢会才开,快去跟战友们一块热闹热闹吧。”

不知怎么,我的眼泪又禁不住流下来,与刚才不同,这次它是甜的。

联欢会正值高潮,置身在五湖四海战友们中间,我不光品尝到了富有团圆意蕴的月饼,还因演唱的一曲家乡民歌“放风筝”赢得了满堂彩。兴奋之余,头一次觉得手中的月饼,竟是那样的甜、那样的圆。

雅趣中秋

文/冰心无尘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我一直都觉得中秋节是最温暖、最动情、最唯美、最让人思亲的节日。

中秋,是一个想象优美的神话,赋予了文人墨客们最缤纷的想象之韵律与色彩。“月到中秋分外明”是一种风物境界,“千里共婵娟”是一种情感境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一种思念境界;中秋节文化弘扬光大有多远,魅力中秋境界就有多远。

那一缕缕的月华情思曼妙,那一凄凄的山水意趣清凉,那一篇篇的春色心事玲珑,还有那道道的山水韵语轻柔,似乎均在展示着谁是谁的眷恋?谁是谁的青睐?谁是谁的顾盼?谁又是谁的陌路?

是残月缝补了思亲,是物与景填满了月圆。思亲如歌,唱尽人间的悲欢离合;相思如酒,饮醉天地之阴晴圆缺。几乎所有的有情人都会在寂寞的月光下,守着那份千年的清秋……

朋友相邀,觅一处世外桃源,来一壶小酒,品一味香茗,备一份小菜,来点诗词书画的唯美,来段太极神韵的空灵,缆月光,集思绪,渲情愫,淡淡的雅趣,悠悠的闲情,自是一番不同风雅的纯粹与妙趣!

团圆饼

听奶奶说起过“团圆饼”的故事。

是战火纷飞的年月。中秋眼看就到了,然而,却仍旧有太多人不能与家人团聚。

那些不得不冒死拼搏在战场上的男子呀,心里,也许在暗夜,亦是会流成深深的河,而那河水中,或者流着的不止是眼泪罢。

家中的女人(母亲、妻子),甚或是孩子,都眼巴巴地期盼翘望,期盼翘望着男人们的归期。

——在月圆的夜里,一家人坐在明月之下,说着温馨的话儿,品茶也享用那月饼的甜腻和绵软。

月饼,在那时的村子里,并不叫月饼,大家只是习惯地称之为“团圆饼”。

也多半是自家做成的。

把面团微微地发酵,然后做成裹有白糖的饼子。那饼子,圆圆圆圆的,在炉膛中烤成微黄。待到熟透也微温的时候,咬上一口,便是满口的清香和甜蜜。

这是奶奶那代人所谓的“月饼”。

只是当时的她们,只称这“月饼”为“团圆饼”。

青白莹亮的月光下,庭院的石桌上,会摆上一个圆形的盘子,盘中放有几块“团圆饼”。

或许,男人并不在家。但那盘“团圆饼”却会一直都静静地卧于圆盘中,它们虔诚且服帖的模样,真的就好似一家人满怀虔诚与期待的心境。

忽而,或许天的一边会划过几许亮光,又或者,远处会传来轰隆的枪炮声。

一家人中,唯独缺了男人。然而,中秋照旧会过。

静静的夜,一点点地加深。月光也渐次朦胧,树影儿在秋凉的清风中微微摇曳,发出些微窸窣的声响。

屋子里,孩子们已然入梦。

月光透过窗棂洒将进来,照亮了白发母亲和寂静妻子的面庞。

那面庞上,正莹亮着一串剔透的珍珠,它们闪闪地在月光中发出光辉来。然后,一些思念,便也愈加地浓烈起来。

“团圆饼”,还会留着,即使这年中秋,男人并未归家。

中秋·漂泊的思念

文/厚彬彬

有一个朋友,她曾经回忆小时候吃五仁月饼:这种月饼里面有冰糖和青红丝,当吃到冰糖,有时候会含在嘴里用舌头顶着冰糖不停地打转,让冰糖自然地溜到舌尖,顺势又滑到左边含,直到最后再用舌苔顶着上颚,等它慢慢化掉,然后细品那透心的甜味;有时候会舍不得吃掉,抠出来,留起来享用;有时候会小口咬着,听冰糖在嘴里喀嚓喀嚓地响声,享受简简单单的美味。如果能够吃到颗粒比较大的冰糖,那简直就像捡了个大便宜似的,能偷偷的乐上好几天。我笑她另类,并告诉她我对青红丝的极度不喜欢,常常会把它从月饼里抽出来,一根根的放在桌边上,最后像垃圾一样用手把它搂进垃圾桶里。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想没有哪个节日能比中秋节更让漂泊的人感到孤单、思念。这个季节,注定是用来回忆往事的。

想起小时候我们姐妹三个在奶奶家生活的那段日子。也是一年的中秋佳节,那时候奶奶还很年轻,身体也还很硬朗。在中秋的这一天,她会起个大早,然后开始准备给一家人做月饼。她往枧水里加糖浆,和面团、醒面的样子我至今还记忆犹新。醒面的时候,我们最爱干的事儿就是剥果仁,因为可以一边剥果皮一边尽情地吃。有时候还会互相比赛,看谁剥的最多最完整。等剥好了果仁,奶奶会把它们统统碾碎,然后在里面分别加白糖、熟面粉、熟油、凉开水。那时候小妹特别爱吃甜的东西,所以在奶奶往果仁里加白糖的时候她总是伸着个小嘴巴,示意奶奶要吃一口,奶奶就笑着掐她的脸蛋说:"你个小馋鬼,撅个嘴干什么呀?"小妹为了讨好奶奶就抱着奶奶的腿一直蹭,嘴里还念叨着"糖,糖…"奶奶疼爱地抱起小妹,放在她的膝盖上,然后在装白糖的袋子里捏一小撮,放进小妹的嘴里。两个人都笑开了花。做好的月饼要密封两三天后才可以吃,所以密封的这两三天,每分钟过的就好像有无数个馋虫都爬出来骚扰你一样,难以抗拒的甜品诱惑让人垂涎欲。我们姐妹三个都在心里打着算盘:等到晚饭的时候趁他们不注意,就去放月饼的黑房子里偷吃!结果月饼密封的那天晚上我们就分别在不同的时间里进去偷吃月饼。八月十五那天早上,就听奶奶到处大声呵斥"你们几个小兔崽子,偷吃完了不知道把口封上!"

记得不久前我吃过一款月饼:绿色、养生又美味,我至今还意犹未尽。第一次看见这种月饼是在一家甜品店里,一盘清淡幽香的月饼前面赫然写着:本店新款!"茶叶月饼".对于一个有喝茶家族史的人来说,这种以茶叶为原材料制成的食物,在她面前是没有任何抵抗力的,所以光是看到茶叶二字,就已经控制不了对它的浮想联翩了。听卖月饼的老板讲它主要是以新绿茶为主馅料,制作过程相对来说较复杂。这种月饼入口清淡微香,咀嚼之间满口留香,若是闭上眼,慢慢的品味,仿佛看到了大片种植在南方梯田里的茶树一样,那种诗情画意的场景瞬间就呈现的淋漓尽致。

还有一回和同学组团去南方的一个小镇,那时候也是正至中秋佳节,小镇里到处都是月饼,五花八门的品种很多,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就是在一个小商贩那里品尝他自己做的纯手工月饼。这种月饼皮很薄、馅料有好几种、色泽金黄,图案花纹玲珑浮凸,造型美观,风味纯正,甘香可口,咬一口,回味无穷。所以我二话没说,毅然决然地就买了两大包回去,以至于在最后的行程里这些月饼基本上成了我每天的口粮。到最后还剩了一袋,实在没法入口了,就拿回去分给室友们吃了,她们吃完以后也是赞不绝口。

每次说到中秋节吃月饼这件事,大家好像总有说不完的回忆,但其实想想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和家人在一起过中秋节了,这样的日子能回忆的也只有味道留下来的记忆了。

团月节

文/积雪草

民间习俗,上元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过什么节吃什么东西。传统的节俗大多体现在一个“吃”字上,别小看这个“吃”字,吃是一种文化的积淀和传承,不吃点什么东西,似乎不容易让人记住。

“吃”是最直接的记忆,美食是传承文化的一个最好的载体,美食穿肠过,文化心中留。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东汉《礼记》中有言:“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帝王秋天祭月在古时是一种礼制,月饼是祭月用的供品。

月饼像征着团圆,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起于唐,《洛中见闻》里曾有记载,这是最早见于书籍纸张的记载。兴于宋,到了宋代,中秋节成为国家法定假日,月饼的做法更加精致,月饼有了“金花”、“芙蓉”等众多雅称,南宋的吴自牧在《梦梁录》中曾记载过中秋节的盛况。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也曾写过:“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诗中小饼即月饼。到明清时期,中秋节吃月饼已成为全民盛行的风俗,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而且月饼的制做花样也越来越多,清人在袁枚在《随园食单》里曾详细地介绍过月饼的制作方法。

中秋赏月的习俗,据说是从宫廷开始,逐步流传到民间,成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人文情怀。古人赏月时喜欢弄些风雅之事,三五成群聚于亭台楼阁,或水榭山巅,大家一起喝酒、吟诗、弄花、吹箫等等。

唐宋时期的人们,对于月亮似乎格外钟爱,诗仙李太白在《月下独酌》里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个洒脱不羁、醉意醺醺的歌者满怀豪情,月光、花影、美酒、互相映照,一时间诗兴大发,妙句横生。宋代大诗人苏轼更是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流传千古的名句。清人张潮则喜欢“松下听琴、月下听箫”,清凉的月光下,箫声呜咽,直听得人怅惘不已。张潮的月下听箫,虽不一定是中秋的大月亮,但也尽得月下风情和趣味。

中秋节的关键词除了吃月饼、喝桂花酒、赏月玩月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标记就是“嫦娥奔月”的传说。这个故事和中秋节紧紧地绑在一起,像路标一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传承千年不朽。

小时候听外祖母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总会唏嘘不已。嫦娥姐姐为什么那么傻呢?偷吃了西王母赐给后羿的不老仙药,一个人在广寒宫里守着玉兔和桂花树孤独千年,招引的世人不断引颈眺望天上的月亮。

又是一年八月半,中秋时节,金风送爽,桂子飘香,正是人间花好月圆好辰光。中秋节又叫“团圆节”,天上月圆,地上人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团圆是被普遍认同的价值观,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也是核心内涵,散发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终将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那年中秋,母亲落泪

文/于丹

我十来岁的时候,有那么三四年,爸爸在安徽工作,我跟妈妈住在北京。妈妈的名字里有一个“桂”字,生日正好比中秋晚一点。

一年中秋,一位叔叔从合肥坐火车来北京,“哐当哐当”,抱着好多东西来我们家,说都是爸爸送给我们过节的。叔叔一走,娘儿俩就开始一样一样地拆包裹:烧鸡,点心,还有不同口味的月饼……最后,拿出一个高高的,装洋酒的那种纸盒子。

我说:“爸爸给咱俩带酒啊?”伸手一抱,又特别轻。

“要不,咱俩猜猜,盒子里装的啥?”

娘儿俩就开始摇,只听见里面哗啦哗啦、细细碎碎的声音,像是存着一把沙。

猜不着,打开吧。一看,哇,满满的是一枝桂花!

原来爸爸爬到省委大院的桂树上,给妈妈砍了一枝桂花。

我现在还能记得那枝桂花的样子没有花泥,爸爸不知从哪儿弄了一包脱脂棉,饱饱地蘸了水,一层一层裹住,再用保鲜膜缠上,最后用一个大塑料袋包好,稳稳地立在盒子里。

枝中间,放着一张小卡片,上面是我熟悉的蝇头小楷: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正是杜甫的《月夜》。

那天妈妈捧着卡片,什么话都没有说,闭上眼睛,长长的睫毛梢有一颗泪珠,忽闪忽闪,很久,“吧嗒”一下掉在卡片上。

那个情景,那些细节,任时光过去多久,依然留在我的心里。而父母那日的花与诗,让我从小信任了人性与爱情。

于是我惊觉,古人的每一字每一句,说出的都是千年之后你的此时此刻。“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总会有代代相传的明月,总会有生生不息的有情人,以相同的心境在重复着这些诗情。

节庆的美好就是人心中有牵挂,于此时此刻,名正言顺地放下所有的忙碌,理直气壮地送出你的问候与牵挂。

诗意中秋

文/张金刚

时至中秋,万物成熟;果实累累,遍地金黄。几多辛勤,几多欢欣,丰收一派,醉了乡野。

田野。饱满的玉米,如凯旋的士兵,挺直腰杆,顶着缨须,奉上玉穗;殷实的葵花,如娇羞的妇女,低头含胸,卸去荣妆,孕育籽盘。压枝的红枣,如颗颗宝石,缀满枝头,只待上竿;熟透的苹果,如张张笑脸,绯红娇羞,引人采摘。还有低垂的谷穗、焦黄的柿子、脆生的萝卜……烈日下,农人辛勤劳作,心中的喜悦随着汗水在田间恣意滴洒。

庭院。那株石榴,黄叶枯落,火红的果实拥挤挂满;摘一个,红亮的籽粒爆裂开来,细细品嚼,回味无穷。那架葡萄,藤蔓拉扯,嫩紫的提子累累垂缀;采一串,如玉的珠豆晶莹剔透,轻轻咬食,满口溢汁。还有鹅黄的梨子、硕大的南瓜、爬墙的扁豆……月光中,捧出喷香的瓜果,供月品尝,丰收的祈愿伴着甜蜜对皎月默默期许。

月圆中秋,皓魄当空;一泄千里,光华满天。几多尊崇,几多思绪,玉盘一轮,共享古今。

冰轮寒照,引得世人万般遐想。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美丽的传说,千古流传;李商瘾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白的“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辛弃疾的“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凄美的诗句,千年诵叹。

皎月无瑕,招得世人倾心追随。蒙古族追月、赫哲族祭月、德昂族串月、阿细族跳月、苗族闹月、藏族寻月……天上之月,心中之神;沿袭之俗,朴素之崇。张若虚的“江天一色无纤尘”,数字极言月之高洁纯澈,淡泊洒脱;曹松的“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数语道尽月之公正普照,泽被人间。惟此,才有“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倾慕与景仰。

明月永恒,唤得世人无限思索。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慨叹:明月阅尽人间变幻,恒久相照,而人间却世事沧桑,光阴荏苒。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慨叹:月圆月缺,月月轮回,似是人间悲喜,更迭不息;坦然以对,从容生活。借月,品得人生百味,悟得人世哲理。

天涯共月,惹得世人几多相思。苏轼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谢庄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张九龄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诗:“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亲朋好友,佳期难聚;一片相思,寄于明月。跨越时空的距离,你亦明月,我亦明月,共享明月,心心相通。如此,思乡、怀友、念亲、恋人,断可遥寄明月,神交天涯。

月儿圆圆,众星簇拥;月饼圆圆,味美香甜。几多欢笑,几多祝愿,人月团圆,天上人间。

中秋月饼,寓意团圆。明代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写道:“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京、广、苏、甬(宁波)各式月饼,风味独具;冰糖、豆沙、肉类、苔菜,佐以桃仁、花生、瓜子、松子,各种馅料,异彩纷呈;月宫、嫦娥、玉兔、桂花,各类图案,精美绝伦。小小月饼,包融丰收,寄寓团圆,唇齿间品阅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团圆美满之情愫。

明月中天。或窗前几案,或葡萄架下,或开阔屋顶;一张八仙桌,一盘月饼,几盘果品,几杯美酒;家人围坐,其乐融融。小孩子欢唱儿歌,品嚼月饼,盯着月亮找嫦娥、寻吴刚;大人们品着美酒、吃着水果,伴着月光唠秋收、思游子;年青人月下打开手机,短信祝福,沟通情谊;老年人月下凝注双眸,深情怀旧,深思未来。家家户户,笼着月光,共话家常,一派祥和。

春华秋实,欢庆丰收;品馐赏月,万家团圆。几多期许,几多感叹,诗意中秋,神州和谐!

中秋望月

文/任随平

又是一年中秋月圆时。

中秋月,思乡月。此刻,多少思乡的人或倚窗凭栏,或倚桥而立——望月。

望月,遥寄一份深切的念想。“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宋代词人辛弃疾面对中秋月夜,举杯待月,不由想起经年置身芳香的丹桂丛,花影映照,月波荡漾的圆月之夜,心中念想油然而生。此时,月在杯中,亦在心中;心在明月,更在远方,那激荡在杯中的花影,可否是往事的缩影,那云雨打湿了的纱窗,朦胧了的岂是一段故事未尽的结尾?于是,人在月下,念在他乡,云影所托付的必是那一杯饮亦难,不饮亦难的念想了。

望月,释然一份期许的情怀。“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青色的烟云,遮住了月影,从碧海般的晴空里飞出一轮金灿灿的明镜。长夜的空阶上卧着挂树的斜影。夜露渐凉之时,多少秋蝉零乱地嗓鸣。思念京都路远,论路近唯有月宫仙境。此刻,诗人晁补之胸中未解的京都之梦,就像月影云烟所遮蔽不住的一轮明月,斜挂在夜露渐凉的穹苍高处,明明亮亮里,洇湿出一片魂牵梦萦的期许,和那淡淡的,淡淡的化不去的愁绪。

望月,寄托一份激荡的豪情。“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诗人苏轼把酒临风,款款而立在静夜之下,遥望浩渺星空,不禁慨叹而歌,向上苍发出如此豪情激荡的诘问,若是那暗藏在云影深处的明月,聆听到诗人如此深情的呼唤,一定将那梦的衣衫抖落在光芒大地之上,让那一份豪情随时光流转,一路东去。

而此刻,中秋的圆月正明亮在高天之上,望月的游子,你我手中的杯盏还能盛得下故园浓郁的念想么?

清风徐动,竹叶飒飒,是谁倚在屋檐之下,聆听着秋虫啁啾,将一份游子未归的重重牵念,含在眸中,望向墙院之上流走的星云?又是谁,将一枚圆月一般浓情的月饼托在手中,而又迟迟不肯送向口中?还有谁口中默诵着深秋渐近,而你我依旧身着单薄的衣衫?这一切,就像那层层累积的月晕,覆在我们的胸口。

星移月动,遥远的故园哦,故园年岁渐长的亲人们,此刻,我们在故园之外,手执杯盏,执起的是一份诚挚的祝愿,执起的是一份悉心的挂牵。沉浮于杯盏之间的,是亲人永生的呵护,是亲人无尽的爱恋。阶下的虫鸣,吟出月之歌,念之歌。

月圆中秋,中秋是你我心中恒久圣洁的怀想。

中秋望月,望出星云浩荡里绵绵无尽的遐思。

又是中秋情浓月

文/映月之泪

又是一年中秋临,依然千里月独凭。总有乡思情不断,家书不寄难落笔。

这样的日子里,有几多他乡异客,望月思乡,离情满怀。一声秋叶落归根,深藏了我大中华民族对故乡那千年不变的情怀!

中秋年年过,团圆永不变。举家团圆,他应该是中秋佳节最重要的内涵和要义吧。在这样一个被赋予了吉祥平安意义的传统佳节,尤其对于独身漂泊在外的游子们,意义便显得更加的重大。月圆人不圆,有年迈的父母亲盼望儿孙归去的愁怀,更有那贤妻望夫、稚儿盼父早归家的情丝千段。那一块小小的圆饼儿呀,你能否载着这深沉的思念到达彼岸。

不经意的翻开记忆,儿时姑婆特地为我和弟弟留下的两块月饼,甜美的就像昨天吃过的似的!而今,又是七百多个日不闻乡音、不见乡容;千里之外的人儿呀,你们可是安好?是谁的时间在成长,那些似曾相似的历经,那份不变的甜蜜和吉祥,就这样魂牵梦萦在每一次月圆月缺……

中秋赏月,赏的是嫦娥、玉兔和桂树的故事。在影影绰绰的月亮盘里,真得好像有一个美丽的少女在望着地面,寻找自己的家和心爱的恋人。

古人言近乡情更怯,而今应该是近节情怯深!每每佳节致,总有亲友那殷勤的问何时归,何日重逢!在异乡的我们啊,就借着这幽凉似水的月光,斟上一杯浅浅的酒,饮下那浓浓的思乡情!

写下几许思绪,在盘江之畔!我呼唤着秋风停下匆匆的脚步,期许着那阵阵风儿能够带去我对故乡的思念;期望着那温柔的风儿能给千厘之外的他们带去我最亲爱的问候……

点一曲真的爱你,让这爱在歌里陪着游子淡淡的梦着,而或是醒着……

让脚步在这歌声里勇步向前,让每一天在思念的牵挂里越来越美……

月是故乡明

文/若荷

冷露乍起,鸿雁远飞。夜晚一觉醒来,发现书房里电脑还开着,自设的主页上,弹出一封电子邮件,打开来,是一张中秋贺卡,深蓝色的边框内,天幕深邃,安详纯净,一枝桂树斜逸而出,意境优美,宛若月宫。随着画面的变幻,一轮新月缓缓升起,皎洁圆润,悠然入云。与此同时,两行熟稔的诗句跃然而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音乐渐渐响起,似秋风倏然漫过,飘渺而又空灵,是一曲古筝演奏的《花好月圆》。

邮箱是陌生的,收信人的名字也不是我,显然是对方发错了地址,只是这封信,这份心,令人可钦。生活在当下,有着如此怀乡情结的人,已经不多,传统的家信越来越看不到了。人们用网络和手机发送祝福信息。而我却在怀念着书信,除了书信,不能期望其他的方式,能够驱散眼前的牵念,还复心头的相思。

每年的月圆中秋,总会给我带来许多的心事,越怕触及,越是无法逃避。当芬芳的年华像花瓣一样层层剥落,在尘世和心上印下斑驳的疼痛之后,眼前的中秋明月,亦在我的心中变得洁白芬芳。它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在我远离故乡的心头兀自生长,生长出一缕乡情、乡思且昼夜不息,无法找到一个隐蔽的角落安存。

老家峪北是个不大的山村,风景秀丽,依山傍水,生态环境非常优美。这里的山上遍布着沙枣,山头黝黑的寨墙经过风雨的剥蚀,就掩藏在这些长满沙枣的灌木里。八九月份,热辣辣的山风将沙枣吹熟,一枚枚娇媚动人地荡在枝头,人们上山采摘沙枣,把它们晒软收藏,留做月饼之用。

峪北的中秋,家家户户都要做月饼,饭菜可以不丰,却不可没有月饼。唯有月饼供在桌上,焚香拜月才显得虔诚,这是峪北古村流传下来的风俗。小小的月饼不仅象征着团圆,它还象征着富足。峪北人做月饼,把上好的面粉油酥烘炒一下,和成软硬适中的面团揉成长条,掐出相同的等份,分别擀成中间厚四周薄的圆皮,将月饼馅包在中间,按进木制的模子里压扁,倒出来摆进平锅里小火烤熟,就变成了香甜的月饼。

最讲究的是月饼馅,或把沙枣捶成泥,做枣泥月饼,或用核桃、冰糖、蒸熟的米粉做成,撒上切丝晒干的青红萝卜丝点缀,不仅口味独特,颜色也非常好看。父母在这里教书时,我们跟着住在这里,小脚的阿娘怕我们冷清,常把我们喊到她的家中,大家围在一起过中秋,做月饼,我们称作团圆饼。

那一年,阿娘家新娶的媳妇回门,从娘家带回几包月饼,这些月饼让阿娘好一阵喜欢。她把一张方桌安在天井中间,将月饼四角端庄地摆在盘中,旁边衬几枚水果,然后让我们围坐在葡萄架下,虔诚地欣赏天上的月亮。阿娘说,月亮里住着我们遥不可见的神仙,她常讲的人物是花前拜月的貂蝉,月中砍伐桂树的吴刚……

从那时起,我便记住了峪北的月亮,我甚至猜想月宫里的那棵桂树,经吴刚不停的砍伐,为何能够刀口自愈,经年不倒。仰望那轮明月,不管走向哪里,感觉都不如峪北的圆满,当然也不如峪北的明亮。它映在水里时,用手荡一荡河水,明月哗然,轻轻流动出一种琥珀的光晕,很像一方不规则的砚台。峪北人崇尚文化,喜欢读书识字,旧时村里曾办过私塾,得以书香延续,出过秀才和举子。后来村里办起学校,母亲就是学校的老师。

喜欢峪北的月饼,主要是喜欢月饼里面的青红丝,它那丝丝缕缕的形状,仿佛一种情绪的缠绕,让人不觉生出遐思——万千韵味,万千悠长。峪北人种萝卜,春天种下,秋天收获,加工成萝卜丝晾在竹席之上,染成青红两色拌进馅里,象征着节日的喜气。峪北的月饼味道纯正,样式简单,没有当今月饼味道古怪,眼花缭乱。峪北的中秋清醇、朴实、恬淡,就像代代相传、无法割舍的田园。峪北的中秋,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

而今身在异乡,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却已是“秦时明月依旧在,朝起朝落意不同”了。面对意外收到的电子贺卡,我的心里涌出一份莫名的感动。不知那位并不相识的人,是儿时的玩伴,还是别人的红颜?是近在眼前,还是与我相隔万水千山?

这张小小的电子贺卡,赋予的是一种怎样的特殊含义,在那层层叠叠的画面之上,有莲花芬芳,有桂子飘香,如诗如画的景象里,寄寓了怎样一种深情厚意。苍茫无际的季风,不知侵蚀了多少岁月,却无法侵蚀我们的记忆,就像侵蚀不去我对峪北的思念一样。它是生长在心头的一颗朱砂痣,是我四十余年里的深藏。

在我国,以书信作为交往沟通的方式已有2500多年,古时每到中秋,游子都以书信寄怀。人间重视欢聚,更重视离别之苦,每念及此,便会附注书信,托人辗转送回故乡,表达内心的牵挂,也报自身的平安。用情真挚,辞意隽永。即使没有邮差,也要托付空中的大鸟,衔信而往,谓之鸿雁传书。这样的书信,每逢团圆佳节更为频繁,更为厚重,于是便有了“风清月正圆,信是佳时节”“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之佳句。

曾几何时,我每月都要寄封家书,让家人知悉放心。而今身居城市,信息发达,所看到的人们都日夜匆忙。白发渐密,书信渐疏,纵有欣赏书信之人,也宁愿耗费时光研磨笔法,不会满怀深情修书一封。现代的人们,只能在网络面前模拟贺卡,廖寥片言,只希望乡愁自有别续。

露冷星稀,月已中天升起,我关闭了电脑,走向窗前,抬头仰望猎户星云。城市里的灯光,似乎永远亮着。嘈杂的夜音里,有搅拌机的声音传来。城市里的中秋,原来是这样冷清,又这样繁忙。许多人家,已不再为这个节日杯觥交错。不管怎样,且把它当作远方的祝福吧。在这样的夜晚,这样的时刻,在远离故乡的每一个角落,还有多少人在月下默默祈祷:家事顺心,花好月圆;多少人在月下对酒当歌,畅谈豪情。同样在这样的夜晚,如我一样漂泊的游子,也将会把一腔积攒的思绪托付明月,捎回故乡。

中秋话月

文/黄久如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不用养老院抢什么秋膘,老人们已经陆续在增添衣物了。初秋,是苦夏的人们心之所盼,而人们更为津津乐道的还是仲秋,因为这个时节秋高气爽、清凉舒适,而且传统节日中秋佳节就在此时。每到这个时候,文人墨客便围绕中秋之月大舒其才,在下虽然年迈笔秃,也愿意掺杂着自己一些粗浅的理解与感触凑个热闹。今年,我从立秋就开始动笔,把古人咏月的情怀稍做梳理,慢慢说它一说。

旧历把春节、端午、中秋定为三大节日,中秋有祭月的习俗。小时候我家没有那个条件,自然就吃不着月饼、石榴之类用于祭祀的果品,只有在姥爷膝前听故事的份儿:在很久很久以前,有穷国的首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讨来了不死之药,他的妻子嫦娥偷吃此药后,身不由己地飘入月中,月宫内只有桂树和玉兔,她感到非常寂寞。不久后吴刚来了,他在学仙时犯了错,被罚到月宫砍伐那株高五百丈的桂树,可树太高,随砍随合,他只好一直砍下去,永无终止。“你看那月亮中的影子,不就是吴刚、桂树和玉兔吗?”姥爷边讲故事边煞有介事地指点着。姥爷讲的虽然只是虚无缥缈的传说,但这传说却是古往今来众多诗词名家的创作源泉。

毛泽东是古诗词行家,他运用这一古老的文学形式撰写了很多耐人寻味的作品。他在《蝶恋花·答李淑一》中,为悼念杨开慧、柳直荀写下“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他写嫦娥为悼念革命烈士,舒展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硬是把神话传说中的吴刚、嫦娥写活了,真是神来之笔。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空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著名的咏月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在中秋月下欢饮大醉后怀念弟弟苏辙时所作。全篇感情饱满,想象丰富,气势宏大。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擅长描摹自然景物、文风清新活泼的杨万里也不甘落后,他在《好事近·月未到诚斋》一词的下阙中,采用白描的手法,粗线条地勾勒出八月十三之月色,令人一目了然。上阙虽然开门写“月”,直接点题,却不见月:“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使人感受到诚斋竹月之清朗,川谷月色之绮丽。词人走出书斋,追踪清风明月,一幅素雅的“赏月图”如在眼前。这才是八月十三的月色啊,民间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之说,更给十五、十六的月夜美景留下无限的期待和想象空间。

唐代诗人刘禹锡是我非常喜爱的文学家。他在中秋赏月时吟出“水是还珠浦,山成种玉田”的佳句。诗中引用的“合浦还珠”的历史典故似乎有诗人自己的影子。合浦是汉朝的一个郡,以盛产珍珠闻名。由于贪官滥捕滥采,珍珠产量越来越低。孟尝任太守后革除弊端,合浦的珍珠重新焕发光彩。诗人别出心裁地想象,若清官孟尝在世,水中定会孕育出月亮般硕大皎洁的珍珠来。这样的比喻极富想象力,形象生动地展示出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宋人姚孝宁在《念奴娇》中引用了嫦娥奔月的典故:“素娥睡起,驾冰轮碾破,一天秋绿。”他把月亮的升起比做嫦娥驾着冰轮碾过天幕,独到的表现手法令人折服。

丹桂飘香话中秋

文/花香蝶语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神洲举杯迎接“中秋节”来临之即,大街小巷、商场都充满一种浓浓的节日气氛。中秋前十天,家乡人民广场东路边就搭起了一些红、蓝、绿、黄色组成的十来个月饼摊店,苹果、葡淘、梨子、青枣、橘子、核桃等琳琅满目,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增添了喜迎佳节的热潮。中秋节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回家团圆,因工作在外小假时间短,好多人不能相聚桑梓。九月四日那天,收到女儿从北京寄回家中的中秋月饼礼盒,心中有惊喜,也有想念。

丹桂飘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总是盼望着一家人能够团聚中秋节。那时,回家和老人团聚的时间少得可怜,总是忙与一份不易的工作与自已的小家。记得小时候,爸爸、妈妈在中秋节这一天,都会为我们做月饼、炸油糕,做上一桌丰盛的饭菜。身为老师的他们,为教育事业辛苦了一辈子,退休下来,还为儿女操持家务。那时,家里生活并不富裕,只要能吃到这些我们已经很满足了。八月十五的晚上,我们将买来的水果、月饼分别用瓷盘装好,摆在一个小方桌上献月亮,这时全家人就围坐在农家小院,在高大的槐树下赏月,听妈妈讲故事。她说:月亮里有个桂花树,还有一位漂亮的嫦娥,因为她偷吃了仙丹,就飞到月亮里去了;她怀里还抱着一只可爱的玉兔,月亮里还有位英俊的男子叫吴刚,他们就一直住在广寒宫里。他们也很想念大地上的亲人,可是回不来了。我就一直望着月亮,月亮也照着我,周围山越一片沉寂,我在月亮里搜寻着,什么也找不到,妈妈说:那是月亮离我们太遥远了,如果你仔细看,就会看到月亮里的一切。我就问妈妈,嫦娥在月宫里不寂寞吗?妈妈说:嫦娥有玉兔作伴,还有吴刚在,他们可以看到地面上的一切,因此不会寂寞,天宫那可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妈妈曾经讲的故事,我们又把他讲给我们的孩子听,动人的神话故事,一直被延续至今。除了赏月之外,我们在家里还要举行一个有意义的活动。爸爸吟诗,我和哥哥、姐姐们每人唱一首歌,浩月如银盘挂在蓝色的天幕上,静谧地窥视着大地,我们在快乐与幸福中度过难忘的中秋之夜。

父母盼望儿女远途归来,可这终究成了遗憾。有几个家庭能在中秋节团圆呢?思念已成殇。为了理想他们在外拼搏,亲人远隔千里,中秋前夕寄往家中的那份珍贵礼品已抵达,只是在这花好月圆之时,却难以团圆。现在我才真正理解爸爸、妈妈盼望我们过节回家的那份心情。团圆时的喜悦,总是拌着离开时的点点泪光。无论是在大洋彼岸,还是在祖国的南疆、北疆,“中秋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这个时候,人们都会想念家乡,想念亲人,想念朋友。有不少人从千里之外都要赶回家与亲人团聚,更多的是小假期间大部分人不能回家,有的还坚守在自已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时此刻,我的心情难以平静,现在一家人很难团聚,也没有了儿时的快乐。随着信息化与高科技的讯速发展,物质生活不断提高,但人们的生活简单了,繁忙的工作带来身心的疲惫,节日小假有部分人会选择外出,去亲临一下大自然,看看多彩的世界。

秋天是一幅水墨画;秋天是秋千架上儿时的童话;秋天是一幅瑰丽的云霞;秋天是妈妈讲的月宫里桂花树下的神话;秋天是层林尽染的片片枫叶与相思;我在此岸,你在彼岸,我们共同谱就的一首思乡曲。天上的上弦月快圆了的时候,我在想你,可是,今夜却看不见月亮,因为他被厚厚的云层遮挡。傍晚,天空落下濛濛细雨。今年的这个中秋节,是否还能看到浩月当空?

二零一参年的中秋节是在春城昆明度过的。前一天我与女儿,在新亚洲体育城天桥南路,买回一大把纯白的百合花,将他带回家插入一个大花瓶内,简单的房内顿时飘满花香。第二天就是中秋节,晚上月华如水,浩月当空,在滇西南过的第一个中秋节,异域的风光很美丽,我与孩子开车在城市里没有目标的乱逛,家人两地,思亲,思乡。今年的中秋节是在家乡过,女儿却不在身边,哥、姐家在远方,因此也不能心随人愿。

中秋前夕,因很想家,那日我独自漫步家乡的莲湖公园,看见湖中睡莲好几片,绿色的圆叶铺展在水面上,每片叶子上只开放着一、两朵洁白的花朵,湖水恬静,柳树环绕在湖的四周,象征“腾飞”红色火炎的雕塑很耀眼,双凤献宝栩栩如生,汭河放歌、煤城瓷韵、华尖山亭、药乡春辉、莲湖滴翠、莲湖烟雨、龙舞盛世、煤城辉煌等八个铜铸高大的莲花,上面的图案意境各不相同,非常漂亮,将莲湖扮靓。

我们向往美好的生活,在提高物质文明的今天,人的素质也要相应的提高。好的生活环境还得人们去维护,一面建设着,一面却受到人为的破坏。那日,在莲花湖看到东边那些雕塑矿工,及曲子戏演出雕塑,竟然被人砍去胳脖或手指。莲花湖这是家乡唯一一处美丽的地方,这些珍贵的雕塑,被人为的破坏,残指断臂,真让人痛心。现代文明的今天,竟有人还胡作非为,这得加强城市管理。要珍惜我们所生存的生活环境,让家乡的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云更白。那日,沿家乡的汭河散步,观赏到了华煤阳光洒店院内那几株紫色、黄色、粉色的芙蓉,竟开得与碗口那么大,冰艳若霞;美人蕉象火焰一样燃烧着;东边蓠墙内一片多彩的月季也开得嫣然馨香,秋之静美。

昨晚在广场看到月亮在云层里穿行,中秋节家乡依旧落着雨,晚上不能赏月。街上平日很喧哗,现在只听见雨声,不能赶回老家去与亲人团聚,但心早已飞回了桑梓。海上升明月,心系千里外。月饼甜甜,桂花飘香,共度中秋人月两团圆!

今岁中秋

文/蒲萍

今岁中秋

小平遭自行车碰伤,夜静寒冷,小平运蹙。写于1976年8月15日

一年一度中秋夜

阴阴沉沉无月华

孩儿早寐梦乡去

冷冷静静凉半截

一口黑锅罩天际

月华何因阙宫去

香烟袅袅报天庭

有并无果欲赏月

无华无斗小平运蹙

月圆今夕君心明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

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

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题记

刺目的色彩、温度的煎熬,刚刚还在感受午后阳光的满怀热情,你的一个电话传来,便是一阵秋风飒爽,室内到处洋溢着八月桂香。哦,又是一年中秋匆匆而至,不知不觉,你我已牵手走过三个中秋。是的,每一个月圆之夜,我都用美丽的憧憬点缀心情,你都用温馨的祝福修饰未来,我们一起用文字的五彩斑斓精心编织一个又一个遥远的梦。

秋风里,红尘间,隐隐约约看到你辛苦的汗水,真的好心疼,真的好幸福。幸好,我们的头顶都罩着一轮皎洁的明月,她用博大的胸怀见证一份真实的爱情,她用纯美的思念理开一缕纷乱的心绪,她用圆缺的轮回牵动一个不变的约定。于是,每一个中秋,无论风清云淡的来来去去,清辉粼光的逸动飘忽,你我都愈加坚定爱的方向。

【一】

记得我给你说过一句:“最怕过节,尤其是中秋。”

于是,从那个中秋开始,你把中秋节当作除了我生日以外最重要的日子。静坐在每一寸风花雪月的等待里,你的中秋不再是家人的团聚、月光的惬意和对那些古老诗词的陶醉,穿透肺腑的思念、能见不见的煎熬尽在一杯杯美酒里浸泡,酝酿出串串闪着甘露灵光的文字,在虫唱秋风里阵阵传来。

此时,我的梦已不再远方游弋,只静静地搁浅在你狭窄的港湾里。虽然没有绮丽磅礴的云霞,虽然远离椰林碧水的海岛,虽然限制在一片宁静的水域里。

但我更清醒地知悉:自己的翅膀太娇嫩了,心船的风帆太脆弱了,不甚风雨大浪。唯有你,才能承载所有的希望。收起调皮游移、浏览世界的眼眸,在你的沙滩上俯身捡起一个个五光十色的贝壳,细数那些暗结珠气的纹理,只有海的博大、心的执着,还有一颗珍藏于内心深处的小沙粒,才能诞生这番世间的珍贵。满怀深情,将一个清晰的唇印贴在这片贝壳的光环之上,无须山盟海誓,这颗心只为你惊喜。

这样的中秋,这样的月光,这样的思念……我轻轻走在你的沙滩上,一股暖流从脚尖升涨到眼角,亲爱的亲亲,我看到的风起云涌、碧波荡漾都是你五千里日传夜送的爱意,这是天地间最美最感人的情景。泪水流在月光的波动里,不为清秋的寒气,只为远方那声厚重如山的温情。

从此后,坚定的相信:每一个中秋都是快乐的理由,每一缕月光都悬系千山万水的情愫,每一个文字都是一樽洋溢幸福滋味的美酒。

【二】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珠水轻流,明月无声。旷野茫茫,古道从容。多少年来,你我为一个“缘”字相隔于天涯江湖,也为一个前世约定错落了层层窗前花开。年年圆月之时,都在冥冥中等待对方的出现:

你临窗读月,盈清光入袖,聚神思妙想于遥遥河汉,把千年的孤独涤浣在古老的运河水中央,渴盼我从月中姗姗走来,带着聊斋传奇的千妩百媚,只一个眼神在月色里温情传递,尽管你平时不染酒习,今夜却为我的出现如此酣畅淋漓,醉得一塌糊涂……

我临月抚琴,挽碧泉而游,挥金弦丝音于寂然天籁,把百世的笃望销融在葱茏的五岭翠色里,期冀你从月中潇洒而降,携有诗经古朴的诗情画意,只一声相约在光韵间诚然而至,尽管我天生矫情外向,今夜却为你的出现多么娇柔羞赧,静如一叶幽兰……

没有你的日子,我沿着月光下的樊篱飞翔,在红尘迷惘里寻找爱情的方向,任凭珠水浪花打湿翅膀,泪水与欢笑在都市的灯红酒绿里轻扬蝴蝶的斑斓心情,不经意的收获,伴随着刻意的追逐,当一次又一次的失落怅然又降临在中秋月光里的时候,每一缕清凉的月光伴着空洞的寂寥,柔弱的身影独立在小楼的秋风里。伤害雕琢着记忆中的快乐场景,纷纷扬扬的琑末织成了一张隔绝于情、阻断于爱的天网;那时的中秋,孤独消尽于梦是明天太阳升起的唯一理由。

没有我的时候,你沿着曲曲折折的河堤行走,在碧水云天里透过鱼翔浅底的意境,步履稳实间咀嚼着乡村炊烟的平淡,艰难困苦、尘世喧嚣在原野飞花里弥漫膨胀,你无动于衷,风过树静,鸟呜山林,甚至忽略了自己的存在。当一个中秋悄然来临时,苍白的月色忽如一个陌生的面孔,无声无息的面对却叩问着一个又一个人生的悬疑。是否再守望宁静与平淡的月色,成为每一个中秋辗转于蟋蟀声声里,打开一卷古老诗经、彻夜失眠的理由。

【三】

中秋在每一场秋雨轻寒里轮回脚步,你我的期待在每一行心情文字里流淌人生幻相。从相遇,相知,相爱,相约,相守,相见,相望,相执一生,无不在这份轻寒里凝结一种暧昧纠结的情愫,如荔湖中央的涟漪,圈圈荡开在高楼大厦间,不为城市的豪华巍峨,只为这个中秋不约而至的默默桂香。

初识于春末,你在水滨小楼上坠入风舞杨柳的遐思,我在夜幕闹市里寻求心灵安详。指尖的灵动敲开了一分刻骨铭心的机缘,屏前的倾诉缩短了千万里的路途。一个电话打来,闪烁的数字后熟悉的声音润抚着对方的耳膜,从未有过的感觉,前生有过的感觉。打开心窗,春风扑面,你我陶醉在洁白无瑕的月光里。电话这边:我听到平原水边的嘶嘶蛙语,想像着一个飘逸如风、清峻坚强的你挺拔于面前。电话那头:你听到一曲回荡神宇的歌声,感觉到一位纯情靓美、雅容韵意的公主娉婷于面前。从此,与你日日相守,夜夜相约。

前年中秋,你骑车穿行在古堤漫道上,电话上兴奋地给我讲述故乡的自然风光:洁白的羊群在悠悠长堤上游动,河水粼粼随着阳光延续到长天一色,玉米黄豆的浓郁香气沐浴着多少收获喜悦!你说,眼光的风光全部来自于爱情的收获!禁不住,你唱起一段段古老的戏曲,我分享着你的快乐与兴奋,把一份惊喜暗藏于心间,并未衡量你表白的轻重,只想用时间来检阅你我缘来缘去的风景。于是,在远离的一些夜晚,继续着千山万水的飞越,有心无心地游离那些花花绿绿的景色。其实,我更知道,只有经历,才会有正确的选择;只有真爱,才会有不变的执着;只有于君耐心守候,才会最终采撷湖边那颗闪着爱情光彩的荔枝果!

去年的中秋,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眼前的月光骤然可怕起来:一切风花雪月都成了天地难容的罪过,身心俱惫,万念俱灰,我娇嫩的翅膀哪堪无常事故的摧折!不敢给你电话,不能给你电话,那一夜,失神落魄地在月前哭泣。曲曲弯弯的爱情旅途上,你却把所有的真诚与坦直奉献与我。在我的生日里,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不能用金钱所衡量,但我知道它的价值已包含了你珍贵的情感寄托!当天高气爽的感觉重新在心里升起,我知道,你每夜的等待、每一篇文字、每一次悲欢,都为了这个中秋的取舍选择。亲爱的亲亲,我坚定地选择了你,其实也不能说是选择,我爱的光环和信心一直在你身上唯一地缠绕蔓延,也坚信只有和你一起才能结出爱情的硕果!

今年的中秋,一份平静的爱情使我们坚定地在月光下相向飞翔:多少经历都磨难,都将成为我们珍惜对方的理由。秋风乍起,木棉落英,我在这处珠水琴韵里遥望疏星朗月,把默默的祝福纳于一枚小巧玲珑的月饼里,送到你的嘴边,看到你洁白的牙齿轻轻错动的样子,内心的幸福与甜蜜与珠水波纹一起荡漾在秋风桂香里。你在那个北方小城宁静地写字,一行、一句都镶嵌着浓浓的爱意,写在一枚故乡的枣儿上面,听着我轻脆的咀嚼声,你傻傻地笑了,守望幸福与享受爱情的感觉一起消溶在古老的运河涛声里。你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畅饮,那一瓢就在诗画江南的珠江里。

于是,我窗前的一盆千头菊默默开放了,每一个方向都是你深切的爱意,散发着你那边浓浓的乡土气息……

【四】

今夜,中秋的月亮又即将升起来了。

一并升起的,还有亮如白昼的珠江灯火。一盏又一盏倾城闪烁着,与星月辉映,与桂花的甜香交织,将这个城市的月夜装点得瑰丽多姿。你边那是否有着同样的明丽嬗变,相信一定有着爱情的辉煌温馨!

冥冥中一定有某种机缘,暗合这灿烂的星光和灯火。否则,如此沉稳坚强的你,怎么可能被我的那份妩媚诱惑?又怎么可能让你每天枕着我的名字入眠,一段曲曲折折地走来,恍若时空交错的悲喜和迷离,真的不容易,真的好珍惜!

星梦花如昼,月与灯依旧。那缱绻朦胧的清辉,那肆意吐绽的灯火,在跟我一起,依然为你轻响那支祝福深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抑或,是在为这两年半多的相知相惜,落下最唯美最浪漫最深情的一笔浓重绚彩?

安坐于即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喜悦和繁华里,低眉静享这道美味盛宴。轻轻默念深藏于心的名字,遥对你城市的天空,莫大的喜悦和幸福掀卷的轻涛,恰似我唇边恬静优雅的美丽,弥散成霞栖云隐的幽幽雪莲。而你的窗前,一定会有流星雨静静划过,落入你温柔且深情的眸。

亲爱的亲亲,那便是我。

你说,总结你我初初相遇至今的一千个日日夜夜,无外乎两个字“真爱”!很朴实,很简单,与我说出的异口同声。原来这世上真有一种默默灵犀与遥遥相知!无须刻意张扬,无须太多言语,就那样简单地墨守在生命的脉络里。只待你穿云涉水,竞发兰舟,我便撑一叶纸伞,步入你望晴的深瞳,与你痴痴同行,不离不散。滚滚红尘,从此有云水天涯的传说,在这个水色江湖悄然流转,无论他人如何评说。

【五】

你从来都是那么温存,那么体贴入微。无论从工作的处理技巧,还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事无巨细,细致巧妙的关爱呵护,在错落有致的生活里始终如一不变。翻开与君携手同行的近千个朝夕,每一分每一秒,都写满对我的包容和宠溺。而我的娇蛮与慧黠,你都看在眼底,傻傻地说:那是一种美,我喜欢!尔后,用黄金般的谦和与温存,不显山不露水地捧我于掌心,与曲曲折折的日子一起蜿蜒漫去,爱情的脚印如此的清晰而厚实。

亲爱的,有你的日子,云淡,天清。早已习惯了栖于你温软的羽翼下,枕着你的名字眠去,在你熨帖舒暖的清晨电话叩问里才安心上班。我知道自己就是个贪婪的孩子,贪恋午后那一缕阳光的味道,贪恋你声线那一抹隐逸的温柔。我相信,只要你我轻轻地打开怀抱,就一定会看见幸福,宛若八月十五倾城的月光,开出繁花一地。

此生,有你的眉目相映,即便秋雨霏霏,冬雷阵阵,你晴和的微笑和殷殷的关怀,亦能把时间定格在春暖花开的一瞬间,令所有的孤独、冷漠、伤害、疾病一抹而去,留下的唯有相爱的幸福,还有秋风剥去酷暑烦闷的那股清爽心情。

【六】

想你的日子,是落花飘飞的美丽,亦是疼痛伴着刻骨铭心的甜蜜。你说,你最喜欢做的事,便是安静地坐在电脑前,轻轻地翻看我的照片;你说,你最喜欢我肩头流泻的三千青丝,恰似一帘落泉漱玉的飞瀑。入画,入心。亲爱的,此时知道你在那头正忙碌地工作着,偶尔发来一个亲亲的图案,感觉特幸福,这样相陪相伴的日子,真说不出有一份无以表白的温馨。该是怎样的情深如许,方能让你真诚执着为我铺垫出明月清风的坦途,许我远离尘世的喧嚣,安享这一份岁月的清平静好?

当八月的桂香晕开记忆的淡墨,绚烂的珠水灯火氤氲着中秋之月色,它恰是一泓照影的轻歌,攀上你潇洒俊逸的年华,点亮我纯白细柔的深情。那一笔流丽畅达的古老运河之水,早已盈记在淡若青烟的涛声中,于纤细隽永的诗行里,隔空绾云,空灵如月。

亲爱的亲亲,知道么,你是我掌心弥合的琴瑟,也是我今生唯一的青词。是的,自去年九月的那场风暴后,你便是我生命浓墨重彩的开始,亦是我了无尘埃的终结。这一程,注定你是我生命中看不厌的风景。纵然隔着万千山水,最远的你却永远是我最近的爱。亲爱的宝贝,让我为你预定今后的每一个八月十五,紧执你的手,生死契阔,从此,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一个人的三个中秋

文/孔令建

一块坚硬的“砂糖”月饼,一只黄澄澄的柿子,一个青幽幽的果柚,一直留在他的记忆里。

穷山恶水,小山村是呜咽的痩马,那用来止馋的月饼、柿子、果柚,都是母亲沤着大半年的汗水,输送给节日的低吟浅唱。试啃一口香甜,他笑啊笑,从晨早一直笑到月上中天。他举着与弟妹分得的半块月饼,一直躲在屋檐下咽口水,虽然好想咬一口,可是一想起母亲的叮咛,他只有苦等那场与佳人的盟约。佳人是明月,是泠泠的银盘,是张九龄的《望月怀远》。那时高空寥廓,辉光四射,乡村檐头上,越鸟巢南枝。终于等到银盘最圆最亮,等到母亲的叮咛结束,他便喃喃祭过月亮,开始大快朵颐。那一夜,他梦里桃花尽放。

从此,年年他都盼中秋,只为吃。

终于等到不愁吃了,他内心却储满了乡愁。

那年他已离开了小山村,在异乡的城市里谋职。中秋撞入他怀里时,他已是宽肩厚背的壮年。在繁华城市光的层楼下,他辗转翘望,内心充满了对母亲的念想。那时,他记得,依旧是圆月高挂,银芒铺展,不同的是窗牖下的花园,摆满了赏月的佳馔。月饼已不再是昔日坚硬的“砂糖”, 而是香气诱人的“双黄”。柿子、果柚、炒螺、饼干、葡萄、鸡肉、鸭肉、猪肉、桂花酒,应有尽有。

这些年,他的人生装满了丰盈的美宴。可每每在沉醉之后的半分清醒里,面对江水千隔,夕阳山外山,他的思绪就穿越水之湄,山之壑,触及故园,故园中的杨柳、长青藤、牵牛花,还有牵牛花旁翘首北望的母亲,母亲面颊上的皱纹。

月还是那月,可人已不再是那人了!从此,他最怕过中秋,只因中秋,他是断肠人!

终于,他不用做断肠人了!时代的高铁正咣珰咣珰从他的城市穿梭而过,高速路网也四通八达地凌空飞舞起来。他随时可以驾着他的“福克斯”,象一支利箭,瞬间抵达他心海里的靶心。

靶心就是故园,是母亲期盼的目光。

母亲还健在。他最担忧的事没有发生:子欲养而亲不待。幸好,一切都如愿。不如愿的是那年的中秋撞到他怀里时,他的年华已老去,中年的鱼尾纹,正爬上他的眉梢。

他与母亲,还有家里的弟妹,第一次聚首在屋前的老榕树下,舒心赏月。昔日异乡中秋的盛宴华筵,锦衣玉食,已褪出了人生舞台。这些年他已回归简淡,用乡村朴素的生活习惯,来养生余年,来医治自己的“富贵病”。

浓极至淡,返朴归真,生命便得泰然。所以那年中秋,月饼虽有,鸭肉、鸡肉、猪肉、桂花酒虽有,也只是象征性的少许,它们,只用于祭月,用于欢贺时势,献礼岁月。

日子一年比一年有惊喜。谁曾想到,今宵,他也能千里赴归,与老母、弟妹,一起“把酒问青天”。这在过去,迢遥的路途让他不敢想啊!

而今,中秋,不再为吃,不用做断肠人,它只是岁月的驿站。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谁是我心上的那一轮明月

一整天没写一个字,感觉像整个人被掏空了一般。几次徘徊在笔记本前,思绪涌动,想记录些什么,下笔却无语。静静地感受黑夜,任凭深秋的微凉沁入肌肤。偷偷地看了一眼天上的半轮明月,此刻的心情变得非常暗淡。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从心底缓缓升起……

这几天,网络上关于中秋的文字又开始铺天盖地袭来,心里有种莫名的情愫。在这样的一个节日里,有多少人在异乡怀旧?又有多少人,为了生活还在四处奔波?还有谁,躲在某一个角落独自流泪?

大街小巷到处充斥着节日的气氛,象征团圆喜庆的月饼随处可见。然,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时刻来临之即,我却没有一丝喜悦的心情。反而更加的感觉到心里空落落的!因为在我的心里,这只不过又是一年月圆人不圆的中秋。

找不到情感的归处,找不到搁放心灵的港湾,有时,甚至连自己都无法把握。我无力去拥有,亦无法去捕捉,所以,只能在幻想中得到一丝安慰。是的,我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不是我不想说我的故事,而是即便说了,也无人能懂。

浮躁的俗世,没有人能够理解,一份空城里的静寂欢喜。而我,却在这座空城里独自静寂生活了十几载。在这段看似孤独的时光里,我一直都活得很顽强,很执着,也很自爱。我从不随意去践踏自己的人格与尊严,更不允许别人来污蔑。你懂与不懂,我都不会在意,无所谓,但绝不允许随意侵犯。

对我来说,在别人眼中,我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这与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或许,我根本就是一个生活在真空中的女子。我真的不需要所谓的物质、物欲,我在乎的仅仅只是精神世界里的纯净和愉悦!以此跳出庸俗,从而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中秋,忆儿时,一家人欢快地坐在小院子里,一边看着圆圆的月亮在苍穹升起,一边喝着茶水,吃着月饼,嗑着瓜子,听父母天马行空地说着那些与传说、神话有关的故事。可惜,如此快乐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长大后的我再也没碰过月饼,一个人的中秋,无所谓团圆,更不需要月饼。一个人的中秋,月饼的馅是苦的,是涩的,里面包的是无尽的辛酸与伤感。

日月穿梭,季节轮回,今年的圆月又要如旧挂起。圆缺不必言,阴晴亦未知,而我,又该飘往哪?今年的中秋,是否还是孤零零的,独自一个人过?

PS:对不起,所有喜欢我文字的亲们。本来,此文是想写些愉悦的文字;本来,是想提前祝亲们中秋人月两团圆;可不知道怎么了,写着,写着,就又变成了这样。也许,这就是我生命所不能承受之痛吧!最后还是想衷心地祝亲们:中秋快乐,愿你们月圆人更圆!

中秋琐忆

文/艾科

记忆中故乡的中秋,是从一场味蕾盛宴开始的。中秋时节,家乡人通过筹备食材,来为中秋餐桌“添菜”。“添菜”即“添彩”“添财”之意,所以家家户户都不会错过这顿被赋予了“好彩头”的中秋午宴。

因为住的距离不远,所以中秋当天,大姑二姑都会提着竹篮,来给爷爷奶奶敬奉中秋大礼。历经岁月磨砺的竹篮,用一方绣着大红喜字的褪色枕巾盖着,枕巾下面是琳琅满目的各色吃食。进家刚刚寒暄数语,大姑就从竹篮里掏出一包五仁月饼,拆开,打发我们这群馋嘴的孩子。那月饼咬上一口,便露出红绿丝、花生仁、冰糖等配材,甜腻由口腔漫溢至胃里,口中越嚼越香,欣喜越来越浓,大人在一片欢声笑语里,谈论着庄稼的收成和身体的安康;获得美食的孩子则会一哄而散,边玩边静待午餐的到来。我打小就对甜食没有多大兴趣,月饼吃上一块,口腹之欲满足过后也就不了了之,我更加觊觎竹篮里的其它东西。因和爷爷奶奶同住、父亲又在兄弟姐妹中排行靠后,所以免不了会在诸多方面得到姑姑们的帮衬,包括吃食。不用猜我都知道,除了五仁月饼,大姑的竹篮里还装着鲫鱼、红糖、油条和馓子,二姑的竹篮里必定有排骨、罐头、苹果和鸡蛋,总之都是非常实惠的礼物。有了这些食材相助,母亲只需稍加“破费”,便可做好一餐美食。

干脆利落,母亲已将公鸡杀好。大姑早已烧好一锅开水,母亲将开水舀进和面的盆里开始给鸡煺毛,二姑着手择菜,奶奶戴着花镜从鞋筐里找出一块碎花布,里面包上两枚铜钱缝严后,再用针线于钱孔处将芦花鸡毛“栽”上去。几分钟的时间,一枚闪闪发光的毽子就做好了。妹妹喜出望外,死缠烂打地让我陪她踢毽子,全然忘了痛失芦花公鸡的悲伤。厨房里的妇女们,正在一片乒乒乓乓的乐曲中,准备着一年一度的中秋午宴,今年会有什么好吃的饭菜呢?

果然不出所料,中秋的宴席上,有母亲做的拿手好菜红烧鸡块,还有姑姑们做的糖醋排骨和清炖鲫鱼等十余道菜,道道都令我垂涎欲滴。举家团圆的日子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姑姑姑父,以及我们这群叽叽喳喳永不消停的孩子们,围着一桌热气腾腾的珍馐佳肴,在清秋的静谧时光里大快朵颐。餐桌上空微微升起的菜香,裹着欢声笑语,一起融进素常平淡的烟火生活里。大姑二姑带家人过来陪爷爷奶奶吃过午饭,还要回去和各自的公婆共进晚餐,这是每年中秋都不曾改变的约定。

乡村的中秋之夜,没有吟诗作赋的雅兴,也无遥寄相思、对酒当歌的哀愁。吃过晚饭,母亲一如既往地刷锅喂猪,赶鸡鸭归笼,总是忙得腰酸背痛。而像我这样贪玩的孩子,岂能辜负这皎洁迷人的月光?

凉意乍起的中秋之夜,月光洋洋洒洒,照亮了乡村的角角落落。母亲忙完了所有家务,便坐在煤油灯下为我缝补衣服。妹妹早已酣睡,而我则拿着父亲为我刨刻的木质“天涯明月刀”,去和村里的小伙伴展开一场江湖厮杀。中秋之夜的乡村异常宁谧,近处的牛哞和远方的狗吠,是乡村最安适妥帖的记忆。孩子们的游戏种类不胜枚举——斗鸡、捉迷藏、跳房子、老鹰捉小鸡、木头人、跳皮筋……大人们的活儿总也忙不完,他们无暇顾及在外疯玩的孩子,所以我们有大把大把的时光,在月光下尽情演绎童年的精彩。

直到月上柳梢寒露微起,家家户户传来唤儿回家的声音,我们这才发现月宫中的嫦娥,正在一边优雅地吃着月饼和苹果,一边望着在地上追逐嬉戏的孩童嗔笑。奶奶说,每年中秋之夜,嫦娥姑娘都会在天上观看人间的一举一动。所有行善的大人,都会被赐予福寿安康;所有听话的孩子,长大以后都会金榜题名、诸事顺当。

我从未质疑过奶奶的神话传说,直至多年以后的今天,每逢中秋之夜,我都会坐在书房的落地窗前,借着月光吃一块五仁月饼和一个苹果。城市月光不明,往昔历历在目。如今的中秋之夜,乡村再也寻不到孩子们集聚疯玩的场景,好像月光都盈满了沁人心脾的微凉,但每年的这一天,我都会一帧一帧地忆起,那业已逝去的,素朴而珍贵的中秋时光。

中秋的水晶

文/浅い殤

水晶,若透过了目光看是纯粹的二氧化硅;但它透过了月光,仅仅是水晶而已。几缕光丝过。

是的,它没有卓然之天成,没有日月之精华,没有山川之灵秀,没有概念中水晶的桂冠。而是从高温的熔融物中制得的透明而残缺的晶体罢了。

今天我和它俯仰着月光,互相窥视着。

逝者如斯夫,时间的流逝就像中秋的月光,眼前浮现了与朋友初见时戏剧性的场面。那天,我以旺盛的精力在南浔游玩,一位阿姨向我热情地推销,不知怎么地,它脸上职业性的笑容让我感到了一种亲和力,我本对此是不齿的,以为“酒香不怕巷子深”,何故多言,反而折损了我的好感。但或许是那种亲和力以及我对透明装饰品的执念,最终我还是没能战胜这些莫须有的情感,几张人民币飘飘然。接着,我看着他们在上刻出“王星宇 2012 4 27”几个不太工整的楷书,不禁一笑。

此后,这卑微的水晶开始了它卑微的命运。我留给了它十几平方厘米的空间,把他囚禁在小小的匣层中,我每每偶尔看见它,不过轻轻一笑,可谁能预料命运呢?那日,风雨大作,家中也风雨大作,我呆呆地站在自己的房间,听着隔板下依然无比刺耳的吵闹声。那些尖锐的话语穿过了厚重的大衣,化作一根根的冰凌,将我的内心刺得千疮百孔,血早已流干了……我以麻木的眼神向四周环顾,口中念念有词,声色狼藉。它就很自然地,成为了我愤怒与悲哀,敏感与麻木的最好寄托者。我重重地,将我的愤怒倾注在那它身上,对柜子横踢一脚,它不偏不倚地从空中陨落了。那块廉价的水晶遭到了灭顶之灾,它上部的雕刻牛碎成数块,唯有那写着我的名字的底座被完好地保留下来。这时,我怔住了。这个陪伴我如此之久的水晶,不正是我的朋友与寄托吗?因为愤怒而悲哀,因为敏感而麻木,因为情感的寄托而珍贵,这便是水晶么?这便是水晶么?我拉开窗帘,让皎洁,暗淡的月光流进来,洒在残缺的水晶上,洒在我千疮百孔的情思上,顿感欣慰。床头的水晶,才是真正的水晶啊!

从月儿上看水晶,仍是方的;从水晶中看月儿,仍是圆的……

2013中秋夜

中秋,致爱我的和我爱的人

文/春暖花开

又是一年中秋了,明月千里映,亲情笑盈盈,我们平安在左,幸福在右,一路欢笑,桂花树下,唱起团圆的歌谣。

中秋,是一个写满温馨和美好的日子,天上人间共良宵,心随月圆好运到,一年一年的轮回,一代代传承,写满了亲情,溢满了思念,充满了对美好的期盼。

明月千里寄相思,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我想对我牵挂的人说一句,因为有缘,才能遇见,因为相知,才会懂得,时间隔不断思念,距离阻不了真情,无论你身在何方,在做什么,常不常联系,祝福都在。

生活总是忙忙碌碌,记得别太累了,出门在外,要照顾好自己,平安,健康才是最大的幸福。今又中秋,让明月带去我一份最真的牵念,天渐凉了,记得加衣。

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亲情是永不磨灭的温暖,在这团圆的日子里,让我们对最疼爱我们的父母说,感谢您们,给我生命,用最大的努力让我们成长,无偿的爱着我们,牵挂着我们,一辈子把最好的都给了我们。

中秋到了,无论工作多忙,记得回家看看,父母老了,最好的爱是陪伴,祝爸妈平安幸福,您们的健康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人们常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在这溢满花香的日子,感谢我的爱人,在我身边不离不弃,人这一辈子,能遇到一个知冷知热的人不容易,感谢你,给我的体贴我包容,陪我走过风风雨雨。

未来的路上,亲爱的,有你足矣,不论贫富和我共同撑起这个家,愿我们白首不相离,生活幸福美满。

茫茫人海,朋友是生命路上最美的相遇,我们从陌生到熟悉,从春天走向秋天,一年又一年,感谢你包容我的缺点和坏脾气,在我孤独无助遇到困难的时候,愿意伸出援手,你们是我身边的温暖,有你们我不孤单。

感谢这一路上,你们陪我哭,陪我闹,陪我分享苦乐,虽有时联系少了,但牵念一直都在,愿所有的朋友中秋快乐,愿我们友谊地久天长。

中秋佳节,最珍贵的是亲情,最美的是团圆,月饼象征着心想事成!圆月祈愿着长长久久,这世间最美的,便是孩子的笑脸,父母健康,亲情友情安暖陪伴,家在,爱在,幸福就在。

无论何时,平安二字最珍贵,快乐心态最难得,愿末来的路上,愿我们永远年轻,对生活永远深情,愿所有爱我和我爱的人,中秋快乐,阖家团圆,幸福美满。

儿时温馨的中秋

“月亮圆,月亮光,好像灯笼在天上……”

曾几何时,这首熟稔的儿时童谣,又隐隐地萦回耳际……

八月十五,月到中秋分外明。瞄向窗外,一轮澄明、皎洁的皓月,悬挂在邈远的苍空,俨然是亮丽的灯笼,正挥洒一室的清辉,不期然地令我缅想起儿时温馨的中秋……

犹记得,儿时每每中秋跫音近在眉睫时,祖父总煞有介事地收集美禄罐,然后敲敲打打,又割又剪地制作一个“美禄罐”灯笼,让堂哥环绕老家宽敞的庭院,提早“提灯笼”过中秋。美禄罐灯笼虽缺乏艳丽的外貌,但亦似模似样的,对乡间的村童而言,这已是弥足珍贵的珍品。

中秋似新年,标榜团圆。故每逢中秋佳节莅临时,大伙儿总会齐聚在老家过中秋。

中秋节当天,草草用过了晚餐,华灯初上,大人不约而同地将中秋应节食品:柚子、菱角、月饼,还有各式自制的可口糕点:红龟糕、菜包、东洋菜、水果及绿茶等,从厨房端出,置放在客厅的圆桌上;小姑与堂哥则在屋外的庭院里,忙着用铁线环绕四周的柱子;小孩则兴味盎然地将色彩斑斓、形状不一的灯笼点燃,悬挂在有S形铁钩的铁线上。大伙儿各司其职,却忙得不亦乐乎。瞬息间,为数20多个灯笼,大放异彩。绚烂亮丽的灯笼,为这中秋的皓月添上姿彩,亦为即将展开的“月光会”掀开序幕。

逐年一度的月光会,是大伙儿引颈为盼的,故参与演出的堂兄姐妹们,皆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务必在演出中脱颖而出,以赢得喝彩。

月光会的节目林林总总,有:歌唱、舞蹈、节日典故、口琴与管箫独奏和游戏。

一首复一首,令人百听不厌的儿歌、民谣乃至流行歌曲,在大伙儿落力的演唱下,不禁令人听出耳油。事过经年,依稀记得,我演唱的曲子有:“小白船”、“兰花草”及“爱的路上千万里”。

有歌唱,就少不了有舞蹈项目的衬托。犹记得,“土风舞”及“竹竿舞”,是大伙儿的最爱了。大伙儿就随着悠扬的舞曲,翩然起舞。

曼妙的舞姿,往往引来了提灯笼漫游的村童驻足围观呢!

接着,四姐与小姑会不逞多让地相继呈现口琴和管箫独奏。记忆里,儿歌“可爱的家庭”与“红河谷”,是姐姐最爱吹奏的口琴曲。往往,大伙儿总爱一边拍手,一边随着轻柔的琴音大合唱,宏亮的歌声顿然传遍广袤无际的夜空,为这静谧的中秋夜增添了一股生气盎然之感!

耳熟能详的“草原之夜”,是小姑管箫独奏的拿手好戏。在小姑娴熟地演绎下,箫音袅袅,抑扬顿挫地萦绕耳畔,令大伙儿陶醉其中,获得如雷的掌声。

应中秋佳节的到来,祖母亦会在月光会上,为大伙儿叙述湮远、凄美的“嫦娥奔月”故事。在祖母如数家珍地叙述下,那一段久远的神话故事,顿时仿佛历历如昨地鲜活在记忆里,令人无限的怀念。

月光会的压轴节目,是大伙儿殷切期待,刺激又百“玩”不厌的游戏。

记忆里,大伙儿常玩的游戏,有:“报纸打人”、“大风吹”、“找手帕”、“捉迷藏”、和“抢椅子”。大伙儿尽情的玩闹,琤琮的笑语,登时为这静籁的中秋夜,增添一股欢腾的气氛。

游戏结束后,大伙儿才在这夜凉如水的庭院,一边赏月,一边品茶吃月饼。这当儿,大伙儿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话家常,温馨团圆,其乐融融……

时光如水,岁月不居。回溯儿时温馨的中秋,依然令我眷念与回味……

中秋最忆故乡月

文/张辉祥

中秋最忆故乡月,月是故乡明。

故乡和月是连在一起的,看到了月,也就看到了家,看到了家中守望的亲人。故乡的那轮明月,依旧散发着银色的光辉,淡淡地洒在小小的山岗上。乡间的小路上是否还有辛勤的农人披星戴月的影子?至今,故乡还传唱着一首古老的童谣:“月光光,照四方,照着姐姐洗衣裳,衣裳洗得白亮亮,送给弟弟上学堂……”悠悠童谣展现出的是一幅恬美、圣洁的月色图。

那时节,庄稼已收割完了,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又在月光下燃起袅袅炊烟,院子里的老桂树正恣意地散发着酝酿了数十年的清芬;那时节,我总是一个人爬到屋后的山头上,静静地守候月华。圆润如玉的月盘缓缓地移动在浩瀚无垠的苍穹,我走,她也走;我停,她也停,静默无声地为我照亮登山的小径。透过枝叶婆娑的树木,洒下斑驳的光影,让颗颗夜露如珍珠般晶莹剔透,在微风的拂动下,滚来滚去,构成一幅光影卓越的绝美画幅,为我洗去登山的疲惫。

独自站在山头,沐浴着月色,便想起老祖父独酌着母亲酿制的桂花酒时,老是讲述月亮的故事。翘首明月,又看见月宫里那棵影影绰绰的桂树。斫了又合、合了又斫的桂树和圆了又缺、缺了又圆的月儿,还有捣药的玉兔以及娇人儿嫦娥,一起被揉进了中秋,秋水一般温润着几千年延续不绝的亲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轮圆月,载满了思乡之情,就像母亲酿制的桂花酒那淡淡的香气,把天地岁月孕育成今夜的楼台、月色,暖暖地占据着人们的心房。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尽管也有四季轮回,尽管也有阴晴圆缺,但故乡月在我心中永不沉落、永不黯淡、永不泯灭。它是一部无以穷尽的大书,常系于远方赤子的心头,任你如何重复地读,也朗朗上口,永远都不厌倦。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