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的文章

2022年12月08日经典文章

老板的文章(精选20篇)

要善于发现和发掘财富

文/徐东风

要善于发现和发掘财富

作者:徐东风

在我们县城的西头有一个水饺店,说是水饺店其实配有各色小菜,以备客人下酒之用,老板姓王,自打他父亲去世后就经营这个小店,已有些年头了,二十多岁的脸上布满岁月的年轮,虽赚不了几个钱却也能维持家用。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个风雪交加的傍晚,王老板正在招呼店里的客人,店门口进来一个非常狼狈的年轻人,身后背着一个夹子,长长的头发杂乱无章,满脸的胡子挂满刚刚融化的雪水,单薄的衣服不足以抵挡风寒;他缓慢地坐在桌子前,要了一盘牛肉,一盘水饺,不一会就吃得精光,然后,他嗫喏着走到王老板面前,很难为情地对王老板说:“老板,我一天没吃饭了,兜里又没有钱,要不我把我今天的画送给你吧,就算我的饭钱。”

王老板一听,也罢,反正他也没钱,不要白不要。于是,王老板就收下了那张画……在一旁吃饭的有一个中年男子很细心的看到了所发生的一切。

两年后,饭店里来了一位中年男子,要了一瓶白酒,一盘宫保鸡丁,一盘酱牛肉一边看着墙上挂着的那张画,心情不安的吃着,边吃边和王老板攀谈了起来,他说:“我想买你一样东西。”王老板说:“只要不买我的水饺店,要什么都行。”中年男子说:“就买你墙上的那张画。”王老板猛然一怔说:“那张画是一个要饭的吃了饭给不起钱送给我的,又不值钱,你买它干嘛?”“我看着好看。”中年男子说。王老板沉思了一下说:“好吧,就卖给你吧。”

于是两人谈好了价钱以二百元的价格卖给了中年男子。

这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三十年后,已有五十多岁的王老板和往常一样经营着这个水饺店,不过和以往不一样的是原来低矮的房子变成了漂亮的两层小楼,简洁的装修使店面显得干净卫生,饭店的招牌还是没变。王老板每天早起晚睡带领一家人把小店经营的很是火爆。

一天,水饺店的门口来了一辆很豪华的轿车,从车上下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和一个年轻人,穿着很讲究;王老板很是纳闷,心想:“我这个小店平时来的都是工薪阶层的客人,今天怎么来了一位贵宾呢?”

王老板便寻思便把客人领到里屋,请他们坐下,又给他们安排了最好的酒菜。他们一边吃一边聊,过了一会,老人把王老板叫到跟前,“王老板,你不认识我了?”王老板说:“我这里每天要接待很多客人,怎么能记起你呀!”老人说:“你还记得三十年前有一个人在你这里买走一张画吗?”“买画?”王老板很努力地在记忆里寻找,终于想起来了。

“看你这个样子一定是发财了吧?”王老板说。“是呀,我就做了一笔生意,一辈子花不完。”老人说。老人又告诉王老板:“当年送画给你的就是现在很有名的画家,他已经在十多个国家举办画展了,并取得了很大的反响。我当时花了两百元,一出手赚了一大笔。”

他告诉王老板,那个画家已于十多年前去世了,他的画留下来的并不多……

金钱和财富不会轻易掉到哪个人的身上,但我们也并不是得不到。如果我们都能像那位老人一样善于发现和观察人才或者事物的潜在价值的话,就可以让梦想变为现实。

只是粗浅的看到眼前的利益,也许会得到很微小的财富,然而真正有眼光有谋略的人才懂得观察与分析,才会发现有价值的东西,正是他们的敏感与开拓性为自己创造了一大批财富。

吃砂锅的人

文/贾宇鲲

“一份砂锅纯菜,老板”。

“哎,好嘞,您里边儿坐。”

瞧了瞧四周,仅剩下一张空桌了,便径直坐了下来。店面并不大,几张方桌与十来把椅子占了大半的地方,店门口四五个炉灶上淡蓝色的火焰怀中抱着一口口肥硕的砂锅,锅中乳白色的蒸汽向外蹦跳着想要掀起锅盖,老板左手在香料醋盐中飞舞,右手在青菜米线间出入,头上豆大的汗水在蒸汽中聚得更大了。

店中,一对情侣对坐于一张桌,闲谈间将饭菜吹凉送入对方的嘴中,不时因一些八卦新闻大声嬉笑;一个刚刚下班的白领,低着头注视着手机,不急不慢地挑起碗中的米线吮吸、吞咽,不时因邻桌的吵闹而皱皱眉头。

“您的纯菜好喽!”老板已生褶皱的脸上带着浅笑,将砂锅端在了我的面前,一阵热腾的香便扑鼻而来。

这时门口来了位客人,橙红色的羽绒服仍包不住他略显富态的身形,大红色的棉裤与荧光绿的运动鞋实属不搭,一顶深色的针织帽配上他浑圆的脸,像是春节时年画上抱住鲤鱼的娃娃,在这飘雪寒冬,这一身红不禁让人心头一暖。

大概是因为自知体态微胖,他进来时向斜下看去,生怕撞到那对情侣。老板见是客便迎了上来,正要开口问吃什么,那人却伸出自己肥润的胖手,意欲与老板握手,老板很是诧异,但仍将抓过菜的手在围裙上蹭了蹭后握了上去。

“您好,我叫郭磊,初次见面,很高兴认识你。”

“啊?哦,我是雒刚,这家店的老板,请问您吃些什么?”

“嗯——我要点份砂锅米线,就这些,谢谢了。”

“一份砂锅米线,里面坐。”

“等一下,一共是……嗯,十二块钱对吧?”

“对的。”

“雒刚,这是十二块钱,辛苦你了。”那人一手将钱塞给老板,一手伸去再一次重重地握住了老板的手。

那对情侣看到这一幕,便用奇怪的目光打量着这位刚进来的客人,不时窃窃私语,那人却朝他们走来:“你好,我叫郭磊,很高兴能与你们在一家店中吃饭。”那人用朴实的微笑和那对情侣打招呼,情侣硬是挤出些笑容示意他离开这桌。

“你好,我是郭磊,很高兴能与你在这家店中吃饭。” 那人朝白领微笑着打招呼。

“我不买东西,别在我这里推销。”白领冷冷地说道。

“我不是卖东西的。”那人喃喃自语着走向我这桌。

“你好,我叫……”

“你好,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坐我这里。”

“真的吗?你真……是个好人,谢谢你。”

他的砂锅已经来了,我细细打量着对面这位客人,不禁想,一个三十多岁的人为什么行为方式像个孩子?会不会是大脑……不对不对,不能这样想别人,就且认为他有礼貌而已。

郭磊慢慢品味着这份砂锅,仿佛第一次吃,吃完后双手捧起砂锅端至老板那,放入水池后对老板再次说了句“谢谢,你做得非常好吃”,并对每个人说了再见后便在寒风中渐行渐远了。

他走后,情侣聊天的声音便大了许多,无非是那人很奇怪,有点不正常诸如此类的。

在老板一句“常来”声中,我踏着厚厚的积雪向前走去,洁白的雪在道路的泥泞中变得灰黑,尖端的那一小部分仍却保持着雪白,大批黑色的雪嘲笑那丁点白雪,笑它不与他们一样是黑色。我们取笑的是我们曾经尊重的礼仪,当我们自己摒弃了这些礼仪后,却对其他人的礼貌加以歧视与取笑,实是国人之悲也。

一个月后我又去了那家店,在与老板的闲聊中得知,那位郭磊是旁边大学里专攻物理学的教授,那次之后,他经常会来砂锅店,每次要的都是同样的砂锅,每次都如第一次吃到般品味,并加一句“非常好吃,谢谢!”

感慨万千

文/丶乚丶丿醉ㄋ碎ㄋ

今晚的晚餐喝了不少酒,还好心里清醒着。他们都觉得我喝多了,可朋友们,你们都错了,我可心里清楚得不得了。你们的一举一动我都清清楚楚的记得,你们说的每句我都会铭记于心。

我不懂你们为啥会说我,为啥会把我摆上这个台面。同事嘛,你们想说我勤力也不用再你们的老板面前说我那好这好,老板嘛你也不要当着我那么多同事间的说当我是你的兄弟。其实我就是我,我只做好我应该的本分,同事啊,我跟你们公事是一种缘,配合你们把工作做好是我的本分,因为这是一个团队,我是里面的一员。老板啊,我只是把你安排的,我该做的做还而已。虽然你们年纪都比我大,虽然你们都成家立室,但请不要把话题都放在我的“人生大事”--婚姻上面好吗。你们都不懂我的压力,其实我也想成家立室,我也想在奔三的年纪找个伴,我也想想你们有个家,我也想……拥有你们所用的一切。其实你们都不懂我。

心里的压抑只有自己知道,心里的苦自有自己知道。从小我家不富裕,我家穷,我在我家人的表现很差。虽然我是有父母,他们不懂我想要什么,他们不会给我温暖,他们只会顾着他们的感受。他们只懂他们每天的吵骂谁对谁错。天质很笨的我,我的人生只由任他们摆布。如我苦苦打拼的读书年代,我高中三年的汗水他们说没有下文就没有我有机会参加高考。成长的历史,有记不清一个人夜晚偷偷流泪的夜晚,直到我发现我不再流泪不再欢笑不再有喜怒哀乐的时候,我改变了,我变成一个对一切都很无所谓的人,这包括我有没有亲情、爱情。

我是一个心灵上有某种因数残缺的人。我想我从小就没有父母真正的关心过,况且我从小就没有了亲生母亲。刚才在晚餐上说我的同事老板也是朋友吧,他们都不知到我过去的和现在的一切。我的过去和现在都是一个人在掯着。以前我什么都没有,不懂什么事父爱母爱。现在还是什么都没有,不懂选择观念,汗水能否=努力,爱情是否真=面包。我也想最求,而且还是用汗水默默的努力追求这房子、车子还有以后娘子。可我笨,可我蠢,或许永远永远得不到我追求的……

人生的过程为啥就这么残忍,不想面对的总迎来。餐桌上的我虽然嘻嘻哈哈,装着一副跟隔理同事谈天文论地理的样子。你们一个二个都谈论我说我问我,你们可知道我内心不是啥滋味感慨啊,我只能牵强的一杯一杯把酒杯的就不停的喝,或许这样我才能当做你们说的都不是一回事,或许真的是心醉了碎了……;

相遇

五年前她在一家国有公司,作了业务也作了财务,公司鲜花似锦的日子却已远去,只是守着一堆旧账苟延残喘。她是那种希望把生活绷紧了,忙忙得飞起来的人,积极地接了一宗大额清欠任务,释放她的热情。

她每天两三趟的跑,感动了对方的小会计。唏哩哗啦给她翻出好几本账,一边还快人快语:欠人家这多钱,害人家工资都开不上,对对账本还有啥说的?她对着双方账上表述的同一件事,紧蹙双眉:怪不得这家私企老板的办公室里高悬省市一级领导的笔墨,深海蛟龙啊。这有理和无理的账目后,不是简单的事实,而是让人陷入迷雾,清醒后却身处残垣断断壁的绝望。

她成为“忙人”,双方老板都跟她谈话。私人老板嘲笑她太嫩,告诉她一边儿玩去吧。自己的上司怒斥她“我哪能随便把国有资产扔在外面?你怎么查的?怎么说的?注意后果。”后果是她不久便被“优化”了出来。请被她连累了被裁的小会计吃了一顿赔罪饭。

事情过去了,她在街上飘荡过,又进学校“回炉”,才又端上了教师的饭碗。学生们对她的欢迎成为她忘我工作的快乐。想起那次下岗,她说“是被剥夺也是被解放。”

一日校长请她过去,一位家长领着转学的孩子。那孩子一身名牌,嘴里不停嚼着泡泡糖,脚上的耐克不耐烦地踢着,两眼从她的校长的肩上散漫地望过去,“安排他坐第三排,中间。对眼睛好。”家长发话,校长微微点头。她却一眼认出那老板——那位让她玩儿去的老板。

老板也想起她来,四目相对,多少事起起落落……那阳光下的少年,站在他父亲的阴影里,也站在她伤心的往事里。相遇在课堂内外,她的目光不由得沉重。

是夜,这幕幕相遇绞得她心痛。

故乡的油屋

文/谷彦平

记忆里故乡的油屋,是乡村的一道亮丽风景。不仅有那黝黑低矮的油屋里飘逸出的茶油馨香,还有那干瘪了一年的肚子,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茶油煎饼了。

故乡的油屋建在一条名叫“九出十没”的小溪边,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老板姓周,筑坝蓄水,利用水位落差作功。每年初冬时节,油屋便热闹起来,直到年底才会冷清。这一冷清又要到次年的初冬时节,如此周而复始。

挑着一担担的茶子,一路欢歌,一路说笑,不知不觉到了油屋门口,推开油光发亮的木门,首先感到的是扑脸的热气,昏黄的煤油灯光使屋内的光线显得有些阴暗。在满屋弥漫的热气中,能闻到熟悉的茶油馨香。油屋的左边有一个土砖砌的焙床,用燃烧茶子壳的办法来焙未干透的茶子,待茶子焙干后,便倒入碾盘深槽中去碾。

只见周老板把水槽板一抽,汹涌湍急的河水直往水车上灌,“哗哗”直响,巨大的圆形水车开始滚动,水车齿轮带动了碾机转动,四个铁盘碾得茶子“吱呀”作响,把茶子碾成粉末(又叫麸粉)之后,再把麸粉挖出来,倒到走廊上的大木甑里蒸。蒸熟之后,则用小木盆端起一盆盆倒入铁箍中。周老板用稻草把麸粉包起来,光着脚来回踩踏。一番忙碌之后,十多块麸饼踩结实了,摞成一叠,便开始上榨。榨直径约一米,长三米多,是用大樟树挖空做成的,上好麸饼,扣好枷木,就开始打油了。

周老板把木尖楔入空隙中。木尖由椤木石楠木制成,顶端呈方形,铁环固顶。楔好木尖,油匠们弓着身子,站好马步,周老板一声“好了”,三条大汉端起悬着的撞杠砸向木尖的顶部,“砰”的一声,震耳欲聋,“嗨哟、嗨哟”的号子声也清脆响亮地喊了起来。一锤又一锤地撞击,一声声号子,一次次加木尖,油匠们拉着撞杠一会向前,一会退后,有章有法。油匠们的口号声与撞锤声交织在一起,越过田野,越过山庄,飘向远方。在灯光昏暗、烟气弥漫的油屋里,亢奋的放纵与肆意的喊叫,叫人热血沸腾。当油匠脱掉最后一件衣服,晶莹透亮的茶油汩汩地顺着铁箍往下流,流入油槽中,再顺着油槽流入地下的木桶里。

随着木尖的加多,油量渐弱,滴滴答答如屋檐的滴水,经过一阵阵撞打,油已淌尽。周老板便松开枷木,抽出木尖,取出麸饼,开始新一轮的打油。

油匠只要进了油屋,很少有歇息的机会,碾麸粉、蒸麸粉、踩麸、上榨、打油、剁麸、一轮接一轮,原始而粗犷。油匠黝黑的脊背满是汗水,仿佛让人感到油槽里流淌的不是茶油,而是油匠们的汗水。

1990年,家乡通电了,人工榨油慢慢被机械榨油所取代,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周老板对以前安身立命的家当毫无留恋之意,经人介绍,把它卖给了农耕博物馆,供游客们参观。

如今,老油屋已退出家乡人们的视野,成了一道远去的风景,随同老油屋一同消逝的还有那令人震撼的打油场景。但是,那“砰砰”的撞杆声和“嗨哟嗨哟”的号子声,就好像发生在昨天。

如花的心情

文/尤尤

一家信誉特好的大花店以高薪聘请一位售花小姐,招娉广告张贴出去后,前来应聘的人很多,如过江之鲫,经过几番口试,老板留下了几位女孩,让他们每人经营花店一周,以便从中挑选一人。这三个女孩长的都如花一样美丽。一人曾经在花店插过花,买过花,一人是花艺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其余一人是一个待业青年。

插过花的女孩一听老板要让他们以一周的实践成绩为应娉条件心中窃喜,毕竟插花,买花对于她来说是轻花熟路。每次一见顾客进来,她就不停的介绍各类花的象征意义,以及给什么样的人送什么样的花,几乎每一个人进花店,她都能说的让人买去一束花或一篮花,一周下来她的成绩不错。

花艺女生经营花店,她充分发挥从书中学到的知识;从插花的艺术到插花的成本,都精心琢磨,她甚至联想到把一些断枝的花朵用牙签连接花枝夹在鲜花中,用以降低成本……她的知识和她的聪明为她一周的鲜花经营也带来了不错的成绩。

待业女青年经营起花店,则有点放不开手脚,然而她置身于花丛中的微笑就像一朵花,她的心情也如花一样美丽。一些残花她总舍不得仍掉,而是修剪修剪,免费送给路边行走的小学生,而且每一个从她手中买去花的人,都能得到她一句甜甜的话语—“鲜花送人,余香留己。”这听起来既像女孩为自己说的,又像是为花店讲的,也像为买花人讲的,简直是一句心灵默契的心语……尽管女孩努力的珍惜着她一周的经营时间,但她的成绩比前两个女孩相差很大。

出人意料的是,老板竟留下了那个待业女孩。人们不解——为何老板放弃为她挣钱的女孩,而偏偏选中这个缩手缩脚的待业女孩?老板说“用鲜花挣再多的钱也只是有限的,用如花的心情去挣钱是无限的。花艺可以慢慢学如花的,因为这里面包含着一个人的气质,品德以及情趣爱好,艺术修养……

人都有这样那样的专长,这无疑会给人带来极大的帮助。但人更要有如花的心情,因为这心情能感染人,让人领悟到生命的纯真和美好。

草潭的魅力

文/黄明聪

若干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如今沧海变成了桑田,也成了北部湾畔著名的粮仓。这里是遂溪草潭,北部湾畔的一个海边小镇。

海边的土地由于土壤中含有丰富的腐殖物,肥力充足,所产的稻米、番薯、花生远近闻名,下六番薯还成功地注册了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商标。

我们走进“忠保生态农场”。主人符老板首先把我们引向他承包的几百亩稻田和薯地,我们跟着符老板走在不规则的田垄上,他一边给我们介绍水稻的品种,一边给我们讲述水稻的生长过程,我们对水稻短暂而辉煌的生命感到敬畏,更对培育和种植水稻的人肃然起敬。

正是水稻抽穗期,和风过处稻穗就像含羞的孕妇低垂着头;举目田野一片静谧,忽而从稻田中央飞过一群鹭鸟,此时此景使我不禁起唐代诗人韦庄的名诗《稻田》来:“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罢亚肥。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中飞”。

在稻田的另一侧,是一畦畦碧绿无垠的番薯地,符老板介绍说,下六番薯之所以驰名,源于它特殊的土质,加上科学的管理;下六番薯最大的种植特点就是不施用化学肥,而是施用农家肥,因而这种原生态的产品大受欢迎。

符老板叫人挖了几大箩筐,一部分熟煮,另一部分让我们带回去分给亲友品尝。当煮熟的番薯端上来,一阵阵香喷喷的味道扑面而来,个个唾涎直流。一试,味道极爽!它不但香滑可口,而且更有一种清香诱人的味道。当中有一位被誉为“美食家”的女士吃了不禁连声赞叹:“番薯我吃得多了,本地的甚至外省的驰名品种都吃过,但没有一种比得上它,下六番薯的确名不虚传!”站在旁边的符老板接着说:“下六除了番薯出名之外,沙虫也是一个拳头产品。”

于是我们又驱车前往南洪村海边。这时已过晌午,太阳不增加它的威力,热烈地烤炙着大地。我们到达海边时,只见一群群村妇举锄弯腰,动作敏捷而果断。我走近一位阿婶,问她一天能挖多少斤沙虫并能赚到多少钱?她毫不隐瞒地说:“十斤八斤总有吧,一天赚它几百元不成问题。”我暗暗地羡慕她们的收入,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那天,一群来自湛江市区的自驾游客,也是来观赏挖沙虫的。其中一位李先生激动地说:“下六沙虫久负盛名,但百闻不如一见,这么好的原生态难怪出产优质的物产。这里沙细海肥又无污染,所产的沙虫自然比其他地方的肥美;沙虫甜润可口,又有药用价值,制成干品更受欢迎,是送客馈赠亲友的佳品。”他们每人都购买一些活沙虫带回去。

不知不觉中太阳偏西了,我们不得不跟符老板道别。返程时有人觉得游兴未尽,建议取道去参观草潭渔港。大约半小时,我们就到了草潭渔港,在渔港码头,我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只见码头上车来人往,机声隆隆,帆影点点。一了解才知道,现在正进行的是草潭渔港升级工程,这是省海洋渔业厅的立项工程,投资近亿元,现已进入尾声。一个集避风兼贸易的现代化渔港很快就呼之欲出了,届时草潭将成为北部湾沿岸一个明星镇。为此,草潭镇政府在加快镇容镇貌提质工程的同时,又集资数百万元兴建了一个休闲场所名——平安广场。入夜,这里人山人海,群众都说:“草潭的夜晚就像县城的那样美丽动人!”

参观完渔港码头已是夕阳西下时分,举目远眺,倏然发现草潭渔港缓缓地融入北部湾的落日之中,恍如临盘的婴儿一样壮美。

仙女庙有条捞米巷

文/工山飞月

扬州仙女庙有条捞米巷,不是地地道道的老仙女庙人,恐怕知者不多。就像北京人爱提王府井、上海人爱提南京路一样,仙女庙人怎能不提老街——— 龙川街呢!上了老街为进城,离了老街算下乡,信不信由你,老街人就认这条理。

捞米巷位于龙川街中段、利民桥东五十米处,向东是糖坊巷。捞米巷不深,长不过三四十米,挂捞米巷门牌号的也就一二十户。

捞米巷因何成名?巷子里何处捞米?何人在捞米?真应了一句老话:说来话长。捞米巷头有一爿老字号张万源烧饼店,老板叫张玉书,倘若健在该有一百四十多岁了。张老板生就一副慈眉善目,打烧饼炸油条手艺堪称一绝,烧饼皮子崩脆,底子不焦,瓤子绵软,口味极佳,油条黄亮亮、胖乎乎、劲抖抖,讲究入口不涩不腻不苦带甜带咸带香,却从不放半点糖星盐星香精星,功夫就在手头筷子的“拨”上——— “三分油炸七分拨功”。远近四乡八集上街的人就爱吃张万源做的那一口。烧饼两文铜钱一个,油条一文铜钱一根,几十年不涨不降。童叟无欺,遇有手头不便的,饥肠难熬的,未付铜钱,张老板也不计较,更不会在粉板上记上“xx欠铜钱几文”一类的混账。故而张老板人缘极好,人缘好人气旺,人气旺生意就不错。

张老板招爱徒为入赘女婿,改名张继生。张继生继承了张老板的衣钵,店里的大小事一应由他上下打点。张老板落得轻闲自在,一日忽发奇想,找铜匠打造了一柄特殊的大铜勺,铜勺一米多长,铜勺青花碗般大小。原来,张老板见河边口每天淘米来的人大多有米粒撒落河边水中,加上该处乃米粮集散码头之一,落入河中粮食不在少数,于是他拿着大铜勺清晨和傍晚都在河边一铜勺一铜勺地从水中捞撒落的米,寒冬酷暑从不间断。张老板在院子里扎了篱笆,养了几十只鸡,鸡食就是这捞来的米。

张老板养鸡可是与烧饼油条大有关系,因为在面粉发酵时,一定要加进原汁原味的鸡汤,不过用什么鸡加多少汤什么时候加汤那可是绝活,只有张家翁婿知道。

张老板扛铜勺捞米成了巷子里的一道风景线,老街人遂称小巷为“捞米巷”。

后来张老板将铜勺传给了二女儿,熟悉的人都爱称她为二嬢嬢,二嬢嬢女承父“好”,每天都爱左手拎一只小木桶,右手拿着大铜勺,到河边捞米,家中也养了一大群鸡,到老都一直酷爱养鸡。

说来有趣,捞米巷还在,不再捞米了。张万源烧饼店,老店新开。小巷里老住户走出了总工程师、厂长、经理、校长、主任、教授、大夫,市政协委员还有两三位呢。

区区一条捞米巷,闻名遐迩,不在长度高度深度,在于小巷故事多哟。

不抱怨的力量

文/翟杰

楼下新开了一家进口食品超市,从大大的落地玻璃窗望进去,商品琳琅满目,我经常去那里给女儿买一些零食。一来二去,和老板也就熟了。

那天,我又去超市买东西,老板正弓着身子往货架上摆放刚到的商品。我挑选了几种不同口味的饼干,准备付账。这时,门被推开了,几个小孩嬉闹着跑进来。他们像进了蟠桃园的猴子,左拿右放,兴奋异常。可能由于过于激动,在一阵你推我搡之后,一整面货架上的食品如多米诺骨牌般依次倒下,纷纷跌落在地上。孩子们应该是吓坏了,笑声戛然而止,空气瞬间凝固。我们都把目光从杂乱不堪的地上挪到老板的脸上,孩子们好像也做好了准备,等待一场暴风雨的来临。

“没事,”温柔的声音稀释了凝固的空气,“别害怕,我再摆上就是。”

孩子们惊讶地看着他,看着那个他们认为本该发怒的老板,那个满脸胡茬的男人。他站起身,缓步来到货架前,弓下身子,收拾起来。孩子们满脸愧疚地站在那里,似乎并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几分钟之后,他们回过神来,开始用稚嫩的小手帮着老板整理柜台。我被这一幕深深地感动着,不忍离开。

孩子们走后,我问他,为什么不发火?甚至都没有一句埋怨。他笑了,说:“有什么用呢?无非让自己解解气,但不还得收拾吗?弄不好还吓坏了小孩子。得不偿失的!”

我顿时觉得,眼前的这个粗犷的男人从骨子里散发出一种力量,一种,那是世界上最美妙的芬芳。

小时候,我喜欢在阴凉的大树底下,看着一只只蚂蚁把从远方觅得的食物抬进洞去。有时,我也会恶作剧般的用树枝拨弄或者趴在地上使劲吹口气,瞬间把它们送回原点。然而,我发现,每当遭遇这样突如其来的“意外”,蚂蚁们总会抖抖身上的尘土,继续重复起刚才的动作。当我再次恶作剧“捣乱”,它们依然不紧不慢,不急不躁,不慌不忙地重新来过,没有不安,没有躁动。每次,都是我输。现在才明白,它们身上也存在着这种力量,一种不抱怨的力量。

我还亲眼见过这样的场景,树枝上鸟儿刚刚垒成的窝,在一夜的狂风暴雨之后,那温暖的巢被吹得散落一地。我本以为它们会另觅住处,但是几天之后,一个新的家又出现在了那里。

我还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一篇费尽心思写好的稿子,因为存储不当,再也无法打开。虽愤怒抓狂,却无济于事。去卫生间洗把脸,到阳台转一转,之后打开电脑,重新写过。竟然发现,文章比之以前更加耐人琢磨。

你是否也有类似的遭遇,辛辛苦苦一阵子付出的努力,最终却被别人抢了功;好心成人之美,却被人误解为另有企图;珍藏多年的心爱之物,遗失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

当你真的学会了不抱怨,内心便会繁衍出宽容、释怀和快乐。一个快乐满身的人,又怎么会让世间的种种繁琐芜杂困住手脚呢?

暖室里的花

阳台上养了一盆四季发财,是苗圃老板送的。刚给时非常小,只有两个杈上面长了几片绿叶子。拿到家后为了让它茁壮成长,我隔几天就给它松土、浇水、施肥。经过半年养殖,却事得其反不但没长反而萎缩了。几片叶子都成了黄色,杈子也成了黑色。我很焦急,便去了趟苗圃问了问老板是什么原因,老板说“你可能是浇水太多,松土太勤,施肥次数多所造成的!”

其实养花跟养儿是一个道理,大部分家长对孩子都非常娇惯甚至溺爱,结果令孩子好坏不分不明事理,最终走向犯罪的道路!就像我那一盆四季发财一样!

阳台上有一盆长青藤刚买时很小,经过我的耐心呵护长得非常旺盛。结果爬满整个顶棚,连晾衣架都爬的没有空隙了!只好忍痛割爱把它们剪掉!

这也如同养孩子一样,没长大前天天盼着他们长大,当他们真正长大后又不听你话了!

人总要回到苦难红尘

峨嵋山一处摄影点,老板从山里捕捉了一只猴子来陪照以招揽顾客。猴子蹲在一根高1.5米的柱子上,脚上系了一根链条。它必须永远蹲在那儿,因为链条只有30厘米长,如果它跳下来,就被倒吊在上面了。它的尊容被摄进了无数的照片,同娇美的太太、潇洒的绅士还有天真活泼的孩子为伴;然而领略峨嵋山风光的乐趣同它都是无缘的,它不过是这个柱子上的囚徒,严寒酷暑,日照霜落,它都只能在那忍受煎熬。

后来被一个居士团体发现了,居士们认为这是虐待动物,要求老板释放这只猴子。老板认为这是他养的牲畜,别人无权干涉。经过激烈的争执,老板提出除非他们出钱赎出这个猴子,要不他就继续这样经营。居士们没办法,只好发动大家捐款,用3万元的高价给猴子赎了身,让它返回山林。

当链条解开以后,猴子用惊疑的眼神望着这些陌生人,它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居士们做了一个放生法会,来庆祝它的解放,又送了它一挂香蕉,示意它回山林里去。猴子摸摸它被链条磨光了毛并且流着血的小腿,一颠一跛不好意思地走了。到了山林深处,它长叫了一声,不知道是悲哀还是高兴。

人们散去,山里恢复了平静。那天晚上,连同老板在内每个人都睡得香甜。

黎明时分,听到窗外有什么动静,老板开门一看,发现那只猴子以规规矩矩地蹲在原来的柱子上。

每个在红尘中被尔虞我诈、养家糊口、疾病灾难拖的身心憔悴的人都感叹世外的清净祥和。佛陀的千经万论,祖师的谆谆教导,师父的苦口婆心,无非唤醒大众“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但人们还是以种种冠晚堂皇却极其牵强的借口和理由,让自己重回过去的苦难生活。

“胡记”包子店

文/贾定富

一年前,我们米山小区门口的一家包子店在鞭炮声中开张了。这些年附近的包子店开了不少,大多夭折,短的几个月,长的也不超过半年。当时我就对这家包子店能否开得下去,脑海中打了一个大问号。

这家包子店前店后作坊,有100多平方米,装饰素雅干净,给人印象还行。包子花色品种齐全,此外,烧卖、油糕、茶鸡蛋、稀饭、各种奶制品应有尽有。

我妻子、女儿早餐都喜欢吃包子,她们对包子的口味特别敏感。所以我经常换包子店,江滨新村、花山湾、九里街这些繁华小区我都去过,我们还向店家定制过包子,有时买包子成了我的烦心事。

自从这家包子店诞生后,我买包子就便捷多了,后来竟成了它的老顾客。妻子、女儿尝遍包子店的各种包子后,对味道很认可。豆沙包不太甜,烧卖皮薄馅心不那么油腻,菜包货真价实……

去包子店次数多了,我和胡老板夫妻都很熟悉了。胡老板夫妻俩个子都不高,胡老板刚五十出头,妻子小他两岁,夫妻俩给人憨厚、热情的好印象。有件事我一直记着,一次买了许多包子回家的路上,总觉得包子账算得不对。但碍于面子,还有人家挣的是辛苦钱,我就不去问了。哪知第二天,胡老板妻子见到我主动提起这件事,如数退还了钱给我。做生意讲究诚信,信誉是钱买不到的,口碑是行动换来的。还有,我因有事没时间去包子店,一个电话打过去,胡老板都会按我要求分类,把包子装好等我去拿,服务态度让我很满意。

如今包子店开张已有一年了,我当时的担忧是不是有点杞人忧天,现在包子店生意红红火火,早上店堂里坐满了吃早餐的人。说实话,这家包子店所处的市口不算好,但它能坚持下来,是以质量赢得了顾客的认可。“手艺人靠手艺吃饭”这话一点不错。

因和胡老板夫妻接触多了,交流中对他们有点认识和了解。胡老板夫妻是苏北涟水县人,家中祖祖辈辈种田,几代人都会做包子,在当地小有名气。改革开放给了胡家三兄弟一个外出闯荡的大舞台,三兄弟背井离乡来到镇江,打拼了二、三十年。大哥店开在小孟湖,小弟店开在丁卯,胡老板排行老二,原店也开在小孟湖,现把店开到米山来。胡老板夫妻常年很辛苦,每天凌晨三点开始忙,中午有个短时间休息,下午接着干,晚上七点才能歇手。他们用汗水挣来了钱,弟兄三人都在镇江买了房,成了家、落了根,并培育了下一代。胡老板的儿子刚从大学毕业,现在店里帮父母打下手。那天我问胡老板:“你儿子会接你的班吗?”胡老板笑着回答我:“我们没这个要求,更不会强迫他干这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胡老板不愧是个明事理、勤劳、精明的生意人。从他身上我懂得了:靠智慧勤劳创业致富,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竹城小面情怀

文/钢戈

小面在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中独树一帜,老少皆宜,雅俗共赏,无论乡村都市,小面店铺林立,风味流派各异。

友人首推竹城小面。

竹城小面看似普通,没有重庆小面的豪放,没有成都小面的婉约,却平添一种江湖情意,人文情怀。于南来北往的游客访客而言,一碗竹城小面可能会慰藉一次人生旅途。对土生土长的竹乡儿女来说,必然会温暖一段成长岁月,必定会为离别滋养一种思念的情愫。

竹城小面臊子种类繁多,尤以风格独特的肉丁面倍受欢迎,由真材实料辨识度极高的肥瘦相间的五花肉,配置各店独有秘不示人的秘方精心炒制而成。店铺显眼处摆放一锅大骨熬制的骨汤,配以一烧箕翠绿的葱花,自助式服务更显随心所欲,客人自取骨汤,自加葱花,添盐加味,面对洁白醇香伴有葱花点缀的骨汤,自是提前的开胃享受,此刻可豪气向店家唱响自己的诉求:或黄或软,或宽或细,或大或小,或汤或干。待到小面上桌,一天之中期盼的满足,便此开启。竹城小面粗放豪气的经营方式、以诚待客的经营理念似乎与当地曾经盛行、而今渐行渐远的袍哥文化密切相关。在山环水绕、山清水秀名清河场的地方,曾经诞生了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大智若愚的范绍曾,自小生就一副憨眉憨态,人称“范哈儿”,平生豪爽、仗义、耿直,范哈儿的传奇故事通过影视剧再现,成为袍哥文化形象解读。

竹城小面有口皆碑的店家,大多隐于市井小巷,店名要么儒雅文气,要么渲染特色,有的简捷洒脱直接亮出店铺老板的名字。每一店家都会拥有一批相对固定的粉丝级食客。老顾客来了不用多言,老板自会按他个人的习惯,口味直接安排,默契如同多年的老夫老妻。食客再多,即使离开竹城日子许久,老板一旦再次见到你,依然会为你安排熟悉的一切,让归来的游子真实感受到家乡的温情脉脉。小面店家,似乎还有一条不成文的约定:每当清晨上学时分,无论生意再忙,客人再多,必先安排那些背着书包的学子。并非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泛滥,而是当地勤奋好学、崇尚读书的民风盛传不衰。

小面店家时常演绎着竹城人的诙谐、乐观。有朋友绘声绘色讲述:一家小面店家生意奇好,顾客盈门,却是中年老板夫妻吵嘴的黄金时段。吵架内容了无新意,无非是反应迟钝、怠慢客人;性格不合、心生悔意之类。各种数落埋怨,不一而足。夫妻之间本无胜负之分,公理难断,哪一方少说了两句,便有好事者貌似公允,寻机挑拨;哪一时段不再热烈,便有好事者煽风点火,推波助澜。一边是火红的生意,一边是火热的场景。如果不是因为影响第二轮食客到来,第一轮食客定不愿离开,定愿见证夫妻吵架分出胜负输赢。即使离开也是不舍,暗许心愿:明早早点来!周而复始日子天天过,夫妻二人天天上演吵架,生意天天兴旺,乃至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今文人多以竹子的高洁挺拔咏物寓事。竹城有一片宽阔的竹海绵延起伏,游人如织,城廓乡村多有竹林环绕,曲径通幽,优雅别致。小面店家老板的洒脱率性诠释了另一种情怀。炎夏寒冬,有的老板会关门闭户几日自诩享受生活,理由是天气太热或是天气太冷,需要放松几天。有的老板更会不预先公告,关门理由不加掩饰,更为理直气壮:打麻将赢了钱或是输了钱。理由不重要,心情很重要。老板显得很任性,张扬了个性,弘扬了人性。对此,食客也是相当宽容,更添几分期盼。

竹城小面逐渐流行于都市的早餐行列,每次与号称竹城小面相会,总隐约觉得些许遗憾。友人盛情相邀:来我们竹城品尝正宗的小面。或许植根于竹城本土经年积淀的情怀是难以移植,难以复制的。

居有竹

文/孙香我

昨天去逛花都汇,在一家花店里看到一盆竹子小盆景,萧疏三两株,参差有致,实在可爱。就想将其带回家,但和老板谈价钱没有谈拢。我便往外走,我的还价只是靠船下篙,并没有瞎还价,以为老板会喊住我。老板男的,四五十岁,蛮拗的,没有喊我回去。我也一时不好意思再回头,只得怅怅回家。

回来后心里一直放不下,念兹在兹。今天上午小雨,中午忽然放晴,刚吃好饭才十二点多就骑上电动车往花都汇赶,生怕小竹子给人家买走了。昨天小竹子是放在一进店门的架上,我赶到花店就先往那里看,这一看心里一惊,小竹子不见了。老板正坐在店里喝茶,我忙问昨天那竹子呢?老板手往另一边一指,原来是换了个地方。不再和老板啰嗦,加了一点钱,就将这盆竹子抱了回来。

名利那么好的东西,我辈常常无所谓,偏是在这些无用之物上放不下心,也是一痴。小竹子名叫米竹,也叫观音竹和凤尾竹,名字都很雅很好听。昔日东坡有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竹子清直有节,颇似谦谦君子,对之真可令人忘俗。但我辈穷措大,家中唯有两间陋室可容抱膝,哪有院子可以来种竹赏竹,案头能有这一盆小竹子看了玩玩,聊胜于无,我辈也就可以冒充不俗,免得东坡笑人。

离别

这很可能是篇不合时宜的文字。

凌晨零点半,2012已经来临。刚洗完衣服,吃了点东西又要刷牙。怕白天起来会饿,而一年的第一天就饿了的话是很不吉利的。所以,从太平村回来时,特地在松岗公安分局下车,然后去广泰超市买了很多吃的。包括一块生猪肉,回来后用盐、味精、生粉、十三香等腌了一下,吊在阳台的铁丝上,明后天就可以开刀了。

出了广泰,还要去松岗公安分局站坐车。等车的间隙,用手机登录企鹅,一个同事发来一串表情的符号,但因为手机配置的问题看不到。于是就问他,他说是祝我元旦快乐,说自己已经不在XX做了,走时没有和我说一声,很不好意思。

我说,好运!没问原因,因为已经猜到了。

临近过年,在外出差的业务人员都回来了。上班时间没什么事做,有的就会在线看看电影或者下载,占用了带宽,其他人上网就很卡。30号一个上午都如此,很多人都有意见,在公司的企鹅群里抱怨,行政部的提醒了一下,但还是很卡。老板说,查一下,查到了直接炒掉。于是……

我知道,他是当时在看电影或下载的人之一,但我不敢确定是否唯一的一个,或许他是最后一个关掉的。于是,就成了众矢之的。

尽管,他是公司10多个业务人员中工作最努力、业绩最好的之一。9月份在江阴,旗舰店开业活动,方案和执行都是我做的,而他是负责江苏的区域经理,其间有多次接触,对他的工作态度还是比较欣赏。当然,我一直主张公私分明,不能也不会因为私人感情而影响工作。但就事论事,公司的处理并不合适、

无法否认,他在上班时间看电影或下载,做与工作无关的事,还影响了其他人的工作,这确实已经违反了公司的制度。即便他并不是唯一,但拿他“开刀”也并不冤枉。但他既然是违反了公司制度,那么就应该按公司制度来:情节有多恶劣?后果有多严重?造成了多大的损失?该受什么处罚?就算是开除,也要按制度来。比如说,罚款100或200元?

身为老板,公司都是他的。理论上说,他有权决定聘用或解聘任何一个员工,但既然设置了部门、安排了管理者,像这种级别的员工,已经不必劳烦老板去处理。,他只需吩咐一句,下面就会处理得很妥善。但他直接下了命令,让下面的人怎么想?虽然,那个管理者也是他的员工。

从管理的角度,一个人最好是管5个人,太多了就容易混乱。正因为这样,公司才需要设立不同的职级、部门,在老板和普通员工之间设立管理者。有些事老板应该管,但有些事他完全可以放手让下面的人去做。

很多公司都禁止越级上报,很多管理者也不喜欢遇事就找老板的下属。但换个角度,老板有事就直接找员工,而将管理者晾在一边,又何尝不是越级?下属越级,有的管理者就会给他穿小鞋。如今没有人敢给老板穿小鞋,但倘若一个员工都没了,老板还能叫老板么?

有一个词叫“身份”。做老板的,只需要考虑整个公司层面的事就够了。为这种鸡毛蒜皮的事劳心费神,对谁都不好。

前两年深圳公司做过一个项目,他是甲方的营销副总,也是项目的对接人;以前在别的公司,也算是深圳老板的下属。那个甲方的老板,据说就是喜欢事必躬亲的,常常直接对普通员工发号施令,让管理者没办法做事,最终几个管理者都跑路了。

我了解公司的处境,没有资金,所以做的每个方案,都力求经济节约,而不要求公司做过多投入。但在必不可少的项目里,只要不超过预算,我们有权作出决定。如果老板有不同意见,我们有修改的责任和义务,但他没有必要直接来干预我们的工作。做个招商手册,找外包,只看谁的报价最低。做出来之后不满意,又说重做。一而再再而三,我们真的没法做了。

人都有自己的身份和格调,做不符合身份的事只会损害自己的格调。

但我无法改变什么。作为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部门经理,在这样的公司里,没有合理的下属和资金供我支配,名义上是XX部经理,实际上是策划专员甚至助理。结果,大家做的都不是自己份内的事。

这样做事真的很累。

原来,这就是爱……

今天我和他吵架了,他忽然说要和我分手,我不明白,我那里做不好了,他为什么要和我分手?我问他原因,他说:“没有为什么,因为我不喜欢你了……”他的回答让我很不能理解,于是我便气愤而去……

过来几天,我去找他,结果我看到他们很亲密,这样我的心很难受,过去我和他是那样的相爱,几乎我们没有吵架,他跟我说的每一句话我都记在心里,在以前,他很在乎我,我也很相信他,他也很相信我,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分手?我走过去问他为什么不要我,后来我跟他发生了争执,我一气之下,跑走了,他也跟了过来,我跑到了马路上,一辆飞奔而来的车正迎着我来,他看到车,嘴里喊着小心,一边跑过来,把我推到,他被车撞了,看到他倒在地上,我很无助,我过去抱住他,眼泪在不断的往下流,而他的血,染红了我的手……救护车来了,我和他被送到了医院,躺在床上,被推到手术室里的他,我的心已经很难过,一心只想他千万不要有事,于此同时我也在责备自己不应该这样:如果我没有和他争吵的话,就不会被车撞,如果我没有跑到马路上,他就不会有事……这时我的眼泪,泪流不止,顿时然我感到很无助,很无力……

过了一会儿,她来了,我不屑看她。医生出来了,我连忙问他怎么样了,可是医生却摇头,我不敢相信,拼了命的摇医生:“不会的,他不会有事的,一定是你们骗我的……”我无力的喊叫声,让我后悔不已。这时她走过来叫我不要太伤心,我看着她,一把把她甩开,狠狠的看着她:“如果不是因为你,他就不会死。”我狠狠的说,但是她却跟我说:“他是爱你的。”我不明白,我以为她在讽刺我,我没有理他,随后,他递给我一封信,我看着她,问她这是什么,她说:“你看了就明白了。”我打开信,是他写给我的:

亲爱的,你一定很生气,我背叛了你,还记的我跟你说过吗?不管你是谁我都爱你,分手,其实我也不愿意,我是没有办法。因为,公司现在面临着金融危机,而她是富商的女儿,我没有办法,公司是我父亲一手创立,我不能不管,可是唯一的帮法就是娶富商的女儿,我知道这样你很伤心,可是我没有办法,请原谅我的自私,而那个富商的女儿,她是好人,而我们也没有发生任何关系,请你相信我……

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喷涌而出,站在一旁的张秘书说:“其实老板并没有不爱你,是不想你受到伤害,当老板知道要娶富商的女儿时,你知道老板说的吗?他说:“她是我这辈子唯一的女人,我不可能娶她。”老板他是爱你的,但是他没有办法,他只能选择伤害你。”

听到张秘书的一番话我顿时明白:他是爱我的,是我错了,是我没有相信我和他之间的爱情。”

回到家,我每天都想行尸走肉的活着,根本没有心情。张秘书走过来狠狠的骂我:“你这个没用的家伙,老板为怎么什么喜欢你,信任你,你难道要让公司倒闭吗?就算老板不在,你也要生活,既然公司已经交给你了,你就是振作起来,不要让那些人有机会炒作,你醒醒啊。”秘书的一番话点醒了我,她说得对,我不因该这样,他怎么相信我,我要振作起来,不能让那些人看不起。于是,我便接管了公司,并且越做越大,因为这是去欠他的,等到来世我一定会坚守我的爱情,我一定不会在错过了。因为我的不信任,导致我的后悔,所以,到最后,我才明白,这就是爱……

智慧之门

文/程刚

1979年,希尔顿以2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赫尔辛基一处繁华地段商厦,然后将它开发成了一处酒店,很快进入正常营运状态。

不久后,希尔顿发现酒店隔壁咖啡厅生意非常好,酒店里也有不少客人谈生意、会朋友把地点安排在这里。于是,希尔顿便主动联系这家咖啡厅老板,希望与他合作。

谁知,希尔顿却碰了一鼻子灰。原来,这座商厦以前老板与咖啡厅老板因为商业利益仇恨很深,虽然商厦转手,但咖啡厅老板却把仇恨转嫁到了希尔顿身上。

希尔顿了解具体情况后并不气馁,他再次找到咖啡厅老板,提出大厦已易主,现在他只需要在酒店大厅这一侧墙上开一扇门,然后直接和咖啡厅联通,随便出入即可。可咖啡厅老板还是那股犟脾气,并对希尔顿说:“除非你拿一百万,否则,免谈!”

一百万在当时不是小数目。希尔顿经过一夜思考,第二天便拿着一百万递给了咖啡厅老板。当然,咖啡厅老板再也没有任何理由拒绝了。

不久后,酒店直通咖啡厅的门装好了。任何一个人看来,这个门花了一百万实在不值。

希尔顿则开足马力宣传,入住酒店免费送10元去咖啡厅、酒店里有一家咖啡厅,是理想的会谈地点……当然,咖啡厅老板也不会让客源白来,因为每个人到这里消费至少要60元,酒店每引进一个人,咖啡厅会给希尔顿2025元,而希尔顿则每人赚回10元。更重要的是,希尔顿酒店从此入住率直线飚升。因为,许多客户见朋友或是谈生意晚了,直接选择在希尔顿酒店住宿。

许多人问希尔顿为什么舍得花一百万开一扇门。希尔顿笑着说:“顾客出了门,就可能去别的咖啡厅。同样,咖啡厅顾客出了门,也可能入住别的酒店。但开了这扇门,他们会认为,这是最便捷最方便的一扇门,最重要的是,我们与咖啡厅打开了‘一扇门’,从此我的生意再没有负面新闻了。”

一百万开一扇门,可能谁都不理解,可希尔顿却只用了两年时间便回了本,而且挣了一百万,这或许就是他的人生智慧之门。

吞下20%的暗区

文/王月冰

姐姐准备建房,周末邀我跟她去建材市场买材料。由于我曾在这市场工作过,对很多建材老板都认识,也熟悉他们的心理。几乎谁都知道,建材行业三角债多。因此,不少建材老板奉行的原则是,情愿少赚,坚决不做赊账生意。有些老板甚至根据经验练就了一种特殊本领,那就是能在交谈十句话之内准确判断出对方能否货到付全款。

我带着姐姐在建材市场逛,都是熟人,都是老样子。我努力还价,果然不出所料,听到我说一分钱都不欠,货到全付款,价格一降再降。

买了一圈,还缺一种重要扣件,问了上十家店也没有。就在这时,有人告诉我:“吴姐那应该有,她做得最大,货最全。”“就是C栋的那吴姐?”对方回答是。我有些纳闷,她之前可是市场里店面最小的,我记得几年前我离开时她刚起步。

轻车熟路找到吴姐那,简直惊呆,她的店面已由当年的60多平方米扩展到了600多平方米,货品齐全,办公区、接待区、产品展示区、加工区井然有序。不少客户在谈生意。我说我找吴姐。店员告诉我:“吴总去厂区了,马上就回,您坐下喝杯茶等一下。”“厂区?你们还有了自己的工厂?”“是的,我们的厂很大呢,型材方面不少稀有型号我们这都能做。”我几乎有些目瞪口呆,屈指一数不过7年时间,这个吴姐怎么会发展这么迅速?

吴姐来了,我以为她不记得我了,没想到她超乎寻常地热情:“我的财神爷呀,可算再见到你啦!”我大吃一惊,我怎么会成了她的财神爷?见我疑惑,吴姐拉我到她办公室。

吴姐微笑着对我说:“你不会想到吧?你当年的一句话,给我带来这么多财富。”我懵了,说:“姐你可别吓我,我一句话如能有这么大威力,我自己早成上市公司董事长了,哪还要给老板打工呀。”吴姐还是笑:“话可不能这么说,你可能自己都没意识到那句话的力量,甚至你都忘记是哪句话了。”

是的,我确实忘记了,我只记得当年吴姐才到市场来做生意,我在另一个老板底下做业务员。吴姐说:“你真忘了?你告诉我的:其实,80%的业务都是优质业务,最后比较棘手的账目也不过20%!”哦,这一句呀,我想起来了,这个数字是我在多次统计业绩时发现的,那时我经常提,跟这市场的很多老板都说过。吴姐说:“那天,你在我这玩,恰好有个熟人带生意来,可对方似乎要赊账。我不想做,因为大家都告诉我赊账太麻烦,也许压根收不回。等那客户走了,你跟我嘀咕了这句话。我当时心中一亮,豁然开朗——如果我对客户来者不拒,也许会承接20%的劣质业务,但更可能换来80%的优质业务,这算盘,打得响呀!何况,那20%的账目并不是通通被损耗,只是比较麻烦,最后真正完全损失的,也许不过百分之几。可如果因为害怕那20%而不敢放开手脚做,那我失去的肯定远远不止20%。”

这下轮到我恍然大悟了,好个聪明的吴姐呀,这个20%的可能性,市场里几乎每位老板都知道,可他们只看到了它意味的风险和损失,于是抱着宁缺毋滥的观念做生意,在降低了风险的同时,也失去了更多优质业务。吴姐却看到了20%携带的80%,她知道,这就像想到春光里沐浴阳光,你不能因为可能倒春寒而拒绝开门或只开一条门缝。于是,吴姐拉大门户接待客户,只要对方是诚心买材料,不是骗子,她就卖。最后,虽然吴姐账本上难以收回的债务数目达到了上百万元,可她这些年所赚有上千万元,何况那些债务想些办法大多还是能收回!

是啊,很多时候,五分之一的屏障足够遮住我们的双眼,却没想到,它的旁边,还有五分之四阳光灿烂的大片明亮。吞下五分之一的暗区,收获五分之四的阳光,很值呀!

品剩菜的老板

文/王彩霞

一天,我带着孩子来到一个叫“桃园酒家”的饭馆。这家饭馆的位置坐南朝北,里面装修简单却很精致。饭店的西半侧用玻璃做成的屏风把几张大圆桌隔成一个个独立的单间,玻璃上喷墨的山水画令人耳目一新,在盛夏时节眼前掠过一丝清新的凉意,仿佛置身山水之中。东半侧一张张桌椅,板凳干净整洁,排列有序,散发着让人心旷神怡的酒红,一看就是新开业不久。

正是吃饭的点儿,饭店里却冷冷清清,稀稀疏疏地点缀着几个客人,我照着菜谱点了三个菜,两份米饭,我们母女便狼吞虎咽起来。

饭既吃过,自然就该朝家走了。我们的电动车到了建设大街路口,我忽然想起装孩子的水杯和玩具书包遗忘在刚才的饭桌上了。于是就调转电动车方向,急促地向“桃园饭店”驶去……

饭店里一个身材中等,体形微胖,带着一副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的中年人,正坐在东半侧顾客的位置上吃饭,见我进来,不待我说明来意,他转身走向前台,拿起一个书包,递到我手里。我点点头,直觉告诉我,他是这里的老板。我正准备对他道谢,眼光却在无意之中落在一个地方,这个地方使我张大了嘴,吃惊得说不出话来。

看官,您以为我如此惊诧得原因是什么?告诉您吧:这个门面和规模都算不上小的饭店的老板,正在对顾客吃剩的冷羹残炙下筷子!在他面前一字排开着三个盘子,其中一个就是刚才我和女儿吃剩下的半盘糖醋里脊!

我的天那!

尽管我没有出声,我的表情和表现都被老板收入眼目之中,他看了看剩菜,看了看我,尴尬、不好意思、窘态,这些东西就出现在他的表情里。

“您这么节俭呀!”我打破了沉默。

老板看了我一眼,笑了笑,笑中透着稳重和谦虚:“我已经吃过饭了,见这几盘菜剩得挺多,就端过来,我想看看是不是味道有什么不……”

就这么两句话,瞬间叫我内心深处涌动起一股细细的暖流,这股细细的暖流缓缓地上涌至我的鼻腔,导致我鼻子阵阵发酸。同时,我也生出了想和他交流交流的愿望。

老板夫妇原来在丰收路上的印染厂上班,他是厂里的会计,妻子是工人,在车间里上三班倒。前几年工厂倒闭,两口子双双下岗,四处打工,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迫于生计,夫妻俩拿出了多年的积蓄,又找亲戚朋友东挪西借,开了这家饭店,现在开业不到一个月。

“以前我就喜欢做饭,没事总爱拿着菜谱瞎鼓捣,现在正好用上了。”

这时,看见从后厨走出来一个系着白底兰花的围裙,烫着短短的卷发,皮肤白皙、体态丰满的中年妇人,他就介绍:“这是我老婆,和我一起同甘共苦,风风雨雨十几年了。”老板说话的时候有点儿动情,接着话锋一转,对妻子说:“这位是刚才在咱家吃饭的客人!”

女人和善地一笑,嗔怪道:“这是咱家的客人,难道我还不知道?刚才是我端的菜,她一共要了三个菜。这位女客人带来的小姑娘长得可漂亮了,一双大眼睛水灵灵的。这才几分钟,难道我会忘了?”边说边用白白的手摩挲了一下我女儿的脸蛋。女儿听到夸奖,冲着老板娘高兴地甜甜叫了一声:“阿姨好!”老板娘脸色就更和善更慈祥了:“真乖!”

我和老板也笑了。

老板娘看了看那几盘剩菜,稍带埋怨地对丈夫说:“我说让你端到后厨里去尝,你偏不听,让人家看见多难为情。”

丈夫老板扶了扶镜框,又挠了几下脑瓜皮,不好意思地笑了。

忽然,女人像发现新大陆似的,高声道:“哎呀!你还不赶紧问问客人,刚才那盘糖醋里脊剩下不少,到底是做的味道不可口还是别的原因?”

“味道挺可口,只是要的菜太多了,你们给的分量又足,吃不下了。”我真心实意地说。

老板又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里脊肉放到嘴里,嚼了一会儿,缓缓地说:“这盘糖醋里脊醋放的太多,有点酸,盐搁得太少,吃起来偏淡,咱们北方人口味重,一般都喜欢偏咸点儿……”说完,一脸诚意地看着我。

“里脊肉再多放点儿淀粉,肉炒得再嫩点儿,就更好了。”我也是一脸诚意。

我们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像三个谋划国家大事的臣宰,又像三个给病人会诊的大夫。

这夫妻俩的言谈举止让我觉得有一种叫“感动”的东西在我的心里左碰右撞,寻找出口。

起逮猫心肠

文/文建

有一句话说,腰杆上夹死耗子,冒充打猎人。虽说是冒充,不过打的还是耗子,多少也算是一种好事,而起逮猫心肠就大不一样了。

现在各种广告电话满天飞,啥子低息贷款、低价销售、免费赠送等等轮番上阵,搞得人脑壳发晕,一不留神就掉坑坑里去,爬都爬不起来。那天我就接到一个贷款电话,一个年轻女娃娃,说得很温和客气,利息低,不用任何抵押,放款快,可以随借随还。总之是噼噼叭叭往下说,你听我说,你听一分种,现在不需要没关系,先作个了解……我一句话没说,直接就把电话掐断了。旁边一个人说,人家态度那么好,你咋个话都不说一声就挂了呢?

我随口就说了一句,那晓得人家起的啥子逮猫心肠。起逮猫心肠,就是打小算盘,不怀好意,暗中算计人,是见不得光的。

有一阵子,我混迹于成都荷花池批发市场,帮人守摊子,有个黄老板是老熟人了,经常都来铺子上拿货。黄老板五十来岁,生意做得好,说话粗扛扛的,一副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样子,他也算是老江湖了,不过有一次还是一不小心中了招。

市场上都有帮倒提包拿货的搬运工,喊一声拿包,就飞叉叉跑过来,给点工钱,自己就当甩手老板了,轻松得很。那天黄先来铺子上点了货,又去其他地方拿货,大老板当然不会自己提起大包小包的货到处钻,一般都有个跟班,这时又找不到熟悉的搬运工,黄老板喊了一个搬运工。这个人要价也高,跟一趟要十五块钱,黄老板说,啷个那么贵,一般都是十块钱,当真骗他不懂噻?另一个搬运工见状马上跑了过来说,我提包便宜,黄老板问他好多?这个人说,八块钱总可以嘛?这还差不多,黄老板想都没想,喊起那人就走。

黄老板进了几大包货,要拿到我们铺子上来打成大货包才好发货。走到巷道边,那个搬运工说,老板,你在这儿等一下,我去上个厕所,把几个包放在地上就走了。黄老板也没在意,哪晓得人家早起了逮猫心肠,把他当成了猫。等了一阵不见人来,他想这样走了也对不起人家,毕竟跟了一个多小时,连一分辛苦钱都没拿到。黄老板就跟旁边铺子上的人招呼一下,等那个搬运工来了,就喊他来我们铺子上来拿钱。

黄老板是想喊另一个搬运工把货拿走,铺子上的人提醒他,老板,你是不是遭骗了,那个人肯定不得转来了。黄老板不明白,咋个不转来了,他连搬运费都不要了吗?人家喊他把袋子打开看一下,是不是他拿的货?黄老板打开包一看就骂起来,他拿的好货不见了,包里尽是不值钱的东西,自己的东西眨眼就变了。

黄老板也傻了眼,这是咋个回事?人家说,他是中了调包计了,那个搬运工就是个骗子,专门在市场上以帮人提包为掩护行调包计的。

黄老板这一下就损失了两三千块,他跟我们说起这事就骂,这狗日的,我说啷个起好心,那么便宜,搞半天是起了逮猫心肠。老话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但千万切记后半句话,防人之心不可无。遇到陌生人突然向你示好,过分的热情,就要注意点了,说不定人家已经起了逮猫心肠。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