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的散文

2022年12月15日经典文章

山水的散文(精选20篇)

镇远自在旖旎山水窝

文/米丽宏

我相信,人和某个地方,是有感应的,千里万里,彼此吸引。镇远,这个黔东南小镇,仅是名字大气磅礴、恩威并施的古味,就足以迷倒了我。

你试着想一想,在3.1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上,密麻麻挤居了23个民族,儒佛道军旅,各色文化。出世和入世、世俗与脱俗、商贾与军事……

秦昭王建县后2200多年里,中原、荆楚、巴蜀、吴越、闽粤、土着,各路文化延续发展,各自低头过自己的日子。多民族,多宗教,多社会,和平共处、相安无事。

究竟是怎样的山水,能海量容纳如此峰立嶙峋的生态文化?

历史文化的油彩,并不能遮掩山水的风神。镇远,比江南还好看,大山清润脆嫩,怀抱里舞阳河,是一弯碧琉璃。雨蒙蒙雾蒙蒙的时候,山水简直有点妖冶的意思,可是,是安静的,出世的,独自妖冶给自己的,那么一种深闺模样。

在镇远行走,有一种心神饱满的感觉。它那样远,连最初择此地而居的“五溪蛮”和“百越人”,都陌生得似一曲远古悲歌;可是,它又那么近,像一个旧梦闪回。山水气味,都熟稔,似乎手一捻,就能牵一缕入魂。

当我走进它的时候,我的心神便慢慢瓦解沉陷了,重新解构成一棵草木,一缕细水,融融泄泄,化成镇远的一部分。

心居何处,自在镇远。

古风盎然的码头、小巷、老墙、古道、庵堂、馆祠、亭阁、宫阙,蓑篷船与妇孺……岸边稳稳的钓客入画,追逐中的稚童,急急跑过,而我是过客,水中屋影如活泛的素描。

狭长幽深的古巷道,很能勾引人,不去踩踩,会生一点没来过镇远的小腹诽呢。石牌坊巷、四方井巷,陈家井巷,米码头巷……它们交叉衔接,互通互达。一一去走走,安静,祥和,游人三两,没有丽江、凤凰的轰轰拥挤。三步一井,五步一井,都是古井。方的,圆的,形如猪槽的。自然浅井往外溢着清水,深数丈的吊井,黑不可测。琵琶井,园觉井,陈家园井,有水,就有丰盈,有润泽,有富足。这是多好的田园啊。

小巷里,多见寻常人家。一个卖豆花的小院,一个卖米酒的小房、出租房屋的小客栈。小小石屋石院中,家常花草,家常花器,家常人家过日子的氛围,自然拙朴,天长地久。

在街面的背后,屡屡邂逅这桃花源记的境地,真令人灵魂出窍。我也好想,有这样的日子。在温暖的夕阳下,两间房,一所院,当垆卖酒,闲了浇花,剪枝,读闲书,看老戏,有一搭没一搭地跟人渔樵闲话。

镇远,无意招人归心,它是一个安放闲心的山水窝。

当我攀上青山,在青龙洞里看楼,看阁,看飞檐,看雕梁画栋;看悬崖,古木,藤萝,溶洞,吊脚楼,学子院……富丽的人文景观,却有几分清美,山水渲染的吧。

山水滋润的人,是最美的风景。

镇远,有汉、苗、侗、土家、布依、仡佬等23个民族,清朝吴敬梓曾盛赞它是习俗纯朴、善歌善舞的“歌舞地”。我此来,无缘赏民族风情的歌舞,却窥见了日常烟火的小美。

走街串卖的苗女,头上一枝花,颤巍巍地妍美,身上黑丝绒灿烂有光,走在旁侧,有一种贵妃气。侗女子,穿深蓝色大襟衣衫,盘发,非常古典,端庄。落落大方里,是一种安然恬静的格局。

在四方井巷的一处石台上,我邂逅了一位做针线的老妇人,她身材玲珑,皮肤细腻,有江南人的味道;她眼镜下的目光,跟着她手指下的针脚一点一点走,丝毫也不迟疑。她的脚上一双绣花鞋,黑色绣花鞋,很可爱很乖巧的黑色绣花鞋。

台湾作家陈念萱说,苗女,就算去耕田,也会把自己装扮得十分漂亮。那份讲究,是贵族才有的气度。

而小城镇远,包容并蓄、不慌不忙,该是一种更大度的贵族气了。

恋那一抹乡愁

文/何静

太阳总是从那个最矮的山头缓缓地升起来,金色的阳光柔软而温暖,散落在老家那些沟壑、山川和丛林之间。春天总是来自于这种阳光的慵懒和暧昧,来自于破土而出的新芽和悬挂在枝头的那些浅绿,杨柳在河边轻轻地舒展着柔软的细腰,各种各样的花儿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小河里的水缓缓地流淌着诗意,麦苗儿在绿茵茵中滴答着亮晶晶的露水,从那黑砖青瓦的屋顶升起的袅袅炊烟,在风中斜斜的飘远,散落在田园的上空,聚集成了薄薄的雾,在村庄的上空飘荡。

我总是沉醉于老家的这一袭山水留给我心中的这种最为古老最为久远的模样,沉醉于这种简约而朴素的美。小时候,我总喜欢坐在屋后最高的山坡上,看远处绵延起伏的山,看蜿蜒流淌着的小河,看那些绽放在山坡上的知名的不知名的野花,想象着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的精彩,这一切映衬着老家这一袭山水的恬淡和宁静。如若是夏天,每到晚上星星在夜空中眨着眼,河畔的稻田就会蛙声一片。倘若遇上天气晴好有月光的晚上,就会有很多人到河边纳凉。大人们的谈笑声、孩子们游戏追逐的吵闹声、远处若隐若现的狗叫声、起伏不断的蛙声,组成了一首乡村田园的交响曲。

老家的秋天,总是从一片叶子的脉络里开始的。这也是我最喜欢的时候了!那时候地里的庄稼都收割完了,就不用担心放牛的时候牛会吃庄稼被大人骂了,这样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的玩了。那时候院子里放牛的孩子挺多,我们常常从家里偷些玉米棒子,带上火柴,在山坡上野炊,躺在草丛中咀嚼着甜甜的野茅草根,仰望着蓝天上悠闲的白云,等当玉米半生半熟的时候就被馋猫似的我们一抢而空。

儿时的我们,是不懂得季节变换的,我们只知道跳着闹着,等到在某天早上起床,发现屋外一片银白的时候,才发现冬天又一次到来。那时候,大人们没有多少农活,心也闲了下来,父亲会颇有兴致的吹起他自制的竹笛,哥哥姐姐们会学着大人那样站在小河边,自我陶醉的唱着他们心中的山里人的情歌,而我就跟在他们后面有模有样的跟着哼,歌声飘飞在当时的那片被积雪覆盖着的山水里,也停留在了多年后我飘流奔波于旅途时的那抹乡愁里。

岁月无声的溜走,人生已踱步至中年,如今,在外奔波了很多年了,走过很多很多路,也看过很多的河流和很多的山川,在生命的每一个渡口回望时才发现,自己心中所眷恋的,依然是老家的那一袭山水,以及那一袭山水所依恋的那一抹乡愁。

莲花山记

文/郭东海

大地不拒绝日出。日出不拒绝莲花山,莲花山不拒绝我。我成了一个闲人。漂泊多年,厌倦了人世间的尔虞我诈,我需要山的宁静,水的清洗。身上的山山水水更需要还给大自然。是的,原来我也很美的,但似乎一直是别人城市的一道小风景。

在这个城市十年,诗人常说,小城大爱如一座宽容的花园,那些花花草草从不拒绝人声鸟语,但还是缺了一份主动。是的,我只能主动邀约大自然,让自然进入我的生活,一切赏心悦目,多么美好而真实。

这个城市不大,任何地方只要抬头就可见莲花山,仿佛它就是一副画,如影随形地挂在头顶,随时可秀色可餐。

仰望莲花山,莫如爬上莲花山,去看曾经枝繁叶茂的岁月,如莲花山上的树,青翠刺破天;去看依旧锦绣年华的青春,是莲花山上的鸟,啁啾感化人。去看自己的脚步有多少激情,翻山越岭于人生的高峰,再俯瞰山下的人群如蚁,蠕动着多少诗情画意。高楼林立,莲花山无语,只是一年四季常青地耸立着一个城市的繁华喧嚣而兀自肃穆清秀如一个真善美的女人的眉目。群峰起伏,如漂亮女人玲珑性感的曲线美。

有些美无需妆扮,天然去雕饰,天造地设如自然。

莲花山十里绵延围绕,而主峰被周围的山峰簇拥如众星拱月,远眺如观音坐莲;而置身其中,林木青翠草葳蕤,溪水潺潺,鸟语鱼游,山岚撩拨如少女油光水滑的发丝,令人心旌摇动;要是站在莲花山主峰之上,赫然是一个凌空伟岸的男子,犹如腾云驾雾一般,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气概油然而生。原来城市轻微,而山水独尊。

山水是欢迎我的,我身上的山水也跃跃欲试,要从心里跳出来与自然浑然一体;我诗中的山水更是蠢蠢欲动,要建筑更多更美好的山水,让饶有兴趣的人们流连忘返,怡情养性,诗话人间。

我轻踏石阶,扶风而上,路过的人欢歌笑语,童声如鸟;成双成对的青年男女永远是山水中尤为亮丽而醉人的风景,他们或回眸浅笑,或牵手前行,温馨浪漫如山上的连理枝,也有旁若无人接吻者,无顾行人。他们就是山和水,那就是和大自然情景交融相得益彰吧。山上班老人更是悠然自得,他们辛苦勤劳一生,难得儿奉女孝,纷纷从五湖四海来到这个海纳百川的城市,让这个活力之城晚霞满天,让这个诗意之城一片夕阳红,让这个幸福之城火热了万家灯火,更多了完整的家。老人是自拍客,青山绿水和白云飞鸟尽收眼底还不过瘾,纷纷举起相机和手机,他们留下的不仅仅是记忆和美景,更是一份对山水自然的敬畏和对年华暗逝的坦然。是的,有一天走不动了,哪怕独坐床前,把装帧的山水照片拿出来,就近贴身抚摸,那也别有一番情趣。而人终究要回归自然,老人怕也是提前融身于山水中的一种释怀吧。

这是一个明丽清新的早晨,在莲花山上深呼吸,神清气爽而飘飘欲仙。我扶风而上,清新的空气始终是我向上的引领。人在半山腰,前面的人是我的高度,我是后面的人的高度,山顶是每个人的高度,一旦会当凌绝顶,人反而成为山的高度。人山人海之中,城市那么大,那么热闹;山脉山峰之上,城市那么小,那么安静。我终于悟得了莲花山的苦心,飘然出尘,才能心空灵明。

我意不仅仅在于山水,而在于爬山登高眺远,在于山顶的日出,在于我欲与日同出的磅礴与火红。可惜我看不到海,要是能看到太阳从海平面弹跳而出,就像一个婴儿滑出母亲的子宫,每天都是生命的洗礼;我也看不到地平线,天地苍茫,天宽地阔,四目纵横,所及不是低矮交错的群峰,就是高楼林立的城镇,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所以,我所见到的日出并不是那么神奇壮观,它就是比平常见到的太阳多了些轻盈干净,如一个刚吮过母乳的婴儿脸。

意犹未尽。此城此山高,在此山顶眺望故乡,故乡的山水已非历历在目,徒增一份怅然若失,一种无可奈何的乡愁。

莲花山,我在,在山在水,山水之间而浑然忘我。

莲花山,我爬,我爬的是人生的高度而不再介意城市和故乡的得失。

莲花山上,我是一律清风,我是一片树叶,我是一声鸟语,或者是一轮日出。

莲花山下,你的城市谁的家?

莲花山下,每一寸土地都是我的家和国。

阳春三月话旅游

文/史运玲

“又是一度新春到,依然十里杏花红。”杨柳生烟、杂花生树的明媚春天,正是外出旅游的大好时机。

旅游之乐,可谓多了,可增长才智、陶冶性情、延年益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古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于今人来说,依然堪称认识世界的经典经验。

中华大地,遍布奇山秀水。万顷太湖帆影片片、雾山缥缈;峨眉山雄奇秀幽、风月无边;古城苏州清丽幽雅、风情醉人;中原嵩山晨钟暮鼓、书院声朗。风景处处里,更有形形色色的历史故事、人文典故和高人智者的雅语警句,惹人留恋,增人智慧。多观者博,多闻者智,不外出走走,不知北国之雄壮南国之秀美,不知深沉丰厚的历史和史册遗训。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吴越文化俊秀清雅,巴蜀文化汪洋恣肆,楚文化诡秘飘忽,中原文化博大厚重,不到这些地方走走,就难以体会到它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魅力。

山水之美,三分在景,七分在内涵。观景悟神,临源寻根,才智学识才会日渐其长,精神为之藻雪,眼界为之开阔,人格为之升华,认识人生的眼光更睿智更彻悟。胸中有才识,言谈举止自然不俗,不卑不亢,不屈不挠,不畏不谄。

徜徉秀山丽水,更可颐养性灵,陶冶情操。赏会山水,领晓历史典故之际,明晓诸多人生道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弃浮燥,绝无聊,于喧嚣尘世,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君不见史书上的李白画像,飘逸出尘,潇洒绝伦,恍然天上神仙临人间,这与他一生纵情山水有关。山水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再普通平凡之人,如果读了一些书,沾染了一些山水的灵气,都会行动处增几分潇洒,眉宇间增几分秀气。

“游好山水其人必寿,有诗书气生子必才”。旅游还可开阔心境延年益寿。穷山恶水令人心情恶劣,佳山丽水则令人心境开阔。人世无常,繁华易逝,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难免压力迭至,心情郁挹。若漫步山水,观天地之气概,悟自然古今之变化,则可在长啸千山动、振衣满袖香里,一洗胸中块磊,胸怀逸兴壮思飞。有许多性喜山水之人,都相当长寿,如康熙、乾隆这两位帝王,都是治国理政的长寿星。

“琴棋书画,庸夫赏其迹象,达士则以其养性灵;山川风物,俗子玩其光华,高人则以之养学识。”旅游也是如此,一个连报纸都不看,肚里一点诗文历史都没有的人,即使行万里路,游遍中华名胜,也不能丰富自己的人生。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旅游人生,意味深长。

品悟山水 受益无穷

文/李丽雪

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大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返朴归真,师法自然。”道家的最高思想是师法自然。何意?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言外之意:人类要永做谦逊的学生。

山水是自然界中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常见的自然景物。师法自然,我们就可从山水中得到无穷教益。大自然的山水不仅是一位满腹经纶的老师,还是一位蕴含丰富哲理的老者。那些山水里的哲理,促使我们去不断探索、不断地发现。

放眼望去,我们不禁心怀释然,看那一座座拔地而起、危峰兀立的山,总是静立不动,像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它数百年如一日地立在大自然的图画里。那一座座坚强的山每天迎着太阳升起,又欢送着太阳落山,它每天辛勤地奉献绿树的浓阴,孕育着新的生命。它在告诉人们:要学会坚强起来,只有坚强才能战胜重重困难;只有坚强才能使自己进步;只有坚强才有生的希望!

水是自然的血液,在自然中随处可见。瞧,那一条条连绵不断、流之不尽的溪流,它是那么的坚持不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始终都在流淌着,不停止过,也不干涸过,走过千岩万壑,历经千山万水,从不抱怨,也从不觉得辛苦。它看见过湖光山色,滋润过干涸的田地,也帮助过辛勤的农民解渴。它那清脆的音符连成一首优美而又不尽的曲子,田里辛勤的农民听了神清气爽,更有劲干活。但那一个个音符连起来,又像在告诉我们:要学会坚持不懈,要学会无私奉献,才能得到人们的爱戴、人们的尊重。

面对山水,沉静思考,我不禁感叹:山的峰峦雄伟,水的坚持不懈,告诉我们坚强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两者是紧密相连的,缺少任何一个都不是完美的!

品悟山水,总感到山水的奇妙!品悟山水,像开启了我们智慧的天窗,让我们更加理性的生活、更加快乐的工作!

山水黄棠

文/曾文仲

黄棠是湘东北一座水力发电站,有幸流连此地,山水行走间,心神摇曳。

晨起,站立临江阳台,山水盈目,风柔拂面,空气清新怡人,令人气爽神清。眼前江水,碧清颜绿,波光荡漾,潺潺有声,欢乐前行。江面晨雾缥缈,宛如一面晶莹剔透的磨砂玻璃,若隐若现地游动着几条早起的小渔舟。凝望对面山峦,峰峦苍翠,蓦然发现,平日熟视无睹的群山,是如此的山川锦绣,灵气欲动。那曲线毕露的山峰,有的小巧精美,玲珑有致,有的丰满有型,圆润直立。山峦高低错落,层峦叠嶂,深邃沉稳。坡面亦陡亦缓,山脊绵延不绝。山下树木,色绿浑圆,排列有序; 山上树林,密密匝匝,郁郁葱葱,似披在巍峨山体上的、厚厚的、茸茸的绿色毛毯,色泽均一,令人眼舒、心静、神清。

好一个绿水青山。

侧望晨曦中的大坝,雾气朦胧中,但见一汪江水从大坝闸口奔涌而下,腾起水雾一片,弥漫中在横卧江面的大坝与江水相接处犁出一抹水白,颇具“万花丛中一点白”之态,这水白动感十足地拉得长长的……浪花飞溅,波动翻腾,似群鱼逆水而上搅起的水花,更似屈子魂归汨罗江时飘然遗落的素白长袖,漂淌中透着一股撼心的肃穆,静望着这一抺水白,心里于恍惚间陡然生出种穿越历史的沧桑时空感。

漫步大坝工作桥上,静望汨罗江上游,“高峡出平湖”,大片江水呈现眼前,平静宽阔,天水难分。历经“九曲回肠”的汨罗江,到此被大坝拉住,平和恬静,微风荡处,涟漪微微,恍如闺房处子。远望那“湖尾”山水相亲处,朦胧山峦,色泽如黛,影影绰绰,在天际画上一个个起伏不定的曲影。近观山峰披绿,苍翠满山,水面如镜,树木倒映,江边两岸,群山环伺,绿树葱葱,白墙农舍,掩映其中,如星星点点,装点其间,那山、那水、那绿树,天作地合,浓淡相宜,灵气自然。山水画卷,浑然天成。

回望坝下游,远处亦群山耸立,绿色映眼,沿江公路,如玉带飘绕,江水哼着哗哗声流淌,江面霞光波影,光影成景,流水匆匆,蜿蜒前行,映着江水光潋滟滟,醒目逗眼,江面不远处有一石探出,远观疑似龙卧江中,抬头戏水,似真似幻。站在傍江公路上远眺大坝,坝下江水清绿,轻风皱水,坝上蓝天白云,浮云飘动,极目楚天,心旷神怡。山、水、坝、天相映,构成一幅绿山、闲云、流水、静坝的娴雅自在的画面。这也是一年中汨罗江最为闲情逸致的时候,汨罗江在这时步入淡水时节,因此江水势小力微,乖巧听话,静静流淌,斯文满江。此时若泛舟江面,或者临江垂钓,天高气爽,云淡风轻,和风暖阳相伴,沁人心脾。若再邀三五好友远避红尘,置身于这蓝天碧水间,放松心情,让身心在蓝天、绿水、青山间自由奔放,无红尘俗事之忧,心境陶然,天地之间,豁然开朗。此境、此景、此心,无以言表。

丰水时期来临,此时的汨罗江摒弃了淡水时节的乖巧斯文,宛如热恋中的男女,热情似火,激情勃发,江水越过大坝的阻拦,白如织女牛郎七夕桥会,挣脱大坝的羁绊与下游相连成一体,把大坝热情奔放地装扮得有型有款。江水溢坝而下,左右相连,一面充满线性流动感的、泛着鱼白的“黄棠水帘”优雅地横挂江面。江水的哗哗声清晰悠扬,韵律有致,动听悦耳,恍似那书生意气、意气风发的屈子、身姿飘逸地站立江头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吟骚诵词声。

待到雨水时节,百溪相聚,江水暴涨,汨罗江的狂野个性暴露无遗。此时的汨罗江狂躁不安,发出一股低沉的“隆隆”声,似千军万马,气势如虹,给人震撼,江水从大坝上狂泻而下,如不羁的狂奔野马,在大坝下滚成一条横接两岸的直线浪潮,似上游与下游在反复争夺博弈,却又达成完美的默契,争而不破。

观“黄棠潮”,赏“黄棠水帘”,饮山泉,食黄棠鱼,夕阳西下,漫步绿水青山,明月高悬,夜眠如水月光,如此佳境,夫复何寻?细觅、细赏、细悟黄棠山水,有如淑女的温婉细腻,素面天然,宁静从容,一枝一叶,一草一木,景微细觅,就算是汨罗江浪跃水啸,也优雅有度,容与你去细细观微感悟,去慢慢与它相融相痴,尔后顿生依依相惜,相知相悟恨晚之叹。

出去走走

文/张海民

春暖了,花开了,背上行囊,甩开既定生活,兴致勃勃地去洛阳看牡丹,到婺源踏青去;置身姑苏城外寒山寺前,谛听那飘过唐宋诗篇上的夜半钟声;驻足秦岭古栈道上,去捕捉层峦叠嶂中,魏蜀争霸的刀光剑影;泛舟桂林的湖光山水间,不小心还会误入哪位丹青大师的笔墨里。攀登古长城时,更深刻地感受华夏龙的腾飞。

如画江山,也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名篇佳句脱口而出。情不自禁间,大自然的造化,人文历史的厚重积淀,在胸中汇成按捺不住的激越与震荡。这种感觉甚至超越了风景本身的内涵,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喜欢听歌,山水是凝固的音乐;喜欢与人交流,山水就是人与自然的对话。自然风物从来都不是厚此薄彼的,以她最美丽的的心情,盛情款待每一个慕名来访者。在桃红柳绿、鸟语花香里探幽访古、游山玩水,更有人在画中行的兴奋与陶醉。拍照留念,跋山涉水,再苦再累依然心花怒放,乐此不疲。赏心悦目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操,心灵也得到片刻的放松和宁静,这就是出去走走的最大好处。

其实,风景随处可见,只是身边的景色熟悉得像自己的左右手,司空见惯的风景在情感上,当然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风景了。看风景就要到外面去,远处的风光展现的是唯美或大气的视觉冲击力,新鲜与兴奋的情感撞击力。这样,才能营造一场愉悦心灵的精神盛宴来。

旅行是很随意的,喜欢去哪里都行,人生也一样,谁也管不了谁。是随波逐流成司空见惯的景色、一落千丈为美中不足的缺憾,还是披荆斩棘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在于自己的积极选择。

自然风光今年游兴未尽,明年还可以再来,人生却是一场没有前生的约定和轮回,也没有来世的寄托和向往的单程旅行。走好每一段路,看好每一道风景,让灞桥的烟柳拂去思乡的情怀,西湖的水荡漾出前世今生的浪漫,漓江的帆影点缀出诗意的华章,黄山的日出嵌入到从黑暗到黎明的艰难与辉煌里。

桂林山水游

文/识丁

桂林山水游(散文)

今年3月26日早8时,我和爱人乘坐旅行社的旅游车从淮安出发,前往南京机场改乘11点起飞至桂林的航班,由于中间在武汉机场停留了半小时,下午一点半才到了桂林机场。

出游前,儿子说,桂林是亚热带气候,温度比淮安高得多,要我们多带些夏装,于是我带了短袖衫和短裤,妻子带了短袖衫和裙子。下了飞机我们才感觉到,由于倒春寒,此时桂林的天气并不比淮安热多少,看来这些夏装很难派上用场了,反倒成了累赘。

桂林的导游接了我们之后,知道民以食为天的道理,先带我们去进午餐。餐馆的名称忘记了,只记得饭菜并不合胃口。

午餐后游览象鼻山公园。象鼻山位于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 是桂林名山之一, 主要景点有水月洞、象眼岩、普贤塔、宏峰寺及寺内的太平天国革命遗址陈列馆等。附近还有隋唐开元寺仅存的舍利塔。水月洞紧靠江边, 江流贯穿其间, 如水中浮月,山石伸入水中又如象鼻饮水漓江, 景致极佳, 唐宋以来即为游览胜地。宋蓟北处士《和水月洞韵》诗云: “水底有明月, 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 月去水还流。”形象地描绘了这一奇特景致。

而后游览骆驼峰、华夏之光和克林顿演讲处。桂林市区内的景点离得很近,一处到另一处,不过五分钟车程。晚间是在某公园内的餐厅进的晚饭,口味略好些。

第二天,游览漓江。匆匆吃了早餐,旅游车载着大家前往漓江。导游在车上告诉我们,我们游览的是小漓江,即兴坪古镇到某村庄之一段,据说此村庄历史悠久,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往该处旅游,并与村民和孩子合影。

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而我却觉得“漓江山水甲阳朔”。我们乘坐游船穿游在漓江之上,只见许多游船如同赶集一般争先恐后,真个是千帆竞渡,万船争流,说话声,机器声,击水声,一片喧嚣,扰乱了漓江的宁静和幽美。

乘坐悠悠小船游览于漓江之上,无疑是一种绝美的享受。当小船在群山缭绕的绿波中缓缓前行时,我们的心情就像一只“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小鸟一般惬意和欢欣。天旷云近,岸阔波平,大自然清新博大的怀抱使人尘虑尽涤,俗念顿消。立于船头极目眺望,漓江山水尽收眼底。我急不可耐地拿出相机,拍下了一张张幽美的漓江风景照。

坐下来休息时,心里又有些美中不足的感觉。漓江山水依然清秀无比,无可否认,只是此地近期干旱无雨,漓江的水浅了很多,更兼游船太多,污染了漓江的水,我怎么也没有小学课本里描写的“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游鱼。”的那种印象和感觉。

之后,我们去了银子岩。银子岩贯穿于十二座山峰,属层楼式结构,洞内钟乳石高达数十米,雄、奇、幽、美,象银子又似钻石,晶莹剔透、洁白无暇。含有石英石,方解石微粒的钟乳石在灯光照射下,折射出银子般的光芒,被誉为“世界溶洞奇观”。置身溶洞如置身琳宫,满目琳琅,宝光争辉。导游说,银子岩是桂林所有岩洞中最漂亮壮观的岩洞,洞内奇石遍布。于是我又拿出相机,摄下许多珍贵的照片。

晚餐在“月亮人家”。晚上去观看《印象·刘三姐》。这部鸿篇巨制,以山水圣地桂林山水实景作为舞台和观众席,以经典传说刘三姐故事为素材,由大导演张艺谋执导,国家一级编剧梅帅元任总策划、制作人,数易其稿,历时三年半制作而成。集漓江山水风情、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及中国精英艺术家创作之大成,是全世界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集惟—性、艺术性、震撼性、民族性、视觉性于一身,是一次演出的革命,视觉的革命。方圆两公里的漓江水域,十二座背景山峰,广袤无际的天穹,构成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剧场。看演出的同时,也在看漓江人的生活。

第三天,游览西湖。西湖由丰湖、鳄湖、平湖、菱湖和南湖等组成,统称西湖。南北长6公里,东西宽4公里,面积约20多平方公里。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谪居惠州3年,留下小妾朝云墓、六如亭和他捐俸筑的苏堤、西新桥、东新桥等遗址。湖周有苏轼手迹与宋、明、清历代名人题咏的摩崖石刻。湖内洲渚交错相密,沿着竹岸杨堤,可风掩映着的点翠洲、泗洲塔和九曲桥等景物。湖边山景,倒映水中,烟云聚散,深具曲折变之妙。点翠洲在西湖的西山,上有玉塔,是湖上的最高建筑物,始建于唐代,是为纪念泗洲大圣僧伽而建。北宋时称之为大圣塔。塔系砖木结构,屡毁屡修。登临高塔可远望惠州全景,山川明丽,绿树成荫,五湖如镜。

游西湖,几年前还收门票,如今除了部分景点收取之外,大部分都不收门票了。

我和爱人从点翠洲走到着名的九曲桥,仰望泗洲塔。其间湖光山色,互为一天,远山如黛,天空湛蓝如洗;夕阳穿透云层斜照过来,湖面上呈现一派迷人的色彩。绮丽的景致给我们留下无数欢乐的瞬间。

我的商州

文/董建刚

我自豪,我生在商州;我欣慰,我能做四皓的后人。

我自豪,我也算汉唐遗风一子孙。多少次,站在仙娥峰顶,仰望仙境般的大商州,心,瞬间火热——做四皓后裔和做楚国臣民,心中一样亲。

仙娥峰顶的彩云,仙娥姑娘的素身?斑驳树影,是她沿驿道采药送医落下的汗水?樱桃、栗子,摇曳璎珞小手,是她为病人诊脉时的轻柔叮嘱?沿构峪川东流的仙娥溪一江碧水,抱浪花和灵秀山川而起的水库大坝,一位守候痴情的好男人?碧波细浪,他的盈盈爱意,任柔风,吹着,任花鼓调唱着一路逡巡……

桃树结的果,松树结的果,构树结的果;兰开的花,蒲公英、野艾、蔷薇、玫瑰开的花;瀑布的歌,云雀的歌、锦鸡、喜鹊、村姑的歌;峰写的诗、岭写的诗、亭榭写的诗、水雾写的诗;斑鸠的词,野雉的词、虹的彩、驿的彩、庙的彩,任由秦岭引导着的沟岔、谷塬、涧砭、水湄、寺庙、石蹬、楟榭,陪药王山脉从南秦来;携伏牛山脉从武关来;引华岳山脉从仓颉冢下的黄河支流来;领蓝田玉峰从蓝关马蹄雪雾来;来,来在商州;来,来在一块圣地,来,来在壮阔一脉、巨龙一派的秦岭南麓这块风水宝地,这一方,最美、最干净的山水。

来的人,从古至今都是客、都是朋友、都是亲人。这些人,在商州大地扎下根,以四皓为师,以山,淬炼刚强,以水,颐养柔情;以满山遍野的野菜野果为镜;一条谷,安家;一座峰,做园;一面坡,种汗水;一片林,做坟;糜鹿,锦鸡,为友;仙鹤,神灵伴游。

这些先辈,看草,他们给草起名;逢山,他们给山起名;越岭,他们与岭留影,攀峰,他们以自己的女儿起名。莽山、细流、幽泉,陪伴煮竹,煮风;晨曦落霞,伴他们书画棋琴,茅屋鸡鸣山月,是她们以商州为家的一盏明灯;一住就是一生几代啊,这些我的先人们,以至于化成一座山,一座峰,一条谷,一道岭,一绺溪……还仰着头颅等候涅盘重生。

这些山水一样长大的先辈们,他们以干净宁静的商州为家。他们在我的脚前走着,眼里望着,梦里盼着,手里牵着。我不止一次看见,武关楼上,他们在望,药王山上,他们在望,仓颉塬上,他们在望,蓝田关级级石蹬上,他们在望,丹江诉说着他们的一腔意愿、心语:600里商於古道的辽阔地域,常见他们在山岙水畔荷锄劳作的身影。

作为商州的子孙啊,担当在肩,使命在胸;在这里,一棵松、一苗桦、一座山、一条谷、一座庙、一座寺、一绺溪、一方村落、一座古塔、一姓祠堂……都是先辈的精养着,魂,佑着,气,护着;在这里,他们走过的路,要走成复兴大路;趟过的河,要成为入海大河;树,育成涛涛林海、松,育成迎宾巨松。村落、寺院、庙宇、楼塔,护成脉系经络。在这里,仿照大禹的心胸,把水,疏通成歌;在这里,垂髫人敬耄耋人,导师成为真正好导师,居外打工和在故乡,心底都会一样善良;在这里,做官为宦,在上在下,心的方向,从低处开启,展开赤诚。

在这里,灵气一身的花鼓、核桃、中药材,一直是山水商州胸前的名片。沿南北东西而至的人们,每年都会走一走商州,每年都会身临其境感受一回宁静山水,每年都会沐浴一番汉唐遗风。

站在武关古城眺望,登上风山顶李自成营地远眺,仓颉庙、花戏楼、金丝峡、柞水溶洞、龙山双塔、熊耳晚霞、静泉石蹬、韩湘子洞、丹江彩虹……掩映在辉煌一派起伏不停的七彩山水中。

早晨,山歌让阳光唤醒,入夜,州里川外被神灵照亮。金光闪烁的商州山水仿佛珍珠、诗词、华章;于一丛夏荷,一株山花,一绺溪涧,一湾竹苑,一社徽庄,一城宫灯,张张画图,被蓝天抚摸,被泉流吟唱,被日月珍藏。

在这里,丹江源头的黑龙口镇往东,铁炉子村往东,秦岭岩缝的几滴水珠,叮叮当当数百年,来回蜿蜒向东汇集成河成江,滋润商山入豫地伏牛山西峡县境,一路上,水鸟浪花,渔歌纤影,大汉的遗存,新起的新城,600里商於古道上的汉唐遗风,千百年来,沐浴着一个又一个村庄,富裕了一座又一座省市新城。

在这里,握紧拳头的丹凤,洛南、镇安、柞水、山阳、商南、商州,争当山水美丽的新市、新城,看看走进新世纪的商州人的精神、气派,你相信,汗水,已被大地、蓝天收藏。你感叹,四皓先辈精挑细选的风水,已成改革开放脱贫攻坚之宝地。在这里,每走一次仙境般的山山水水,你发现,蓝天碧水的秦岭南坡新城商洛,一天一个模样,你想写诗,你想唱歌,商州,我的大商州……

心醉千斤坪

文/江清月近

千斤坪,这个美丽渔家村,流传很多动人的故事。它与湖光山色共清欢,同沧桑巨变共流年。春去春又来,种一抹清香芬芳记忆;山高水流长,捻一抹思念激荡心湖……

千斤坪村位于英山县方家咀乡,镶嵌在大別山腹地白莲河畔,富有历史生态山水林田魅力。这里小岛连环被人们称为“人间‘九龙珠’,也被誉为大山深处”清水湖“。

岁月静好,思念蹁跹。载着满心的欢悦,欣赏一路的风景,从县城向南行驶201省道10几分钟,从向龙湾入口沿着蜿蜒村道行进到尽头,便走进青山绿水的渔家村。这村三面环水,眼前绿波无际,空气四季清新,风景自然优美,绵延岸线迴曲,河道纵横交集,湖泊中岛屿群聚。

多少年沉睡于青山绿水环抱之中,多少年随着潮起潮落淡定岁月长河。近年,被人们逐步看重而博爱,多方引资开发,山水林田活跃了起来,原生态风貌与现代文明融合,古韵今风怡人。青山翠竹梯田,渔业牧业农业,水际渔舟唱晚,乡村雅俗文化,吸引许多户外运动爱好和旅游者登临探寻,游历拍摄、写生垂钓,品味乡菜,体验小岛村上”渔米之乡“的特色风情。

清浅流年,时光潋滟。这里的自然资源秉赋优质,四季花好果丰、水美渔肥,既是生态农渔业开发的好山水,也是投资旅游乡居名民宿理想福地。被不少旅游活动者所偏爱,也被前去观光商人所瞩目。千斤坪村属丘陵地带,丘陵面积占全村总面积的65%,耕地面积25%,森林覆盖率65%,水域面积10%。一湖连四方,一河通东西。北靠段家坳村、鸡鸣河村,南望白羊山村,西与鸡鸣河村(浠水)隔河相望,东邻向龙湾村,整体地势较为平整。坐着豆角电瓶船从不同角度望去,这岛上的花草树木组成一幅幅不同的画卷,遥望到江南水色浓缩聚成精致; 环岛一周映入眼帘的是青葱层层叠翠,山色与自然立体观感特别让人回味。

登岛运足踏青,满目的牛羊群,满耳虫鸣鸟叫声,扑鼻的花草青香,仿佛带进一个自然风光世界。翻飞于碧水之上蓝天之下的鱼鹰、天鹅和大雁,有说不出的惬意,在岛一日享受百年风韵。 千斤坪风景优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倒映湖上,天地融为一体。这里河道纵横,湖泊遍布,山清水秀,宛若巨幅山水画卷。坐在小船上,细看船只激起层层波浪,犹如丝带飘荡宽广的湖面,一波叠一波,形成椭园大花瓣,美丽极了。

这里生态环保,竹木葱胧,鸟语花香,宽阔的水面上,随处可见渔船和游艇穿梭,给平静的湖面带来动感活力。随着投资乡居、休闲度假、亲子体验、乡村旅游者频频莅临,打破了偏远的僻静,激发了山的活泛,触动了水的灵魂。有来自天南地北的宾朋,赏花踏青,小岛上、临湖边乡民不再孤独,水面上、渔家人也不再寂寞!

临水而生,乐河文化别有风情。水上活动、渔家文化、生态种植、观光旅游逐步把村叫响;村际间交流、农家土菜,民俗文化更让来者乐不思乡。纯朴传统人文、自然清静渔人生活叫人艳羡。行走在亲水岸线,泛舟于宽广湖上,不仅有一种忘我的境界,而且有一种乡愁的情怀。真真切切体会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大美!不仅河边常有城乡孩子戏水捉虾,还有钓鱼爱好者结伴‘垂钓尽享渔乐,更有成群结队的摄影爱好者、文化艺人慕名而来艺术写生绘画。

鱼肥水美、山青水秀。这里水产丰盈,产品颇多,虾蟹鱼全,引进鳜鱼、巴沙鱼等名贵鱼种养殖,给垂钓和美食增色不少,渔宴香菜,品尝到人生百味。 以鲜活渔虾为主的农家十大碗土菜,碗碗盛满浓情,全天然生态自然菜品,随时在饭桌上体验到妈妈的味道,咀嚼到食物风华甜美。那诱人的香气,柴禾灶的烹饪,清淡可口菜肴,吃在嘴里,甜在心里,美到舌蕾,随时感受到妈妈给的爱,品味出山里人的亲情,勾起美好的记忆。即便你远去,在梦中还会回味野山香浓情。

这里曾是战争年代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红四军鸡鸣河会议旧址,不少人瞻仰纪念先烈以励志。这里也是清代名臣李仕彬的故乡,不少人缅怀激发读书求学心智。

大批户外运动者,体验乡村游和种养加的快游人如注,一拨拨。帐篷房车户外游,隐约乡居、文创驿站开拓者一批批 。还有有志投资人开发山水、建设美丽山村大客户,一个个。把把水乡边际搞得轰轰烈烈!

醉心于湖光山色,在欢歌里写满记忆!

关山水长

文/秦延安

天像倒扣下来似的,不一会,便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淹没了大地,也隐去了村舍。陪着水利部农村饮水司的同志,我们的车小心翼翼地行进在乡间道路上。

“阎良农村饮水工作坚持全区规划一盘棋、一张图纸管到底,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村饮水安全户户通……”市水务局的同志作着介绍。在全国还在为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作而焦虑时,阎良竟然能走在前列,这让部里来的同志感到分外新奇。抱着这一好奇心理,我们的车很快地便驶进了农村安全饮水重点实施地——关山镇。

初次听说关山,误以为是陇县关山。听其名,又以为因山得名,却全然不是。《关山镇志》中说:“关山镇位于荆山之上,又处四县之交,旧称边缘之地为关,故名关山。”只是当时的关山实指今关山一带而言,并非确指哪一个村堡。直到明万历初年设关山镇,关山之名才正式确定下来。虽然关山历史悠久,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但由于区内无地表水,地下水含氟量高,使得群众饮水问题一直是个老大难。

雪依旧如鹅毛般飞着,让好几年没有大雪的三秦大地,变得分外祥瑞。村庄里关门闭户,十分寂静。偶有出行的人,也是包裹严实得只露一双眼睛,走得异常匆忙。鸡蹲在屋檐下的草垛上,张望着满天飞扬的雪发呆。狗摇着尾巴,无聊地在雪地里撒一溜欢,踩下一道梅花似的脚印。突然一户人家的屋门响,透过半开的门闪出半个身子,是个女人。还没等看清她的模样,女人已经缩回屋内。屋外的雪地上留下一道水泼的痕迹。

最终我们在一户人家的门口停下。白瓷砖的门楼高大气派,院内一侧是厦房,正中是带屋顶的两层小楼,一条砖铺小路穿过院子直通屋门。在当地村领导的带领下,我们进入院内。听见动静,从屋内一前一后走出老两口,老汉穿着黄大衣,老妇包着头巾。听说是来看饮水的,老汉指着院子的一角,让我们看。我们才注意到厦房对面包裹得如穿了件棉衣的水龙头,旁边不远处是一个压水井,压水井旁边还有口水窖。在我们的要求下,老妇拧开了水龙头,水流顿时而出。我们询问吃水情况,老妇接待来访的亲友似的,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我们最早吃的是井水,吃起来有点苦咸,喝的水不放茶叶根本喝不下去。日子长了,人的牙齿变黄,最后就风化似的变脆了。”后来关山镇修了水窖,吃雨水。虽然吃起来比地下水好些,但水量没法保障,水质也不是很好。老妇说,再后来,镇上便给通了自来水,吃起来如矿泉水般甘甜,用起来也方便。她的话语里透露着幸福的知足。旁边的区水务局同志补充道,我们全区建立了五个供水分站,通过从外地调水,集中连片供水模式,实现了全区农村供水户户通。其中关山供水站最大,辐射面最广,解决的吃水困难群众最多。不仅水质有保证,水量也有保障,源远流长。听着区水务局同志的介绍,部里同志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我们也颇感欣慰。

人类择水而居,关山水长,长的不仅是水,还有为民的情怀。正是因为这种情怀,才使当地农村安全饮水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北湖赋

文/柏涛

今谓北湖,古称郴县。楚南名镇,林邑新城。远跨两千载,重置二十年。绵长久远,历久弥香。南接五岭,雄奇壮伟傲湖广。北瞰三湘,钟灵毓秀赛江南。

山川如画,地尽东南之美。草木常青,天倾造物之灵。百福大鼎,承祥瑞兮宇内第一。翠柏森森,熊心践诺兮蹈死长眠,守义收心归帝冢。群峰寂寂,佛陀息肩兮仰天高卧,垂眉闭目化石山。小埠古村,青瓦粉墙六百载。三合新貌,奇花古木一千顷。逸兴常飞,各别于冬夏。雅情每寄,有同于山水。水月北湖翻碧波,望东江湖以何愧?烟村西水映荒野,藏桃源洞于此间。溯仙岭兮游四清,观水岂必访洱海?攀白石兮上七姊,寻仙恰似登蓬莱。煦煦阳春兮履打鸟坳,观红花以悦目。炎炎酷暑兮攀仰天湖,向爽气而开襟。寻幽探密于万华岩,叹造物者之神异。若非亲眼所见,谁信神工鬼斧?涤垢洗心于龙女泉,思七仙女之婵娟。信是自身曾经,方悉魂爽心怡。

烟霞飘摇于日下,故事流传于民间。众妙毕现,瑰丽纷呈。龙女牧羊,柳毅传书。千里辗转出信义,百年好合羡鸳鸯。韩愈南谪,经此而有叉鱼事。退之北迁,回京方兴秦汉文。聆郴阳古调,皆知千年易过。践骡马古道,慨叹百越难行。文章千古事,不有困厄艰难,何出新意。谪贬百年身,非经辛酸苦辣,讵得盛名?孟春无惧,议大礼于嘉靖。侍郎何辜,得昭雪于穆宗。墓称疑冢,堪追魏武。塔立文峰,久抚鲁塘。中华新立,国门告急。朝鲜久羁,江畔见衅。领袖闻讯而怒目,将军获宣而振衣。长征万里视如平地,转战经年勇胜往昔。班声东向,败美帝于异域。捷奏西传,慰人民于祖国。三载艰辛,岂一言可尽道?一番忠心,虽万载莫稍渝。功业彪炳,邓华受封为上将。丹青凛然,佳话流传于故乡。太平盛世,女排福地受训。轰烈彩声,劲旅他国夺魁。世夸五连冠,人赞几番功。举国同庆,万众溯根。郴州之名,数夕间如登龙门。奋发之荣耀,超迈于古今。

人道巍峨骑田,曾隐神龙。谁云锦绣山水,竟乏才俊?试看繁华之今日,孰与记忆之往昔。通途四达,京港虽远兮朝发夕至。南岭生态城,湘南称异。西河风光带,省内号绝。高山常迎游客至,村镇每见新房出。轿车塞于道路,客运达于山乡。夜灯亮于山径,网络接于村庄。人安其业,货畅其流。甚可喜者,南高北低,同展满幅青翠。东平西坦,共镶一片蔚蓝。绿树侵大厦,游园满山头。闻花香于闹市,慕鸟语于高楼。登高望远,眼空万里。守静养生,寿期百龄。不知者以为天生如此,亲历者只道人力非轻。人间巨变,良有以也,北湖骤兴,岂偶然哉!

爽夏山水拥情醉

文/君兰--杨公子

清平乐 ◇ 夏恋小记

词文 \ 君兰

荷风浸细,朵朵杨桃坠。

笑吻花前呢语醉,慵枕钰儿香睡。

绣球月季争妍,骄阳雨浴阑干。

鸾鸟恋歌依依,芳屏穿夜融欢。

寻来一缕悠闲的时光,我与你心伴相依在云岸。你看这翠柳飘扬,轻拂笛声悠远,纤云游岚堆河甸,清风穿越天籁一片片。只因昨夜我与你兰楼依偎听雨,小鸟依依帘内缠绵,一夜梦里濡爱的滋润,今日醒来,便是爽爽的天地花香缕缕,相思雨洒后一片姹紫嫣红,连美丽的时光亦柔绵,仿若我又与你置身在了清丽芬芳百花齐放的春天。

我的天空很像你,前几日闷热难耐,爱欲狂躁,昨夜你来那个了天下了一夜的雨,便一切都变得如此清爽安逸,温馨又软绵。你看这云蒸霞蔚,烟岚染花红,清香盈我衣袖,一阵鸟鸣清脆,荡漾翠微清波,你的娇颜含笑便映于我面前,樱桃唇甜蜜的味道熨上了我的脸,触动我这根激弦清纯的心音,一腔情怀几多缠绵,百转千回萦入云水间。

温润的风裹挟着一丝丝芳香的清凉,撩开柳帘云暮,酥酥地拂入我的怀里,仿若早已经你授意,以你吹息哈气轻抚,将我全身沁爱浴恋。周遭的绿意葱茏里婉转着百灵鸟、翠鸟、云雀、画眉的恋歌,这些我从小便已熟视无睹,习惯成了自然,只因有你在怀,得你芳心炽恋,方觉原来这一切物华小精灵们,皆是传递着我们无限缠绵的爱意,在高山流水间,把我们的爱恋情节谱着浪漫美丽的歌谣,绘染在江南如画的水墨烟山间。

夏风吹绿云岸,吹红了夏花绚烂。你看这草长莺飞,紫燕穿梭身畔,似你的信息摇动我心怀,在我的芳屏里留存下我们缠绵濡爱的千条恋语,每每翻看,荡我心旌动心魄。你看这漫山遍野星罗棋布的格桑花啊,为何开得这么娇艳?雪红紫黄,朵朵歇斯底里绽放,轻轻摇荡白云天。格桑花儿对我说了,只为了我与你的爱恋,要把我与你的幸福芬芳开满人间。

踱步云岸芳甸,置身于花团锦簇的原野,我又听见了春的声音,分明就是你娇滴滴的吟哦,蓦然酥入我耳廓,径直荡漾我心魄,余韵轻轻地滑落,掠过了芳丛树尖,将花露的晶莹摇落,颤动了幽邃的清波。春意满眼,盎然生机,又是热烈夏韵,灼灼劲挺,这江南云岸如此多娇,仿若春的你,夏的我,正在此激情碰撞,胶漆融合,乐浆迸发,恋液滚涌,已分不清彼此你我。

看周遭绿意流淌,灿烂夏花层叠摇颤,涌动着彩云越山岗,溪水潺潺照粼光,清瀑飞洒,架虹蒸云,把我的一腔豪情婉绪氤入你的在水一方。太阳挂在云头,如你对我这般露出灿烂的笑脸,鸟儿们被我与你的爱情余韵激发,成双成对在我们面前唱着恋歌,翩跹穿梭成一串串平平仄仄的韵符,缀于我们爱情起伏的山峦之上,云拨云弄仙籁鸣。我与你拥紧诗意,缠绵山水,不禁荡笑生浪,开了云帘,太阳竟照你我融于花丛间,撒下万束金光。

头顶高大的白桦树在迎风摇曳着枝叶,树杈间的鸟巢是喜鹊的家,一双喜鹊正飞来飞去,不时喳喳叫着吉祥。姹紫嫣红的花朵儿,曼舞清风,在葳蕤的葱茏中低吟浅唱,一如我与你依偎云岸,拥紧着四季的明媚如斯,激荡着心怀日夜倾诉衷肠。你看这一浪浪起伏的花海,低在脚旁,高在我们轻躺的头顶上,那么热烈地把我们爱恋的情愫张扬,又在彩云下为我们筑起了一道尽情欢爱安全和谐的天然屏障,一任你我连蒂叠飞,如蝶舞四翅翩跹,欲仙越入爱情升华的仙幻乡。

璧人钰,看着你在我面前绽放着如花的笑靥,你的似水柔情酥电眼波,总是将我撩得心旌荡漾,酣畅沉醉。你的花容月貌,温柔体贴,笃情慈性,纯洁本真,乃四季花仙子最美的品性,是我一生唯一之伴侣。你于我之滔滔爱恋,芳心情付,我时刻感动于心,将你深拥融于怀里,日夜胶漆缠绵不停歇。你看这周遭的物华都感受着我们欢爱的余韵,小草扭动着细腰手舞足蹈,花儿围绕我们雀跃,迎着太阳开心欢笑,鸟儿为我们伴奏着恋歌,舒展着我们的情怀,婉转又嘹亮。

望晴天,钰在怀中,心随云动,情随岸坚,性如风烈。我与你静栖草庐,风月相濡,恩爱缠绵欲仙,一曲高山流水,三千尺音阶琴瑟和,万般情怀依偎互领略。我拥你自在桃源,恰似当今之文君相如,逸剑仙侣,合璧鸾凤跨日虹。一生凝情,夫妻濡蜜,我与你尽情演绎爱情典章,以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缠绵,铸就幸福四季的浓墨重彩。璧人钰,今岁你带宝宝辛苦了,吾倍感心疼,待我来归,画儿长大,我携你踏遍天涯,洒爱山河,双宿双飞乐无限,身融魂合醉千年……

一方山水,秋韵流华

文/关紫潇

一片林

在秋天里行走,在一片绿树成荫的祖树林行走,清风扑面,鸟儿啾啾,舒爽而惬意。尘世间的喧嚣和纷纷扰扰此刻已全部抛诸脑后。凝神倾听,可以吸纳大自然的种种物语,令人心旷神怡。这里的树木大多年岁过百,伟岸健硕,高耸入云,使人清心静气,心无旁骛。一些不知名的灌木丛瞪大了眼睛望着我们这一行神情讶然的闯入者,不时地拉一下我们的衣角,似乎在告诉我们山路崎岖,一路小心。小草在任何时候总是那么地善解人意,它们匍匐在地,微微颔首,低低地在心里歌唱。它们参差不齐的脑袋像热情的人们在夹道欢迎,又像调皮的孩子不时地用毛茸茸的绿挠你的脚板心。

穿过一棵空心的大树,里面宽敞明亮,别有洞天,甚至可以摆张桌子两人对弈,或者围一桌人吃香喷喷的饭菜,分开扎立的树干在四周牢牢地挺立,用一头的苍翠擎举起蓝天。在它饱经风霜的身体上可以窥见斑驳的时光,隐约、绵长、迤逦、沧桑……那些裸露的根须像一根根青筋暴起的血管蜿蜒起伏,谁也不知道它经历过多少朝代的风雨,只觉得它的古老令人望而生畏。

望着这一棵棵几人合围才能抱住的古树,望着这一片沉静肃穆的古树林,仿佛看到一位位历尽沧桑、仙风道骨的老人,他们身上刻着历史的年轮,向我们讲述着各朝各代的传奇故事。

一座寨

他们说,这是一座苗寨,叫做插柳寨。果真是名不虚传,到处可见不同品种的柳树。院落里有像哨兵一样笔直着身躯的柳树,小溪边有美人梳妆的绿丝绦垂柳,拱桥的一侧有将身子探到到河中央去的倒挂着一串串铜板一样的榆钱柳树……它们种类不一,姿态万千。

这里的人们勤劳朴实,热情大方。对远道而来的客人,寨子里的姑娘小伙们唱起山歌,老人们拿出珍藏在家里的食物出来,十里八外的人们都赶来陪客,香醇的美酒,特色的菜肴,轻歌曼舞,好不热闹。有酒就有故事,老村长回忆起年轻的时候与来这里蹲点的年轻秘书在一个黑夜救起一位落水的残疾人……如今遇上故人,不禁感慨万千。他的头发已经灰白,但面孔仍旧红润,往事在他深邃的眸子里熠熠生辉。

谁家的兰花开了,静悄悄地蹲在毛坯的土墙上,小小的洁白点缀着这个素净的农家小院,幽香弥漫,清纯而生动。远处,兰溪河河畔有一丘丘稻田。秋风旋起落叶,它们随之翻滚起金色的波浪,一波推送一波,流光溢彩,炫目而陶醉,于阳光下交汇成暖、成金、成梦。

一块碑

桥的一侧竖立着一块高大的乾隆年间的青石碑。几百年的风雨侵蚀并没有摧毁它的容颜。历史的印记仍然清晰,整块碑文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修路架桥的捐款,笔道遒劲,隽永深刻。一整版的名字,能让我们透过历史的迷雾看到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为保护祖先遗留下来的功绩碑,村民自发地在碑的背面刻上了毛主席语录,也就是这条语录让这块碑免遭历史苦难。这真的是一块智慧之碑,渗透着先人的血汗,又留存着今日的温度。抚碑止步,令人穿越时光的藩篱,去追寻先行者的道路,高山流水,源远流长。

道路的那头是一座院落,房屋正中飘扬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两边各有三个醒目的大字“插柳梦,中国梦”。抬头远望,长空万里,只见湘西南的天地之间那一片林、一弯河、一座寨、一丘田、一块碑……如梦如幻,秋韵流华。

说紫阳

文/莫伸

很早的时候,我就知道了地处安康一隅的紫阳。那时候艺术家们——尤其是美术家和音乐家们都喜欢去紫阳,原因是紫阳很有特点。这特点一是山水,二是民歌。

先说山水。

多年前我曾和几位作家朋友一道去紫阳,先是转了县城,吃了特色小吃,之后便坐了船去汉江边一个叫焕古的小镇。那天风和日丽,大家坐在船上,两岸青山如柱,眼前碧波轻漾,在秀山丽水的怀抱中只有一叶小舟悠悠地行,款款地走。那种感觉,胜似神仙。

也许是紫阳山水的秀美给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从那以后,我便特别留意了画家笔下的紫阳。于是我发现,无数支画笔其实是从半个世纪前就开始为紫阳蘸墨的:从古老的石板屋顶,到狭窄的青石台阶;从江边陡立的小屋,到坡崖环绕的茶山,历史就在画家们的画作中,一幅幅地展示并续接。于是千水浸绿茵,万壑飘远岫。紫阳之美,难以尽述。

再说民歌。

欣赏紫阳民歌同样缘自一个偶然的机会。紫阳民歌本质上属于南方。与我们听惯了的《信天游》在韵味上截然不同。凝神细听,紫阳民歌有亢扬雄阔,也有柔婉诙谐。而在所有这些可品可辨的品质外,还有一种源于千水万壑之中的天然和朴素。这些民歌大多歌颂爱情,咏叹生活。每每于甜美柔婉之中,浸渗着青春的向往和理想的寄托。如果说洪荒远古般的群山深处能够飘然而出这样一种趣韵俱佳的歌声,那么只能说,人类生存的能力实在是太强了,人类对美好的追求实在是太韧了!

回过头来看,紫阳的山水和民歌完全是用一种不经意的方式走近我的。这是一种润物无声的融接,也是一种隐绰渐至的粘连。就在这种似有若无,丝丝缕缕的融接和粘连中,紫阳的形象在我心目中开始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丰满。后来我总结,紫阳自身之美,同样是一种山水人文的融接和粘连。山之青翠,源自林茂枝繁。水之潺澈,源自植被良好。这完全就是山水之间密不可分的相互映衬和依托。而歌之柔婉,出自人的细腻。人之灵慧,自有歌的启蒙。延伸下去,世间万事万物,都能于细微处发掘出它滴滴浸渗的由缘。

和中国所有具有自然美和天然美的地方一样,从前的紫阳虽然很美,却也很穷。这多少令人遗憾。紫阳有茶有桐,有药材有木耳。但是所有这一切,别处同样有。大家共有,就难说特色,更难说出色——令人没有想到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也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产生出更高的追求,紫阳的特色和出色竟不期而至了。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它的特色和出色竟表现在紫阳发现了一种稀有的矿物质元素。

这就是硒。

最初这硒是怎么发现的?又是被谁发现的?硒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它能吃还是能喝?应当说,作为个人,我一概不知。我只是随着民间的口口相传而知道了,紫阳有硒,硒是一种很贵重的元素。之所以贵重,是因为它是人体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元素。

这认识多么抽象,多么轮廓,多么粗浅。

但已经足够了。

回首追溯,历经几十年,紫阳与我的机缘竟是如此微妙。起初是看到的美景,后来听到的是民歌,再下来又知道了紫阳的山水是含硒的。凝神细想,上帝确实公平。陕北阔大无羁,却凋蔽苍凉。就在人们哀叹其凋蔽苍凉之际,地下突然就涌出了滚滚的煤炭和石油。陕南峰陡峡深,缺乏丰田沃土。就在人们鄙夷其洪荒远古之际,山水中却发掘出罕有的珍稀元素。这元素用肉眼难以观察,用感觉难以捕捉,却客观存在。于是土壤中长出来的植物,就有了含硒的品质。山涧中流淌的泉水,就有了富硒的尊贵。

一竿山水钓闲情

文/温房酒窖

每到周末只要天气合适,都要在网上看着地图想在附近找个最好是之前没去过的郊区山野或徒步或骑车漫行游玩,给平淡的生活添点儿新鲜气息。今天又要出门了,是去一个叫做“角洞水库”的郊区水库。(温房酒窖)

站在水库大坝上向前望去,只见一泓清水在风中泛着涟漪,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苍翠,确是一个非常清静的地方。沿着岸边,是三三两两的钓鱼人在静静地垂钓。我走下大坝来到一位钓鱼人身后,和他攀谈起来。他也是刚到,正在做着准备工作。看着他在加水搅拌饵料,我们就谈起以前没那么多的名堂,通常都是用蚯蚓作钓饵。他说,小时候用大头针一弯就当鱼钩用了。说着说着,不禁也想起小时候和父亲一起去钓鱼的情景。

最早是我6-7岁的时候,那时住在茂名,周日父亲经常会出去一天,傍晚时才带着一些大小不一的鱼儿归来,我知道又是去钓了一天鱼。有一次我缠着父亲说我也要去看看,父亲征得母亲同意后就骑车带上我到郊区的小东江。来到江边,父亲气定神闲地钓鱼,我则在浅水边玩,看水波摇动下小鱼小蝌蚪们互相追逐嬉戏,看岸边的青草野花,呼吸着野外清新空气,自由地展开各种幻想…,真开心啊。从此,几乎每次我都跟着去了。

后来,父亲的工作单位支援大西北到了陕西关中地区,我们全家都一起搬了过去,那年我九岁。父亲同样是除冬天以外几乎每个周日都带着我去乡间钓鱼。不同的是,这时我自己也拿起了一根钓竿学着父亲的样子开始正式上岗钓鱼了。

夏天的时候,有时为了能在黎明时分就到达钓点,父亲半夜两点多就起来做准备,3点左右就把我叫起来。没睡够,眼睛睁不开,还直反胃,但还是坚持要去。那时还真是够辛苦的。

父亲钓鱼很有耐心,不敢说像余秋雨笔下那位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那么伟大,却也是经常坐在一个地方纹丝不动。我就经常换地方,尤喜钓小鱼,主要是觉得有鱼不断咬钩才有意思。在钓鱼的同时,我们也在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日朗风清之时,微风阵阵,水波涟涟,青莲袅袅,荷香淡淡,真让人心旷神怡、安详惬意。不过,有时碰上暴雨,那就非常狼狈了。记得有一次暴雨之后,在回家的乡间泥路上我不知滑倒了多少次,浑身上下都是泥水。因为怕碰上同学看到我这个样子,一路上有意放慢脚步,父亲走在前面,很快就看不见了。父亲回到家后因久不见我担心出事,叫我哥哥出来找时,我还站在家属区旁的玉米地边上想等天色暗下来再走。

那段时间真是钓鱼的黄金时代。当地人基本上不吃鱼,各处水塘、湖泊里鱼都非常多,钓鱼的人却不多,每次都可以说是满载而归。其实,父亲并不爱吃鱼,主要还是喜欢钓鱼那种等待时的清净悠闲和钓起时的兴奋愉悦,在大自然中彻底放松平时工作带来的紧张,释放生活的压力。当然,每周的鱼获还是大大改善了家里的伙食。

后来,文革开始了。起初并没有大的影响,父亲依然是每周日带着我去钓鱼。不久,运动最终还是冲击到了我家,父亲因为所谓历史问题进了“牛棚”。工厂停工,学校停课,钓鱼人也大增。很快,有人嫌钓鱼太慢,开始下水捞鱼了,更有甚者用农药毒鱼。一时之间水臭鱼净,一片狼藉。那段时间,我有时也跟小伙伴一起去捞鱼、叉青蛙、打鸟。为此,脚上留下了多条被水下破瓦片划伤的瘢痕。

在十六、七岁的时候,我离开家参加襄渝铁路修建,之后进了汉中的一间工厂,再后来又到西安上大学。在大学期间,曾回到少年时钓鱼打鸟抓青蛙的地方怀旧,但是都已经面目全非了。可能由于之前曾发生过多少年一遇的旱灾,再加上农业学大寨,平整土地,在“敢把山河重安排”的口号声中,把大部分水塘湖泊都填平了。

我在汉中工作期间,父亲又调到湛江工作,退休后就住在那里了。九十年代中期,有一次我从工作的城市回湛江探亲时,哥哥找到一位认识的鱼塘老板,安排我们到他的鱼塘钓了一次鱼。实际上,久不钓鱼我早已没什么瘾头了,主要是陪老父亲。看着已经70多岁的父亲钓起鱼时咧着掉了几颗牙的大嘴开心的样子,我们心中也同样欣喜不已。这是最后一次和父亲一起钓鱼了。除了这一次,我工作后几乎没有再执竿,不过,每当我路过江河边见到有人垂钓时,常常不自觉地停下脚步静静地观看一会儿,和钓鱼人一起期待着。

父亲已经不在了。和父亲一起钓鱼,可以说是最让我怀念的,是一份非常温馨和难忘的回忆。通常,爱好钓鱼的人都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父亲和我都是这样的人。现在,不必再为生活烦恼,而且,我居住的城市周边山清水秀,有太多的地方可以去钓鱼。看来,应该考虑去置办些钓具了。一想到这里,我不禁开始想象着又像从前那样,一竿在手,悠然于山水间,轻松自得地融入大自然,在孤独之中享受着一份宁静安详和美好的期待,正所谓“一竿山水钓闲情”。

黎坪的山水和人

文/商子雍

去年秋天,几位朋友结伴去黎坪游玩,邀我参加,这自然是乐于从命的。但人算不如天算,动身的前两天接到通知,一个重要活动使得我无法离开西安,黎坪之行遂告吹。事后看到朋友在黎坪拍的照片,心中的遗憾,真是难以言表。

不过,我和黎坪有缘。前些天,还是那一帮子朋友,竟然要再游黎坪了——由此可知,黎坪的魅力该有多大!这一次,机会当然不能错过,但不免有些忐忑,因为最近的事儿不少,万一“半路里杀出个程咬金”,再一次坏了我的好事,那可就倒霉透了!直到出发那天,汽车奔上西汉高速,我才松了一口气:看来可以在黎坪逍遥自在几天了,天大的事,也得等我玩儿完了回西安再说。

黎坪果然不曾让我失望,但也没有给我带来意外的惊喜。这样表述,绝非贬低黎坪,而是我一贯认为,大自然鬼斧神工创造的美,是任何人工制作都无法与其比肩的,尽管有“巧夺天工”之类的说法,但那不过是人对自己的一种鼓励(或安慰),当不得真的。怀着这样的心态——或者说,有着这样的思想准备,黎坪景观固然令我感动、令我赞叹,却丝毫不会让我感到意外、不会让我大吃一惊,就是十分正常的了。

黎坪位于汉中市南郑县境内的巴山深处。由于山高、沟大、路险,很多年来,闭塞的黎坪是一个远离现代文明的穷乡僻壤。不过,也正是由于闭塞,由于远离现代文明,黎坪山水原生态的纯真、洁净才得以保留,并且在经过漫长等待以后,迎来了被现代文明的负面影响困扰得头晕脑胀、苦不堪言的城里人,让他们耳目一新,让他们身心俱泰,一如我这一次在黎坪,被明媚的阳光所滋润,被清新的空气所滋润,被满目的翠绿所滋润,被凉爽的气温所滋润,被潺潺的水声所滋润,洗眼,洗肺,洗胃,洗心,不亦快哉、不亦快哉啊!

我在黎坪的青山绿水间漫步,心中充溢着的,是对黎坪人的感恩之情。我想,黎坪人的穷日子过得太久了,现在面对旅游产业大发展的千载难逢机遇,真是应该大大地开发一把,把天南海北的游客都吸引到黎坪来,让他们多多地花钱,让黎坪人多多地赚钱。就这么走着、想着,忽然间,在下榻客房里,从黎坪景区编印的一本小册子上读到的一段文字,浮现在脑海中:“汉中黎坪:这是耸悬于天边的一抹黛苍,这是静卧于流云的一湖春水,这是藏匿于深闺的一位娇娘,这是让心灵休憩的一方仙境,这是蝴蝶可以飞进房间的地方。”心中不禁怅然:经过对旅游产业深度开发以后的黎坪,将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呢?倘若真的像2013年国庆节期间的九寨沟、西湖那样,人满为患、混乱不堪,那黎坪还是今天这个让人迷醉的黎坪吗?还说什么“这是蝴蝶可以飞进房间的地方”,到那个时候,恐怕在黎坪,已经没有蝴蝶的存身之地了!

不可否认,经过亿万年的进化,人类如今已经是地球上最强大的动物;但同样毋庸讳言的是,人类如果不知自律,肆意胡来,也会变成如今地球上最凶残的动物。正是面对着这样的严酷现实,在以往的岁月里,为了保留纯真、洁净的原生态山水,曾经做出过巨大贡献的黎坪人,为了让黎坪纯真、洁净的原生态山水,在旅游开发的进程中得到尽可能友善的呵护,使其尽可能长久地拥有迷人的原生态魅力,依然任重而道远。

自为之,黎坪人!

山水境界

文/王瑶宇

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一轮明月,几缕清风。大山默默不语,松涛和蔼地抚摸,东、西两涧的水似一张琴弹奏着一种淡泊的宁静。心,渐渐变得透明,而且平和,仿佛被融入那片乳白色的光流和直如天籁的和声里。”这段话我非常喜欢,读来令人心境开阔、精神爽朗,给人无穷的享受。

古往今来,钟情于山水的人源源不绝。一位中国修行极高的禅师曾慕名拜访一位日本修行极高的禅师。两人相见后,言谈甚欢,相约一起去日本的濑户内海。

海上,微风吹拂,水面清波荡漾,对岸的山脉,秀美无比。一派佳山胜水的景象,呈现在两位禅师的面前。

见此景象,日本禅师颇为自豪:“你看眼前,日本的海多么有禅趣,山多么有禅机。此等景象,让人想起长在水里的山葵花啊!”

中国禅师听后微微一笑,答道:“日本的海固然有神韵,山也很美。可是,水如果浑浊一点,会更好。”

日本禅师听后,甚为诧异,问:“此为何解?”

“水浑浊一些,能映衬得山更加秀美。像眼前的水,只能长出山葵花,如果水浑浊一些,说不定就能长出白莲花了。”中国禅师缓缓答道。

日本禅师听后,深被折服,向中国禅师深深鞠了一躬。

这是两个不同国度的禅师品味山水境界的故事,最终中国的禅师占了上风,而日本的禅师则坦然接受了自己的过失,并对中国禅师由衷地表达了钦佩之情。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山水不仅美好,还让人提升智慧,让人进入一种超脱的境界。

余秋雨曾在《仁者乐山》中写道:“水边给人喜悦,山地给人安慰。水边让我们感知世界无常,山地让我们领悟天地恒昌。水边让我们享受脱离长辈怀抱的远行刺激,山地让我们体验回归祖先居所的悠悠厚味。”是啊,山水常给我们带来喜悦和安慰,且让我们体会到“青山年年依旧,绿水岁岁流淌”,使我们在前行的路上走得更坚定。

在“快生活”主导的今天,我们越来越容易陷入浮躁的沼泽,而观山赏水正是让我们沉淀下来的最佳办法。在阴凉的林间漫步,在哗哗流淌的小溪里嬉水,这是多么令人舒适恬淡的事啊。山水让我们的心境变得从容开阔、智慧豁达,还让我们卸下了浮躁,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静谧和幸福。

静谧何家水

文/杨叶根

我听见水声,来自山谷和溪边,以欢快的节奏唱着生命的歌谣,不断回忆起往事,又重获新生,如墨绿叶飘摇在眼前,我相信眼睛,看着如同琉璃的何家山水。

我听见鸟鸣,来自岸边与草间,以悦耳的诱惑捕捉生灵的芳心,整日激荡着旋律,又充盈着小调,无限欢乐穿梭于山涧,我相信耳朵,听着如同绝响的百鸟和鸣。

我听见鱼呓,来自水面与河底,以多情的戏谑传递着生物的情歌,不时萦绕在江面,又潜入河底,无尽幸福充溢水世界,我相信心灵,感受何家山水的寂静幽谧。

静谧何家水,承受生命的浇灌和抚育的重托,乐此不疲。

我爱你,祝福你,静谧的何家山水!

今夜秋凉

文/枫林主人

闷热的天气,随着夜来的一场雨,终于散净。

今夜,开窗一望,唯有霁空的深碧,唯有深碧的霁空中,银灿灿的月华。

一切为之而静,一切的静,为之而凉。

这便是京城的初秋了。

凡我俗辈者,大抵平庸无为,终其一生的大风浪不过生死两桩事,故于闲常之语,皆不能鸣而惊人,于闲常事,尽然琐碎无趣,至于要弄笔作文,亦无非山水风月之流。但说这山水风月,目至所见,众生亦见,心至所感,众生皆感,若那些英杰豪士,系缰挂剑,推却案牍,正经说起这些山水风月来,似我辈者又怎可与之比肩。正所谓文章小道,壮夫不为,闲说风月的无用事,到底还是便宜在我身上了。

一枝桃花,一脉清溪,卷粉坠香的去了,便叫我痴然小立,即如风腾雪翻,山罩水拢之际,亦能使我凭望良久,牵神引思。就说昨夜下的这场雨,本是预料中的眼前事,又何用在此另费一言。然待我真的等到它来,在孤枕上临窗而听时,那种碰心触念的滋味仍旧别于往常了。

雨虽落于初秋,但它此番的态度绝非秋雨的风格,没有缠绵,没有徐吟,更没有雨打芭蕉声声泣,一夜的它,都是敲窗惊瓦,穿树打叶的动静,到了夜阑更深,下至滂沱处,更闻得撕匹裂帛之声。它原是化身于前几日的闷热濡湿,如今傍窗听来,似乎它却憎恶着这个本体,大有千砧并一刀的自戕杀伐之气。大约是近来署热极盛,这场复仇一般的宿雨,直到翌日午后方才停歇。至于它灭迹后的元神,则化成房前屋后,树上树下,墙里墙外的一片新凉了。

我闲步于人行道上,抬眼看去,天上的灰云还没有散,但终究通体明快了,而我身上也觉得比昨日清爽了许多,仿佛一雨之后,我与它都卸下了几百斤潮热的担子,更经凉风一吹,全变作明净的琉璃了。等走到金水桥畔,西天上蓦然风动云散,竟豁开一道横穿千里的碧落。晴空的蓝,轻云的白,斜阳的红,团成一抹流丽的交织,尽然流洒在长安街上。地上的人影子,车影子,甚至是紫禁城与华表的影子,都在这片光亮中丢了真身,而忙着在如水的清凉界脱胎换骨。这一刻,我自感无知少能,往常多少回言语埋怨,那恹恹暑气何曾为我所动,天地的事儿,到底还要天地降服,任是什么迷山雾障,烟村繁城,竟不消一场雨,竟不敌一味凉。这眼前的秋光,我又何敢不敬畏,不感恩,它在转瞬之间就以澹然清气布陈千里,且不忘以一念慈悲濯我俗骨,去我尘心。我仿佛新生的秋之婴孩,在稚语未能的悄默中,任这片神佛一般的光亮沐浴周身,摩顶抚面。

这会儿则更不必言说了,月到中天的冰魄清光,自然夺人去赏,而我却倦久知乏,不如枕着半榻月色,与它一道抚慰今宵的清梦,在清梦里唤回云游多日的另一个我罢。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