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芒的文章

2022年12月12日经典文章

光芒的文章(精选19篇)

一首诗,光芒何在

文/清平的诗歌

许多时候,我觉得遍布于地球各个角落的人类千差万别,相似的脑容量和外形并没有使他们的精神和肉体对应地趋同,面对万物和人类自身,他们的行为和思想千奇百怪,令人怀疑他们是否真的出自几百万年前的同一类祖先。另一些时候,我又觉得人类相似得近乎乏味,仿佛几十亿人都在同一口锅里吃饭、同一张床上睡觉、同一座坟墓里长眠,甚至,还在同一页纸上写诗。二十世纪最负盛名的希腊诗人里索斯的短诗《陶匠》,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我的后一种感觉。

就诗论诗,《陶匠》写得很不错,语言简洁、本分、准确,带着磁性的抓力,汉译的节奏也十分到位,一个简单的形而下故事在作者和译者的共同经营下,随物赋形地推进到风生水起的最后一行,诗之手突然合拢,捧出那朵早在第一行之前就已在诗人心中盛开的形而上之花。“美丽的、瞎眼的、又聋又哑的女人,带着一对被咬过的乳房”,这个经典的寓言形象,介于人偶和人之间,具有某种复杂的震撼力。首先,这种震撼力出自诗人的矛盾修辞:“瞎眼”、“ 又聋又哑”对立比肩于“美丽”、“ 被咬过的乳房”,一些朦胧的启示,在被诗人赋予了矛盾的美丽陶偶上悄然升起。其次,这种震撼力来自从最后一行回过头去看的整个故事——原来故事主人公,那个陶匠,不但沉迷于自己所创造的美,而且将世俗的肉欲倾注其上,他对妻子的背叛,是审美和欲望、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背叛!对于一般读者而言,对这个复构主题的发现,的确比陶偶表面的矛盾修辞更具震撼力。至此,我们的注意力已经被拉离诗歌本身,而进入对美和欲望的关系的探究,我们可悲的想象和联想本能开始泛滥——理性和感性一齐泛滥。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叹气。真是何其相似。不是哪方面相似,而是所有方面都相似。复构的主题,艺术家迷恋自己或他人作品到一个极端程度的故事,美和欲望的关系(在可悲的相似面前,关系的具体结论已失去最小的重要性),不由自主的、想象和联想的泛滥,更多的交织、交叉、被感动、被触动、被牵引,而对象,其实是在我们视网膜和脑海里重复映现过不知多少次的同一口锅、同一张床、同一座坟墓,甚至,同一页纸。我想说的是,诗歌,即使是优秀的诗歌,在举凡主题、故事模型、事物或寓意关系等大的方面,和触点、牵引方向、对想象和联想的诱导方式等小的方面,都难以从普遍的相似性中逃逸,只有极少数诗人的极少数作品能够勉强成为例外,但有始无终的广阔蔓延的诗歌宇宙中,难道仅由这寥寥的星辰发出零星之光?如果这个令人绝望的结论不能成立,那么,我们不得不问:那些通常被我们视做优秀的诗歌,或者,一首被大多数诗歌行家认可的优秀之作,其光芒究竟出自何处?

它们必定有凌越于相似性之上的光芒。但在我翻遍构成一首诗的所有要素,试图说出那些必定存在于优秀诗歌中的光芒的光源时,我发现我要说的任何一点都经不起反驳。

我感到迷惑。我喜欢的诗歌虽不算很多,但也并不少,为什么连我自己喜欢的诗歌,我也找不出它们的光芒何在?

我只能这么想:那些我找不到光源的光芒,来自白昼的星辰,它们存在于我的视力之外,但我和它们,有着天然的亲密关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光芒

文/吴姝瑶

太阳有它强烈的光,月亮有它柔和的光,星星虽小,但它也有自己星星点点微弱的光。

小学时,我不太自信,一点小事都怕做不好,怕被人嘲笑。一次班级举行演讲比赛,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想争夺桂冠,只有我默默地看着,无动于衷。“你怎么不愿意去尝试啊?你声音很好听呢,试试吧,说不定能拿第一呢!”同桌鼓励着我说,我拼命地表示拒绝,同桌也只是耸耸肩,没说什么。第二天,我惊讶地发现比赛名单上有我的名字,同桌向我一笑,说:“这次看你怎么办!乖乖给我‘上战场’去!”百般无奈下,我只好在她的指导下开始练习。

当走向讲台的那一刻,所有人都看向我,我竟紧张得说不出话。同桌正一边冲我咧嘴笑,一边做着加油的手势,在得到鼓励后我瞬间打起了精神。深深地吸了口气,抬起头,对着所有人扬起一个自信的笑容。

台上的我正热血沸腾地发表着自己的演讲。我从来没有这么耀眼过,似乎一切都在静静地聆听我的演讲,周围只回荡着我的声音!我也在发光!

演讲结束了,我向评委和观众席深深地弯下了腰。这个躬除了是给听我演讲的观众和评委,更是给我那个给予我力量的同桌。是她让我明白,我这样的星星也能发光!

起落之间,我听到了雷鸣般的掌声。所有人都在为我喝彩,我成功了!“你看,你也能发出耀眼的光!”后来同桌的话我至今还记在心里。她让我的第一次演讲摘得桂冠,让我第一次尝到了发光的味道。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光芒。我们要相信自己,哪怕我们只是一颗小小的星星。漫天星光发出微微光芒,不能像太阳的金光一样照亮一切,却能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爱的光芒

文/赵桂琴

大爱无声,是那份爱让我深切感受到胜过甜言蜜语般的幸福与温暖,也正是他伟大且无私的真情流露。他每一个善举都辉映着明天的美好、连接着爱的江河,每时每刻都散发着爱的光芒,灼灼闪亮!这一切留下的是感动与温馨。

时光不会终结,岁月依在继续,在人生的旅途中,虽然各有不易,但我们必须给自己设定一个美好的计划,坚持一种生活信念,不管将来的路有多艰难,我们都要战胜自我,希望自然就在不远处等着我们的到来。每个生命都需要阳光的照耀,对我而言,一路走来有那么多爱心呵护,幸福的同时让我变得更加坚强与自信。我想说,当有一个与你不相识的人给予你莫大的支持与帮助,让平凡的我深刻的感到善良背后的不平凡,不断地散发出缕缕暖人的温情,常常让我感动,让我流泪,因为有你们,所以我必须前进。

一个可以对素不相识的困难家庭连续三年默默奉献他的爱心且不图任何回报的人实属千载难逢,他是通过陈姐得知我们的困境,一次次委托单位小曲送来生活用品,还有好吃的,这个我们应该感谢的人就是地税局局长高健。

记得有一次我想写点东西,没有信纸了,高健知道了,就开车给我送来,一路上不仅颠簸,还碰巧我家这边都在修路,他就一直在那等了好久,因为车开不过来,我又腿脚不便,只好等我丈夫去取。拿回打开一看正是信纸和报纸,我真的好感激他。此后他知道我家住处,中午他经常在食堂给我买馒头、发糕、烤饼……小曲就会送到我家。每逢过年过节,都会给我买来很多好吃的,鸡蛋、元宵、大虾、排骨会及时送来,这种大爱的无私传递,让我生活在幸福与阳光中,每每在我无助的时候,是你们的关怀与陪伴,让我再次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你们给予的这份大爱让我们一家人感恩不尽,这是一种爱的力量在鼓舞我们向前,这份满载的爱是我前行时的动力!我会永远记住你们这份浓浓的情、深深地爱!虽然我没有能力来报答你们各位对我的关爱,但我会更加努力,不负大家对我的厚望,用我的双手去写我们人生的美好与人生的精彩,来回报社会及好心人!

可爱始终在同行的路上。是你们的爱在照亮我的心,你们是我信心的根基,未来的路不论多苦多累,我都会笑对人生,是你们让我看到了生命的闪光点。谢谢所有的恩人们,感谢你们把爱的光芒继续照亮!这是一个互相帮助的民族,一个互相帮助的社会,也必将是一个团结和谐的社会。感谢你们一路陪我走来,让我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相信这是人生驿站中不可缺少的复制,爱的芬芳,永恒一刻,是你们捧出一颗颗炙热的爱心温暖了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感谢你们!我会永远记住这美好的时刻,你就如宛冬里最灿烂的那缕阳光在照亮我们全家人的心扉。这份善举将把爱的暖流久久留在我们心上!

善良成就高尚与伟岸,人间有爱,人间有情。此等大爱再次让我收获无比的喜悦,因为爱充满了温馨、充满了色彩,始终连接着你我的心。这份浓浓的爱凝聚的是力量与希望!人世间因为你们的存在变得更加美好!一丝丝来自生命深处的光芒在我心中起伏,有你们的支持我一定会走向理想的彼岸。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处处闪烁着魅力的光芒。愿爱的光芒继续照亮,继续传递,温暖人间、美好真情!

感谢,你赠予我的一瞬光芒

彼此的眼已不再相望,内心却以为对方所征服,他们在心里默默祈祷,爱我吧,我心中的理想!

——玛格丽特·杜拉斯

忘不了,无意间回眸时你那轻浅的笑,专属于我的甜蜜与温柔;

我坚信,你我之间的情意如一束盛开的百合,纯洁而芳香;

我庆幸,在这朦胧的季节,你我明智的摈弃冲动,选择安静的期许。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记不清何时才开始彼此欣赏,转而却靠近了圆梦的月日。我们无从选择,只能奋勇拼搏,我们相遇在高中时代,生命中最灿烂的日子,

喜欢你的一身正气,喜欢你的坚定执着,喜欢你遭遇不幸时的泰然自若,喜欢你微笑时的可爱面庞,喜欢你高高大大的样子,喜欢你的优秀。

可你终究不会属于我。

我感谢,在我疲惫痛苦的时候,你赠与我的一瞬光芒,它融化了我心中的冰,粉碎了积聚已久的痛。

我在梦境里美到迷失,又在清醒中彷徨失意,你是一瞬间抵达我心中的一缕温柔的光,我深刻的眷恋,却无法挽留。

我不会强求,以为我懂得,在追梦的路上,我们都应坚定的行走,成功之路旁的绚丽风景,只供欣赏。

我将你的笑收录在冰凉的心里,无数次回放,无数次温暖,无数次幸福。

我希望当我们分别多日,你仍旧在心中默念,我曾经留给你的一份美好。

我再次感谢,你赠与我的一瞬光芒,它是我青春时代的绚丽色彩,艰苦奋斗之余的一杯香茗,让我充满希望的世界更加美好!

一条小溪的光芒

文/祝成明

一条小溪从武夷山余脉的山地中发源,跳着舞蹈,唱着飘满泥土和稻菽香味的歌谣,蜿蜒而来,沿途经过一个个炊烟袅袅的小村庄。

在小溪的某一个拐弯处,树木葳蕤,葱郁,成片成片的稻苗绿得像清粼粼的水波,一浪一浪的,将田野的抒情推向远方。阵阵蛙鸣从大地上浮起,像田野上飘荡的水汽,居无定所。这属于乡村的音乐,在天地间悠悠地演绎着,不舍春秋和昼夜。小溪情不自禁地慢下了脚步,在这里稍作休憩,观望。

“龙溪”,这个充满田园气息和诗情画意的名字,便跳到了我的纸上。一群祝氏的子民,在此繁衍,生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翻开发黄的典籍和虫子蛀蚀得千疮百孔的族谱,我们依稀可以辨认出他们的迁徙之路。我们的祖先来自不远处巍峨的江郎山(属于浙江省江山市)脚下,祝氏宗祠内悬挂着遒劲、沧桑的牌匾——“郎峰祝氏”,其中所隐藏着的一部幽暗、深邃的神秘历史,等待我们去探幽和梳理。村中的祝氏宗祠和文昌阁,如今已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我的童年与这栋庞大的建筑曾经有一段风雨和欢笑交错的复杂记忆。

当我再一次回来,经过这栋明成化年间修建的建筑物,我摸着宗祠大门口拴马桩的青石础,冰冷的手感,坚硬的脉络,底部爬满青苔的印痕,顶部已被泥土和尘埃填满的桩口。老一辈人告诉我,清朝的时候,村里出了两位进士,当他们高中功名,衣锦还乡,将风尘仆仆的马匹拴在这里的时候,等待他们的是前来道贺的乡亲们,那一刻,他们的内心是何等的荣耀啊?只有书香门第、耕读世家,才配有如此加冕的盛礼。而现在,生命中有一种东西渐渐地被时间填满,掩盖,甚至忘却;生命中也有一种很重要的东西,被一天天地抽走,无声地抽走,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秋天就翻过了故乡的山冈。一座村庄和它的世世代代的子民,是浮出来的岛屿,站在大地上的树木,也是生活中有欢喜也有悲伤的躯体,可以这样说,我在故乡看见的咆哮的油菜花,绿油油的稻苗,渐渐暗下去的天色,鳞次栉比的楼房取代了日渐倒塌的旧房舍,有时干枯、有时丰盈的龙溪河,都成了心灵中的表象。或者说,那是时间的斑纹,一粒姓氏的种子的光芒,是我们曾经生活过的现实呈现。石头的坚硬依旧,那两头镇守正门的大石狮,高昂着头颅,张开的大嘴,呼唤的是一个村庄的平安,守住的是一个种族的幸福。在村庄里,没有比“安居乐业,五谷丰登”更重要的事情。

跨过青石门槛,我就完成了一次电影式的切换和嫁接。小时候,破破旧旧的祠堂是我们学习的场所,幽深的院子里常常飘出稚气的、拖着长音的“a,o,e”、赶猪的棍子“l、l、l”和“上、中、下、人、口、手”之类的书声。下课了,某个角落的忙碌的蚂蚁曾经是我们长久凝视的研究对象,某个石头曾经磕破了我的额头,某个阴暗房间里的杂物堆,躲藏着我们童年的身影。透过祠堂里巨大的天井,可以望见白云飘过村庄,我们的小小心灵也随着飘远了……屋梁上精美的朱漆彩绘,四周回廊檐柱栩栩如生的木雕,往往会在我们的梦境中闪现。祠堂里的戏台,每年年底或正月,上演过《五女拜寿》、《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西厢记》、《追鱼》等越剧曲目,当时我对这些咿咿呀呀的唱腔不感兴趣,和小伙伴在看戏的人缝里钻来钻去,沉迷于自己的追逐和奔跑中。

在很多年之后,我甚至没有停下迷茫的脚步,对祖先模糊的容颜做一次血缘上的辨别和亲近。到了东莞之后,年近不惑,思乡情切,我翻阅了一些资料,才了解到郎峰祝氏发族于两晋、南北朝,发展于唐,宋代达到鼎峰,代有闻人,是江阳地区首屈一指的世家望族,也是江南祝氏的主体。两宋期间,衢州祝姓进士30人中,北宋17人,南宋6人。其中属于郎峰祝家的就有12人,在1015——1128的113年间,平均10年就出一位进士。去年夏天,在东莞市麻涌镇,我意外地碰到了另一所祝氏宗祠,摸着古旧的墙壁和门前虬曲的大树,就好像摸到了一粒姓氏的种子在岁月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不远处,江面上升起袅袅的水雾,弥漫在空中。我的右手握紧了拳头,伸出食指,在自己的左手掌心上,一笔一划地写了一个世袭的“祝”字,点、横撇、竖、点、竖、横折、横、撇、竖弯钩,简简单单的九笔,却写出了我内心的失落和忧伤,还有在异乡重逢的温暖和亲切。这些来自朱元璋的故乡安徽的祝氏先祖们,跟随大军跋江涉水,鏖战岭南,最后有幸在异乡安居乐业,种蕉捕鱼,劳作之余北望故土,喝一杯烧酒,以缓解心中驱之不去的浓浓乡愁。“你看我们多么地幸福/幸福到又聚在一起了”,对于我这位寄居东莞的江南郎峰祝氏的后裔来说,这一切,冥冥之中似乎是天意。

中华姓氏是一部独特的、恢弘的历史。闪烁其中的几百个、上千个不同符号不同意义的姓氏,像一条条源远流长、奔腾不息的河流,分别携带着各自独有的血液密码和心理、文化基因,共同构成经纬交错的文明版图,从远古时期的蛮荒源头,一直流淌、相融到下游的今天,并将继续传接下去,直到无穷的遥远。

这是一场生命的接力、信念的传递和文化的传承。

祝氏作为中华民族的姓氏之一,郎峰祝氏的变迁史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姓氏文化的一个精彩缩影。

姓氏的种子被岁月的大风吹到全国各地,生根,发芽,日渐葱茏,长成了一部繁杂而有纹路的民族秘史。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人口庞大的大国,姓氏渊源里面深藏着很多社会、历史和文化秘密。中国有一个漫长的“家天下”的社会形态的过程。姓氏是家族生命和血液遗传的一种传承和标示,代表每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姓氏的形成、发展和演变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历史过程,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称。在遥远的古代,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代姓氏起源于人类早期生存的原始部落之中。据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姓生。”这就是说,人是母亲生的,故姓字为女旁。所以,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中国的许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这说明我们祖先曾经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内禁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亲为姓。姓的出现是原始人类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的一个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为从父,氏反为女子家族之用。后来,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姓与氏合一,不再区分,表明姓与氏都是姓,表明个人及其家族的符号。这就是我们今天理解的姓氏含义。

比如赵氏,钱氏,孙氏,李氏,周氏,吴氏,郑氏,王氏……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姓氏,都创造和书写了自己的故事和历史。这就像一条条生态丰富、波诡云谲的苍茫河流,共同汇聚成浩浩荡荡的中华姓氏的海洋。

在亲近故乡的凝眸里,我穿越了几百年的风雨和阳光,思绪飘得很远,很远,竟然回到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远古时代。

站在这块浸透了先祖血汗的土地上,抚摸着沧桑的记忆和冰冷的砖石,默诵着“记得东山遗迹在,书香远镇甲东南”的诗句,走进了艳阳高照的现实之中,我似乎看到了血管里那流传千年、一脉相传的唯一颜色——红色。血液是安静的,厮守着我们的身体和生命;血液也是躁动的,一直不肯停歇,推动着我们走向高处和远方。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不是尼罗河,而是我们的血管,千万年来流淌着,携带着我们的体温、情感和文化的血液,引领着我们奔跑,沸腾,悬浮在大地之上。

在这里,它叫“龙溪”。在其它地方,它叫“丰溪河”、“信江”、“赣江”、“长江”和“黄河”。每一个有河流的地方都是故乡。

​落日那样美

时间接近明天,阳光慢慢消退

那橘黄色的光芒,有时能给人力量。

每个人并不需要在失望时观看太阳,有时那种光芒,是一种让自己更加快乐的东西。

像空气一样,碰不到,摸不到,只能用心去感受它。

简简单单的知识一种橘黄色的光芒,并不是很特别,但又很特别,不知道怎么去理解

关于一些东西真的是要好好的去体会,用自己的身心去体会,慢慢的去体会,才能理解当中的优美……

不要依靠昨天,做好迎接明天的准备。

夜海上的灯塔

在茫茫人生大海里,漆黑笼罩着一切,此时的大海漫无边际。他无止地航行着,不为其他,只想找到他心中的那一座灯塔。任凭风吹雨打,只希望早点看到那一丝光芒。前方,就在前方不远处,出现了光点,以为找到了,找到了所属的灯塔,扬帆吧,加速朝有光亮的方向驶去。希望就要到来了,就在眼前。近了,越来越近了,可是,当逼近了才发现,眼前的灯塔的光芒正在指引着另一艘船只,正在完美的配合着,相互依托。他只是默默地望着!灯塔的光芒根本毫不关注这一艘刚从黑暗中驶来的他,而是陪着另外的一艘船只,直到远方……就这样,他的希望破灭了,迎来的只是失望与绝望。他宁愿之前没有看到这一丝光芒,这样的话,他依旧在寻觅着。没有之前的希望,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失望与绝望了!他只得无奈地驶开,此时没有了之前的激情与动力,似乎只是随着风吹的方向飘去。雨越下越大,漫漫大海上是如此的恐怖,夜空也是和大海一色,无尽……

偶尔,他也会邂逅那么一座明亮的灯塔,尽管那座灯塔没有正在指引她所在乎的船只,但是,她也并不在乎他。那灯塔的光芒径直射向漆黑的正上空,没有留下一丝光线来抚摸这只满是创伤的他。他只得无可奈何地寻找那么一座灯塔,一座愿陪他一直前进、一直指引着他前进的方向的美丽灯塔……

他不会放弃,只要他还在,只要他还能航行,不管是否满目苍夷,他都会去寻觅那座灯塔,尽管会多次从希望变得绝望,都会一直下去,直到永远……

记起自己

文/尕贰

夜深了,悄无声息,不知不觉。后知后觉里,华灯已然熄灭,留寂寥的黑暗。活动一天的身躯,疲惫不堪,伸个腰,动下手,都是如此惬意。许是秋意渐浓,风渐凉,偶然间,便有丝丝寒意掠过背脊,生起诸多细小疙瘩。确是一天过去,所获胜少,以至于心戚戚然的。洗漱完毕后,钻进被窝,那一刻的舒适淡去了许多的不悦。于是,静下心来,平静地对自己说,晚安。

晚安,多么温馨的词语,宛若柔和的光芒,又似淡淡的馨香。它就如一双柔滑的手,划过寸大的心田时,总能带来美妙的感受。往昔的日子,自己总是轻易地对人说,夜深了,早点休息,晚安,却从未对自己说过。许是忘记自己了,所以觉得别人的晚安那么不重要,甚至无法在心里荡起圈圈的涟漪。在这样安静的夜里,孤独着,寂寞者,期盼着,最后却只是夜的冷漠环绕左右。仍然会送出自己的晚安,却加了重量;也会对自己说,晚安。

说晚安的时候,我记起了自己。

记起自己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悠悠岁月里,在努力与奋斗中消耗精力,于追逐与割舍里磨去棱角,最后一手捧着欢笑,一手满是愁绪,独自坐在凌晨两点仰望已然黑去的天花板。天花板什么都没有,看不到未来,望不到过去。于是辗转反侧,如何也无法入眠。恐惧与惶恐占据了本是暖暖的心房,在黎明的到来的曙光中燃起熊熊火焰。灼烧不了仍然稚嫩的肌肤,却令已然疲倦的心灵愈加劳累。而后晨曦吹散了雾霭,没有选择的,必须从被窝爬起,带上所有的伪装,去接受世界的纷扰。时间匆匆,如此般地追逐,最后却忘了自己。最后的结果如同逐日的夸父,不甘而终。于是,在日落之时,心总会望着天际的夕阳,去思索,去探求,渴望发现一条正确的道路。在晚霞开得正艳时,那凌乱的花瓣恰如我纷乱的思绪。夜幕的大手缓缓拉落,逐渐模糊所有眼前的物事。

破旧的石阶,坑洼的水泥地,高矮不一的民房,在黑夜里虽分辨不清摸样,而那些往昔的痕迹却历历在目。我无法告诉自己石阶上没有欢声,水泥地里没有笑语,民房只有现实的苛刻。在遥远的记忆中,这个世界只有两种颜色,黑与白;在纯真的年代里,人性只是一块糖的厚度。每日的傍晚,在巷弄里穿梭。巷弄如何复杂,夜色如何朦胧,总不会迷路,不会丢失自我。我想,那份纯真是最亮的灯,在现实与灵魂中发出刺目的光芒。

岁月的流逝磨去了我的纯真,让我迷失在人群中,忘记了自己。

我需要记起自己,如此,人生的路上,才不会迷失方向。只是纯真即如东逝的流水,一去不复返。纵使日日守候记忆的大门,亦无法夺取时间的钥匙;而现实的苛刻拒绝了往昔的纯真,即便寻觅回来也是白昼的灯光。夜里微风掠过背脊的时候,浑噩许久的脑袋闪过一些微弱的光芒。留心下来,日积月累,渐渐明白光芒的意义。涤荡心灵的尘埃,将其置于最高的位置;仰望心灵,在心灵纯正的光芒下,认真走人世的道路。高处不胜寒,亦难惹尘埃,不须勤拂拭,光芒常驻。

我尝试搜寻过往二十年的记忆,找出沉淀在心灵的尘埃。如我所预料,搜寻的速度如蜗牛的爬行。我的记忆漫过夏日的小河,目睹了冬日的水落石出,但喜悦尚未升起,又是春日蒙蒙。我那么坚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句,却在屡次重复中渐渐磨去了耐心,甚至想过放弃。但我没有。在心灵的最深处,最恐怖的事是在凌晨的梦醒,并且了无睡意。不知记忆的搜索引擎运作了多久,我终于将许多俗世的羁绊,也即尘埃,集中归类。我看着那些以名利、金钱、美色等为标签,心里迅即按下“delete”键。但尖锐的声音马上想起,记忆的系统提示我,除非格式化,否则无法彻底删除。此时此刻,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身处红尘中,又如何能不染尘埃?重要的,是不迷失自己罢了。

于是,我建立了一个文件夹,将这些俗世的东西一并放入。我相信,我的心灵不会因为这些东西而光芒黯淡。它依旧会在我人生的路上指引我前进,直到我回到那个移了位的家——冢。

我想,我记起了自己,所以躺下的瞬间,那一句对自己的晚安那么暖心。漫长的黑夜,我会做个好梦。

被岁月珍藏的光芒

文/谭剑

时光的小船晃啊晃,无声无息,不急不徐,此般悠忽总把人生忽悠。及至某日醒来,才知船至江心,浮生已半,恍然惊觉:时间这哥们温情款款,却是倔强憨实的范!这么多年朝夕相伴,又何曾因谁有过一分一秒的停顿?

时间勇往直前,我青春的欢颜尽数凋零。一个人感觉老了,老的不仅是年纪——年纪不过是时间的刻度,也不仅是容颜——容颜只是时光的吻痕。老的是心境,心境才是照见真实自己的镜子。年轻时喜追梦,懵里懵懂往前冲,而当攒上了一把年纪,脑壳却糊涂得只剩下了一根筋——总喜欢钻进虚无的梦里去找寻那牵系着灵魂的根。千帆过尽,云淡风轻,徐徐回望,一些人、一些事,常会在有梦抑或无梦的夜里造访,一些情节、一些细节竟能滤过时光的烟尘呈现,一颦一笑,真真切切。

一个飘着春雨的午后,在我就要打盹的间歇,一个27年前见过却从未被想起的女子,突然在记忆里鲜活。27年前,我还是一个青涩小伙,在一家小煤窑做苦力。印象中,那时的矿山戾气很重,无论老板还是员工都喜欢亮拳头,爆粗口。而我,是个另类:长发飘飘,人比月光还瘦;人多的时候沉默,没人的时候歌唱——这简直是1990年代诗人的标配。更要命的是,即便下了矿井,我也经常是书不离手。小煤窑里老板加员工十来个人,统一开餐,而且吃的是大锅饭,先到的管够,晚到的可能连汤都见不着。我往往属于后者,因为太爱看书,总是被故事中的人物牵扯着,也因为“抢饭”时不够霸蛮,所以常常委屈了肚子。一天中班,我把最后一斗煤推出井口时已是饿得肚皮贴肚皮,连拿书的力气也快没有了,工友笑我:“你呷书呷得饱,还要呷饭?”悲催的是,等我跌跌撞撞赶到食堂时,饭锅早已见底了。就在我靠着墙壁喘粗气的时候,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饭递了过来,递饭的是做饭的阿姨,这饭竟是她为我预留的。——后来,我挨饿的机会就少了。可那时少不更事,直到离开那家小煤窑,我也不知道做饭阿姨的名字。懵懂的印象中,她比我要大七八岁,鹅蛋脸,额际有一绺刘海;大眼睛,眼神山泉一般澄明清澈。

我沉浸在美好的回忆里,却好生纳闷:这做饭的阿姨怎么就会突然从记忆里跳出来,让我已经逝去的时光陡然惊艳?也许世间的一切美好都如一首歌所唱:从来都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它可能被尘封,也可能被蒙昧的心智无视,但它永远在你的心里,闪烁着纯正的光芒。

多好啊,27年了,这光芒仍被有情的岁月珍藏,深潜在时光深处的那一双眸子,清纯如水。

就在今年的“五一”小长假,经过两天寻访,我终于找到了当年做饭的阿姨。她已不复记忆中的模样,甚至比我想象中的样子还要苍老:身材瘦小,头发花白,眼神早失去了光泽,只有额际微微卷曲的几丝白发依稀可见当年的神韵。但她说不认得我,并一连用N个“不记得了”婉拒我的沟通,我的寻访最终在阿姨重重的防备面前尴尬收场。

也许阿姨是真不认得我了——大腹便便、满脸横肉的我,随便往哪里一摆,都难掩杀伐之气,这哪还有当年的书生模样?

岁月给了我美好,也给了我沧桑。还好,沧海桑田,我始终还记着回家的路。

转身背对阿姨的那一刻,我只想抱住岁月痛哭一场。

我愿意沉着墨

文/青枫

一场台风带来了一片淅沥或滂沱的雨,下的这样及时而美丽。我搬了一个小凳,坐在阳台上,停了电的家中略有些燥热,我戴着耳机一边听着歌一边看着雨点谱出的音符,正如耳机中所播放的伤感情歌一样,我听着不由得有些犯困意。楼下停车场的砖缝里积攒了许多湿气,一辆辆的车或整齐或歪扭的想挤进那一个个白色的小框中,飞驰过的车带来一段段专属于沙砾和潮湿的乐章。

而现在,我呼吸着带有着你的气息的雨,看着风将你的味道一点点推近。我将你的照片夹在本子中当作书签,一边写一边看着你泛着星光的眼睛。

电视上播放着的气象显示着这一场台风从宝岛台湾转向内陆,也席卷了来自你的国度的空气。我贪婪的呼吸着,想多保留一点你的味道。

想起前几日的高温,每天到高达35℃,夜晚都是整片的黄色,整片的昏暗,整片的淡漠。昏黄的路灯将马路涂抹上暗淡的光彩,所有的车昏黄色,斑马线 昏黄色,马路中央的栅栏昏黄色,人,不是昏黄色,他们没有色彩。远方的矮小房屋没有光芒,只有一层清冷单薄的白,映衬着旁边令人烦躁的不断闪耀炫目的红色灯光。那几日的我每逢夜晚便会烦躁,陆离的光芒一点点跌进并未完全阖上的眼眸,酸涩的不由让人扯上窗帘,将这一世的喧嚣阻挡在窗外冷冻冰封,也将自己坚守的防备一同弃于窗外。习惯了步履匆匆的人们不带走一点光芒,看着他们暗淡了谁的衣冠。我不由的会望着远处那笼罩着白光的小屋,那儿有人吗?那儿有生活吗?那儿有青春吗?那儿光芒吗?那儿有我吗?那儿算远方吗? 我不爱喝冷水和低温的水,所以我必须忍受揭开杯盖时直冲鼻腔的辛辣水汽, 好半天都缓不过气,杯中的茶叶困顿着盘旋直至杯底,一旁还有半个没吃完的苹果在空气中吸饱了满身的锈。 我变得越来越不是我所想要的那个样子了,正如夜空再也不会沉着墨了,星光见不到了,它们早已和过去的我自己被埋 葬,无从祭奠,更无处纪念。

可我必须选择闪耀,我只好利用黑夜 的一无是处。所以到你看到我,我一定沉着墨,行走在黑暗中。

狂风怒吼

文/史忠和

风尖叫着,扯着嗓子咆哮着,怒吼着,穿过沙滩、海岸、山川、河流,穿过城市、乡村,呼啸而来。这是五月最后一天,也许是对即将逝去的五月的留恋,也许是对即将到来的燥热的六月的抵触,其势凶猛。

旷野里,滚滚的沙尘如狼烟般,冲天而起。风像一群狩猎的狮子,携裹着令人窒息的杀气,而尘土则像被驱赶的牛群,惊惶失措,四处逃避。狂暴的风呼啸着,来往的车辆仿佛闯进一个旋涡里,在公路上左右摇晃。路上的行人则放慢脚步,闭上眼睛,和风较着劲的向前挪动,像蜗牛一般。街道上细小的树,弯曲着腰,恨不得匍匐在地上。凌乱的枝条被风扯开,就如一个逆风而行的少女,长长的头发甩在脑后。狂风撞击树木、房屋发出的“呼呼”声和“沙沙”声,电线上则发出啾啾的尖叫声,这呼啸着的声音彰显着狂风的强大。街道上,那枯枝败草被旋风卷起老高,翻着跟头,打着把式的往前跑,天上的太阳被风沙遮去了光芒,失去了昨日的光芒,暗淡了下来。由于窗户没有关紧,狂风便肆无忌惮地闯了进来。窗帘一会儿被吹起,一会儿又落下,接着又被吹起,又落下……如此循环不断,在狂风一波接着一波地进攻下,窗帘如同娇弱的孩子毫无还手之力,只是默默地忍受。我的心像被什么揪着,目光所及的一切都在颤抖。这狂风好像是一只无形的手,看起来随时要把房子掀翻。天上的云,一朵一朵的飘动,丝毫没有雨的迹象,这就是抽疯吧?或许-----

这天的狂风是我近年来看到的最猛烈的一次。

我会好好爱她

文/袁文博

夕阳西下,散发出令人目眩神迷的金色光芒,把她的菜园渲染得五彩缤纷。这时的她正在菜园里干活。金色的光芒照在她慈祥的脸上,宁静而又美好。

她很大方,每逢过年过节,她总要给我们很多零花钱。她自己没有退休金,却总是一块一块地把钱攒起来给我们留着。每当女儿们劝她,她还乐呵呵地说:“那算什么呀,我钱多得没处花。”到了秋季,蔬菜有了收成。她总会把最好的留下,给女儿送去,自己却吃着发黄甚至有虫眼的菜叶子。她很节俭,淘过米的水总舍不得丢掉,用来浇花、冲厕所。女儿给她买的红大衣,她舍不得穿。总说留着出门的时候再穿,在家穿好衣服浪费了。家里的剩菜剩饭她舍不得倒掉,总是将就着都吃光。

她的院子很大。这个院子是她自己的小天地。这片天地里种着草莓、白菜、西红柿、豆角、葱。每天,她都会早早起床,打理她的小天地。

那年,她得了糖尿病。每天迎接她的是冰冷的针头和消毒水。一向开朗乐观的她变得沉默寡言,没有变的是她做的一手好菜。每次去她家,她都会变着花样做给我吃。妈妈说她一辈子不容易,要我长大后好好待她。妈妈的话我这辈子都会记得,其实即便妈妈不说,我也会好好爱她。

她辛苦一辈子,如今女儿外孙绕膝,却不肯享清福,她就是我最爱的姥姥。

夕阳西下,金色的光芒照在她脸上,那样迷人。

光芒

中午放学走在人头攒动的路上,看着到处热闹的畅聊,感觉有些我的左手挽着朋友的臂膀,她接着电话,我独自望着四周的风景,显示出一个人有些无聊而疲惫的落魄。放晴的天空云卷云舒,它载着沉重的飞机驰骋却总是一副开朗的姿势,我联想到一些世俗的压力,有些伤怀自己的力所不及。它明媚的脸颊对着我缩小的视线,我仿佛觉得那是什么暗示,只是我笑得难看有些羞涩,它依旧不留情面,在头顶招摇过市地温暖一切,无论你是否打算接受。

走过方格铺成的行道,有透过阳光的直射的风景,它浓缩成一幅画在地面留下直直的椰树的倒影,风吹不动它的妖娆便只好徒留它在地上尽情舞蹈。我漫步着前进,恍惚有踩到沙滩轻盈的错觉。因为少有的晴朗,行人大多晒起阳光,打着小伞的人也故意斜一下伞把,让温暖的阳光舒服地洋溢在衣服脚下,然后,任凭穿过衣服的细缝和皮肤亲吻拥抱,避过小小的微寒。空气里到处是阳光的味道,有巧克力的焦糖味,有衣服保暖的棉味,有树叶变黄的酸味,走到杂食店,还飘过麦茶的苦香。即使这样丰富,我依旧觉得自己的眼睛里满是流离失所的陨落,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明媚,让我的眼睛涌出了热泪,我不知道是不是秋的萧瑟牵动了我,我只是确定了一些事情,或许可以真的忘记,比如舍弃,比如伤心。

善意的光芒

文/曹春雷

小区附近有个菜市场,不大,大约二十来个摊位,菜贩大多来自于郊区的农村。

有一次我买菜时,有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在旁边,我刚买过的蔬菜,女摊主竟以便宜一半的价格卖给了他。我刚要对摊主表示不满,摊主却悄悄对我眨眼睛示意我先别说。男孩离开后,摊主才告诉我,你以前不常来不知道情况,这孩子来买菜我们都是半价卖给他的,不信你到那边摊子上问问。

旁边的摊主听到了,笑着向我点了点头。女摊主接着说,这孩子的妈妈原先在菜市场负责打扫卫生,去年她老公得了重病,现在还在床上躺着。如今她找了个在家加工草帽的活,她为人很好,我们也帮不了她什么,只能从菜价上给孩子便宜点。

后来,我又几次在菜市场上见到了那个男孩。他一直不知道,菜市场上有一个和他有关的秘密。那是个温暖的秘密。

儿时,我们住在乡下,母亲曾做豆腐卖。村里有位老太太,两个儿子不孝,她只能自己一个人孤苦生活。每次母亲挑着豆腐担子经过她家门口时,都会提前将一块豆腐弄皱,然后对倚在门边的老太太说,这块豆腐卖不出去了,不要钱,您拿去吧。老太太捏着钱推让一番后,感激地把豆腐端回了屋。

我曾问母亲,为什么要把好端端的豆腐弄得皱巴巴的呢?母亲说,如果不那样,老人家就会不好意思白要那块豆腐,一定会坚持给我钱。她一个人过日子不容易,咱能帮一把是一把。

从那时起,我便知道了——给予,也要讲方法。

在这世上,有些善意就像低处的光芒,一个在暗夜行路的人,在艰难跋涉时,遥遥看到这微弱的光。这光,会让他心中升起一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积极地向着人生的敞亮处走去。

这,也许就是光芒存在的意义。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光芒

一个家庭组合十年,爱情就老了,剩下的只是日子,日子里只是孩子,把鸡毛当令箭,不该激动的事激动,别人不夸自家夸。全不顾你的厌烦和疲劳,没句号地要说下去。

我曾经问过许多人,你知道你娘的名字吗?回答是必然的。知道你奶奶的名字吗?一半人点头。知道你老奶奶的名字吗?几乎无人肯定。我就想,真可怜,人过四代,就不清楚根在何处,世上多少夫妇为续香火费了天大周折,实际上是毫无意义!

结婚生育,原本是极自然的事,瓜熟蒂落,草大结籽,现在把生儿育女看得不得了了,照仪器呀,吃保胎药呀,听音乐看画报胎教呀,提前去医院,羊水未破就呼天喊地,结果十个有九个难产,八个有七个产后无奶。

13年前,我在乡下,隔壁的女人有三个孩子,又有了第四个,是从田里回来坐在灶前烧火,觉得要生了,孩子生在灶前麦草里。待到婴儿啼哭,四邻的老太太赶去,孩子已收拾了在炕上,饭也煮熟,那女人说:“这有啥?生娃像大便一样的嘛!”孩子生多了,生一个是养,生两个三个也是养,不见得痴与呆,脑子里进了水,反倒难产的,做了剖腹产的孩子,性情古怪暴戾,人是胎生的,人出世就要走“人门”,不走“人门”,上帝是不管后果的。

我长久地生活在北方,最愤慨的是有相当多的人为一个小小的官位尔虞我诈,钩心斗角,到位上了,又腐败无能,敷衍下级,巴结上司,没有起码的谋政道德。后来去了南方几趟,接触了许多官员,他们在位一心想干一番事业,结果也都干得有声有色。究其原因,他们说,不怕丢官的,丢了官我就去做生意,收入比现在还强哩!这是体制和社会环境所致。如今对儿女的教育何尝有点不像北方干部对待官职的态度呢?人口越来越多,传统的就业观念又十分严重,做父母的全盼望孩子出人头地,就闹出许多畸形的事体来。有人以教孩子背唐诗为荣耀,家有客人,就呼出小儿,一首一首闭了眼睛往下背。但我从没见过小时能背十首唐诗的“神童”长大了成为有作为的人。

但是,当我慢慢产生了我的观点后,我不再以我的意志去塑造孩子,只要求她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只强调和引导她从小干什么事情都必须有兴趣,譬如踢沙包,你就尽情地去踢,画图画,你就随心所欲地画。我反对要去做什么家,你首先做人,做普通的人。

农具的光芒

文/刘彦林

风 车

让木板拥有独特的形体,是木匠师与木板的机缘;一架风车诞生,让木板从此拥有灵魂,有缔造精彩的缘起;一切源于木匠对木板的理解,也考量木匠技艺的精湛与否。

这个华丽转身的木器,从此带着风的嘱托,带着粮食的信任,源源不断褪去包裹粮食的外衣,耳畔便流淌着阵阵动听的旋律。

嘉禾的成长,就是收集幸福的过程;从一粒种子萌发嫩芽,它跋涉的足迹步步增添着精彩———汲取土地的养分,吸纳阳光的温情,吮吸雨露的滋润,在走向生命成熟的征程上,接受更多目光的问询和呵护———作为庄稼,它积攒着足够丰腴的感动。

风车和谷物,是最美的韶华,最好的时节,所遭遇的最动人心弦的相遇。金灿灿的麦粒,沉甸甸的稻谷,白生生的豆类,黑油油的菜籽,紫红色的高粱,都会紧跟时光翘起的兰花指方向,奔赴它们久盼的约会,在经过短暂而激情的碰撞时,把心中的那簇火焰燃烧成生命中最动人的光华。

风叶飞转,谷粒流淌,多么短暂的邂逅啊!风儿劲吹,带走更多的污杂,只把最难以言说的私密,在来不及回首的刹那,铭刻在每一粒谷粒的内心深处。

风照样吹拂,谷粒如一流淌,定格成一帧暗淡的“老照片”;曾经拥有的时光,却比风的离开更加不可挽留;而风车,在一切都成为过往之后,人们铭记的也许只有它斑驳渐重的背影。

木 耱

三根横杆,外加上百根柔软的黄药木条,就可以让顽固的土坷垃瞬间溃不成军。

爷爷打制的这件农具,很是经久耐用———太阳的暴晒,雨水的侵袭,它都不曾畏惧。

它每一次对着土地粗糙的肌肤细细地抚摸,犁铧走过后的坑洼不平的田地,就如丝绸一样顺滑———低眉顺眼,温情脉脉,充满柔情。

我喜欢把它看作一把特殊的梳子,从泥土的发丝间轻轻地走过;

我也喜欢把它看作一架简陋的粉碎机,用瘦削而坚韧的肋骨,对土地深情地匍匐,动情地亲吻;

我更喜欢把它看作一台大熨斗,把土地的皱褶熨烫,或者是用细密的针脚,消除田地泥块之间的隔阂,也缝合被坚硬的石块划出的土地之伤———真是功莫大焉!

玉米点种后的土坷垃,被它悉数捏得粉碎;小麦播种后的坡地,被它用宽大的手掌抹平———它坚信一个真理:把土地伺候舒服了,才会有茁壮的禾苗,才会有丰腴的庄稼,才会有希冀的大丰收。

把粉碎坎坷当作一生的责任,让每个家庭的小日子香甜而没有悬念,让每个村庄的生活有滋有味,更让依靠土地活命的人心间充盈爽朗的笑声。

它就是这样———让泥土把自己磨到沧海桑田,而追求如一———从土里汲取到幸福,脸颊上会挤满灿烂的阳光和花香……

耙 子

以材质差异,有木耙和铁耙之分。

铁耙多用于归拢田里庄稼收获后遗留的残根和碎枝,比如玉米的根茬、黄豆的残枝败叶,归还田地一身清爽和整洁;还用在摊晒麦子和麦草的劳作中,那些尖而细长的手指,紧紧抠住秸秆的腰部,让琐碎而繁复的劳作变得轻便迅捷。

铁耙的传说,绕不开天蓬元帅的那件兵器。也许,铁匠师傅从中得到启迪,缩小尺寸减轻重量,仿照制作了这件农具。小小铁耙,发挥大大作用———我这个拿着铁耙劳作过的“城里人”,好多次对它保持鞠躬的姿态!

木耙和铁耙功用相似,模样却截然有别。一根横木,镶上几个牙齿状的木楔,和横木垂直的把手。拉,或者推,用它搅动粮食,帮助晾晒在竹席或水泥场上的庄稼翻动身姿,尽早散失掉多余的水分,以便走进木柜,走进麻袋,走进粮仓,成为每个家庭最看重的宝贝。穿衣吃饭,礼尚往来,怎能离开这些色泽鲜亮和颗粒饱满的庄稼?让它们拥有一个阳光健康的体魄和金子般纯正的灵魂,木耙功莫大焉!

耙子,我于心刻下你的图样已有多年,每次握紧耙子的把,就像攥住了来自田间地头的那一缕好闻的泥土之香!

启程

不论你是谁,你就是我的另一个分身。

我喜欢你时,自然会对你好,不喜欢你时,就忍不住要对你敷衍甚至虐待——那也就是我对待我自己的方式啊。

所以,我也是你的另一个分身。

痛极时好想回家,但后来还是贪图另一些可能,想要走的更远,坚强成了贪图的甜蜜代称。

我总是太孤独,你也在孤独的找寻我。但我们假装找不到对方。

我们已经分离,却其实亘古同在。我们之间没有秘密,即使死,也只不过是另一种生的起始。

路正长,夜正长,我相信,天亮只需一瞬。

直到我们不再痴迷于各自游戏,直到我了解自己的缺口和你的缺口一样多,自己的光芒和你的光芒一样炫丽,承认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宽恕这一切,就再能相遇,便已经到家。

作为种子,我们注定走不出花的国度和光的海洋。

事实上,我们早已放心的启程,无论跌落何处,都是走在回家的途中

如梦似缘

文/一世浮生灬轻狂负了谁

让世间情情爱爱无尽潇洒,

让未来的梦想成为热情的火焰,

让所有渺茫的生灵燃烧起来,

让一切执着的爱情成为希望的光芒,

是放弃,

还是追逐,

让所有真诚等待的心灵

“如梦似缘”

落日那样美

落日之后

时间接近明天,阳光慢慢消退

那橘黄色的光芒,有时能给人力量。

每个人并不需要在失望时观看太阳,有时那种光芒,是一种让自己更加快乐的东西。

像空气一样,碰不到,摸不到,只能用心去感受它。

简简单单的知识一种橘黄色的光芒,并不是很特别,但又很特别,不知道怎么去理解

关于一些东西真的是要好好的去体会,用自己的身心去体会,慢慢的去体会,才能理解当中的优美……

不要依靠昨天,做好迎接明天的准备。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