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的散文

2022年12月19日经典文章

心境的散文(精选19篇)

心境如莲

文/雨中的海棠

那日,沿着公园静静走着,耳边一如既往的是我的音乐陪伴。

忽见池塘里一朵莲花盛开,白色的莲花在并不清澈的池塘里开得安静自在。我驻足,坐下来静静看她。这个小小的池塘,浅浅的水,人们很少会走到这偏僻的地方。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她自在开放,原本和别人无关,你看和不看,她都一如既往的开放,为自己为有缘人开放。

这一生也许只有这短暂的日子。天冷了花落了,根却在池塘深处,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待来年再开放。

莲花本是具有灵性的花,有着给人启迪的力量,给人顿悟的佛性,而我总会觉得莲花就像一盏灯,在茫茫黑夜里照亮心中的黑暗,照亮前行的路。

蓝黑色的背景下,一朵白色的莲花静静开放。

这 莲花并非开在池塘,而是就在我心里。在我看来,一个人最大的幸福,是平静安静的精神生活状态,如莲花一般,我享受这种安静的生活。心静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很多人去修行,我不知道他们到底在修行什么?我也不懂宗教,可我喜欢这种心静的感觉,世间万物在这种状态下,会变得异乎寻常的美好。从来都是喜欢安静的 人,不愿嘈杂与繁琐打乱我平静的日子。

有朋友说,她怕这种安静,她希望日子乱一点儿热闹一点儿,她不喜欢一个人外出游玩,不喜欢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在外面吃饭,在她看来,一个人会让自己手足无措,而我恰恰喜欢这样的状态。并非我不喜欢与朋友相处,我也有很多朋友,和朋友一起时也会疯闹。

可生命中大部分时间都是独处,独处时的状态才是一个人精神状态的检验。

我们尝试享受一个人安静下来的幸福,当我们一个人站在海边,海浪轻吟怒吼,我只看远处的大海海天一色,辽阔无际。我喜欢走在公园的小路上,花开花谢叶舒叶落,我悟生命意义,自舒畅开怀。我喜欢走在人群中,时而融入时而游离,看人生百相,从中体验生活真谛。

当我自己安静平静时,我知道自己原本是一朵莲花,别人苦修的境界,于我就是本性,虽然也会被繁琐打扰苦恼,可我终会回归,回归心境如莲。

享受悠闲

文/雨兰

这几年,经常有熟人、朋友说起我日子过得悠闲、自在,言语中也露出不无羡慕之意。

确乎,从表面看来,我的日子过得比较悠闲自在。休息日,闲闲地泡上一壶热茶,闲闲地打开音响,闲闲地阅读、上网,闲闲地在毛边纸、宣纸上涂抹几笔,也时不常地,带孩子到小公园、郊外野地闲闲地看山看水;或者与文朋书友相聚,品茗说画,诗酒闲谈,忘情于山水美景之中……

也自问,我真的如一些朋友们所羡慕的悠闲自在吗?好像又不是。因为毕业十几年来,我几乎一直是每天早晨7时前起床,晚上11时后入睡。忙碌的工作之余,大部分的时间里是读书,写作,习帖,画画……可以说,一直没有懈怠过。

而我的悠闲,重要的还是心态,是心境吧。

说起悠闲,不由得想起捷克的谚语。他们说,悠闲的人是在凝视上帝的窗口。凝视上帝的窗口?多么浪漫可爱的捷克人民!多么可爱的悠闲!英国作家杰罗姆当是一个最懂得悠闲、最会享受悠闲的人,并且他还把他的“悠闲”写成一本书,让大家分享他的悠闲,就是那本着名的书——《闲人遐思录》。有多少次,我读着里面的文字,心里总是充满着轻松的喜悦。他幽默地说,悠闲好比接吻,一定要偷来的才香。自然,杰罗姆崇尚的悠闲是“忙中偷闲”,在《谈悠闲》一文里,他如此说,“没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就不可能充分享受悠闲。假如无事可做,那么不干事就并无乐趣可言”。这话实在是耐品,富有思辨味,也道出了悠闲的“三昧”。

悠闲与忙碌,也是相对而言的。清人张潮《幽梦影》上言,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着书。天下之乐,孰在于是!张潮的话,颇契合我的心。张潮与杰罗姆所说的悠闲,可谓“英雄所见略同”,这是悠闲的境界。我所熟悉的江南才子王稼句,也是深得悠闲三昧的人。他编撰、着写作品几十种,可谓着作等身,为编撰而阅读的书籍更是无以计数,你能说他不忙碌?但你读他的文字,又会感觉得到他的闲,闲雅,娴静,闲适。他的文字是从闲处来。没有悠闲的心境,怎能写出如此雅净、如此可爱的文字?

佛家常讲境由心造。境由心造。我最喜欢。佛教的一些观念观点,虽然唯心了些,但于人生于世事却是大有益处。心境悠闲,才能事事从容。或者说,从容,才能悠闲。此中,关键的是,一个人的内在——心态。心态从容了,便可以在工作做事中时时保持淡定从容,便可以如张潮所言“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着书……”

这几年,自己时常也颇觉得日子过得悠闲,也是应了佛家的那句话——境由心造。虽然,也曾为稻梁而辛苦奔波过;也曾为改善生活困境而加班加点地工作过、奋斗过。但工作之余,大部分的时间里是读书,写作,习帖,画画,……这样十几年的坚持和保持,我不仅一点也没有觉得苦和累,反而还觉得乐此不疲,甘之若饴。关键还是心态。我是一直以悠闲自在的心境、平和恬淡的心态来做这些的,没有人逼迫,只是喜欢,是孔老夫子所说的“乐之者”也。而且,读书、习字的好处是一天里零散的时间都可以收集起来,有效地利用,所谓自适其适,得悠闲之趣,得生命的大自在之境。

悠闲是一种心境。享受悠闲,就是享受一种美丽淡定的心境。芸芸众生,大都为忙所累,为忙所苦,没有了悠闲的情趣,失去了悠闲的心境,实在是可惜。不妨学学我们的古人。我们的古人最会享受悠闲,善于体会让生活、生命的节拍慢下来的境界。着名将军岳飞懂得享受悠闲之趣,戎马倥偬之际,他还能够写下壮怀激烈或忧思缠绵的长歌短调;宋代苏东坡仕途坎坷,多次贬谪,但他于颠沛流离之中仍不失赤子之心,常处逆若顺,于苦境中享受闲适之趣,体味悠闲之深味,他一生写下的大量的诗词文章、书法等作品,实在也是他善于享受悠闲的产物。

悠闲是一种生活态度,享受悠闲,就是细细体味、珍爱生活中的枝枝节节。虽然网上购书已经非常方便、快捷,但是我还是愿意每个月抽出半下午的时间,坐了公交车去文化市场购书,我喜欢一个人在书店里悠然闲逛的感觉,人们常讲起“人场”,“气场”,那么书店里众书云集是不是也有一种“书场”?反正我是喜欢书店里的那种“书场”,在里面看看这本,翻翻那本,摸摸那本,选中喜欢的,放在腋下;已经买回家的读过的,在书架上遇见了,那是老友相逢的亲切;没有阅读过的、陌生作家的书籍,那是新朋友,有一种期待相识的吸引;向往已久的作家的书籍,偶然在书架上撞见,那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惊喜!

悠闲是一种人生境界,享受悠闲,就是享受一种从容自若、宠辱不惊的自然自在之境。启功先生曾写有一联,内容为:能将忙事成闲事,不薄今人爱古人。能将忙事做成闲事的人,当是人生的大境界,好境界。也非一般人所能修炼得到的吧。写此联的启功先生当是一个。

惟愿我等,在平常的日子里慢慢修炼,品味悠闲,享受悠闲,享受生命的大境界,好境界。

落雪听禅 心境无尘

文/谈笑在指尖

喜欢在飘雪的时候,踏进远山处那座庙宇,盈一眸恬静,书一抹情怀,静看那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入红尘的最深处里。暂离喧嚣的尘世,放空自己的心灵,尽情的去体会那份旷达与纯净。我们每一个人在生命的旅途中,都会有彻入心扉的疼痛,也会有不期而遇的欣喜,一地落红,氤氲了冷暖,一树梅开,缱绻着浮华,清净的内心,得到的是禅悟和觉醒。雪则如拂尘,能掸去俗世的无奈,也能将滞留尘世已久的灵魂净洗。

古寺里,佛是主基调,古刹里充满了佛光,悠悠禅意。我虽不信佛,也不懂佛说,但在古寺内走行,分明会觉得有种别样的气氛在身边围绕。那种佛光四射,梵音穿行,环境清幽,庄严肃穆的氛围,顿时会让你进入物我两忘的境地。那间间禅房,更让人有种“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境,这大概是深陷俗世之人的一种幽清之感,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当初对繁华追舍不止,为情感执著不悔,到最后,却发觉所有欲生欲死的情深和追求都不值一提。

我们每天过着的日子,是送走了今天,怀想着昨天,又期待着明天。我想寺庙内的许多僧者,最开始的修炼坐禅,也许只是为寻求自我的解脱,才会离尘避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断的修行,最后,可能会被经文中的禅理所感化,便达到了忘却自我的境地。修炼让他们感到了,任何的眷念、难舍、不放,都是在自寻烦恼,所谓因果自偿,便是这个道理。我们这些尘世之人何尝不也是这样?尘网之中,处处皆是荆棘,你若不动,则不会受伤,你若挣扎,则伤痕累累。静,可以摒除一切执念;淡,可以将世事看空,善,可以化解一切恶源。

我常想,并非一定是要佛门中人,才可以参禅悟道的。人生原本就是一册禅书,每个简单的章节里,都蕴藏着深刻的玄机,而每段繁复的过程,也不过是一些简洁的组合。平日里我们总喜欢抱怨自己的庸常和无为,总喜欢感叹世事的艰难与不平,却不知,有一颗平常之心才能参透深邃难懂的人生。真正的禅书,是众生都可以读懂它的,一个平淡的词句,就可以启发出深刻的道理。生活若禅,用禅心来宽容一切,苦闷必然会随之消去,闲淡则会萦绕于身。“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种甚因,结甚果。”

有时我在想,究竟是什么能让禅者有这般的信任和依恋,把自己完全沉浸在禅中?我曾不辞辛劳地做着大半生的努力,却发觉,兜兜转转,还是抵不过上天安排的宿命。由于经历过太多的喧嚣,太多的浮华,深感现实真的有点沉重,沉重到一枚落叶,都足以将自己砸伤。时光飞逝,季节更迭仓促,一晃大半生就这么过去,让我再也不敢一意孤行了,考虑着要冷静面对人生,于是将落叶偷偷收藏起,把那记忆折叠,开始爱上了平静,爱上了淡寂,爱上了恬淡走岁月,恬淡过生活。恬淡,不是禅,而是禅里开出的花一朵。

时间飞逝,一年又将过去,站在岁末的渡口,打开心灵的窗户,静看时光旖旎着一曲花开花落。一路走来,曾走过山坡,走过小径,走过断桥,走过笔直与曲折,一路上的故事有很多,挥袖向昨日告别,所看到的都不过是镜花水月。站立于古寺中,听着梵音,虽无法道明佛祖的笑意,心中却努力想着如何把今后的日子安安静静的去过。人迂回了一世,一条路到底要走过多少坎坷?一份爱能承受多少的离别?一颗心能容下多少的悲喜?一个故事能演绎多少个轮回?一段光阴能包容多少的曾经?一眼回眸里能书写出多少的沧桑?一个转身又能带走多少的过往?我想,这一切终究都会凋零成泥,最要紧的是要珍惜当下。红尘是修炼身心的一个道场,人生本就是清净生命心性的一个过程,禅悟之道,贵在明心。

落雪听禅,心境无尘。

难忘那份童话般的心境

世间美好的事物,是我一辈子也爱不完的,不论时光如何变迁,我却永远不会丧失,属于我的那份心境。只要心中有爱和希望,我们都会从平凡的生活里看到童话的颜色。

小时候沿河而居,对岸有人家扎了篱笆,种了一大片粉红色的花。春风拂过,花就火一般蔓延开来,拖曳到绿色的河面上,美丽得让人心生恍惚。还有宽宽的草地,夕阳下的河水波光鳞鳞,软缎一样随风变幻着色彩,有泥土的芳香扑面而来,那感觉惬意浪漫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那几年的黄昏,我和哥哥最喜欢来这里写生。哥哥最崇拜的偶像是齐白石和徐悲鸿。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是他向往和追求的艺术境界;中央美术学院,是他奋斗的目标。他的工笔画《金陵十二钗》栩栩如生,水彩倒影画更是维妙维肖,行云如水的书法让我羡慕好久。

云生雨,土生田,时光生流年。生命与光阴的故事,真的能改变一个人。记忆中的那份纯真美好,把我带回这里。如今岸已挪移,家已搬迁,白衣蓝裤年轻帅气的哥哥也步入中年。旧日狂热的梦想和追求也早已搁浅,哥哥就职于报社做了一名摄影记者,曾经钟爱的画夹也变为数码相机。

所谓的成长,就是不断获得和舍弃。梦想与现实似隔一步之遥,其实,每个人都会有年少轻狂的向往和追求。努力过,感受过就不应言后悔。

或许时间带走一切,但我们会永远记得,那段阳光下的日子。

幸福是一种心境

文/王德敏

怎样才幸福?

其实,幸福缘于一种心境。一个人的内心认知层次,观察思维角度,常常会影响他对幸福的体验。

当你百无聊赖时,可独自出门去野外溜达。行进中,没有目的,没有羁绊,甚至没有方向。一切都是宁静的,就连树叶掉落,风吹草动也在克制着响声,犹如世外桃源的意境。

若是融入人流街景,悄悄地审视一张张或匆忙或散漫或欢喜或凝重的脸,常会思量,在这一副副表情的背后,是否有与我曾经一样的身心疲惫?是否有与我曾经一样寂寞的心境?我的同事和朋友,能否像我一样漫步在某条街道?他们是否也像芸芸众生一样忙碌或悠闲?是否就像我思念他们一样,也在那边思念着我?

闲暇在家,不愿等候牌友的电话邀请,不愿留恋酒桌的推杯换盏,能够倚靠窗口,端详夕阳余晖,扑向居室阴暗的角落,呈现出的别样情景,也是添设了亮丽的心境。当你微闭双目,便会觉得远离了尘嚣,品尝着雅人深致的心境。做个温馨的短梦,让毫不张扬的幸福弥漫在你身体的各个部位。

周末假日,到郊外农家乐游玩,看看潺潺的流水,瞧瞧丛生的藤蔓,钓钓小溪的鱼儿;沟边路旁翠绿的斑竹,随风摇曳的欢乐;席间灶台传统的豆花、草草粑的芳香,都在增添与世无争的心境,勾起童年故居喜悦的回味。斜斜的暖阳照映脸庞,潺潺河水洗刷脚丫,当你略显迷离时,也许会联想到徐志摩笔下那条恋人般的康河,进而诱出些许并不完满尽意的浪漫情感。进而懂得:原来缺憾也是一种美,没有曾经的缺憾,怎有今天的自己?!

即使面对见惯不惊的景象,能否有深层的感知:滴滴晨露,透澈淡然,悠悠地徜徉在树草间,在那随风摇曳露滴飞溅的场景里,能否领悟叶下的期盼?缕缕春风,如影随形,轻轻地游离于轮回的季节,在那掠过面颊吹向山野的情形里,能否洞察季节的循环?簇簇雪花,洁白淳朴,悄悄地绽放在弯曲的枝头,在那依恋不舍悉数坠落的画面里,能否品味丰收的预言?

如此等等,营建心境的方法多着呢!

我为类似的心理调整、闲暇方式,取了个名字叫放牧心境。有了这样的心境,还不能感悟什么是幸福么?!

喝茶离不开心境

文/徐长顺

我喜欢独自品茶,尤其夜深人静时,坐在沙发上,喝着茶,想着一天的事,那茶是有味的,它能让心灵放飞。

许多文章,都在喝茶时想起,然后走到电脑前,用心写下。

喝茶时,我喜欢静静地,慢慢地品,茶叶不在好,有就行,但一定是自己买的。

平时有许多朋友送了不少茶叶给我,都在白天喝,喝着时,会想朋友情,那么上等的茶叶,他们能送我,说明他们大气,知道我好茶,一送就够我喝好一阵。

喝的是茶,品的是生活!朋友之极品,便如好茶,淡而不涩,清香而不扑鼻,缓缓飘来,回味无穷。

久之,我很珍惜朋友之情。

品茶有时离不开环境,一帮有品位的朋友到茶楼,谈东说西,品的是友情,宽容的心态,彼此影响。

我喜欢听朋友聊社会阅历,听到有话说时,如酒后真言,一吐为快。有人问我最喜欢去的场所,自然是茶楼了,特别喜欢和几个文人在一起,相当于一个小小的沙龙,聚会以后,回家写自己的文章,杯中之茶,略带苦涩,却清香可人,耐得咀嚼。

喝茶离不开心境,人们品茶赏月之时就会轻声哼唱,寓意喝茶以后飘飘欲仙的心境能与月宫中的嫦娥一较高低。出家法师都有喝茶习惯,喝茶能长寿,将欲望消解,焕发回归自然之心,回到孩子时自然面对人生,回到轻松健康的心境。

一个人平日里散淡恬静,与世无争,轻声细语,拈花微笑,就可以说是有“吃茶的心境”了。茶杯在手,当然是要好茶,即使身处闹市,内心里的确“还有那另一座房屋”。那房屋就是宁静的所在。

人有品位才会品茶,从忙碌中静下心来,酒是醉,茶是醒,有人喝茶解渴,有人则从喝茶中品人生。

“正、清、和、雅”的茶文化精神,决定了茶文化具有一种不同于哲学和伦理学的社会化功能。如果老庄思想产生的年头,茶文化已经成熟,那么,老庄思想被这茶香一熏,或许阴差阳错熏成了我们的主流文化。

我买茶喜欢在店里先泡上一杯,很怕被骗的感觉,花了钱,买了劣等茶,是喝不出味的。喝茶时就会想许多人和事,和朋友喝茶自然说的是值得说的事,闲聊也会聊出水准。

一年下来,花在茶上的钱,很是可观,却乐此不疲。喝茶实在是一种文化,能品出人生的哲学,在我寂寞无聊时,在我无法超脱时,在我做人不大气时,一杯茶在手,避免了许多悲剧的产生,还写出了许多有思想的文字,值。

释怀

文/徐利

一盏清茶,一曲音乐,伴着琴曲悠悠,指尖流淌的思绪在键盘上轻舞。堆的文,砌的字,不在乎有没有观众,只醉心在那轻挥淡墨。不只为笔下生花,只为享受那份惬意、那份淡然、那份恬适、那份意境……

文字是心灵的释怀,是梦境的描述,是心境的表达,更是寂寞情绪的低吟浅唱,更将自身远抛红尘俗世之外,独自在夜幕中轻歌曼舞,品味宁静,品味寂寞,成为感情渲泄的出口。

闲暇时,文字似一缕春风,轻轻柔柔,带着春的芬芳,融入心境,滋养心田,给人遐思,慢慢疏解淡泊世事的胸怀。

安静时,文字如一曲天籁,排除凡尘纷扰,暂寄世外境幻,感受无染的空灵,洗涤身心的境界。

烦恼时,文字是一种发泄,抚慰焦躁的情愫,承担一切的烦扰,享受放松的心态。

文字的幽香,无处不在,一滴雨,一场雪,一枝梅,一朵花,一时心情,一段往事,一树一叶都可汇成文字的流淌,婉约而唯美,思考而回味。

文字能融入生命、抒发感怀,能细腻,能狂放,能注释我们的生活。文字或长或短,或喜或忧,蘸就心汁,滋润生命。文字载着情和梦,穿越唐宋,横贯明清,悠然地行走。文字,渊源于魂魄,幽香于心灵,滋润着精神。

安心在文字,品味沧桑,享受一份安静,享受一份隽永……

欣赏者最美的心境

文/聂鑫

心境的美好不取决你生存在哪一种环境,而是取决于你是否将残酷的现实转化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让自己的心境高踞起来,永远昂首挺胸,不向任何世俗低头。

人的苦乐。尽管来自客观的尺度,但只要你不要困扰于一时的得失,精神世界里便不会缺乏力量和充实,就会营造一种崭新的环境,让自己的一切都充满活力,生机勃勃。

懂得欣赏的人,才会有新发现。心胸有多宽,你的视野就会有多宽。善于欣赏的人,都拥有着一颗不凡的匠心,都会善于观察一花一世界的奥妙,见小草就会见到大精神。

欣赏是一种高调的生活,是心灵的及时雨,它可以洗涤已久的污垢,知道什么是生活的高雅,什么是生活的糟粕。欣赏是欣赏者真实心灵放飞的足迹,嘴嚼生活的味道,生成源源不断灵感的源泉。

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

今天很快过去,明天又将到来。时光像是海岸上奔腾吼啸的海水,漫过来,流过去,大浪淘沙,所有活着的挣扎着的生灵都将被卷走,那些暂时的阴云和不愉快,更不会因为生活的挽留而停留,所有的一切都将被岁月这条洪流所吞噬。

到最后被生活真正挽留下来的只有你奋起的斗志,和你那一颗不甘堕落的心,在向着一条充满阳光的绿茵之路蜿蜒而行,一生一世永不停息。

时间的远方

文/朱金华

一转眼,丁酉年已过去十多天。鞭炮零星炸响,见面拱手祝福,随处飘散浓浓年味儿,透着春的气息,就连滨河路林荫小道一抹参差不齐的枝头,也绽放出簇簇花蕾。静止的河水泛着泠泠波光,青苔铺满河道,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轻柔流淌。

总在抱怨时光荏苒。掀开日历,能有几页留下充实呢。就拿翻过的新春时光,完全沉浸在节日氛围里,模糊了昼与夜的界线,酒后的语无伦次,闲侃时的海阔天空,哪管年前豪迈规划——闲暇里读书心静时书画,即便偶尔想起宏图大略,常籍“待到明天再开始吧”以塞责,孰料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一年一年,不见果实,唯闻叹息。这便是庸者的悲哀处。

生活里,每个人都有一股英雄气慨,现实却让人顾忌太多,隐迹豪情,磨平棱角,躲在角落里静观世事,无关家长里短,不论风云变幻,盖棺论定,落得个“好人”称谓,窝囊一世,惘然人间一遭,岂不痛哉?!

常临窗沉思,感受夜色静美。仰望苍穹,星河璀璨,一颗流星划过,悄然陨落在漫无边际的夜里。遥远处传来咿呀叫声,侧耳细听,是大雁从上空越过,静谧里有了些微生气。俯瞰街景,早已归于沉静,同人群一道步入梦乡,褪去繁华热闹,唯有绿绿的叶片在微风中摇曳,听,那声长长嘶鸣,是火车发出的轻叹,透着这座山城现代气息……

每当孤独来袭,抿一口家乡苞谷酿制的老酒,暖一暖温馨记忆,心情便豁然开朗。浅望幸福,满眼里春华秋实,淡泊了迷茫失意,吼一嗓《信天游》,柴门外虽寒风凛冽,雪花飞舞着在半空打旋,全然不觉丝毫冷酷,此乃心境所致。

人活一世,不过活个心境。然则境由心造,非物力所能左右,黄金万两,对于贪婪者不一定心满意足;三餐饱暖,已达平民之所愿。

在时间的远方,离昨日渐行渐远,与明天越来越近。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美好季节里规划未来,隐约看到远方精致……

走出朦胧的夜色

文/雨至

夜色,悄悄地画上了翅膀,飞临而下。

远处,偶尔依稀的几声鞭炮的脆响,划破了长长的夜空。节日的盛装还未卸去,而春的足音己在耳畔渐渐地清晰起来:那么地柔和,那么地稚嫩,那么地热烈。

我再也不能把自己蜗留在这狭小的空间里,沿袭着以往散步的习惯,和娘亲道了一声,下了楼,走出门去。

节后的街道,依然延续着以往的喧哗。霓虹灯光闪烁,商家的巨幅广告,折射出迷人的流光溢彩。人们三五成群地漫不经心的踏着轻盈的步子,在熙熙攘攘的主街道汇成人流。

自从和母亲在一起过完春节之后,就一直听说滨江大道的河边公园,夜晚的景色迷人。我正想找一个宁谧去处倘徉,让怅然的心绪不再在浮躁与平和中游离。于是,我漫踱着步,穿过了步行街,来到了信江桥头。

沿河一溜弯道,就是淹没在这迷茫的夜色中,充满了神秘色彩的静谧的滨江公园。来时一颗浮躁而绎动的心境,瞬间被这里的夜色所感染。我信步踏上砌有花岗岩阑杆的小路,悠然前行。

腑首向下望去,一条宽泛的澄碧的溪流,蜿蜒着朦胧的夜色飘然而至。横贯南北的桥侧和沿河两岸一片灯火阑珊。成排成排五彩缤纷的灯光倒影在水中——碧波潋滟,彩光摇曳,构成一幅美妙的绚丽多彩的水中仙境。和着月华如练的夜色,璀璨夺目,异彩纷呈。身临其境,浮想翩翩,仿佛在水天连接中,走进了瑶池宫殿——一个梦幻般的璀璨斑斓的世界里。

我迷离与其中,流连忘返。静静地徜徉在这宁谧的月夜,真切地感受着宇宙的空灵。

许久,我才回过头来。路旁一簇簇一方方排列整齐的花草,齐刷刷地扭着窈窕的身段,仿佛正接受着风的检阅。心中的那一个春天尚未抵达彼岸,而一颗破土而出的稚嫩的尖草,己怯怯地探出头来,窥视着这个陌生的世界。一株,二株……分明听见了它们疯长的拨节声。

对岸几溜几溜黑黑的影子,是影影绰绰的山木。此时,它们在静谧的月华下,或许正在演绎着浪漫。延绵这溪流而伫立在岸的远山,蜿蜒起伏的线条与沿岸柔和的曲线交错缠绵,画面在动静中交融。

此时我遥望着天空,一轮皎洁的盈月挂在空中,正穿梭在几丝羽毛般的浮云里,闪动着深情的目光,一路洒泻下来。蓦回首,身上己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银衣。满天璀璨的星星,婉婉地向我眨着眼睛。此刻我心境如洗,随着缓缓流动的江水,沿着恍然的心路走去……

柔和的风轻拂着我的脸,温情的眼眸还在闪烁。

心中的一个念头不竟跃然涌起:那不是春意吗?盎然春意:泊泊而动的溪水,正等待着春潮涌动的那一刻;萋萋的草木正期待着百花绽放的那一天;远处的山林正期盼着让春风来吹绿;细细密密的春雨,把呢喃的燕子来迎回……

所有的一切一切,世间万物都在等待着那一刻——在绿色的希冀里,一展自已一生之中最靓丽的风采……

盘点一年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让过去的已经过去,我的心境豁然开朗。不论生活是多么的平淡,抑或是多么的热烈,都己成往事云烟。在爱的真实的内涵里感受着生命的真谛,让思念去填满所有的空白。像山冈,像田野,像草木,像流水……它们不都是在默默地守望着、等待着、期望着、奉献着的吗?只要平平淡淡地过好每一天,在忙忙碌碌中做好每一件事。让生活中多一份快乐,少一些忧愁;多一份牵挂,少一丝无奈;多一份期盼,少一点失意……也许平淡的生活,就会平添一份斑斓的色彩。就象那,在平凡的岗位上又喜欢文字的人儿一样,还要继续编织着一个文字的梦……

于是,我斟满了一身的春意,踏着渐渐被思绪充实的步子,走出这片朦胧的夜色。

走近一片水

文/王信国

这片水,是一滴一滴组成的团队。她们相互依偎,在历史的进程中,活出无声生命的大美,活出了有声生命的大爱。

这片水,她们站在一起,就是一片湖,是一片生死不离、风雨不弃、坦荡胸怀、乐观人生的湖。她们定格在山顶上,背对连绵天山。巍巍的雪峰是她们堵遮风尘的纱巾。广阔的绿色草原是她们的裙装。阳光是她们注目尘世的灵魂光芒。月光是她们浪漫夜色的灯盏。而灵性的星辰,是她们放飞的心愿和梦想。引领草原的牛羊,向牧草的内脏深入。

这片水,蓝色诗意里,沉静得让人听到天籁的韵律。安然自在的神情、幽雅天趣的风华,像一曲薄如蝉翅、轻如云雾、蓝如天宇、美如酣梦的心音。音律沉淀的柔情里,她们修炼成水的崇高秉性、水的冰洁心境、水的宽广胸怀、水的善美魂魄。

这片水站在一起,融合在一起,组成生命的蓝色传奇。她们与世无争,心志高远,自己养活自己。千年万年演绎的史诗里,以平凡思想者的高度,诉说着一段段渗透岁月深处的大悲和大喜。她们以水的个性,荡漾湖的智慧。

水是这片水的乳名,湖还是这片水的乳名。而人们称呼她们赛里木湖的时候,乳名成为蓝色生命的元素。

不溯来历,不问去向。这片水只属于比邻的这片大草原。每在西风吹醒春曲时,这片水的周身,全是手拉手的花草。在花香绿草中,走动着肩并肩的羊群。天高云淡的景象,被鹰翅一遍遍擦拭着,擦得蔚蓝如梦。这片草原,被冰晶玉洁的雪峰装点着、呵护着、守望着。这片水,成为草原的宠儿。这片草原,是雪山冰峰的骄子。和谐之美,延续着自然与自然、自然与人类的命脉。

这片水,是时光的化身。是岁月的呼吸。沉淀着风声雨声敲击季节的回响;荡漾着日月星辰走过历史的印迹;蜕变着寒冬酷暑万物生灵的年轮;记录着草原民族甜酸苦辣的人生。闪光的是生命的底色,灰色的是时光脱落的碎片。

这片水,她们站在一起,站成一种动感的魂。在宁静中,不停升华。在升华的品行中,出落得如等待出阁的大家闺秀。娇美如花,柔情绵意中带着迷人心醉的羞涩。尘世大美的光泽,荡漾成湖的秀色和水的颜容。羞花闭月、天吟地和、风沐雨润、山舞松涛。一派美伦美幻的真情写意,惹万千芳心尽怀春。

这是这片水的魅力,也是这片湖的本色。无须人为点缀,静美、天趣、灵性、睿智、凝聚千年万载不变的神情,连生活在她们周身的花草、蜂蝶、牛羊、飞禽、走兽都心旷神怡,痴情眷恋。

面对蓝天,这片水是幸福的,幸福成湖的荣光。以开放、乐观、积极、热情、健康、儒雅、宽容、智慧的精神状态,接受阳光和风雨的造访,接受万物的喜怒和悲欢,接受季节更替的冷暖。吉祥标榜的伊甸园,与仙境争风流 。

提起大海,一望无际的大海,蔚蓝里裹着蔚蓝的大海,让这片水心生孤独。让这片水思想忧伤。对这片水而言,也许大海才是她们生息的家乡。是她们心怀梦想的乐园。更宽阔、更深远、更迷人、更感性的诱惑,让这片水有回归的冲动。也许大海与她们毫无关系。她们是大海的另一种,她们是水的精灵,是湖的魂魄,是大海留在梦境的一个夙愿。

是的,这片水,这片湖,这片叫做赛里木的湖,是大海的一个梦。是让大海永远也带不走的一个梦。横亘在西部大漠的腹地,润泽丝绸之路上的一草一木与万物生灵。这是这片水,这片大草原的福音和生机。

福音带给这片水,这片大草原人畜兴旺,如意吉祥。生机吸引八方游人纷至踏来。成为观光客迷恋的天堂。

这片水,这片有容乃大的水,这片母性般恩赐善爱的湖,操持这片水域的清明和这片草原的绚丽。一只天鹅或一群天鹅,以水为乐,嬉戏天趣,留一串鸣声回应松涛的低诉。赤裸灵肉的阿拉套山眺望着,这海天一色、鹅翅击水的天真。像一幅画的神韵,每天会流露不同的寓意。

一阵西风吹过这片水光洁的肌肤,只能吹皱她们皮肤,吹不散她们的美好心情;吹不散她们彩虹般绚丽的梦想;吹不散她们彼此关爱的情怀;吹不散她们无偿呵护万物生灵的大爱。她们依靠在一起,站成宁静的思想、站成湛蓝的哲学、站成绸缎般优美的音乐、站成蓝色的旗帜。她们站在一起,拒绝浮尘、拒绝厄难。用水的本性,洗礼她们光泽的灵魂。

有时,这片水,这片天真的湖,这片童趣十足的湖,像一个挽着裤管,在草丛里捉蝴蝶的孩子,跳跃着,欢快地奔跑。跑累了就地一躺,仰对蓝天呼呼大睡。何等的放浪形骸,又是何等的温文尔雅。这是这片水的情趣。平常的心境,对待平常的时光。

这片水活着,节俭地活着,活得像天下所有的母亲。心灵升起永不沉落的太阳,照亮洁净的人生,温暖红红火火的生活。这片水忙忙碌碌地活着,活得像我们每个人的父亲。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挺直一个家庭的腰身,挺起一个民族的脊梁。经历荣辱、品尝苦乐、感受冷暖、承载聚散。仍然铁骨铮铮,永远向前走。

这片水,这片浪漫的水,这片闪烁爱情光芒的水。面对水的柔、面对湖的蓝、面对湖水的纯洁,多少情侣以身相许,以心相许。山盟海誓,说着内心的甜蜜,诉尽爱恋的誓言。彼此说着相信,共同为明天的幸福祈祷。缘分如这片水,晶莹剔透。情爱如这片湖,生死两相依。

坦荡、透明、辽阔、梦幻概括着这片水的韵味。

这片水,这片神话的湖,像一面天镜。驱邪降魔,净化心灵,传递美德,恩誉尘世。对美的向往,对每一个人来说,与生俱来。对生命的珍爱,对这片水,对这片湖来说,真情演绎的美丽传说,让天地为之动容。

相传,在这片水之前,横亘的沙漠纵横无尽的苍凉。西风放荡渗透骨子的狂傲。没有生命存活过的迹象,没有任何一种植物扎根,伸展腰身。有的只是风卷沙尘的怪吼。死静的时光消磨着岁月的灵与肉。有一对情侣,男的叫草根,女的叫水灵,他们生活的部落遭受另一部落的灭杀。所有的亲人和牛羊财产,被屠杀和占有。草根和水灵同骑一匹马逃离,她们跑啊跑,直到那匹马累死在逃跑的路上。然后她们相互搀扶,继续在沙漠上逃亡。她们不敢片刻停留,她们怕被歹人追上。不知跑了多久,水灵跑不动了,累得奄奄一息。草根就背着水灵跑,直到他眼前一黑,昏死过去。

当水灵慢慢睁开双眼时,一种蓝色让她昏眩。那蓝色是天空。她挣扎着爬起身来,首先看见昏死过去的草根,然后看见,一个个手持屠刀的歹人,像铁桶一样围住她们。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沙漠上,水灵看着歹人们围成的沙漠越来越小。她并不害怕,而是把草根抱在怀里,仰天长哭。她的泪水滴在草根的脸上和身上,然后往沙土里渗透。这时歹人们越来越近了,近得举刀就可以够得着她们的脖子。水灵透过泪水,她看到无数的面孔狰狞着,无数把带着她们亲人血液的屠刀,齐刷刷向她们砍下。在水灵眯上眼睛,抱紧草根的瞬间,她只听到一声响雷,再什么也不知道了。

不知过了多久,草根从昏死中睁开眼睛,他看见眼前有一片望不到尽头的水。他还在沙漠的边缘看见一座座山峦连绵着,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他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是真的。他揉了揉眼睛,原来这是真的。于是,他疯了般找水灵,喊水灵的名字。喊声掠过那片水,泛起层层涟漪。喊声穿过连绵天山,山峰举着冰雪召唤,山岩挥动松涛呼喊。在那片水的周围,长出一片望不到尽头的花草。五颜六色朝天而绽的花朵和绿色的草叶,以草根的名义,呼喊水灵的名字。从此,水灵化成这片水,滋润着周边的大草原和草原上的生灵万物。草根化成大草原,守护着那片水与那片蓝色的魂。只要这片水不枯竭,草原上永远花红草绿、羊肥马壮。只要草原永远生生不息,这片水就永远清波荡漾。

草根与水灵的传说,一段凄美的经历缔造了这片水,这片湖梦幻般的美。也彰显出这块草原,这片广袤草原无尽的生机。在我脚踏那块草原,走近这片水时,我看见的蓝色,只是蓝色的翻版,是一种表面化的符号。而让我真正震撼的是,属于一片水永不疲惫的坚持。无需山盟海誓,她们的坚持能抵达地老天荒。她们平静的心态,可以抚慰一切浮躁和冷漠。她们的不变应万变的思想,让消极变得积极;让忧伤变得愉悦;让苦难变得幸福;让苍凉变得水草丰盈。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思想修为,是一种渗透哲学颜色的精彩。

这片水活着,以诗情画意的韵味活着。活得光明磊落、活得大智大勇、活得青春亮丽、活得宁静致远。这是一片感性的水,一片心怀感恩的湖。这是只有赛里木湖才有的神采。

走近这片水,就像走近一面警世的镜子。可以净化贪婪、自私、仇恨、抱怨、厌世、拜金、唯心、麻木的心灵。

有一位画家,他背着画笔和画纸,在这片水,这片名叫赛里木的湖畔呆了两天时间,他连一笔也没画成。面对这片水,他找不到也配置不了适合这片湖的颜色。对于画家,他脑子一片空白。面对这片水,他被深深地震撼了。

他说,真正震撼他的不是这片水域的广阔,也不是寄居的海拔高度,更不是她们透视出的蓝色和纯净。而是一种平凡中的宁静,和宁静中难以语言形容的平凡。潜藏智慧的平凡、蕴含美学的平凡、充满哲学的平凡、渗透人性的平凡。他动情地说,原来平凡的意义涵盖着那么多的伟大。以及闪耀着那么炫目的光芒。一位画家,两天的时间,面对一片水,未动画笔。他说他收获了受益一生的东西,那就是心境!

提及心境,画家没有牧人纯粹。

那是一位哈萨克老牧人,他说,他在这片水,这片湖畔放牧几十年了,那片水大得像天空,蓝得像天色。谁看到那片水,谁的日子都是吉祥的。他几乎每天在这片水边弹冬不拉唱歌,那歌声传得远远的。心里也像那片水一样亮亮的。和这块大草原一样宽宽的。就连刚出生的羊娃子,只要看着这片水,也长得快快的。这片水是圣水,这片湖是神湖。

面对这片水,画家所获的心境,是不是和那位朴实的哈萨克老牧人一样?我不得而知。但是,我能想象到,在此后的每一个日子里,画家和牧人一样活得精彩。至少心是亮亮的。心是宽宽的。

人观水时水有人品,水映人时人无水准。这也许与心境有直接关系。在水的清丽中,能透视出人之心境的阴暗或明亮。这是这片水折射出的生命色彩和思想内涵。

水亦少时水为珠,水聚多时水成镜。一种禅境般的镜子,可以把恶变善、丑变美、邪变正、祸变福……心灵提炼出的生命光芒,可以照耀任何一个角落。

这片水,用眼睛可以看到天空的蓝。用手可以触摸到绸缎般的柔。而用心去感受,这片水不是水,她们簇拥在一起的神态,成为一种思想的高度,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灵魂的光芒。

相传远古,在阿拉套山生活的一群黄羊,被一群狼围猎。这群黄羊的唯一选择,是加速逃跑,才不会被狼群捕捉。而狼群早已策划好谋略,唯一的成功,就是加速追捕。

这是一个天高云淡的夏天,阳光的绚丽,像被湖水清洗过一样。这群羊逃啊逃,突然她们看到一片长满花草的大草原,在草原中间有一片蓝宝石般闪光的水城。远远看去,水天一色,美伦美幻。这群黄羊增加了逃命的信心,它们直奔那片水。狼群紧追不舍。

不知道跑了多久,跑了多远的路,黄羊一个不少地跑到这片水旁。它们再也不跑了。它们再也跑不动了。它们被眼前这片水迷住了。它们有相同的感受,即使在这样一片仙境般的水域旁,被狼群吃了,也心甘情愿。

于是,这群黄羊跪卧在这片水旁,它们不需要对命运祈祷什么,它们在享受一种别样的温存。只有这群羊才能感受到刻骨铭心的温存。这时,狼群已经追上来了,相距不到十米远时,这群狼停下脚步。望着这片水和安然自在的那群羊,狼不追了,狼不想追了。狼再也不想围猎羊群了。这群狼,心生与黄羊一样相同的想法,从此不想离开这片大草原了。也不想离开这片一望无际的湖水了。

后来,这个叫赛里木湖的地方,成为这群羊的乐园。而那群狼,蜕变成牧人忠实的牧羊犬。这块草肥水美,人畜兴旺的圣水灵壌,更加美丽富饶。

这片水,这片永恒的湖,成为时光的展板。千年万载不变的风华,标榜作为水的最平凡和不平凡。改变的只是,从这片水域旁走过的一茬茬不同的人与畜,以及四季的阴晴圆缺、花开花落、寒冬酷暑。像一支谣曲的音符,演绎人与自然恒久的韵律。

而人与自然之间,人与这片水、这片湖之间,引伸出多少千丝万缕的迷恋情怀。那么多的人走近这片水,带来的心境各不相同。经过这片水的洗礼,带走的心境又各不相同。

走近这片水,有人带来酒肉食品。离开时,留下垃圾和喧嚣。带走的是酒精反应的醉意。在通往这片水的草原上,到处都是轮胎碾断的花草身骨。有些花草,被踩圧得血肉模糊。戏水的天鹅被惊飞。食草的牛羊被惊扰。不和谐的气息,搅扰着这片水和这片草原的宁静。和谐才美好,否则是灾难。

走近这片水,有人带着好奇和热爱。对大自然的好奇和热爱。对这片水的好奇和热爱。留下舞姿、歌声、赞叹和笑容,带走一卷卷摄有这片水韵、这片湖色、这片草原上的花草、牛羊、苍松、雪山、蓝天、白云、毡房、栅栏、骏马、骑手、晨曦与晚霞的影像,还有美好心情。人景相宜,善美的风华,给这片水和草原增添了无限浪漫的色彩。

走近这片水,有人带着疲惫不堪、千孔百疮、麻木不仁 、万事冷漠的心境,接受自然疗伤。接受这片水的洗礼。留下脱胎换骨是的人生碎片,在这片水和草原上,春风化雨润花红。带走的是一份博爱与高远的心境。这片水的灵气,让萎靡不振的心志,变得图腾起来。

走近这片水,我会看见自己生命进程中,内疚的部分,是那样的清晰。说抱歉似乎太轻描淡写了。然而,也够不着去赎什么罪。那样,太夸大其词。是平时待人处事时,心灵深处埋藏的那点不纯洁在作崇,我想是吧!面对这片水,我想起哈萨克牧人说的话,心和这片水一样亮亮的。心和这块草原一样宽宽的。我也想起那位画家如梦初醒,或说成茅塞顿开的心境里,那一片宁静中的平凡。

我相信,他们所拥有的那份心境,将会被他们带到生命的尽头。这是这片水的境界,也是这片水赐予人的境界。

一片水,她们站在一起就是湖,一片荡漾在博尔塔拉肌肤上的圣湖。人们称她们为赛里木湖。她们聚集在一起,幸福地活着,和谐地活着,静美地活着,活成多少人眷恋的天堂。

心境

文/性淡如菊

有一天,苏东坡到佛印禅师处与佛印禅师聊天,两人均盘腿而坐。

聊到高兴时,苏东坡问佛印禅师:“你看我现在像什么?”

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尊佛。”

苏东坡笑着对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堆牛屎。”

佛印禅师笑笑,没有说什么。

苏东坡以为他胜利了,回家后沾沾自喜地和他妹妹苏小妹谈起了这件事。

他妹妹说:“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是佛一样的境界,所以看你像一尊佛;而你的心态像一堆牛屎一样,看禅师当然也就像一堆牛屎了。”

苏东坡听后顿时面红耳赤。

读罢这篇小故事,渐渐悟出心明则世界明的禅理。透过心灵看世界,我们看见的永远只是我们的心灵世界。善良的心,看得见善良;美丽的心,看得见美丽;慈悲的心,看得见慈悲;充满爱的心灵,看得见爱;纯净的心,看得见纯净;天真的心,看得见天真。

我有一颗什么样的心?世界就是我的镜子。我看到的东西太多了,贪婪,自私,偏见,暴力,残忍,爱恨情仇……我知道,我被这一切污染了。我的心里装满了这些东西,所以我看得见。孩子是看不见这些东西的,因为他们有一颗纯真的心。我要洗去这些污染,清除这些垃圾,回归婴儿般的纯净。今年你几岁啦?我会回答:“两岁。”我希望自己返璞归真,回到那种净的状态,并努力朝半岁,0岁奋斗。我想0岁,是不是一颗“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

你有一颗怎样的心?世界就是你的镜子,照一照吧。

过年是一种心境(外一篇)

文/胡竹峰

好(hào)闲,谁不喜欢闲情逸致?好(hǎo)闲,谁不喜欢无所事事?当然,也有人是劳作命。我有个邻居,三天不下地干活,腰酸背痛。我自己三天不读书写作,心烦气躁。读书让人心静,写作让人气顺。但我还是好(hào)闲,喜好的好。闲得发困最好,近来睡眠不好,就希望昏沉沉大睡。

春节里我好(hǎo)闲。闲得无所事事,每一年的春节我都是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双手互插在袖筒中取暖,游手差不多是抄手了,走在乡下的路上,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像个老人。倘或在古代,别人还以为我走路都不忘施礼。

母亲说我回家经常失礼,不懂得敬烟,不懂得劝酒,不懂得奉茶。唐人张保嗣有诗说道:“抄手向前咨大使,这回不敢恼儿郎。 ”古小说中的酒店,有客人进门,酒保总要抄手问好:“官人要甚东西,吩咐买来” 、“客官,您里面请” 、“客官有何吩咐? ”

抄手是真,但没这么恭敬,我很少小心翼翼。做人上总是随性得很,抄手的时候少,摆手的时候多,和很多人只是拱拱手,客气一下。做人上客客气气,呵呵一笑,这样很好。呵呵一笑的格调,在金刚怒目之上。我想。那握手呢?握手是现代社交礼仪,古人差不多就是作揖。作揖比握手格调来得高,我想。在交往上,今人不如古人,古人客气是真客气,客气得人情脉脉,今人客气是应酬,不过面子帐耳。

这些年春节,越发没有年味了。年味是心境,不是年味寡淡了,而是心境变了。过年是一种心境。其实也蛮好,读书喝茶饮酒烧菜写字散步,人来人往,觥筹交错,能得闲趣。春节的好,不过好(hǎo)闲,可惜拜年太多短信太多电话太多祝福太多。祝福太多也是累?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年纪大了,越来越好(hào)闲,精力不够,到底比不得少年人。这些年春节,特别迷恋一个人的茶时光。尤其在乡村,夜深人静,对着炉火,昏昏沉沉,木炭燃烧的气息在四周飘飘浮浮。火炉上放几颗花生、板栗,茶一开开喝下去,额头与脚心沁出汗来,须臾,背心也出汗了。炉火慢慢黯淡了,只有手心近触才能感觉微弱的暖,寒意渐渐围拢上来,睡意也渐渐围拢上来。

年食录

腊月八日吃腊八粥,基本已拉开了春节的幕帘。讲究的人家,用杂粮做成“腊八粥” ,红豆绿豆黑豆白豆麦仁苞谷小米山药,差不多就是八宝粥的样子。在乡下,还有农民将“腊八粥”甩洒在门、篱笆、柴垛等上面,祭祀五谷之神。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 ,人们提前一天就将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早上起床,陈设糖点果品之类敬供“灶神” 。灶神原是天庭的厨师,因为偷吃饭菜,受罚坐在民间的灶台上。一个嘴馋的厨子,经年累月看人家烧菜做饭,大咽口水的同时,怀恨在心,心里多少有些想法,每年腊月二十三返天时,总要对凡间的事指指点点。老百姓知道了,就在这个日子里制一些糯米糕和饴糖之类供在那里,有将灶神嘴巴粘上之意。另一方面,吃人家的嘴短,灶神上了天庭也不好意思再说三道四。

在安徽农村,或者小年这天的上午、除夕那天的上午,家家户户都会上祖坟,给去世的先人送肉送点心水果送纸钱,邀请他们一起过年。

鲁迅小说《祝福》的开头,写了绍兴腊月二十五举行的祭祀活动,报一年平安,求来年幸福。绍兴人家忙着祝福的时候,安徽大地差不多正在做年糕。将糯米浸泡以后蒸熟,再放在石槽里捣烂,拍打成一块块“米砖” ,这是最初的年糕。年糕种类多,吃法不一。

祭过灶神,祭过祖先,人们开始忙着置备年货。年底的日子似乎比往常更快一些,在外工作的无论多远都会想方设法赶回家里。一家大小忙着备年货,平日的冷清都被热闹代替。

转眼就到了除夕。

除夕的夜宴,无论是在家里做一顿大餐,还是去饭店定一桌好饭,饺子都是永恒的主角。为了增加节日气氛和乐趣,过去人们还经常在饺子里包上铜钱,现在基本换成硬币了,亦或包上蜜糖,有些类似中彩的意思。

除了水饺,除夕这天,乡下人还蒸馒头(小馍) 、大馍(里面放几颗枣) 、小花(用花模子或用筷子盘做,用手捏,刻上花纹,上面放一颗枣) ,配点果脯,长辈们一人送一个。然后做团圆饼(一张圆饼上摆满小花,留待正月初五全家吃) ,再将各种大小的小花摆在团圆饼上,层层叠叠,摞得像小山。

吃年夜饭的时候,全家人务必到齐,有人不能回家,作为家长的也要留一个座位和一套餐具,体现团圆之意。落座时,祖辈居上、孙辈居中、父辈居下,白酒啤酒红酒果酒,会喝不会喝都会多少喝上一点。吃年夜饭,要关上大门,寓意关门发财。不仅如此,吃饭还重视“口彩” ,称饺子为“万万顺” 、年糕为“步步高” 、酒水为“长流水” 、鸡蛋为“大元宝” ,鱼则叫“年年有余” ;过去有些地方无鱼,就刻条木头鱼替代,这条鱼能看不能吃,名为“看余” 。

漫步雨中

文/碧荷清梦

连日来的多云天气使人燥热难耐,午后终于迎来了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没有狂风,没有雷声,轻柔的雨丝细密的交织着携伴着几丝的清凉。我望着窗外水茫茫的一片,心中陡然萌生一种独自出去走走的想法。便随手拿了把伞出了家门,但是没有打开,只想感受一下沐浴在雨中的那份凉爽的惬意。

走在雨中,细密的小雨和着轻风揉乱我的发丝,微拂着我的面颊,打湿我的衣裙。被这无边的清新浸润的感觉真的很美妙。侧耳聆听,那声音极细极柔,发出沙沙的响声。感悟到听雨是一种心境,心情好的时候,那声音就像一首音乐曼妙无比;心情不好的时候,那声音便成了凌乱无比的噪音。而此时的雨声轻柔婉约就像友人的诉说,娓娓动听,使我的心绪平和而宁静。

弥漫在空中的尘埃已被这小雨荡涤纯净,空气变得异常的清新。街上行人稀少,树影婆娑,飞驰的汽车在雨中,拉出长长的雨线,整个城市被笼罩在雨水中,一切皆如诗意般的朦胧。路边的花坛绿意环绕,整齐有序,在雨水的浸润下清新无比。水泥地裸漏着黛青的颜色,光滑洁净。有一种想赤脚踩上去的冲动。冗长的记忆拉回到了童年。那时遇到这种天气,总是会邀几个伙伴,瞒着母亲寻到同样这么干净的水泥地,然后脱掉鞋子,踩在上面,尽情的玩耍嬉闹。或者会在路边找寻几块细致的胶泥块,把它们搬到无水的空地上,做成各式的造型,坦克、汽车、小动物等等,然后等天晴了晾干了,再涂上颜色,当玩具,那开心劲是无法诉说的。可惜的是随着时间的变换这种童年的稚趣和那份开怀的心境早已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被封存,而取而代之的是纠结于心底的众多繁琐的事物

迎面而来的一个婀娜清秀的女子吸引了我的视线,她打着一把粉色的小伞,青春的身姿,轻盈的脚步。不由得想起那个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雨巷中结着愁怨丁香一般的姑娘。可惜的是,那款白色的旗袍已经被代替为红色的吊带,白色的短裤。流走的的岁月已把古典演变为时尚,岁月在轮回中更替了以往的陈旧,但也带走了多少纯情与不舍的梦幻。那份执着的情愫,那份如水的心境还有几人能懂;那条孤寂的长巷里还能走过几人,还有几缕失去的云烟令人感怀使人心动?

“拿着伞你不打,发神经呀,都把自己淋湿了。”从身后传来一声笑语,拉断了我的思绪。定睛看去是一个熟人,我向他笑笑,支吾了一句搪塞了过去。想到一句话:女子在雨中无伞可打,是一种无奈,有伞不打是一种境界。非常喜欢这种被雨水从发丝浸润到心田的感觉。小雨帮我荡涤了一切的尘垢,而为我保留了一脉清澈的心泉。

回头再看时,自己已经独自走过了一段很长的路。天地相连,雾蒙蒙一片。“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是否)也无风雨也无晴呢。”随想到苏轼的感叹。同样的景致,而因为心境的不同也许所领悟到的道理也会有所差异。

在往前看时,突感眼前一亮。天空中出现了彩虹,半隐在云间,透过轻灵的雨串,发出怡人的光润。

真的庆幸自己能够走出屋子,如果没有经过雨水的这场洗礼,我怎么能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观。看来并非只像诗人那样仅仅保持一份淡定,而漠然了一切,走出阴霾天气,我们也需晴空万里。

然后在虹光的环绕下,我走回了返程,再次走上这条路,所有的无奈与惆怅已被小雨挥洒至身后,心底徜徉着无比的快慰与轻松-------

一种零碎的美

文/刘清风

这个秋姗姗来迟,出乎意料的是只到了秋的月份,而未见秋的风景,一如年初的春天让人等得有些漫长。然,在这漫长的等待里,虽弥漫着些许焦急的期盼,甚至浓浓的感伤,却因为在这等待的过程里注入了太多的期待与感情,而不失为一种零碎的美。

美常见,然零碎的美却并非人人可得,这需要一个时机,一个地点,更重要的是一种特殊的心境。俗话有云,“十全九美”。这里的美都近乎完美,换句话说,这些美都是人们心底的期望乃至向往,它诠释着一种幸福。可纵有十全,也难得十美,这所缺少的一份美又从何而生呢?

翻开尘封的历史画册,我们在春夏秋冬的轮回间,在白昼黑夜的交替间,在沧海桑田的变迁间,都不难找寻到一份份古人乃至今人心目中的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如此明月,安静恬淡,让人叹美;“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月又倍显亲近,让人心暖。月儿虽美却也难得完美,于是便有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中那让人感伤让人无奈的月儿。似乎再美的事物都有那么一丁点儿的不足,这些零碎着的,往往在不经意间让人心伤。然,月儿终究是那唯一的月儿,变了的只是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下那赏月的人。心境不同,所见所感也就大不相同了。如此看来,原本美一直都客观存在,那些被认为不美的只是受某些主观因素影响罢了。

再拿东坡笔下的“人有悲欢离合”来说吧,到了秦观手里,便成了“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原先不美的悲欢离合此时却也散发出一种让人心醉的美。虽谈不上完美,但也堪称一种零碎的美了,这也正如他时的落花无情也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大爱。这样的一种零碎美来得悄悄,却也不失韵味。

如今,在我们身边,这样的美时常存在,只是往往因为我们的心境不佳而将其忽略掉了。譬如身处逆境,有的人觉得自己倒霉,命运多舛,从而丧失斗志一败涂地;然而有的人却乐观进取,将克服不幸认为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勇往直前扭转局势,从而让原本的不美演变成了美。

所以,不美的往往是我们的心境,我们要做的就是美化心境,懂得感受,懂得欣赏,从而发现出更多尚未发现的正匆匆逝去的零碎美。

世上的美食

文/刘远贵

如果问什么是美食,不同的人,他们给出的答案必定是不同的。先不说面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山上长的、水里游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喜好,单就酸甜苦辣咸这五种基本味道来说,张三李四和王五,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就已经是大相径庭。这就好像有人说“一千个观众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

不过,虽然人之看法各有不同,但稍加归纳便不难发现,这里其实都还是有着可供把握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看重食材和做工。认为不管什么东西,首要的是要食材好,好的食材加上好的做工,做出来的饭菜才香喷喷,食材和做工是美食形成的基本要素。美食家们坐而论道,很多情况下,其实也都是围绕着食材和做工来谈色、香、味和形、意、养。

由此不难看出,在以美食家为代表的多数人眼里,美食绝对是做出来的。

我承认美食是做出来的。再好的食材,如果没有“巧媳妇”蒸、煮、炖、炸,最终都只能算是一盘食物,毫无生气。但我同时又要强调,美食更是吃出来的。做出来的东西,是用来吃,而不是摆着让人看的。只有人们张开嘴巴去吃,吃过之后还赞不绝口,进而大家都能从中获得物质力量和精神安慰,这样的食物,方能称得上美食。

因此可以说,食物美不美,不单取决于胃口,还取决于心境和情感,从某种程度上说,心境和情感是我们进食时分享老天给我们亮出来的日和月、光与影。心境不好,再好的食物也食不甘味,吃进嘴里味同嚼蜡;心境好,粗茶淡饭也能把人吃得余味无穷、意味深长,吃得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所以人们都喜欢在良好的心境下进食。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很多时候不喜欢独食,而是喜欢共享。友人是生活里的一缕阳光,遇着好东西,与友人一起品尝,觥筹交错间,再无聊的日子也光芒四射了。可以想见,无论是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还是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无不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切渴望,在他们眼里,没有友人的出现,再好的美酒也是白水一碗。

而亲情,更是胃口开合的总闸门。因此只要说到美食,人们自然就会想到母亲做出来的饭菜,自然要把渴望的眼神深情地投向大年三十那个大家围坐一起、热气腾腾的晚上;而当亲人忧郁落泪,尤其是当父母老了,牙掉光了,再好的东西也不想吃的时候,过去那些我们津津乐道的美食,也都会化为云烟,变得索然无味。

欢愉的心境

文/翔鹰

那是母亲留给我的,无尽的欢愉。

欢畅的小溪里,那些闪着粼光的鱼儿,跃出水面。

翻起的浪花,笑吟吟地,挑逗着刻板的太阳。

浸湿衣襟,浸透肌肤。

我将自己,抛入欢愉的海中,不停地扎着猛子欢畅淋漓。

我以一条鱼的灵魂,越过一道道的闸口,越过生活的海岸。

那笑,那串珠似的的晶莹。

洗去我一身的征尘,洗去心灵倦怠的疲惫,与网布的纷呈。

拍碎那些尘埃的碎屑,让一颗心,在净沉中怀抱一片澄澈。

明镜似的心思,映出一片天空的蓝。

将那些悬吊的云影,湿润的雾气与阴霾的潮湿,统统抹去。

只留一缕清风,漾起微波的涟漪,梦幻似地植出莲步的轻移。

藕花残,却风骨犹存。

一池清莲,一阕荷塘夜色,梦里轻摇。

我怀抱着那一把琴弦,光华如水,笑意盈盈。

垂钓心境

文/雪松

垂 钓 心 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也许,这是描写初冬垂钓时的景象,也许,这是描写垂钓者的心境,也许两者都不是。不过,总的看来这四句诗让人感到苍凉,让人感到无尽的孤独。

我也喜欢垂钓,从春天一直到深秋,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约上我的钓友去野外垂钓。

为了能钓到又多又大的鱼,我想尽招术,用尽办法。可是,最终的收获还是不尽我意。尽管有的时候收获很大。或许,这就是人的贪婪的欲望,但愿这不是人的本性。

不过,我在垂钓的时候,还是喜欢垂钓一种心境,垂钓大自然的美好景色。

被雨洗过的青山,滴着满山的翠绿。各种各样的小鸟,边飞边唱着欢快的情歌。山坡上的小径,牧童甩着清脆的鞭声,抖落了小草身上的露珠。

春天,我看到农夫在田间辛勤的播种希望。到了秋天,就会看到金灿灿,沉甸甸的收获。

当细雨朦朦,湖面上泛起烟波的时候,我就垂钓一湖朦胧中的浩渺,垂钓一湖湿湿的宁静。当艳阳高照,原野上绿波荡漾的时候,我就垂钓一种无比开阔的心胸,垂钓一种清澈无比的心情。

这大自然美好的景色,往往让我在垂钓的湖边流连忘返。那垂钓时的心境,让我忘掉了工作中的不如意,忘掉了生活中的烦恼。

我垂钓多年,没有一次感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苍凉,更没有感到“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那种寂寞而又孤独的心境。

我每次外出垂钓,都会忘掉自我,把自己深深的溶进大自然中。因此,我对垂钓情有独钟。或许,在我这一生当中。除了看书和垂钓以外,可能不会再有别的爱好了。

淡然心境下的秋

文/冰心无尘

秋季,是我最喜欢的季节。

虽然那片片落叶多少有些让人伤感,但落入尘泥的枯叶,也意味着来年的再生。

正如唐朝诗人刘禹锡《秋词》中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所言,秋的婉约凄美并不亚于暖意阑珊的春季。

无论是春天的绚丽多姿,夏天的阳光明媚,还是冬季的白雪皑皑,皆没有秋天的金色映天更能从心底唤起思绪的畅想。那斑驳陆离的斜阳,秋雨绵绵的黄昏,总能将无序的萦思梳理到极致,让人怀想,让人沉醉!

每当这个时候,总想无羁地尽情咏颂,印染群山的红枫,落叶铺就的黄金大道,麦穗衬托的田园风光,还有那粮满陈仓的农舍与硕果盈枝的园林,无不叫人愉悦与酣畅。

无论如何的高歌与渲染,呈现在眼前的都是一种绝美的丰收景象,是如诗如画的秋意与爽朗。

一幅幅的美景,或许携拥着清愁飘摇,或许释放着秋高气爽,或许凝重着新陈代谢,或许……

无论是什么样的景致,如果用心去体味,用心去感悟,都会发现隐含在秋风扫落叶中的不止是萧飒的冷意,更是一种生的气息。

尘埃中的落叶,正用自己最后的生命亲吻与抚慰着浩瀚的大地,并在这种亲吻与抚慰中将未来与希望悄悄地播撒,冥冥中祈盼着来年的相聚与灿烂!

回眸那万卉由翠绿变成的金黄,便会领悟这本质的轮回,又何尝不是上苍的馈赠?

喧嚣浮躁的尘世,万家灯火的闪烁,都无法让人享受到一份安宁与惬意,唯有秋雨中的那份缠绵,才让我领略到了那一份久违的清凉与宁静。

置身于绵绵深秋夜色中,一杯香茗入手,心灯一盏,倚窗远眺,颜面掠过一缕清风,顿觉心旷神怡。不由想起了王维的《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思绪犹如秋水,丝丝牵挂萦绕,一草一木焉能触景生情,寄托那红尘不舍的情缘。何况是血肉之躯的人,无疑会更加滋生对秋的喜爱和眷恋。

“烛至萤光灭,荷枯雨滴闻”。凝望着飘隐在浮萍之间被揉碎的一池秋月,一池残荷,让人浮想联翩,脑海中的思绪便赋予了无尽的遐想与期盼……

夜已沉睡,唯有小区远处的几盏路灯与弯月还在与我交流。

盏盏路灯眯着谜语般的眼睛,在树影中忽明忽暗地闪烁着,似乎在向我讲述着一天来尽收眼中的动人故事。无论是车水马龙,还是喃喃细语;也无论是冷漠无情,还是温暖相助,都在朦胧的树影下娓娓道来。

举头凝望苍穹,皓月依然高悬,洒落的月光,似乎在涤荡着世间的尘埃,充满着哲理般的神韵。星月呢喃,遐想联翩。就着枫香弥漫的月光,十指轻敲,字里行间沁透着温情脉脉的诗句,向心倾诉,独自沉醉。

静静的秋夜,蛰音四起,几声虫鸣入耳,几声寒蝉梦呓,伴着微微的心跳,亦如一丝洗涤灵魂的梵音,穿透沉睡的黑幕,袅袅飘浮在这氤氲的夜色里,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天地合一的唯美与神秘……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禅定无烦恼,心如莲花开。”或许正是这种坐亦禅,行亦禅的心境更能让人舒展与惬意,更能体悟到一种禅定打坐于秋的空灵。

此时的我,已是心静如水,胸无杂念,一切浮躁的思绪皆渐趋明净与淡定,遁于无形。

喜欢这种与佛陀如此贴近的感觉,渴望在佛陀的普度众生中得以大彻大悟,洗尽铅华,超越自我。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