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散文

2022年12月18日经典文章

元宵节的散文(精选25篇)

唐诗宋词闹元宵

文/刘丽华

元宵,新年第一轮满月的良宵,自然要喧闹。在遥远的唐诗宋词里,就可感受到张灯结彩、乐舞百戏闹元宵的盛况。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这是初唐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灯月辉映,游人如织。尽管唐皇朝的宵禁制度严,但元宵节却城门大开,张灯三夜,民众可进城共享灯节的欢乐。

“上路笙歌满,春城刻漏长。游人多昼日,明月让灯光。鱼钥通翔凤,龙舆出建章。九衢陈广乐,百福透名香。”这是盛唐王维的《奉和圣制十五夜燃灯继以酺宴》,新春的长安城,满街笙歌的长夜,游人比白天多,灯光比明月亮,唐明皇和皇妃开着龙凤车来与民同乐。

“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这是中唐元稹的《灯影》,东都洛阳城,昼夜无车马,满城树头挂红纱。而唐玄宗携贵妃挑灯夜游也成了传说。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马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这是晚唐李商隐的《上元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诗人守孝在身,不能去目睹灯节的热闹,却感受到了灯月车马的壮观。其时的唐朝已走向衰落,可元宵的灯火依然通明。

唐朝延续三日的灯节已领略,那么,持续五日的宋代元宵,又是何等喧哗?

“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苏东坡告诉你,家家燃灯,笙歌满楼。说明宋代的元宵节已全民化了。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从词宗李清照的这首《永遇乐》,得知宋代临安城还举办元宵诗酒盛会,多有雅兴!酒朋诗友坐香车宝马邀词人同去,可她心绪落寞,婉谢了。却独自想起在汴京,自己同闺密戴翠绿羽帽,插金丝雪柳,去观灯游乐的情景。看,一个无忧无虑的宋代少女,跃然纸上。

写元宵,最脍炙人口的要数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写出了古代男女的“缘”宵。要知,乐昌公主与徐德言“破镜重圆”就在元宵节;王安石将招亲联与赶考联珠联璧合,获得进士、快婿双喜临门,也在元宵节。

可见,唐诗宋词不仅闹出了元宵节的气氛,还闹出了一个中国的情人节来。那么,我们何尝不择二串唐诗做剪,选几阕宋词当纸,如陆游说的“女剪上元灯”呢?那样,闹出一个有文化底蕴的灯节,多好。

灯树千光照盛世

文/王晓宇

在中国传统的节日里,恐怕没有任何一个节日可以和元宵节的热闹相比。元宵节不是一般的热闹,更像是一场狂欢。

春节庄重,辞旧迎新,祭祖祈福;清明凝重,祭祀故人,气氛伤感;端午又称端阳,食粽祭屈原;七夕为七巧节,也是今天的情人节;中秋为团圆节,合家团聚;重阳为老人节,敬老思亲;冬至则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腊八则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日。

唯有元宵节,人不分东西南北,不分男女老少,欢天喜地闹元宵,那气氛,那节奏,那闹腾,几乎都在燃点上。吃元宵,扎花灯,逛庙会,看焰火,重点就在一个“闹”字上,元宵节这一天,可以放下手中的大小事情,尽情地嬉戏玩闹。

每一个传统节日的载体,几乎都在吃上,元宵节当然也不例外。今天的元宵,花样品种繁多,馅料多样,除花生、五仁、黑芝麻、什锦这些传统的馅料之外,像逆袭传统的有肉馅的、水果馅的、巧克力馅的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软软的、糯糯的、甜甜的元宵,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能让人生出一种快乐的感觉。

小时侯过元宵节,都是父亲给我们扎的花灯,父亲的手不够巧,但还是精心为我们做出一盏盏玻璃罩的花灯,有点像八角的宫灯,上面贴着红纸剪出的镂空装饰,灯光有些影影绰绰。我们这些孩子提着花灯,走街串户,爱不释手。现在过元宵节,怕是没有人再费这个劲了,街心广场、公园里到处都是花灯,宫灯、纱灯、电子的彩灯等等,花样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逛庙会更是必不可少的节目,庙会上人山人海,老人领着孩子,兴高采烈地往人堆里扎,唱戏的唱得咿咿呀呀,尽情投入;卖手艺的,可着嗓子吆喝,期待招揽更多的人围观;品小吃的地方不用喊,也是挤的人最多的地方;民俗文化,更是大展拳脚,风情尽显。想要热闹,就往庙会上逛一逛,庙会把年的气氛推向极致,保准把你的那些小抑郁小焦虑都治好,再也没有工夫唉声叹气。

等到太阳落山月亮出来后,元宵节的高潮才悄悄来临,就像隋炀帝杨广在《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一诗中说的那样:“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元宵夜,当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灯光月影流动,焰火在璀璨寂灭间,把人的心情照亮。欢腾的人群,把春风流动的夜晚点燃……

这最后的狂欢落幕之后,即将开始新的一年,人们收起整整一冬的懒散,奔向田野,开始新一年的春耕秋收,播种新一年的新希望。

岁岁元宵

文/景力颖

今儿翻看日历,元宵佳节眨眼间就到了——这个始于汉代,盛行唐宋,沿袭至今的传统佳节。

按照农历,正月又称元月,而宵,是夜晚的意思,元宵节是新年里的第一个圆月之夜,但凡和月亮有关的节日,总让人感觉温情和诗意,今年的元宵节和情人节携手,翩然而至,更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民俗活动的最大特点应该就是“闹”了吧。按照我国民间的传统,这天在明月高悬的良辰,人们踏月走桥、观灯彩、猜灯谜、放烟花、舞龙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沉浸在热闹欢腾的气氛中,如醉如痴。有民谣唱到“元宵节,闹花灯,人们个个都欢腾。大街小巷做花灯,满街都是红灯笼。”明代杭州人更把元宵节比为“放魂日”:“少年游冶,翩翩征逐,随意所之,演习歌吹。或投琼买快,斗九翻牌;博成赌闲,舞棍踢球,唱说平话,无论昼夜,谓之‘放魂’”。总之,元宵节的夜晚是被皎洁如轮的圆月、异彩纷呈的烟火、千姿百态的花灯照亮了的,是被此起彼伏的爆竹声、锣鼓声、欢笑声唤醒了的,元宵节的街道是被杂陈的百戏、精妙的歌舞、游观的人群充实了的。中国诸多传统节日中再没有一个节日像元宵节这样流光溢彩,声色交映。

元宵,又是一个浪漫的节日。那些养在深闺的女儿们,唯有今天,金吾不夜禁,任人游玩,这样的日子实在是太难得了!于是少女们如同出笼的小鸟,振翅飞出,让灯节的夜晚更加风光旖旎。历代文人墨客也为之妙笔传情,最爱稼轩的那首《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上半阙把元宵佳节盛况浓墨重彩渲染,但到精彩处笔锋陡转,戛然而止,特别是最后一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留给后人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回味无穷,久吟不衰。元宵节,即使没有玫瑰和巧克力,有诗歌和脉脉的眼神就足够了。

元宵,还预示着团圆,预示着希望。料峭的春寒还没有退去,缤纷的礼花已在元宵的夜空里开出五光十色的花朵,比春天更早。这是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日子!元宵节吃元宵,和中秋节吃月饼同一用意,元宵形如圆月,在南方叫做“汤圆”“汤团”,取意合家团圆、和睦安康。这天,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元宵,共度一个美好的夜晚,其中充盈着的是对亲人的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盼。

岁岁元宵,岁岁吉祥!

元宵情浓

文/毛本栋

“元宵牵着年离去”,元宵是年的尾巴,元宵节一过,年就真正画上了句号。元宵节吃元宵,元宵又名汤圆,与“团圆”读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因此,元宵节历来受到人们的看重,人们对元宵节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元宵节风俗除了吃元宵,还赏月观灯,舞龙舞狮,人流如织,热闹非凡,所谓“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千百年来,元宵节曾以各种姿态出现在文人笔下,虽然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但整体色调都是明亮的,读来趣味无穷。

写元宵节的诗词,我最喜爱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词文笔华丽,层层铺陈渲染,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夜晚,挂满花灯的树像一棵棵开满花的树,漫天的焰火如星雨,宝马雕车,月光流转,鼓乐声声,游人如织。层层的铺陈渲染都为最后一句点睛之笔,苦苦寻觅,才发现要找的那个人并不在这流光溢彩的长街上,而是站在灯火寥落的暗影里。辛弃疾笔下的元宵节,表层繁华,内里忧伤,只是这忧伤隐藏在文字之下,需要层层剥开才能看到。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笔下的元宵节则是伤感和怀旧的,她在《永遇乐·落日熔金》一词中写道:“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首词出自李清照晚年手笔,虽然写的是元宵节,但通篇并不见元宵节的字样,格调依旧一如往昔的婉约、忧伤,这里又多了一层怀旧的氛围。整首词最打动我的,是最后一句: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一句,有小女儿的俏皮,也有一个上了年纪的人的淡泊,或许也有无奈,或者说是委屈自己。从前的元宵节和如今的元宵节,交替出现,形成对比,繁华不再,感伤来袭。

明代文人唐寅笔下的元宵节,意境优美感人。他在《元宵》一诗中写道:“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这首诗不落俗套,取材农村,绘声绘色,元宵景物毕现眼前。灯月辉映的乡村是美的,灯月映照下的村女则更美。她们青春焕发,喜气洋洋,尽情欢笑。明代张灯的日数,自太祖始增为十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成为了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最爱“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一句,整首诗至此,已将“良辰”、“娱人”、“笙歌”、“开口笑”、“消良辰”连成一线,组成了一幅元宵喜乐图。

正月十五闹元宵

文/白来勤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据资料记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据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朝初受到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称元宵,宋以后也称灯夕,进而到了清朝,就开始称灯节。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生。这样,正月十五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元宵节的生活习俗自然离不开吃元宵。“元宵”最早叫“ 浮元子”,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据说民国初年,大总统袁世凯恶其谐音“袁消”不吉利而改称“汤圆”,但老百姓不买账,至今仍以元宵称之。

俗话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元宵节将春节推向了高潮,是“过年”的“压轴戏”。两千多年来,这一节俗长盛不衰,成了中国的“狂欢节”。这一天,无论城市乡村,人们都会张灯结彩,游赏观灯,燃放花烛。各种社火活动也是花样繁多,诸如猜灯谜、跑旱船、扭秧歌、耍龙灯等,这一连串充满热闹欢乐的庆典活动,称为“闹元宵”。

“元宵节”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习俗,故也称灯节。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

猜灯谜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人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两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形容汴梁元宵节是“山楼上下,灯烛数十万盏。万街千巷,尽皆繁盛浩闹。”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形容杭州元宵节是“终夕天街鼓吹不绝。都民士女,罗绮如云,盖无夕不然也。至五夜,则京尹乘小提轿,诸舞队次第簇拥前后,连亘十余里,锦绣填委,箫鼓振作,耳目不暇给。”

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

中国古代妇女平时三步不离闺阁,更何况是夜晚,但元宵节这一天可以破禁,女孩子们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宋代康与之的《瑞鹤仙》向我们展示了当时仕女元宵节出行的美丽盛况:“绮罗丛里,兰麝香中,正宜游玩。风柔夜暖。花影乱,笑声喧。闹蛾儿满路,成团打块,簇著冠儿斗转。”这种佳人如云的氛围,也给未婚男女相识相爱提供了良机。《大宋宣和遗事》里曾描写元宵时节,汴梁城里至少有五千对青年男女,在众目睽睽之下,毫不顾忌地手拉手、肩并肩地卿卿我我、谈情说爱。“那游赏之际,肩儿厮挨,手儿厮把,少也是有五千来对儿。”《东京梦华录》则记载汴梁城有供人们谈情说爱之所,“别有深坊小巷,绣额珠帘,巧制新妆,竞夸华丽,春情荡颺,酒兴融怡,雅会幽欢,寸阴可惜,景色浩闹,不觉更阑。”

明朝末年,有一位才女叫李翠微,写有《正宫·山渔灯犯·元宵艳曲》:“灯如昼,人如蚁,总为赏元宵,妆点出锦天绣地,抵多少闹嚷嚷笙歌喧沸,试问取今夕是何夕。这相逢忒煞奇,轻轻说与他,笑声更低。虽则是灯影堪遮掩,也要虑露容光惹是非。爱煞你,果倾城婉丽,害相思,经今日久,甫得效于飞。”描述了一对有情人在元宵节甜蜜幽会的情景,特别是那位女子表现得勇敢、大胆和婉丽。据考证,李翠微是陕西米脂人,是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号称“闯王”的李自成的女儿,这更让李翠微的元宵节更增添了一种神奇的色彩。

宋话本《张生彩鸾灯传》里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元宵节的爱情故事。宋徽宗时期东京汴梁的元宵佳节,一位公子张生到乾明寺看灯,忽于殿上拾得一红绡帕子,帕角系一个香囊,帕上有诗一首曰:“囊里真香谁见窃,鲛绡滴血染成红。殷勤遗下轻绡意,奴与才郎置袖中。”显然是一首求爱诗,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有情者拾得此帕,不可相忘,请待来年正月十五夜于相篮后门一会,车前有鸳鹫灯是也。”第二年元宵节正月十四夜,张生就赴约去了,果见车一辆,车前挂只鸳鸯灯,车里端坐一绝美佳人,对张生说:“愿见去年相约之媒。”张生赶紧掏出信物香帕,美佳人笑道:“京辇人物极多,惟君得之,岂非天赐尔我姻缘耶?”于是两人牵手而去,远涉江湖,成就一段美满姻缘。

姥姥家的元宵节

文/晓理

儿时的小村偏僻而弱小,元宵节既没有花灯可赏也无元宵可尝,无非是中午吃顿有肉的菜,晚上望一眼清冷的月亮。此外,与素常的日子别无两样。

不过,若是在姥姥家过元宵节,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虽然五里地外的姥姥家也是个普普通通的小村,过得也是“极简”的生活,却因正月十五的庙会热闹了许多。小时候的元宵节,我是必定要去姥姥家的。

过了破五,年的味道便清冷下来,大人开始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小孩紧着赶过年落下的作业。从热热闹闹的年突然回归到简单寻常的生活,有些索然,我扳着手指计算着距离正月十五的日子,惦记着村里的那场庙会。

盼星星盼月亮,日子一天比一天近了。元宵节头一天,我就迫不及待地让娘把我送到姥姥家。元宵节当天,吃过早饭,姥姥把我脏兮兮的小脸洗干净,抹上香喷喷的雪花膏,还在额头点上个红艳艳的圆点,然后颠着她那双三寸金莲拉着我赶庙会去了。

姥姥家住在村南头,当我们走到十字街时,平时冷清的小街已是人山人海。距庙会不远处,搭起一处灰不溜秋的白围帐,帐口站着一个干瘦的中年男人,手拿铜锣边敲边喊:“看猴喽,看猴喽,两毛钱看个够。”听到干瘦男人的吆喝声,我哪里肯走,姥姥笑眯眯地摸出二毛钱递给我,说:进去看吧!将钱交到干瘦男人手上,我便钻进帐中。那小猴调皮又可爱,一会儿在铁链上打秋千,一会儿练倒立,一会儿又蹿到山羊背上耀武扬威。有人扔到地上一把瓜子,挤眉弄眼的小猴麻利地拣起爪子塞进嘴里,眨眼的功夫只剩下一地的瓜子皮了,笑得我直拍巴掌。

看完杂耍,我又拉着姥姥去看拉洋片。一个木头做的箱子,蒙着块布帘,绑着锣鼓家什。我对那箱子里的情景已记不太清了,似乎是西湖景色什么的,最爱听的是拉片人的唱腔:“来吧,您就来看呗,再往里头瞧,再往里边看呐,看完这片又是一片……”边唱边拉动戏箱的绳子,里面的画面脸谱般一张张地变化着。

姥姥给买的糖人是我千挑万选来的,牢牢地攥在手里,等到快要融化了才舍得吃。庙会糖摊上的桔子瓣糖、花生糖、糖瓜儿兜里总得装上几块,红樱枪和猴爬杆更是必不可少的。一块饺子皮大小、用红土做成的坯子,刻上花鸟鱼虫之类的图案,烧好的各种泥人,便是那个年代男孩们的最爱。唱大戏、耍杂技、买年货还有平时难得见到的小零食和稀奇古怪的小玩具,姥姥村里的庙会无疑是元宵节的主角,有着说不尽的快乐和吸引力。

如今,姥姥不在了,可村里的庙会还在。那儿时逛庙会过元宵节的情景,也淹没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远去……

闲话元宵节

文/李文旺

“过元宵,甘蔗俏”,这是老家家喻户晓的一句俗语。说实话,老家过元宵和其他地方有些不一样,什么过元宵节吃汤圆,在鄱阳湖边的人们并不一定遵守这个规矩,有些人吃,大多数人其实并不吃汤圆。但是,过元宵节吃甘蔗这个习俗倒是很浓,就像老家的另一个习俗——每到端午节就划龙船一样。老家人划龙船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划龙船由于组织中会出一些问题,每隔四五年,划龙船就会有人因为意想不到的原因溺水身亡,可是,这并没有阻住人们划龙船的热情。划龙船的热情之高可见一斑。

可是,元宵节吃甘蔗的习俗比端午节划龙船的习俗还要恒久、还要普遍。为什么过元宵节大家都喜欢吃甘蔗,老辈人说,元宵节吃甘蔗预示着一年的生活甜甜蜜蜜。有人问,既然是求个好彩头,为什么正月初一不吃甘蔗呢?我们老家人的解释是:正月初一到元宵节前,天气普遍较冷,不要说吃甘蔗,袖着手都觉得冷。到了元宵节,不管什么年份,立春的季节都该到了。一到立春,天气暖和多了,自然就敢于吃甘蔗了。

老家在南方北方交接的地方,可以说融汇了南北的许多习俗,并且取长补短。广东、福建等地的人们吃甘蔗的习俗我们也一样不少,像东北、河南、河北等地的人们常常看得到的雪,我们照样可以看到。所以,我为老家的地理位置感到十分自豪。

纸灯笼

文/曹含清.

每当想起故乡的纸灯笼,一群孩子挑着纸灯笼喧笑嬉闹的场景浮现在我的脑际。

小的时候春节过后,我们巴望元宵节。正月十三故乡逢集,老石骑着三轮车满载着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纸灯笼到集市上叫卖。他制作的灯笼精巧扎实。村里人大多会花上几毛钱给孩子买一盏纸灯笼,到元宵节时让孩子到街上碰纸灯笼。

碰灯笼是故乡的风俗。元宵节晚上孩子们提着纸灯笼在街巷游荡,互相碰撞,看谁的灯笼结实,看谁眼疾手快,看谁的灯笼亮的时间久。

那天晚上,家家户户的门口燃起萝卜灯。萝卜灯是用白萝卜削割而成,形状如灯,顶端掏空,在里面装入棉油与灯芯。大人们说元宵节点亮萝卜灯可以镇宅驱邪,护佑平安。

孩子们吃过汤圆后,急匆匆地把红蜡烛点亮放进纸灯笼,然后挑起亮闪闪的灯笼奔到街巷上。村里人大都走到街巷上看灯。据说看灯会让生活红红火火,盈满光明与温暖。

一盏盏鲜艳明亮的纸灯笼在街巷中闪烁流动,街巷犹如星光璀璨的银河。我挑着纸灯笼在街巷奔跑,眼前的纸灯笼纷繁多样。形状有圆的,有方的,有形如蝴蝶的,还有形如荷花的;颜色有红的,有黄的,有绿的,还有紫的。灯笼纸面上绘画着人物、花鸟或十二生肖。

一个小伙伴挑着纸灯笼闪到我面前说:“嗨,咱俩碰灯笼吧!”我双眼瞄着他的纸灯笼说:“好,来吧!”我们一起喊着“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碰坏回家睡!”话音刚落,我们脚步向前,两盏纸灯笼摇摇摆摆碰在一起,只见它们剧烈颤抖,左右倾斜,里面的红烛却还亮着。接下来我们再战几个回合,直到有一方的纸灯笼红烛熄灭或者严重破损,分出胜负,然后败者黯然收灯,胜者昂然寻找对手挑战。

圆月越爬越高,朦胧清冷的月光沐浴着热闹的村庄。夜深时街巷上亮着的纸灯笼所剩无几。当只剩下两盏纸灯笼时人们簇拥着他们,吹着唿哨、喧哗着,观看他们一决雌雄。

当我年龄稍大之后,元宵节时父母不再给我买纸灯笼了。纸灯笼仿佛只属于遥远的童年,只属于故乡那块浑厚的热土。

后来老石病死,扎纸灯笼的手艺失传。他的儿子宁肯背井离乡到城市的工厂打工,也不愿意继承制作纸灯笼的技艺。纸灯笼在故乡的集市上消失了,元宵节碰灯笼的风俗也荡然无遗。

我常常想起故乡的纸灯笼,它的光芒常常照亮我的记忆。

热闹的元宵节

文/张小艳

小时候,每年的正月初二到元宵节我都是在姥姥家度过的。那些年,村里热热闹闹的元宵节活动,让我饱尝了快乐的滋味。

灯笼是元宵节的重要观赏物。元宵节前几天,村里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会高高挂起两个大灯笼,各个大街小巷也挂两排长长的灯笼。灯笼的形状千姿百态,有按照属相和其他动物制作的龙、兔、狮子、老虎灯笼等;有模仿水果、蔬菜、花卉形状设计的西瓜、桃、辣椒、白菜、绣球灯笼等;有根据几何图形做成的圆形、扇形、八角形灯笼等。元宵节前后几天的晚上,村里的每条街上都热闹非凡。每条街道上的灯笼在灯光的衬托下都发出色彩斑斓的光芒,把整个村庄装扮得如美丽的宫殿。男女老少都兴高采烈地观赏街上的灯笼,整个村庄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

每到元宵节前一天,姥姥都要做好多种纸花,蒸十几个花馍,炸一大盘元宵,用来当供品,祈祷全家老小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顺顺利利。

纸花是模仿牡丹、玫瑰、绣球等花的形状用五色皱纹纸加工出来的。姥姥特别心灵手巧,做出的纸花看上去活灵活现,和真花一样逼真。

做花馍时,姥姥先用适量碱面把发酵好的面团揉好,然后把面团分成几等份,搓成长短均匀的长条状,再把这些长面条来回盘、折、挤、捏,做成一个个独具特色的花馍,最后在每个花馍的花瓣里嵌上大红枣。待开锅后,把做好的花馍轻轻摆到笼屉里,用旺火蒸半小时,一个个造型奇特的花馍就蒸好了。

炸元宵时,姥姥先往锅里倒入少量油,等油六七成热时,她把元宵往冷水里泡一下即刻捞出后放入油锅。随着油锅里“嗤嗤”作响的声音,元宵开始膨胀起来,这时姥姥会拿铲子将元宵轻轻地翻滚几次,等元宵的每个位置都变成金黄色时就可以出锅装盘了。

元宵节清晨,村里各个摊场里挤满了上供品的人们。姥姥供奉的纸花、莲花馍、炸元宵美观大方,姥姥的手艺让人赞不绝口。那时的姥姥,总会乐得合不拢嘴。

每到元宵节上午九点钟,村里闹红火的活动就会准时开演。姥爷是元宵节活动的领头人,每年都会在头上箍个粉色头巾,在队伍最前头吹哨子、喊口令,意气风发地指挥大家往前走;姥姥喜欢敲大鼓,她总是在队伍中兴致勃勃地舞着鼓锤,那精神头看起来比年轻人更胜一筹;二姨和三姨同村里其他女人一起画上漂亮的彩妆,穿上艳丽的服装,随音乐声翩翩起舞;大舅和二舅的拿手戏是踩高跷,他们的队伍穿着八仙或其他各路神仙的服装,给大家表演风趣幽默的节目;我和表弟表妹同村里其他孩子们,头戴大头娃娃皮套,眉开眼笑地扭着欢快的秧歌,把人们逗得捧腹大笑;队伍的后面还有二鬼摔跤、背铁棍、坐花轿等好几样节目,每一样都乐趣无穷。

每次想起二十多前那热热闹闹的元宵节,我心里就暖暖的。

诗词中的元宵记忆

文/毛本栋

“元宵牵着年离去”,元宵是年的尾巴,元宵节一过,年就真正画上了句号。

元宵节吃元宵。元宵又名汤圆,与“团圆”读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因此,元宵节历来被人们看重,人们对元宵节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元宵节风俗除了吃元宵,还赏月观灯,舞龙舞狮,人流如织,热闹非凡,所谓“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千百年来,元宵节曾以各种姿态出现在文人笔下,虽然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但整体色调都是明亮的,读来趣味无穷。

写元宵节的诗词,我最喜爱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词文笔华丽,层层铺陈渲染,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夜晚,挂满花灯的树像一棵棵开满花的树,漫天的焰火如星雨,宝马雕车,月光流转,鼓乐声声,游人如织。层层的铺陈渲染都为最后一句点睛之笔,苦苦寻觅,才发现要找的那个人并不在这流光溢彩的长街上,而是站在灯火寥落的暗影里。辛弃疾笔下的元宵节,表层繁华,内里忧伤,只是这忧伤隐藏在文字之下,需要层层剥开才能看到。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笔下的元宵节则是伤感和怀旧的,她在《永遇乐·落日熔金》一词中写道:“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首词出自李清照晚年手笔,虽然写的是元宵节,但通篇并不见元宵节的字样,格调依旧一如往昔的婉约、忧伤,这里又多了一层怀旧的氛围。整首词最打动我的,是最后一句:不知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一句,有小女儿家的俏皮,也有一个上了年纪的人的淡泊,或许也有无奈,或者说是委屈自己。从前的元宵节和如今的元宵节,交替出现,形成对比,繁华不再,感伤来袭。

明代文人唐寅笔下的元宵节,意境优美感人。他在《元宵》一诗中写道:“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这首诗不落俗套,取材农村,绘声绘色,元宵景物毕现眼前。灯月辉映的乡村是美的,灯月映照下的村女则更美。她们青春焕发,喜气洋洋,尽情欢笑。明代张灯的日数,自太祖始增为十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成为了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最爱“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一句,整首诗至此,已将“良辰”“娱人”“笙歌”“开口笑”“消良辰”连成一线,组成了一幅元宵喜乐图。

诗意元宵节

文/王永清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最富有诗意的节日。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把元宵节的夜色装点得精美绝伦,摇曳生姿。历代文人墨客为此留下了许多元宵诗,读之别有韵味。

观灯是元宵节的重头戏。南宋词人辛弃疾有一阕写元宵的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词中生动地描绘了元宵佳节满城花灯,满街游人,通宵歌舞的热闹情景。

描写灯节盛况的诗词还有很多,唐朝苏味道的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宋代朱淑贞的“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清代何景明的“已见炬如千树列,更看灯似百花开。”……写的都是元宵之夜展灯、观灯的欢乐情景和美好祝愿。

元宵节,自然要吃元宵。南宋姜夔曾对此作过生动的描写:“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清代符曾的《上元竹枝词》:“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的元宵,真让人垂涎欲滴了。

元宵节,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古代少女平时不出闺门,元宵节为青年男女提供了相识相恋的机会,诗词中有不少这方面的描写。《生查子·元夕》写到:“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诗人把一对恋人在元宵节约会的甜蜜和惆怅写得美妙绝伦、余味无穷。“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可谓是元宵节诗词中的千古绝句,不知感动了多少心怀爱意的年轻人。

和诗词相比,元宵节的歌谣,则更通俗生动。某年元宵,宋徽宗一边赏灯,一边赐酒。某少妇喝完酒,拿走了一只金杯,被人发现,押到徽宗面前。少妇急中生智,口占一阕《鹧鸪天》:“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舞,不觉鸳鸯失却群。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宋徽宗一听,原来是怕她的丈夫误会,点头微笑,竟赐了她那只金杯。

又是一年元宵节,“火树银花不夜天”,千百年来,元宵诗篇为元宵节增添了无限光彩,构成了饶有雅趣的特色中国年。

元宵节,忆花灯

文/雪晴漫舞

“正月十五闹花灯,火树银花不夜天。”春节的喜庆还未飘远,又迎来了火红的元宵节。红红的灯笼生出了翅膀,带我飞回到难忘的童年。

儿时的记忆里,每到元宵节这天的傍晚,村里的小孩子们便会陆续地从家里跑出来,每人手里提着一盏五颜六色的花灯笼走街串巷,奔跑着,欢呼着,嬉戏着,唤醒了沉睡的夜晚,装点了宁静的夜空。这些灯笼有圆形的,有六角形的,有纸糊的,有塑料的,有动物图形的……形式各异的花灯笼在小巷里晃来晃去,夹杂着小伙伴们欢快的歌谣声,让倚在门框边偷偷观望的我,又羡慕又失落。

小时候家里穷,不管我小嘴撅得多高,心里有多委屈,妈妈从不舍得在元宵节时给我买个花灯笼。

记得有年元宵节的下午,爸爸下班回家,看着坐在大门口石凳上撅嘴抗腮的我,笑着说“敏儿,看看爸爸给你带来了什么?”

我懒洋洋地抬起头,爸爸象变魔术似的从背后拿出几根干净直立的秸秆,几根细铁丝,几张彩纸,对我说要给我做个花灯笼。一听这话,高兴得我一蹦三尺高,一边拍手,一边喊着:我有花灯笼了,我有花灯笼了!

爸爸先把那几根秸秆仔细地劈成细条,把里面的瓤截成小段备用,一边比划着一边扎,一会儿,一个六角形灯笼的雏形就完成了,然后爸爸又弄来浆糊,把一张大红纸糊在灯笼上,再用其它颜色的彩纸剪成好看的图案糊在六个面上做点缀,最后还剪出一把红穗子糊在灯笼底部,一个漂亮的花灯笼就大功告成了!

傍晚来临,爸爸帮我在灯笼里插上蜡烛,拍拍我的肩说“出去玩吧。”

“娃娃哎,出来玩灯了。

不要你的红,不要你的绿,就要你一段小蜡烛。”

我一边唱着儿歌,一边提着灯笼,加入到小伙伴们的行列。那晚,我跟小伙伴们玩得很久很久,歌声飘出很远很远,灯笼把夜空映得很亮很亮!

“妈妈,看啥呢?”儿子的问话打断了我的思绪,原来我已在阳台边站了许久。元宵节快到了,道路两边悬挂的各式各样精美细致的花灯笼看得人眼花缭乱,可哪个都比不过我心中那个纸糊的灯笼,哪个都替代不了我心中那浓浓的亲情!

元宵节的味道

文/叶江南

自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元宵节我都是在远离故乡好几百里地的工作城市度过的。春节假期结束,正月初七正常上班,尽管年味还在我的身上散发着热气,但工作早已把我拉到了办公桌前。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成了我在他乡遥望故乡最美的回忆。

我所在的城市每一年的元宵节都特别的热闹,尤其是花灯会,更是吸引着众人的目光。正月十五一大早,花灯沿着商街一字排开,寿桃灯、荷花莲子灯,前几年西游记里的人物灯如猪八戒、唐僧、孙悟空等比较多,这两年随着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热播,喜羊羊、美羊羊、灰太狼等花灯多了起来,引得小孩子们不断地驻足观望。各种花灯精彩纷呈,装点着元宵节的喜气,璀璨夺目。

往年,带着儿子穿梭在灯会上,小家伙总是一会要这,一会要那,每一次逛完灯会,我都会给他买来一大堆各色各异的花灯。今年我问他要买什么样的花灯,他居然说,不买了,自己做,而且把准备好的材料拿给我看。我看他那认真的样子,才猛然间发觉儿子长大了,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了。做花灯,这原本属于我小时候的专利,从儿子嘴里说出来却让我无比的欣喜。我连声应着,并答应儿子元宵节我们一起做花灯、赏花灯。

赏完花灯吃元宵,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习俗。相比于从超市买回成袋的成品元宵,我更喜欢在元宵节的晚上一家人乐呵呵地在一起自己动手做元宵。想起小时候过元宵节,母亲和祖母从吃完午饭后就开始忙活,用开水把准备好的糯米粉烫熟,馅是自家种的芝麻、花生,磨成了粉,加上白糖。她们总是很费力且辛苦地搓着元宵,我和弟弟则站在旁边,流着哈喇子。沸水烧好,元宵下锅。过一会,母亲会捞上来两个,让我和弟弟尝一尝元宵有没有熟透。弟弟会认真地咬一口,尝一尝。我则是一口下咽,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有一年,因为这种吃法把我烫得嗷嗷直叫,连声叫痛。

一家人一起做元宵,让元宵有了家的味道,这样的元宵吃起来才更香甜,更有滋味。当然,对于我们这些离开故乡在外打拼的游子,元宵里包裹的,除了糯米和芝麻的清香,更有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和乡音,以及对故土的眷恋。吃着元宵,赏着花灯,年,就在热气腾腾的美味中结束了。一碗元宵,是那样的弥足珍贵。

灯火闹元宵

文/彭晃

鞭炮送新春,灯火闹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佳节,千百年来,元宵节曾以各种姿态出现在文人笔下,各有千秋,但皆能让我们体会到那种浓浓的节味儿。

风流才子唐伯虎笔下的元宵节,意境优美感人。《元宵》一诗中,“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紧密结合元宵这一特定环境发出感慨。明代张灯的日数,自太祖始又增为十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缤纷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绘声绘色,元宵景物毕现眼前。“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脱口而出,最终以感慨结句。所谓“良辰”“娱人”“笙歌”“开口笑”“消良辰”,便连成一线,组成了一幅元宵喜乐图。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诗人元好问的《京都元夕》,与唐人张祜的“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描绘了京城元宵夜处处一片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的景象。家家户户灯火辉煌,人们载歌载舞,大街小巷游人如织。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的《生查子》,令人愁肠百结,思念苦闷。人生总有悲欢离合,今年此时与去年那刻终究不一样。丘逢甲的“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也十分惆怅难耐。不论什么节日,都有怀乡思人的篇章在喜庆祥和的氛围里挥一笔清冷的色调。

众多诗词里,我非常喜爱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也正因这阕词,让我知道了元宵节也是情人节。在古时,元宵夜游玩观灯是青年男女交谊相会的好时机。“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词文笔华丽,层层铺陈渲染,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夜晚,挂满花灯的树像一棵棵开满繁花的树,满天的焰火如星雨,宝马雕车,月光流转,鼓乐声声,游人如织。层层的铺陈渲染都为最后一句点睛之笔,苦苦寻觅,才发现要找的那个人并不在这流光溢彩的长街上,而是站在灯火寥落的暗影里。字字读来,别有一份诗情画意;细细品味,一阵青涩的柔情暖意扑面而来。

元宵节一定要吃的食品,在北方是元宵,于南方则是汤圆。“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这里说的是元宵。而牧溪的“白糯三捶粉已粘,赤豆如沙和蜜甜;眼见陶缸米已罄,孤灯一去夜不还”,讲的是江南人喜爱吃的汤圆。元宵夜团圆时,不妨采一句唐诗,撷半阕宋词,在墨香古韵中,将这趣味盎然的佳节尽兴地欢闹一番!

情趣盎然话灯联

文/聂顺荣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元宵节。元宵节除了赏花灯、猜灯谜之外,民间还流行一种灯联,即用红纸贴一副对联在彩灯之上,供人们赏玩。古往今来,不但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元宵咏灯诗,而且也留下了无数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灯联。

北宋时,一个叫贾似道的人镇守淮阴(今扬州)时,有一年上元灯节张灯,门客中有人摘唐诗诗句作门灯联“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据说,此联是我国最早的灯联。此后历代都有人争相效仿,在大门或显眼的柱子镶挂壁灯联、门灯联,不仅为元宵佳节增添了节日情趣,也为赏灯的人们增加了欣赏的内容。

相传宋朝有一个读书人,自恃才高,元宵节之时,在彩灯上抒写了一句上联,令家人高挂大门之外,以求下联。联云:“水仙子持碧玉箫,风前吹出声声慢。”此联难度在于用了三个词牌名,又是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具体形象和动作。三年过去,彩灯换了好几种式样,却无人能够对出下联,这个读书人不免有些沾沾自喜,愈加睥睨一切。直至三年后的一个元宵节,一个姑娘经过门前,偶然抬头看到灯联,不假思索,即索来红纸,写出一联贴于彩灯右边。读书人观之大惊,只见姑娘对的是:“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读书人不得不放下架子,连忙向姑娘请教。姑娘一指脚下穿的红绣鞋,自我介绍道:“我本就姓虞。”读书人一拍额头,真是妙句天成。从此之后,读书人再不敢骄狂,潜心苦读,还与姑娘结为秦晋之好。因灯联而成就佳偶,想来自是一件浪漫的事。

清代康熙年间安徽桐城着名“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皆为饱学之士,能诗善对。有一年元宵佳节,张府照例张灯挂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出上联试子“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小廷玉天性聪颖,思索时听到门外一声花炮响,顿时领悟,对曰“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对仗工整,天衣无缝,堪称妙对。元宵节欢庆场景跃然纸上。

相传,民国时期,有一年是闰八月之年,正月立春,十二月又是立春,俗称“两头春”。那一年某学社举办了一场元宵节灯联比赛,许多学子慕名前来,欲一试身手。内有一灯联引起了众人的注目,联为:“一岁二春又八月,人间两度春秋。”上联简明扼要,数字用得自然,一时无人能够应对。不想在此看门的一个老者经过,向主办方索要纸笔。众人见是一个貌不惊人的花甲老头,顿时哄然取笑,老者不理会众人,挥毫写道:“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旧时纪年用“甲子”,即以天干地支排列,周而复始。“花甲”为六十,“再周天”即六十一,自然是“重逢甲子”。此联一出,众人大为叹服,称为绝对。

在为数众多的民间元宵灯联故事中,最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恐怕当数北宋时王安石妙联为媒的故事。王安石20岁那年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恰遇一个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则上联,征对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读后,一时未能对出,便默默记在心中。到了京城,恰逢主考以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对“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对出,并被取为进士。返乡途中,当王安石再次路过那户人家时,得知那招亲联仍无人对出,他便又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结果被招为快婿。王安石巧妙地拿两处的联来应征,居然促成了他人生中的两大喜事——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真可谓是不费吹灰之力捡了两个天大的便宜。虽然这只是一个民间传说,不足为信,但这个故事中所提到的灯联的确算是佳联妙对。

说说元宵和汤圆

文/刘鹏飞

有人说,元宵不就是汤圆吗?这谁不知道,当年袁世凯怕“元宵”把他的“袁”给“消”了,下令将“元宵”改为“汤圆”。为此,人们还留下顺口溜:“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熟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这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元宵和汤圆,开始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元宵有馅而汤圆无馅,元宵粒大而汤圆粒小。如今台湾还是冬至日吃汤圆,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我家楼下的张嫂,就是一个既会做元宵,又会做汤圆的高手,她从领导岗位上退休后,时不时做些元宵和汤圆,我从她那里学到了不少做元宵的技术。

张嫂做元宵和汤圆,真是集古今方法于一体,尽南北风味之能事了,她既能做大如核桃的元宵,也能做小如黄豆粒的“百子汤圆”;既能做通丸甜糯、不见馅心的实心丸子,也能做皮薄似纸、精巧别致的“碌皮汤圆”。她在制元宵和汤圆时,既会北方人常用的箩滚手摇之法,也会南方人搓条摘丁揉团或以手团之之技。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张嫂制作的玫瑰元宵,她先把水磨粉团揉匀,搓成长条,下成一只只小剂,搓圆,然后左手托住开始旋转,用右手捏成边薄底略厚的酒盅形面皮,最后把玫瑰馅心包入,收口捏拢。张嫂说,她做的玫瑰汤圆是货真价实的,因为玫瑰价高又不易得,市场上所谓的玫瑰汤圆都是金枣、瓜子肉、冬瓜糖、白芝麻、桂花卤、桂圆卤和肥板油的替代品,这样的汤圆也香气袭人,口感甚佳,完全可以以假乱真。

元宵作为节令食品,始于东晋,盛于唐宋,这个时期文人学士笔记中的“油堆”、“焦堆”便是汤圆。《三余帖》上说,后羿与嫦娥在上元夜相会,“复为夫妇如初”,而他们的定情物就是“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的汤圆。看样子,很早以前,元宵节就是情人节了,月圆汤圆人也圆,所以今年的元宵节和情人节赶在了同一天,意义非同一般。

想想看,古代文学典籍中,让元宵节喜上加喜的大有人在,《金瓶梅》里的元宵节与李瓶儿的生日同贺;《红楼梦》里的元宵节与元春省亲放到一起,都增加了元宵节的热闹劲和喜庆气氛,这也许是年称“过”,元宵节称“闹”的原因吧。在这样喜庆的日子里吃元宵,要比平常日子吃元宵,有意义得多。所以,元宵节时,不但老百姓、官宦之家吃元宵,就是皇帝老子,也在年节的这个时候吃元宵,以图吉庆和喜气。

《明宫史·火集》里就曾经记载过元宵的制作方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谓汤圆也。”清宫的“八宝元宵”,更是弥足珍贵。以至于北京市民纷纷效仿,《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就曾写诗云:“紫云茶社斟甘露,八宝元宵效内做。”当然,做出来的元宵不能再称为“八宝元宵”了,当时北京有位做元宵的高手叫马思远,他做出来的元宵一点也不逊色于大内,最后以“滴粉元宵”扬名天下。钱塘人符曾就曾经写诗赞美:“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好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风灯里卖元宵。”

皇帝不但吃元宵,还为吃元宵闹过笑话。我们知道,光绪是怕慈禧的,有一年元宵节,光绪去见慈禧,慈禧正在吃汤圆,就顺便问光绪吃过汤圆没有,光绪来时刚刚吃过,但却不敢如实回答,谎称没吃。慈禧就让人送来几只汤圆,让光绪吃下。光绪吃完后,慈禧问他吃饱没有,他又谎称没有,慈禧又让人送来几只。如此反复多次,让光绪撑得苦不堪言,最后只得把汤圆塞到袖子里。等光绪回到自己的宫中,满袖子都是黏糊糊的汤圆,里里外外弄得一塌糊涂,为元宵节添了一段不大不小的佳话,让后人捧腹。

古诗词里话元宵

文/李晓萍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而古诗词里的元宵节则丰富多彩。

《青玉案·元夕》是南宋着名词人辛弃疾所作。“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东风拂过,数不清的花灯晃动着,仿佛催开了千树花,焰火纷乱着往下坠落,又像是空中的繁星被吹落了,宛若阵阵星雨。华丽的豪华马车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凤箫那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月亮在空中发出明亮的荧光,光华流转。热闹的夜晚里,龙形的彩灯在翻腾。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身上穿着多彩的衣物,在人群中晃动。她们面带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这首词把元宵节描写得多姿多彩。

《生查子·元夕》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是首相思词,写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话,饶有韵味。词的上阕写“去年元夜”的事情,花市的灯像白天一样亮,不但是观灯赏月的好时节,也给恋爱的青年男女以良好的时机,在灯火阑珊处秘密相会。

《上元竹枝词》是清代着名诗人符曾写的。“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全诗把元宵节写得十分美丽。

元宵节耍社火

文/秦延安

年的魅力不仅在大年三十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更在元宵节人山人海的社火表演中。作为古老的民俗瑰宝,在故乡,社火就像一块吸铁石似的吸引着人们,从年初翘首到了年末。正月十五这一天,一大早,十里八乡的人们,如潮水般涌向县城。有些偏远地区的人,更是天未明就出了门。走路的,骑摩托的,搭车的,成群结伴,将原本冷清的县城挤得水泄不通。

“正月里来耍社火”。作为春节民间最流行的群众自发组织活动,社火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其源可以追溯到中国远古时的图腾崇拜和原始歌舞。《礼记·祭法》中载:“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社是土地之神,火能辟邪。“因崇拜而思献媚,假歌舞以祈福佑”。歌舞便成为民间最早祀社风俗。周代称之为“大傩”,《论语疏》称傩为逐疫鬼也。宋代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道:“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这种古老的习俗经久不衰,一直沿袭至今。种类也愈演愈多,有车社火、马社火、背社火、抬社火等,规模也从几十人到上千人不等,通过戏剧扮演、脸谱造型、高难度的动作和严谨的设计构思,展示惊险出奇、绚丽多彩的艺术感染力和民间教化。

社火队还没到,锣鼓声先传来。街道两旁黑压压的人群便如大海中的波浪不停地翻涌着。楼房顶站满了人,窗户口挤满了头,手脚灵便的更是攀上了树。站在后边的人只能踮着脚尖,扯着脖子在摩肩接踵的人群缝隙中搜寻着社火影子。虽然街道两旁有维持秩序的人,但前边的人仍不知不觉地走出了队列。一些人便抱怨社火怎么还没来,突然,一个金箍棒抡得风响,气势汹汹的孙悟空一下子窜到了跟前,吓得走出队的人直往后退。就在人们还惊疑不定时,身手敏捷的孙悟空已经窜出老远,在那抓耳挠腮扮着鬼脸,逗得人们哄堂大笑。伴随着人们的笑声,孙悟空又继续前去开道。一些人因为没看清孙悟空模样便前拥后挤,突然被憨态可掬的猪八戒和拿着马鞭的大头娃娃拍了一下肩,愣不然地赶紧知趣后退。就在人们看得如痴如醉时,震耳欲聋的锣鼓队又过来了。彩旗飘扬,数十辆花车上载着高台依次而来,甚是壮观。

高台又叫“背芯子”,即故事人物固定在特意设计的牢固铁支架(俗称芯子)上。一个高台一个主题,主要内容有《铡美案》、《桃园结义》等,多取材于戏剧或民间故事。《保皇嫂》中,关公左手叉腰,右手横举大刀,刀尖上端站着刘备,刀把下端站着皇嫂;《借伞》中的许仙撑伞,青白二蛇站立在伞的边沿上,迂回旋转,仿佛正在赶路,白娘子不时环目顾盼许仙,表现出夫妻恩爱,两情依依。还有接连三层,高达数丈的《杨门女将》,门口站立焦赞、孟良二将,马笼上站立的是八姐、九妹,佘太君升帐挂帅,金龙两旁做伴,造型威风凛凛,十分优美,尽显一门忠烈……芯子上的人物离地数米或十多米,凌空垂悬,摇摇欲坠,尽显高、惊、险、悬、巧的艺术特色,使人在离奇中惊叹,百思不解其妙。

当然还有高跷,又叫“柳木腿”。艺人们扮成各种人物,手持道具,踩木跷列队行进,高者三五尺,低者尺余。他们紧随芯子车队,时急时缓,动作潇洒飘逸。看不懂装扮的人们就依照脸谱的色彩来辨识人物的忠奸善恶:红为忠,白为奸,黑为正,黄为残暴,蓝代表草莽等等。舞狮子、划旱船、扭秧歌更是少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社火就这样穿行在大街小巷。人们如风般跟在社火队伍后,一路前行,看了一遍又一遍仍不过瘾。

社火结束了,年就完了,一切都在春风送暖中开始了新意。

正月望

文/闫超健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春节刚过,又迎来了传统的元宵节,也使得新年的气氛延长了许多。

望日月圆,是为每月的十五日。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等一家老少团圆的佳节,正是刻意安排在“一轮明月转玉盘”的月圆之夜。

元宵节这天,自然是汤圆和元宵当家。据说,清末草厂胡同有个汤圆铺,门脸上有一副对联的下句为“人间骨肉,同此团圆”。此联可谓是一语双关,除了形象地刻画了它内在甜美可口、外形光滑圆润的特征之外,也道尽了汤圆的内在意蕴:团圆、和睦和幸福!

“元宵无大小”、“正月十五闹元宵”。一年之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也是骨肉团圆的佳节。传统节日除了饮食之外,必不可少的元素便是娱乐。宋人张元成《朝野佥载》:“于灯轮下踏歌三日夜,欢乐之极,未始有之。”《北史·柳彧传》更甚:“正月望夜,充街塞陌,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竭资破产,竟此一时。”

小时候,最为喜欢的莫过于放烟花、闹花灯、猜灯谜。

每到元宵夜,大街小巷,灯烛齐燃,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放烟花是一家老少最为期待的事情,到时全家都要放下手头的活,一起走到院落街道观看烟花。缤纷多彩的烟花,寄寓着人们前程似锦的愿景,所有的喜悦和期待都随着烟花绽满夜空。

灯谜是汉文化中特有的文字游戏,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灯谜一般都贴在花灯的一侧,专供前来观灯的人们破译。清人顾禄《清嘉录》卷一记吴中苏州等地的上元灯谜活动说:“好事者巧做隐语(字谜),粘诸灯,灯一面复壁,三百贴题,任人商揣,谓之打灯谜。谜头,皆经传、诗文、诸子百家、传奇小说,及谚语、什物、羽鳞、虫介、花草、蔬药,随意出之。中者,以隐麋、陟厘、不律、端溪、巾扇、香囊、果品、食物为赠,谓之谜赠。城中有谜之处,远近辐辏,连肩挨背,夜夜汗漫,入夏乃已。”

元宵节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华夏文明的记忆,更有一份眷眷如丝、绵延淳朴的乡情!

板凳龙

文/董国宾

故乡在村寨,从僻远的村寨一走出来,故土根脉里的一抹抹乡愁就拴在了我的影子里。闹年的锣鼓声仍在四起,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大步走过来,这“咚咚咚”节日的欢快脚步声,让我想起了故乡历久弥新的正月十五闹元宵一幕又一幕。

正月十五闹元宵,和过大年一样热闹,元宵节的乡俗里,观花灯,放焰火,吃汤圆外,家乡还有一个古老的传统民俗舞板凳龙。

板凳龙,又称梅竹灯,是用一条木凳加以装饰形成龙身,再拼接成一条长长的龙。元宵节舞板凳龙,源于汉代,由舞龙求雨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相传,很久以前,天遇大旱,东海的一条水龙不顾一切跃出水面,下了一场大雨。但水龙由于违反了天条,被剁成一段又一段,撒向人间。当地受旱灾的百姓,急忙把一段段龙体放在板凳上,并连接起来,人们称之为“板凳龙”。百姓希望这条水龙能活下来,于是不分昼夜奔走相告,舞板凳龙习俗便由此而来。

家乡板凳龙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俗称长灯,采用木板、竹片、白纸和各类花纸作为材料。板凳龙的龙头、龙身和龙尾骨架均采用竹篾做成,再糊上透光白纸和彩纸,饰以龙须、龙眼、龙眉、龙角、龙珠,画上龙鳞、龙鳍和彩云等花纹图案。根据龙头造型,板凳龙有仰天龙、俯地龙、大虾龙等类型。其实龙身就是由许多只板凳组接而成的长板凳,但不管龙头还是龙尾,体内都装有灯座,夜里点上蜡烛,通体透明,醒目而壮观。板凳上的花灯造型亦各有不同,有方灯、酒坛灯、字灯等,以麦饼团、剪刀箍、甩尾巴为主要的表演阵式。

板凳龙做好了,元宵节之夜,村寨里舞了起来。鼓乐喧天,灯火通明,蜿蜒数百米的长龙开始出行。舞龙的乡亲们身穿黄色对襟衣、红色灯笼裤,腰系红色丝绸带,个个精神十足,喜气开怀。几个壮汉扛着两米多宽、三米多长的龙头上下起舞,只见龙颜威武,龙须透着庄严,龙眼如炬,栩栩如生。板凳龙一百多节,每节龙身需要几个人扛舞,舞龙的队伍声势浩大,盘旋穿梭,围观的人群在灯的海洋里尽情狂欢。浩浩荡荡的板凳龙途经田地,预示祥龙普降甘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板凳龙穿行村巷,村子里鞭炮齐鸣,喝彩不断,祈求多福。长辈把板凳龙迎到广场,广场上长龙旋舞,欢呼雀跃,蔚为壮观,好一个喜庆欢闹的元宵之夜。

家乡的板凳龙,寓意吉祥,和顺。村寨的元宵节,底蕴深厚,平实。狂欢的元宵节是花圃中掀起的一波波香气,是根脉里永不变老的眷恋和思想。

诗词中的元宵节

文/夏爱华

正月十五闹元宵,这是一个喜庆的日子。皓月当空,彩灯高悬,结伴赏月,燃放烟花,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全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于诗词中游走,感受诗意元宵,颇有兴味。

元宵节一定要吃元宵的。来看符曾的《上元竹枝词》,香味扑鼻:“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晶莹美丽的江米,这样做出的元宵香甜美味,谁不想尝尝啊!

元宵节不能无酒。且看唐寅的《元宵》:“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灯月交辉,吉日良辰,不喝点美酒怎么行呢?

元宵节情韵悠悠。欧阳修的《生查子》,道尽痴情女子的相思之苦:“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一年前的良宵,有情人相约于此,温情缱绻。一年后场景依旧,只是不见了有情人,怎不让人伤感?记忆如风,更深夜寒,人生本就是这样不尽如人意吧!

元宵良夜,也自有重情之人,能够甜蜜地相逢。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读来温馨感人:“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海中,遍寻无着,偶一转身,原来真爱就在不远处。

花灯如昼的元宵夜,在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一诗中灿烂生辉:“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看,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绵延不绝,与天穹连成一片。远处的灯光恍若点点繁星坠地,近楼的灯光恰似明月高悬。为这节日增光添彩的,当然还少不了美丽姑娘的欢声笑语。

妙趣横生的灯联

文/郭旺启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元宵节。在这天,人们往往要张灯结彩,赏灯猜谜。古往今来,人们不仅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赏灯诗,也留下了不少趣味盎然的灯联。

最早的灯联。北宋时,有人在元宵节摘唐诗诗句作门灯联:“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此后,历代都有人争相效仿,在大门或柱子上镶挂壁灯联、门灯联,为元宵节增添了一份节日的情趣。

灯联巧为媒。传说,北宋的王安石年轻时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征联招亲。上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思索良久,竟未能对出,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对:“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结果被取为进士。归乡时,王安石路过那户人家,闻知招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于是被招为快婿。一副巧合的对联,竟然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简直就是天作良缘。

父子巧对联。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张廷玉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皆能诗善对。某年元宵节,张府照例张灯结彩,燃放爆竹。老宰相见此情景,出上联试子:“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小廷玉正在思索时,听到门外一声花炮响,顿时对出下联:“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父子二人,对仗工整,天衣无缝,堪称妙对。

对联取状元。传说,明成祖朱棣在某年元宵节微服出巡,遇到一位秀才。朱棣欲试他才情,出一上联:“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那秀才略一思索,马上对出下联:“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永乐”是明成祖的年号,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秀才对得可谓恰到好处。朱棣听后龙颜大悦,于是赐他为状元。

闻鼓对灯联。清朝浙江吴兴人闵鹗元自幼善对,常常是出口成联。某年元宵节,他随父亲到毛尚书家做客。毛尚书家里张灯结彩,主宾击鼓传花,唱和宴饮,好不热闹。席间,毛尚书雅兴大发,提议以元宵为题作联属对,以助酒兴。当夜恰逢乌云遮月,星光暗淡,一幕僚即景出一上联:“元宵不见月,点几盏灯为山河生色。”满座宾客苦思冥想,却没人能对出下联。这时,闵鹗元听得外面鼓声阵阵,不禁文思涌动,随口吟出下联:“惊蛰未闻雷,击数声鼓代天地宣威。”此联一出,满座宾客皆拍案叫绝。

谜联难倒皇帝。某年元宵节,清朝的乾隆皇帝让每位大臣都送一盏彩灯,上面写好谜语、对联或诗文送进宫来,以庆祝元宵佳节。元宵节这天,各式各样的彩灯挂满了御花园。乾隆与文武百官在御花园里赏诗文,猜灯谜,当走到纪晓岚献的彩灯前时,发现上面挂着一副谜联,上联为:“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即非家畜,又非野兽。”下联为:“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乾隆皇帝和满朝文武看了这副谜联,虽然绞尽脑汁,但还是被难住了。最后,只得让纪晓岚揭开谜底。原来,谜联是打两个字,上联是“猜”,下联是“谜”。

这些灯联,读来妙趣横生,令人叹为观止。

正月十五看花灯

文/人生如水

欢乐总是短暂的,羊年春节的盛宴很快成了过眼烟云,人们又开始了新的一年的忙忙碌碌。今天是羊年的元宵节(正月十五)。闲来无事照照镜子,60多年的风霜悄悄在额头刻上几条皱纹,而今天的元宵在我心中已不仅仅是节日了,而是一种念想,让我思索让我欣赏。虽然随着物质生活的丰裕,我已看到了足够的花灯、足够的焰火、足够的繁华,但心中却还是时时想起儿时的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我的家乡在吉林省的东北部的舒兰市,是个煤炭资源枯竭的矿区,最繁盛的时期,这里居住着10多万矿工和家属,而棒槌沟是舒兰矿区的一部分,远离矿区中心。小的时候,在这座的偏僻的矿区中,元宵节在我的记忆中就是吃元宵。

那时的棒槌沟矿区,居住着万名矿工和家属,因为是新开发的矿区,生活条件不好,方圆2平方公里,只有一座食品商店,很少有人家买元宵,即使想买也很难买到。家家都是自己做元宵,那时我还不知道什么是汤圆,只知道元宵,我们吃的元宵基本都是白糖馅的,好吃倒是谈不上,味道比现在的汤圆可差远了,不过,这也是一年才能吃一回,所以吃起来还是很香甜的。

那个年代什么都凭证凭票供应,北方城镇居民很少供应糯米,只有过年这个月才每人供应1-2斤糯米,每年快到元宵节的时候,母亲就把这几斤糯米磨成水面。先把磨成水米粉用纱布凛干,然后揉成团,再把白糖加上点面作成馅,在母亲的两只巴掌间一个个大小均匀,白白圆圆的元宵就做成了。

自家做的元宵和东北的粘豆包没有太大的区别,区别就是元宵是粘大米的,而豆包是大黄米、粘苞米或粘高粱的,元宵比豆包小,可以煮着吃,粘豆包的馅是豆沙的,元宵的馅是白糖的。慢慢地,生活好了起来,现在没有人作元宵了,超市里一年四季都有现成的汤圆,价钱也不贵,自己做元宵过节也渐渐淡出了我的记忆……

岁岁元宵,今又元宵。元宵节前我特意到春城的大街上采风,春城的大街小巷两旁早早地挂起了各式的红灯笼,为节日增添了几分喜庆。漫步灯下,想象着如潮的人流和春节期间才开始的花展,拍下很多的花卉和各式的灯笼。正月里短短的十多天,我们吃罢年夜饭,又是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接着就是闹元宵,不到这个时候,这个春节的欢乐就算没完。一晃我都跨进了人生的花甲之年,许多关于元宵节的事总会在这个时候勾起我的回忆。

按照中国的传统,过元宵节,灯应该是主角,但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矿区的元宵节似乎灯笼从来没有当过主角。只有一种灯笼,那是珍藏在我心中的一盏明灯,随着岁月的变迁愈发变得明亮,照亮了我的童年,也照亮我的奋斗历程。早些年,居住棒槌沟的我,是那般向往城市人的生活。在我的印象里,棒槌沟太宁静了。棒槌沟的夜是如此漫长,没有电视看,没有文化生活,即使在元宵之夜,也不过听几串零散的爆竹噼里啪啦响过,看几许零星的烟花在空中散开,然后,就是孩子们的世界了,他们提着自己扎制的灯笼疯跑到半夜才回家睡觉,在我们这嘎达,过了正月十五,年也就基本结束了。

一转眼,我已在省城长春生活了九年了。如今生活在一天天变好,关于元宵节的记忆也在不断更新。从春节到元宵节,走在长春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悬挂着的大红灯笼,成串、成排、成片,各种树木上挂上了彩灯,到处火树银花,煞是好看。这些灯笼虽然红火,但看来看去基本上都是一种样式,圆圆的宫灯或者是流光溢彩的电子灯。甚至上面还印有商业广告,热闹的很,把整条的大街装点如同白昼一般,这就是城市中的元宵节。

在我眼中,矿区与城市的元宵节有区别:一个是静,一个是闹。城市里的元宵节,是灯的代名词,这是我在城市中经过的九个元宵节的体验,也正是因为这种体验,彻底打破了我一直以为的,元宵节只是吃元宵的概念。慢慢地,我也喜欢上了城市里的元宵节。当夜幕降临,我和许多人一样,带上家人走出家门看花灯。缺憾的是今年长春没有灯展,没有焰火,不像往年那种整个城市笼罩在立体色彩的氛围中。

元宵节的前两天,专门跑到春城繁华地段去看灯,没有更多新奇的,只是夜晚的时候,主要街道布置的流光溢彩,元宵之夜春城的月色是含蓄的,生动的夜空,用它那梦幻般的眼睛凝视着广袤大地,观赏着人间飒爽奔放的激情。然而,白天的春城却是另一番景致,走过繁华商业区重庆路,这里的路灯别具一格,每个路灯上挂着一串小灯笼,虽然春节已过,但是街道上仍然是熙熙攘攘,当然是年轻人居多,我来这里主要是寻觅元宵夜的灯展,既然没有灯展,我还是看花去吧。

穿过人民广场,来到人民大街上的儿童公园,这里从2月16日到3月6日以“红梅踏雪、花开富贵”为主题进行花展,儿童公园的花卉展到是热闹非凡,成片的灯笼和花卉,把花卉展装扮的分外妖娆,大红灯笼和装饰的花卉,构成了一支令人吟唱不尽的春的进行曲,饱含着环宇间辉煌而灿烂的内容!斑斓多彩的鲜花装饰着元宵节的美好,使我感到仿佛走进了明媚而温馨的春天。在这花灯的世界里,洋溢着欢快,充满着浪漫,展示着美满与祥和。

因为回老家过年,刚刚回到春城,看花展的确有点晚了,雍容华贵的牡丹已经开败了,但是其他的木本、草本花卉仍然盛开着,在冬天里看这些花卉格外鲜艳。特别是那些花期较长的蝴蝶兰、大花蕙兰、君子兰、贴梗海棠、金丝海棠、梅花争奇斗艳,尤其是那小小的迎春花,泛着鹅黄,看见她就仿佛感受到春天即将来临了。温室外面依然冰天雪地,白雪皑皑,那些人造的假花和红灯笼在白雪和日光的映照下,格外醒目,中国年、中国红,在这里一览无余。

元宵的花灯是一首深情的诗,是一首欢乐的歌;是春天的前奏。元宵节,是今年第一个月圆的日子。远离家乡的我,总会在万家灯火这一刻想起家乡,尽管是刚刚告别亲朋好友,但我还是会拿起电话,问家乡的元宵节怎么样,那一刻,我的脑海里满是回忆,其实我是个恋旧的人,更是在感叹生活。这个传了千年的节日走到今天,不知道有多少事需要我们去回忆。其实,喜欢回忆也是对今天这份生活的珍重,记着那时的生活,就是记着那时的人,也就记住了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们在不同的年份对过元宵节的感受是不尽相同的。如今元宵很多传统的内容正被改写,发短信、打电话、看电视、玩电脑等新的过节方式得以普及。这固然是时代进步的标志,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不知怎的,我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常常想起元宵节的诸多往事,由衷地怀念小时候的元宵节,——这不仅因为我从中得到了许多物质和精神享受,更因为那里面蕴藏了原汁原味的传统习俗,那可是每一个华夏子孙都要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啊!

元宵节

文/余运桥

每到元宵节,娘总要做一些热粑团子。那真是一道美食,半湿不干的米粉包住一些野地米菜,放在蒸笼里蒸熟,散发着扑鼻的香味。家乡盛产稻米,老家人就地取材,无意间就做成了这样一道美味佳肴。我离开故乡二十五年,在异地过了二十五个元宵节,节日餐即使再丰盛,也抵不过那热气腾腾的热粑团子。幼时家穷,上顿不接下顿,能吃饱饭就不错了。但娘一到元宵节,总要变戏法似地做上几个又白又胖的热粑团子让我们解馋。现在回想起来,那该是一种怎样的奢侈啊!

如今又遇元宵节,我忍不住打电话给娘,问她做了热粑团子没有?娘笑笑说,你还在想那个东西!今年没有准备米粉,没有做。我不禁怅然,随后又释然了。热粑团子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许就是穷的象征,如今已是21世纪了,有些陈旧的东西也该扔扔了!但我却扔不掉,那段岁月挥之不去,深深地铭刻在脑海里,总是那么任性撩人。我曾经揣着热粑团子上学,一个上午冷却下来后的冰冷坚硬,那一顿顿中午饭至今嚼起来还是那么香甜味美。我曾经提着热粑团子跟着父亲、娘,还有姐姐们下地劳动,就着沟渠里的水解决一顿温饱,滋味咸涩却是多么的自由惬意!然而现在这一切竟然都没有了!

这个元宵节,我只能守着电脑编一些莫名其妙的文字,忙碌着一些无关紧要的会议,应付着一些半真半假的人事,说着一些言不由衷的话语,下班后还要赶一顿伤肝闹胃的宴席,又如何抵得上热粑团子时的岁月那般纯粹真诚?!这不是矫情,时间老人已容不得我去矫情。每每我就想,一家人围坐在一张四方桌上,哪怕是蹲在瓦屋前抑或是坐在屋前的石凳上,大口大口嚼着热粑团子,甚至来不及眺望远处裸露的田野、歪斜的老楝树、弯曲的小河……那种真挚的温馨从心底油然升起,好不令人心往神驰!

七十七岁的娘和父亲真的老了,他们已经没有劳力去碾米粉了,又如何做得了热粑团子。从村子到小镇,也许就只有大几百米远的距离,但那是多远的一段路程啊。就像我,一千一百公里的路程,乘一趟飞机才一小时十分钟,坐一趟火车才十六七个小时,自己开车也不到两天时间。为什么回不去,为什么不能与娘和父亲过一个所剩不多的元宵节?无数次我问自己,都无法解释得合乎情理。也许是担心糟糕的车技,也许是发愁经济的困局,其实都不是,是孝道的日渐伤逝,是世俗吞噬了那些久远的记忆。

我已不是我了,下一个元宵节我必须回去,找回我自己,去掉那些积重难返的城市病。我自己去碾米粉,我自己去挖野菜,向娘学做热粑团子,做给娘和父亲吃,然后醉倒在故乡的怀里,听风、看雨、忆久远的乡俗人情!

滚冰和撒灯

文/佟才录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到了,看着满大街五彩缤纷的花灯,我不禁想起儿时元宵节在乡下滚冰和撒灯的经历。

儿时生活在乡下,除夕刚过,我们小孩子便开始惦记着过元宵节了。因为在元宵节,我们可以到井台边自由自在地滚冰,还可以在街上尽情地撒灯玩儿。

那时,每年元宵节的晚上,我们小孩子一般都要来到水井边滚冰。那时乡下没有自来水,人们吃水全靠一口辘轳水井,井工每天早起吱吱呀呀地摇着木辘轳,把水从深井中一桶桶摇上来,然后倒在一个方形的铁槽子里,村民们用水就担着扁担来挑。一到寒冬腊月,滴水成冰,水槽四周就冻结了一层厚厚的光滑的白冰,每次人们来水槽担水,都得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会人仰桶翻。人们都恨死了这厚厚的积冰,可它却成了我们孩子的天然乐园,我们放学或放寒假,一写完作业,就会偷偷溜出家门,来到水槽边溜冰玩,常常把衣服弄得很脏,回家自然少不了母亲的一顿骂。但我们没两天又会忘个一干二净,屡骂不改,照溜冰不误。只有一天,我们玩冰是不会挨母亲骂的,那就是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母亲不但不骂我们,还主动叫我们去井台边滚冰,母亲说滚得越远越好,元宵节这天滚冰,不仅能滚走疾病和晦气,还能滚来健康和财气。

滚完冰,每家每户就开始撒灯了。那时的乡下人家穷,元宵节扎不起花灯,但乡下人自有乡下人过元宵节的方式,他们撒灯过节。早在夏秋时节,他们就收集起一些锯末子,晒干了留着备用。元宵节来临时,他们把锯末子浇上一点汽油或煤油,然后从自家庭院开始,每隔两米撒上一堆浇了油的锯末子,并把锯末子点燃,一盏盏飘摇跳动的灯火照亮街道,一直延伸到井台边。第二天,长长的街上就留下了一坨坨黑灰。据老人们说,撒灯是为了让自家的祖先和天上的神明可以沿着灯火回到自己家中,为自己的家人增福添寿。

那时,能撒得起灯的人家不多,因为汽油昂贵也不好弄到。我们村子里年年必撒灯的,只有一户郭姓人家。郭家男人在城里做差事,媳妇在乡下,日子过得令人羡慕,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媳妇给他生了四个丫头,可他想要个儿子,于是,每年的元宵节,他都特意从城里赶回家来撒灯,长长的灯龙一直延伸到村外的小庙里。果然撒了没几年,他媳妇就给他添了一个大胖小子,自那之后他撒灯的积极性更高了,直到他举家搬进了城里才歇了。

如今的元宵节,乡下人也不时兴撒灯了,他们也像城里人一样,买回鲜艳的大红灯笼,在自家门口高高地挂起来,昭示着乡下人今天的日子,红火火,节节高!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