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的文章

2022年12月13日经典文章

田园的文章(精选17篇)

清幽绝俗的田园美景

文/兰草ygl

那天,在去观尼亚拉加瀑布的途中,经过一个叫湖滨的小镇,那里的景色极美,给人一种清幽绝俗的田园美和高度文明的现代美的感觉。

小镇不大,1300多口人,集游览、购物、娱乐于一体,透着一种令人惊叹的自然魅力。位于镇中心的商业街是小镇着名的旅游观光点。商业街不长,千米左右,要是径直走一会儿就走到头了。商业街上有130家礼品店、服装店、书店、快餐店、咖啡店等,都是2、3层小楼,楼与楼之间的距离适中,有的是整幢小楼都摆着商品,有的是楼上居住,楼下经营。

小楼建筑以木骨架为主,造型别致,色彩明快,由于清新洁净,好像都是新修盖的或是刚刚油漆过似的,晶莹剔透,具着浓郁的欧洲古典浪漫风情。那墙体线条,那阳台、那天窗,还有那门窗的细部棱角与玻璃组成的图案,十分耐看,而且相互间没有摹仿的痕迹。

店铺与店铺之间,没有围墙,没有栅栏,与之相隔的是一个个五彩缤纷小巧玲珑的花坛或是修剪美观的草坪,有的还种些各种各样的树木。小街的马路不算宽但十分平坦,见不到一丝坑洼,路边是两排高大的树木,一辆辆小车停靠在树荫下。

一路看去,礼品店很有特色,人身上穿的,颈上和胸前佩戴的,餐桌上用的,墙上挂的,屋子里摆设的,一应俱全。有的小巧精致,有的古朴大方,有的明显带有东方文化色彩,有的透着西方风情韵味,让人有一种虽置身于现代文明之中,却恍然如中世纪的感觉。

服装店也蛮高档。我和同伴们走进一家皮衣店,男女皮衣的式样、质的、做工都很不错。可能是不逢季节的缘故,价格都打了很大的折扣,试探着讨讨价,还有商量的余地。我们不会英语,无法交流,男主人灵机一动,找来计算器彼此用阿拉伯数字标价,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成交。男主人说了一串英语,我们只听出香港两个字,猜测出他是寻问我们是不是从香港来,我们告诉他,来自北京。他高兴地伸手与我们相握。

商业街干净得一尘不染,看不到眼花缭乱的宣传广告,听不到刺耳的音乐声音,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安宁。一些快餐店、咖啡店还在露天文起了凉伞,摆上桌椅,供人们享用。

商业街的尽头有一个细高的粉红色建筑,它的顶部呈尖形,里面镶着个大钟,似乎年代很久了。我猜想它可能是个钟楼,也可能是个塔碑。反正它是那条商业街的标志,看见那细高的粉红色的建筑,就看到了这条迷人的商业街。

商业街的店铺都不大,较有规模的要数维尔什王子饭店,经营这个饭店的是一位华人女老板。听说这里经常顾客盈门,生意很兴隆。一般的店铺由于店小,店主大都1、2个人,有的年轻些,也有的年老些,有男人,也有女人,遇到游客或是点点头,或是露出一丝微笑,算是打招呼了。

商业街汇集了世界各国的游人,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棕种人,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休闲服,在这人工精心雕琢的很有诗情画意的小街徜徉、寻觅,把商业街点缀得更加艳丽多姿。

有一老年男子,上穿着绿花短袖衬,下着天蓝短裤,与满头银发一起,组成了一幅色彩明快的水彩画。一位金发女郎,头顶一个欧式大沿凉帽,一手挎着精致的小皮包,一手牵着条雪白的毛茸茸的哈巴狗,嘴里哼着小曲,懒懒散散地走着。商业街的游人如织,风情万种,绝无雷同。他们调节着夏日烈日当头而有些干燥的空气,也调剂着人们的心境。我时常忍不住驻足在那里观看欣赏,当然点缀风景的是他们,享受风景的是我。

我知道,游人们快活地从这个店铺出来又迈进另一家店铺,其实看重的不是这里的品牌,这里的式样,这里的价格,而是喜欢这里的空气、阳光、景色、氛围,包括这里的一楼一路、一草一木、一街灯一吊篮。有个女朋友曾对我说:“星期天干完家务事,最惬意的事,就是背个背包,到商店里转转看看。不在于想买点什么或是买到什么,关键是有一份好心情”。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游览了商业街的一部分,但我能想象出它们各自的奇特、精美、诱人。我不停地走,不停地看,尽情地享受商业街带给我们的新奇和快乐,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一般。

不知不觉,已过中午,我们在商业街起点的一家餐馆就餐。餐厅不大也不小,70、80人能同时就餐,餐厅的陈设很清新、整洁。我们入座的时候,对面有30多位老年人刚刚就完餐,好像在开什么会,一位很有风度的长者正在讲着什么,不时还赢得一阵阵掌声和笑声。我从导游那里得如,这些老年人是高尔夫俱乐部的会员,他们今天来小镇进行比赛。餐馆不远就是高尔夫球场,我们经过的时候,见有人正在那里用剪草机剪草。

小镇像画,像诗,让人激动不已,感慨不已,我对小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从导游那里得到更多的有关小镇的过去、现在以至将来的信息。导游说不清楚,但她遇到了我这个知音很高兴。她说她曾带游人来过这里,有人报怨,这么个小镇有什么好看的?她很失望。她特意跑到餐馆女主人那里替我寻问,可女主人太忙,只给了她一小本简介材料。回到家里,儿子看了说:“是店铺经营的商品价格,”不免让我有些失望。

小镇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这魅力源于它欧式建筑风格和迷人的田园式的风光,那满街的洋楼,满街的树,满街的花,满街的草,让人意趣盎然。还有那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化气息,如那书店、礼品店、快餐店、时装店。

父亲的田园

文/皮敏

“下了一整天雨,塘里莲藕喝足了水分,细脖子一个接一个,窜出了水面。”这是父亲的原话,丝丝缕缕欣喜地从他沙哑的嗓音里流淌出来,仿佛那场大雨的气息尚未走远,一直缱绻沾染在他皮肤或者衣裳之上。电话那头很静,偶尔响起几声忽远忽近的犬吠,是属于乡村夜晚该有的安宁祥和。

家住半山,穿梁斗拱几间瓦屋,虽简陋,却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从容不迫缀在树丛石崖间,自有几分惬意与天然。父亲曾戏称我们的居室为“半山阁”,言语间流淌着几分自嘲和自得其乐。沉淀着光阴故事的“半山阁”,几十年来,经由父亲之手,经历重建、修缮、扩建,却始终在山野间屹立不倒,就像父亲一辈子与村庄厮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后来,我和弟弟先后如大雁般飞离“半山阁”,飞出村庄,在城里安居乐业。即使偶尔回去,也仅作短暂停留,“半山阁”仿佛成了我们旅途上小憩的客栈。

近几年,我们开始轮番动员年迈的父母搬离乡村,和我们住一起,但父亲总有一箩筐拒绝的理由,仅是“山中空气好”“菜蔬新鲜”这两条就让我们节节败退。在父亲的鼓动下,曾经摇摆的母亲也和他并肩站在了一起。去年孟秋,父亲不惜花钱请匠人修筑了院墙,一幅“欲与山野共生共老”的姿态。68岁生日那天,他竟然雄心勃勃对我们宣称,他要为“半山阁”造一座美丽宜人的花园。

他说这些话时,是在一段夜幕下发白的曲折山路上,凉风擦着我们的脸庞缓缓移动,星子稀疏。虫鸣低小,隐隐约约悬浮在我们的脚步之上。父亲一开口,我便明白劝他进城的计划又落空了一半。那段饭后散步的山路,细密地铺排着父亲激昂的声音。夜色昏沉,父亲双眼却光点闪烁,我相信,他一定看到他梦想的那座花园,随着他生动的描摹,一点点在我们眼前成形,伸手可触。那当儿,走在他身畔的我和弟弟,谁也不忍心去点破父亲的不切实际。我们只是默默听着,紧紧地,跟随着他轻盈的脚步。

然而,我们都低估了一个老人依然年轻的梦想。父亲以一方池塘明晃晃地拉开了他的花园梦。那方盛着蓝天白云的池塘并不大,却足以将我的瞳孔扩张至惊吓状。在我牙牙学语的儿子看来,半山上这块水汪汪的地方,一定无异于家门口飘来一片大海,他颤颤巍巍朝“那片海”趔趄过去时,嘴里不成调的“叽哩哇啦”瞬间欢畅地溢满了午后的时光。我无法想象,寥寥数日,我的老父亲,如何将塘里的泥一点点掏出来,搬运出去。面对我们七嘴八舌的讨论与疑问,父亲脸上溢出孩子般的自豪与满足,但他只用了三言两语,把挖塘的过程说得轻描淡写,仿佛一只鸟儿,衔着一枚空灵的草茎,乘着清风,飘飘忽忽,从这里,到那里。

“下次,你们再回来,这里就更像一座花园了!”我关上车门时,父亲垂手于车身外,探着头,嘴里连连念叨。那个瞬间,我有一种很深的错觉,仿佛父亲变成了不谙世事的孩童,他将他珍藏的花园和盘托出,只为与我们交换一年中屈指可数的返乡之旅。父亲如何定义他的“花园”,我不得而知。仅仅是圈养一些花木,或是挖一片池塘,蓄上几方水,我以为,唤作田园也许更加朴素、熨贴一些。

接下来的日子,葡萄架搭好了,鱼苗放进塘了,莲藕发苞了,一块长相新奇的墨黑石头从梁子上搬了回来,几枝怒放的腊梅从湾里剪回来扦插上了……父亲的电话里,他的花园在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有筋骨、有血肉地丰满起来。

以“半山阁”为圆心,百步以内,池塘、鲜花、流水、葛藤、翠竹,错落有致;各种父亲眼里“宝贝”的苗木、物什,按照他的心意,比邻而居。父亲兴奋地告诉我们,等太阳下山了,池塘里那些躲在莲叶下的蛙,就会一只只争先恐后跳出来,高一声,低一声,在宁静的夜幕下唱成一片。

有股莫名的酸涩在心底泛动,我真想走过去,拉起他枯萎的手,向他承诺,今后我们会尽可能多地回到他的身边。即使这里没有蛙声,也没有花园。但我不知如何开口,我只把发潮的目光使劲往上举,越过父亲的脸,越过父亲身后那片火红的田园。

母亲带来田园乐

文/董国宾

我把母亲从乡下接到了城里。在城里买了一套住房,有宽敞的院落和理想的车库,我狠下功夫装饰了一番。现在条件好了,房子越换越大,车子也越换越漂亮了。母亲在乡下操劳了大半辈子,我把她接过来久住,也算尽一份对长辈的孝心。

岂料,不久母亲就生出一份不适来。看到城里人抽一包香烟要几十块钱,喝一瓶酒好几百,母亲多是感慨:天哪,这在乡下能买多少粮食呀!干脆连我给她买的营养品也不吃了。买贵一些的衣服,母亲心疼得舍不得穿,总要唠叨上大半天。看电视不让开灯,说那样浪费电。洗衣服尽可能用手洗,说洗得干净又省水。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应该说吃穿住都不成问题,我把母亲接过来,本想让她放下心来安享晚年,可母亲总与城市的现代节奏合不上拍。

母亲说,过日子要细算账。她常掐算着一斤面出几个馒头,自己蒸饭一个月能节省多少钱。为让母亲安下心来,我和妻子商量,干脆让母亲动手蒸馒头,不再去外面买。别说,母亲做的面食特好吃,看那粗纤维的馒头、玉米饼、窝窝头和绿豆面条,母亲竟做出了一个“农家乐”,儿子天天吵着要奶奶做,妻子也常带一些回娘家。从母亲快乐的劳作里,我又看到了童年的影子,闻到了乡村的悠远和绵香。母亲把院子开垦成了小菜园,青辣椒、西红柿、豆角、萝卜,还有两棵柿子树,成排成行,生机勃勃,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儿子满眼新奇,邻居前来赏趣,院子成了憩心的乐园。西红柿红了,豆角熟了,母亲摘一些送给邻居,高兴地说,这可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哦,亲手栽种的。孙大妈干脆一改自家的小花园,不再侍弄花草,跟着母亲学种起了菜。二位老人畅谈技艺,无话不说,整天乐呵呵的。其实,我心里最明白,孙大妈追求的是一种农家乐趣,而母亲却是为了这块地能够结出果子来。

刚来那会儿,母亲瞅瞅满院子鲜花,淡淡地说,种这些花花草草有啥用?院子灿若花海,这是我精心培植的,有水仙、海棠、仙客来,还有火红的牡丹,静雅的文竹,纯洁的丁香,可是,为了母亲,为了进城的母亲有一片心灵的憩息之地,我毫不犹豫地买来了蔬菜种子,这比给母亲送上名贵食品更贵重!

回归田园

文/高光锋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农家的生活永远是忙碌而充实的,在农家人的眼里,踩着露珠除草,披着月光回家,这是最寻常不过的事情。在晨曦中走向露水满地的原野,将身影没在一片无际的绿色庄稼海洋里。“手持钩镰枪,胯下青龙马,去战死那豆儿墩(此处有误)”,在长满茁壮禾苗的田间,独自手握锄头,挥汗如雨。工作之余,脱下工作装,换上一身素服,也做一做农家人,不必在乎尘土飞扬,不必在乎汗水的异味,随便舒展自己的身姿。在田间劳作,那是一种非常惬意的感觉。

清晨,迎着朝阳,独自一人行在田间,可以不用考虑工作的杂事,不用为人际关系而烦恼。独自在田间劳作,不是逃离,而是要的一种心情的平静,可以享受赤脚大仙的快乐,可以远离城里汽车和高音喇叭的繁闹;站在草丛之间,可以放开想象的翅膀,可以静静地为自己的生活大胆地渲染,可以边劳动边自修柏拉图的爱情哲学,尽情享乐阿Q的精神胜利学。在田园生活,可以酿造阳光心态:你改变不了工作的烦恼,但可以改变青苗、杂草的存在;你改变不了的事实,但可以改变土地的平整;你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杂草的生存;你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决定杂草和青苗的生死;你可以对着草苗抒情懒汉哲学:“大草给你搭着凉,小草跟你作着伴,你就是不长。”在田园中,你可以更改你认为不合理的生长,你可以对不可爱的杂草和青苗发挥你的生杀大权。这时的世界是这样的安宁,不会因为自己的作为而发生争执。可以远离随波逐流,可以高亢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与自己进行心灵的对话,让自己的思绪漫游于玄奥的太空。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体味田园生活,看绿的草,红的花,倾听喜鹊枝头的鸣叫,倾听蝈蝈在草丛间的欢歌,生活的芬芳无处不在。

其实世间万物,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飘若如烟。人生短暂,保持平和的心态,才是我们生活中真正所需要的。平淡的田园生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生,才是我们最具有生命真意的真谛!“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具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自耕自食,是理想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个人生活方式。田园生活虽苦,但能够使自己享受到心里的宁静乃至安乐。

疫情下的 田园梦

文/小夏

受疫情的影响,我只能乖乖地待在老家——一个四线小城的郊区。以前我总是嫌弃她土气、落后、封闭,甚至贫穷,此刻却暗自庆幸能出生在这里,没有一例确诊的病人,给了我巨大的安全感。

连日的“阴霾”,我任性地穿着睡衣、拖鞋、蓬头垢面地在家里晃来晃去,时光仿佛凝固了人世间的美,成了一段被搁浅的光阴。身居在斗室之间,隔窗望远,只觉得一声清脆的鸟啼也能惊动整个世界。

人与大自然是有天生的亲近感的,久居城里的人,不约而同地都有一个田园梦,我也不例外,“一生痴病在山中”,总想着哪一天“解甲归田”实现田园梦。如果不是这段特殊的日子,我怎么能感觉到原来我离田园梦那么近。

又是一个明媚的上午,按捺不住雀跃的心,我决定去山上走走,去田野里看看。疫情困住了人群,却困不住春天,经过一个冬天的酝酿,春天依旧如约而至。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小城的春天,就这样就悄悄地来了。似乎少了早莺暖树报春声的欣怡,冥冥间听到人们双手合十的诚祈:春来了,一切都会好起来!虽然每个人都小心翼翼,熟人就算彼此擦肩也未必能相认,但看着春风里怒放的花,我们深信:一切终将在这个春天里重生!

平常日子不觉得奇特的景色,此刻令人激动得想俯下身子热烈地拥抱大地。云端之下,旷野之中,田垄里还残留着冬的枯枝,山野空气干净,我大胆地呼吸,突然一束亮光在我眼前闪了一下。寻着光亮看过去,原来是一个顽皮的小男孩儿拿着一面小镜子冲我不停地晃。他可是新年以来第一个向我打招呼的人啊,他一定想不到,无意中他传递过来一束春光,在我心头流过一片欢喜。

我总是认为远处才有风景,梦自然也在远方,其实只要能真正地放慢身心,这个曾经被我嫌弃的老家,就是我的梦中田园。当我抛却浮躁改变观看风景的方式与心态,便是看山山有意,看水水有情。“故乡多少佳山水,不似西湖浪得名”,她不迎合世人的审美,经年的天雕地塑,呈现出一派原生态的美,恰如庄子言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还有那质朴的人群,老人慈祥善良,儿童可爱顽皮,和他们在一起不用设防,不用藏着心眼儿说话,处处有真实。

田园生活,就是做简单的事,见简单的人,吃简单的饭,发现寻常事物的隐微之美,去拥抱生命本来的样子。我做不到像李子柒那样过日子,但我愿意像母亲那样,有一间小院,守一畦菜园,几道篱笆,一山云霞相伴,闲看满天繁星,最好再有一只猫咪、一条狗,每天在鸟鸣声中醒来,睁开双眼,满眼都是自己喜欢的样子。

越高级的东西越简单,如果给我机会,我愿意享受这种乡村生活,哪怕是放弃很多物质享受。在我看来,在巴厘岛度假与在老家住上一个月,并没有多大区别,在于你能不能让心安静下来,享受这低头耕耘,抬头看花的清欢之美。

田园时光

文/何紫媚

这几天,不断梦到小时候的菜园。也许是对美好时光的依恋,也许是对简单生活的眷恋,更是对田园闲趣的向往。

小时候,奶奶在离家不远的后坡上辟了一片宽阔的泥地,专门种各种时令蔬菜,还在小河边栽了一棵黄皮。那时,我们这群小孩可高兴了,馋嘴的小猫终于可以好好吃上花样繁多的美食了。奶奶不断变化着样式弄给我们吃,今天吃一下碎黄芹煎鸡蛋,明天就换韭菜焖豆腐,后天又田瓜凉拌花生,实在让人回味无穷,再配上一锅半热而又绵软的白粥,真乃赏心悦目的乐事。

时光慢慢走远,记忆却越来越清晰。听人讲过,对你想记住的东西,你不但会牢记并会时常涌现在回忆里。或许因人而异,但童年时的那段田园时光确实烙印在脑里,挥之不去,现今想起来还会偷着笑呢!

夏天的时候,菜园是最热闹的,因为各类瓜果蔬菜都像开足了火力的马达,生长速度“噌噌噌”地往上飙,你只要低头细心一看,就会发觉昨天还卷心的菜蕾竟然露出了半边脸,这时,我们几兄妹高兴地欢呼,以此来庆祝我们日常的悉心照料。

奶奶一边带着我们拿着小锄头垦地,一边在叨念着应该如何施肥,灌水。我们应许地点点头,脸上露出狡黠的笑,心里却想着那还不容易么!

黄皮的枝桠伸展开来,远远一看,葱葱茏茏的,好像一柄撑开的大伞盖,一股喷鼻的浓香朝四周弥漫开来,我实在喜欢嗅这浓郁扑鼻的黄皮香,太醒神了,黄皮叶还有杀菌解毒的作用呢!我往树冠处细细一瞟,那叶子肆无忌惮地晃动着明亮的碎片,黄昏的晚霞也给它们铺上一层金黄的衣纱,我犹如置身神秘的国度。有了它,我们再也不孤单,就像亲人一样伴着我们直到月幕低垂,蛙鸣片片。最重要的是,它毫无保留地赐予我们一树酸酸甜甜的黄皮。

奶奶也是一个精明细算的农妇,计划得总是那么周到,瓜菜用地合理多产。她在坡的东边辟出一列狭长的地,上面疏密有致地种了香蒜,油葱,细种黄芹,韭菜等,里面再间以甜芥菜,东北大白菜。五六月份时,这片地就油汪汪一片,踏进这片菜园,仿佛来到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只有深深的惊叹和满满的欢喜。我总是忍不住蹲下去,用手去拨弄几番,瞅瞅它们到底怎么长的,怎么这么水灵精致呢,此时不得不佩服生命的通透,自然造物的神奇。

西边搭了一大茬瓜棚,上百根粗细有别的竹子在奶奶的巧手下被编成了一座“骨骼惊奇”的矩形框架,结结实实而又规规矩矩,一旁的我敬仰地看着这个七十开外的老人。盛夏充沛的日光是最好的养料,这些瓜菜像宝宝贪婪地吮吸着奶水,有了它们,整个夏天都是生机盎然,热闹非凡的。

细长细长的丝瓜垂下一绺一绺绿丝绦,卷卷的,似那爬山虎的脚,蛋黄色的丝瓜花疏疏密密地嵌在绿油油的瓜叶上。东南方向的生菜和菜心也在你追我赶地媲美着,早晨的露珠汪在片片油滑的菜叶上,像极了奶奶锅里刚煮沸的汤花。半开半卷的生菜像极了古时候刚出闺门的千金小姐,羞羞答答地半掩着脸,但依然挡不住青春的气息。披了一身鹅黄色的披风,煞是别致可爱,眼神全被它们的水灵晶莹吸引住了。旁边的南瓜秧苗也丝毫不逊色,她确实大大咧咧的性子,一串连着一串,一把搭着一把,迅速盖住了一大片地,幸亏奶奶留的位置够宽,还有地方让她大展身手。金黄金黄的小球安静地卧在宽大而青翠逼人的秧苗怀里酣然入睡,这些小家伙就像春天里刚落地的娃娃,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呢。嗯,不用多久,这里会是金色的海洋。

夏天是这些瓜菜的天下,冬天的菜园稍微单调一些,但玉米和豌豆却丝毫不寂寞。

北坡的玉米地也长得很快,一个月出苗,两三个月就长成较为粗壮的玉米杆子,再过一两个月,开始授粉结玉米了,六七个月便能收了。最喜摘玉米了,用手摸着那颗颗饱满的玉米粒,就会想到它们在口腔里翻腾的样子,更是闻到了扑鼻的香甜。葱白似的玉米须外垂下来,犹如长者的花白胡须,但又有些不同,玉米须冰凉冰凉的,软绵绵的,把脸凑过去,就想到妈妈摸着我脸那种轻松的感觉。掰下玉米的那一刻,“咔嚓”一声,这快感怎一个“爽”字了得!因为里面包含了丰收的骄傲呢!不用多久,一大箩筐就装满了,奶奶细心地在码着它们,脸上的皱纹不停地开开合合,我们也跟着笑了。

我带着摘玉米的高兴劲儿,跑到南边的一畦高地里。豌豆竟然开花了。玲珑通透极了,紫红间夹着奶白,竟与有名的蝴蝶兰不相上下。青绿色的藤蔓顺着小竹竿“嗖嗖”往上爬。有的花朵完全舒展开,有的半蜷着,有的还是卷着的花蕾。围着它们转了又转,有关豌豆的童话在脑里回荡。

月亮慢慢探出光滑的额头,星星也在欢呼。我们几兄妹光着脚在松软的土里跑呀跑,这是我们的世界,这是我们的净土,我们是开垦者,同时也是守护者。

河水潺潺地流着,伴着清亮的月光奔向大河,大江,大海,但它们不会忘记此时此地的欢畅。我也不会忘记这片天地的存在,因为我时刻憧憬着田园简单充实的生活,有时,简单就是幸福。

别了,我的田园生活,我的田园时光。哦,不,我们还会再见的。

我枕着软软的臂弯沉沉睡去,没想却流了一大口涎水。

邂逅钱家渡

文/吴月华

湖熟的钱家渡村是江苏首批特色田园乡村,村庄处于平原圩区,河网纵横,田地相间。这里的湖熟文化、古渡口文化印记,为村庄增添了文化底蕴的厚度,它是江宁美丽乡村的一张精美名片。

不久前,几位朋友相约一同走进了钱家渡村庄,郁郁葱葱的树木生长在小路两旁,其间生长着颜色各异的小野花,在阳光照耀下煞是好看。参差错落白墙黛瓦的村庄名居展现在我们眼前,乌篷船在潺潺流水里悠然穿梭,曲折迂回的河网水系,独具韵味温润古朴的拱形小桥,透着泥土的芬芳。

湖熟钱家渡打造了一条3.8公里乌篷船游览水上环线,串联起特色田园乡村,登上乌篷船,在河上慢渡,听着船夫的摇橹声、船头潺潺的水声和居民淳朴的乡音,河水清澈见底碧波荡漾,船随水动,景随船移,仿佛行走在鲁迅笔下的乌篷船,与田园、民居、小桥、碧水相映成趣,像一首温柔的歌谣涤荡我们的心灵。静静坐在船里,欣赏湖熟渡口文化、圩区风光,邂逅梦里江南水乡的灵动与魅力,心也跟着船儿一起流向远方。

我们在现代农业科技展馆,观看了湖熟自古以来的农业发展概况,学习相关农业知识,感受高科技给农业和养殖业带来的红利。“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村民们以农耕表达信仰,在农耕中陶冶情操。

钱家渡的水上采摘园、渔趣园、水上街市、花园水街、水上森林迷宫等项目,吸引更多游客。钱家渡不像乌镇、周庄那么久负盛名,但是它安安静静毫不张扬。在这样一个娴静的水乡,可以舒缓身心,不知不觉中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

钱家渡不仅清幽秀丽,金陵水乡的美食,有江南的灵巧,枕水居旁的老湖熟鸭馆的全鸭宴让你大饱口福。农家乐小吃一条街也非常值得打卡,让湖熟地道美食一洗我们的倦意。走进船菜馆和清心茶吧,点一份鲜嫩可口的板鸭,配上一壶清茶,一碗松软可口的米饭,尝一口潺潺流水涤荡出的水八仙,品味水乡特有的芬芳,让我们的舌尖和心灵留下美好回忆。

在这里,一年四季皆是景,河畔开满鲜花,紫色的马鞭草花海、粉色石竹花海,五彩的月季花海、荷塘月色,在不同的季节都美得让你移不开眼。最美、最富有吸引力的就是依水而建、傍水而居的民宿及其田园意境。乡村的夜晚没有霓虹灯火的搅扰,这里的夜,宁静、悠闲、绵长,枕着钱家渡的小桥流水,尽享诗意栖居,让蛙声鸟鸣伴你入眠。清晨推开窗,映入眼帘的是恬静的湖面,对岸是绿色或黄澄的田园,风景优美,恬淡舒适,让人暂时忘却忙碌喧嚣的城市生活,呼吸惬意的田园气息,在这一片湖光山色的美景中放松身心。

特色田园乡村,需要通过文化传承留住乡村的魂。钱家渡成立乡贤组织,创新乡贤文化,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充分利用乡贤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同时,将“全要素网格”与乡贤相结合,真正做到“贤在格中找,事在格中做。”

钱家渡特色田园乡村注入了传统文化的血液和休闲文化的气质,田野、河流、乡间小路,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肌理清晰可见,为市民休闲增添了更多内涵和选择。赏花、戏水、游乐、吃美食、住民宿、听蝉鸣,这就是你梦中的水乡。来湖熟钱家渡,与温婉水乡来一次亲密邂逅吧。

想念一片田

文/羽羽

离开草坝的时候,天色已黄昏,干净平整的乡村公路从滚滚的绿色海浪中撕开一条口子,弯弯扭扭的伸向远方。

天边泛着淡淡的青紫色,夕阳落下去的地方斜着几抹桔黄的云,几只白色鹭鸶压低身子贴着大片石榴园掠向旁边的池塘,远处零星划过几只黑色鸦雀。

天空地广,穹顶之下,只有村庄和果园侵润在微湿的空气中,清风拂面,白天的闷热蜕变成一片清凉,这里的全世界就是一副悠然、清新的田园画。细细体味,似乎能听到田野里的喧闹:石榴们还在透着青涩,却生机暗涌,它们都在活泼泼地抖擞着圆圆的身子,似要在黑夜来临以前,再长大一圈。

这宁静黄昏,这热闹果园,是我初次到草坝,定格在脑中的画面。

草坝在蒙自北面,大概十多公里路程。我到这个小镇的时间只有短短一个下午,但这里的田园气息,却随呼吸印入脑海,“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大概就是这种心情吧。从城市到田园,从纷繁俗世一脚踏进一段空阔无边的闲散时光,怡人的感受有时来得突然而简单。

想起很久以前,我曾短暂生活过的那个小镇,那大概是在一个暑假,每日午后沿着窄窄的街道走到尽头,就能看见豁然开朗的桑叶地,一直延伸到天边的山脚下,绿油油的广阔田野,让所有逼仄闷燥都随风散去。如今隔着遥远时空,却呼吸着相同空气。城市生活一年一年快速更替变迁,而在田野,空空旷旷的绿意,百年依然如一日。

田园,是一种意向,更是一种生活。

田园也是一种意境。

我曾幻想,有一块自己的田,一间陋舍,每日种种花草,种种瓜果蔬菜,不施化肥农药,让其自由地杂乱无章地生长,也不驱赶鸟儿和虫子,让孩子们在地里种下童年的秘密,平日里无事,便搬来凳子坐在地里看看它们,和亲爱的人坐着聊聊天,或者在花架下看看书,画画画;有友人到来,就到地里摘一些鲜花和瓜果招待……久居城市,这是关于田园生活最笨拙愚鲁的幻想。

来到草坝,目睹现实版的田园生活,是动辄上百亩的土地,现代化机械耕作种植,大气豪迈,平整的坝子里,是望不到边的石榴园、葡萄园、桑田、稻田,一片接着一片……

房舍被辽阔的田园包围,小镇像绿色海洋里的小岛。

岛上家家户户白墙灰瓦,围墙之外的街巷窄小却整洁,岛上的居民,也绝不像城市居民那样行色匆匆,午后的街头也不见几个路人,他们总是慢节凑的生活,午休后先汲着拖鞋走到院子里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侍弄一下花草,再抬头看看天气,才转身回去准备晚餐。

被田园围绕的生活,似带着泥土的腥味,有种未经雕琢的朴实。

有田围绕的生活,总能多几分想象和期盼:地头葡萄还在青涩,已仿似闻到葡萄酒的清香;水稻刚抽穗,粒粒洁白大米已在眼前晃动;摘过桑叶的光枝桠,白胖胖的蚕宝宝……

田园总是能延伸出无限想象。

有田,就有希望。

我想如果我有一块田,可能什么都不种,先任其荒着。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块田。

梦回田园

文/王海侠

不得不承认,人有时候真是很矛盾。当初在乡下长到十几岁,对城市生活极其向往,那么努力地学习,就是为了有一天能站在车水马龙、灯火辉煌的都市里。现在在西安生活久了,却又梦想着能过上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每遇假期,我必迫不及待赶回故乡去,不仅因为那里有我最亲的人,还有我喜欢的纯天然生活。这个当年我不顾一切想逃离的地方,如今却样样变得可爱。天是干净透明的蓝,水是活泼清亮的绿,空气像洗过一样,让人情不自禁地想找个袋子把它运回西安来。群山像花瓣一样围着村庄,人们就生活在花心里。一幢幢小屋在绿树掩映中随意散落着,像一篇篇妙手偶得的文章,自然、朴拙,有着浑然天成的野趣。

屋外的小院很安静,有葡萄架,架下有石桌石凳,左边有小花园,一派的生机盎然、姹紫嫣红,花香弥散在空气中,混合着泥土味、青草味,让呼吸也变得美好起来。右边的小菜园更是充满着生命的喜悦,胖胖的冬瓜蹲在地里,细长的茄子涨紫着脸挂在枝上,西红柿从绿叶里露出圆圆的脸蛋,黄瓜顶着小黄花,用它满身尖利的小刺扎你的手,韭菜齐刷刷地站着,像春雨遗留下来的一个个绿色的梦。随便一伸手,摘下一个西红柿或黄瓜来,不用洗就能吃,这些真正的绿色食物还带着露珠的清甜,一入口便连心灵也一并熨帖了。

不管是家人,还是邻居,随便什么人吧,几个围成一堆,坐在暖暖的阳光下,吹着柔柔的风,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猪狗猫鸡牛羊,东家长西家短,琐碎里藏着温情,世俗里裹挟真味。在这里,时间仿佛静止了,心与心离得很近,心计和城府毫无用处,一切好像回到了原始社会。

在这里,家家白天都不会关大门,乡邻在路上走着走着,一时兴起,就随意走进一家门里,也不用敲门,也不用预约,就这样大大咧咧地进去,坐下,如果主人正在吃饭,一定要谦让一番,互相用打架的气势表达礼貌,这是乡间特有的方式。似乎也没什么话说,淡淡地聊几句,客人起身,主人也不送,只淡淡一句“有空再来啊”,这是乡间最常见的场景,串门。

在这里,你脑子自然会放空,什么房子票子都退到幕后,满眼看不够的绿色,满口吸不够的清新空气,此刻才是主角。鸟鸣是最美的伴奏乐,鸡鸭也来凑热闹,叽叽嘎嘎要来一首大合唱。田园就在眼前,生命回到最初,返璞归真的快乐,不是语言所能形容。

最美的时光最容易溜走。从田园回到都市,我又开始了下一次向往。有次跟孩他爸开玩笑说:“等咱们老了,就把西安的房子卖了,住农村老家去。”每想到这家伙虽在西安城里长大,也有浓重的田园情结,他竟把这事当真了,成天叨念着要过田园生活。

每个都市人的心里,是不是都有一个田园梦?在阳台上耕种,春天去野外踏青,夏天进山避暑,秋天去果园采摘,冬天去滑雪,都只是为了安慰那颗向往田园的心吧?想想还要等退休后才能过上真正的田园生活,不免有些着急,不过回头一想,把最美好的留在生命的最后,不也是一种最好的享受?

田园之美

文/廖洪玉

早晨的乡村一片宁静,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能看到东边的太阳慢慢升起来,田野里,时不时地飘来了泥土的芳香。

每天吃完早餐,我们会到家门前不远处的一片菜地里,摘当天要吃的菜回家,再用田边的水去淋菜。有水的滋润,青菜更绿更嫩,我们每天总能吃上新鲜的蔬菜,心里有着一种无比惬意无比满足的感觉。

踏着泥土路,我来到了菜园里,看到中间的蔬菜长得碧绿又茂盛,郁郁葱葱随风舞蹈着。我小心翼翼摘着菜叶,生怕不小心弄痛了它。四周边种上一排荷兰豆苗(也称为豌豆),豆苗的辫子越长越长,一直顺着小竹子往上爬。偶尔飞来几只小蜜蜂,正躲在诱人的豆苗小花朵上忙碌着。再仔细看,绿叶里面结满了一串一串饱满的豆荚,正是成熟的时候,摘取下来清洗干净,放到窝里与肉一起翻炒,豆荚质嫩,咬起来脆嫩脆嫩的感觉真的好爽。

生活在城里久了,听到的,看到的新闻报道多了,不少蔬菜都是化学物质催熟的。再看看眼前这块土地,自己更加喜欢上它了。心里多么的想把这一片土地带回城市中呀,在空闲的时间种种菜,那是多么美妙的事啊!

乡村的中午,耀眼的太阳光芒照射着,一点也没有感觉到冬天的冻。家门前的小白狗正在懒洋洋地爬在地上,时不时用凝聚的目光注视着前方。鸡棚那边突然传来母鸡“咕嗒,咕嗒,咕嗒”的唱声,然后看到母鸡大摇大摆地走出来。我冲进鸡棚里,看到刚下的蛋正躺在窝里,开心地捡起来喊着“母鸡生蛋啦!”手中拿着蛋,还感觉到暖暖的。仔细看着这蛋,椭圆形的表面上有点粗糙,没有市场的蛋那么大个,那么光亮,但绝对是能让人吃得放心的绿色食品呀。

渐渐地,黄昏来临了,乡村的黄昏是那么秀美,那么恬静。远处的西边能看到落日通红又金黄,在夕阳的照射下,那座山都镶上了一道金边,看起来是那么神奇美丽啊!

这个时候,家家户户的烟囱有了袅袅炊烟,一缕缕乳白色的炊烟往上飘着,给屋脊、树木和田野笼罩了一层朦朦胧胧白烟。慢慢的,所有的一切都被弥漫在夜色里。

吃完晚饭过后,一家人在自家的院子里坐着,聊聊天,是多么的悠然自得哪。

抬头遥望,天空是多少的明亮,布满着一闪一闪的星星。乡村的田园风光尽显在我眼里,是乡村的自然,和谐的美景啊,令人陶醉,令人依恋,让人一直沉浸在大自然的美丽中。

茶山村

文/刘欣

茶山村,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很久以前就知道廉江有这样一个地方,在想象中,这里的一切一定与茶有着关联,果不其然,这是一个与茶一样清纯的地方。

走访茶山村,路经的青年运河如一条飘动的绿绸,青山叠叠绿水缠绕,我们的车行驶在河岸上,前方的田野随两边河岸铺开,像一幅绵延无限的山水画。在这个360度角都是清一色的绿色田野里,你完全可以打开车窗,让清新的空气清洗在城市里饱受污浊的肺部,一路上风景目不暇接,可以想像,如此美好的自然环境,茶山村一定如同仙境。

驶过千回百转的羊肠小道,在山的深处,茶山田园寨,就静静地依偎在苍翠的群山之间。山坡上一座三层楼的小洋楼依山而建,是寨主在园里的临时小居。我们的车子在房前停下,一转眼,从汽车钻出来的我们就如一片片茶叶,淹没在山中的翠微里。

末曾见到向往的茶园,就已经被在山谷中一间间质朴的小木屋吸引,它们零散分布在一片寂寂山坳的绿野中。此时,一种如茶般禅意的感觉就像晨雾一样弥漫整个山坳,素来茶与禅是孪生姐妹,在佛教上有着很深的渊源,“当下得真趣,禅茶一味香”,喝茶能够让人心平气和,透过饮茶进入清明的心灵境界可见一斑。

茶山田园寨,这里是一方净土,远离市嚣,而无车马喧。

山上清纯的泉水,是方圆十几公里都被绿色屏障过滤而没有污染的纯净水。这里虽只距离廉城十多公里,但气温却低差二至三度。得天独厚的天然环境和生态资源,是种植茶类和水果最理想的好场地。

登高俯瞰,田园寨就像一个个变着花样的千层糕,螺旋状地分布在广袤的大地上。来到田园寨,当然要全园饱览,可是1600多亩的田园寨实在太大,步行不是首选,且烈日当空。只好乘在车上看风景了,算走马观花也罢。

汽车在连绵起伏的山峦中爬行,我们坐在车上感到是一种享受,在青翠欲滴的绿林中行走,如进入仙境,让人忘却俗世中的烦恼,在山顶上苍穹之下,跟着白云游荡。

“给我一点养分,我就长成你要的模样”,一颗颗嫩绿的茶苗,正在破土而出,欣赏着茶绿,不经意地想起苏辙的诗句:“细嚼花须味亦长,新芽一粟叶间藏,开落空山谁比数,烝烹来岁最先尝”。

呵呵,待到春茶开摘,我当然要首先品尝清香润口的茶甘露了。

品茶看心境,也看天气,而恰好你来,恰好我在,便是春和景明。

消逝的田园

文/海草房

我在一个偏远幽静的山区小镇长大,来到一个不偏远却同样有幽邃之气的中原小城谋生,生活的背景永远偏安一隅,难免眼界有限,见识短浅,心境拘谨在偷得浮生的开阖不那么痛快的得意里,很难想象乡村的天高地远和都市的恢宏繁华,缺少都市流动着的历史人文熏陶,只是令生命的色彩不那么鲜明,缺少乡村经历却意味着生命底韵的贫乏,你将不会有乡村人面对事物的那种端正,沉稳,静定的态度。在别人悠久的记忆里搜寻,你会语塞和迟疑,皇天厚土,源远流长,世道人情,生生不息,你会陷进词汇匮乏,智识短路的泥沼里,解说永远孜孜不绝,道理永远一言九鼎,乡村社会像一坛老酒,有着酝酿的复杂,神秘,也有着天然的纯真,烂漫,一棵门前的老树就能摇落无数遐想,一间歪斜的老屋亦是风雨人生的象征,你会缩手缩脚,藏起自己不够开阔的,难免单调的社区似的记忆,假想与他们同步,假想必定令人心旷神怡的田园风光。

难以想象和理解田间劳动的艰苦,看过很多知青对这方面的刻骨铭记的文字,是那种可以把所有豪情壮志轻而易举击碎的力量,改造的作用是摧枯拉朽的,战天斗地的理想瞬间倾颓,短暂的新鲜感过后便急欲逃离。农民工在城市里显得勤奋而满足,承担的劳作囊括了人所不能的死角,五行八作,贩夫走卒,细微而密集地弥漫在城市的罅隙里,态度是耐久和巍然的,水滴石穿,落地生根,皆因为他们有强大的心理背景:再怎么累,再怎么脏,再怎么难,赚得再少,付出的再多,总归要比回家干农活要强得多!在我少年的记忆里,关于农村的认识来自于大姨一家,每隔一段时间,大多是寒假,他们就拉家带口,拖儿带女地来了,少年自然不知愁滋味,他们的到来也带来很多乡间的奇闻,让单调漫长的假期异乎寻常,他们简朴的行装里总有一些乡间特产,粘豆包,玉米什么的,给我们尝鲜,我很欢乐,可父母却似有隐忧,他们要考虑的是尚不富裕的经济状况下,怎么供应这几口人很长时日的伙食,其实,父母是在用这种方式周济贫困的亲戚。他们穷得连冬天的取暖都成问题了,年少的我从他们身上并没有体会到多少生活的严峻,没有了解到贫穷的真相,每次对他们的到来都欢呼雀跃,我喜欢粘豆包,喜欢煮玉米,更喜欢听他们讲离奇的乡村故事,故事里叛逆,开放的风气格外吸引我,似乎乡村是一个无比丰富,资源无限的地方,他们临走时要把我们家所有不穿的衣服,鞋子,甚至破布头,(据说可以做鞋底)打包背走,我喜欢他们珍惜一切的表情,觉得东西在他们那里达到了物有所值。不断地给他们的背包里添砖加瓦,妹妹却撇着嘴,敌意重重,一脸嫌弃。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只停留在想象里,实际上,我从来没去过真正的乡村,许多来自乡村的同事对家乡也有如我一样的期待和怀念,年纪大一点的尚存对农活的记忆,记忆里只剩下了对于散淡自由的憧憬:夫妻俩可以一起上地干活,双宿双飞,没有任何压力,出一身大汗,睡一个好觉,什么都不用想,多美!他当然明白这样美的前提是有钱有闲,游离于乡村之外,享受田园生活是一种奢侈。年纪轻一点的,眉飞色舞描述小时候的游戏:河里摸鱼,树上打鸟,田野里烤土豆,赶集的热闹,游泳的畅快,比起城里孩子,不知要快乐多少倍,他们有什么呀,除了电脑游戏,真是太可怜了!说起过年的习俗,他尤其兴奋,好像时光倒退,从腊月开始说起,幸福得语无伦次,好节目数不胜数,蒸花馍,把过年吃的肉吊起来,防止他们这些馋嘴猫偷吃,在他看来都乐趣无穷,他们一群孩子跟着大人去拜年,每走一家,口袋里便多了一些花生,糖果,重要的是,他们很快乐。提起现在,他一摆手,也不是过去的乡村了,孩子出去读书,然后留在城里工作,结婚,生子,再也不回去了,不读书的,出去打工,也不再回来,回来怎么办呢,种了一年地,还不如打一个月工挣得多,过去那种聚族而居的方式改变了不少,过去可能一整村的人都有亲缘关系,都很近便,像一家人,谁家有什么事,盖房,娶媳妇,全村人都来帮忙,不要酬劳,只请吃饭,如今,乡村是彻底地凋落了。现在,再回去过年,也没有原来那么足的年味了,都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打牌,年轻人不再愿意出来拜年,他失落地摇摇头,没意思了。

母亲的田园乐

文/梁惠娣

今年年初,我把母亲从乡下接到城市里来生活。母亲是个勤劳的人,到了城里,一闲下来,她就感觉不适应,整天念叨着要回乡下种地。于是我和老公商量,要给母亲营造一个田园环境,让她在城市里也能安心生活下去。

说干就干,我们从郊外运了泥土回来,再把泥土搬到楼顶上。我们又从乡下砍了竹子搬回来。我们将泥土拢成一块正方形的菜畦,又用竹子搭了一间宽敞的鸡棚,一段时间的忙碌,我家楼顶终于变成了农家田园的模样,就等母亲来侍弄了。母亲高兴得像个小孩子,第二天,她就买来了菜种子和毛茸茸的小鸡,开始了她的田园生活。

母亲先把地分成标准的四畦,分别撒下小青菜、红萝卜、西红柿、大葱的种子,又种上韭菜和辣椒,北边的一角靠墙,容易搭架,母亲就撒上豆角、丝瓜和黄瓜的种子。她再把买来的小鸡往鸡棚里一放,母亲的空中田园就初具规模了。

每天,母亲都要到她的小菜园里浇水、松土、拔草,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菜畦里的瓜菜就像意气风发的少年越长越好。

一个多月后,小青菜长到了十来厘米高,那绿油油的叶子嫩得仿佛要滴出水来;红萝卜像个身着翠绿旗袍的婀娜女子;韭菜像少女在挥舞着水袖跳着曼妙的舞蹈;辣椒像穿着青衫的古代诗人;西红柿长出了一个个拇指大小的淡青淡青的果实,就像在酝酿一个个美丽的梦;豆角、丝瓜和黄瓜的藤蔓爬满了瓜架,就像一道绿色的屏障。

满架的绿叶扶疏中又点缀着一朵朵粉白粉紫的、黄色的花儿,惹来蜂飞蝶绕。乍看去,整个小菜园就像一块精美的绣布,是母亲用巧手绣出了这美丽的田园图。其间更有小鸡清脆悦耳的叽叽喳喳的欢叫声,就像一首天然的天籁,洗涤着我们在城市中打拼的身心,令人顿觉轻松舒畅。

每天早上和傍晚,母亲都到楼顶上慢走几圈,耍耍太极,然后浇菜、喂鸡。晚上,我们全家人会到菜园旁支上小方桌和躺椅,然后坐着一边喝茶聊天,一边或赏月亮或看星星,仿佛回到了儿时的乡下生活,如此快乐安详。

这空中的田园生活让母亲充实起来,她再也不念叨着要回乡下了。

母亲种的瓜菜即将可以收成,适逢母亲节将至,于是我和老公决定,在母亲节那天,在楼顶开个瓜菜品尝会,并且给母亲送上一束康乃馨和蛋糕,我们要与母亲度过一个特别的富有田园气息的快乐母亲节!

秋的况味

文/静荷灵儿

1.秋感

不经意间,秋的味道爬上指尖,浅唱。

秋露凝霜,蝉鸣稀声,蛙舔着稻谷的香,无语。

细数,经年风雨,草枯草又青,诠释倔强的轮回。

我端坐秋的一隅,品秋的况味如茶,微苦。香浓写在如歌的诗句里。

不知道从何时起,开始伤感秋的颓废,父辈手拢阡陌,脚踏陇上的日子,不知何时起,成了我寻根,却迷失的方向,涨红脸的大高粱,不知何时起,成了我梦里走失的相思林。

在两者间徘徊,我始终无法抵达故居的门前。

游子的心,随一叶飘零,天之涯,地之角,随处是我家,随处亦无家。

人都说,秋天是收获丰盈,收获梦想的时刻,那么春天也许就是播种神话的使者,而我却总在春意阑珊时,想抓牢春的脚步把自己写进神话,可是,每一次,都脚步凌乱的跌进清秋的袖衫里,忧伤的看这一季疮痍,一季的残,黄色在我眼里,不再是涌动的流金,不再是弯镰里的汗,而是枯萎,颓败。

曾经,抱着一生的梦想做赌注,只要浅秋给我一份微暖,我愿倾尽最后一滴红颜泪,洗涤飒飒秋风里的尘埃。然,本性孤傲的我,最终只是看着风舞的落叶,默默无语。

城市的街道,被熙攘的人流与车鸣声覆盖,狭窄的空间无法看清头顶那一片湛蓝。然,浅秋,却穿过五彩斑斓的广告牌,斜斜舞落一地的秋凉,脱掉街上蝶舞的裙袂,一双双长筒靴,把夏日最后一丝飘逸装进丝袜里。

我,逃离水泥板里的燥热,玻璃门里的烘烤,驾驭一缕秋思,用纷乱的心丝梳篦浅秋的暖阳,去田野间感受氤氲空气中的稻香,也许,只有稻谷的香浓,才使我放逐情感于浅秋中,寻那些许的明媚吧。零星的小野菊懒散的睡在淡淡的草黄中,给寂寥的山野涂抹上一丝灵动,秋意融进弹拨的弦筝中,心随音乐在秋的况味中游弋……

一叶知秋,偶然看见飘落门前的一枚黄叶,躬身拾起。

轻拈依稀泛绿的叶脉,浅尝一缕秋的况味,悠叹,生命的轮回,终还是一世一尘缘,说不定明年的这一叶残,又飘落到谁的门庭?

默然,“中庭地白树栖鸦,冷落无声湿桂花”的意境悠然溢上心头,一丝淡淡的清愁,牵着一叶的残,写进一秋的忧,细瘦的眼隙,被城市楼群遮挡成一眼落寞的铅灰,抱着唐诗宋词,走进颓废的平平仄仄里。

偶尔,捡拾,浅秋遗落的一丝明媚。诗鬼李贺的“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的忧伤与无奈落进晚秋深处,心底的一丝暖,沐浴秋阳,梳篦思绪,点染,秋的章节横陈……

那山,那水,那树,那一片繁荣的田园。

2.那山

那山,迤逦向远,红枫赤墨,霜染霞山灿烂一片,不愿告别蓊绿的苍松翠柏,如掌,托起红霞翩跹。一抹跳动的血色,在枝头怒放。秋踮起脚走路,无痕飘过。淡淡泛黄的绿地,松软落在谁的脚尖?

仰望穹天,猎鸟的鹰,扑打着翅膀,俯冲一片无边的蔚蓝,搏击长风,与水剪影。骄傲,神勇的轮回。真应了那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点墨豪情。

天高地远,南归的大雁,大写人字,天上人间,洒一路恢弘,一路雁鸣,山,缱绻着雁的影,一路迤逦相随;雁,眷顾着山的深情。不惜前行1000,后退800的艰辛,一路走,一路回眸,直到冷秋席卷雁门关。

秋走远,雁无踪,山还在原地等待。

3.那水

那水,清澈如镜,孪生的倒挂着残落的荷茎,对影嗟叹莲的心事,梵唱,无染的一生。波声告白,丰盈的蒹葭,在水中央,长长短短的蒲棒,是浅秋的拂尘,掸落秋殇随锦鳞的华色入海,寻更远的栖息地。

一如,游子的心,虽不能望断天涯,却真的望穿秋水。

4.那树

那树,叶落枝稀,寒鸦粗糙的垒砌,昭然入目。

蝶舞的残叶,在风中寻求自己的归宿,悄然落地的瞬间,根系抱紧了自己的种族,就算成泥,成土,依然注入一丝血脉,期待春来时,站在枝头,复苏。

曾记得,童年的游戏,几条纵横的麻绳,围着老树缠绕,织一张摇椅,把安徒生的白雪公主绑在梦里,闭上眼睛,在梦网中游走,偶尔忘形,跌落地上,躺在松软的落叶中,望着参天的树顶,梦呓,我就是你脚下的一株小草,用一生仰望你参天的魅力。

5.那一片田园

那一片繁荣的田园,我做在田园之上,指尖随叮咚的弦声漫舞,歌流进浅金的田野。

稻香沉醉的陇上,纵横着又一季的收获,躬耕者的笑靥,是向着秋阳绽放的葵花,丰盈,饱满,却执拗的把一瓣葵香留在圆盘上,诠释它的坚强,一如梵高画笔下的葵花,再饱满也绝不残落,颓败只属于逆向阳光的人。

我是属于逆光者,却偏爱葵花的暖,也许生命中的秋天,远比坐在云上看风生水起的日子落寞。

素手牵红尘,终无法抵达心的彼岸,秋凉时,饮一阙清冷,留一米秋阳,吸吮淡淡的况味,秋韵落心,入画。

田园拾趣

文/肖池

五月末,正是春耕劳碌之际。在悉数收割了油菜,小麦之后,便是插秧。这个时候在乡下,到处都是水,整个田畴似茫无际涯的一抹汪洋。地头垅上都是些躬身劳作的人,他们或栽种或扯线或运秧,一派繁忙景象。也有栽好的稻秧,它们意气风发的立在田间,排列齐整,如刚入伍的小士兵,嫩青挺秀。水稻的最佳种植时期前后十来天,每家每户就像比赛似的,先快速把自家田地播种完,然后再去给栽种慢的人家帮忙,赚一笔收入,据说这短短的几天,收入相当的可观。

懒散些的人家就用插秧机,这种有技术含量的播种,做出来的效果却差强人意。秧苗个头小不说,还稀稀落落,东倒西歪,溃不成军。简直要让旁边纯人工出来的兄弟笑话。有点像正规部队和土匪,伪军之间的区别,不忍相看。

母亲种的田要多些,回家时就听说已请过人帮忙种了,剩下的加把劲,两天内也要如期完成。父母亲很劳累,天一抹亮就起床,匆匆扒一口饭,便下田,直到响午。午间用一个小时做饭吃饭,接着又下田,直到天黑。白天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田间劳作,夜黑回家已是倦容扑面,疲累之极。想及就觉得心难安。也试过劝说让他们少做些,够吃足矣,何必这般辛劳?或许他们已成习惯,又或者舍不得田地荒废,提到总是说:“也就这一季累些,以后收成都是机械化,没事的”。面对这样的回答,我无语凝噎。能做的就是出自己一份力,让父母亲在劳作之余有多一些的时间休整便是最好的了!

母亲的菜园子不大,种类蛮多。苦瓜,黄瓜,茄子,辣椒正在开花,不提也罢。结果结得最欢腾的是四季豆。也就七八株豆秧,密密麻麻结了好几百串豆荚。去摘它,它就静静悬在那,嫩俏俏,脆生生。有些还藏叶缝里,羞于见人,要拔开才能一睹芳容。不消一会,就装满了整个背篓,真正体会到了一种收获的喜悦。院子里的桃,枇杷,核桃也结得喜人。枇杷结得实在,不多,但味甜好吃,吃少了还不过瘾。脆桃结得经济,满满压了一树,个小味淡,少有人问津。可惜的是核桃,还没成熟就陨落了一地,随时都听得到掉下砸地的声音,当真心疼得紧。

再几个月,核桃便可成熟,田野也将迎来新的景象。寒暑交替,物种轮换,有喜有忧,有笑有泪,这就是生活的乐趣!

马路集市

文/卞建林

浦东惠南镇边上一条马路,上午九点前是卖菜的集市。

集市有固定的猪肉摊、禽肉摊、水产、豆制品摊,更多的是当地农民摆的小摊。农民拿出来的瓜果蔬菜新鲜而便宜,因为是自家田园种的,品质比塑料大棚生产、长途运输、批发进货的超市和室内菜场的要好。

常有螺蛳、野生小活鱼、自腌萝卜干、咸蛋等物,还有一些想不到的,如毛茸茸的小狗崽,青翠的葫芦。在大物流和快递的时代,这里有一种乡野和田园的风味。去时常有一种对意想不到之物的期待。

交易时听到南汇乡音,感到亲切。家人在旁,常以讨价还价为乐,此时往往有点不耐烦。但是,即使买好了菜,从这一头走到那一头,看看野眼,还是乐此不疲。

朝阳从树间透入,春秋佳日,增人意兴,买菜而有闲逛游玩之意。阴雨寒冬,则缩肩袖手,购物即返。

民以食为天,早上去马路集市转转,心情良好。下午路过,或晚上散步,街沿空荡,想起史言孟尝君废,诸客皆去,复出而憾之,客有来者,欲唾其面而大辱之。于是有人相劝:众人早上争入集市,晚上掉头不顾,非好朝而恶暮,在于集市内有无交易可利。言下之意,得势之孟尝君如早上集市,失势则如晚上集市。有利趋,无利散,是人情之常。想及此,觉得古人也有意思,竟然从集市而引申人生道理,最终还说服了孟尝君,想必那位劝解的仁兄,对集市也不陌生。

在希望的田野上

文/瑛雪儿

一条小径,通往一片田园风光。一派光景,融合一些思绪,结出希望的篇章。——题记

好久不见,流光冲淡了你的容颜。曾经的情相牵,心相连,往来频繁;如今的联络疏淡,去留辗转。当瘦瘦的心怀再也揣不下日益膨胀的烦愁,走出家门去,亲近大自然,希望自然的清景,能涤去烦愁,让乐观的心态复原。

远远的,一片绿色就迫不及待的跃入我的眼帘。原来,几天前还一片残败景象的田野,今天已换了新装。

踏上松软的田园小径,环视,我的心跟随眼前的光景亮堂了——种稻的时节,水,从横亘田野的高渠里源源淌来,稻田里、荷塘里、小沟里,到处是水,眼前的田园,几乎成了水上世界。

小径左边的稻田里,清水浅浅,禾苗青青,临水照面,纤长的叶儿飘曳招展。我伸出一只脚,在水里一荡。阴沉的天色下,凉浸浸的空气里,田里的水犹如一汪温泉,与它轻轻一触,一股温热的感觉便漫过脚丫涌上心头,无比温暖,舒快。这美妙的感觉,恰如你我初相识时,惺惺相惜的陪伴。有你的日子,冰冷的季节,寒凉的空气,也令人感到温暖。到如今,这柔柔的暖暖的感觉依然叫我留恋。

我禁不住伸出另一只脚,在水里贪婪的荡来荡去。一股股暖流,冲淡了我的烦忧。

收起贪婪的脚,目光顺着稻田展望。对岸的田埂上,还堆放着两筐禾苗。那一块未插满禾苗的稻田里,躬着腰身裤管高绾的阿姨就像一位织娘,一株株禾苗在她灵巧的双手下,被织成一行。须臾间,一行成了几行,不多时,就是一大片。稻田空余的面积越来越小。放眼望去,禾苗青,水波漾,一派盎然的生机被她织在了田野上。盎然生机,又承载着丰收的希望。

我们的双手,不也播下了希望么?那一粒情意的种子,遇暖萌芽,逐日茁壮,繁茂,花开娇艳。或许,我们还是不懂惜爱的孩子。当呵护的贫乏卸下了花开的荣光,去留的徘徊将茁壮的花树退化为缠结的藤蔓。如今,凋零的花瓣早已腐化为泥,却迟迟不见等我们收获成果的迹象,不知何年何月才是收获的时节,又或许,收获渺茫。

我不禁望禾叹气。收回展望的目光,落在小径上,继续前行。稻田多余的水,经小径缺口,淙淙奔向小径右边的小沟里。水流欢腾的小沟里,燕尾草葱葱茏茏,摩肩接踵,被丰足的水分滋养的燕尾草,剪刀状的叶片翠****滴,悠悠地荡漾。

开始怀念,被爱滋养的日子,总是活力无限,精神饱满,目光柔暖。开始想念,远方的你,是否安好,是否也有风光无限。

沿小沟溯流而上,在熟悉的荷塘边驻足。犹记得,初夏的一天,愁绪满怀的我伫立田园依荷听风,是你,适时的出现,给予我无限的安慰,为我解愁散忧。当闪电和惊雷相继劈向荷塘上空,也是你,给惊恐无措的我奔跑撤离的力量。

眼前的荷塘,碧叶田田,挨挨挤挤,半掩碧面的,躺在水面的,玉立水上的,随风舞蹈的,姿态各异。有清风划过片片荷叶,来到我身边,阵阵风儿夹着清幽的荷香。那是我们曾经欢乐的余香么?掬一捧清风,低头凑近,我闻到了幸福的余味。我把一缕缕幸福的味道,深深地吸入肺腑,我把一叠叠幸福的剪影,贴在了心墙。

善解人意的风儿,能否将幽幽的荷香吹响远方,寄去我对你的想念,也消散你心中的愁闷。当清风再次拂过荷塘,我恍若看见,每一张亭立的荷叶,都是一面猎猎的旗帜,随风飘扬着希望的影像。

沿着荷塘弧形的小径,漫步至荷塘侧岸。岸边的李树蓊蓊郁郁,绿色的李子挂满枝头。满枝的果实,让人垂涎。只是,未到丰收的时节,这青绿的果子,不用多想就知它的味道:苦涩。蓦地,我惊叹,这样的味道不正与我们的爱情相符么?欲取不行,欲罢难舍的苦涩。伫立在李树下,望着苦涩的李子,我幡然醒悟:徘徊在取舍得失之间,只能徒增烦忧。其实,不用刻意作为,只需静待时日,顺其自然,总会迎来丰收甘甜的时候。

当我透过果实满枝的李树,望向田园,禾苗青,燕尾草翠,荷叶碧,整片田园都是绿的色彩。连阴沉的天空,也被李树繁密的绿叶妆点。

绿色,象征着生命,生命的蓬勃,是因为希望。我留恋在绿色的田野上,眼帘里、胸怀里,满满的,都是希望……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