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的文章

2022年12月09日经典文章

小城的文章(精选20篇)

小城旧事知多少

文/李春生

米兰阳光大厦、中国电信大楼、乐天玛特、秋浦花园,这些商业大厦,花园似的住宅楼,矗立在崭新的池城市中心。白天道路上车水马龙,行人熙来攘往。夜晚高楼上霓虹闪烁,马路上到处流光溢彩。看着这幅美丽的图画,不禁让我想起往昔的这个地方,那些尘封已久的往事,就如同一帧帧发黄的旧照片,又重新展现在眼前。

那时候的市中心,最高的楼房只有三、四层。 “秋江饭店” 、“邮电局” 、综合百货公司” 、“土产公司” ,站立在漫漫时光里,遥遥相对。这些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建筑,经历了多少时代风云,在池城的市中心曾演绎过无数难忘的故事,如今已经悄然退出,只留下难忘的旧影,让那些曾经和它们朝夕相处的人们,在踱步街头的时候能够添一缕对往昔的回忆,多一份思旧的情怀。

高耸在市中心的中国电信大楼,就是当年的老邮电局,在它的南面是新华书店,它们都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从继武巷搬来。每当黎明来临,小城在晨曦里活跃起来,邮电局里一片忙碌,一辆辆送信和送报纸的自行车鱼贯而出,奔向小城的各个角落,发电报的电波声从小楼里向外飘荡。那时传递信息全靠写信和发电报,电话还很少。打长途要到邮电局打,坐在长长的木靠椅上排队等待,在邮电营业大厅柜台的两边,有几个小小的写着号码的接听室,常听见柜台里的接线员喊:“打合肥电话的,请到二号室接听” “芜湖电话接通,请到三号室接听” ,于是坐在木椅上等长途电话的人,迫不及待地跑进去接听。

平常没有什么急事,写一封信互道平安,那时一封信的邮费八分钱,近路三五天能收到信,路途遥远的地方寄封信要半个月才能收到。“绿衣信使”骑着自行车穿街过巷,挨门挨户地投递信件,让许多在期盼中久久等待的人们,如获至宝地从信使手中接过远方的来信,那种喜悦真是不言而喻。

如今的购物超市乐天玛特,那里曾是池城首屈一指的“秋江饭店” ,是贵池县委的招待所。餐饮和住宿都是一流水准,生意兴隆,宾客满堂。记得在饭店大门外右侧,有个木材搭建的宣传台,除了用于大型集会,常常夜晚在那里放露天电影。至今还记得,当年秋江饭店门前看露天电影的情景。夏夜,小城万人空巷,人们拿着板凳扛着小竹椅,扶老携幼聚集在市中心的白色银幕下。许多感人的电影故事,给那时平淡的夜生活增添了难言的乐处。《上甘岭》、《平原游击队》、《洪湖赤卫队》一部部影片家喻户晓,《我的祖国》、《红湖水浪打浪》一首首红歌唱遍大街小巷。

紧邻秋江饭店旁边,还有秋江理发店、秋江浴池。每逢过年过节来这里剃头洗澡的人特别多,常常排队等位子。这里剃头师傅的手艺是小城顶尖的,他们的“顶上功夫”都十分了得,前来剃头的顾客络绎不绝。洗澡的大浴池热气腾腾,草杆子编的拖鞋,木躺椅一溜儿排开,泡好澡躺在上面,不时有澡堂里师傅,送上滚烫的手巾把子。热乎乎的擦在身上特别舒服,大壶里有茶水,可自斟自饮。遇上相识的人,便天南海北地聊起来,在匆匆忙碌的生活中,又得浮生半日闲。

秋江饭店的马路对面是土产公司,经营贵池的土特产品。土公司北面最早曾经是贵池的天主教堂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那里绿树掩映,唱诗班悦耳的歌声和钟楼上悠扬的钟声在幽静的教堂里回荡。后来那里成了贵池县医院,一直到六十年代才搬迁。

土产公司的门前,夏天的时候有一大排卖西瓜的瓜棚,大棚是用竹子搭的,里面堆满了从乡村送来的西瓜,让人挑选。一排排临时柜台上,摆放着切开来卖的西瓜,大块小块任你选择,三、两角钱就能吃到新鲜的西瓜。吃瓜的时候,四周就会围上来几个孩子,有的拎着竹摇篮,有的拿着旧瓷盆,接食客吐出来的瓜子和吃剩下的瓜皮,瓜皮可以当菜,瓜子洗净后晒干,过年时拿出来在柴火灶上一炒,喝茶嗑着西瓜子,顿时香飘满屋。

今天,高耸入云的米兰阳光大厦,正俯视着全城。是在展望未来,亦或在追寻着过去?它足下的这片土地,经历了多少变迁,从“舜井巷” 到最早的综合百货公司,再到“池州商场” ,时光匆匆走过六十年。如今这里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新地标,每条道路,每座楼房,都见证了这座城市一步一步的发展历程。

小城旧事

文/小嘉子的主场

天湛蓝湛蓝的,风轻轻地从耳边吹过。熙熙攘攘的车站,一位女子刚从一辆长途车上下来。八年了,她离开这座小城已经整整八年了。八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足以使很多的事情发生改变。当初那个稚嫩的少女已经不在了,现在的她,已经是一个充满成熟女性气味的女人。

再次踏进这座小城,是因为工作的需要,她被调为驻这座城市分公司的经理。说实话,再次踏进这座城市,她的内心是忐忑的。本以为八年的时间已经让记忆沉淀于心中。但,熟悉的小城、熟悉的气息,终是再次将她心中的那根弦击溃。

她回到公寓,好友打来电话叫她出去为她接风,她拒绝了,现在的她只想休息,来平复一下内心的波动。床边的照片,相依的两人,将她的思绪带回了八年前。她认识他是在一次偶然的意外中,那时的他,是校园里的风云人物,不仅外貌出众,而且成绩也优异。而她,亦是班里的佼佼者,总有不同班的男同学递来情书,不过她都拒绝了,或许是心中觉得心中的那个他还没出现吧。遇见他,终是激起了她内心的涟漪,属于少女的那份悸动是为他而跳动,她的目光被他所吸引,她的心也为他而开放。她不敢主动去向他表明自己的想法,她害怕被拒绝,她就只是静静地关注着他。

有一天,她收到了一封与众不同的信,拆开来看,在看到署名时,她笑了,原来他也是对她有着好感。自然地,两人走到了一起,尽管学校禁止谈恋爱,但这并不阻碍她们的交往。校园里,她们一起吃午饭,一起散步于校中的林荫小道。校园外,她们执手漫步于河畔。她喜欢到处去玩,他就陪着她。他喜欢逛街,他就充当劳力,为她提包。她不喜欢吃的东西,他就默默地为她挑掉……他就这样事事顺着她,时时宠着她,连她身边的同学都羡慕她有这样体贴的男朋友,她自己也觉得自己是上天眷顾的幸运儿。她沉浸在甜蜜的世界中,她认为自己会跟身边的男人终身到老,直到那一天发生了那件事。

“我们分手吧。”一大早还在睡梦中的她突然接到这样的电话,一下子就清醒了起来。

“为什么呢?不是一直动好好的吗?”哽咽着,她问他。匆忙去找他。

那一天,她们在他家争论了一番,她质问他为什么要分手。他没有过多的解释,就是说两人已经不适合了。她不相信,不相信那个事事宠爱自己的人会离开,她无法想象没了他会怎样。

那一天过后,她再也没有见过他,听别人说他已经退学搬去了新的城市。她的心里一阵阵地痛,她还是无法相信他就这样离开自己了,她总会到她们曾经去过的地方静静地呆着。为了忘记他,她选择用学习来麻痹自己,她希望远离这个充满伤痛的城市。

她成功地考取了远方的一所知名高校。毕业酒会上,她无意从其他同学口中得知他因为肾衰竭已经去世了。她强忍住心中的痛苦,离开了酒会,独自走在街道上,泪水早已在脸上流淌,心中的伤疤再次被揭开。原来他不是不爱自己了,他只是不想拖累自己,不想自己见证他的死亡。但他知不知道,自己真的很想他,想跟他一起分担伤痛。遗憾已经无法弥补,她只能选择躲避,躲避这座弥漫他的气息的城市。在远方的城市,她渐渐适应了没有他的日子,渐渐放下了对他的思念。

现在,再次踏上这片故土,本以为已经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以为已经能够坦然地面对曾经的种种,却不料,看到熟悉的景,她还是痛了,还是无法直面过去。

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小城的旧事,小城的那个他,终将是她的劫。

雨后漫步

文/素依清浅

1

盛夏时节的雷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半个小时前,还是狂风肆虐,暴雨倾泻。而此刻,风静雨止,天地一片清明。短瞬的疾风骤雨,驱赶走了连日的燥热,同时,也似乎驱赶走了心底的郁闷和压抑,心情,在瞬间变得清新明朗。

雨洗后的天空明洁高远,远处的天边,有浮云游动,落日的余晖,不甘落寞,尽情展现最后一刻的美丽和风采。此情此景,心,不自觉的飞到了室外,飞向了广袤无垠的天地间。

2

不远处有一条窄窄的小河,河两岸是人们休闲消遣的好去处。各种石块筑成的不规则图案的斜坡看上去清爽而整洁,两岸的半坡上有长长的水泥通道供人们散步休闲,此刻,已经聚集了不少的游人,岸边的杨柳在晚风的轻拂下,颔首弄姿,似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有少许细长的柳枝探入水面,轻轻点点中,漾起一圈一圈的涟漪。

岸边,是绿色的长廊,各种各样叫不出名字的花草和树木,在雨水的侵润下,更加鲜艳,更加葱茏,它们在不经意间美化了小城,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绿地中间的空地上,有笑容满面、精神矍铄的老人在跳舞健身,时而有新来的老人加入他们的行列。静坐凉亭下的我,不由的被这一幕吸引了。也许,他们的舞步算不上规范,他们的身材算不上迷人,他们的面容算不上漂亮,但是,此刻,在我的眼里,他们是这里最美最靓的风景。他们,如身边的这一抹绿意一样,不知不觉间,装点了我的视线,滋润了我的心海。

抬头看天边,落日早已归隐山林,弯弯的月亮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高悬在空中。夜幕低垂,朦胧的月光透过斑驳的树影落在身上,有点迷幻的感觉。橘黄的路灯下,悠闲散步的行人越来越多。起身,向前。喜欢这样一个人安闲的散步,默默的行走,默默的观看,默默的遐想,默默的思考。

3

街心广场上,流光溢彩,人头攒动,一片欢乐的海洋,四周的射灯将广场照耀得如同白昼。广场边,叫卖小商品的声音此起彼伏,各式小吃生意兴隆,嬉笑打闹的孩童在人群中穿梭,仿佛自由游弋的小鱼。场地的南边,有专为小孩提供的游乐设施,年轻的父母正喜笑颜开的陪着孩子在玩呢。

正中的场地上,年轻的老师正在教孩子们学习溜冰,很多孩子看上去还是学龄前的样子,最大的也不过十来岁,他们穿着各式的衣服,头戴安全帽,脚蹬溜冰鞋,一脸的天真烂漫,正专心致志的练习着。孩子们优美的动作赢来了围观人群一阵阵的掌声和赞扬。

看到这些孩子,不由的想起女儿。曾几何时,女儿也如眼前的这些孩子一样,活泼可爱、天真俏皮。一转眼,已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为人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快快长大,却忽略了自己正一步一步走向衰老。漫漫时光是最好的魔术师,悠悠岁月是最好的见证人。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是我在广场上见到的最有活力最有魅力的亮丽风景。

不喜太过热闹的场面,只在广场稍做停留。雨后的小城,干净整洁,温馨依旧;雨后的夜晚,凉风习习,空气温润。这样的夜,适合漫步。

4

回转的途中,特意选了不同的街道。眼前,是一片老城区,仿佛垂暮的老人,静谧而安详。一条并不宽阔的石板路通向小巷的深处,稀稀拉拉的路灯悬吊在相距甚远的水泥杆顶上,光线幽暗而迷蒙。这便是小城最古老的石板街了。

沧海桑田,岁月变迁,脚下的石板路,失去了原先的平坦和锐利,变得坑坑洼洼,高低不平。路灯暗淡,月光朦胧,映射在青色的石板上,泛着幽幽的冷光。没有人音,偶有虫鸣,仿佛置身在空旷的田野,而两边低矮的民房却在无声的提醒着我,这里并非田野;这里,是古老的民居;这里,是小城最初的缩影。

轻移脚步,缓慢向前,生怕一不小心会惊扰了沉睡中的小巷,惊扰了一帘清梦。淡淡的月光,如水般的倾泻下来,古老的小巷,古老的民居氤氲在一片宁静祥和之中。青砖筑就的外墙,历经风雨的侵袭,变得斑驳不堪,满目创痍。墙上那暗红色的“拆”字,分外醒目,刺激眼球的同时,也似乎刺激着内心的某根神经。也许,不久的将来,这里,再也不见青青的石板路,再也找寻不到小城昔日的身影和风采了。

拆迁在即,多数的人们已经在外面买了房安了家,只有少数的老人还在此留守着。我以为,老人们守侯的并不只是一方安身立命的居所,而是几十年来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感情,那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浓厚的情感,又岂是一个拆字就能抹得了的?如今,小城古老的踪影越来越淡,到处可见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老城区最后的坚守还能持续多久呢?见证小城变迁的最后一条石板街还能保留下来吗?

弯弯曲曲的石板街,延伸至小巷的尽头。小巷深处有人家,那些数十年来居住在小巷里的人们,就是通过这条石板街走向外面的世界的。我不是小巷里的居民,但却无数次的从这里走过,每一次行走在这里,便会自然的想起戴望舒笔下的《雨巷》,想象着那个撑着油纸伞,有着丁香般芬芳,结着愁怨的女子,是以怎样的姿态,怎样的神情,徘徊在寂寥的雨巷。

脚下的石板路,雨洗后的痕迹依旧在。那个撑着油纸伞,结着愁怨的女子终究没有出现。苍茫的夜色下,寂寥的小巷中,唯有我,独自踯躅而行。也许,简单如我,缺少了丁香女子特有的哀怨,彷徨和惆怅,也便无法演绎那一副经典的画面吧。

5

骤然响起的手机铃声,将我的思绪拉回。却原来,很少独自外出散步的我,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逗留了数小时。

在哪呢?怎么还不回来?

简单的话语,包含着满满的惦记和牵挂。无言一笑,转身,沿着小巷中的石板路,回家。夜色中,有一盏灯在为我亮着。

小城故事多

文/谢芳芳

衡东县城是一个小城,是我的小小的城,是个美丽的地方。清早,爬到杨山顶上,晨雾缭绕,洣水环绕着的小城就像悬在空中的城堡,美轮美奂,就是一座仙岛。我不理解当年秦始皇为什么不派徐福到这里来找,要去海上找;中午在杨山上看到的小城,就是一幅油画,浓墨重彩之间,城里的街道清晰笔直,树木葱茏,车辆川流不息,高楼抬起更骄傲更自豪的头;夜晚,小城彩灯环绕洣水岸,无论是新大桥还是老大桥璀璨的灯光,与洣水中波光的倒影交相辉映,盏盏路灯与车灯遥相呼应,在告诉你什么是洣水、天上、人间,洣水静静环绕着小城,滋润着这片土地。杨山是当年杨山侯的化身,融入血脉,历经几千年的沧桑,静静守护着小城,守护着土地上的子民。登临杨山,可以不把酒临风,可以不喜气洋洋,却可以豪情万丈,愿意为这片土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激情。因此,我也理解了当年廖先悟叔叔在设计规划这个小城时莫名的激动。

站在杨山上,我会多看几眼水塔,因为那是我父亲工作的地方,找寻水塔下的罗荣桓图书馆,因为那里是廖叔叔工作的地方。

上世纪八十年代,父亲终于从乡下回到了小城,在自来水公司当书记。父亲是知识分子出身,那一代人中,五十年初期到六十年代中期,整个衡阳市正式科班出身当干部的极少,我父亲就是一个。父亲崇尚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所以总会告诉我:“隔壁有个画家,叫廖先悟,以前,放电影前放映的幻灯片,全部是他画的。还有你喜欢的小人书,也是他画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他都画过。他的作品参加过三次国展了!”

廖叔叔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已经出名了,基于这个原因,衡东县1966年析出县,规划设计图全部出自廖叔叔之手。

衡东县庆贺五十周年之际,有些人的名字是不应该被忘记的!廖叔叔告诉我。

1966年6月,彭仁阶、向佳良从衡山过河到新塘,走四十里路,找到了这个还是小山密布的地方,选做县城。当时的建县指挥部,租在原大礼堂一条小路往河边走下去的两棵大樟树下的人家。根据当时省委书记王延春提出:“公园外貌,生产内容”八个字的要求,建县指挥部安排彭墨村、张璞、王图萼、廖先悟四人到广东新会、阳江等四个县城考察学习,新会、阳江很美,家家户户养花,窗户上有鲜花坠落下来,每一条街道都是密密麻麻的鲜花簇拥着,单位与单位之间都是公园,每个单位不直接连接,留有绿化空地,回来后,经开会研究,就按新会县城的理念开始设计,廖叔叔就是设计师。

为了设计好所有图纸,心有丘壑,白天,廖叔叔主要任务是爬山,因为那时的衡东城还是山连着山。每当爬上一座小山,廖叔叔都会心跳加快,似乎想到了更好的设计方案,走到草席厂,东边到渡头坪,枧头坪,晚上设计规划,汇报,用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衡东整个规划图出来了。

1969年12月,廖叔叔全家来衡东,住在电影公司一间房子里,廖叔叔的夫人袁阿姨也是画画的,在镜子上画花鸟虫鱼,属于工笔画。两个画画的人儿,参加了衡东城初期建设最繁重的劳动。每天到洣河挑沙子,挑鹅卵石,到山上挑石头,铺路!每个职工都不例外,每个人都很乐观,没有自来水,洣水去挑,洗澡就在河中畅游;没有电,就着煤油灯话家常,作画,就这样铺好了东西南北四条街道路基。

如今,走进县委大院,香樟一年四季郁郁葱葱,整个大院就是一个花园,可曾有谁体会到当年建设者们的良苦用心呢?廖叔叔告诉我,所有参加过建设县城的人们都认为:小城后来的建设还是延续当年建设的理念,花园式的样子。也就是说,廖叔叔们对现在的衡东城是满意的,也就是说爱着这个小城,安享流年中!

如今,我的小小城市美丽繁华,富足安宁。所以,才有杨山上看到的美景如画!

我正写着,瘦弱的父亲又来我单位了,问我:“你写什么?小说?”

我告诉父亲,想写你们这些建设者们,想写廖叔叔。

“老廖值得写啊!他名气大!他很早就出席过全国农村先进文化工作者大会,还见到过毛主席呢!当年,全省各大新华书店都挂着他画的年画,你没有见过,他名气大!确实大!”

“是的!但老爸,你也有你的荣光啊!当年铺设全城自来水管道时,不是你设计的吗?数字精准,省里的专家都赞不绝口啊!你是想几十年后,自来水管道里的水可以满足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是吗?”

“那不算什么,我们那时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好好建设这个地方,留给子孙后代。你曾教书的衡东县城关中学,以前是党校,办了高中,那些房子是我们建设的,图纸设计就是廖先悟的!小城故事多!”

择一小城终老

文/长阳刘巍

年纪越大就越怀念故乡。 前不久,笔者回了趟故乡的小城。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故乡的很多老旧建筑已经不复存在,但庆幸的是,故乡的很多小街小巷被保留了下来。尤其让人欣慰的是,穿城而过的清江水,还是那样清澈可人。

故乡的小城不大,虽有些破旧,但处处弥漫着生活的味道。

在那些窄窄长长的街巷里,有肥硕的猫、白发苍苍的老人、临街的老屋,一切静谧祥和,没有喧嚣,却也不至于冷清。老人们围在一起打牌、下棋,有时候会争得面红耳赤,但第二天仍旧会在午后相聚。 有的老人在一旁喝茶,口中讲着民国卯年发生的趣事; 有的在小巷里打理着花花草草,月季、 鸡冠花不是什么名贵的品种,但长得茂盛极了;还有的在藤椅上打盹儿,午后的阳光让人昏昏欲睡……在故乡的小城,这样的老屋,比比皆是。生活给了人安逸的氛围,而人们又共同营造出了如许安逸的生活。

有人说,一座城市越古老,在那里生活的人就越气定神闲。 故乡虽小,却足够老,又因为“吞吐量”不大,外来的事物并不繁复,所以,这座小城是安逸的。我对妻子说,等过几年,我们就在小城里买一套房子,退休了就在这里安度晚年。妻子欣然答应。

漫步在清江江畔,我在它的波纹里,感受到了时光消磨的魅力。少年对待光阴,一味浪掷; 青年对待光阴,唯恐错过,总想驾驭;中年对待光阴,贪恋安享;老年对待光阴,便只剩下两个字———消磨。清江水就是这座城市的胃,消化着小城人的故事,也消磨着小城的光阴。 仔细想想,消磨真是个迷人的字眼。少年不懂,青年没有资格,中年俗务缠身;唯有老年,才能真正将自己放空,去感受风雨过后的云淡风轻。

笔者在小城临帖褚遂良的《大字阴符经》,突然间便有了一种奇妙的感觉:褚遂良的字有大乘气象,尽管看起来不如中规中矩的颜体俊朗,也不似柳体清雅,却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江湖气息。这背后,我想,便是褚遂良历经世间繁华之后,于笔墨间呈现出的萧疏之美。

到了暮年,叶落归根,择一小城终老,其实,是不错的选择。

小城桂东

文/黄渺新

夜渐深,对面小广场上,沸腾的人声已沉寂。夜色弥漫,灯火阑珊,小城桂东渐渐遁入一片幽深的梦境。窗外,隐隐约约传来河水声,但那条娟秀、婉约的溪流,流在黑暗里看不清。隔着溪流,能看见对面的小街,它穿越迷离的灯火,蜿蜒伸向无边的夜色。

侧耳倾听,远处偶尔传来汽车声,不知什么地方,还有迪士高强烈节奏的鼓点。但这一切声音,都难敌汹涌的夜色,渐渐归于沉寂。旅店的背后,就是山林,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小山城,城与山,密不可分。山林茂密、浓翠,但被夜色吞噬,看不清它的蓊郁,看不清它的生机,只剩下一团云,黑魆魆的。黑暗里,传来一声夜鸟的啁啾,使我想起重重包围这座小城的崇山峻岭。这是罗霄山脉腹地,不远就是省境边界,直抵罗霄山脉巅顶。

我闭上眼睛,想休息一会儿,但一闭上眼睛,四周的群山,仿佛向我蜂拥而来。从江西的遂川,到湖南的桂东,一路上青山绿水,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一翻越罗霄山脉,就是桂东寒口乡,只见山间一小片平坦的土地,袅袅升起几股白烟。这是离罗霄山脉顶巅最近的一处盆地,很小,很静,好像被人遗落在群山间。小街上出现了“湖南”的字眼,看着让人感到非常亲切,虽然对我来说,已离开熟悉的土地,进入一片完全陌生的土地。

在罗霄山脉的东西两侧,恐怕除了井冈山茨坪镇,没哪个城市有小城桂东的地势那么高。因为海拔高,这里的气温明显比山下的城市低,因而小城有“江南夏都”之称。涓涓溪流,从幽深的山谷汇入小城,带来深谷幽壑的清新与宁静。小城位于狭长溪谷里,依山,傍河,清幽如画。小城多桥,纤巧、玲珑,站在桥上望去,两岸楼房错落有致,青山逶迤楼房背后。桥下溪水潺潺,清澈透底,水里摇曳着软软的水草,水边响着阵阵捣衣声。

晚饭后,披一片夕晖沿着小城漫步,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小城人深居山中,濡染了山中云雾的品性,日子过得悠闲、舒缓。黄昏的街道上,日色昏黄,树影悠长,到处都是小城人漫步的身影,到处都是小城人愉悦的闲谈。县一中旁边,有个运动场,它也许是小城唯一的运动场,许多人晚饭后来到运动场上,绕着圈子走步,一边低声说话。那么多人,绕着那么大一个圈子,移动着,犹如环形水流。校园里响起铃声,清脆的铃声,久久回荡在山间暮霭里。四围群山,已被苍茫的暮色吞噬,朦朦胧胧,剩下一点模糊不清的轮廓。

溪流穿城而过,群山近在咫尺,悠悠山水之间,小城的黄昏风致楚楚。光线幽淡,小道上传来喁喁人语,一对散步的老夫妇,缓缓走过小山脚下,看不清人,只能从声音上辨别出他们的年龄。小山上,鸟啼阵阵,茂林修竹掩映迂回流过山脚的溪流。溪水奔泻,喧喧作响,流下一级级水坝,流成十几绺白亮的瀑布,飞花溅玉。水边石头,黝黑潮湿,水鸟在石头上觅食,尾巴扇子似的张开、抖动,吱吱啼。水气氤氲,菖蒲湿漉漉、翠生生。

小城最热闹的地方,是城中小广场。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小广场上响起了音乐,人们在广场上翩跹起舞。跳舞的人很多,投入、沉醉。不跳舞的人也很多,坐在小广场上,吹风、聊天、欣赏夜色。对小城的夜色,小城人百看不厌,尽情地享受它的清新宜人。小城的夜色,确实清新幽雅,不多的灯火,不多的霓虹,但恰到好处装点了山城的夜晚。

崇山峻岭,完全沉入了浩瀚无边的夜色,消逝得无影无踪。但我眼前,仿佛依然清晰地浮现群山的轮廓,连连绵绵,浩浩荡荡,莽莽苍苍。我仰望夜空、遥望暮色,一想到这座小城是在崇山峻岭重重包围之中,那小广场上喧闹的人声,便顿时让人惊喜有加。

抬头,能看见城外山顶上那座小塔,白天它掩映在葱茏山林中,一点也不显眼,而一到夜里,它在灯光映射下通体放光,犹如一座神奇的宝塔,熠熠生辉。那座小塔,就像夜色下一只手,为夜晚的小城指明方位,并代表小城,向远道而来的人诉说它的风致。

而此刻,那座小塔在我的眼里,更像一只手划破了苍苍茫茫的夜色。

小城夏日

文/南极冰雪

谁点燃了夏的火焰?是你还是你!春红才一婉转,你就舞动起惹火的曼妙轻烟,过云桥,穿柳岸,月下花前,深深几许庭院。不知不觉,已恍然若梦的立夏了。

早晨,太阳悄悄的露出了羞红的面庞,霎时,万道金光透过树的指缝给碧翠的湖面铺染上一层胭脂红,慢慢的,水光潋滟,愈发的清丽。这时候,夏的火还是温存的,尤其是孟夏,日头不温不火,正好适合晨练。

漫步邢台达活泉公园,昨日那一帘帘如梦如幻的缤纷樱花雨,依稀再现,一阵风拂过,那一树树嫣红,忽然都不见了芳踪。还有那"人面桃花相映红","梨花一枝春带雨"……,现在芳菲何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廊桥下,画舫中,一带春水思悠悠。

顺着翠心湖一直走下去,堤上是处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碧于天,石桥一孔孔,半遮半掩,袅袅婷婷一片。还有那路边的一片千年古松柏,尽管浑身老皮皴皱干裂,窟窿洞穿,但依旧翠盖高擎,蓊郁参天。此时,一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带你穿越了历史,可见秦观是何等的洒脱与达观,使我明白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自然之理,春天固然美好,但夏天深幽的树荫也足以怡心养眼。

中午的夏,也就是那个仲夏,她可真是个辣妹子,就如《热情的沙漠》歌里所唱:我的热情好像一把火,燃烧了整个沙漠,.那个火辣辣的烧人劲儿,若没点耐力可是很难以消受她周身的热情四射之火啊!

这个时候,我或许已远到邢台西部最美最绿的太行山上消暑了,这里到处是如诗如画的风景区,云梦山,九龙峡,天梯山,峡谷群,西山康年,**圣地前南峪……,群山怀抱中,峰峦叠嶂里,撑着竹筏饱蘸一溪葱翠,顺流而下,一路潺湲中听大自然波动的琴弦,行至水深之处,坐下来,迎着幽谷飘来的清风,轻轻把盏,看那云起之时的天然墨卷。不想远行的,也可以就近去一家泳池里红掌拨清波,慢慢的消她的火。

夏的夜,才最是迷人惹火的。夜的幕徐徐地降临了,地处太行山脚下的邢台经过一天细雨的洗礼后,空气中正散发并弥漫着一种耐人思想的味道,有丝丝的鲜奶般的甜又有些许女儿红酒般的香,如一个才出浴的少妇的氤氲体香。细品之下,从头发梢到脚趾头会不由自主的一阵酥麻,那感觉是极其畅快的。这是一个山城特有的味道,也正是这种味道使她愈发显得妩媚多情、勾魂摄魄。

这里有一条河流,自太行山上流出,穿市而过,蜿蜒东西七里多地,因此而得名七里河。七里河绝对称得上是夏夜的盛典,河道上,荷裙摇曳,香风袭人,往来的几条小船挑着红灯笼,扯着缠绵的水荇,泛着水花,悠闲的浮游在镜子般水面上,哗哗的桨声,温婉清丽的歌喉,如一支悠扬的小夜曲,划破了夜的沉静。忽明忽暗的灯影于波心微微荡漾开来,一轮娟娟明月下,一个柔美的女子披着漫天泻下来的银光在船头拉响了小提琴。这时候,河边稻田里的蛙端端正正地蹲坐一处,洗耳倾听,一动不动地陶醉着,即使是一条吐着芯子的蛇爬过来,他也浑然不觉!

河的沿岸已是处处霓虹闪烁,花影婆娑,百泉齐涌,喷珠吐玉,车水马龙,人潮如流。地中海酒吧、维也纳乐城、水云间会馆、揽月茶楼、玫瑰情缘、沸点地带、夜来香等各种情调的风月场所一家挨着一家,像一杯杯才调好的冒着腾腾火苗的蓝色妖姬似的让人迷醉,这个地段是邢台的一颗璀璨的夜明珠,是人们的温柔富贵之乡,人称小香港。有人说她是诗,是因为她有华北的小江南之称;有人说她是酒,今宵酒醒何处?也有人说她有时候是一株罂粟花,香艳迷人,一旦靠近她,便离不了了!70年代的香港女歌手陈秋霞在歌中唱到:

谁将罂粟花种于路旁

任令它生长

纯良的他不知花险恶

沉溺在它的幽香

谁将罂粟花种于路旁

任令它飘香

……

罂粟花偏偏艳丽象斜阳

这是一个人口100多万的小城市,在灯红酒绿,繁华昌盛,充满诱惑的都市里,又有多少美娇娘,像只翩飞的花蝴蝶周旋于城市的舞台花谢……,成了倾人倾城的"夜来香"!一首诗注解的好:"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对岸的童年

文/伊萍

一直渴望到对岸,那个梦卵化的地方,阳光悠闲流畅。杜鹃花,红了一岸,小鸟依偎,一只小黄狗在撒欢。

在那边,有妈妈的柔馨的呼唤,有爸爸的宽厚的肩膀。但,这已成了心底最柔弱的记忆,轻轻触摸,就有酥麻的痛。

童年,在一座小城里度过。白天,小城如满池的鱼在欢跃,窄长的街道,风来,也挤不过去。大嗓门的李伯,总竭力吆喝着他的中草药和神奇的祖传秘方。有几个人在围观,听李伯细诉每种草药的功效,每介绍完一种药,他都补充一句:"我的药,保证让奇难杂症跑光光。"我总蹲在他的摊边,因为李伯的中草药,有一股异香,让我迷恋小人书那般痴爱,而且百闻不厌。直到现在,那股芳香,索绕在心房。每当我到郊外,我都要采回一把花草,在记忆中搜索李伯的中草药的形状模样,一一辨别,欲寻那种异香。可是,难以忘怀的香,如沉入深渊了,让心有失望的寒凉。

街头,西西的豆腐花,也是我的最爱。她的豆腐花,又白又嫩,又滑又香,真让人回味无穷。还便宜得很,妈妈给我一元钱买两碗,吃得我的肚子,球一样可爱。当然,西西也是名副其实的豆腐西施,特别有女人味,如她的豆腐花一样让人馋,这是那些追求者如此说的。我一直在想,女人味和豆腐花同味吗?反正就是现实飘缈的感觉,导致自己想快快长大,弄清那单纯而纠结的问题。

小城的白天,既朴实又绚丽,也活力盎然。如电影一样在脑中重播,一幕幕流水般流来,在心间兜转。好想转身,又回到当年那座小城,像拾贝壳一样,把所有心绪和快乐捡来,串成珠链。戴在脖子上,一舞蹈,就弄出叮当响,让声音飘扬,扬到天上去。

其实,我更爱小城的夜晚。黄昏的金色的天穹下,让小城染上安谧神秘的色彩。鸟儿归巢,低飞鸣啾,准备把霞彩,弄成一堵墙,让夜慢慢爬上来。

晚秋的夜,从小城外漫进来,虫儿鸣啾,鸟儿的翅膀敛收。寂寥笼罩小城,街灯昏黄,街上几个匆匆的行人,痩长的影子,如鱼儿在晃游,直向流水的源头。

静谧的夜,我喜欢絮语的天堂。几本破书,是我的宝藏小天地。不尽的欢喜,不尽的惊奇,让我的夜在孤灯中澄亮和精彩。特别喜欢《神话》和《古诗词》,如《蝶恋花》:满地霜花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一曲阳关浑未彻,车声渐共歌声咽。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这首词,是我睡前的幻想曲,想象着雪花纷飞,瘦马维艰喘跑。当时是如此悟这首词的意思。虽然误读其意了,但已深入浅浅的意境中,并渴望祈盼天亮时,能看到这座南方的小城天空飘雪。这是纯洁的童心,简单的梦。

慢慢长大的我,因为读书工作,转身就孤独远离。小城悄悄地退后,我一直向前走,朝着幸福的方向,在路上微笑,歌唱。

熟悉的童年,渐渐走远,弯弯曲曲的小故事,凝成一个痣,缀在心头上。

走过了那么多个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回眸,小城依然,乡音依然。但,父母,已有了白发,童年已在缓流的河水里沉下,消逝。

如果可以,我就做一个船夫,我在时间的河流里摆渡,彼岸此岸来回,让父母不老,让童年不逝,让所有的美好来迎接我。

一座没有你的小城

文/水丰禾

这是一座小城。

长江以北,汉江之滨,山水环绕,南北相济。

清晨的江面雾气蒙蒙,氤氲的湿气笼罩在江岸边绿树环绕的公园,时不时有豪放的声响层层地穿透迷雾,越过江岸,直抵心间,怕打到你的耳朵,激荡的人浑身一个激灵。

曾经以为,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是一件多么美的事。现在发现爱上这座小城,可以纯粹的爱上他的一切,不因任何人而改变。

静谧的夜,公园里温柔湿润的广玉兰隐隐的幽香轻轻散着,木质小桥支呀呀地诉说甜蜜的烦恼,桥下潺潺的流水声告诉他,你并不孤独,远处广场舞大妈们经典的曲目依然不知疲倦的循环着……

我在这小城里,偶尔喜欢想着路上遇见的美景,然后构思着如何去描述他们。

春天的时候,在每天骑车路过的路边发现了几株刚冒了新绿的葡萄藤,葡萄架上的老藤正等待着新芽布满他的全身。那个时候就对这株藤蔓很是欣喜,想着一定要在文字中描述一下,现在夏天了,葡萄都已经挂了紫色绿色的果儿,我才有兴趣把它记录在这里。细细想来,静谧的日子里,坐在悄悄的葡萄架下,仰望那一簇一簇摇曳的绿叶,观察一粒蛰伏在绿叶间的虫子,欣赏脚下的一粒土壤,这个时候,似乎对周遭的所有都充满了敬意,无论是生命的,还是是被咱们视为非生命的。

诗人韩愈写过一首《葡萄》: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写着葡萄生长着,高架却倒了几次,要想收获马乳般的葡萄,就要添竹引蔓须,爱生活的人也是能从生活里发现爱的人吧。

有的时候会很想要把在这小城看到的感动分享给你,哪怕只有很微小的点点滴滴。

“你不知道,我只发一个表情不是没话说,而是太多话不知道该怎么说,怕打扰你,可是有多期望你能回复,哪怕只有一个字……你不回复我的时候,我总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惹你不高兴…”

你看,满满的少女心,满满的悸动,满满的不知所措。

你在千里之外,不知道那算不算远方。期待着有一天,在看花开花落、云起云涌的小城,在某一个下着小雨雨街巷里,出现一个背影,期待那是你。

热豆腐——家的感觉

文/蕙质兰心

苍茫暮色中,倦鸟归林,一只又一只,翅翼疲惫却扇动出无限的欢悦与丰厚的希冀,迫不及待,奔向林中那小小的巢穴,那幸福温暖的所在。

家,游子心目中的天堂。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家,朴实敦厚,可爱可亲,温暖又温馨。它没有铅华,没有虚浮,你不必揣度、不必矫饰、不必虚与委蛇,尽可摘掉假面具、卸掉盔甲。家是最温软甜美的梦乡,似一件最细腻绵软的羽绒服,给人以最熨帖的抚慰。在家里,你的身与心都会得到最彻底的舒放。

热豆腐总让我吃得荡气回肠,吃出故乡的味道,家的感觉。

热豆腐不是司空见惯的那种豆腐,平常所说的那种豆腐有点儿瓷实了,也不是豆腐脑,豆腐脑太过软弱无骨,没有质感,入到口中,让人有种捕风捉影之感,而热豆腐是介于这两者之间,不软不硬,恰如其分,刚刚好。揭开湿漉漉的白色纱布,微微的热气袅袅娜娜,豆子的清香以及点豆腐的诱人的浆水的香味就会扑鼻而来,用小铲子挖到碗中,颤巍巍的,雪白软嫩——想必你已经无法遏制食欲了。慢着,还有各种调料呢。泼上芝麻酱,泼上腌香椿,再根据你的喜好浇上适量的辣椒油——这时候,卖热豆腐的老头儿总忘不了问一句:“要辣椒不?”——红白绿,脆生生的,像一件艺术品,煞是好看!用匙轻轻拌匀,尝上一口,你会心魂荡漾,这是怎样的一种美味啊!这浓浓酽酽的香!香椿与豆腐可谓天生的绝配,当地就有一种美食:香椿拌豆腐。香椿有一种别致的香味,浓郁而丰厚。豆子的清香呢?那完全是一种植物的芬芳,是太阳炙烤出来的庄稼的味道。碧绿豆田无穷尽,一枚枚豆荚鼓涨如炮仗。阳光下,田野上氤氲着一片水汽,白花花,雾蒙蒙的,如梦似幻。夕阳流连忘返,一步一回首,恋恋人间都是情。就是那样的一种感觉:实在,安稳,静好。故乡的味道!家的感觉!再加上芝麻的香——小磨油,你是再熟稔不过了吧。几种香的融汇!咸咸的、辣辣的,软软嫩嫩,端在你手中的那哪仅仅是一碗热豆腐啊?那分明是家常、平实、朴素、人间烟火的幸福啊!

热豆腐总让我温暖美好地浮想联翩,想起故乡的槐花,那碎银一样的洁白小花,泛着温润的光泽,朴实无华,却香甜可口。槐花蒸菜让人难以忘怀!想起枣花,那么细碎琐屑,还被密密匝匝的碧绿肥厚的叶片所遮掩,可是,那馥郁的芳香,那嗡嗡嘤嘤在茂密枝叶间飞舞着的蜜蜂,使你不经意地抬头:“哟!枣花开了。”就是这样的小花儿,九月里却会给你捧出红彤彤的甜美的果实。想起家乡路边地头的柿树,索要的可谓少矣,秋天里却能把红灯笼儿一样的柿子挂满枝头。还有家乡到处都是生命力极强的泡桐,还有那些庄稼——玉米、谷子、小麦、豆子、花生、红薯……真是喜欢这些纯朴明朗、实实在在、贴心贴肺的东西!

热豆腐最初是由一对儿从乡下进城谋生的年轻夫妇创意的。如今这对夫妇已进入古稀之年,而热豆腐也早已名扬小城,妇孺皆知。它的深入人心,就像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可说来也怪,热豆腐在这小城一直是他们夫妇的独份生意,没有谁模仿。也许城里人都不屑这小本生意吧。热豆腐也从来没有走出过小城,也许压根无意走出小城。夫妇两个靠卖热豆腐养大了一双儿女,家庭和美。如今,儿子、女儿都功成名就,博士硕士的,都在外面的大城市成家立业。儿女们三番五次要含辛茹苦了大半辈子的父母放下手头的活儿,跟他们去外面世界享清福,可每次老父亲都说:“再停停,再停停。现在,腰板还硬朗,腿脚尚灵便,动得,做得,也吃得。等不会动了,再说。”他要儿女不必牵挂,过好自己的生活。他依然游街串巷卖热豆腐,小城的人们依然能够享用这价廉物美而营养丰富的美味。

“热豆腐——,热豆腐——”每天上午九点一过,街巷里就会飘荡回旋着这样的叫卖声,声音悠然、绵长、从容淡定、不慌不忙。每每听到这声音,我都会感到时光悠悠,岁月深深,绵绵无尽期,地老天荒。于是,心平静下来,安定下来,套用着名美文作家马德老师的话就是“在安静中盛享人生的清凉”。热豆腐是被小城的人们当做零食、当做点心食用的。它并不着意赶饭点儿,吃热豆腐纯粹是享受生活,就像英国人在下午四五点喝下午茶那样,我们这座小城的人们习惯在上午半晌中吃热豆腐。买上一碗,就站在街边吃,吃得口齿生香,滋心润肺。或者,听到叫卖声,拿着碗呀,钵呀,小盆儿呀,小钢精锅呀什么的,从深深庭院中,或者高楼大厦中,不疾不徐地走出来——你真是不用着急,那卖热豆腐的车子走得非常缓慢,人力三轮车,老人悠悠缓缓地蹬着,随叫随停。然后,把热豆腐端回家去,老老小小慢慢享用——这食物实在适合小孩子与老人食用。小孩子牙齿没有出全,而老人牙口不好,热豆腐软嫩爽滑,且味美、营养全面。

它是接地气的食物,是普通老百姓的美食。还真是价廉物美!什么都与时俱进了,价格更不用说了,更是紧跟时代的步伐,现如今,一盘香椿拌豆腐,饭店售价十元;一碗烩面十元,一碗热干面八元。这两年小城吃食的费用都有了长足发展,与大城市接了轨。可热豆腐仍然是多年前的价格,三块钱就能买上一大碗。

什么麦当劳、肯德基这些渡洋跨海而来的快餐店,以及什么中国大陆自己的西式快餐德克士,它们都洋气扑鼻的。对于它们,我打心眼里排斥。不就一块普通的鸡肉裹了什么面粉,经油炸了一下嘛,天价啊!死贵活贵。什么炸薯条,什么可口可乐——深褐色的一液体,跟中药似的,味道也不过尔尔,可是走入这些堂而皇之的快餐店,都摇身一变,成了金食、玉食,万年珍馐了。那些少男少女服务生,本来都是当地人,却煞有介事地操着半生不熟的普通话,要多蹩脚,有多蹩脚,生分不说,听了,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不自在,都替他们感到难为情,直感觉他们一个个都有点儿猪鼻子插葱——装象!可是,明知道是陷阱,是孙二娘开店,偏偏有人心甘情愿上钩。那些赶潮流、跟时尚的人居然趋之若鹜,并挺给这座小城一骄傲优越的背脊。我总忍不住会冷笑出声,笑那些轻浅,笑那些浮华、那些夸傲。毕竟年轻,还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是的,装潢是精美奢华,桌椅是巧具匠心,精巧迷人,环境是雅致,但是,实用吗?华而不实!总觉得,这些西餐店之于小城是嫁接的义肢,皮不沾肉肉不沾皮,冷漠,倨傲,玩着花花肠子,眨着狡黠的眼睛,窃笑。那比这土生土长的热豆腐,可爱可亲,纯朴厚道,有着完密的熨帖,养人养心,暖人肺腑。

想起那天去买热豆腐的情景。那是一个暮春的一天,天气晴好,阳光明媚温煦。热豆腐摊子前围了一圈儿大人孩子。卖热豆腐的老头儿精神奕奕,笑容可掬。他不慌不忙,有条不紊一碗一碗地挖着热豆腐,泼调料,不厌其烦地问着:“要辣椒不?”摊子旁边站着几个食客,正在大快朵颐,路边还停着一辆锃光发亮的小汽车。咦——,还有开小汽车来吃热豆腐的?我正纳闷,忽然,一声音朗朗地说道:“还是这味道!正宗!地道!家乡的味道,家的感觉。”我心一震,顺声看过去,是一个中年男子,我一眼就认出了他。他是我们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企业主,不断上当地的电视来着,他开办的档发厂制作的假发畅销海外,资产千万。他是在世界上飞来飞去的大忙人。只见他西装革履,白衬衫纤尘不染,一副成功人士的派头。就听他又说道:“老爷子,我打小就吃您的热豆腐,忘不了啊!什么山珍海味,哪比得上这热豆腐味美!”老头儿只是“嘿嘿嘿”地笑,笑得开心、欣慰、幸福。每逢赞誉,他总是这样笑笑。他不习惯说“谢谢。”中年男子跟他的司机心满意足地驾车离去。我笑着问老头儿:

“老人家,您知道这人是谁吗?”

“咋不知道,成功的企业家,常上电视。”老头儿笑着说。

“哦,原来您知道啊!”我掩饰不住自己的吃惊。按我的想法,受到这样一个人物的赞扬,老头儿本应该欣喜激动啊。

老头儿就是这样的人,宠辱不惊。他淡泊从容,隐忍又笃定,悠悠地、自自然然地走着自己路,过着自己的生活。他就像家乡的一棵柿树,一棵泡桐,一株庄稼。那悠悠的叫卖声仿佛能够捋顺岁月,抚平日子,日子于是安安稳稳、从从容容地交替更迭……

我们小区附近有一家小摊点,灌制好了录音带,每天从早到晚哇啦哇啦地播放,反反复复,不厌其烦,“烙馍卷小菜、火腿肠,火烧夹凉粉,豆浆,稀饭,酸奶,果奶,夹心面包。”主家似乎有永远卖不完的东西,急三赶四,火烧火燎,推销,再推销,不怕你听不到!不怕你不来!那声音就是一种噪音!肆无忌惮、恣意妄为地侵略着人的听觉,你的心不由得要起躁冒火。

喜欢听老头儿那叫卖声,像是从岁月深处传来。

“热豆腐——,热豆腐——”街上又传来了那似天籁般的叫卖声。很准时的,每天上午九点一过,老头儿的流动摊子就转悠到了我们这条街巷。老头儿说,他每天早上三点就起床做热豆腐,七点蹬着车子出门,差不多十一点,这一大铝盆热豆腐就卖完了。“这城里的角角落落我都熟悉呢!”老头儿似乎很是自豪,又高兴地说:“下午就没事了,可以歇歇了。”“老喽,就是不如以前了。”说这话,听不出他有丝毫的落寞,他笑笑的,一副乐天知命、顺其自然的样子。

老头儿的摊子远去了,“热豆腐——,热豆腐——”的叫卖声依然在街道的上空盘旋,余音袅袅……

小城夜读

文/唐宝民

最喜欢的读书时间,就是夜里,当白昼的一切喧嚣都隐去之后,只留下夜的宁静。在这种氛围中展卷阅读,从文字中感受生命的有限、宇宙的无涯;感受春花秋叶、生命轮回,一种苍茫的意象便浮现在脑海中,使人对生命有了更多的感慨和体悟。

白天是忙碌的,心也静不下来。但晚上就不同了,晚饭后的时光,完全可以自由支配,用来读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我在冀东的一座小县城居住,我家是顶楼,紧邻着一条街道,书房的那扇窗子就对着街道。窗下放着一张书桌,书桌旁边放着一把木椅,每天晚上,我就临窗而坐,静静地读书。

夜间,街上的车流虽然不似白天那样多,但还是会有一些车开着照明灯驶过。也会有一些路人在街上行走或散步。读上一段时间后,我就会向窗外望去,看街上的车来车往、人聚人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而我的生活方式,就是守住一盏孤灯,静静地读唐诗的博大、宋词的精深,读哲学家的理性和诗人的浪漫……在当下这样一个时代,独守书斋让我守住一份清静,在清静中守望人类的精神家园。

夜渐渐地深了,街上已几乎不见了车流,行人也都回家了,整条街空旷而安静。我坐在书桌前,沉浸在夜读中。夜风轻轻吹过,送来一阵清爽,令人心旷神怡。读书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月落乌啼,带来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留不住西去的斜阳。书籍承载了人类文明的轨迹,使流逝的岁月定格为一种永恒。当我们阅读这些书籍的时候,收获的是会心的欣喜。前人的智慧之光,在我们眼前组成了一幅无比灿烂的画卷,不但令我们倾倒,更丰富我们的身心。

街道两旁的路灯都熄灭了,整个街道漆黑一片。对面那些楼宇中家家户户的灯光,也一盏一盏地依次熄灭了,当最后一盏灯熄灭的时候,小城进入了深夜,我知道,此刻的小城,已经睡着了。

我仍在读书,书桌上的灯仍然亮着,亮闪在宁静的夜晚。阅读是心灵通往精神家园的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在阅读中抵达智慧的境界。

小城睡了,沉睡在一片黑暗中。我抬头望向苍茫的夜空,夜空中银河灿烂、星月交辉。这样的圣地,我们注定无法到达,但阅读却能使我们穿越时空,在类似的圣地中享受世界文明之光的照耀。夜已经很深了,月影已经西斜。熟睡的小城中,有我书房的窗口亮着一盏灯。望着遥远夜空中的星光月色,我忽然想到了康德的那句名言:这世间惟有两样东西使我们感动: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

小巷深深

文/董宁

长长的发辫飘举在空中,缓缓垂落,然后嵌在一座小城,于是就有记忆中的小巷了。

外婆家住在一座小城,我童年的时光在那里度过。从小生活在那条深深的巷子里,对小巷的记忆便是对小城的记忆了。在童年的印象里,小巷像妈妈甩来甩去的辫子一样美。

那是江南的一座小城,清隽明媚,如一弯月湿淋淋地从水里捞出来,清亮亮地挂在眼前。若小城是一幅静美的图画,小巷便是画面中灿然的花朵。若小城是一篇恬适的散文,小巷便是散文里最为恰当的措词了。

小巷探头欲出,可总是不肯走出来,像一个妩媚的女子,羞羞答答在自家门口张望一下,又马上躲进深闺。小巷深幽,雅静,在小城住久了,和小巷混熟了,才能触摸到小巷悠闲的风度。

从繁华的大街走进小巷,像从现实走进了历史,思想也从激流泻入缓滩,扑面而来的是一种过往的回味,古色古香的感觉,一下子就会涌上来。

小巷幽深,欲穿越它,须有一定的耐心。慢慢踱入小巷,走得两腿发酸,眼看前面已经到头了,一转弯,仍是巷陌深深。小巷弯弯曲曲,绕来绕去,让人感到它的幽婉,更感到丰富的内涵。看惯了长街的直白,就来这里体验一下小巷深处的美妙吧。

长长的小巷宁静安详,常常是悄悄的,寂寂的。向里面走去,往往你的踱步是小巷唯一的流动,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听到自己的足音。你环顾小巷的静谧,连一粒尘埃也不放过。小巷打量着你的新鲜,连一个眼神都看得真切,于是一种微妙的呼应和心与心的交流便漫洒开来。

不高不矮的围墙挡在两边,上面的一串串藤萝像古朴的屏风,斑驳的苔痕更增添了小巷的凝重与深沉。青砖黛瓦的缝隙间,蒿草轻轻抖动。坚实的青石板,给小巷铺上了一层厚重。门窗上的格子花,在岁月的长廊里给人一种经久的回味。微风轻吟,几枝怒放的花朵从墙头摇曳红艳,又是那样的生动和灵秀。

深入小巷,会体味到一种独特的闲达。如果你过度劳累,就来小巷走一趟。如果心情烦躁不安,小巷又会让你神清气爽,心境怡然。小巷不是什么名胜,却有着特有的美妙和魅力。

小巷,那个江南小城的小巷,滤去了都市的浮华和喧嚣,花朵一般绽放在我的情感世界里,时不时生出一份深深的怀恋和眷念,于是对小巷的回忆便如水一样漫上来。在外婆的呵护中,在小巷的视野里,我的童年编织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小巷便在这画面里开着花,闪着光。

做个小城诗人

文/艳子

一季一季的时光,就这样老去。匆忙的连自己都毫无觉察。

每天执着于生活的忙忙碌碌,伴随着柴米油盐酱醋茶;执着于安安静静地读书,读有缘的书;执着于踏踏实实地写字、写诗、写“求不得、爱离别、怨憎会”的千回百转。因此,我更愿意做个小城诗人,任由那万般情怀、千般妖娆,盘旋在小城的上空,游走在小城的每一天角落,让那些琐碎的事情,柔软的时光、不舍的情怀穿梭在我的字里行间,渗透在我的诗情画意里。

无论这是不是一种小资,但一定要有胸怀、有思想、有觉悟、有自己独特的“风骨”。是的,我喜欢“风骨”这样的描述。因为,它既是内敛、隐忍,也是坚韧、坚持,无需张扬却特立独行,懂得取舍、懂得成全。

偏居小城一偶,守着一卷经年之后的顿悟。沉静,方可走得从容。

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终于消融于大地,雾霾持续很久,不肯散去。

读一段白落梅的“刹那缘起”,那个叫“林徽因”的女子,“无论岁月如何转变,她永远活在人间四月,有着不会老去的容颜。”她素然的优雅,令人可望而不可及。只是,我更敬慕她难得的醒透心境,无论世事如何无常,执着于自己的事业,不会让自己支离破碎、不可收拾。每一次都能从容转身,活得优雅。不像萧红落魄地英年早逝,也不像张爱玲避世一样战战兢兢地活到鸡皮鹤发。

而那一阕纳兰的“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感叹总是萦绕心间,是啊,曾经许许多多共度的时光,就那样轻易地被浪费掉。黄河岸边、酒庄、镜湖、湿地公园、葵花地、农田、村庄、杨树林、雨里、雪里……似乎还没来得及细细回味,而这一切将永不可复制,唯一不曾遗憾的是,那些独一无二的美好,都行走在我的字里行间,渗透在我的诗情画意里,我坚持着记录,生怕它们丢了一样。事实上,那些曾经视为平常的美好,它们已经被光阴偷走,渐行渐远了,无论你再如何用力,它们都执意离开,远去……

做个小城诗人吧。闹市也好,周边也罢。就像黄河岸边,那一片片黄河滩、盐碱地,黄河大桥,以及有时干涸有时裹挟着泥沙经流不息的黄河水,以及封冻、流凌的壮观,总是有我写不尽诉不完的情怀。执手流年,守住一抹人间烟火,将最平凡的日子,过成诗。

做个小城诗人吧。于红尘中修行,春去、秋来,花开、花落,缘聚、缘散,都是一场场修行。生活就是道场。“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如此,别无他求。

小城来信

文/李梅

在山水小城商城,早晨起来,淡雾若隐,不久云开。安静了一夜的小城,呼吸微甜,犹如昨晚饮过的大山茶,些许回甘。我们沿灌河逆流而上,两侧山影,如水墨濡染的层次,时近时远;灌河之流,随山势深入,忽左忽右,哦,我们已在大别山腹地了。

典型的江南丘陵状貌,层叠的青峰翠峦之间,忽而会现出一面湖水;翻越陡峭之后,也会有偌大的湿地,我们惊喜地停下来,如牛背鹭,散落在此处,与野花、水草、云的倒影、日光的倒影、鱼、翠鸟、白鹭,还有小野鸭子接近,绿植、树影、水流和远山一层层铺开,白色小羊和棕色黄牛悠然,身影照在水里;阳光缕缕,万物相生如调和的油彩。湿地是自然的牛背,我们好似回到儿时,做了牧童。

就在那时,我想起沈从文先生写给张兆和的信:“山水美得很,我想你一同来坐在舱里,从窗口望那点紫色的小山。”沈从文是在船上,山水流动,心便柔软。而我们是在车上,群山迎面而来,不断撤换,一幕幕,如翻看山水册页,有浓淡,有干湿,有远近,有苍浑和细微。

在好的山水里,人会变得单纯、诚挚,轻盈如羽,会想到远方的友人和亲人。念想即生,便是在好的山水里相逢了。但我依然想在这山水间写一封信,递一枝黄柏山的深谷幽兰、溪竹新笋、林中花枝,还有峡谷、花溪、石阶、杂树,诉说这春天的繁华与山水的不同,等你在忙碌之余打开,未必问我这是哪里,只要你有一丝惊异,在那里长久地想一会儿,再想一会儿,我只是忍着,不告诉你。山水之间,天真若此。

在商城的728条河流之间,在大别山主峰的山间,我的心里一次次地涌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句子,不免夸张,但这豫南山水,却一样的望峰息心,一样的泉水激石。我假想自己穿越时空,清兴忽来,豪情一往,随时写封信寄给远方,阔谈山水,惜墨如金,寥寥几笔可见山之势、山中景、山之音、山中味,收件人虽远隔千里万里,想象山依傍,水有痕,暗自确定前往的日程,描摹相见的情景。尤喜古时写信的讲究,如信笺,并不大,三四寸余,有本色的木纹,有印画。如我在这小城给你写信,必选山水画笺作纸,天然造化、质地精美、纹理细腻、墨意融合,才可以传递这里的美好。

唐人染笺曾用浣花溪水,名曰“浣花笺”,若在黄柏山的天池呢,可否取其湖水染笺,名曰“滴翠笺”。这天池,原就叫滴翠湖。水绿,绿得藏起心事,又想要告诉你一切。雾时,湖面宣纸一般,泛着哑光,密集而交错的树枝,成为山水抽象的艺术;半晌,山便揭去面纱,山石和林木倒影其中,都是浓墨和重彩。倘水面拂来淡淡的花香,那定是天池之畔大别山的山茶、忍冬和蕙兰了。

山水优雅,需信札文雅,也要心境的风雅。身处信息化时代,一切变得直接而便利,即时拍摄,即时传送,现场直播,少了那份憧憬、蕴藉之美。

想到北宋名士谢景初,一代贤官不说,诗文俱佳,还制笺有名,创造了十色笺。如果为商城制笺呢,首选应是大别山映山红的绯红。大山厚重,转过一道山弯,见到一枝或一丛映山红,红得恣意,让人怀想先烈的英勇;其次是界巴冲生态林一枚叶子的绿。手绘般的人工林,笔直的水杉,均匀、正直,俊朗、优雅,以轩邈的姿态诉说着一种高度;也可以是狮子峰的深黛色或万丈崖瀑布的千堆雪,也可以是山杏的白、桃花的粉、樱花的紫……

十色信笺显然是不够的,还有法眼寺前的无念湖呢,薄雾之上,小亭悠然;而蓝色水纹舒缓在素宣上,让人想起小城随处可见的河流,一条是陶家河吗?更有黄柏山林场前千年古银杏的深浓、里罗城漫山遍野的乌桕飞翠、红军林旁桐花的细碎淡粉、河湖库塘的接天莲叶、映日荷花。

但愿,信笺里藏有微缩山水,折叠收藏,经年数月,想起那年遇见和寄怀之人,便可随手取信来读。如此,黄柏山、金刚台、江淮岭、红土地,小城山水有壮美,我想寄给你;古银杏、红杉树、楠竹林、油茶园,小城山水有丰美,我想寄给你;西河、天池、温泉、花溪,小城山水有柔美,我想寄给你,而我更想寄给你我此时所在的黄柏山顶老林场,老林场四代护林人的不老传奇,还有展馆照片中那个女护林员青春的剪影……这才发现,古人的信笺过于雅致,丝帛的绵薄、小巧和清雅,兴许能载起这诗情画意里的山水,却无论如何也载不动这苍茫山水里的岁月和现实!

于是想,在这小城给你写信,山水为笺,也只寄其一角,余下的,你自己来读。

小城夜曲

文/天哪

清淡的月光笼罩着大地,错落的楼宇经过一天的喧嚣渐渐淡入梦乡,偶尔未熄的灯光是梦中的呓语。远的山是缥缈的往事,剪纸一样贴在天的薄纱上;近的山是婉约的心事,怕被深夜的月儿窥破,悄悄地躲进云的身后,用高高低低的树影掩饰慌乱。虽然天气还很热,但毕竟已是秋了,蛩音一片,唧唧唧唧地宣布,总有一个季节属于远方的娘对孩子的牵挂。夜行的人也不甘寂寞,在阒寂的街的长弦上弹奏一两声低音,“你去想一想,你去看一看,月亮代表的心……”所有的街灯为这歌声闪烁,一条长长的曳音绵延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海的涛声在山的那一边,无风无雨的夜晚,应该是梦的插曲,或者没有标点的小诗……这是一个美丽的小城,每天忙碌地在它的街道小巷里穿梭,却不曾刻意打量她的容颜,只道是等某一天清闲无事,再来仔细地端详,看她是否也随我一起慢慢变老。

爱上小城是在一个黄昏。火车在长长的铁轨上缓缓滑行,站台的灯光一个一个地从窗口跳过,那时的三级小站就在海边,走出车门就听到轰轰的海潮声,海的味道有些呛人。天上飘着细细的秋雨,梧桐叶有一搭没一搭地飘落,那条古老的街道被灯光渲染得很朦胧。那时已经流行“西北风”了,可是邓丽君柔婉的歌声也还像秋蝉一样偶尔飘过,街边的小店里正在播放那首熟悉的《小城故事》。“这是我的最后一站,无论走到哪里我都要到这里来落脚”,在一群人忙着打开雨伞的混乱中,我自言自语地说。

很快命运就把我送到了这座海滨小城落脚,虽然还是不懂孤寂的年龄,却时常感受到寂寞的滋味。有多少次在海边的礁石上枯坐已经记不清了,看海里的浪花,看海上的白鸥,看天上如丝如缕的云……白色的云渐渐变成杏黄,变成桔红,变成葡萄紫,最后和浪花一起沉入夜的海里。身后的小城万家灯火,海轮悠扬的呜鸣在无边的海面上回荡,眼前的小岛像被父母遗忘在秋风里的孩子。“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的歌声像小芳的辫子一样细又长,在小城的晚风里缭绕了很久,然后便是《水手》和《星星点灯》,特别喜欢那句“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唱起来满心温暖又满腹惆怅。

也许是和那次到小城的时间有关系吧,总爱在黄昏时分突然意识到小城的存在。满天风筝的傍晚,火红的虞美人花在和煦的春风中摇曳,朴树的《白桦林》却在月牙儿初上时分演绎着一个寒冷而凄美的爱情故事。新雨过后的海滩上,一群少年围着篝火等待日出,当时流行《今夜不回家》,好像还有什么《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刚刚开始学抽烟的时候,一位哥们儿坚决不许买烟,说一旦买烟就真的会抽了,那晚他陪我满街转,什么都可以买,就是不准买烟,最后两个人买了一包螃蟹回来煮,秋螃蟹肥得很,而且不贵,香味儿惹得满楼单身汉来打秋风,一个家伙还用竹箫吹了一支《映山红》作为酬劳。后来箫声就一直在小楼上呜呜咽咽响了好几年。好像不是2002年吧,但是也有第一场雪,天晴了,晚霞把大街小巷映成一片粉红,待霞光褪去,一个人呆在房间里戴着耳脉听一首泛黄的老歌,“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听了很长时间,挺冷的,跑到外面去看雪;结果路上几乎见不到人,家家窗口都很亮,灯光和雪一起把小城映照得一片祥和。不久就过年了……

现在的小城比以前更漂亮了,但是海的味道越来越淡了,可能是海越走越远了,也可能是嗅觉适应了,不是说久在兰房不闻其香嘛。现在小城流行什么歌曲呢?好久不在意了——毕竟已经过了用歌声表达什么的年龄,更爱在清晨听听鸟叫,在夜晚听听虫鸣。

集安小城美如画

文/孤舟簔立翁

在吉林省出镜率最高的城市,莫过于集安市了。这座位于长白山脚下,鸭绿江畔的边陲小城,集青山绿水、文物古迹、民族风情与一体,戴世界历史遗产、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桂冠与一身。凡是到过这里游览的人们,无不为小城的秀美风光赞叹不已,无不为小城渊源的历史而遐想沉思。除了我的故乡之外,集安是我去过最多的小城,去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休闲旅游,去感受那里的秀美山水,去品味那里的人文历史。

九月,金秋时节,与爱人一起又踏上了集安之旅。早晨7点钟,从长春出发,迎着初升的朝阳,沿着高速公路一路东行。一望无际的金色玉米,从车窗中匆匆闪过,连绵起伏的群山,远远的被抛在了车后。不到四个小时的时间,就到达了小城集安。在入住的酒店稍事休息之后,就走出了酒店大门到江边浏览散步。时值午后,江堤上游人稀少,只有少量的游客拿着手机不时向着对岸拍照,或向着远去的江水凝神眺望。身后绿荫里的小城既没有喧嚣,更听不到吵闹,好像大家都在悄悄地睡着午觉。秋日里的江水清澈而又宁静,宛如一条绿色的彩带,缓缓的从小城流过。几只苍鹭在江心的沙洲上静默伫立,不知是在看岸上的行人,还是盯着水里的鱼虾。一群海鸥在跟随着远处的游船,紧紧盯着被浪花翻起的小鱼小虾,或是抢夺游客抛向空中的食物残渣。

如果说白天里的小城宁静而又祥和,像一个熟睡的婴儿,那么到了夜晚他就像一个精力过剩的少年,活力无限。当华灯初上之时,小城的生活才刚刚开始,白天还寂寥空旷的滨江广场,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在华丽的灯光照射之下,由千人组成的广场舞,整齐划一,翩翩起舞。十几个人,乃至上百人的广场舞,在中国的大小城市可以随处可见,但由近千人组成的庞大队伍我还是第一次见识,着实感到震撼。爱人是这方面的高手,看到之一场面,心情为之一振,目不转睛,盯着舞者的一举一动,恨不能立刻加入这支大军当中去,一显身手。除了大型的广场舞,还有快节拍的街舞,漫节拍的僵尸舞,无论你是多大年龄,如果想一试身手,在这里都能够找到知音。更让我惊奇的是有几位白发苍苍的大叔大妈,在京胡的伴奏下,有板有眼的唱着京戏,举手投足之间,显露出满满的自信,相信他不是专业演员,也是铁杆的票友。

从人声鼎沸的广场出来,直奔美食一条街,去品尝当地的朝族特色小吃,高丽火盆。在这一条街上,有十几家相同的火盆店,沿街两侧一字排列。其中有几家还打着上了央视的广告,好像是在说它才是最正宗的火盆店。游客们大多不在意店上的广告,而是按照葛优的广告台词行事-----哪家人多就往哪里凑。与爱人选了一家小店,点了一份小的火盆。不到十分钟火盆就端上了餐桌。一个木炭火炉上面放了一个朝族平底铁锅,铁锅里有米肠、牛肉、豆腐、豆芽等七八种事先煨好的食材,满满的码了一锅,稍微加热就可以食用。除了火盆之外,店家还免费赠送了朝族泡菜,和朝族米酒,很是经济实惠。就是这一小份,也远远超出了我们俩的需求,好在时间宽裕,静下心来一点一点的慢慢的品尝。这种做法很适合北方人的口味,几个人围着热气腾腾的火盆,大口喝着米酒,大块吃着佳肴,谈天说地,爽快无比。

从小店里出来,与爱人一起漫步走回入住的酒店。看着沿街两侧鳞次栉比的楼房,望着霓虹闪烁的商铺,让我回想起了四十年前第一次看到集安的景象。一条不宽的马路从城中穿过,马路上几乎看不到一辆汽车,自行车与马车是这里的主要交通工具。两侧都是低矮的平房,多数的平房都带着一个小院,里面堆着劈材和一些杂物。一条街上的商铺屈指可数,而且还都是国营百货商店与饭店。一条清澈的小溪蜿蜒从城中流过,居民用它洗衣洗菜。小城里最高的建筑就是县政府招待所了,一幢灰色的三层小楼,在一片平房之中鹤立鸡群。在目视可及的范围内,我努力需找它当年的痕迹,别说楼的影子,可能连它当年所在的方位都给弄错了。可以肯定的说,它在若干年前早已消声匿迹,没有留下一丁点痕迹。我在想,不用说我这个外乡人,对小城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到惊讶,就是集安的本地人,若时隔多年,重归故里,也会和我一样迷失方向。四十年的快速发展,使得昔日这座落后破旧的边陲小城,一跃成为戴有多顶桂冠的优秀旅游城市,这应该归功于一代领导人的远见卓识。敢于打破旧的藩篱,冲破重重阻力,把中国引向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才使得小城有了今天这样傲人的成就。

东北大地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发祥地,他们曾经金戈铁马,横扫中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尽管他们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是在他们发祥的故地,所留下的历史遗迹却少之又少。集安的长寿王墓、好太王碑、丸都山城等高句丽历史遗址,是东北地区现存保存最为完好的历史遗迹,没有之一。凡是到集安旅游的游客,必定要参观一下这一珍贵的历史遗迹,否则会留下些许遗憾。第二天早晨8点钟,吃完早餐之后,与爱人一起迎着明媚的阳光,怀着期许的心情,踏上了高句丽王朝的朔源之路。

高句丽王朝,由北方夫余人朱蒙,始建于公元前37年,开始定都于辽宁省桓仁境内。公元3年,高句丽第二代王琉璃明王迁都国内城集安,同时筑丸都山城,从此集安变成了高句丽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425年。公元427年,高句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迁都平壤。高句丽王朝始于西汉末年,兴盛于南北朝,灭亡于唐朝公元668年。鼎盛时期的疆域,东至日本海,西以辽河为界,北达吉林省珲春市一带,南到北汉江以北,是中国北方一个不可小觑的强大王朝。以往,我们听到过的评书薛礼东征,讲述的就是唐朝大将薛仁贵,率领唐朝大军征服高句丽的一段东征历史。

参观的第一个遗址是好太王碑。好太王碑遗址,位于集安市东北高句丽洞沟墓内,离市区不到十分钟的车程,驱车眨眼的功夫即到。好太王碑系高句丽第20代王长寿王为其父亲19代王,好太王所立。碑文讲述了高句丽建国传说,好太王功绩,及当时的对外关系。碑身为岩石粗凿而成,方柱形,高6.39米,幅宽约1-2米不等,四面环刻汉字,隶书,自右至左竖刻,共l775字。尽管没有练习过书法,仔细的揣摩还能够辨识几个汉字,要读懂它全文的内容,还需要看园内专门的文字介绍,到这时才真正品味到了,知识到用方知少的滋味。它是东北地区,迄今发现保存最为完好的高句丽碑文石刻,也是研究高句丽历史的重要节点证据,1961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文物保护名录。

第二个遗址为长寿王墓,它与好太王碑相距不远,步行也就十几分钟,它位于龙山脚下,因其造形颇似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因此被誉为"东方金字塔",推算为公元四世纪末五世纪初,高句丽王朝第二十代王长寿王之陵。整座陵墓呈方坛阶梯式,高13.1米。墓顶面积270平方米,墓底面积997平方米,全部用精琢的花岗岩砌成。坟阶七层,每层由石条铺砌而成,每块条石重达几吨。第五阶有通往墓室的通道,盖棺石板重50多吨,每面三个护坟石各重10余吨,气势宏伟壮观。当地人把长寿王墓习惯称之为将军坟,将军坟之称是清末当地老百姓叫的,一直流传至今。昔有《别金相登将军坟》一诗曰:"将军坟墓几干秋,坟外年年江水流。桂酒椒浆伤往事,荒烟蔓草赋闲游。三辅霸业今何在,百济名邦早已休。独有英雄埋骨处,峨峨高峙龙山头。"它和好太王碑同时列文物保护名录。

第三个遗址为丸都山城,它位于集安城北的高山上 , 距离市区 2.5 公里处 ,是高句丽早、中期的著名城址之一。它既是国内城的军事守备城 , 又曾作为高句丽王都使用 , 在高句丽历史发展进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丸都山城与国内城相互依附 , 互为都城 ,形成了世界王都建筑史上附合式王都的新模式 。都城北高南低 ,形状如向南倾斜的 " 簸箕 "。城池为不规则的长方形 , 周长 6395米。目前,山城东墙,北墙西段,西墙北段保存较好 , 高处可达 4-5 米 , 由 20 余层修琢工整的长方形和方形石条构筑 。城内有泉水两处 , 一在城西北角 , 一在城东山脚下。在南城门汇于一处 , 注入通沟河。城内有地面遗迹 3 处 , 蓄水池一处 , 墓葬 37 座。高句丽政权建立后,屡受中原政权的册封,臣属于不同时期的中原王朝。但随着中原王朝和高句丽自身力量对比的消长 , 高句丽也多次与中原王朝和周边地方势力发生冲突。作为高句丽早、中期都城 , 丸都山城曾发生过多次战事,直到高句丽第十六代王,最后一次被战争毁坏之后弃之不用。

从丸都山城下来已近黄昏,落日的余晖洒满了山城的残垣断壁,使得古城遗址,显得更加凄凉和悲壮。一个王朝拥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在人类历史上应该算得上是长寿王朝了。但是在自然的历史长河中,它显得又是那么的短暂,那么的渺小,就像一个匆匆的过客,瞬间而过。看到此情此景,不由得触景生情,想起了三国演义的开篇之语,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集安小城,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熙熙攘攘的人间烟火,更有着温和的气候与秀美的风光。小城坐落在长白山脉的东南麓。南北横亘的长白山脉,减弱了西北方向南下的寒冷气流。而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又沿着鸭绿江朔江而上到达这里。因此,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多雨无霜期长的小气候。像寒冷地区很难成活的银杏、板栗、蟠桃等树木,在这里却能够郁郁葱葱的生长,吉林人把它称之为吉林的小江南。品尝完集安的小吃,游览完高句丽古迹,接下来就是游览集安的山水了。由于我来过多次,对景区的道路比较熟悉,不用导航,无需问路,早早起床收拾完毕,与爱人驾车直奔景区而去。

集安有两个比较著名的山水旅游景点,一个是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一个是云峰湖景区。游览的第一个景点,是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它座落在长白山南麓的老爷岭山脉,位于集安市区以北20公里处。从宾馆开车,不到一个小时就到达了山门。由于抵达的时间较早,太阳还没有爬上山头。站在山脚下,放眼望去,一座座高耸的山峰,还笼罩在云雾之中。五女峰,就像是一位下凡的仙女,隐秘在薄薄的晨雾之中,似乎她还没有睡醒,困酣娇眼,欲说还羞。或许五女峰的名字由此而来。游览五女峰有两种游览方式,一是徒步登山,一是乘缆车游览,我与爱人选择了后者。据工作人员介绍,公园内共有较大山峰26座,其中海拔1千米以上的17座,在各座山峰中,以五女峰最为壮观。作为多数游客,并不关心它有多少座山峰,也不会关注它有多少种植物和动物,她们凭的是想象,看的是风景,游的是心情。

在盘山而上的游览车上,当看到路两旁一行行排列整齐、挺拔直立的红松时,就好像是看到了排好阵列,即将出征的勇士,他们是那么的威武,他们是那么的雄壮。瞧,远处山坳中一丛丛迎风招展的白桦,多么像是一个身着洁白婚纱的新娘啊,正在凝神遥望她远方的情郎,她是那么的关注,她是那么的凝眸。只有那树冠浓密、树干粗糙斑驳的蒙古栎,在山坡上静默无语,他就像一个老者,尽心尽责,默默地守护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更有一只小松鼠不知何事,从树上飞奔而下,引得游客大呼小叫,松鼠可没有时间给他们留影拍照,不等按下快门它早已迅速的跑掉。由于进入了中秋时季,林间的百合已经休眠,高山杜鹃也早早的落幕,只有一丛丛的野菊花,还在迎风绽放,它要与雪花共舞之后,最后一个谢幕。开车的司机师傅说,要想欣赏山中更美的景色,还需要再等半个月的时间,到那时,这里将会层林尽染,万山红遍。从山上下来已是中午时分,顾不上休息,匆匆忙忙的奔向了

第二个景区,云峰湖。云峰湖风景区座落在集安市以东、鸭绿江上游40公里处。它是中朝两国在鸭绿江上游共建的水电厂,大坝截流后形成了一个面积为102.5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泊,因为水电厂名字为云峰发电厂,所以湖的名称也就随着叫云峰湖了。约下午两点钟抵达景区大门。匆匆的购买船票,恰好赶上一艘正要起航的游船。站在甲板上,迎着湖面凉爽的秋风,放眼望去。远处,碧蓝的天空上,有几朵白云,好似在悠闲的踱步。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也随着白云一起缓缓的向后移动。只有船头激起的白色浪花,在向前滚滚的推进。绿水、青山、蓝天、白云,置身其中的游客,好像在画中行进,又好像在仙境中漫游。为了让游客更好的感受两岸秀美的风光,游船尽可能的在岸边行驶。多数游客顾不上欣赏这秀美的湖光山色,拿着手机纷纷的拍照,或许要把它留作永久的记忆,回去之后,再细细的品味和慢慢的回忆。更有游客拿着手机进行现场直播,不知是在和家人互动还是在作媒体传播。身旁的爱人也毫不示弱,拿着手机也左右的忙活,我知道,她回去之后一定会制作小视频或抖音,或向家人炫耀,或向朋友传播。

参观完景区,在回程的路上,与爱人一起探讨一路的感受。她感慨的说,集安,不仅城市与景区干净漂亮,就连沿途的村镇也一样整洁优美,一路上都是风景。爱人说的没有错,北方的乡镇,少有科学的规划与整体布局,大多是人口自然聚集形成的集贸小镇。街道与房屋的建设也较为随意,破旧的房屋与新建的楼房并存,雨水与污水混流几乎成为一种常态。乡镇里几乎见不到鲜花与草坪,就连普通的绿化树木也是寥寥无几。春秋季节,风一吹过,尘土漫天。而集安的乡镇、村屯则是整洁漂亮,红瓦白墙的房屋,一幢幢矗立在山脚下,蓝天、白云、青山、小溪、农田、房屋,构成了一副天然的山水画卷,让人百看不厌,目不暇接。

或许有人说,把其它地方的乡村搬到集安,也能建设的和它一样美好,或者比其更好。此话我不认同,一个地方的环境好与坏,固然与自然环境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先进的执政理念,这一思维更是不可或缺。对于多山少地的集安来说,能够拿出五万多平米的黄金地段,建设市民休闲娱乐广场,若是没有先进的理念和干事魄力,是做不出来的。在集安无论是大街小巷,干净整洁的垃圾箱随处可见。马路上几乎见不到一点杂物,就连沿街商铺都是规范有序,鲜有小城市那种杂乱无章,门前私堆乱放的景象,这就是精细管理的结果。随着汽车的增多,人与车争道的矛盾日渐突出,集安也不列外。在集安小城,我真实感受到了汽车让人的体会。在这一点上,不用说小城市,就是大城市也很难做到,但是,集安这个小城就做到了,而且把它做实了。 “集安最美,因为有你”,这是遍布与集安市大街小巷的城市宣传用语。在这里,我给它颠倒了一下,因为有你,集安最美。

游览完第二个景区云峰湖,已是傍晚时分,与爱人在车里边说边谈,不知不觉来到了入住酒店,问,今天晚上吃点什么?曰:到朝族餐厅点一份大餐,祝贺一下旅程愉快,再为小城做点贡献。

2021年11月5日

故乡不远

这是一座北方小城,并不清雅别致,甚至是穿着褴褛衣衫从滚滚历史中踉跄走来,跌跌撞撞中倔强的直起身,踏稳脚,挺起胸,昂起头。我的家乡与这小城相毗邻,却与之韵味迥异,家乡草肥水美育牛羊成群、中俄蒙三国交界,小城河流如带灌万亩良田、普惠寺讲经说法,我说不清哪个更胜一筹,就像我说不清大豆和小麦哪个更沉甸甸。

小城待我不薄,她给了我一份足以糊口的工作,于是我怀着甩也甩不掉的思乡愁绪开始朝九晚五的奔忙,三十而不立的我片刻难忘身处异乡,醒时梦时清泪两行。行时,异乡的路更陡;醉时,异乡的酒更烈;病时,异乡的药更苦;累时,异乡无处归宿。

单位窗前正对着一所小学校,学校身后有座山,每日清晨不少人组队登高,山顶的人了望风景,我立在窗前望山望人,雾锁群山,小城婀娜。纵然不面朝大海,我心豁然春暖花开。是啊,城市这么大,我又算什么,小城给我一处安生立命之所,这与故土又有何异,我随城市脉搏律动飞扬,她快乐所以我快乐,我快乐都是她给的,此时此景的心中忽然生出许多爱来,我想我是有些喜欢上这座小城了,此处安心是吾乡。

满城桂花香

天空阴郁,像有一场雨。只是这秋,若下了雨,怕会淋漓数日,不大喜欢。私下还是喜欢晴朗的天气,在明亮天光下,连心情都会无端地好很多。

人若整日沉在灰色的世界,恐怕连心都会被其感染,落下病痛。

有凉风来访,携了几许香气。不知从何时起,这小城竟然飘满了桂花的香味,若袅绕的声音,浮沉不散。

桂花的香味一向浓烈,在偌大空间飘来荡去,落到谁面前,都会让人有触摸可得的神秘。

记忆中的小城,每年九月都会有许多菊花生在各处,次第开放,触目可见。感觉它们像极了夜空的星星,可以照亮了人的眼睛,或者照亮一些人的心。

坐在公车上,看车外流动的风景,菊花依旧是有的,颜色各异,正羞答答地开着,只是在桂花的逼人香气下,显得有些落寞。

忽然想起一句话,你别落寞,我只是路过,不会带走什么。果真不会带走什么吗?至少在这一刻,我的心里有故人重逢的喜悦。

总觉得故人这个词有些妖娆,仿佛是生命的藤蔓,长在血肉之中,伸展而出,只为某天与他遇见。

我与桂花结缘来自少年。在那之前,对它并无所知。一直都是个不太喜欢走街串巷的人,对小城几乎陌生,对植物更是所知甚少。

后来知道有种馥郁的香叫做桂花,却是从一碗黄澄澄的酒里获得的。着实让人有些跌破眼镜。

那是某年的中秋节,一向不爱喝酒的父亲不知从哪里拿回一瓶酒来,告诉我们说,这是桂花酒,有些年头了。

论说酒,对少年的我来说,已经足够有诱惑力了,再加上浓而不散的香,越发从心底欢喜。

后来稍稍喝了些,酒虽不烈,妈妈却也不让多喝。所以喝完面前的酒后,只得看着空荡荡的瓷碗,一边回味,一边闻那挂在碗上的香。心想,这桂花,究竟是如何样子呢?

后来终是见着了,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在异地的一个朋友那里,他引领着我,在一条小巷深处与之邂逅。那年,我二十岁。

站在院落中,我静静地看着那些黄黄的细碎小花,一粒粒地挤在一株株花枝上,安静若聆听尘世心声的素颜女子,互不夺色各自美好。

朋友说,这一株花树已有百年之久,每年的花色浅淡不一,似乎和年成好坏有着联系的样子。

我笑着听他那么说,正想回些什么,恰好有风抵达,花雨如幕,不禁呆在那儿,恍如饮了酒,醉倒不醒。

可惜没有人可以在时光中醉倒不醒,该走的路一步也少不了。所以后来见过许多树桂花,每年也总会收集一些它的花瓣,洗净晾干,放在酒里浸泡,只是怎么也找不回少年时品尝的那个味道,实在有些遗憾。

也许,这世上,有些东西最初时的心念一直都是纯美的,可是经过了俗事的浸染以及自己无度的挥霍,本来的面目早已物是人非了吧。

心不同了,所能品味的道理以及其他,自然就有了 变化。谁也无法回到最初。

看着路边,一树树盛开的桂花,那些飘散在风中的香味似乎早已绕满了小城,不再记得回去的路了般,顽皮地游在空中,兀自飞舞。

假如,这小城是一江水,在这浓云般的桂花香下,会否能把时光也洗出香味来?

天终于晴了,有束光落在面前。我微笑着向前走,身边仿佛有禅意飘过。

小城岁月

文/俊梅1101

一、四月黄沙

四月芳菲日,百花盛开时,本该是春意无限,花香扑鼻来的日子。可是尉犁的四月啊,却偏偏刮起了狂沙,目之所及,漫漫黄沙,真是一眼流沙,一段年华。走在路上,本该是默默的春风,换做了细细的沙子柔柔的钻进了我的衣袖、裤脚、发迹、口鼻。细细的沙子柔柔的贴在肌肤上,让你的心情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窗外黄沙肆虐,即使是大中午,你也难以看到十米外的人脸。春天本该是个美丽的小姑娘,春天的肌肤本该是青春靓丽的,可是这该死的风沙,让春姑曼妙的身姿变的狰狞,洁净的肌肤变的苍黄、暗淡。

最喜欢春季的我,也只能躲在窗内,望着那漫天的黄沙不敢出门。看着那坚强的胡杨和柔嫩的垂柳被黄沙染透,我的心情也不再明媚,手中的笔也不再欢快,只能一笔一笔的刻画此刻,刻画这边陲小镇的四月。

这时,总是会有丝丝的怀念家乡的春天,这时的家乡该是花红柳绿,莺舞蝶飞的吧;记得小时候,每年的这个时候,总是和些小伙伴们追逐着霏霏细雨中的燕子,任衣裳被打湿,哪怕晚上被父母狠狠的责怪。但是,在这边疆的小城镇的四月里,是享受不到了。这里一年到尾也见不到一次像样的雨,沙雨倒是常常见到。

在学校里的时候,老是喜欢胡乱涂鸦一些文字,文笔虽然不咋滴,但是却可以把自己的心情透进去,只是为了给漂泊的心一个居所。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志愿服务西部,在这边陲小镇一呆就是两年。这里安静、平和,唯一欠缺的就是四月的青春气息,要是没有这呛人的风沙该多好。

记得看过这么一句话:我总是躲在梦与季节的深处,听花与黑夜唱尽梦魇,唱尽繁华,唱断所有记忆的来路。在这里,我看的是漫漫的黄沙。

二、五月将离

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不觉间,两年的志愿服务时光将要终结,回首,有过彷徨,有过骄傲,现在只剩下了将要别离的神伤。为这付出两年的地方,为在这里相识的朋友,为逝去的青春。

两年时光铸就的过往,没有浩瀚的荡气回肠,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有的只是,平平淡淡的付出,有的只是丝丝缕缕的真挚。眼前有些模糊,文字有些粗糙,可是每一笔的勾勒,每一个词的组成,都寄托着深深的爱恋,爱恋这片土地上的朋友,爱恋这片小城,哪怕她给了我一个黄沙漫天的四月。

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有时候会幻想自己能够握住苍茫,禁锢时空,这样世间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别离哀伤,就不会有地老天荒,有的只是此时今朝。可是,这终究是不现实,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只能用手中的纸和笔去呻吟。

不要再去幻想,缘来缘去,不为人所动,只要把握今朝就好。岁月绵长,人生短暂,所有的美好与惆怅,全都注入记忆中吧,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见。是为了下一次的感动和纯粹。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夥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那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在光阴里,有些人,有些事,终究是要去经历的。即使再舍不得,也只能是转身而去。

再见,尉犁,再见朋友。我会用我手中的笔把这里的人、这里的情、这里的事深深的镌刻在我心中的碑文中。

三、六月展望

静静的深夜里,难以入睡,透过玻璃看窗外,没有飞舞的落红,只有蚊子编排的演艺。在那招摇的,是昏黄的路灯朦胧了夜的颜色,让你看不清前方的路,却又不至于迷失了自己。

听着京腔徽剧,一转一折,一哼一嗯,唱尽天涯的缺憾,停息深处,潮湿了春天,憔悴了桃花。缠绕着的,是尘封的记忆,是最后的那一片落花,飘入心间。

两载的时光,风雨同舟的兄弟姐妹,一起吃苦,一起还了的兄弟姐妹。一丝丝的过往,编排成的一曲曲剧目,这是我们的故事,这是我们的演绎。

是到了分手的时候了,很伤感,但是更多的骄傲与庆幸。庆幸在毕业后选择了志愿服务西部,庆幸我的人生列车能够与你交错在同一个月台,并且有了两年的停留。庆幸与你们相识,今日的分别是为了我们明日更好的相聚。

今晚,我坐在这里,敲打着键盘,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是我知道,这不是路的终点,而是我们旅程新的起点,因为我已经看到了我们下一次相聚时你们脸上的笑容。

朋友,珍重。

大山深处的怀想

文/灵秀

从小就想,生活在大山多好,出门便是山,就能攀爬就能登高就能了望。

多少年过去也游历过一些名山大川,都是匆匆的去,掠一点美景在眼底。那年卫生支农就有幸生活在大山深处,有机会亲近它拥抱它抚摸它。虽然那是一些貌不惊人并非陡峭雄伟的小山,但它依然很美,在我心里留下深深的怀想。

路儿沟,那是一处荗密的山林,山下有清清的河水,经古战、术布乡,穿过术布洮河桥,继续往前到达路儿沟。一路清澈的河水欢快地流淌,蓝蓝的天空云朵飘逸,绿茵茵的山峦散落珍珠似的羊群,各色鲜花争相绽放,白色的小花密布枝头,紫色的花花香四溢,黄色的花娇妖典雅。一路的风景引人入胜,山下一块块粮田或嫩绿或深绿或金黄,在阳光下变幻莫测,如一幅巧夺天工的巨幅画卷。田间劳作的农民,在烈日下在绿摇黄笑的禾苗间躬身耕耘,大地在他们辛勤的汗水浇灌下五彩缤纷,充溢希望。

无论走到那,你都总是在大山的怀抱。仰望四周,是高高的山,阴面的山被密密的松林覆盖,阳面的山树木不是很茂密,但你走进山林依然是在密林中穿行,一些地方你只能匍匐着前行。山羊和牛在山林里吃草,它们竟然如履平地般敏捷地行走,速度很快。山上有蕨菜,是一种很有名的野菜,听当地人说还有一种名叫狼毒的菌,形如宝塔,很名贵。我们攀登着寻找着,快到山顶了,还没有发现蕨菜,有一丝失望。就在这时我眼前一亮,蕨菜,我兴奋地叫了起来,说明我们攀爬的这座山确有蕨菜。但蕨菜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样多,一根二根分散生长着,好久才采了一点点。狼毒在这个季节很难遇到,终没有见着能一睹芳容。有太多的不知名的野花,姹紫嫣红刹时鲜艳好看。

山里的村民普遍显得苍老,在半山腰遇一采野菜的村妇,交谈间知道她还不到五十,却有了一些老态,但她爬山轻松自如,在大山自有大山非同一般的攀登本领和如履平地的技巧。从她的脸上你能读出勤劳、朴实和憨厚,她们在这片自然的天地间自由地徜徉,真实感触了一种最为简单的幸福。

我们在空旷处架锅煮肉,野餐摇曳着独有的浪漫情调,有一份敞开胸怀拥抱自然澎湃的心潮。人们情绪高涨,忙着拾柴,烧火,取就地的河水,享受纯天然最为绿色的餐饮。围绕锅人们翩翩起舞跳起锅庄,在热闹的音乐声中放飞心情。喝酒聊天,心情象天空一样晴朗,象白云一样自由,象松林一样豪爽,更象小草野花一样沐浴阳光,在大山的怀抱里尽情奔放。

一些牧民奔歌声而来,站在不远处张望,那带笑的容顔和炯亮的双眸,充满了欣喜,仿佛在看一场尚且不错的演出。他们在看我们,我也在认真地欣赏他们,想透视这大山深处最为真切的魂灵。从他们渴望的眼神里,我猜想这是一片久已沉寂的山谷,太需要有声音的回响,有一点热闹和奔腾,腾涌出最古老的歌谣,混合现代的元素繁衍生息。

太阳西下,凉风漫延过来,四周的宁静被游人的喧闹搅乱。牛羊走下了山,该回家了,意犹未尽的牧人也该回家了。

一切都在太阳的余辉下静默,留恋忘返的牧童和我们,但我们却有全然不同的心境。看到我们他们遥想远在大山外面的世界,而我们是在留恋这片山的秀美和静谧。真想在这过上一夜,听山的声音,听河水永不停息的吟唱,再遇一位会唱藏歌的青年,听他最为原始高亢的咏叹,或遇一位老人讲他当年最为心动的故事,还有就是听当地会唱卷的老艺人来上一段如泣如诉传统经典的卷曲,这份畅想虽不能如愿却像繁茂的野花开在心田。

现在的节气是大暑,而这里却气温如春,夏花璀璨,真是避暑的好地方。说真的生活在大山总有丝丝的孤寂,即使不喜欢太吵太闹的我,也被这过于安静沉寂的气氛浸染,发自肺腑地渴望一点沸腾,那怕如平静的河流里一块石头激起的浪花一样奔涌出一点欢快的声浪,也不至于象这般没有生气,宛若一滩死水,生生的令人窒息。只有那些开在山里的野花芬芳飘摇,娇柔着一季最为温暖的情怀。而在这四面环山的小城,却突兀的一筹莫展。在院落大大的水泥沏成的花坛里栽了两棵刺梅花,正自娇艳芳菲,这是县城独有的风景,可被它的娇媚吸引眼球的人们,肆意地采摘,仿佛这花也如野花一样,是可以随意侵占的,遍山的野花繁茂兴盛,采几朵装饰一下生活,是一种情调,而刻意种植在庭院里的花,就是为着小城也有花一样的容貌。我走上前,看着采花人,笑盈盈的说:“别采,好吗?”他看看我,略带疑惑地停留片刻,羞愧地走了,手上的那枝花艳艳地红了夏日。其实,他不知道这花是别在城市的鬓角,是小城夏日独有的风韵,大家欣赏远比独自一人享有而快乐,他采走了今天的花,也折断了明年的娇艳。也许,他久居小城也感寂寥,被这一点亮丽激越了心扉,折一枝花色驱散孤苦,爱花而心芳香融融。兴许是怕花孤芳自赏无人怜,即使花茎带刺刺痛手指也心甘,他的羞涩、纯朴和憨态正是大山宽阔的写照。我突然觉得我这个异乡客太过矫情的阻止刺伤了他的心,花儿究竟在为谁笑为谁哭为谁风情万种娇媚百态。为蝶为蜂为山为已为人,为着爱它的万物。

在我就要离开那个小城时,那个小城拥有了第一个KTV娱乐厅,那种场景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就是那次在那个欢腾的海洋里,我平生第一次感悟了翩翩起舞时那种发自心灵深处的愉悦,真的是灵魂在笑,每一个细胞都放松和沉醉。想起那次舞蹈那份随意那份悠然自得那种全身心的舒展,真让人今生难忘。没有任何情感夹杂其中,有的只是一种心灵最深刻的体验,一份陶醉,一份舞蹈的魅力。它给我的启迪是在任何地方做任何事都有它的情趣,你只要身心投入。小城是寂寞的闲散的闭塞的,但它也有一份独特的值得回味的过往,小城缓慢的变迁诉说着它不为人知的沧桑和辛劳,孤寂和兴盛,如老妪提篮里鲜味十足的碾榛(当地用刚成熟的青棵炒熟碾成的食物),有它独具的况味。

突然想念某一个远去的日子,老去的岁月,老去的年华,我们找不回,但我们可以在记忆里存留曾经的美好,回味起来心就有了一份略微的年轻和活力。

那段大山里的时光,一直绚烂着它的古朴和典雅,安静和纯香,在记忆里悠悠香飘,甜醉了一段最为真挚馥郁的生活。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