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的文章

2022年12月09日经典文章

文艺的文章(精选13篇)

那么短,那么文艺,那么淡雅

【安静】

穿过安静的街道,要不是厂房的机器声犹存,这真像死寂一般。

望着两旁稀稀落落的树枝,伴随着风儿它们在诉说着这儿的一切。

这里从来都是静谧的。

漫步在这静谧的街角,陈旧的围栏永远都在说着,说着它们凄怆悲哀的一生。

【混乱】

常常把世界对准自己的一个焦点,却用他人的眼光看世界。

身上肩负着的,不仅仅是责任。

迷失在自己的世界里,是因为世界观被混淆了。

总是在不停的否定自己的能力,导致失去了原先本来就拥有的实力。

人总活在悲观世界里,慌乱不停,丢了方向。

然后死在自己的痛苦之中。

【记录】

再美好的事物都会有消散的一天,我选择了用相机记录美好。

镜头先生苏醒时都是忙碌的,就像永不休息的机器。

镜头先生看过最美丽的风景,最震撼的表演,最可爱的人儿,最真实的生活。

镜头先生苏醒时,不停的记录着身边的事,微笑,哭泣。

镜头先生苏醒时,是它最快乐也是最忙碌的时光,拥有主人的陪伴,是它的光荣。

然而被闲置在墙角的若干年后的镜头先生,他从此以后再也见不到光明。

【纯净】

纯净的心灵是你最透彻的眼睛,忽眨忽眨地像繁星。

脆弱的,难懂的,起伏的,凹凸的。

我不敢想象心灵的世界是有多臃肿,导致了人们失去了本性。

像儿时一样,挥洒着朝气蓬勃的汗水该多好。

而堕落的我们,只懂得呆在空调房里享受。

我多想,像儿时一样。

【裸露】

渐渐地会害怕失去些什么,越来越没有了安全感,越来越觉得自己丑陋并且在赤裸裸的抗战。

长大了就会担心长不大,不懂事就会装懂事,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自卫。

变成了嗅觉灵敏的动物,警惕心越来越高。

总是用“你想干嘛”的眼神望着别人,把自己蜷缩在冰冷的屋子里,乌漆吗黑摸不着北。

别人给一点光亮,反倒会愈加抵触,不愿别人施加同情。

明明自己不行,却要故作坚强。

如何言明脆弱的内心…

【印象】

摄影来源于生活,最能打动观众的作品,往往是来源于生活的真实。

我们之所以快乐,是因为我们活得真实自然。

没有被逼迫的欢笑,没有被逼迫的忧愁。

每一句话,每一个停顿,每一声叹息,都没有伪装的腐臭气息。

相比苟活于世,倒不如真实一生。

【迷失】

常常会迷失自己,在这错综复杂的迷宫里。

下一秒一个决定,带领着自己拐进另一个弯,遇上被封印的牛头怪物米诺陶洛斯。

悲惨的命运使他被囚禁在这炼狱般的迷宫里,这一切都不是他的错。

但是没有人懂。

凶狠的人往往带给我们恐惧,我们被遮住了双眼,看不见他的内心。

其实他并不可怕,只是在余辉落尽时,也表达不出内心的悲哀。

【简单】

你的世界太单纯,没有经历过爱与痛的边缘。

你甜美的歌声里没有一丝情感,单一的音调毫无旋律。

你的睡眠从来没有梦魇,你的内心没有恐惧也没有期许。

你单纯的眼睛里一丝不挂,纯净如初升的太阳。

其实我真的很羡慕你,因为你的世界没有猜忌,你可以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寂寞】

你寂寞吗?或许是的。

总觉得自己朋友很多,但是能一直在一起的却寥寥无几。

“分开了就算了”,总是这样告诉自己。

“其实她(他)也没什么好的”,总是这样安慰自己。

不敢面对你们,即使是曾今最要好的朋友。只是因为你们知道我太多秘密,而我却很鄙弃曾今的自己。

外表开朗内心却比想象中还要胆怯懦弱,我讨厌以前的我,我讨厌以前的你们。以前的了解以前的我的你们。

“我们还是不当朋友好了。”

【记忆】

想把记忆封印起来,有时觉得忘记或许是消除痛苦的最好选择。

但是怎么会舍得忘记过去呢?怎么会舍得去做一个失忆的人呢?

人生的苦与乐不是我们能操控的,这才是人生。

价值观的不同,导致了对过去的理解不同。

让我们面对过去的愧疚是很艰辛难捱的事,但是我们不得不去面对。

最开心的,就是把记忆全部保留,塞满脑海里,然后再一页一页地翻。

不经意间我们流露的笑容,是珍惜记忆的最好馈赠。

只为自己也要努力

文/Z甲维

今天状态不好不坏,也可以用时好时坏。

认真地听了课,昏沉地睡了觉。复习会合同法,看了会课外书。

心里十分平静,愿意静心学习,也有蠢蠢欲动的脑电波止不住的干扰。

傍晚去梅岭看梅花的时候,发现花已经谢了,梅岭的石头坐着几对情侣。不好意思打扰别人,又没可看的梅花,便在无人的下坡上坐了很久。

我知道我的内心还是深藏着很深的绝望的。在坡上被凉风吹着,一点都不觉得冷,反而有种快意的感觉。我对董硕说,真想就这样一直坐一辈子。看着面前的植物在春意中蓬勃生长,我觉得我在逆生长,所有的都在朝着积极有利的方向成长,而我在倒退。没有落日,有残缺的夕阳,有零星飞过的飞机。

这一刻,我什么都不愿意去想,只想静静地坐在草地上。还好,我的心是安静,有光的,没有以前想***的念头。实在不喜欢自己体内的消极因素。经常劝自己,都快毕业了,赶紧醒醒吧,哪有什么时间伤春悲秋。各种专业书都没有好好学习,各种书籍都没有看,悲伤的时间给与这些哪还会有时间难过,都是闲惹的祸,太过于懒散。

董硕说,她骨子里是文艺的。我说这就是个笑话。一个连余秋雨,钱钟书都分不清的好意思跟我谈文艺。她和我说了个雅俗的问题。她说莫言的书俗。我说,雅俗这个问题不好说,你说莫言的书俗,可是俗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很多你认为雅的却没有。不知道是评选者俗,还是咱们这些不懂欣赏的俗。雅和俗这个问题本身就不好说,就像商周礼乐,有大雅和小雅之分,你能说谁俗谁高雅吗?不同的阶级适用不同的文化罢了。有下里巴人,也有阳春白雪。不能说下里巴人俗,也不能就说阳春白雪高雅。很多事情不好说。可能今天被确认为雅,明天就变成了俗,评判者的意志,咱们不懂。接着我巴拉巴拉地说了好多。董让我闭嘴,

我说,你文艺,还是我文艺。

董硕,你不是文艺,你只是有文化。

我大笑,说的好,我觉得真的这句话最符合。你真是太机智了,这么好的话都能想到。

她说,她长了个文艺的心,却没有文艺的身。

我说,是啊,文艺是靠长相表现出来了。长得漂亮,没看过书,也可以很文艺。长得丑,看再多书在外貌上也早已输了一大截。很多人看着特别文艺,可是,确实很少看书,有的人,看过很多书,却依旧很土。哪有漂亮女孩看起来有气质啊,真不知道是不是咱们从小的教育出来问题。

董说,是啊。

不过,再怎么说,董也不能算是文艺。更不能算是有文化。

在草地上待了很久很久,忘了天会黑暗,呆呆地忘了很久,直到校园归于寂静。

回寝室的路上,看着万家灯火,猛地很失落。万家灯火,其中却没有一盏是我的。我只不过是一个异乡人。一个繁华都市里的弃儿。在黑暗中包裹自己。在有阳光的时候稍微睁开眼感受一下世界。

我突然想留在这个城市。每当我在无人的时候,一个人静静地,一边走,一边想。看着这算城市的夜景,有些不甘心,为什么以后我要回到自己的家乡,那是个落后的大省。为什么不要留在这里,不管怎样,已经迈出了一步不是吗?

可是,经常无休止地怀疑自己。有什么资格留在这里。心里的自卑因素太过于明显,早已长成了参天大树,掩盖了我的自信。徒留一些没有任何价值的自尊和自傲。

对董说,我每次出去走走,只是走,不说话,静静地想一下所有的事情,告诉自己不愿回到家乡,要留在这里。当看到很多高大繁华的建筑物时便会有动力。董说,下次,咱俩一起走走吧,我说,好啊。

起码,走走会给与我动力,我会想着在这个城市努力。我会想着复习所有的课本,我会想着如何通过大三的司法考试,我会想着如何努力考取研究生。我对自己说,很多事情是自己逼自己的。

我们需要的是动力而不是压力。父母,老师,同学给你再多压力,也不会起作用。压力就像弹簧一样,有弹力系数,当达到一定标准后,不是返还成动力,而是被压力压变形了。但是,自己给自己的动力却不一样。

不努力,如何在这个城市,这个社会生存。

不为父母,也要为自己。更何况,人不能自私的只为自己。

努力吧,我需要徒步丈量一下这个城市的一角了。

哪有什么时间文艺,哪有什么时间伤春悲秋。加油吧,孩子。Myself.

一个并不文艺的回顾

文/樊玥

明明只过了两年多,我就开始一本正经地坐在这缅怀人生了,就好像明明只过了十几年,我们这些小孩就会在某些奇怪的时刻觉得自己已经很了不得了。

有时候觉得时间不是什么白驹过隙,只是它好像在你猛然想起来的时候就已经不见了。尖锐爽利就好像塑料老化的痕迹,白色的一道突兀地划过去,从此端到彼端。然后如果再像一个真正的文艺青年那样感伤感伤,时间就又消失不少,它快得我们都来不及后悔。

我们就好像这几年一起跑在深巷里,没有月亮的夜里足音回荡,安静到被自己的喘息声和风声划伤耳膜,跑得似乎永远不知尽头。总有人告诉你前方会有希望,考上好大学人生光明无限,就像跑进了白昼,尽管你困倦得已经在浅眠。偶尔眼前闪过分不清是梦境还是现实的片段——家乡某个雷雨夜里劈倒在路旁的梧桐树,奶奶还站在台阶上拽树上的梨子,小表妹亭亭玉立,又或者姥爷穿着那件青色毛衣在老阁楼写诗的背影……它们到底真的是我亲眼见过的吗?

这些故事像暗夜里奇异的光芒,一帧帧在夜空里滑翔,追随着时间消失在看不见的地方。

我忽然就有些悲伤,然而我还是在跑。

时间来到2017年,我在家乡和西安的时间各分一半,都是九年。有时候嘴里出来的却不知是哪里口音,脑海里马上就闪过“行年五十壮游肠,几把他乡作故乡”的句子。

几年来最感谢自己的事有三件。头一件是自己还在好好地各种意义上努力生活着,再稀里糊涂都不是在混日子;再一件是读了文科;最后,是终于发现自己没有那么了不得。这让我感觉自己终于有点大人的样子了。

有时候我妈对我埋怨:你怎么就不能缩回去呢,那会多可爱啊。是呀,我也挺想当年那个舔着冰棍看《虹猫蓝兔七侠传》的傻小孩的。她不需要这样奔跑着追逐白昼,但我是我她是她,就算厂里幼儿园外墙上还贴着她四岁画的蜜蜂,她也不会再站在掉漆的秋千边上做着奇怪的梦想。

我这样想着跑着,以文青的方式感慨着,倒也很憧憬自己未来的样子,是不是真有什么白昼?忘了是谁曾经说的:“为什么有文艺青年没有文艺中年,文艺老年?一个人年轻时候看的书和他老了是不一样的,文艺青年他到了四十岁就会看如何挣你的第一桶金,第二桶金,第三桶金,他再也不要看《尤利西斯》了。”

未来的自己也许再来几个九年,或者很多个九年,可能慢慢就变成一个钻研成功学的怪阿姨,也是说不定的事情。那时候就该说,“时间这玩意可怕哟。”尾音一定要拉得长长的,一副“从小卖蒸馍啥事都经过”的样子。

我跑在时间已经踩过的巷子里,被它留下的气息侵蚀雕琢,每一秒都锋利却不坚硬。我想起《日常》里佑子对麻衣喊出的一句,“我们就是活在瞬间的生物啊!”奇妙的情怀反刍一样涌上来。

不过以后的每一个瞬间,也请多多关照。

从一场演讲说开去

文/杨仁明

11月的一天上午,巴山大地阳光灿烂,天蓝如湛。在好友严洪波、袁阳的陪同下,我应邀前往宣汉县大成中学,义务向该校1000多名初中学生作了《学习与成长》的专题讲座。这是我多次在四川大学文新学院、四川文理学院讲授传统文化之后,笫一次走进中学校园去作励志讲座。

在阳光和微风中,一个小时的操场露天讲座,让我和该校师生实现了阳光下的无缝对接。我不知道自己的演讲是否精彩,但台前的学生们却听得津津有味,也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时而爆出欢快的笑声。

我站在台上,台下是端坐整齐的十多岁学生,一千多双孩子清澈澄明的眼睛,一千多张稚气鲜活的脸庞,一千多颗洋溢着快乐与期望的童心,犹如一片含露的茵茵芳草,在阳光和蓝天之下,经典了少年生命的美丽,从我的眼底弥漫开去,生动着这个青春色彩异常浓郁的校园时空。

那一刻,我感觉到自己的神圣。缘于我相信此时的自己,正神圣地向着未来——孩子们是无可质疑的我们民族和国家以至于这片沃土的未来。他们需要健康成长,他们亦需要健康成长的全部养分。也许,从这一刻开始,我已是他们成长路上,为其输送微量养分中的一员。

这是一件非比寻常的事情。因为我讲的每一句,都可能为他们所记忆,或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我将自己很多成长的小故事,分享给孩子们,他们回报给我开心的笑容。从那开心的笑容里,我真切看到和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纯真。

这份纯真是不容亵渎和玷污的。于是,我从文化人的角度,想到了更远的未来。

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告诉我们:没有强大的文化,就没有真正强大的民族和国家。文化强大是一切强大的终极基础。因此,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文化人作为思想的先导、感知的前驱,应是文明大厦的奠基者,文化道义的承载者,文化基因的传递者,更是文明脊梁的守护者。这是文化人应当明白的基本文化责任。

当今文化艺术界有一股猥琐低俗且日益泛滥的世俗之风:相当一部分所谓的文艺大师、文化学者、大学教授、艺术大家等文化精英,凡事讨价还价。谱一支曲、唱一首歌、写一幅字、画一幅画、编一部书、讲一堂课,开价少则数千元,多则上万元,甚至几万或几十万元,这种“以艺沽名、以艺逐利、以艺敛财”的行为,直接催生和助长了文化艺术领域沾满铜臭味的浮躁现象。文化艺术正在失去应有的纯粹,也在失去应有的尊重、尊严和高贵。不是为了艺术而创作,而是为了利益而创作,这是在埋葬文化艺术原本的圣洁,严重亵渎中华民族千锤百炼的文化人格,贬损文化人的自我品质和形象,最终让文化艺术远离“平常百姓家”,形成了全社会有“谈文色变、谈艺心惊”的畸型文化心理。

文化艺术必须根植于社会、根植于生活、根植于普通的社会大众,才会有文艺生存的基本土壤,也才会让文艺者拥有基本的社会价值。否则,文化艺术就会让人“看得见摸不着”,以至于不想看、不愿看,最终走入孤芳自赏、自娱自乐的尴尬境地。这才是文化艺术真正的悲哀。

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重要标志,更是最重大的基础性工程。因为文化才能承载信念、理想和梦想,才能形成全民族的共识,凝聚全民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文化认同,是实现所有认同的根本。如何让一代又一代人从小就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养分,使其成为民族延续和发展的坚定基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持续给力。所有文化人应自觉站在前沿,以自己的文化修为和文化实践,去启发、引导、教育青少年,帮助其形成先进的文化思想,的确关系着文化前进、发展的方向和未来。

孩子的成长有赖于教育的系统支撑。当人人都感觉这个时代教育资源不足,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时候,所有具有丰富阅历、知识积累、修为有成的文化人,包括常居雅阁、囿于斗室、埋头书案的文艺大师、文艺名家、社会文化学者、公务人员,应当自觉而主动站出来,以“文化公益”的形式,义务走向学校、走进社区、走入企业,既身体力行地传播文化观念、传递文化血脉,又融入生活、拓宽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情怀,逐步形成全社会关注文化、培育文化的公众行为和良好氛围。

这应是新时代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政府可以引导,但主要应基于文化人的行为自觉。我们应把浮于表面、注重形式、阳春白雪似的文艺展示活动,逐步转化为深入生活、深入基层、深入社会、深入群众的文艺促进行动,让更多人知晓和参与进来,才能开启全社会崭新的文化气象,生成崭新的文化动力,并真正让文化绽放出更加壮美的瑰丽之花!

但愿这些期望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种现实,而不仅仅只是一场“镜花水月”般的愿景。而今,该是所有文化人携起手来的时候了。

春天的文艺范

文/白俊华

节日的烟花还未散尽,春天的帷幕就已徐徐拉开。阳光熠熠闪烁,各路演职人员陆续登场。

开篇,当然是盛大的舞蹈。雪花身着素衣,翩翩跹跹向我们飘来。举手投足之间,彰显季节的圣洁和素雅。南风站在高处,轻轻弹奏舒缓的曲子。此时,高山、田野、河流、楼阁,静静地坐在那里,目光清澈,思想空灵。瑞雪兆丰年!这些雪花恰似一阙宋词,温婉、纯粹、晶莹。美好刚刚开始,怎能少了优雅的古风?

说起歌唱家,肯定不能绕过蜜蜂,它是常客。你瞧!它正手握桃花麦克风,热情地向观众挥动膜翅。“嗡嗡嗡……”它的歌声灵秀、甜蜜、深情。你若沉浸其中,便可看见蓝天、白云、溪水,以及铺满山坡的青草,开遍村庄的野花。

喜鹊和麻雀这对搭档,常常为了“谁是逗哏、谁是捧哏”的问题,从清晨到傍晚,争得不可开交。它们的说、学、逗、唱,跳跃感极强,常常令人意想不到。墙头上,树林里,屋檐下,院子内,随时都可看到它们精彩的表演。一朵白云,一片蓝天,就是它们的语言。一枚绿叶,一簇蓓蕾,就是它们的素材。

松鼠的绝活是杂技。猫在树洞一冬,它早已按捺不住躁动的心情,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霞光,开始惬意地舒展筋骨。它先向蓝天和大地作揖,然后蹿上一棵大树,在渐次柔软的枝条间,施展苦练多年的技艺。倘若有人举起相机,它会暂停下来,摆出一个造型,让春天相册的内容更丰富。

马、牛、羊和鸡、鸭、鹅联合出演的小品,总是紧跟时令。它们确定的主题,离不开那些草、虫。当然还有门,一把它打开,便能迎来舒适的暖。舞台的布景丰富,有山、树、水、鱼。它们你一句,我一句,听得小河时不时发出叮咚的笑声。

小雨的独奏别具风味。听着“滴答”的韵律,就能够品出泥土的味道、花儿的馨香、小鸟的歌唱。若是有心,还可聆听天空的辽阔、大地的深邃、飞翔的自由。倘若心神相随,更能感觉远方佳人轻叩窗棂的妩媚。此时,舞台的灯光必须迷离起来,人、物、景、情,悄悄交融。

最后是朗诵。“布谷、布谷……”布谷鸟富有磁性的嗓音,引领你移步山野,深入田间。闲在墙角的犁铧,露出欣喜的表情。储于厢房的种子,有了发芽的冲动。是的!有诗才会有远方!

春天很有文艺范。所有走出家门的人,都是热情的粉丝。

我的花灯情结

文/杨玉藩

草木逢春绿汪汪,

人逢喜事精神爽。

轻轻地唱,慢慢地崴,

元宵佳节好欢畅……

清晨,我打开电视机,云南电视台正播放着云南花灯歌舞《喜迎春》。花灯演员轻盈曼妙的崴步舞姿,和谐动人、亲切熟悉的歌声、器乐声,令我赏心悦目,如痴如醉。

云南花灯是云南各族人民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地方剧种,浓郁的乡土气息中蕴含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我对云南花灯情有独钟。

还在中学时代,我就已经迷上花灯了。课余时喜欢“哼”花灯曲调,学校的文艺晚会上,也曾经和同班同学上台崴花灯。1963年5月,洱源中学组织全体师生员工下乡“支农”。返校后,学校指定我们高八班以“支农”为题材编排一个节目,参加全州中学生文艺汇演。班主任张卓声知道我们班有好几个学生喜欢唱花灯,喜欢用二胡、笛子、三弦等乐器吹奏传统花灯曲调,就让我们编排一个小花灯剧,他还指定我执笔写出初稿……

这个花灯小戏演出后,大受欢迎。张卓声老师自然喜上眉梢,笑在心头。他欣然写道:“下乡劳动是1963年5月的事。1964年举行文艺汇演,同学们由此生发,自编自导自演了花灯剧,特别成功,获大理州中学生文艺汇演二等奖。时为盛事也。与有力者有杨振华、周曾弟、杨玉藩等。”

1965年,我就读于云南大学中文系后,还几次到昆明郊区农村观赏花灯。有一年,我们在昆明郊区富民参加“三秋”,我们班的花灯爱好者还与农村青年同台崴花灯。

走上中学教学岗位后,有时于教学工作余暇,和同事们来个花灯曲调器乐小合奏。有时还通过电视机、收音机,观赏收听云南花灯歌舞和花灯曲调。

有一年在洱源一中举办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任班主任的高三毕业班演出的传统花灯歌舞《游春》,荣获了一等奖。几位中老年教师在观看演出后动情地对我说:“学校的舞台上,多年不见花灯了。应该给中学生补补云南花灯课!”。

也就是这一年元旦过去不久,当我通过《云南广播电视报》获悉省电视台举办“南风杯云南花灯演唱大奖赛”时,心花怒放,兴致勃勃地观看了这次大奖赛的实况转播。我一边观看,一边还试着给十名决赛者打分。想不到我“试打”的分数和“试评”的名次,居然和评委们评选的结果“大同小异”,心中更是欢愉和欣慰。2010年,首届云南花灯艺术周,在有着“千年知府、梅葛故地、花灯之乡”楚雄姚安成功举办。我至今还记得,有一天通过电视机收看花灯节目时,由于自家的电视机出了故障,我就跑到邻居家 “借机”收看的情景……

云南电视三台的“俏花灯”栏目,更是令我越看越爱看,总是看不够。不论是花灯剧团的专业演员,还是普通的花灯爱好者,用自己对花灯艺术的执着追求,用自己的才华技艺,让观众尽情享受花灯艺术带来的快乐,真是:

花灯越唱越喜欢,

红拂彩袖团团转。

男男女女喜迎春,

台上台下乐开怀!

岁月如流,岁月如歌。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如今,我虽然已经是七老八十的白发老翁了,但我的花灯情结,一如既往,不改初衷。

古人赏花的文艺范

文/袁凤

天气慢慢转暖,正是赏花的季节。其实,单就赏花这点事儿,古人还真会玩,不仅追求多形式、多层次美的享受,更追求心灵上的感受。比如曲赏、酒赏、香赏、琴赏、茗赏等形式,还会观花之色、闻花之香、赏花之姿、品花之韵……不禁感叹,古人赏花,文艺范儿简直满格啊!

按照朝代先后,赏花有曲赏、酒赏、香赏、琴赏、茗赏等多种方式。

曲赏、酒赏都跟唐代有关。曲赏是赏花咏歌,以新编的曲子与脱俗的诗词对花吟咏,使视觉与听觉都尽情享受,相得益彰;酒赏则是饮酒观花,一面饮醇香美酒,一面赏花尽兴,想象一下,边赏花边小酌,是不是有点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神会效果?

到了五代,南唐巨宦韩熙载喜欢插花燃香,他认为“对花焚香,有风味相和其妙不可言者:木犀宜龙胆、酴麋(蔷薇的一种)宜沉木、兰宜四绝,含笑宜麝,詹匐宜檀,是为‘五宜’”。这种方式在宋元两代都很盛行。

时至宋朝,会玩的文人雅士们讲究对花抚琴,叫作“琴赏”。琴是古代文人四艺之首,用以怡情养性。对花抚琴,琴要跟花相匹配。据古书记载,茉莉、荼蘼等几种花颜色雅致,香味怡人,值得品评。所以,可配以七弦、阮咸等乐器,一边听乐曲,一边看花儿。此外,还有品茶赏花等很多讲究。

但上述方式,不是特别适合郊游赏花。别担心,古代的文艺青年们很快发明了新花样。

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朝学士许慎选就很会玩。他喜欢请亲朋好友看花观景同时吃吃喝喝,几乎每年春天都要在花园里摆宴。只是,别人家的宴席都有座位,许学士不这样。

有人就问了,许慎选你请大家来喝酒赏花,为什么不摆座位呢?许慎选笑言:“我有天然花裀,何必再放座位呢?”原来浪漫的许学士让仆人收集花园里掉落的花瓣,然后铺在地上,来了客人就坐在这些花瓣铺成的厚垫子上。

古人赏花有四大招——观花之色,闻花之香赏花之姿,品花之韵。

古人赏花首先是看花之色。明代袁宏道在《瓶史·品第》中称:“故知色之绝者,蛾眉未免俯首,物之尤者,出乎其类。”什么样的花色最为绝美?古人以一个“艳”字做了概括。在春天,花之艳是红色,“万紫千红总是春”,乱花迷的就是你的眼。

古人闻花看重“香”,所谓的“国色天香”,缺一不可。春有梅香,夏有荷香,秋有桂香,冬有瑞香……花之香至极品,古人则称为“天香”,如唐代中书舍人李正封的名句:“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写的是牡丹花香;唐诗人宋之问诗句:“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写的是桂花香。

赏花除了色与香,还要看花之风姿,用清代画家松年的观点来说,叫“花以形势为第一。”花姿与花色一样,可以“养眼”。美的花姿可以弥补晚开的遗憾,明代陈道复《题秋海棠》诗句即称:“翠叶纷披花满枝,风前袅袅学低垂。墙根昨日开无数,谁说秋来少艳姿。”

另外,古人认为,“不清花韵,难入高雅之境”。花韵可以“养心”“怡神”。虽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觉到。常见花卉之韵,古人都有说法:梅标清骨,桃有羞靥,李谢浓妆,杏娇疏雨,菊傲严霜,兰挺幽芳;水仙冰肌玉骨,牡丹国色天香,丹桂飘香月窟,百合如意安康……这一套套的形容,是不是妙不可言?

古人赏花挑时间,不同月份赏不同的花,还要选“良辰”择佳所。

古人赏花还讲究时令,即什么季节看什么花,袁宏道在《瓶史·清赏》中称:“夫赏花有地有时。”不同月份看不同的花,有专门的《花历》(花月令)可查。明程编《花历》称:“入春为梅,为海棠;夏为牡丹,为芍药,为石榴;秋为木樨,为莲、菊,冬为蜡梅。”

在清代屠本畯编的《瓶史月表》中,所列各月花事更详细。如春光初俏之时的“花盟主:牡丹、滇茶、兰花、碧桃;花客卿:川鹃、梨花、木香、紫荆;花使令:木笔、蔷薇、谢豹、丁香、七姊妹、郁李、长春。”

除了花期,赏花还要选择“良辰”,有良辰才有“美景”。同一种花卉在不同的时间段欣赏,所得感受完全不同。另外,赏花的地点也要选好,胜地不一定有胜景。如看桃花,清人李渔便认为不应去名园:“惟乡村和篱落之间,牧童樵叟所居之地,能富有之。”李渔建议:“欲看桃花者,必策蹇郊行,听其所至。”虽然带着点小矫情,但是意境确实非常醉人啊!

古人赏花还要吃东西,请小贩挑担一起春游,解决饮食问题。

古代不是所有人都像许慎选一样,能在大花园请客,也不像现代社会经济那么发达,农家乐小饭馆遍布景点,古代人郊游赏花一出去就是大半天,怎么填饱肚子就成了大问题。

什么?你说让文人雅士们吃冷餐或者带着锅碗瓢盆自己做?是不是有点大煞风景?其实,古人有的出游赏花可是带“私厨”的。

清代沈复写过一本书叫《浮生六记》,里头记载,当时苏城赏花的文人,想出了一个完美的点子来解决远游饮食问题:请一个卖馄饨的一起春游。

据说,那时小贩挑着担子卖馄饨都是现煮现卖。于是大概情景是这样的:文人们这边赏花吟诗,小贩那边支锅点火准备做饭。虽然画风略显违和,但这种办法,既成全了文人雅士们赏花的乐趣,小贩的馄饨也卖出去了,也算两全其美。

总之,不管怎么赏花、去哪儿赏花,“看”固然是目的之一,但其中也寄托了人们美好的心愿。借花言事、咏花抒怀,多少与之有关的诗句美文流传至今,仍然令人回味无穷。

腊八节的文艺范儿

文/米丽宏

腊月初八,是个很有仪式感的日子。《荆楚岁时记》称之为“腊日”,在古代,这天要腊祭。腊祭,就是祭祀神灵,祈求福祉,辞旧迎新。

时节运行到此,已是岁事告成,祭祀、庆祝并娱乐,各种意味兼而有之。你听,腊——八——,这两字一组,又响亮又干脆。它像昂天的喇叭,为春节定下了亢亮的基调。既有文艺范,又有烟火味。

在北方,这一天,有两样必不可少的事儿要做:早上煮腊八粥,晚间腌腊八蒜。

这天的粥,是一年里,食材最丰富的。红枣、栗子、黄谷米,外加五色豆:赤黄绿白黑。赤豆,万万不能少。传说赤豆打厉鬼。我们小时候,是用芝麻杆架火,慢慢熬煮;如今,是凑齐了粥材,电压力锅里一煲。显示屏上绿色小眼睛般的数字开始闪动,它已经在快乐地为你干活儿了。

甜香软糯的腊八粥煮出来,第一碗是先喂给树吃。庭院里的树,都要照顾到,免得它们生气了,来年给你出幺蛾子。

记得,小时候喂树前,娘总要先偷偷教我和妹妹一长串喂树的套话,跟舞台上说台词儿似的,很好玩儿。

我俩一个持刀,一个捧着粥碗,走到梨树跟前。妹妹假意往树身上砍两刀,憋着笑说:“姐,这老梨树,也不爱结梨子,咱把它砍了算了?”

我赶紧装样子说:“别砍啦,喂它点儿腊八粥,明年就会好好结梨子的。”随即,筷子沾粥,轻轻一抹。梨树在寒风里愣愣的,像吃了一惊,没回过神儿的样子。

一边吓唬、一边喂粥,伺候了所有的树,我们便捧着粥碗,呼噜呼噜吃个够。后来,我想,腊八喂树,其实也是人们的一种祝祷罢了:祝福跟自己息息相关的树们来年安好,也祝福自己在来年收获更多。

腌制腊八蒜,开启了忙年的程序。手头剥蒜皮儿,烘瓶子,眼睛的余光一瞥,似乎便看到了不远处红红火火的新年。一碟子盈盈的醋、绿绿的蒜,置于热香袅袅的大碗饺子中间,是北方餐桌特有的新春席面。

幼时,年年腌制腊八蒜,年年成为家庭迎年的准备会。爹和娘一边剥蒜,一边商量着,哪天杀年猪,哪天碾糕米,哪天做豆腐,哪天烧猪肉……一天一天的日程排满,新年就迎面碰上了。

风雪连天的腊月,有腊八蒜在厨房某个角落,悄悄地绿着。这样的腊月,安稳而温馨。

没有比珍惜更美的文艺

文/Wilson

我坐在由北向南的列车里,外面是田野,树林。夏秋之际,映入我眼帘的,却是一抹抹绿色的悲戚。

火车上,我想起了好多过去的事,我惹妈妈生气,我让她担忧,流泪,焦急。每一个场景都狠狠地捣碎着我的心,于是第一天,我在火车上掩面哭泣。我问自己,为什么要远离,这样的迷茫漫无目的。回忆袭来,我在离去的列车上找回了丢失的自己。

南方很富裕,城市里的房价是以万计的每平米,高楼大厦,灯红酒绿,多少人怀揣着伟大的理想誓要占据一席之地。

可是我始终没有忘记,我在漂泊,在远离,远离那片安逸的没有地铁和拥挤人流的使我生存的故里,我在南方想念着家人,家人在北方默默哭泣。

也许奋斗半生,我会拥有车拥有房,还拥有一个跟随我的妻,可是这些所谓的雄心理想达成的时候,我一定会遗憾一辈子,我深信不疑。

我要回到北方,一个声音在心底呼唤,只有在流浪过后才知道背井离乡是这么痛彻心扉,欲望会掩盖真实的自己,也会燃烧掉恐惧。我不敢想象当我不再恐惧,当我在纸醉金迷里吞噬着青春换来生存的权利会遭到自己怎样的唾弃。只是每当我想到家里茶不思饭不想的妈妈,当我看着她美好的样子平添了这么多的泪滴,我怎么忍心穿着理想的外衣逃之夭夭,我怎么有残忍的勇气让她黑夜里回忆。

都说养儿防老,一个称职的儿子,怎么能让父母在思念中老去。我要陪着你,我要与你们一起开心低迷。我要用我全部的努力回到你们的方圆百里。

没有比珍惜更美的文艺,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二个你。

怀念我的父亲

文/杨冬青

父亲出生在辽宁省法库县一个叫杨家沟的穷山沟,虽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但奶奶的疼爱和家乡的山水孕育了他刚毅、正直、质朴、温和、善良的品格。为了生活,15岁的父亲远离家乡,到乌兰浩特的皮铺做学徒。17岁,投身到推翻蒋家王朝的解放军中当了一名骑兵,为解放天下的劳苦大众挥刀立马,浴血厮杀。后来因伤病回到了乌兰浩特,并在那里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着全国解放的隆隆炮声,父亲考进了内蒙古东部区文工团,开始了文艺工作的生涯。1950年,父亲来到美丽的呼伦贝尔,那里成了他青春的驿站。大草原原始苍茫的自然风光,博大厚重的文化底蕴,勤奋憨直的民族精神把父亲追求的事业与炽热的情怀紧紧地融铸在一起。他在舞台上,吹大号、拉小提琴、演话剧,呼伦贝尔成了父亲展现青春芳华和艺术生命的大舞台。

伴随着新中国建设的步伐,父亲听从党的召唤,1957年从呼伦贝尔来到原哲里木盟,承担起组建文化工作团的重任。1958年,30出头的父亲出任哲里木盟文化工作团团长。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父亲一心扑在文工团的工作上,经过父亲和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仅用了两三年的时间,哲盟文工团初具规模,其成员从1958年的18人发展到1961年的38人。据1961年哲里木报记载:年青的哲盟文工团是从内蒙古文艺队伍的花坛中生长出来的一枝茁壮的幼苗,现已成为全盟文化战线上的先驱,他们的工作成绩卓著。两年来,他们的足迹踏遍科尔沁草原,共演出181场,观众达19万余人,其中上山下乡演出129场,观众达125000多人。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父亲总是没日没夜地工作,指挥演员排练、走台、商讨剧本,根本顾不上我们,我们家永远是他的第二办公室。你经常对演员们说:“观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的节目质量要对得起观众”。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一台台精彩的节目在通辽上演,产生了不小的反响,其中话剧《活捉罗根元》《照相那天》、舞蹈《画中人》、安代《西拉木伦两岸》,德力格尔的民歌独唱,翟文斌的表演唱都很受老百姓的欢迎,那些经典演出都留在人们的记忆里。父亲把团里的演员看做自己的亲人,演员们有话也愿意和杨大哥说,有了困难就找杨大哥帮忙,把我们家当成自己的家。1960年,一位年青演奏员因为吃不饱饭饿得直哭,想回家不干了,父亲就从家里拿来高粱面饼给他吃。在大家的帮助下,这位演奏员最终坚持下来,并在多年后成长为著名的演奏家。

父亲对演员的要求高,重视演员的艺德修养,他常说:“戏比天大,舞台上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一大批优秀青年演员被吸收进文工团,如张振宇、齐凌、金敬爱、刘香勤、张丽贤等,后来都成长为通辽歌舞团的台柱子和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他们的表演给通辽老百姓留下了难忘的艺术形象。

那些年父亲不仅培养文艺新人,而且在舞台上塑造过很多深入人心的形象,如歌剧《刘三姐》里的莫怀仁,话剧《红岩》里的许云峰,话剧《迎春花》里的曹振德,观众们被他朴素的表演风格所征服,他被人们戏称为通辽的“话剧皇帝”。

天有不测风云,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因为直言父亲惹怒了某些领导,于是几顶大帽子把他从事业顶峰推了下来,苦闷的父亲常常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家人担心他熬坏了身体,可父亲却说:“早晚有一天,历史会证明我是正确的。”

1966年,父亲被打成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的代表,关进牛棚,受尽毒打和摧残,一只耳朵被打聋,落下了终身残疾。可父亲的意志没有跨掉,对党的信心没有垮掉,他对一起被关押的同志们说:“谁让我是共产党员呢,我们要经得住历史的考验。”

文革后期,父亲被发配到通辽商业系统,当了七年的饮服公司经理,他说“只要让我为党工作,卖酱油也行。”即便是在不熟悉的岗位,父亲也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1977年,压在父亲身上的不实之词终于被推翻,他先后出任哲盟歌舞团团长和哲盟话剧团团长。此时,父亲已过知天命之年,仍然像年青的时候一样加班加点工作,脚本、训练、排演、服装、灯光、音响、布景、舞台、前台售票联络……有时和演员半夜走台整夜不回家。父亲瘦了,可是哲盟话剧团成长起来了,一大批优秀话剧被推上了舞台,《于无声处》《救救她》《雷雨》《台湾剑客》《红鼻子》《三骏马》……好戏连台,让通辽的老百姓尽享文化盛宴,过足了话剧瘾。

父亲重视剧本的创作,常说“创作是艺术团体的生命线”。遇到好的本子,父亲和编剧在家里炒几个小菜,烫上一壶酒可以唠到天亮。父亲也登台演出,出演《台湾剑客》里的主角,直到累得犯了心脏病,险些丢了性命。我们知道,父亲是要把有限的生命奉献给最热爱的文艺事业,在有生之年为党多做点工作。父亲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敬业,爱岗,什么叫做热爱。

和老战友相聚是父亲最快乐的时候,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呼盟的著名作曲家那日松,舞蹈家唐国瑄,话剧家郭纯,作家冯国仁,指挥家陈占柱都曾到我家做客,几个小菜,一壶老酒,聊起往事,几位老战友开怀畅饮,聊到高兴处有人哼唱起草原民歌,有人翩翩起舞,沉浸在幸福中的父亲和叔伯们,教会我什么叫战友情。

父亲非常节俭,身上的衣服过的去就行。“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是他常说的话。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们家的主要家具是父亲从呼伦贝尔带回来的两只虎纹木箱子和一张从乌兰浩特带回来的炕桌。1964年,父亲用几年的积蓄买了一辆自行车。此后,这台自行车便成了歌舞团的公用车。父亲常说,“还有比我们更困难的人家,想想他们,咱们也就知足了。”

父亲经常教育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他是从穷山沟走出来的孩子。父亲收入不高,既要抚养我们兄弟姐妹,还要给奶奶寄去钱、粮票、衣物,一有机会就带我们回老家看望奶奶,父亲又教会了我们孝顺和感恩。

父亲的文化起点不高,却非常重视学习和积累。1953年,在内蒙党校学习的两年,父亲的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虚心向有文化的人请教,民族大学中文系的曾广裕教授、阎成教授都是父亲的朋友,几个人一些研究剧本,探索文艺理论问题。在父亲的书橱里有大量的专业书籍,像《斯坦尼斯拉夫全集》《红楼梦》《莎士比亚全集》和一些小说、传记。父亲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1985年,话剧团撤销,父亲分配到艺研所工作,可是仍然不闲着。1990年,应电视台张振宇导演的邀请,参加了《古柳》《马背观音》等众多电视短剧的拍摄。后来,父亲又在通辽市老年艺术团担任首任团长,并在1999年10月,全盟“夕阳红歌咏大赛”中获得很多奖项,让艺术团的演员们找回了青春和价值。

父亲为通辽文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我曾想写一写他的事迹,可他却说:“我们就是普通人,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很多事都是大家做的,不能只宣传我一个人。”父亲的谦逊和不求回报、不求名利的高尚情操成了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

静静的夜晚,在明亮的灯光下,父亲蹲下身子细致耐心地为母亲修脚,这是多么温馨的画面。父亲和母亲相亲相爱了一辈子,非常时期他们共患难,不离不弃。晚年的父亲耳聋越发严重,视力下降,母亲就成了他的传声筒和助听器,每天看着父亲吃饭、吃药,把父亲当孩子一样照顾,老俩口扶持着走进暮年。家里的儿孙们在二老的影响下都很有出息,很孝顺,每次从外地回来都会买些急需的药品、物品孝敬二老。

与病魔抗争了6年多,在父亲生命最后的时刻,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文艺战线的变化。听说报纸上发表了国家关于文艺体制改革的消息时,父亲让我大声念给他听。父亲不记得刚刚吃过几粒药,却将当年参加解放战争中的战斗场景记得清清楚楚,他记得每一次和战友们为新中国冲锋陷阵。

如今,父亲累了,也许是天堂里歌舞团、话剧团的老战友们在呼唤他,也许是战争中牺牲的战友们在盼着与他相聚……4天4夜的全力抢救,父亲最终还是安详地走了,从此再也没有父亲的身影,只有音容笑貌镌刻在我们心中……

蓬荜生花

“ 亚历山大!”

还不到周末,就急急地如丧家之犬,借故赶紧逃离工作岗位,一个人提前作这一周的整休。常对妻子说起,“虽然市内消费较大,但是可以耳根清净两天啊。要不然,还不把人累个半死,歇周末比正常上班还累的。为什么?在单位总有人来找你,至少我是的!”

星期五下午,迷迷糊糊地午休到16:00。翻开书柜,就有了阅读“卡耐基”的诱惑的愿望。

这本32开本的《人性的弱点》,360页,是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根据台北智强出版社版影印的。封一黑底,书名是黄底纹红字。正文字体是竖排的繁体字,从右向左翻页的版本。上大学的时候,从头到尾阅读过标记过。多年以来,又拿起它的时候,怎么也想不起来里边都讲述过什么奇闻逸事的了,只知道好有趣。

且说,去年九月底,在某特价书店,我淘来一本《卡耐基大全集》16开本,760页啊。以10元抱回家,如获至宝,心里还美滋滋的。你看啊:新世界出版社版,李异鸣、郭海东译着,大红底的封面上,镂刻着卡耐基的半身速写,赫然“最新版全译本”。翻翻内容,看句子的语调,以及纸质都称得上够档次。抱回家,跟请回个心理专家似的珍藏了,今天才顾得及开发利用。

果然不负所望,收获颇丰!最后鉴定结果是,两本书各呈异彩,无可替代呢。

按照自己的阅读习惯,考虑到“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版”的《人性的弱点》,是“新世界出版社版”《卡耐基大全集》的一个篇章,就按章节重新勾划了已知精彩的语段,来一次重新认知的精读。观不尽的是:通篇珠玑,俯拾即是。

如在<真诚的赞赏别人>里说道:“如果他不喜欢做某件事,他就会吹毛求疵,竭力挑剔这件事的毛病;而如果他真的喜欢它,他会闭口不谈,就好像它完美无缺无可挑剔一样。”想让他做什么事情,就要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真诚的赞扬他,而不是“恭维”。卡耐基说:“恭维,是一种假象,就像假钞一样,如果你要运用它,最后将会给你带来麻烦。”当然,在每一种观点的提出前,卡耐基都举出了许多生动事例,给你提供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如何增加你的吸引力>,卡耐基说,“通达对方内心思想的最佳方法,就是和对方谈论他最感兴趣的事情。”这样的精彩之处,不胜枚举。看书的时候,总促使我对自己的过往,走马灯似的,来个快速的反思和再认识。

请您跟我一起来,比较两种版本不同译文的角度美:

“只要我们有接近的忍耐、诚意和欲望,我们就可接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人性的弱点》P152)

“只要我们互相耐心地交流,以诚意待人,我们就会互相理解。”(新世界出版社版《卡耐基大全集》P147)

设想,你现在正暗恋一个心仪的女子,有多少“互相”的因素存在呢?明显的,新世界版的现代译文接近原文的信、达,而民间文艺版的古典译文,我却感受到一种文字中没有传达出来的魅力——读它的时候,正是自己青春骚动期,至今还能回想起“爱情朦胧”的美好。

如果,我说的你不明白。还有的:

“应当明了人不愿改变他们的心意,不能勉强或驱使他们与你我同意。但如果我们温柔友善,非常温柔,非常友善,我们可引导他们同意。”(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人性的弱点》P154)

“人们都很固执,不会随便认同别人,但和善谦虚的态度,会让他们不再固执。”(新世界出版社版《卡耐基大全集》P148)

我跟你说,当时就是看了前者的解说,又听了家人好友“好事多磨”的感叹,竟对八字也没一撇的“她”充满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无限想望,虽然最后死的很惨,可是无怨无悔呢。——换了看到的是后一本书,哪有。

想来,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两种版本各得其妙,可以说是两位译作者的艺术再创造呢。新世界版的通晓流畅,民间文艺版的韵味深长。两本书我都喜欢。

要是真分出个伯仲的话,还是喜欢民间文艺版的多一点点吧。再看:

“在我们的人生中,对于婚姻而言,事业只是一个插曲,死亡更是件很小的事情。”(新世界出版社版《卡耐基大全集》P200)——我的理解是:婚姻是漫长的行旅,婚姻也是很大的事情。

“与婚姻相比,降生不过是一生的一幕,死亡不过是一件琐屑的意外。”(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人性的弱点》P269)——我的理解就成了:婚姻可以超越生死。

看明白没有:卡耐基说过的同样一句话,不同的翻译,就有着不同阅读审美。是不是很美妙啊?

值得一提的是,<讲礼貌,献殷勤>这篇文字中,民间文艺版中找到了这样一句话,而在新世纪版里,遍找不到:“礼貌,是看不见破门,而注意门外院中的那种花的品质。”我想说,这也许是美语中“蓬荜生辉”典故的一个翻版吧?那亮点是什么呢——礼貌啊!

如是我闻

文/单保来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看过《港囧》和《夏洛特烦恼》都会觉得有些相似的东西。却有不同味道。

港囧讲述的是一个文艺男和一个文艺女,外加俗女一家的故事。文艺男和文艺女因画相恋,而俗女也深深的喜欢文艺男,总是在文艺女和文艺男中横插一脚。毕业来临时,文艺女抛下文艺男远走异国。文艺男也把梦想关进心底和俗女结婚,做起来内衣的设计。突然有一天得知文艺女学成归来,又燃起了心底的梦,想要为青春里的结尾找个结果。经过各种囧途,终于见面。却已是物是人非心茫然。那梦就在眼前却也遥不可及。才发现一直在他身边默默支持他的才是最好的。徐峥想把他的喜剧加入中年男人的思考。讲述一个中年危机男人的圆梦囧途故事。可能是我还没到中年不能体会其中的辛酸苦辣。总觉得离我有些远。

而《夏洛特烦恼》就不同了,他与我们有太多相近处。他让你穿越回去,重新过一把青春瘾。把没能表达的表达出来,把没有实现的实现了。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沉溺在自己不现实的音乐梦里,靠老婆辛苦养活,在参加自己女神的婚礼装酷装富,被老婆揭穿后无地自容。没有一点点防备的穿越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于是开始改变命运的故事。那教室跟我们的很像,那老师也是我们当初的老师,那校服也是我们曾经穿过的,那操场那场景都是似曾相识,甚至那人那景都是曾经的你我,曾经的景色。那时的你我心里都有一个Ta却不敢说出口。当夏洛回到从前,开始实现自己梦想。他主动去追求自己心里的女神,并利用自己知后事的条件,写歌,一举成名。当他坐拥美女,过着奢侈的生活时,才发现一切都变了味。身边的人都是为了名利。改变的人生却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陪伴他的仍然是现实中一直不离不弃的媳妇。回到现实后懂得珍惜身边人。然而让人有些遗憾的是回到现实他却仍然是一个“巨婴”。两个电影用不同的方式告诉我们同一个道理。电影也获得了成功。另外两个相同题材的电影口碑却是天壤之别了。

《九层妖塔》和《寻龙诀》都是取材《鬼吹灯》。宣传出来后我就很是期待,于是在《九层妖塔》一上映就拉着女友一起去看。看了一半不到,女友拿下3D眼镜对我说,这就是你期待要看的。然后靠着我的肩睡着了。我还是坚持把他看完了。我没有看过原着,但也知道是盗墓题材的。带着这个期望结果却看的是断断续续的科幻打怪片。难免失望。陆川是一位叙事大师,我也看过《可可西里》和《南京!南京!》。可在《九层妖塔》中除了场面宏大,特效还好外,叙事很不明朗。大家都说是跑偏了,我也觉得偏。但是电影表现的大多都是导演的思想。也许我们无法理解他的表达方式。我相信他们是认真的在做电影。至少比那些只为圈钱的把一期娱乐节目也当电影播的要好。对《寻龙诀》大家都是一片赞誉。《寻龙诀》讲的是摸金校尉四人组,在金盆洗手后,为了初恋女友,重操旧业,最终找到彼岸花,却没有有起死回生之效,有的只是幻觉。说到底,过不去的只是他们的内心。当年初恋或是暗恋之人为了救他们而舍身,心里的美好,瞬间化为乌有,无论是谁都会不甘,都会痛心欲绝加之突然出现的无法解释的现象也同样勾起人的好奇心。终于有机会可以去一探究竟,当然也会义无反顾。剧情清晰,特效炫酷,墓穴机关重重。都让观众喜爱。赢得票房和口碑也理所当然。观众不是傻子,有自己的认知,好坏能分辨的清楚。

电影也只是人们娱乐的一种方式。嬉笑怒骂之间,都是在表现世间的纷纷扰扰。有时你笑了,可能是确实搞笑;有时你哭了可能触动你的心灵;有时又哭又笑,可能是辛酸苦辣,五味杂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如果有幸电影能触动你的内心,那看一场电影是非常值得。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那演绎的情感,哪种不是在你我身边发生的故事。从《港囧》到《夏洛特烦恼》再到《寻龙诀》人物情感的初恋都没能走到一起。徐来、夏洛、胡八一,他们有不同的原因,却有一个共同的结果:初恋没能在一起,依然找到真爱。人都有感情。年少时都会有蠢蠢欲动,情窦初开的时候。那时难免胆怯,畏首畏尾,将那情愫藏于心底,想要等一个好时机,却不曾想这一等可能就是一辈子。待到了成年就发现物是人非事事休。相融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遗憾也是一种美,你终究也会遇到另一个相守的人。

我和农民办“春晚”

文/经友三

近些年来,我回农村老家和农民接连办了六届春节联欢晚会,把沉寂了近三十年的古村文化生活激活了起来。我们村被自治区文联命名为歌舞村。

和农民办“春晚”始于2011年。那年我回老家过春节,见原本很活跃的文化生活荡然无影,村族们以打牌取乐。我提议开个联欢晚会。村族们既高兴又担心,议论说,好是好,就怕几十年未搞文娱活动了,如今搞起来不像样子。我说,我们自娱自乐,要求不要很高,会唱歌会跳舞的,自动报名参与即可,就是出点洋相也无所谓。应大家的要求,我赶编了四个演唱节目让积极分子排练。当时大礼堂没有舞台,大家扛来木料,拉一条绳子与观众隔开当作演出场地。一切准备就绪,元宵晚上就联欢演出了。

全村男女老幼都来了,把大礼堂挤得水泄不通,观众中还有邻村的群众。台上参演的人,有夫妻对唱的,有母子互动的,有七十老翁,有乳臭未干的小孩,他们演出的节目,有在城里打工学来的,有从影碟机上学会的。两个多小时的表演,让大礼堂溢满了笑声、掌声。农民办“春晚”,当时还是件新鲜事。全州电视台的记者闻讯赶来,录制了九分多钟的专题节目播出了。

这意想不到的成功,让村民们欣喜若狂,一见我就说,你回老家过年村里就热闹了。我心中窃喜,觉得做了件让村人满意的事,尽了一个老党员应尽的义务。我对村族们说,从今往后我们每年照旧联欢,形成习惯,好不好?“好!你往后要年年回来过春节啵。”

此后不久,村里农民业余文艺队建立了,腰鼓队、号乐队、老年协会成立了。活跃的文化生活引起了县、镇领导的重视,在县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建起了舞台,检修了大礼堂,村民集资安了电灯电扇,还清理了古樟下的垃圾场和新公堂,为嫂子队、老年队开辟了活动场所。每周有两天,常见这些活动场地有踏歌炫舞的人群。村族在外工作、经商办企业的能人,每年都赶回参加联欢,献歌献舞,捐资助兴,为参演人员颁发奖状和纪念品。最近三年,邻近十几个村的文艺爱好者都到我们村参演,形成常态化的春节大联欢。

农民业余文艺队成了培育人才的学校,号乐从的六名队员原来没有一个人识简谱,经过几年锻炼,个个可以熟练地吹奏几十支曲子。文艺队参加县(镇)文艺汇演或公益演出,多次获奖而归。

在和农民办“春晚”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农民对活跃文化生活有强烈的欲望和底蕴,就像一堆干柴,只要给一点火星,就会燃起熊熊烈焰。所以,群众的热情也激励了我的兴致。这六年,我为文艺队编写了近三十个演唱节目,通过小戏、唱词、歌曲,宣传十八大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赞扬新人新事新风尚。我想,给人欢乐,自己欢乐,让大家在欢乐中和谐生活,是件很有益的事情。人老了,做不了大事,能和农民一起办“春晚”,也算是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吧。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