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的散文

2022年12月19日经典文章

玻璃的散文(精选24篇)

一件亏心事

文/徐美菡

人们常说,朋友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座桥梁,是生活中一缕温暖的阳光。可我却做过一件亏心的事,失去了一个最好的朋友,失去了一份无法挽回的珍贵友情。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的好日子,我早早地起床,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后,就邀请了我最要好的朋友来我家玩。我热情地拿出了所有的玩具和她一起分享。突然,我想起我还有一个宝贝没拿出来呢,我从里屋拿出了那个宝贝。这是一个浑身闪着光的,晶莹剔透的玻璃球。朋友见了,羡慕的说:“哇塞!多么漂亮的玻璃球,我也好想有一颗呀!”我们玩得很开心。

等朋友走后,我发现我的那颗玻璃球不见了。我想都没想就断定是她拿走了,因为从早上到现在,只有她来过我家,而且她那么喜欢那颗玻璃球。我怒气冲冲地追上她,说:“亏你还是我的朋友,我对你这么好,你却偷了我的宝贝玻璃球,快点还我!”“我,我……”她吞吞吐吐的,我更加肯定就是她拿的,我气冲冲地跑回了家。

从此我再也不理她,有几次她想和我说话,我也不搭理她。后来她转学,回老家了。

要过年了,我和妈妈打扫屋子时,无意间在沙发底下发现了那颗玻璃球。后悔的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滴在玻璃球上……

我和好朋友这份珍贵的友情永远挽回不了了。

一块碎玻璃

文/侯兴锋

路上,扔有一块碎玻璃,我停下来,把它拾起。不为别的,只为方便路人行走。

其实,这路人中当然也会包括我自己。

这儿有个深刻的小教训。

几天前,我接女儿放学,在离家不远的路口,路中间不知谁丢弃了一块砖头。我左躲右闪没有避开,“咣当”一下把我的电动车颠得老高,“啪”地一声,车篮子里的一瓶小磨香油掉下来摔得粉碎,扑鼻的香气立时弥漫开来。

我心疼得一脚把砖头踢出好远。

女儿说:“把碎玻璃拾拾吧,别扎了别人的车胎。”

我气道:“管他呢。”

晚上,在纺纱厂上班的妻突然打电话来说:“赶紧过来帮我扛车子,车胎扎了。”

我急忙问:“在哪儿?”妻说:“路口。”

我心里一咯噔,嘿,这个巧劲!

当我气喘吁吁地把妻的自行车扛到家时,女儿适时地递过来一条毛巾。我擦着额头的汗,心里面却是一阵阵的懊悔。

这时,女儿哲人似的对我说:“爸爸,你知道吗?行走在同一条路上,你和别人的车胎被扎的几率是一样的。所以,弯腰捡起一块碎玻璃,为别人也是为自己。”

我信服地点点头。

第二天,我早早起床,赶到路口,细心地把那一堆碎玻璃清扫干净。经过的路人看到后,纷纷向我点头微笑,有的甚至专门停下来和我热情打招呼。

我体验到了被尊重的自豪,那一刻,我的内心充满了明媚的阳光,一身的轻松,一脸的快乐。

从此以后,只要在路上看到有碎玻璃或小钉子,我都会把它拾起,尽管不会有一个人知道。

有时候,我常常想,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路途上,又何尝没有这样的“碎玻璃”呢?比如疏懒,比如懈怠,比如坏脾气,比如坏习惯。如果你只是心不在焉地走路,得过且过,而不去把它改正掉,清扫掉,它就会时不时地扎伤你的脚掌,阻滞你前进的步伐,那么,你的人生就会走得亦步亦趋,跌跌撞撞。如果你能不断地审视自己,反省自己,并能及时地清除掉这样的“碎玻璃”,那么你的人生大道才会畅通无阻,越走越顺。

童年印象

文/高嘉帅

过年了。俺们农家人总是要把房屋打扫的干干净净,扫除一年的灰尘,留下一年的幸福。“二十四扫房子”,我帮奶奶扫房子。毛手毛脚的我,不小心碰触到了柜子角落里一个装奶粉的铁皮罐子。随着“啪啪声”,“大珠小珠落玉盘”,只见一些五颜六色的玻璃球,有白的、黑的、蓝的、玛瑙绿……和地板砖相碰击,发出清脆悦耳耐人回味的“交响乐”。这一阵“啪啪”的玻璃球声响,招来了我的堂弟表妹。兄妹几个似如春天里在草地扑蝴蝶一样争着捡玻璃球。蹦跳着的玻璃球在冬日的阳光下交相辉映,闪闪发光,将我带回了那无忧无虑的童年。

小时候,家乡小卖铺是我总爱光顾的地方。我时常缠着奶奶,从她那里讨上块儿八毛的,去玻璃柜台里寻觅我喜爱的玻璃球。每天放学后,我和其他孩子们一样。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儿,把脸贴在玻璃柜台上,觊觎那一罐罐五颜六色的玻璃球,吵吵着要老板给拿自己喜爱的玻璃球。

放学铃声一响,一个个就如小燕子一样跑回家,仍下书包,揣一兜玻璃球撒丫子就往外跑。奶奶的呼唤还没传入耳朵,我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我们相约而来的几个“死党”,裤兜里都装满了鸣响的玻璃球。我这几个“死党”,我快他们也不慢,一般等我跑到约定的地点,早早便有伙伴在地上划方格,准备“开战”了。

我们或两两成群结伴为战,或挤在一起大混战。混战的游戏规则是:我们一起站在方格的一边,向方格内投球,按球在方格内的前后顺序依次弹球。如果你把球投到界外,那就相当于你自动弃权了,只能等下次开局,其余人把别人的球弹出界外就算赢了。

每天的战绩有正有负,赢得时候自然眉飞色舞,双手紧紧捂着装满玻璃球的裤兜,小碎步伴着玻璃球奏起的凯歌跑回家。回家后拿个脸盆过来,倒上水,小手揉搓着要把“战利品”洗干净,捧出洗干净的玻璃球,一颗颗装入奶粉罐子里。晚上睡觉的时候,要将奶粉罐子放在枕头边,紧紧地抱在怀里,在奶奶的呵护下进入甜美的梦乡;输的时候,自不必说,两手空空,垂头丧气地回到家,在一遍遍数过罐子中剩下的球后,咬牙切齿“明天一定要赢回来”。每当这时候,奶奶总是抚着我的头,然后塞给我几毛钱,接着到小卖铺的玻璃柜台前,挑拣十几个五颜六色的玻璃球,这时“输球”的不快早已丢到了九霄云外。

“你在他乡还好吗?”长大了,为了求学、为了事业,玩伴们各奔东西。过年了,童年的“死党”们相继回到了家乡,相聚在一起。让我们在一起回味着儿时的欢乐。

玻璃翠

文/流光易抛

在诸多的花卉中,玻璃翠是最好养的。我家的阳台上繁殖力最强、盆栽最多的就是这种花。

这种花身材矮小,茎杆粗壮,有着肥硕的肉质叶片。株冠呈球形,姿态优美,是一种很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

这种植物有着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拿它的繁殖力来说,无花草可比。除了仙人掌,你见过哪一种花卉的叶片具有繁衍子孙的能力?玻璃翠就有。无论春天还是夏天,甚至秋天,只要随便摘一枚叶片插在土里,保持土壤湿润,不几天,叶片的叶柄处准能生出一些白色的根须,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长出微红的茎来,茎上顶着几片碧绿的新叶,叶片小拇手指盖大小。如果你急不可耐的想要大的,也可以速成。从母体上折一枝,大小不拘,插在潮湿的土里,不久就能生根成活。

玻璃翠另一不同之处是很少开花,只有养到一定年龄,遇到适当时机,才偶尔开花。就像昙花一现,铁树开花稀奇,竹子开花也稀奇,玻璃翠开花更稀奇。我养了十几年,也无缘一睹它开花的风姿。有一次去澡堂,有幸看到了它开花的样子。洁白的喇叭形的娇小花朵,伸出细细的花柱,花柱上擎着一粒花蕊,羞羞答答的样子甚是惹人爱怜。然而,许多花朵簇生在玻璃翠顶端,倒也很有气势,如一片白云浮在绿色的山尖上。

有人说这种花会散发出一种有毒物质,不宜放在室内。看着它那通体碧绿的样子,如同一堆人见人爱的翡翠,怎么会有毒呢?我常常选两盆最大最美的放在客厅里,也没觉有什么不适。相反,倒养眼提神,为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和滋味。

可惜,正因为玻璃翠的繁殖能力极强,所以就必然导致它有某些缺点。严寒的冬天,它很容易冻僵,当你发现它的叶片变薄绵软而有脱落的迹象时,它的根已经腐烂了,茎内的水分已经流失了。如果你不担心它排出的“毒气”,可以请进温室内,帮它躲过一劫。待来年春暖花开,它一定会知恩图报,还你一个更加生机盎然、赏心悦目的绿色世界。

这种花就像一类人,虽然出身贫贱,在清苦的环境里生活着,然而自得其乐。危难关头,只要有人肯拉他一把,他一定会记住你的恩德,尽力报答你。这种人虽然仪表并不华贵,但骨子里透着一种美,那就是懂得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透明的门

文/喻军华

我就像一只爬在玻璃上的苍蝇,前途一片光明,却找不到出路。

——题记

阳台与客厅之隔,四扇对开,银色铝合金镶嵌玻璃的拖移门。

刚搬迁住进去的头天下午,我提着清洗过的一桶衣服,准备穿过客厅凉晒到阳台上。一不小心,我的额头砰的一声撞到玻璃上,眼镜片也啪嚓一声与玻璃相撞。我赶紧后退两步,放下塑料桶,揉揉前额歪着头仔细打量那门。拖移门确实关着,玻璃锃亮透明,与空气融为一体,倘若不仔细观看,倒真像客厅与阳台之间不存在阻隔一样。我不由得暗自笑起来,过去移开门,提起塑料桶走进阳台。

此后几天,我留意着这扇看似不存在的玻璃门,总算没有再发生与它“打架”的事情。然而过后不久,当我疏忽它的存在时,又接二连三地撞到这扇透明的门上。有一次,因行走过于匆忙,我的额头撞出了一块血瘀。还有一次,或许思想在别处,竟然把左眼镜片给碰裂了。如此,这么一扇门,开始真正地引起我的重视。我想,这么一个羁绊,宛若我们匆匆地往前行走时,未曾留意,莫名的突然横空出现一个绊脚,让我们措手不及摔得惨重。并且,当我们摔倒后,还只能哑巴吃黄连。是啊,障碍随时随地都在,我们不能忽视它的存在。否则,受伤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于是,这以后,每逢上阳台,到玻璃门前时,我都会驻留脚步,看玻璃门是否开着。

刚开始那么一段时间,因为没有惹上它,对此我还挺得意,心想不管这玻璃门隐形也好,现形也好,反正再也伤不到我。可时间一长,我就觉得太麻烦。每次经由客厅去阳台,一临近,就神经兮兮地停下脚步,看看玻璃门是开是关,有时还要伸手过去摸一摸验证,然后才敢迈步进阳台。这不纯粹折腾人吗!

终于有一天,我突发奇想,设法将四扇门卸了下来,搁在客厅左边的墙上。看着客厅与阳台之间空荡荡再无阻挡,我不由得如释重负。

然而好景不长。某天,房东进房间收房租,她看见搁客厅墙上的玻璃门,脸上顿时阴云密布。

“你怎么能随便拆卸房间里的东西呢!”她很不客气地说,“你这样做太不负责任了。赶紧把玻璃门装起来。”

我连忙解释,说这门怎样怎样给我的生活带来不便。可房东根本不听,坚决要求我把门重新安装好。否则,退租!

房东走后,我盯着那四扇门发了好一会呆。无奈,我只好又把它们一一装上。

此后,我再次陷入神经兮兮的生活中。

玻璃隔着热浪和清凉

文/流沙

一位穿着橘黄色上衣的环卫工人,几乎紧贴着大厅的落地门站着。大厅里冷气十足,她站的那一侧刚好拉了窗帘,她大概是想获取一点凉意。

我说,您可以进去的。

她反而不好意思起来。“我身上很脏,汗多,臭的。”我朝她看看,五十多岁的年纪,很瘦,很黑,很腼腆。

当天的气温38摄氏度,这座城市已经遭受了连续一周的高温轰炸,柏油马路也被晒化了,汽车开过,路上就会“吱吱”作响。

我走进大厅,里面好凉。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个个年轻,她们梳着同样的发型,身上散发着职业的、青春的、迷人的味道。

一位年轻的姑娘走上前来,轻声问:“先生,你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我透过落地玻璃门,看到那位环卫工人已经走到街前面,站在一棵香樟树的阴影里,香樟树叶在沙沙作响,一阵一阵的微风吹过……我想,她很惬意。

生活就像大厅里的清凉世界和外面的热浪滚滚,因为人生境遇,有着天壤之别。即便是隔着一层薄薄的玻璃,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维系这两个世界的东西,也许只是一句问候,一个善意的邀请或是一个浅浅的微笑。

但其实谁也改变不了这一切。幸运的是,人总能各安天涯,自得其命,顽强得很。

年前搬入了新大楼,有时候值夜班,总在凌晨一点多下楼。楼下的保安七倒八歪地睡着,听到响动,有个保安一个激灵站起来,朝我敬礼。我笑:“晚上就别敬了,你们领导又看不到!”他就睡意蒙眬地笑。

第二天下午与保安再遇上,我在停车,他大声说:“停车费每小时五千。”我大声答:“一定给。”两人相视,哈哈大笑,旁边的人莫名其妙。

这样的时候,总觉得这个世界还是好的。

腊八腌腊八蒜

文/俞益萍

腊八节那天腌腊八蒜,是许多地方的民俗;尤其是在我的家乡,更是被父老乡亲所看重,它和这里淳朴的民风有着直接的关系。

记得小时候,农家的日子还是相当紧巴的,但再怎么紧巴,大年初一总是要吃上一顿饺子。有了年饺儿,当然要有腊八蒜了。没有腊八蒜,就吃不出浓浓的年味来。再说,腌腊八蒜的原料只有蒜和醋,家家户户都能腌得起。

为了能够腌制腊八蒜,每年开春,冰凌还没有化尽,母亲就把院子东南角的那块只有土炕大的闲地散上圈肥,用铁锨翻透,把大小坷拉捏碎,再将去年留下的红皮蒜头掰开,一瓣一瓣按到土里。待蒜瓣在土里抽出新芽后,母亲就会给它们及时浇水、松土、锄草,就像伺候一群娃娃那样细心。到麦熟季节,大蒜成熟了,母亲把它们拔下来,抖掉泥土,编成蒜辫子,挂在屋檐下,一直到腊八那天才摘下来。

当时生产队搞副业,开了一间醋坊,做出来的醋能够酸倒牙,很受附近村庄人们的欢迎。平日,谁家用醋,记上帐,年终分配时从工分里面扣。但每年腊八节的前一天,每人可以免费分到半斤醋用来腌腊八蒜,这可能是那时社员们唯一的一份福利了。

腌腊八蒜需要瓶子和罐子。那时,每户人家里很难看到玻璃瓶子,因为没有人家舍得花钱去买水果罐头。那时的水果罐头都是用玻璃瓶做包装的;没有玻璃瓶子,只能够用瓷罐子,那样就没有了观赏价值,就不能透过瓶子看大蒜是怎样一天天变绿的。要想检查蒜绿到什么程度,只能够捞出来。以至于,能拥有一个玻璃瓶子腌腊八蒜,成为我儿时的一大奢望。

有一年,一位亲戚因病住在镇子上的医院里,母亲带我去看望,看到病房的窗台上有两个空罐头玻璃瓶子,这位亲戚看出我对玻璃瓶子很感兴趣,就送给我。也就是这两个玻璃瓶子,我家用它腌腊八蒜用了好多年,一直到我外出参加工作,这两个瓶子还在。

每年腊八节,我都会从屋檐下摘下红皮蒜辫子,剥上二十多头蒜,然后到醋坊排队等着免费灌醋。回来后把蒜一瓣一瓣放进玻璃瓶子里,倒入醋后,盖上盖子,放在堂屋的老式方桌上,天天看它变绿了没有,绿到了什么程度,一直欣赏到除夕。

大年初一起五更后,放了草鞭,母亲就把饺子煮熟了。此时,我会把整瓶子腊八蒜放到饭桌上打开,用筷子把它们夹出一些来,然后再倒出一碟子醋。这绿如翡翠的腊八蒜在色调枯燥的冬季里,看来更显得可爱。尤其是把饺子蘸上腌过腊八蒜的醋,一入口,提神、提气、提味儿,那味道真是美极了。有了这腊八蒜和腌了腊八蒜的醋,这年味儿才显得纯正、道地又喜庆。

我的小秘密

文/李瑞娟

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秘密,你们一定想知道我的秘密是什么吧!那让我来告诉你。

那是暑假的事了。我像小鸟一样从课外班飞到了家门口。“老妈,我回来了!”“不是经常告诉你回家直奔书房,不用告诉我了!”……面对每日必须有的一连串“唠叨”,我有些不耐烦了,可我家“总司令”的问话怎么敢不回答呢?唉!无奈!说着,我垂头丧气地走进了书房。接下来让我万分可怕的一幕发生了……

我把玻璃书架打碎了,这可如何是好?这个玻璃书架是爸爸从欧洲给我买的,摔碎了老爸会揍扁我的!三十六计,“收”为上计!我焦急地自言自语着,“只好这样了!”然后我偷偷摸摸地走到了厨房,拿出扫帚,我打算用扫帚收拾玻璃碎片,幸好老妈没看见,要不然我死定了!然后我把这堆“烦人”的碎片扔到我的小垃圾桶中,大功告成!做完这些碎片的善后处理工作,我就去心安理得地写作业了……

真是“瞒得过初一,瞒不过十五!”第二天下午,妈妈问我书架呢?我支支吾吾地答道:“我……我把它……摔碎了。”顿时,我的脸红成了苹果。不过出乎我意料的是,妈妈不但没有“凶神恶煞”地批评我,反而心平气和地对我说:“媛媛,你干了坏事,又隐瞒事实,不是等于错上加错吗?”听了妈妈的话,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从此我再也不和妈妈隐瞒事实了。

玻璃房

文/沙舟

多年以后,手捧电脑窝在舒服的沙发里,沙发套是我喜欢的蓝色粗布格子,茶几上摆放着精致容器盛放的现磨咖啡,餐桌是我喜欢的怀旧色,地板是原木的,最最重要的:这是一所玻璃房子,阳光透过玻璃从四面八方照进来,温暖每一个秋意浓的清晨、午后……

此刻,办公桌前的电脑接收器又开始不合时宜地响起,打乱了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幻想。最近被这“咚咚”的响声搞的要神经质了,只要听到哪里有“咚”的响声就会不自觉的伸出手去拿东西,还不忘作出带耳机的动作。自从单位开始使用电脑接收器,办公的时候就基本与这电脑粘在一起了,离开片刻都怕又漏接了电话,而这个电话还刚好是高层领导或者哪个无德暗访组打过来的。

这是一个三面都是玻璃的房子,确切地说这是一个三面都是玻璃的办公室。新办公楼还没竣工的时候,我和同事迫不及待的跑来看过,她说你就放心吧,这个玻璃房子铁定是你们的了。我一脸不屑:谁愿意在这样的透明环境中办公谁就是傻子。然而十一刚过,搬迁的通知就下来了,完全没有选择的余地,乖乖搬到玻璃办公室办公。底层公职人员最大的特点就是服从,没有原则的服从,因为一旦不服从,在领导眼里你就成了堕落份子,说不定哪天领导看你不爽了,你这铁饭碗也就保不住了。于是只能乖乖的搬迁。

现在在这玻璃办公室已经工作了快半年了,也慢慢适应了这透明。起初透过玻璃看到有人从大厅进来,总是要精神高八倍的正襟危坐,有时领导进来还不忘展现下关怀给你挥挥手,你只能微笑着挥手回敬。大概全天下的领导都很享受阅兵的快乐,当他们挥手致意“同志们辛苦了”的时候,内心的自豪绝对高过对基层公务人员的怜悯,而基层人员的那句“为人民服务”当然也只是说给领导听听而已。

透明带给人的压力是无形的,可是领导才不在意这些,他们以为底层人员的透明就代表他们的透明。于是这压力自然而然就落在底层人员身上。每天面带微笑、正襟危坐、寸步不离,标准的接待礼仪、标准的普通话。当然,养成这样的习惯也并非不是什么好事。

听说日本有一种解压方式,就是把领导的头像做成模型,放在一个封闭的房间,工作人员下班后可以对这个模型做任何的动作,不用担心领导来找你算账,也不用担心你的任何言行会激怒领导。我倒不想对领导表示什么不满,只想给我一个工具,我把这玻璃办公室的玻璃砸个粉碎。

核桃与靴子

文/雨巷诗人

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曾经说过:一副好的油画闭着眼睛就能摸到。

雨巷也喜欢画油画,喜欢在松节油的淡淡香味里,用画刀堆砌油画的肌理,堆砌自己的梦想。尽力做到形神兼备,视觉与触觉统一的艺术效果。在创作油画《核桃与靴子》的时候,尽力用画笔做出靴子的磨面效果,使我们闭上眼睛就能摸到。

一只新款马靴交到雨巷手中,说是让我创作一幅油画,好赠予欧洲客人。这是我们领导对雨巷的信任,又是对雨巷的重托。那么,如何完成这幅油画?!雨巷曾经把她置身于蜡烛和书籍里,营造一种暖暖的氛围。但是,马靴却丧失了很多细节,这对于讲究细节的雨巷来说是不能原谅的。怎么办?经过一夜的冥思苦想,最后终于决定把马靴放到自然光线下的玻璃茶几上,让自然光线来对她的迷人细节做淋漓的诠释。同时,搭配一颗打开的核桃,寓意我们与客户之间合作共赢,共同打开丰硕成果。同时,“核”谐音“和”有和为贵之意。而玻璃茶几又映衬出景物的倒影,使之相映成趣。

于是,雨巷一大早就爬起来到菜市场买回一些核桃,边创作边饱口福。力求细精微至广大,用古典写实的技法,独特的视觉来来展现马靴的迷人之美。

背景采用略带变化的墨绿色背景,映衬出靴子阴影部分。玻璃边缘的高光闪烁着玻璃的光洁与硬度。靴子的口部更是分毫毕现,细到纤维,细到口部的刀痕,细到针车的线印,细到隐约的内里。古铜色的金属拉链彰显着复古的欧洲风范。经过抛光打蜡的楦头不仅闪烁着她的硬度,细看还有皮料的毛孔和擦痕。而鞋跟线条的力道和刀痕更是说明了我们兆吉人对鞋子的精益求精。在这里一切都是美的,包括人工留下的痕迹。

这幅画从构思到创作直至完成刚好一个月时间。一个月时间,犹如自己的孩子,雨巷看着她从诞生到成长,直至长大成人。如今,她要出嫁,可总不能让她光着身子吧?于是,雨巷昨天专门到画廊给她定制了精美的画框。尽管有万般的不舍与留恋,但终究还是要把她送人。雨巷只能祈愿她嫁个好人家。

正如诗人海子所说: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是啊!想她的时候,我只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窗上霜花房后雪

文/郭占海

幼时住的小草房很局促,三扇窗只有中间那一扇有片透明玻璃,两边和大多数人家一样是用窗纸糊的。到了深冬,小屋难抵“风婆婆”的淫威,似乎要被冻个透彻。

早晨醒来,薄薄的一层窗纸上结了厚厚的白霜,把屋内遮挡得更加阴暗,那白霜像是银白的丝绒,填满窗棂的每个方格子。当太阳升高,先照暖窗子上边的时候,窗格的霜化成水流到下面的窗格,下边的窗格便结成不透明的冰,嵌在窗格里。如果一连几天下雪,窗上的冰霜就会越来越厚,屋内更加幽暗。我常好奇地用手去抠那冰霜,大人发现时就会如临大敌地喝止,因为那冰和窗纸粘结在一起,一旦抠破了窗纸,就没法在寒冷的天气里修补。从窗上流下来的水,经过木窗台板继续流下,常常把土炕旁的墙泡坏,泥巴会在晚上睡觉时蹭到被子上。然而,其中也有些乐趣。在中间那扇玻璃上,每天早晨会看到各种奇妙的霜花,有时像一片广袤的森林,各种奇特的玉树琼花层层叠叠;有时像远近连绵的山峰丘陵;偶尔还会有天马行空、白云苍狗、银凤展翅、百鸟同屏的奇妙图形。霜结得厚了,那图案也和窗纸一样被冰绒覆盖,成为一幅天然的“绒绣”。万千变幻的霜花,在我童年的想象天空中无限地填充扩展、驰骋飞扬,丰富着纯洁的情趣。

有时我会在晚饭后小油灯点起的时候,观察那湿气儿贴在玻璃上任意地爬行游走,而霜花淡淡的图形一时不能固定,渐渐从下边窗框向上延展。等到早晨起来,又到那玻璃窗的霜花上冲着一个地方吹热气儿,直到融化出一个圆洞来,便从洞中向外瞭望,看雪下了多厚还是晴天了;或是把嘴唇和鼻尖贴到冰凉的霜花上,印出一个痕迹,再用手指画一个大圆圈,上方用指尖儿“舔”出两个小洞,这样,一个丑丑的“孩子脸”就会印在那儿很久。

我家的小草房在屯西头,两侧都是宽阔的田地,西北是辽远无边的大地。那时的风雪天比现在多,整个冬季都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因为没有遮挡,风雪恣意地扑向我们的小草房。到了只比我高一点点的后檐下,风雪被后墙阻挡后卷起,从屋檐上越过,于是,积下来的雪就与后墙之间形成一个空洞,叠塑成一道雪崖。雪崖上缘与屋檐相接,又形成一个雪坡,直铺到后房坡上。这时从后面看,我们的小房就是一个大雪堆。积雪会变得越来越“瓷实”,强度很大,成了我冬日的乐土。我在雪洞里钻来钻去,在里面继续挖洞,还可以从房坡上高高地向下滑出很远。

老天似乎有意拿我们的小草房调侃,一方面无情地肆虐,一方面又为它筑起一道厚厚的雪围墙,免受凛冽寒风的吹袭。我怀念那童年的情境,却不想再回到那样的情境中了。

未来的玻璃

文/石亚媛

玻璃,在现代人的眼里,是最普通的了。可是,在我的潜心攻关下,2040年,我把玻璃成功“升级”了!研制成了功能强大的“万能”玻璃。

这种玻璃内含有微小纳米空气净化仪,可以利用纳米空气净化仪多层过滤,把空气中的灰尘、杂质、细菌过滤,能随时净化空气,使房间内保持新鲜空气。即使在汽车尾气、灰尘多的场所,只要有这种玻璃,就可以保证你的房间空气清新。

这种万能玻璃不但能净化空气,还能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万能玻璃在天亮的时候,玻璃内的纳米太阳能电板立刻工作起来,为你的房间里的电器提供电能。一平方米玻璃储存的电能可以支持照明、电视、电脑、洗衣机等电器工作24小时。在烈日炎炎的下午,万能玻璃把热能变成凉爽的空气,让你清凉一“夏”!而在寒冷的冬天,万能玻璃能把寒冷,转换成温暖舒适的暖风,让你温暖一“冬”!

当你在疲劳困倦时,你的大脑脑电波立刻被万能玻璃读取。这时,万能玻璃智能器能为你自动从无线互联网点播一首适合你当时心情的音乐,让你心旷神怡。

这种万能玻璃还可以当做照明用的电灯,当万元能玻璃利用太阳能,蓄够电能时。一到夜晚,万能玻璃智能读取当时黑夜的情况,自动为你照明,发出柔和的光线。当电能用完时,万能玻璃里的荧光粉立刻产生化学反应,玻璃路灯就立刻亮起来,照得街道如同白昼一般。这样既节省能源,又绿色环保。

万能玻璃也可用在房屋建筑上。万能玻璃搭起的房屋,外面看不见里面,而里面可以清楚地看清外面。遇到地震,万能玻璃建的房屋承受力很棒,在记忆分子的支持下,损坏的万能玻璃会短时间里恢复原样,无需修复。

我研制出的万能玻璃,它会改变人类对新型能源的认识和利用,对人类的科学进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信我发明的万能玻璃,它将会获得世界“诺贝尔”物理学奖。

文/王镞清

雨打海棠,三分诗韵七分伤。

雨确实是诗意的。因为飘落的雨丝最易引发情思,所以感性的文人总是在雨上大作文章,挖掘其内涵,恨不得榨干它最后一滴诗意。他们经常浪费大量的笔墨借雨来抒发自己内心的忧伤。不知道是从何时开始,雨被掺杂上了感情色彩,明明就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却莫名其妙被冠上了悲伤的帽子。我不看好“雨是天空的泪”之类的比喻,可能是见多了麻木了,感到矫情了。虽然阴天或多或少用它的沉闷来影响人们的心情,但是,大家可不可以不悲伤,至少,不要增加雨滴里消极的成分。

打在玻璃上的雨滴,被自身的重量给砸扁,然后缓缓下滑,逐渐变小直至消失。忽一抬头,一条不规则整的泪痕赫然出现在玻璃上。当然,你也可以说,有一颗调皮的小雨滴,蹦跳到玻璃上,紧紧贴着玻璃想找个缝隙钻进去,却意外被风吹干,永远陪伴窗内的你。两者之间的不同全与你的心情有关。说起心情这个东西,永远是这么捉摸不透,时好时坏,乍好乍坏,受到一点外界影响就急速转折。雨作为外界影响之一,显得很无辜,明明就是单纯的云层运动,空气流通,却背负了改变人们心情的罪名。

不但月亮被从古至今的人的愁思给砸落了,雨点也要被从古至今的人的愁思给蒸发了。窗外的雨,还在稀稀落落的下,接连不断的朝着玻璃冲过来,前赴后继,像一个个赴死的勇士。澄澈的雨滴,未必比不上露珠的晶莹,如果它能够保留到晴天,也依旧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芒。

所以,我认为雨并不是忧伤的代名词,它是一张白纸,颜色随你调配。(王镞清)

鸟妈妈

文/欧正中

那是一个六月的下午。我坐在写字台前,一边欣赏着雨后窗外青绿的树林,呼吸着山里特有的清醒气息,一边构思着一些关于母亲的文字。

突然,我被一阵扑腾声打扰了思路。我轻轻地站起来,悄悄地来到卧室门口一看:嗬,一只鸟正站在窗外平台上,焦急地走来走去,似乎想穿过玻璃,进到屋里。

为了不惊扰鸟儿,我蹑手蹑脚地来到另一侧窗户边。我悄悄地撩起窗帘的一角,仔细地观察起鸟儿来。这鸟通体金黄,两翅略黑,个头中等。她在窗户外紧贴着玻璃,来来回回走了十几趟,尖尖的嘴时不时会碰在玻璃上,发出奇怪的声响。

终于,鸟儿走到了窗户的最右侧,那里有一条十多厘米的开口。她的头一下伸了进来,又急忙退了回去,如此反复三四次。也许是害怕鸟儿进来会弄脏卧室,我突然站了起来,猛地拉开窗帘。它愣了几秒钟,飞走了。

我又坐回到写字台前……

“扑扑扑……”卧室里又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我有些生气地冲到卧室门口,往里一看:一只金黄的鸟正站在床边上。它一见我,立即慌乱地飞扑起来,想要逃出去。她找不到出口了,竟几次撞在窗户玻璃上。

她掉落在地上,又马上飞到了床上。突然,她又用力一飞,这回却不巧,头正正地撞在了玻璃上。她掉在了地板上,翅膀张开,像断翅的风筝。我急忙跑进去,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把她捧了起来。

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观察鸟,而且还是一只如此美丽的鸟。鸟儿眼睛紧闭着,似乎并没有受伤。我想,也许是撞晕了吧。我的心里升起一丝隐隐的不安,我害怕她就这样死去了。

可她为什么非要进到屋子里来呢?我用眼光来回地搜索,蓦地,我心一惊,我看见墙角处站着一只小鸟!黄绿色的羽毛,煞是好看。小鸟正用天真又略显惊恐的眼神看着我……

我爱怜地走向小鸟。它扑腾了几下,似乎飞不了多远。我轻松地捉住了它。

我把鸟妈妈和小鸟带到了阳台上。我想把她们安放在阳台沿上,也许看见蓝蓝的天空,会激起小鸟飞翔的欲望。可转念一想,万一掉了下去,被小孩捡去……我为小鸟的命运担忧起来。我找来一个空纸箱,把鸟妈妈和小鸟轻轻地放了进去。安放好后,我又回到屋里。隔着玻璃,观察着纸箱里的鸟儿。我心里陡然升起一丝担心,我害怕鸟妈妈死去,那样的话,小鸟会成孤儿,小鸟可能会死去。

过了一会儿,我看见鸟妈妈的眼睛微微地动了动。很快,她睁开了眼。我的心跟着莫名地激动起来。鸟妈妈收起张开的翅膀,站了起来。她看了看身边的小鸟,一振翅,飞了起来,稳稳地落在了阳台沿上。可她并没有飞走。她回头看着纸箱里的小鸟,小鸟扇扇翅膀,并没有要飞的意思。鸟妈妈又飞了下来,如此反复五六次。小鸟扑腾着翅膀,几经努力,终究没能飞上去。小鸟落了下来,她歪着头,眼巴巴地望着妈妈和那美丽的天空……

鸟妈妈在阳台沿上站了一会儿。突然,她飞走了。

我的心跟着失落起来。看来,鸟妈妈也无能为力了。我呆在屋里,也觉得无计可施。我不能再去挪动小鸟了,我不忍心去碰触大自然的法则。

不知过了多久,突然,一个黑影在窗外一闪。我仔细一看,心里涌起一阵惊喜。是她,是鸟妈妈,她又飞回来了,嘴里还衔着一条大肉虫!

鸟妈妈在阳台沿上站了一会儿,便飞了下来,落在纸箱上,把那条肉虫喂给了小鸟。我的心里有一股暖流在涌动……

喂完小鸟,鸟妈妈又飞到了阳台沿上,一会儿看看小鸟,一会儿又警惕地望着四周。

就这样,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在不安中又在期待着什么。

突然,一阵扑腾的声音。我一看,小鸟也飞到了阳台沿上,和鸟妈妈并排站着。鸟妈妈兴奋起来,眼神里透着喜悦的光芒。这时候,鸟妈妈金黄的羽毛,在阳光的映照下,愈发明亮,愈发美丽。

鸟妈妈回头望了望,一振翅飞了起来。小鸟也扇动着翅膀,紧跟着妈妈,一前一后,朝窗外的那棵大树稳稳地飞去……她们的身影,在阳光下划出了一道漂亮的弧线。

只剩下我呆呆地望着窗外,久久地,久久地……

我们心里的心

文/采桑子

晚上和妹妹带子奇去吃牛排,然后散步回家,行走到政府后街,遇到两个中年汉子,一胖一瘦,看上去皆衣衫破旧,蓬头垢面,我正想提醒妹妹小心坏人,那个已经和我们擦身而过的瘦子突然怯生生的问,请问这个地方哪里有街?街?我没有听懂,回道,什么街?那瘦子很艰难地用手比划起来,就是街上,有理发店的地方。他不会说普通话,那个胖子干脆就一声不吭地远远站在那里。

原来他们是想问我们,哪里有理发店,他的意思是,找到了街,街上肯定就会有理发店,他们要理发。

我告诉他们,不远的北京路上就有一家规模不小的发型中心,但是马上遭到妹妹的反对,妹妹说,那家美发店价格很昂贵,不论男女,只是剪一下头发,最低50元,她知道我们小区里刚开业一家理发店,剪头发只要20元,可是我们小区不对外。

嗨,我说,就说他们是我们的亲戚,我们两个人把他们带进去不就行了吗,妹妹很赞同。于是,就这么带着两个“亲戚”走过来,知道他们是四川人,来临沂打工的,工地离我家不远,到了大门口,我连忙笑着给门卫打招呼,啊啊,这两个人是我们亲戚呀,门卫很顺利的放行,待到把他们送到院内的理发馆,又和老板确认好是20元的价格,又一遍遍嘱咐他们,理完发一定要从原门出去,不然会找不到回去的路,走出好远,还听到他们一叠声的说着谢谢,谢谢。我的心,不知道为何就忽然轻松愉悦起来,不为那一声谢谢,只为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善行,这微小的举动,让我的心因此而快乐。

爸爸的右腿越来越行动不便,小子墨开始调皮难带,阿姨也不再能爬高爬低的干一些体力很重的活儿,不忍心让妈妈那么累,又请了一个临时每周来一次大扫除的阿姨,负责擦玻璃,据说她负责了好几家人家的玻璃,我看她手脚麻利,说,要不你就只给我们家做吧,洗衣服买菜的都归你,省的你来回到处跑,工资我们好商量,可是她很坚决的拒绝了我,她说,我只喜欢擦玻璃,我看到窗明几净的就心情好,我早就答应了另外的几家人定期去擦玻璃的,他们也很喜欢我做的活儿,我不会因为你开的工资更高就不诚信。

她的话让我一愣,继而让我惭愧,对她心生敬佩,即使是一个靠四处打零工维持生活的人,也有自己的尊严和原则。能够坚持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尊严的不卑不亢,我说,对不起,我冒昧了,你是对的。

发现并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懂得尊重他人,让我感到发自内心的欣慰。

有一次无意间和战友聊天,恰逢腿疾复发,疼得灰心,没想到不久,战友便千里迢迢来临沂,还带了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中医,说是能治我的腿疾,这条腿,平时看上去几乎是正常的,除了有一点肿胀,可是它常常在夜间发作,疼得我每每抱膝而坐到天亮,中西医看了无数次,都没有招数,战友带来的老中医,是他的姨夫,给我配了一整箱的药,让我试着用,老人家一直喊我孩子,一遍遍地说,孩子啊,你不要着急啊,我知道你痛,知道你痛啊,他仔细的教我敷药,注意事项,每一句话后面,都加上一句,孩子啊。素昧平生的人,那一句孩子啊,我知道你痛,似乎都浸洇到了沉甸甸的药膏里,老伯伯,你知道我痛,我曾经痛在心,痛在身,可是今天,我感受到被陌生人关爱的温暖幸福,我的腿疾能否痊愈都不重要了,关键是,挣扎的心不再疼痛。

我们临沂的河东区和兰山区,虽然只是一河之隔,经济发展却有悬殊,物价差别也很大。

有一天路过河东的一个农贸市场,附近的马路上,很多卖草莓和圣女果的小贩,大都是年龄较大的妇人,便停车欲买,这时候我前面的一个骑电瓶车的女士已经买好了两大袋的草莓准备离开,她却不着急骑上车子就走,而是对那些摆摊的妇人说,去市里卖呀,南坊那边,一斤比这里贵将近两块钱呢,某某市场附近,离这里也不远,小区多呀,人多好卖得很。

她的热心和善良很感染我,我忍不住也顺着她的话说,是呀是呀,去兰山那边,卖的人少,买的人多呀。

热心和善良很容易传染的,就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一句话,心里的桃花瞬间开满。

平心而论,我是个性情敏感的人,当我受到委屈时我会非常沮丧,当我感到被欺骗时我常常会感到心灰意冷。在我的生活里,也有很多不如意,我也会抱怨命运的多舛。我的心也经历了一次次被冷漠和欺诈打湿后,又一次次被更多的真诚和善良烘干,我们看不见自己的心,它却在每时每刻审视着我们的言行。

当我沉下心来,才发现在红尘的泽渊中,自己打捞出和铭记的细节和片段,都是温暖的碎片,它们是永久储存在我心深处的闪光的珍珠,在最潮湿的地方绽放出鲜艳的花朵,环绕在心的项间,撒落一地阳光般的芬芳。

走玻璃桥有感

文/涛儿

十月是个充满诗情画意、浪漫的季节。今年的十月,天气格外的好,气候宜人,充分展示了十月小阳春的魅力,传递着温暖的气息。

我早就听说,长顺的神泉谷美丽妖娆,最让人神往的是走玻璃桥,使人流连忘返。自此,我就对神泉谷的玻璃桥就种下心结,心向往之,对其充满了幻想。

这一天,晴空万里,阳光明媚,有幸与朋友约游神泉谷。远望去,玻璃桥横贯东西,气势宏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本就恐高的我,怀着喜悦和忐忑的心情爬上山谷,在将迈向玻璃桥的瞬间,心跳急剧加快,全身绷紧,脚不敢挪步,不敢睁眼看向桥底。好在朋友细心牵手,一再鼓励,终于屏住呼吸、闭着眼、身体僵硬的、艰难的迈出了第一步。在朋友的牵扶下,一步一步向前行,每走一步,胆量就增大许多,朋友为了让我能够独行,突然放开了牵着的手,我只有鼓足勇气小走到玻璃桥的中段,此时的心情是,既然能走到这里,何不再大胆挑战一回,于是扶着栏杆,稳住惶恐的心境看向桥面,干净透明,桥身全是超白透明的玻璃。工作人员介绍桥长328米,桥面2.5米,可承载1000人,桥面距离谷底188米。接着再放纵的俯瞰桥底,眼底一片幽幽深谷,似有腾云驾雾之感,山谷绿树成荫,阳光映衬下的山谷晶亮蜿蜒,犹如刚出浴的少妇,无限美好……美妙的心情掺杂着心慌头晕,腿脚还是不听使唤,下意识的赶紧把住栏杆,调整呼吸,平复心情。站在桥上瞭望远处,群山荟萃,青山绿水秀丽风景尽收眼底,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霎那间,一种思绪涌上心头,人生之旅不就是这样吗?玻璃桥的那一端不就像人生的方向吗?人生途中,不管是失恋、失业、失去亲人,还是仕途升迁中遭遇的种种艰辛和困难,每次失意时的感伤和痛苦都来源自身,自己就是最大的敌人,只有战胜自己,才有走向胜利的可能。如果我当初没有克服恐高心里障碍,也没有走上玻璃桥的勇气,又怎么能够看到谷底哪些壮丽的风景,也不可能感受到走完玻璃桥时哪种激动喜悦的心情……

刹时,激动之情油然而生,抬眼望向桥的那一端,向着太阳的方向,然后更加勇敢的大踏步地走去……

未曾料到的结果

文/江野

“师傅,请问您能帮我划一下玻璃吗?”

他显然没弄明白我的意思,他说道:“你要多大尺寸的玻璃?”

我忙说:“是这样,我买了一块50×45的镜玻璃,回家量的时候长处为51,长了一公分,想请您帮划一下。”

这是一家钢窗、玻璃小门市,被问者三十出头,后来知道他就是小门市的老板。

“家在哪里?”他问道。

见他没拒绝,我心里很温暖。因为昨天曾被别处两家因活又少又难做拒绝过,当时我心里挺冷。于是我赶紧说:“就在西边小铁路那里。”

“挺远的啊,怕有一公里了!”

见他嫌远,怕他不愿接这个活,我就想告诉他,我可以把镜玻璃拿到门市来。可我的话尚未出口,他却说话了:

“老二,你去搞一下!”

老二可能是他的弟弟。

老二坐在靠里较暗的地方,此时正边听耳机边用手机上网。听到他的话,几乎与话同步,老二拿起桌上的玻璃刀和钢卷尺就走出来了。

看来,老二很听从于他。

老二十八九岁,虽系农村小伙,却已明显具有了90后城市年轻人的气质:路上,他自顾听着耳机里的歌曲和用手机上着网,有时还会会心地发出坏笑,其架式如同旁边无人。当我跟他聊到房价和房地产,他也会挺老道地谈上一些有关房地产的知识、信息和对房地产一些不满意的看法,甚至还给我谈了他们家在某市购了一套三居室房屋和自己择偶的标准。然而,他却绝口不谈这回他给我划玻璃的工钱问题。这使我就很有些警惕,他很可能在划完玻璃后突然提出很高的价位而让我措手不及。

过了一会儿,老二终于说了一句与这次活计有关的话。

他说道:“一公分玻璃是挺难划的。”

我想,这肯定是它想索要高价的一个暗示。

又说了一些话,小火车路就快到了,可是他并没有看到。这时,老二又说了一句让人犯猜疑的话。他说:“怎么还不到啊!这么远呀!”

我想,这是他第二次为索要高价而进行的铺垫了。

这时我很后悔,后悔刚才未跟可能是他哥哥的人先谈妥价钱。如果已谈妥,老二自然就不会在活计做完后漫天要价了。

划玻璃时,老二仍然把自己的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一切皆按他的思维行事,—进我家后,即刻投入工作;将镜玻璃置于桌上;量玻璃的尺寸;让我去拿直木尺(也不管家中有没有此物);‘让我在直尺另一头用力按牢……

玻璃刀划过后,他便很熟练地进行下边的工序,用钳子一点点往下钳小玻璃块;用砂石磨镜玻璃边;往壁厨上装……

一切程序完毕,前后不过15分钟,快得如同小伙子的性格。这时,我便让可爱的老二坐下来喝茶,以便商谈工作报酬。但没想到的是,这时他竟推开了我家的防盗门准备要走了。在我用手欲把他拉回来时,老二已在楼梯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他走了。

他没要工钱。

他就没打算要工钱。

这样的结果确是我未曾料到的……

心中的紫笋茶

文/徐金宝

七月的天沉闷燥热,我漫无目的地在港城行走了一会,忽然想到何不趁机去寻一寻紫笋茶。可连续去了十几家茶叶店,不仅未见紫笋茶的踪影,而且很少有人知道紫笋茶,使我不由更增添了一份失落。

紫笋茶由唐朝陆羽(733~804年)在浙江湖州长兴顾渚山中发现,并推荐给大唐天子品尝。此后,从广德年间进贡到明代洪武八年罢贡,前后历时600年。后来由于“茶叶之路”兴起,紫笋茶便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直至上世纪90年代,才重新开发有机紫笋茶,但那已经不是陆羽《茶经》里所记载的那种茶了。

我曾经品尝过有机紫笋茶,一芽一叶,肥大壮硕,先用80℃左右的水冲泡,然后逐杯升温,可连续泡5杯而香气不减。其香气略胜于白茶和龙井,但与浙东南的乌牛早茶、惠明茶或者红边镶绿叶的武夷山大红袍相比较,又略逊一筹。

一次在新华书店,觅得一本薄薄的朱世英选注的《茶诗源流》,狂喜不已,随即便细细看了起来。突然,阵阵雷声把我从醉读中惊醒,便赶紧购了此书出门迎雨去上班。

坐在三平方米的工作室里,透过玻璃门窗,只见雨水紧贴着玻璃倾泻而下,化云烟,变江河。迷蒙中我恍惚看到陆羽正戴着斗笠,孑然一身地游走于群山崇岭之中辨水品茗,偶尔抬头一望,正与我惊鸿一瞥。正待细看,茶圣却已隐去,唯玻璃外映出“叶片显紫,新梢如笋”的紫笋茶。一个震雷,把黑夜照得亮白,那光折射到旁边灌木的叶片上,顷刻幻化成紫笋茶叶,忽隐忽现。随后,又映现出精通儒、释、道却一生潦倒的亚圣卢仝(约795~835年),他正面对“堕在巅崖受辛苦”的贡院制茶工泪水横流,似乎在对我说:“可怜的孩子,忘了紫笋茶吧!”

“故山紫笋谁能摘,倒箧云龙手自烹”,细品着《茶诗源流》中的佳句,我不仅愈知先人对紫笋茶的热烈向往和淡淡忧伤,也更添了对紫笋茶刻骨铭心的爱与痛。

藏秋

文/六月荷

冬以他的惯用伎俩,让寒风冲锋陷阵,射出一支支无情的霜箭。梧桐抵挡了一阵,终因势单力薄,败下阵来;芦苇不倒,一夜愁白了头;枫树杀红了眼,血洒战场;银杏不战而降,纷纷缴械;杨柳且战且退,残叶随风打旋,无处躲藏;秋荷抛下枯叶,钻进了泥土。秋无力回天,节节败退,兵败如山倒。无奈,他卸掉果,甩掉叶,真可谓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在秋逃跑的路上,我捡了几个伤兵,把他们藏在了我的阳光房里,企图让他们永远活在冬的眼皮下。可我还是有些心有余悸。我知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玻璃房霜是进不来,可寒风总在玻璃墙外转悠,这总不是长久之计,太阳似乎也有些狼狈为奸,每天只是象征性的从玻璃房顶滑过,供给的热量少之又少。那几个伤兵一天比一天面黄肌瘦,最终还是败在了冬的淫威之下了。我为我的无能为力感到内疚!

藏秋,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我也进入人生之秋,我总想把我的秋藏起来,为此,我不惜一切代价,绞尽脑汁掩藏秋天。不光我一人,很多人都在和我做同样的事,理发室、美容院、整容医院,生意红红火火。可时光的嗅觉比寒风还要灵敏,他总是无情地扒掉我的伪装,让我露出庐山真面目。

有一段时间我确实苦恼,后来一想,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该来的一定会来,藏有何用,且藏得住吗?谁不憧憬阳光灿烂,芳华四溢的春天;谁不留恋葱茏浪漫,活力四射的夏天;谁不羡慕硕果累累,辉煌遍地的秋天。秋去冬来,自然法则,你能奈何,我能奈何?藏秋,看来是自欺欺人。秋去何畏,冬来何惧,谢幕是迟早的事,正如夕阳,把最美的余晖留给了黄昏。一场冬雪掩埋了秋的残骸,还世界一片洁净。静下心来,你会发现,严寒挡不住梅花的绽放,冰雪中的松柏更加伟岸,青竹更加苍翠。冬如雪花一样晶莹,剔透,可爱!

我爱春的华丽,我爱夏的生机,我爱秋的成熟,我也爱冬的严峻。冬是一个阶段的总结,更是新一阶段的准备。他用残酷的手段考验生命,实现他的生存法则!

玻璃孩子

文/夏海涛

让我来讲一个故事,一个关于玻璃的故事。许多人在许多年前就已经经历过了,可现在,这故事仍然投射出一千种美丽。

一个孩子在清晨来到了原野,那是大自然最美丽的时分。清晨的光线披着一层绒状的光洁,轻盈的脚步把整个田野鼓荡得激动不已。孩子张开稚嫩的臂膀,像一株太阳花那样摇着,一种静谧的气息悄然而至。

“玻璃呵,玻璃呵!”孩子喊了起来,声音传出很远很远,仿佛撞到了玻璃之上,又从遥远处渐次返回:“玻璃……玻璃……”,声音荡漾着。

孩子兴奋起来,他被自己的声音所蛊惑,挥舞的手中便有了一种光芒在闪动。

太阳升起来了。

孩子是从唐朝,也许更为久远的年代走来的,或者他就与我们同时代。他是那种聚集了人类一切特点的代表:幼小、善良、过于天真,甚至还有某些不太实际的幻想。他对一切伤害都过于敏感,他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但不是说他因此就软弱,其实幼小并不是软弱的同义词,即使在每个幼小者的身上,也蕴含着无法估量的能量。这一方面源于生命本身的张力,另一方面源于善良和爱的巨大魅力。

孩子就这样子来了。他越走越近,以至于我能清晰地看到他的面目,看清他手中握着的那块晶莹透明的玻璃。

我敢说这绝不是什么通灵宝玉或天然水晶,而是一块实实在在的玻璃。至于是否被唐朝的李贺敲击过不得而知,但它的纯正,它的透明以及它咄咄逼人的光芒使我坚信:他是一块真正的玻璃!

“玻璃!”孩子轻声地说着,他说这话时,眼睛便熠熠闪光。

“玻璃的故乡在哪里?”孩子对着每一张陌生的面孔发问着。

他似乎并不需要回答,径直从我们中间走过去,仍然自言自语:“玻璃是否会照亮所有的道路?”

就这样我跟着他的身影一路走去。远方的朋友,让我向你讲述我所经历的一切。

原来玻璃并非是天然的结晶,所有的玻璃都是从石英中演化而来。在寂寞的地层深处,石英们似一群潜伏深深的精灵,他们紧紧地融进石头中间,把自己生命的每一个细胞,每一种元素都掰开来并细细揉进去,使自己成为岩石的一部分。于是石英和岩石便互为交融了,它们支撑着大地,便也成为大地。

这是我们所共知的事实。

还有一部分石英像所有地狱中的生命一样,生活在一种极度压抑的空间。这里有洪荒之前的灼热,这里有毁灭一切的魔鬼般的神力,在地球内部,它们以岩浆的渴望随时随地都在寻找着出口,并时刻梦想着覆盖这个世界。

这是石英的另一种存在形式。

还有一部分石英,便是那种优秀的分子了,他们纯净、洁白,或者以其他别的什么纯粹的颜色聚集着,它们团结的构造使得自己具备了承受一切苦难的秉性。这部分石英通常被人们十分珍爱地挖掘出来并送往太阳的熔炉。

石英在这里便坦露了自己。它们在烈火的感召下,放弃了自己最后一点杂念,在热浪中熔化、升华,然后在一个晴朗的天气下重新出走,成为一方纯净无瑕的玻璃。

玻璃来自童话的故乡,来自梦和力量的故乡。玻璃有着坚强的力度,它的坚强可以承受一切压力;玻璃有着透明的眼睛,它的透明可以穿透黑暗而达到阳光的高度!

玻璃诞生的过程,其实包含了超脱苦难的艰难!

“可是玻璃是多么易碎呵!”我的前面,孩子正手捧玻璃深深地叹息着,他说话时的神情正好映照着一堆破碎的玻璃。

多么易碎呵,在身边,在随处可见的地方,玻璃破碎着,化为无数片细碎的晶体,像滴滴永不干涸的泪珠。

遥远的孩子在前面走着,他的背影幼小却充满了真情。我紧紧跟在后面,生怕被他抛弃。

“霜降了!”他回过头来说着,天空中果然泛起一层淡淡的白霜,树上的叶子在瞬间变得金黄。

他手中的玻璃依然那样闪亮,就像我们第一次见到他时的那个样子。

“善良的玻璃碎了,”他说,“可玻璃永远是玻璃!”说完后孩子转身走进了手中的玻璃,然后不停地走下去。

远方的朋友们,这就是我所讲述的故事。我相信,你们一定会从身边的人群中找到这个玻璃孩子。

晚秋心绪

文/水犹寒

当常驻我窗顶的最后一只鸟儿飞走时,我没有留恋,只是淡然的目送,该走的终归是要走的,再多的眷恋,只是在做无谓的纠结,就像叶子的离去,我认为不是风的追求,也不是树的不挽留,而是叶子的宿命。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收拾留下的残局,轻轻的用抹布擦去鸟儿留在玻璃上的污秽,仔细的清理它筑槽叼落的枯枝,默默的做完这一切,再看玻璃是那么洁净,外景一揽入眼底,窗台上的兰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长出了几根嫩叶,看起来是那样的清新。

细雨无声的下着,黄叶轻轻的飘落。撒落的黄叶紧紧的贴在潮湿的地面,看似很亲密的样子。而我却觉得它的心早已伤透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碎成一片一片。路边的小草已经枯萎。再也没有了昔日的生机,卷曲的啪落在地上,已经呈现了破败的模样。过不了多久,它们将会葬生泥土,与季节一起轮回。

刘姐家后院的菊花做出不屑的样子,在绵绵细雨中依然灿烂的绽放着,红得,白的,紫的争相斗艳。在这个深秋,当一切荒芜成破败的时候,一簇簇艳丽的菊花看似那么的孤傲和耀眼,即便它把清高和自负展显得淋漓尽致。你也不能不折服,难怪元稹会说,“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秋天的人们的穿着就是有点怪,有人穿薄袄,有人穿T恤,有人穿毛衣,还有人穿裙子。从表面上看,还以为是太阳的不公平,撒在他们身上的温暖不一样,其实谁都知道,是他们抵抗寒冷的力量不同。

此时,儿子正在房间嘟嘟嚷嚷的翻找衣服,把一摞摞衣服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出他中意的衣服,厚点的,他说热。薄点的,他说冷。我认为合适的,他看不上。终归是儿子大了,知道爱美了。默默的看着儿子那副模样,我笑而不语。最终他找了件T恤和薄外套穿上。挺精神的背着书包上学去了。

细雨依旧不停的下着,隔着玻璃也能闻到潮湿的气味。一丝冷风从未关紧的玻璃缝偷袭进来,轻轻抚弄着我披散着的长发,而后穿过发丝停留在我已有些凉意的后背,不由打了个寒颤,于是拉了拉披着的衣衫。双手紧紧的环抱自己。似乎就有了一些温暖。

常常以为像我这样感性的女子,在挫折中会抑郁而死,竟不知道自己也会有足够的力量抵御严寒,但凡人都是这样,当困难没降临时,你总是害怕,恐惧。不知道怎样去面对,其实真落到头上,也就那么回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在人生这条长河里,别担心有什么过不了的坎,时间会推着你前行的,当然这也是一条泥石流,磕磕碰碰总是少不了的,伤多了,自然就不知道疼那儿了。 当经历了人生的沧海桑田,看过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从此你就会变得成熟淡定,坦然看世俗人生,红尘生死。

秋天已经接近尾声了,寒风呼呼地刮着,山野荒芜,飞鸟绝迹。眼看着将又该面临一次与寒冬的抗衡,单薄的身体虽然在冷风中有些瑟瑟发颤,但我已经准备好了过冬的棉袄。坚信它一定会为我抵御一些寒风。抗过这残酷的严冬。当满天飞雪的时候我一样会看到雪的洁白和美丽,冰的晶莹和剔透……

还是那座海中的城

文/兰草ygl

从维也纳乘大巴车去威尼斯那天,阳光灿烂,清风习习,远处朵朵白云在蓝天上浮游。大巴车穿过一条又一条隧道,越过一座又一座连接峡谷的高高的天桥。车在山谷里穿来穿去,海在车窗外时隐时现。威尼斯确是一块天赐之地,“以河为街,以船代车,处处街巷绕碧水,家家都有图画中”。

四年前我曾来过这里,海水依旧还是那么蓝,空气依旧还是那么清新,一切都像透明的。那弯弯曲曲的小巷还是被操着不同语言络绎不绝的游人挤得满满的。有人和我一样,在开心在看着成群成群的鸽子觅食,在不断变幻的水中教堂、民居、小桥还有那摇橹的“贡多拉”小船前中拍照。

记得那次,我是伴着秋天的落叶来威尼斯的。记忆里,威尼斯明明朗朗的蓝天、白云下,水的柔和与建筑的硬朗浑然一体,拱门、教堂、圣灵,在虔诚地创造着奇迹。我记得当时用了这么一句话来形容威尼斯:“横纵交错的水巷,像一张用绿色水带纺织的网,如同一座诱人的迷宫”。可走过后迷宫究竟是怎样的线路都忘记了,或者说是混在一起了。

我第二次来威尼斯,又是脚步匆匆,大半天的时间,我想看圣马可广场,想看百折千曲的水中小巷,是为了再一次找回那种徜徉着生活锁碎情节的梦幻般的温馨?

乘船游览威尼斯,船头徐缓地犁开盈盈碧水,环抱两岸和街景逼视而不,威尼斯画廊般的建筑精华收尽眼底,满目美妙浪漫的氛围。

圣马可广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是威尼斯辉煌的象征,始建于9世纪,直至15世纪才完成内外装饰工程。建筑框架吸收了拜占庭、哥特式等建筑艺术的精华,其成本之高,艺术之精湛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上次来,真想走进教堂,观赏一下屋顶与墙壁满是碎玻璃嵌成的非常肃穆的画,用脚步丈量一下颜色花样种种的大理石地面,登上钟楼俯瞰在绿波中荡漾着的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的庄严华妙兼而有之的景色。当时正值教堂维修,门前被一些木架子挡住,让人一点心情也没有。这次来,坐着中巴车从维也纳赶到这里,往返路上耽搁的时间比在此停留的时间还长。

圣马可广场的主人是圣马可教堂,不远处就是可以登足远眺的钟楼,新老衙门两幢三层楼房,许许多多的白石拱门,与教堂的圆顶相衬。楼下一层是各种礼品店铺,店铺四周气势恢弘的连体拱廊森严伟丽。广场上的洁白、浅灰色的鸽子,密密麻麻地聚在一起,飞起来遮天敝日,与广场上空悠扬的管弦乐一起,带给人一种欢乐、轻松、和谐的氛围。

圣马可广场的巨大魅力不仅在于其如此精雕细刻艺术成就本身,更在于一代又一代威尼斯人千余年不停地扩建、修复和装饰的非凡耐力。

威尼斯的水巷,住的大都是居民,偶尔也有教堂。房子大都有几百年的历史。河岸两边人家得天独厚,家家有门临河,户户备着小摩托船或游艇。那些高架细长窗的传统欧式建筑,由于地基逐渐积淀,加上海水的浸蚀上涨,墙的颜色已经削落,底层已经人去屋空了。对此让人难免有点感慨万千,似乎有种与时间对话,与古人交流的味道。远观近赏临水而居威尼斯人的生活情趣,别有动画般的诗情画意。

我和同伴一起,从圣马可广场的钟楼拱门钻进马尔扎雷商业街,挤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在狭狭窄窄横纵交错的商道上匆匆浏览。威尼斯自产的产品不多,首当推崇的是玻璃制品。在马尔扎雷商业街一幢小楼里,我们参观了一家玻璃制品工艺店。亲眼看目睹了玻璃工匠娴熟快捷的表演,亲身感受了玻璃工艺的奇妙。

玻璃工匠先是从熔炉内取出熔融得一团红红的玻璃,搭上管三吹两吹,制品的雏形就初现了,然后再用不同角度的转吹,一匹腾空飞跃的玻璃马瞬间就完成了,我们欣赏得如醉如痴。

作坊里面是玻璃工艺品商店。一件件造型别致、玲珑剔透的玻璃工艺制品,让你有种置身于水晶宫般的幻觉,如同瑶池美玉般令人眼花缭乱。玻璃工艺品的价格一般从几十美元到上万美元,当然这不是普通玻璃制品所企及的。

威尼斯的假面具也堪称一绝。造型奇特,想象十分丰富,摸起来有种纸和陶混合的质感。似乎与国内的京剧脸谱相似,但又另有一番韵味。商业街的店铺里随处可见琳琅满目的假面具,既高深莫测,又滑稽可爱。

不知不觉走到了里亚尔多桥旁,顿时生出一丝敬意。这是因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广泛流传而蒙上神秘色彩的桥。想当初我对威尼斯的认识是从《威尼斯商人》开始的,确切地说是从里亚尔多桥开始的。

威尼斯人在亚得利亚海上创造了无可比拟的一方水土,而那浩大深厚的文化艺术气息,就沉淀在这一片片昔日梦幻般的空间里。有人说,里亚尔多商业街的生意如此火爆,是莎士比亚和他的《威尼斯商人》在起作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及文艺成果就是它的附加值。实事求是地说,威尼斯本身并不以拥有现代艺术家而知名,但每隔一年,当代艺术就会以比耶纳勒艺术展的形式对威尼斯进行一番冲击,除了雕塑、绘画外,还涉及建筑艺术、戏剧、电影、音乐等方面。似乎在提醒人们,威尼斯并非只有一些古老的宫殿,靠过去支撑着。

当艺术与商业联手,共同给这古老的水城注入生机和活力的时候,聪明的威尼斯人将艺术放到了重要的位置上。有的商店、旅馆、咖啡馆,常常把着名作家、画家或长或短居住过、休息过当作高朋满座的招牌,当然最生动最真实的故事还需从那些奇特的细节说起。

有人说,在威尼斯大多生意兴隆的地方都有文学家、艺术家的影子。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世界上各种肤色的人不仅仅是冲着威尼斯的水巷来的,其文学艺术、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不知掏空了多少慕名而来威尼斯游人的腰包。

记得里亚尔多桥下就是市政厅,那次来,我们去接受市长的拜会就经过此桥,本想走近再睹它的风采,却发现集合的时间已到。相似的建筑、相似的水道、相似的拱桥,一时让人有些迷失,找不到返回的路径。我不会讲英语、意大利语,好在地球上地名的发音是一样的,圣马可一词让我眼前突然一亮,以最快的速度,终于回到了圣马可广场,走出了那张用绿色的水带编织的网。

威尼斯是一座美神。如果有机会乘飞机从空中鸟瞰,蓝天下的水城象朵奇丽的睡莲,浸泡在亚得利亚海湾,更加姣艳和壮美。离开威尼斯多日,我仍然深深地感动在那种被文学艺术浸润过的沧桑岁月和历史遗迹之中。

春天的征兆

文/赵美香

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仿佛是调皮的云娃娃把老天惹怒了,使他一天到晚阴沉着脸,又像老天把云娃娃打哭了,使她整天抽抽噎噎,清泪涟涟。小雨时而无声无息,时而淅淅沥沥,下得天湿湿的,冷冷的。这是小冬送给春姑娘的一份小礼物,在春姑娘还没有到来之前便让世界变得干干净净。

雨渐渐大了。当我上完课后,不得不用塑料袋遮住头。大滴大滴的雨点缀成一根根鞭子抽在玻璃上,打在大地上,甩在小花上。雨水搭着寒风,一齐冲向玻璃,透过玻璃窗,外边什么都看不清了。只听见了寒风飕飕,只看见了雨滴点点,俨然一副冬末春初的景象,这就是春天的征兆。春雨,哦!我的心情愉悦极了。

渐渐地,声音小了,小了,小了。雨点儿排队列的场面也疏了起来。“啪嗒,啪嗒……”再看玻璃,雨点儿已经渐渐滚落。哈一口热气,往上面写一句“春天来啦”,仿佛整个世界都干净了许多。

“啪嗒,啪嗒……”

我愿为一朵可爱的花,享受春天给我带来的,味道甘甜的水,我愿为一只小小毛毛虫,食用着嫩嫩的叶片,随时准备蜕变为美丽的蝴蝶……但是,我拥有最好的权利:我是人类,我欣赏着这春景,我看着这春意盎然。

过玻璃桥

文/何申

我有些恐高,小时候看伙伴在墙头上疾行,佩服至极;我只能小心翼翼走一小段,就赶紧出溜下去。可我又不完全怕高,路边只要有一溜矮草,哪怕草那边就是深谷,我开车也不怵。但如果光溜溜,路挺宽,也紧张。这叫什么恐高,我也弄不清。

现在好多景区都建玻璃桥、玻璃栈道、玻璃观光台。我一朋友,壮汉,但在一个不高的玻璃桥上,却出了洋相,硬是脸色苍白地爬过去。多年前去杭州旅游,住在灵隐寺附近,外出必经一条小河,若走能过车的大桥要绕很远,而若走没护栏的简易小桥则近很多。小桥长二十来米,桥面宽一米,中间距水面七八米,老伴如走平道,我则畏之如虎,无奈只能扶着老伴的肩头过。

前些天去承德兴隆山,这一片风光极漂亮,兼有张家界那样的高山深谷以及蜀道百丈石壁上那种盘旋栈道。除了索道和玻璃电梯,最令人惊心动魄的,当数两山深谷之间横跨的那座长226米、海拔高度650米的全玻璃结构桥梁,俗称玻璃桥。从承德到天津现在多走承唐高速。这景区就在高速路白马川段,坐车能很清楚看到景区全貌,包括悬在云天之间亮闪闪的玻璃桥。我路过数次,心想这个桥我是不敢走的,太吓人了。

这次上山,临近玻璃桥已过晌午,餐厅偏偏又在桥那边,就逼迫得所有人都得过桥。山风很大,桥看上去并不厚重。管理人员说这桥能禁得住250吨,安全绝对没问题。如果害怕,你就往前瞅,别看脚下。我想求助老伴,当着众人

也不好意思,只能靠自己勇敢前行了。走上去,方觉桥很稳,便心安。按人家说的朝前望,玻璃大道熠熠生辉,有如通往幸福(有饭菜吸引)的彼岸。再看左右,白云齐肩青山壮丽,好一派塞北风光。走到桥当中时,忽然冒出个念头,既然感觉良好,不妨看看脚下;于是便停下往脚下看——不看则已,一看,深谷幽底,人将坠下,顿时身上就有了应激反应,两腿挪不动……赶紧抬头再朝前望,好一阵才缓过来,赶紧追着众人过了桥。

还好,下山就不走这桥了。事后,我就想起我们小时候有一种收藏,叫玻璃纸,即包水果糖的透明带有图案的纸。糖吃了,把玻璃纸夹在书里。一般是女生爱这种收藏,上课一打开书,既是书签,还有淡淡的甜味。有手巧的,还用玻璃纸叠东西——记得有叠小桥的,还被嘲笑说玻璃桥谁敢走呀!谁能想到如今真就有了玻璃桥。

人生在很多时候就如同走玻璃桥,不要往下瞅,只要勇敢前行,多半就闯过去了。而如果尚未闯,就往下瞅,一看那是万丈深渊呀,就过不去了。

我有一朋友,现在日子过得不错,住别墅,开新车,下馆子,喝老酒,偏偏爱翻老账,说当初如果多加小心怎么怎么着,不就不会出现现在的一些问题吗?旁人说,那可以,但你不能住别墅开新车喝老酒了,道理很简单,你以为城市那些高楼大厦和街道是没蓝图自己长出来的?热河老城三百年无战事,不改革,再过一百年,还是那些老屋残巷,大杂院臭公厕,你照样还得受着。

还有位老朋友,比较早分配了一套五十多平方米的三居室。二十年前单位盖新楼,给他一套一百多平方米的,需交旧房和三万元。他想了很多,犹如站在玻璃桥往下看:三万元,虽是分期交,当时也不算少,而且旧房也没了;再者旧房在市中心,新楼稍远一些。还有就是他那时六十多岁了,想想这么大岁数了,还折腾什么。思来想去,他就没要。可旁人有的没房,有的就想住新楼,管他“桥下”如何,先搬过去再说。如今,老友的这个小区私搭乱盖,乱得不行。而新楼小区环境幽雅,周边服务设施齐全。老友如今八十多了,很长时间不愿意生人去他家。后来他女儿买了套新房,二十多层,让他们老两口住。他嘴里说不习惯,但后来也去了,说还是新楼舒适,来客人也有处坐……

玻璃桥,走一遭,没想到还有这些感受。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