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的散文

2022年12月20日经典文章

凤凰的散文(精选25篇)

夜读凤凰公园

文/孔伟建

观察一处景点,角度非常重要。一如读书,读是一回事,怎样读又是另一回事。

那天晚上,我在办公室加完班,眼睛酸涩,想出去散散步。出单位大门西行,走着走着,不觉就到了凤凰公园。时值深秋,天气渐寒,路上车流人流依然不息。

老远,我就听见音乐声声,就看见不少景观灯,这些都与凤凰公园息息相关。光,一到夜晚,愈发霸道。光影、线条、音符、色彩,都与光有关,光有极大的包容性。有了这些光,我们就可以一次次地投身其中,感受那些感动的、闪烁的、想象的、确定的、自我的以及他人的存在。

修葺一新的凤凰公园,她恢弘大气的现代气息随处可见。

这公园,白天里,我无数次从她跟前路过,来去匆匆。黑夜里,我亲近她的机会却很少,算来,这还是我第一次跟她如此近距离接触。我错过了她的美丽,关于夜晚的,无数次。

我慢慢走,慢慢看。我在回廊上坐会,听会音乐。我在溪流边,伫立一会,感觉着扑面而来的水汽。我在假山旁看会,体味着园林工人的匠心独具。我在高大的白杨树下待会,跟它说会话。深秋了,它已开始落叶。我身边,还有很多四季常青的不知名的花草,这儿一片,那儿一片,在深秋的夜晚中默默吐露芳华。

我周围有很多人,这些人来自这座城市的不同角落,一到夜里,他们就同样被这公园吸引着,每晚都来赶赴与她的约会。他们来这里,散步、健身、聊天、散心、玩耍、交友、恋爱,每个人,在这里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

这些原本默默出入单位、菜市场抑或厨房的人,在公园里发现了另一个自己。有些事,原本只是觉得好玩,但因一份执着与坚守,结果成了让人惊喜感叹的风景。

我看着公园里的一切,突然觉得她迥异于白天。绿地、近水、远山,曲折幽深的回廊、功能齐备的健身器材、默默休憩的喷泉、堆叠有致的假山……一切设施,都在灯光之下添了一种神秘色彩。灯光,这儿一簇,那儿一簇。地灯、射灯、彩灯,这儿一盏,那儿一丛,各种各样,将偌大的广场划分为不可分割又互相独立的若干区域,那样和谐,那样幽邃。

公园,依然坐落于凤凰山下。她,跟山是一体的。你可在公园缓步,可拾级登山览胜。山上有亭,翘首飞檐,小巧玲珑,在夜灯映射下,更见别样风致。

夜晚的凤山,人流不断。灯光,将它变成了不夜山。我想登到山顶,站在高处、远处,看看夜晚的凤凰公园,我想看看,在陌生的高处,凤凰公园是怎样跟这座城市建立起联系的。

我沿着台阶,逐级而上,步步登高。我看着自己的身影被灯光越拉越长,我觉得夜晚的凤山,和夜晚的广场一样,不是那样直露,给人以更多想象。你不知道,一棵松树后面,隐藏着什么。不知道,一块山石后面,隐藏着什么。你不知道,山风从哪儿来,又吹向哪里。

我站在山上,看着下面的公园。再次感觉到,角度是多么重要。我站在高处,看到的公园,完全不同于身处其间的公园。我觉得,公园里的人群跟我一样渺小,我感到这公园是属于这座城市的,她已跟城市完全融为一体。仿佛,她的新生已默默等待了许久。她身边,是滚滚的车流,是不息的人流,是日渐耸起的建筑。

凤山之上,气势恢宏的凤凰阁,规模初具,正在加紧施工之中。夜色之中,工人依旧在忙碌。可以想见,她的面纱揭开之日,肯定会给我们带来不少惊艳。

生活,随处可见。人心思安,我们在公园上各行其是,没人扰乱我们。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是我们最大的追求。

在广场上散步、跑步,脚踏实地,你会感到自己的真实存在,你会切实感受到自己的体重,你会意识到自己的年龄,你会碰见这样那样的人,你会遇见这样那样的风景,听到这样那样的故事,或许,这正是生活的味道。

千古凤凰、魂牵梦萦

文/纵横三少

纵横三少/文

彩云之南、梦里水乡,绮丽黄山、千古凤凰。凤凰虽不及云南水乡般的柔美、也不及名岳黄山般的秀丽。却有着古色古香、让人向往的浪漫情怀。遥想当年,沈从文先生追求张兆和,写下千古名篇《边城》,从此凤凰便闻名天下知,同时也被新西兰作家命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然而吾等凡夫俗子,又岂能少得了随着梦想家的脚步而一睹凤凰的风采。

凤凰就犹如它的名字一样那般的迷人,山水相依、钟灵秀丽。凤凰城不大,却有着诗人般的情怀,到处都可见到凤凰名人的文学巨作。凤凰城很拥挤却不失少女般的热情。走在凤凰街上,似乎能听到历史渐行渐远的脚步声,踏在一块快青石板上,能够想象到苗族姑娘翩翩起舞的模样。然而此刻的我望着路上行往的人群,听着那首熟悉的《滴答》,心里却添了一种莫名的伤感。曾经有过的梦想:拿着我的单反,带上我的妞,在这有着如此韵味的古城谱写我爱情的诗章。如今却已桃花依旧,人面全非。

来到凤凰,不得不提到沱江,沱江是凤凰的母亲河,她见证着一代代伟人的成长,也看着他们慢慢的老去。如今的沱江虽然失去了往日般的清澈,却一点也不失作为母亲的胸怀。沱江之中有一条断桥,说是断桥呢,是因为它是由中间隔着相等距离的石墩连接起来的。这座断桥是用来通往对岸的。这么爱刺激的我,碰到这么好玩的事又岂能错过呢。她走在我的前面,她是谁?我的导游、孙敏小姐,在见到她的第一眼,我就被她给迷住了,呵呵,荒唐吧。她走的很慢,我在她后面小心翼翼的跟着,心想万一她一个不小心掉下水,我也可以英雄救美吗!望着她的背影,心中有一些欢喜,也有一丝想法,要是可以永远的这么走下去,那也是一件浪漫的事情。

沈从文先生的故居位于城南中蓉街,那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四合院,院中用石板铺成的小天井,显得格外的清幽。屋子不是很大,在先生的书房有着一张大方桌,《边城》也就是在这完成的。此刻的我仿佛感受到先生创作时的情景,也感受到先生的那份情怀。

暮色中的凤凰,四处弥漫着古老而神秘的气息,凤凰的夜景很美,沱江两边的酒吧,还有那卖唱的艺人都足以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和小敏走在这千年古镇上,细心聆听着她说的每一句话,那犹如天籁般的声音,天使般的面孔,沉浸在这样的世外桃源中,让人忘了置身何处、今朝何年。

凤凰,一个平凡而妖娆的古城、一个在歌声中渐渐老去的古城,一个如此神秘而浪漫的古城。一个带给我美好却留下遗憾的古城。

从凤凰归来已有两个月光景,确始终忘不了那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古城。忘不了它的美,更忘不了她的情,虽没有那般的惊天动地、海誓山盟的,也没有那"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有的只是佳心期许、魂牵梦萦,不曾忘怀的情结。

麻雀攀高枝

文/陈仓

凤凰在巨大的梧桐上筑巢,麻雀、燕子、喜鹊、乌鸦、斑鸠看见了,羡慕不已,它们既想靠近鸟王,紧跟鸟王,混个地位,也想在丛林里获得蝉儿那样的名声与影响力。

燕子谦虚,斑鸠胆小,它们选择在低于凤凰巢穴的树杈上筑巢,以免招惹祸端。喜鹊智慧,乌鸦孤傲,它们选择在凤凰巢穴的左右筑巢,大有与凤凰平起平坐的姿态。麻雀鸟小志大,无所畏惧,它选择在凤凰巢穴之上筑巢,与声名显赫的蝉儿为邻,显得既高瞻远瞩,又不同凡响。

好心的燕子认为,鸟儿可以攀高枝,但要有个限度,否则,难免有覆巢之祸。麻雀不以为然:“居高声自远啊!你懂不懂?”

“可是,你是麻雀,不是蝉儿呀?”斑鸠调侃麻雀,希望它慎重决策,预防潜在风险。

乌鸦暗含讥讽:“跨界攀高枝有无限风光,有惊喜,也有不可预知的风险。”

麻雀目空一切,一意孤行,朋友们觉得劝说无用,便不再劝说。一场飓风袭来,低处的鸟巢有惊无险,位置最高的麻雀窝被暴风掀翻,覆巢之下,无一完卵。

凤凰之旅---寻找那个翠翠

文/方舟

还在年轻时候,就多次读过沈从文大师的小说《边城》和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那恬然宁静的环境和自然纯朴的生活,在我脑海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那个在茶峒城边小河渡口长大的姑娘翠翠,那么纯真,那么漂亮,又那么善良,时过几十年,依然栩栩如生地活在我的记忆中。多年来,游一游湘西,寻找当年翠翠姑娘的影子,成了隐藏在我心头的一个总也无法按捺的愿望。

再过一年,就是沈从文诞辰110周年了。我想在这个纪念日到来之前,进行一次“圆梦之旅”。于是,我们几位散文界的朋友,在金秋十月相约来到了沈从文的故乡凤凰古城。沈从文大师曾在这里生活了十六年,这里是他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他许多作品中所描写的场景和人物的原型应该在这里。

汽车到达凤凰城时已是夜晚。推开车门,一个灯火辉煌的街市兀然出现在面前。多年郁积在心头的圆梦欲望,瞬时冲开了闸门,我们顾不得到旅馆休息,迫不及待地寻找那“茶峒”小镇的种种影像。那穿城而过的沱江,应该就是当年的那条“大河”;那虹桥下面宽阔的水面,应该是当年赛龙舟的地方;那河边的小街,应该有小翠当年开的绒线铺;那古城中心最繁华的那条街道,应该有翠翠带着黄狗购买粉条、白糖、炮仗和红蜡烛的杂货铺……

“我们先走这条最繁华的街道吧!”带队的散文名家张先生说。他未等大家回应,就穿过竖立在街头写有国务院原总理朱镕基”凤凰城”题词的牌坊,一头扎进喧闹的街市。我们知道,这是沈从文大师和他的小说主人公翠翠走过的路。我们都睁大眼睛,找寻着当年的遗迹。我首先发现的是脚下的石板路,由长条形的青石板铺成,光滑蹭亮,凸凹不平,显示着岁月的久远与深沉。我说:“注意脚下,你们发现了什么?”年轻的赵女士机敏地说:“啊!石板路。这光滑蹭亮中,应当有沈大师与翠翠的功劳吧!”老成持重的林女士感悟地说:“有的,一定有的。七十年的岁月沧桑,凝固在脚下,文物啊!”

街道是狭窄的,两边却是商铺林立,连绵不绝,显示出诱人的深远而悠长。那些店铺的招牌,有老式木制黑底红字的,也有现代声光电闪烁变幻的,什么“凤城老银号”啊,“十六坊”啊,“刘氏姜糖”啊,“苗家蜡染”啊,“苗阿哥鱼庄”啊,“边城客栈”啊等,虽五花八门,但都隐含着凤凰古城的一个“古”字。看来这里的人是很会做生意的,一个“古”字作招牌,推销的是土特产和传统技艺。地处湘西一隅的偏僻县城,商贸繁荣,购销两旺,靠的就是这些;如果硬要拼那些洋玩意儿、高档消费品,他们能拼得过内地的大城市吗!

而我的目光,在浏览这些五光十色商品的同时,更加注意的却是店铺中的一个个年轻漂亮的营业员。因为我心中一直装着翠翠,那个纯真美丽的湘西少女。我在寻求翠翠,当年的翠翠自然早已逝去,但她的影子应该还在,湘西这一方山水一定会孕育出新的翠翠来。我想,今天的翠翠,不会再在那个渡口摆渡了,那个小河上一定架起了桥梁。她离城这么近,一定会在城里寻求一个职业的,或当一个店铺里的营业员,或在哪一个名人故居当一个讲解员。我照《边城》中描写的“两个眼睛漆黑,身材苗条,发辫极大”形象,逐个对号入座,我发现她们除了“发辫极大”这一条外,个个都像。一个个热情待人的脸上,都闪动着一双明亮漆黑的大眼睛;一个个身着裙装的腰身,都显得恰当而灵动。

我以一个顾客身份,试着接近一个卖姜糖的姑娘。我说:“你这姜糖质量怎样,一袋多少钱?”姑娘拿起一块姜糖递到我手上说:“先尝后买。”接着,她讲起了姜糖的历史、制作工艺、品种,然后说:“我们的姜糖牌子不是最亮的,可是质量是可靠的,货比三家,你尝尝就知道了。而且我们的物美价廉,一袋才八块钱,比别的牌子要便宜四块钱呢!”姑娘讲的实事求是,入情入理,我说:“要五袋。”姑娘包装好,我给了他50元,提上就走了。前面是一个蜡染铺,我正欲进去看时,听到后面一个声音:“同志,找你钱。”我回头看,是卖姜糖的那位姑娘,这时我才想起,买姜糖时因走的急慌,忘记了让她找钱。我接过钱,对着那个姑娘的背影注视良久。我想起小说《边城》中的一个镜头:“船傍岸后,妇人从身上摸出一铜子,塞到翠翠手中,翻过小山走了。翠翠忙匆匆的追上去,在山头上把钱还给那妇人。”彼时情境,与今天何其相似!啊,昔日的翠翠,虽然由农村来到城市,原本寡言的性格也变得热情大方了,可她那诚实善良的天性依然流淌在当今翠翠的血液里。

第二天,我们就来到沈从文先生的故居。一个典型的四合院,有天井、正房、厢房,陈列着大师的写真像和著作、墨宝。在一个极普通、极破旧的书桌旁,年轻的女讲解员说:一代文学大师的童年和少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这个桌子,曾与大师相伴了十六年的岁月。应该说,他创作巨著《边城》的文学底子,是在这里打下的。讲解员感情深沉,表情凝重,显然对大师充满着钦敬。我此时,又想起了翠翠,恍惚间又把翠翠同眼前的讲解员联系了起来。如果让翠翠来做沈大师故居的讲解员,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啊!反过来又一想,说不定这个讲解员就是翠翠的后裔呢。我想挤过去,同她说说翠翠的事,可是参观的人太多,怎么也挤不进去,只好作罢。

出故居,走了大约20分钟光景,来到了沱江岸边。一个游艇载着我们七八个人,在清清的河水中荡漾,两岸连绵排开的古建筑尽收眼底。当然,最显眼的还是一半在陆、一半在水的吊脚楼。记得翠翠就曾经坐在这样的吊脚楼上,看二老傩送在波浪中潜泳捉鸭嬉戏。可惜这些当年演绎过一个又一个凄美、荒诞故事的吊脚楼,大多已经破败,门窗俱废,不能住人了。河边上偶尔还停靠着一两只清河捞草的小木船,还能让人回想起当年航运繁忙的景象。沈从文当年就是卷缩在这样的小木船上,周游于湘西的山水之间,过那颠簸流离生活的。

“你们看,那沿河的一条小街,该不是小翠的绒线铺所在地吧?”机敏的赵女士说。大家的眼光跟着她的手势,一起向右边看去,一排“接瓦连椽”的小房子沿河排开,和沈从文散文《老伴》中的描述颇为相似。“走,咱们看看去。”张带队发话了,我们立即弃舟登岸,踏上这条小街。可是,我们从东到西找了半天,也不见绒线铺的踪影。还是林女士眼尖,她指着西端第二家一个挂着花红柳绿衣服的门面说:“那个有点像。”

《老伴》中描述的那个“明慧温柔”的小翠,就是《边城》中翠翠的原型。我们跟着林女士来到这家小门店,可哪里有白绒线的影子,经营的全是各种颜色的披肩。老板是一位30多岁的女子,一口湘西口音。我问:“你知道小翠吗?”她笑着说:“我们这里叫小翠的人可多啦!你说的是沈从文作品里的那个小翠吧?这一年来,到这里打听小翠的人已经有好几拨了。”她一边整理刚进店的披肩,一面向我们介绍说:她听她爷爷说过,过去这里是有一个绒线铺,里面有一个女孩叫小翠,后来有一年一场匪灾过后就不知所向,店铺也毁了。我这铺子是十几年前重建的。接着,她笑着说:“我爷爷说,我长得挺像小翠的,你们看,像吗?”我们仔细打量,除了年龄大一些外,那眉眼、神情,真是有点象。

“你们看看披肩吧,质优价廉,道地土特产。”她说。于是,赵、林两位女士,开始忙着给我们挑选起披肩。也许为着对这位“小翠”的照顾吧,我们一口气买了17条,光我就买了6条。当我们离店时,我突然发现挂在高处的一条颜色极为鲜艳的披肩,提出要买。那个“小翠”立即站在一个小凳子上,去为我勾取。此时,我一眼瞥见她那“一双发光乌黑的眼珠,一条直直的鼻子,一张小口”和那柔美的身段,霎时震惊了。这不就是一个活着的“小翠”吗!“只有湘西的水土,才能养育出这样聪慧而柔美的女子啊!”我想。

第三天,旅行社的返程大巴一大早就停在旅馆的门前,导游催着我们上车。游兴未尽,我们无奈恋恋不舍地蹬车离去。大巴缓缓开动时,赵女士问我:“你的寻找翠翠之旅,是不是有了结果?”我说:“湘西之地,处处都有翠翠。虽然老的翠翠已逝,其魂魄,其姿容,已融进千千万万个新的翠翠之中了!只是由于时代的变化,新老翠翠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过去的翠翠生活清苦,命运坎坷;当今的翠翠则幸运多了,她们可以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环境中,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职业,大胆地寻求自己的幸福与爱情了。”

舌尖上的凤凰

文/风过无痕

我的家乡——张家港市凤凰镇,虽然不如湘西凤凰有名,但与湘西的凤凰一样,古朴、美好。悠久的历史,蕴育了深厚的美食文化。

二月二,凤凰乡间人人都要吃“撑腰糕”。为什么要吃“撑腰糕”?老人们说,二月二,天气暖和了,意味着农民们又要开始新一年的辛苦劳作了。吃了糕,把腰撑得直直的,就有力气劳动了。这天,家家都要忙碌地在土灶上蒸糕,按照各自的喜好,有纯白糕、黄糖糕、赤豆糕等等。讲究些的人家就做“西施糕”:糯米粉先要用细密的筛子筛过,放入糖,用水调和成干糊状,然后放锅上蒸熟,捣粘,再中间放进豆沙,面上铺上红绿果脯丝,再蒸一次,熟后切成菱形块状。传说范蠡辞别越王勾践,与西施一起,在河阳山下以牧读为业,教习乡人做糕点,因为做出的糕晶莹光亮,配上红红绿绿的果脯丝,与粉面桃腮的西施极为相似,所以乡人们称这糕为“西施糕”。“西施糕”糯软、韧滑,水乡人的精巧灵动在“西施糕”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立夏那天,母亲总会一大早送来一碗草头面衣。面衣是家乡人最常吃的一种面食。但草头面衣只有在立夏的这天才端上餐桌。草头也是家乡常见的一种蔬菜。草头与面粉相遇,草头的清香便在油煎的过程中得于充分发挥。母亲送来的时候,那面衣上的油星还在闪闪发亮。老人们说,立夏这天吃了草头面衣,就不会“忌夏”了。这天,香气充溢在空气中,暖暖亲情,就在这香香的面衣里。

麦收时节,正是做酱的时候。把新麦磨成的面粉拌匀,切块,煮熟,放在自制的“藤条”里让它们自然发霉。到一定时候,取出霉糕,开始下酱。一天又一天,淡黄色的酱汁在烈日的灼烤下逐渐变成了深褐色。酱熟了。夏天瓜儿丰富,生瓜、黄瓜、香瓜甚至西瓜皮都可做成酱瓜。爽脆香甜的酱瓜,是夏季最清爽的佐粥小菜。酱还可做成酱炖肉、酱炖毛豆。酱香、肉香、豆香,把一个个平常的日子渲染得鲜香四溢。

绵软、爽滑的蒸团,让六月廿四的乡村笼在腾腾的雾气中。这天,亲戚们总要汇聚到事先定好的某一家,一起动手做蒸团。天蒙蒙亮,这家的主人便早早地起身,把预先浸好的米淘净,在石磨上悠悠地磨。磨好的米浆灌入棉布袋子,搁空在木桶上,用重物压上,等米浆里的水份慢慢渗干,便可以开始做团子了。大家分工协作,切肉、烫菜、和米粉、椿豆子。用石磨磨出的米粉软糯柔韧,做出的团子特别滑爽,小巧精致地排在蒸笼里。欢声笑语中,亲情也在层层团捏中越来越紧密。团子排满了几大蒸笼,便放在地锅上隔水旺火清蒸。因为是清蒸,高温锁住了肉汁天然的鲜,咬上一口,浓浓的汤汁流过舌尖,回味无穷。那豆沙,因为是纯手工石臼捣制,有着一种最质朴的豆香。

夏末初秋,乡间的芦稷是最美丽的植物。它们一根根隔着相同的间距,在地边站成一排或几排,高挑挺拔,亭亭玉立,青翠欲滴的叶片,仿佛水袖一般,在风中阿娜轻舞。穗儿“秀”了,便是最甜的时候。这时挥镰砍下,那芦稷汁便是最清爽甘甜的纯天然饮料。朋友、邻居来串门的时候,主人家就会拿出芦稷来招待。这时,大家一边撕皮、吮吸,一边聊着家常里短,那淳朴的乡情,也随芦稷汁一起浓浓地滋润着人们的味蕾。

在四季中芳香了每一天生活的,要数凤凰豆腐了。纯手工制作,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凤凰豆腐,是凤凰人的最爱。一块小小的凤凰豆腐,要经过浸泡、打浆、煮浆、点卤等七个步骤。烧制正宗的凤凰豆腐,除了用凤凰豆腐作原材料,还要用凤凰桃园鸡的鸡汤配上十几种作料长时间的熬煮。一碗凤凰豆腐,让多少人淹没在这醇香的乡愁里。

年年岁岁,凤凰人,将他们对生活的感恩和聪慧融进美食中,象山歌一样,世代传承。

梧桐花开

文/淡月清风

初遇梧桐,是在江南的雨巷,我没遇见有着丁香般愁怨的姑娘,却被梧桐花的精彩和浓郁所吸引。那一串串风铃般淡淡的浅紫色的花把我带进了一个清新浪漫的世界。我被梧桐树包裹着,置身其中,香气满衣。那些喇叭形的小花,宛如一个个小小的精灵乖巧地挂在树上,不去拨弄,就能听见纯净如水的心音,略带一丝忧郁,一缕惆怅。

季节的深处,总有一种声音让人感动,总有一些色彩让人怀念,总有一种花开可以明媚一个季节。当梧桐花瑰丽的梦灿烂了整个季节,我在梧桐树下许下了美好的愿望。唯愿花开静美,岁月静好。

再遇梧桐,依然是在江南的小镇,似乎我与江南有着不解的情缘。依然是花香浓郁,花色淡雅,这些成串的梧桐花以静默超然的姿态再次走进了我的世界。那一串串浅紫色的花钟,那一团团粉艳的花簇,让我怀念起如梧桐花一样美丽而忧伤的青春岁月。

一阵风吹过,一朵朵,一片片的梧桐花随风飘落,完成了一个季节梦幻般的飘零。我感受到了一种离愁,一种感伤,一种失落。那淡紫色的梦,那些嬉戏的风铃,散落成残败的音符,跳跃着伤感的舞蹈。我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诗句中理解了李煜的愁苦意。我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诗句里感受到了李清照的相思情。

"情系长江水,花开梧桐树,百鸟争鸣时,只待凤凰来”。梧桐是神话、是浪漫、是离愁、是期盼。无论是诗经里“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的高洁,还是《孔雀东南飞》里“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的爱情,都是人们的追求和向往。

梧桐花开,凝结了内心深处最美好的愿望,如果有一天,梧桐不见了,那些凤凰又将栖居哪里呢?我内心的诗意又将栖居哪里呢?当岁月背叛了诺言,当生命之路在无人处转弯,当爱情、亲情渐行渐远,时光留给我们的仅仅是回忆和憧憬。追寻内心的感受,做真实的自己,把美好种植心间,简单快乐的生活。只要心存期盼,永不放弃,就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就如这梧桐花开,只是一抹绚丽,便可在瞬间照亮内心的世界。

是谁,在梧桐花开的季节里放歌?是谁,在江南的小镇赴一次花开的约会?又是谁,在梧桐树旁等待着凤凰的飞来?我依然想找到来自心灵深处的感动,我依然想找回那份久违的温暖,我依然静静地等待着与梧桐花的下一次相遇。

醉凤凰

文/田真夫

凤凰在沈从文先生的作品中如一幅水墨淋漓的湘西山水,淡雅中透着灵秀,灵秀中透着多情; 洇浸着沅水流域特有的一种情致。 碧绿得如一匹绸缎的沱江两岸,那条条洁净的石板小巷、那仿佛随意又风姿绰约的吊脚楼,那碧翠流莺的南华山,无处不在诉说着这座古城深厚的文化和丰富的传说。

隐藏在巷子深处的白墙青瓦,还在坚守着民清的气息,那些斑驳的墙壁上,仿佛留着三月梅雨的糍味, 还有沈从文先生一袭青布蓝衫,走过长长小巷的清瘦背影……

古街是安详随意的,来来往往匆匆的人群搅了这个古城的宁静,他们不停地购物,不停地拍照。他们留意街两旁琳琅满目的商品,还有街上香气四溢的风味姜糖, 却常常忽视那些坐在偏僻的巷子里,摆了背篓买银饰的苗家女: 她们身着漂亮的苗族服饰, 头上脖子和手腕上都是映人眼球的银饰, 倘若没人的时候, 她们的眼中是一片宁静,仿佛刚从古老的历史中走出,几百年未曾改变过……有客来的时候, 她们的脸上始终荡漾着笑意, 但当你把镜头对准她们时,她们却羞涩地扭过头去……她们身上衣裳的那种蓝, 纯青如九月的天空; 她们脸上那种微笑,如山路旁绽放的花朵: 你来, 她在那里; 你不来, 她也在那里……

河街两旁,吊脚楼散发着湘西特有的风韵, 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依山傍水, 如一幅幅地方特色浓郁的腊染画。 我不经意走进一间商铺,原来是熊承早先生的腊染画房, 熊先生是湘西有名的腊染名家, 对我这陌生的来客也让座递茶。 “看看……”简单的打个招呼后,他依然半躺在那张发亮的竹椅上, 眯着眼睛, 感受着岁月中那些旧事, 仿佛时光在这里停住了。在那光线略有些暗的木板屋里,说是在做生意,倒不如说是在开腊染的画展。 看着木壁上那些精致的腊染,我常常奇怪: 那些悠美的线条和土布蓝腚竟结合得如此美妙, 如此神奇。说是画, 不如说是湘西纯粹的本色, 那些吊脚楼, 那些河边的竹林芭蕉, 如从文先生的文章描述的那般美……湘西最古老的技艺,在他的手上竟成了最有湘西特色的民间艺术, 难怪黄永玉先生要为他画画, 联合国要授予他世界民间工艺师的称号……

清清亮亮的石板街上,边角处残留着一片苔, 因雨而绿,不知是不是先生描述的那一片,但感觉每一处景致都像沈从文先生文字中的一个章节。 从先生的旧居出来, 沿街卖的都是先生的书。 走进深巷, 仿佛走进尘封在岁月中的那条长河, 有一种音乐在心底久久徘徊, 翻飞如蝶……

远远地, 看见沱江上的翠翠们摇着木船而来,在码头边“欸乃”一声,又往清波中去了,只剩下古城楼,有点凛然地伫立在沱江边,如一位古代的武士,守护着凤凰的的宁静和安详。

细细伫听凤凰的历史,总觉得有一种苍凉扑面而来 ,那些巨大的红岩石沏成的城垣,依旧那么古朴,那么安详, 覆盖上了夕阳的残红,让我生了许多的叹喟,更增了一份岁月的幽远。

在黄丝桥古城外的小酒馆里, 一座吊脚楼上, 炒了一碗腊肉, 几盘小菜, 喝着苗家自酿醇香的糯米酒, 我痴迷于凤凰的风情和文化中。看着远山处的点点灯火, 我知道那是一个个苗寨, 眼前偶尔从石板路上走过的苗家阿妹, 撞响的银饰呈现熠熠的光芒,便有了隐隐约约让人心跳的感觉。

我独自在木楼上坐着, 捧着土碗盛着的糯米酒, 就着这凤凰的黄昏山色 , 边喝边品, 不知不觉便醉了……

凤凰起舞的日子

文/黄理瑞

七十载的风风雨雨,经历的是沧桑,收获的是桃李满天下。

七十载的苦心经营,付出的是汗水,得到的是一颗颗感恩的心。

正值化州市那务中学建校七十周年校庆,全校师生都沉浸在无比喜悦和激动之中。10月22日,这个重要日子,早在校庆筹备之初就牢牢地驻扎在全体师生和校友的心里。所有的人都期待了很久很久。这一天终于盼到了!所有人的激动心情都在这一天集体迸发了,犹如火山一般。从四面八方涌来的重重热浪,在校园中升腾,升腾,直达云霄。

当日的校园早已张灯结彩,花团锦簇,彩旗飘扬。综合楼、教学楼前挂着一条条热情洋溢的竖标,校道的上方拉着一块块好客的横幅,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校园穿红着绿的,打扮得活像一个美丽的新娘。

才早上六点半,师生们早已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早早出来去迎接校友、嘉宾的归来。他们的身影在巨大的气柱和拱门中穿行,那轻快的脚步和灿烂的笑容绝对是最美丽的风景。他们穿着统一的服装别着校徽举着彩旗,对归来的校友和嘉宾夹道欢迎。欢迎的队伍像两条长龙,一直蜿蜒到府前路。

这是全校师生对校友、乡贤、嘉宾的最高敬意。校友、乡贤们虽然在外打拼,身在异国他乡,但依然情牵母校,时刻关注母校的建设与发展。

在筹备庆典的短短几个月中,学校共收到了校友、乡贤及各届热心人士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共计300多万元,并先后捐建(造)了珠海广场,中山园、陵秀苑,还有高标准的CBA灯光球场,以及宽敞的陵秀西路。还请回了一尊巨大的校训石,撑起了一块蛮有意蕴的校徽。这一切的一切大大绿化美化了学校的环境,改变了办学条件,还为师生们学习、工作、为人指明了明确的方向。

太阳慢腾腾地从东方那边升了起来,露出了一张圆圆而又火红的笑脸,给校园内那棵苍劲葱郁的凤凰树披上了金色的衣裳。凤凰树俨然一只金色的凤凰,她张开双翅正以百倍的热情迎接校友、嘉宾的归来。

不一会儿,一辆辆锃亮的小汽车载着一颗颗感恩的心,缓缓地在夹道中穿行,最后整然有序地停在母校的“心坎”里。同学们挥动着手中的彩旗,“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欢呼声响成一片。校友频频挥手致意,脸上荡漾着无尽的笑意。不少同学声音喊哑了,但始终热情不减,一如既往地欢迎陆续归来的大师兄、大师姐,欢迎各级领导及热心人士。这是心与心相互交流,这是情与情的回响。敢问人世间哪有如此美丽动人的画面,哪有如此撩人心脾的交响。

到了十点,太阳在肆意地吸收了大家的热情之后,变得更加强烈,更加灿烂了。

此时此刻,校园人山人海。庆祝大会就要开始了,但久别重逢的校友互致问候,有不少人还被学校的美景和展览馆高雅的艺术所吸引,迟迟未肯到会场就座。

那务中学确实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圣地。如今历届新老校友欢聚一堂,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气血方刚的青年,也有健壮持重的中年。在主席台上就座的作为代表的有领导、有专家教授以及商界精英,还有其他领域的杰出人物和优秀人才。

庆祝大会的会场设在学校运动场的西面。横披写着:“热烈庆祝化州市那务中学七十周年华诞。”上联是:“读古今之书汲文明之粹日月光华齐庆七十华诞”,下联是:“明做人之理养浩然之气天地精英共聚圣地学府。”还有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两条飘扬在主席台上空的更为醒目的竖标:偏东的一条是:“承数代师心劈九利圣地为杏园引陵江奇水耕耘三尺台桃李竞芳菲。”偏西的另一条是:“蘸千年浓墨展六皇山脉作画卷握笔架神毫挥洒七十载华章凝重彩。”

大会是在富有激情而又高亢的校歌——《陵秀之歌》的歌声中开始的。“滔滔陵江胸怀百川,巍巍六皇志存高远……”多么优美的旋律,多么动听的歌声啊!蜜蜂、蝴蝶也在凤凰树上翩翩起舞,连凤凰树也情不自禁地晃动了起来。

大会先由现任校长唐明致欢迎辞,接着是校友、教师、学生等代表作了发言,之后是各级领导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们的发言,都充满了对母校的感恩与关爱。特别是他们回忆起在母校读书的岁月时更是感慨万千。他们无不深有感触地说,他们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育。他们也为母校的发展壮大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与此同时他们还热切希望学弟学妹们好好学习,努力拚搏,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母校增光添彩。

隆重的校友捐赠仪式更为引人注目,更为令人振奋。它把庆祝大会推向了高潮。其中刘开春董事长捐款80万元,陈权雄董事长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共计30万元。

最后由赵果鲜副市长代表化州市人民政府,唐明校长代表那务中学为刘开春和陈权雄董事长颁发了名誉校长的牌匾和证书。这时全场掌声雷动,人们纷纷对他们投以钦羡的目光和深深的敬意。

欢乐的时光总会在不经意间流走。转眼间太阳在欢声笑语中落下了西山,沉沉睡去。但校园依然那么喧闹,那么欢乐。欢声笑语,火树银花的校园又迎来了新的嘉宾——漫天的星星和皎洁的月亮姑娘。

在灯光的怀抱中,所有的人都急切地期待在大舞台前,他们或坐着或站着,期待着精彩的文艺大餐让他们品赏,让他们饱享。那样子,他们似乎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精彩的“镜头”,任何一个细枝末节。

演出伊始,开场舞《风凰花开》就把观众的目光紧紧地吸引住了。那优美的舞姿,那猎猎的彩旗加上舞台上的灯光效果,那简直是仙女在云中翩翩,在雾中跹跹。

相声《幸福热线》,表演者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以及高超的艺术技巧,引起了观众的一浪高一浪的欢笑,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人们为之陶醉,确乎前俯后仰,合不拢嘴。

街舞刺激的情景,演员们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乐曲以及时不时传出的阵阵哄笑,使观众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最后挤满了整个运动场,连满天星斗都在不断地眨着眼,它们的投入程度比观众还要观众呢。

在欢声笑语和轻歌曼舞中,化州市那务中学结束了令人难以忘怀的七十周年华诞的庆典活动。我相信,这只是一个历史的转折,她将承前启后,以更加辉煌的成就和骄人的业绩跻身于化州、茂名、乃至广东省中学名校之林,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更多合格的新生,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为学校争光,为祖国争光。

陵秀这只美丽的凤凰,在《陵秀之歌》的伴奏下,明天将舞出更为令人陶醉的舞姿。我们拭目以待着。

想念凤凰水蜜桃

文/沈旸

时值隆冬,水果店里桔色唱主调:橘子、橙子、柚子……虽然暖洋洋、亮堂堂的,但我还是时常想念八月里的凤凰水蜜桃,吃的时候一股清甜之味霎时溢满口腔,美味在舌尖涌动。

凤凰水蜜桃是张家港的特产,个大、味甜。轻轻剥开果皮,果肉宛如婴孩的肌肤,嫩嫩的,水水的。迫不及待地尝一口,软软的果肉,入口即化,但那特别的香甜则完好无缺地保留在口腔内,让人回味无穷。水蜜桃饱含果糖、葡萄糖、蛋白质等成分,而且含铁量较高,在水果中几乎居首位,所以吃桃子可以防治贫血。

我是个小馋猫,见到美味就会口水直流。记得有一次,正要吃晚饭,见妈妈买了一箱水蜜桃回家,我欣喜若狂。拒绝了丰盛的晚餐,我把水蜜桃洗净后就“啊呜”一口咬了下去,汁水全都流了出来,脸上、手臂上、衣服上都是,可我毫不在乎,一口气连着吃了四个,结果晚上胃里很难受。可到了第二天,好了伤疤忘了痛的我,又背着爷爷偷吃了一个,味道真是好啊!

水蜜桃不只限于普通的吃法,还可以做许多新奇的美味。比如:水蜜桃奶昔、冰糖水晶水蜜桃、水蜜桃果粒酸奶……想想都令人垂涎欲滴!

我盼呀盼,真希望时间走快点,到暑假就又可以吃到我的最爱——凤凰水蜜桃了!

迎着曙光

文/苏湘伟

凤凰山下,山村静默,朔风阵阵,杨柳依依。

碧波微漾的小沟,流淌的是千百年来的古韵。乡间小路,延伸到山脚,蜿蜒而幽深。一折青山,一湾碧水,如画如诗,揪住躁动的心,化成薄雾,萦绕在如屏的青山下,融化于似琴的碧水中。

阳光带来一丝暖意,入夜的小桥却不曾安息。

乘车沿路上山,没有喧哗的人语,没有嘈杂的车声,飞入耳畔的,唯有几声犬吠,还有隐隐的流泉声。

凤凰镇的夜,太静了。

入夜的几点蒙蒙冬雨,伴着清风飒至,凌晨的片片云朵,融入了宋帝赵昺和天池、太子洞的神秘传说,把我们送进遐想的天空。乌岽,你又在我的头上呼呼作响,我要去拜访你,追求光明乍现的一刹那,为梦想注入新的激情。

闭眼聆听潺潺的流水,如春风般的轻柔,像是伴奏的轻音乐。山村零落的灯光,错落分布着,真如我心绪的潮水,时起时落。

那是山村里的一点光亮,虽是微弱,然又显得弥足珍贵。繁星就在头上,若隐若现,却比往时的要大,要亮,因为,这是一片净土,未经开发的净土,前行的路定会有光芒显露的。

乌岽的日出令人向往,光明的魅力无比巨大,纵使车灯照耀,手电筒的光线,都不及群星的照射,虽是那么淡,却是无法比拟的,一切皆以自然为真。

黑暗中摸索着前进,毫不畏惧,任何话语显得多余,听着有力的脚步声,大概可以知道莫大的雄心。弯曲的山路,丛生的野草,突兀的山石,都阻挡不了前行的步履,因为前方有曙光在守候。

寒风中伫立山顶,浓雾在不断笼罩,漆黑的一片空地上,聚集着文学痴迷者的热切之心。等待雄奇的景致,等待曙光的降临,期盼中夹杂忧虑,天公能否作美,是未知数,就像这文学路上孜孜追求的眼光。

山高人为峰,云淡月更明。观日台上的奇思妙想,在微风的吹拂下,早已飘至千沟万壑。山沟里,昏暗中的几点光芒,时隐时现,使我怀疑那就是星光。然而细看后,却有了一份全新的视角享受——茶农也许就在此时,准备着一天的征程。抑或,是留守山村者的如电的眼光?哦,不是的,我分明穿越了时空,看到了抗战时期中共韩江地委、潮汕地委潮、澄、饶、丰、澳分委机关的灯光?我看到了,潮安人民不畏强敌,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时的炮弹发出的光。我更看到了,原省政协主席吴南生莅潮考察时题下的诗句:“一别凤凰忍十秋,夜夜梦作凤凰游。白水湖畔花似海,乌岽山前月如钩。”

硝烟弥漫的日子,早已成过眼云烟,然而,那一种顶着风雨,冒着黑暗,追求光明、温暖的浩气长存,就如那红日的光辉。

众望所归中,东方出现鱼肚白,这是革命的火种,这是改革的星星之火。一抹云霞,横跨几千米,绵延在东边。我的心蓦然紧张起来,平生观看的第一次日出,也许会在充满憧憬的内心中掀起一片狂热。

我曾到过北京,观赏过旭日乍现时的升旗仪式,也曾去过上海崇明岛,迎候过东海的日出。然而,心情都不如我在家乡的亲切。这一片故土,牵动着我的情思。

绚丽多彩的云霞,宛似柔软的红绸,拉开了生命之路。天地那一边,蕴含的是无限的力量。翘首期待的,肯定是无比的壮观。于是,我就释然了:尚在文学殿堂门口的我,有着执著不懈的追求,那太阳升起的时候,不就有夺目耀眼的光芒?渐渐明亮的晨曦,隐隐映照着这里的青山碧水,使我遐想联翩。我的那份夙愿,定将迎来希望的曙光。

这时,我似乎听见树上传来鸟儿的啁啾,侧耳倾听,却依然是文友们的细语,或有对过去的缅怀,或有对生活的感受,或有对来日的承诺?晨与夜交替的时刻,一切遐思都是假设。

就在攀谈之时,有人突然喊出一声,打破黎明前的静寂。定睛一看,就在咫尺天涯,暗红色的带子慢慢扩大,变成粉红色的光带,颜色逐渐变浓变深,犹如山里村姑绯红的脸。随即,东方的云霞换成了深红,透出一片光亮。终于,在众多充满期待的眼光中,东边的天穹俨然露出半个脸,是如此的熟悉,却也如此的陌生,这就是朝阳,是冲破黑暗的朝阳?是的,那就是喷薄而出,冲破黑暗和落后的朝阳,从地平线上徐徐升起,穿越田野,透过树林,照到我们的身上,染得一身红装。黑暗悄然退去,大地一片殷红。

眯上双眼,再慢慢睁开,享受清晨的静谧,享受阳光的温馨,享受清新的空气,还有泥土的芳香,顿时心旷神怡起来!

我忽然醒悟了,从陶瓷重镇古巷来到这里,不就是要摆脱繁华和喧嚣,给自己的心一次初日光芒的洗礼,给自己营造一份看日出的美好心情?

一瞬间,我的心思翻山越岭,趟水绝江,朝着目标,展开自己的那一双理想的翅膀,直上蓝天去翱翔。天空的云霞,是希望的航标。浓雾的弥漫,唱响了青春的畅翔。

我的激情,在黎明时刻霎时出现。灯光,星光,阳光,凤凰腾飞的曙光,心中理想之光,串起了生命的轨迹。

踏上归途的那一瞥,青山依然如屏,碧水依旧似琴,唯有进入的那个凤城的发展之梦,仍然萦绕在心。

凤凰的天亮了。路就在前方,我该走了。

校园那棵凤凰树

文/王茂平

夏日的那务中学,最为壮观、最令人惊艳的风景线当数南区综合楼前、运动场旁的那棵苍劲葱蓊、婆娑起舞、花团锦簇、热烈如火的风凰树。

凤凰树,之所以有这美名,我想是与她婀娜多姿的体态,与她火凤凰般的艳丽的花儿分不开的。初夏,其他花草树木大都花期已过,可她却以火一般的激情,以诗一般的美丽绽放出热烈的花来。你看满树都是花,偶见一些嫩绿、鲜绿衬托其间。花儿一簇簇、火红红的,像天空中燃烧着一朵朵、一片片、一团团的云霞,活像《西游记》中描摹的火焰山。每当路人从侧旁经过,那驻足率、回头率比之棒小伙遇到美人儿还要高。不少画家、摄影爱好者往往远道赶来,左描右摄,真可谓爱不释手、“爱不惜卷”。

这里原本有凤凰树两棵,挺立于综合楼大门的两侧。看到这两棵美丽的树,往往使人想起宾馆门前那两位身穿艳装丽服的礼仪小姐,对人总是报以甜甜的笑。她们或是姐妹树,或是夫妻树。依我看来,似后者多一点。她们枝桠交错,爱意绵绵;她们相敬如宾,相濡以沫。东侧那棵高大挺拔,枝叶茂盛,一展雄性的风采;西侧那棵盘曲状呈s型,苍虬多筋的枝干向外斜伸,尔后又似龙头般挺起,一展母性的身姿。可令人遗憾的是,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扩建运动场,接着又拆除南区旧教学楼,改建综合楼。施工期间无意中人为的伤害,包括水泥浆的渗漏,使那棵雄性的凤凰树英年早逝。我们无不为之哀叹惋惜!尤其令人感动的是,这一年暮春时节还是光秃秃的,初夏她仍以超常的生命的极限绽放出满树的灿烂才作罢。这使我们彻悟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深刻意蕴。而西侧那棵,经受同样的劫难,她仍以顽强的意志与毅力跟恶劣的环境作斗争,节哀顺变,独自撑起清凉的华盖,一如既往地为那中人遮挡太阳,一如既往地为校园增添色彩。

这棵母性的凤凰树,枝繁叶茂,树冠二百多平方米,是鸟儿蝉儿的乐园,也是蜜蜂蝴蝶的天堂。尤其春夏,蝉儿鸟儿比我们起得还早,“知了,知了”此起彼伏,“喳喳,喳喳”响得脆,闹得欢,好像要与学校播放的晨操节拍韵律一比高下。小鸟在树上嬉戏,有时还在枝桠上筑巢,生儿育女呢。凤凰树开花时节,肥胖的蜜蜂伏在花瓣上,嘤嘤嗡嗡嘤嘤。成双结对的蝴蝶也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卿卿我我卿卿。这种树,花虽然开得灿,开得美,可她决不像夜来香那样浓郁,而是发出脉脉的清香,给人一种难以言传的惬意。节假日,或每天课余饭后,人们吃饱喝足之余,三五成群驻足这里侃大山,享受着习习清风,享受着一荫诱人的清凉。盛夏时节,烈日暴晒,屋内活像一个大蒸笼,运动场上的水泥板滚烫滚烫的,唯有大门口这棵母性的凤凰树,撑开遮天的巨伞,洒落一地阴凉,让满身暑热的人门在其怀抱里憩息逍遥。早上或傍晚,还有疯狂英语的学子,在这里高声朗读……

别看这棵凤凰树如此葱茏,如此朝气蓬勃,可却是一位老那中了。她是学校的拓荒者,是历史的见证人。岁月的轮回,让人们见证了生命的奇迹。其实,她是一块活化石,目睹了校园历史的变迁,见证了那中人艰苦创业的甜酸苦辣,品尝了严谨治校的春华秋实,遍览了学校上演的一出出悲喜剧。你看那躯干,满是是皱纹,一棱棱、一凸凸的,犹如年逾花甲的老人患了静脉曲张的下肢。据悉,她建校初期就落户这里了,与学校年龄不相上下。依她如今的长势,她哪里肯服老呢?可谓老当益壮,大有曹孟德笔下伏枥的老骥,暮年烈士的胸襟志向呢?仅此一点,就无异于那中的老一辈了。

这棵母性的凤凰树,之所以得到人们的垂青,还在于她首先是一棵神了的树。她是南海观音菩萨的化身,是地地道道的那中人的保护神。每天目送芸芸众生来来往往,不管白天黑夜,春夏秋冬,不分男女老幼,富贵贫贱。她像位千手观音,无数枝干舒展前伸,用一双双殷实的臂膀,将校园与她的“子民”紧紧地拥入怀里,苛护有加。枝桠虽脆(鉴于风景树的质地),但她却不会损伤钟爱她的人。据一位校友说,十多年前他和两位顽童攀爬这棵凤凰树,而他不小心从八九米的高枝上掉下来,居然一点皮外伤都没有。更令人称奇的是,二00六年学校综合楼将要竣工,工人们在砍脚手架时,由于一时疏忽,脚手架一下子排山倒海般地倾砸下来,几位在上面作业的工人也随之摔了下来,眼看流血事件就要发生;可凤凰树的枝桠却将他们托住,使之稳坐高枝上,避免了一场大事故的发生,一时传为佳话。事后,包工头及那得以再生的工人,为了报恩,摆供三牲茶酒,三跪九叩予以奠祭,虔诚之至。说其神,还有另一层意思,至今传为美谈:每年花的多少,绚烂与否,往往与该年的教学质量成正比。大家不会忘记吧,一九八八、一九八九和二00二年这三年吧,我市三个中考状元就长在这棵凤凰树千簇万簇的花儿里,近三年高考的辉煌成绩也长在这灿烂的凤凰花里。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彼此之间根本没啥瓜葛,可几十年来,事实却这么巧合了,真的。

凤凰树如此予人以美的生活,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鲜有为之泼墨的,他们笔下只有“岁寒三友”,只有白杨、银杏,只有荷花、菊花,难道公平吗?因了这个缘故,我这支拙笨的笔,才如此不自量力,讴歌这凤凰树,从而讴歌我们那中培育人、教育人的母性的胸怀,讴歌那中人顽强拼搏的精神。

校园那棵凤凰树啊……

我在凤凰等你来

文/隆如

江南,三月,凤凰山下,桃花盛开。一个窈窕而又多情的女子,在桃花掩映的阡陌上,迤逦而行。素颜,素衣,纤纤素手拨开了团团粉红的云霞,撩起的是春天旖旎的帷帐。细雨,打湿了桃花的面颊和女子的发辫,于是,林中撑起一把伞,那是春天的桃林中,另一种诗意的花开。桃花,染红了凤凰的隐隐青山和迢迢绿水,染红了凤凰的风声,染红了每一双抚摸春天的手,染红了每一颗期待春天的心。我在凤凰等你来,在桃花树下邂逅,风吹过,落英缤纷,我们席地而坐,闭上双眼,用心灵呼吸,一任花香落满衣襟,我们只是细细地品咂着春天的滋味。

是谁在叩响钟声,清越、冗长、而又满怀悲悯的钟声。凤凰山上,永庆寺里,那年,我为你点燃一瓣心香,在佛前默默许下祝愿:一愿岁月静好,二愿现世安稳,三愿这尘世中的红男绿女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归宿。古寺,禅钟,松烟,竹韵,谱成一阕小令,遥寄八方,邀约四海。我在凤凰等你来,在通往禅房的石径,你必经的路旁,我化身一片菩提叶,不早不晚,恰巧落在你的手心里。我们相视一笑,刹那,漫天洒落阳光的金粉,欢喜溢满心田。

老街,有一个悦耳的名字——恬庄。恬静、素朴,是一座千年的石桥,是一处百年的老宅,是一棵伸展出高高院墙之外的花树,是青石板上走来的凤凰人。低调、内敛,是他们共有的标签。每一扇爬满旧光阴的窗户背后,都住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清风,穿过长长的小巷,捎来了幽幽的茉莉花香。阿婆们临街而坐,蒲扇轻摇的时光里,岁月不老,人生常青。老街,老宅,老树,老人家。老,不一定是颓废,不一定是斑驳,老而弥坚,老而从容,老得那么有气韵有风骨。我在凤凰等你来,月夜,我提着红红的纸灯笼,去码头等坐船而来的你,等你和我并肩走进这粉墙黛瓦、小桥碧流的水墨画卷之中,走进这山水田园、古镇人家的闲适诗境之中。

“斫竹、削竹。弹石、飞土,逐肉。”一首《斫竹歌》传唱了千年,铿锵有力,气度不凡。水栈、竹林,凤凰山巅,吴歌声声,遥远而梦幻,悠扬而动人,像一脉清冽的山泉,流水叮咚。放歌河阳山,供养上苍,供养大地,供养所有勤劳、善良、睿智、淳朴的劳动人民。在凤凰等你来,我们相约一起放牧,踏着晨露,沐着朝阳,在江南水乡瓦蓝的天空下,一边歌唱,一边劳作,耕读春秋,吟诵冬夏。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世间最美的爱情在凤凰,因了一棵相思树。我把晶莹、透亮的相思子,一一托在掌心,以真情为线,诚挚作针,穿一条相思手串,作为送你的见面礼。让它在你净白的手腕间,闪耀最温暖、最美丽的光芒。我在凤凰等你来,在相思树下,诉说衷肠。那一刻,所有的快乐迎风起舞,所有粉白的相思花朵,齐崭崭地开放。真情凤凰,大爱凤凰,幸福之舟在相思树的见证下,唯美启航。

在凤凰等你来,一起赏灼灼的桃花,一起听清远的梵音。在凤凰等你来,撑一把油纸伞,坐一趟乌篷船,雨丝缠绵,桨橹欸乃。凤凰山,奚浦塘,行脚在凤凰的山水之间,心无挂碍,只有满目的青翠,迎送往来。

喜欢凤凰的山,喜欢凤凰的水,喜欢凤凰的闲静和浓情。站在这片土地之上,迎接习习的江风,迎接淡淡的山岚,迎接四方和我一样喜欢这里的朋友。我在凤凰,等待和你最美遇见。

校园,有一棵凤凰树

文/李本明

五月,凤凰花绽放的季节。不知为什么,忽然间,我想起多年前一棵凤凰树来了。

那年,我读二年级。学校操场上就两棵树,一棵榕树,另一棵凤凰树,都很高大挺拔。听老人说,皆有一把年岁了。一样的枝繁叶茂,一样的浓荫蔽天。

我更喜欢凤凰树。

五月来了,凤凰花就开了。开得那么热烈,那么慷慨。红彤彤的,鲜艳艳的,仿佛一团团火焰在燃烧。整个树冠都被燃烧得炫丽多彩。又在不经意间,轻轻的,一瓣瓣的,滑落地面,铺满地面,像鲜红的地毯,美极了。

就在凤凰花开得最美的时候,我们班发生了小小的变故。我们班原来的语文老师不知什么原因,没来上课了,更换了一位新老师。

这天,新老师来了,透过窗外,从凤凰树下,随着一阵轻盈的脚步声,新老师穿着红红的连衣裙,像一朵凤凰花,很快飘落讲台上。这一身红色的连衣裙,把气质连接得恰到美处。白净透红的瓜子脸,像一泓清澈透明的湖水,薄薄的嘴唇宛如一层层波纹,始终荡漾着微微的甜笑。

新老师的开场白与众不同,很特别。没有急于自我介绍,没有对着黑板中央写下姓啥名谁。只是指了指操场上的榕树和凤凰树说:同学们,两棵树加在一起是什么字呀。我们有的人懂,有的人不懂,但没人敢举手。她说:同学们,迷底就是我的姓呀,两木成林,本人姓林。说完,脸蛋又回到甜甜的微笑。

我们记住了新老师的姓,也记住了林字是这么来的。

这样别开生面的开场白,活泼轻松,非常有趣。我们还是第一次遇到,后来才渐渐知道,其实,她也是用这种奇特的方法教我们认字。

她接着在黑板上画了一只飞翔的凤凰,又在旁边涂了一朵绽开的凤凰花,说:这是我的名字。这时候,整个教室像炸开了锅,瞬时沸腾了,谁都唰唰唰举起了手,异口同声喊道:老师名字叫凤凰!

巧了,林老师名字叫凤凰,这个名字取得好哇,我们便自然而然地把林老师和凤凰树连系一起。

这一节课过得很快,整节课在轻松活泼的时间琴弦上一弹而过。

在我们心里,林老师这棵凤凰树在我们心灵的土壤里,深深扎根了,从此校园有两棵凤凰树,一棵在讲台上,一棵在窗外。

林老师的普通话更是一绝,很标准。在那个时候,能把普通话咬得如此字正腔圆的,真可谓是凤毛麟角。听她朗读课文的声音,又和润,又有磁性。仿佛一阵阵燕语莺声,在耳畔来回缠绕,动听极了,就像是从收音机里发出来的。特别是那嘴唇很有质感的一张一合着,美妙的声音便从嘴里缓缓流出,就像是潺潺溪流,流进我们的心坎上了。

我们都听得入迷了,也看得入迷了。从她嘴唇飘出不只是美妙的话语,仿佛一朵朵红艳艳的凤凰花,一朵接着一朵,从五月的嘴唇里,轻灵飘出!

从那以后,我们喜欢上了和蔼可亲的林老师,爱上她的语文课,活泼生动、妙趣横生。她在朗读课文的时候,总是那样声情并茂。而且在朗读过程中,逐一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又是那样的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然后又以故事形式给我们重复演绎一遍。最后,每个生字的结构笔顺都能给我们讲得透彻明了。循循善诱,做到每一课内容,都能滚瓜烂熟在我们脑海里。

时间如清澈的流水悄悄流淌着。课余时间,林老师常常带我们到榕树和凤凰树下,玩游戏,捉迷藏,讲故事;周末还带我们去小河边、小树林玩耍……

在我们心灵的土壤里,林老师就是一棵凤凰树,绽放在我们心灵深处……

这个学期过得真快。如流水,清澈见底,清凉滋润,但留不住,一转眼就过去了。在最后一节课,我们约好了每人捡了一朵新鲜的凤凰花,悄悄放在桌面上,讲台也放了一朵。还在黑板上写着:林老师是美丽的凤凰花。林老师看到这一幕,笑着笑着,眼泪就出来了。我们笑着笑着,也笑出眼泪来了。

到了三年级,林老师不再教我们了,我们失落了很长时间。不久,林老师被调走了,听说调到更好的学校去了,再也见到林老师了。

以后的日子里,我每次走到凤凰树下,我的脑海马上浮现出一张纯真又和蔼可亲的脸,一身红红的连衣裙,梦幻般飘逸着,像一树凤凰花炫丽绽放着……

凤凰的眼睛

文/吴东林

小时候,在我家门前不远,有一口古井,这口井的水清冽甘甜,是远近闻名的。

我曾经问过一些老人,让他们讲一讲这口井的历史,他们都说不太清楚,只是说这可能与那座净土古寺有一些关系。

建于唐贞观年间的净土寺的遗址,离这口古井也就三四百米远。据碑载,唐初大将尉迟敬德曾监修此寺,可见其非等闲。在元代的时候,我们这里路家庄的兵马大元帅路通,对这座古寺进行了重修。在修建净土寺的时候,为图吉祥,他还围着寺庙,按照“丹凤朝阳”的格局,打了七十二眼水井,而“凤头”就设计在路家庄。那么路家庄在哪里?就在古井以南约五十米的土岗之上。如果按这样的位置来推算,那么这古井的位置,应该就是“凤眼”了。

至于这口古井是不是真的与净土寺有关系,已经无从考证,然而这井台上的青红方石,来自净土寺的废墟玉皇皋,是毋庸置疑的。

也许是佛门圣地的慧根滋养着这块黄土,使这口古井氤氲着甘美与清醇,它养育着这里勤劳质朴的人们,大家过着平静和睦的生活。

这口古井还有一个特别的标志,就是矗立已久的“挑杆”,因为这个标志,我们都叫它挑杆井。这挑杆其实就是一个按照杠杆原理设计的,节省人力的提水装置。井口旁有一个两米多高二十公分粗细的固定的木桩子,上边铁钩子上挂了一个有四五米长的木杠子。杠子的前臂稍长,后臂稍短,尾部固定着一个圆圆的青石,前头拴着的就是井绳了。有了这样一个装置,提起水来,就轻松了很多。我十四岁就开始在这口井里挑水了,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装置,要我从七八米的深处,提出两桶三十多斤重的水来,恐怕也是一个不容易完成的任务。

这口井口小腹大,上口也就是一米多的直径,而到了水面处则扩展到两米多。井是蓝砖砌就的,井壁上满是绿苔覆盖,那光滑的井壁,绿茵茵湿漉漉的,散发着古井沧桑的气息。那水,清亮亮的,井里的倒影,好像是在跟挑水的人调皮的互动,只有当水桶碰到水面,那调皮的影子才会化成一块块粼粼的碎片,幻化而去。这里还会有一道独特的风景,到我们村赶集上会的邻村的人们,时常会有人坐在井台上,等着村里的人来挑水。等一桶水打上来,他们会毫不客气地把头伸进水筲里,一阵咕咚咕咚的牛饮之后,才会拍着鼓起的肚子,惬意地向集市上走去。

农民的勤劳,是与生俱来的特质。当清晨的微光刚刚爬上东窗,你就会听见古井叮叮当当挑水的声音。他们要把家里的水缸灌满,用这种质朴轻松的方式,去开启一天劳作的序幕。下工回来,他们也会走上井台,打上一桶清凉的井水,冲一冲蹚满泥土的脚,擦一把布满汗水与尘垢的脸,带一身清爽向家中走去。到了晚上,这里又是拉呱纳凉的好去处,有的坐在井台上,有的坐在井旁的柳树下,伴着如水的月华,安静的古井,听大家讲着有趣的故事。

凤凰寓意着吉祥,而用众多的水井构筑这样一个吉祥的图腾,千百年来把和谐与幸福播撒在了这片热土上。作为“凤眼”的古井,我们一直享受着她那清澈的水、无私的爱和温暖的奉献。

然而,吉祥的凤凰也有无奈的时候。当那绕村的河渠失去了欢腾的流水,喧嚣的池塘没有了荡漾的清波,古井,那昔日明亮的眼睛,也黯淡了她的光辉。人们面对着黑洞洞的井口发呆,他们从未担忧过古井的水会远离他们的生活,也从未做过失去古井的准备。茫然之中,他们不得不驮起一切能够盛水的器皿,到田野里浇水的机井里,运回他们赖以生存的水。

机井里的水没有了古井水的甘甜和清冽,有的是浑浊和腥臭。人们忍受不了这种折磨,计划在古井的附近再打上一眼深井。井是打成了,水也抽出来了,然而水的味道已远远不是原来的味道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没有摆脱缺水的困境,一年之后,这口新打的深井,也流尽了最后一滴水。

凤凰是可以带来吉祥的,然而,我们怎能奢望一只失明的凤凰去展翅翱翔呢?水是生命之源,用水来构筑寓意吉祥的图腾,蕴含着先人对生命的祝福,对土地的敬仰,对幸福的热望。而我们应该检讨的是,劫掠式的饕餮,吞噬的是延续祖脉的文明。我们应该带一颗虔诚之心,尊重这片蓝天,善待这片大地,用真诚呼唤那吉祥的鸟儿,鸣唱在桐花开放的春天!

小岭的雪

文/徐祯霞

走出家门的时候,我是没有料到会下雪的。毕竟,如今已经春暖花开。

我看见雪,是在突然醒了的时候。蓦然清醒,睁开双眼,眼前一片雪白。在我习惯有的思绪中,我不相信是雪,以为是自己睡迷糊了,或者是眼睛看花了呢。可是,真的是雪,车外一片银白,耀眼的洁白随着我的视线四散开去。

惊诧之余,我才清醒地意识到,我遇到了春天里的一场丰厚的大雪。倘若不是我今日走凤凰古镇,我是不会见到这场雪的,抑或者在我知道岭上会有这么厚的雪,我是不会选择今天来凤凰古镇的。因为不知,让我邂逅了雪,逢上了一场春风浩荡的雪事。

小岭是柞水县城至凤凰古镇必经的一条山岭,此岭绵长高峻,这条山岭多为车道,少有行人和摩托车辆,一者路陡,二者路长,少有人涉险,少有人涉难,出行的人多选择自己开车或者坐大巴车。除此之外,行走的便是货车。

我是坐着大巴车去凤凰古镇的,因为前一天晚上睡晚了,清晨又早起从西安赶回,车里一暖和,人就迷糊,一路上昏昏沉沉就睡到了小岭。当我醒来的时候,车已快行至小岭梁顶了,山高气冷,雪愈发迅猛与绵厚,路边堆着厚厚的雪,山梁上积着厚厚的雪,树上挂着厚厚的雪,空中飘着纷飞的雪,四野皆是白色苍茫,车行在山中,仿佛进入了一个冰雪世界。天地洁净,在这样的时刻,我只想车慢一点,慢一点,再慢一点,我已无意于急着赶路,我只想静静地处在这雪白的水晶森林中。岑参有诗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又何止若梨花?简直比千树万树的梨花都要壮美与炫目无数倍,每一树从杆到枝,都被白雪重塑,它们仍旧是树,却有着玉的通透与灵气。它们似花非花,却有着比花更为璀璨与耀眼的容颜,这一树一树的银花该叫什么,是该叫“冰雪花”吧,冰雪花有多美,树就有多美,我一个冬天都没有看到这么绵厚而又浩大的雪景。在这个春天,万物萌动的时刻,意外地邂逅了这样一场铺天盖地的瑞雪,这惊喜实在是让人有点措手不及,无法预料,而小岭,独享了这个春天雪最后的壮美,乃天作之合也。

岭上,有人将车停下来在拍照,是一自驾车行者,三五人,在一丛一丛的雪树前,摆着各种各样的动作,与雪做亲昵状。那洁白的雪,与任何人在一起,都美得令人心动,令人沉醉,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像是点亮阴霾的太阳,让雪天生动无比。我,多么想走下车来,用自己的脚步去走近雪,丈量雪,与美丽的雪再做一次亲密的接触。可是,我不是车的主人,我无法让车说停就停,说走就走,我只好重新擦亮玻璃,取出手机,照下了一路的雪景。手机时代,就这一点好处,可以随时留下身边的美和感动。

倘若在平日,再大的雪,也是见不到雾的,可在这山岭上,雾竟然可以与雪一样白,白得迷人,白得撩人,白得恍若仙境,如仙风浩荡,它有着雾的迷蒙,亦有着烟的飘逸,在山梁与丛林之间,来回地飘荡与游走。这是高山的雪与平川的雪不同的地方,因了这雾,因了这雪,令这干枯的山竟妩媚与娇羞起来,仿佛若披着婚纱的新娘,楚楚动人,欲说还休。很多年了,第一次这样近距离地打量一座山、一座雪山,竟然是这样别致,竟然是这样风情万种。

路,蜿蜒蛇行,一直绕来绕去。我好奇,这如银的雪,会与我相伴一路吗?我在心里揣测着。在白森森银亮亮的雪中,我睡意全无,我瞪大眼睛,观望着车窗外的一草一木,用摄像机般的视角扫描着那些与我相向而来的万物,唯恐遗漏了些什么。车慢慢下岭,雪渐渐小了,山上的雪也变得稀薄,以至若有若无,树上也不再有沉甸甸的冰凌花,只剩下水漉漉的如水浸泡过的树枝,这不得不令人称奇。大自然真奇妙,一个世界两重天,一山之上下,全然两个世界,山上冰雪覆地,山下春花竞放,住户人家门前的樱桃花和桃花开得正艳,白的雪白,红的粉红,如初生的婴儿水灵灵地开放,几个妇人架着一个火盆,正在院中烤火,火苗一窜一窜,若妇人们颗颗跳动的心,妇人们在等什么,她们该是在等春天的!

桃花和樱桃花都开了,春天想来也得来,不想来也得来,春天的花已上枝头,何愁春天的叶不绿枝头呢?一阵笑声传来,惊飞了枝上的麻雀,麻雀扇动着翅膀,扑棱棱地飞走了。只剩下一条小河不安分地流淌着。

凤凰,那条沱江河

文/飘如尘烟

友人问我,你写过古城凤凰的那座山,写过古城凤凰的那条巷,为什么不写一写古城凤凰那条沱江河呢?

其实在我前几篇关于故乡的文字里都有提过沱江河,只是一笔带过,没有倾注笔力去仔细描述。也许是因为它太漂亮了,象征着古城凤凰的灵魂,怕自己肤浅的文字写不出它的绝美,亵渎了它宁静的神韵。

无法去追溯它的源头,只是清楚多少年来它就这样依着城墙静静地流淌,踏着岁月的脚步,轻轻穿过古城沧桑的时光,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古城儿女。

它没有长江的惊涛骇浪,没有黄河的汹涌澎湃,它也没有洞庭湖的宽广,更多的时候它像是一个含蓄的多情湘女,在人们期待中,轻轻掀开脸上蒙着的神秘面纱,缓缓露出它欲遮还羞的笑容。它的美不像乌镇那样千回百转,也不如丽江的浮华,它是一种远离喧嚣的宁静,是一种与世无争的淡泊。

河床不宽,平静的像一面镜子。江水清透,看得见鱼儿欢快的游着,水草扭动着身子随水摆弄着优美的舞姿,鹅卵石一动不动静静躺在水底,仿佛沉醉在那水面上摇着小船的苗家阿妹悠悠婉转的山歌里。尽管它是那么小那么窄,但它却有着极其精致的美丽。早晨,小城还睡眼惺惺,沱江便披着晨雾的衣裳,展现它清新梦般的神韵,像是一位仙子在云雾里轻轻挥舞长袖,撩拨着飘渺萦绕在江面上,周遭的万名塔,吊脚楼,虹桥在雾里忽隐忽现,像是海市蜃楼又像身在人间仙境。听,谁家的女子那么早就在河边捶打着衣裳,啪,啪,啪,敲醒了沱江的黎明;看,河岸已有了压制不住一夜兴奋的游客三三两两悠闲的逛着沱江的早晨。陈旧的木船缓缓划来,渔夫吆喝着鱼鹰下水,鱼鹰抖动着翅膀以优美的姿势跳入水中,荡起层层涟漪。

蜿蜒的江边错落着一排排古旧的吊脚楼,老城墙下的水车悠悠的转着,没有喧嚣,就是那么静谧,让人恍如隔世。不禁令人想起先生所言;“我心中似乎毫无残渣,透明烛照,对河水,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的爱着。”

坐一叶扁舟,顺水而漂,两岸风景尽在眼里。当苗家阿妹欢迎的山歌唱响,当撑船的汉子一声吆喝,当一缕阳光照射在沱江河上,当微风轻轻拂过,心情惬意之际,不禁想说,古城你好!沱江你好!轻问一声,那吊脚楼窗口晾衣服的阿妹,你是先生笔下的湘女潇潇么?那岸上背着小背篓的女子你是边城里的翠翠么?怅然之下又有一丝淡淡的伤感,“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待到夜幕降临,沱江河换上艳丽的盛装,把一河灯火呈现在人们的眼帘。明月高挂,两岸璀璨的灯光变换着不同的色彩,与天上的繁星遥相辉映。行人熙熙攘攘,酒吧里传出强劲的乐音,小餐馆里,各种店铺里挤满了游客的身影。你可能难以置信,这哪还是那一条静静的沱江河?这分明是上海滩的十里洋场,分明是流光溢彩的十八里秦淮河啊!

人影憧憧,跳岩上独木桥上你来我往,他想站在桥墩迎一袭江风,你想停住脚步留下一张永恒,更有那岸边一个又一个的人,舒舒服服的坐在石板上将一只又一只脚放在水里或戏水或侵泡,眼睛尽情的将风景收入眼底,放松心情享受着这份懒散的味道。

江面上灯火点点,顺着河水悠悠而去。那些纸做的河灯各式各样,一盏一个心愿,一盏一个祝福,一盏一种虔诚,带着放灯人的祈祷飘啊飘的渐行渐远。

酒吧里的灯光有些暧昧,清吧里的音乐有些微醺,此刻的沱江河洗去了浑身的空灵清秀,给人的感觉却无半分不适。也许,它的古老需要现代的气息来彰显,一路沧桑的历程中,它必然要接受现代文明的陪衬,它是古城的母亲河,它是古城的灵魂,不管它有多么的无奈,现实里却是改变不了的宿命,然,它终将是美丽的伟大的。

午夜过后,灯熄人散,只有零星的游人还在江边恋恋不舍,这时候的沱江方才恢复平静,古城的夜色在沱江河温暖的臂弯中悄然入梦,沱江河的夜景依然那么完美。河水静静的流淌,不知哪一个无法入睡的旅者吹响了短笛,空灵的夜晚里,笛音忽近忽远,如泣如诉,至给某个远方的人,至给这座古老的城,至给这一弯浅浅的沱江水。

一座山,一条河,一座城,在书里,在画里,在歌里……

凤凰古镇春韵

文/王怡晨

阳春三月,冬的景象已经渐渐退去,春也在紧促的步伐中赶来。生活中处处荡漾着春的气息。

信步走在古镇已逾百年的青石板路上,欣赏着周围景物,心中甚是惬意。来到古桥边,春日的阳光映照在石板路上,微风轻抚着人的脸庞,古镇特有的宁静,让游客们远离都市繁忙的状态,在这一片典雅的古镇重拾那份久违的轻松。游人们照相掠影,都想留住最美的瞬间。

石板路的两侧,桃花与樱花已经盛放。在阳光的照耀下都纷纷绽开了最美丽的容颜供游人们观赏。桃花在一簇簇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艳,嫣红的、洁白的、嫩粉的都在游客们赞赏的话语中摇摆起了身子,跳起了舞蹈。正所谓“万绿中拥出一簇樱,淡红娇嫩,惹得人心醉”,美丽的樱花与娇俏的桃花相比更显得优雅。衬托着樱花的绿叶在一旁随风飘荡,静静地观赏着这一优美的风景画。绿叶上面的条纹层层叠叠,让人觉得眼花缭乱,好似一根根细长的龙须面在上面荡漾。

移步换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杨氏孝坊。听闻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杨岱曾一心想凭借科举走上仕途,但是有件事让他不得不放下了他的书本,放弃了他从小的梦。原来杨岱的父亲得了重病,孝子杨岱便放弃了他的仕途在家专心侍奉老父亲,“弃举业,精岐黄”,这在杨岱的碑文上也是有所记载的。

漫步走出孝坊,和煦温暖的春风轻拂我的脸颊,而我已然陶醉在这美丽的古镇春韵里……

一棵草,一个盛夏

文/杨润泽

炎日下,一片草地悠然。

一棵草期待着蓝天被云层遮盖,努力地呼吸着拂过它躯干的一丝清风。

天空蔚蓝如洗,烈日下一只比蚂蚁小许多的虫子逃离水泥路。一个光身子的孩子从河岸上跳下,溅起的水花让小草神往。小草此时应该吞着口水,展开绿叶把臂膀努力地伸向与它不远的河流。

它多么希望那棵凤凰花树的枝再茂盛一些,那样就可以让凤凰花树为它遮挡似火的阳光。

当凤凰花树的枝叶快要伸展到小草的头顶,一群工人提着电锯将凤凰花树的枝干绝不留情的断去,只留下了光溜溜的躯身。凤凰花树与小草一样,期待一场风雨为它们驱散难耐的酷暑。

小草的身边,还是一片小草。个个没有精神垂头丧气,心里满是抱怨。

望天,天依然蓝,蓝色的天空被灰色笼罩着,那是从海边蒸发起来的气体。小草们烦躁起来,个个骂着天。

挥汗都不能的小草努力地伸展着臂膀。它想,只有强大的体格才能抵抗烈日,更或者如那些锯木工人们所说的强悍的台风。

在小泥路上无头乱蹿的小虫进了草丛,亦是抬头望天。它看到一丝清凉,躲进了小草的叶荫。它也骂天,不停地挥汗。小草笑着,它曾期待地游向一匹骏马,或者期待一只温顺的小羊,在和风下与它们亲密接触。它游不走,开始期待它们慢慢地从远方走来。慢慢地靠近它,与它聊天,打发无聊的时光。

此生,或许就为了期待与骏马和白羊的一场邂逅。万草丛中,它需要凤凰花树的荫庇,它需要妙蔓的身姿去招呼从远方而来的佳人。

远远的,它来了,蓝天下,绿草地,一匹白马,一群洁白如云的羊只。

小草想像飞鸟一般划破天空飞身于它们身边。它做着飞翔的梦。于是,它成了草界中的“异类”。当它知道过了盛夏,秋天的干枯是它的命运时,它泪如雨下。一岁一枯荣,草类的命运似是如此。它不想飞,不想与白马与羊只的紧密接触,它只想静静地望着它们,一生又一生,一世又一世,伴着它们度过一个又一个春秋,一年又一年。

一岁一枯是它们的宿命,谁也改变不了。

没有凤凰花的荫庇,在盛夏的烈日下,小草只能自己变得坚强。

它不再努力地伸展它的腰枝与臂膀,它把根不停地扎向土地。它坚定它的信念,只有深扎根,从大地的深处去寻求滋养,它的生命才能像凤凰花树一样得到永生,生命之光亦能得到绽放。它从大地深处得到了生命所需的食粮,身体变得强壮起来。

它的叶子渐渐地闪出光亮,在烈日下耀眼夺目。

虫子抱着脑袋躺在它的叶荫下,悠闲地翘着二郎腿,得意地哼着曲子。

小草们还在说,过了盛夏就是秋天了,秋意味着我们生命的结束。

小草不信,它要像树木一样得到永生。它更加努力地把根扎得更深,更深,扎得比凤凰花树的根还深。

它嗅到了骏马的气息,如醉。羊只的呼叫,打破了天空的宁静。

烈日下,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一棵草努力地向骏马奔跑,向一群白羊扭动腰肢。

在盛夏,烈日似火,我看到了一棵草,一棵绿的发光的草。在万草丛中,它绿的光艳,我似乎看到了另一个春天。

凤凰城之梦的破碎

文/凤凰城之梦

曾几何时,不知不觉之中喜欢上了菲呢克斯太阳,太阳队的篮球哲学是进攻高于一切。04到06赛季的太阳打出了华丽而又高效的进攻篮球。在核心控卫纳什的率领之下,太阳的进功如水银泻地,无空不入。他们三秒就可以打一个进攻,动作迅捷快如闪电,流畅似行云流水,队员个个激情四射,他们把小球战术演绎的淋漓尽致。

只可惜每次他们都折戟沉沙于季后赛,成为悲情英雄,但是输也输个光明磊落,花儿散落一地,夕阳如血,余辉坠落,但他们没有缴械,是站着死去的……核心控卫纳什视野宽广,组织进攻能力超强,是个天生的指挥家,传球也更是信手拈来已达化境,由此可见两届最有价值球员绝不是徒有虚名。他最大的能力是不只自己能飞,而且还能带领大家一快飞,太阳球员在他的点石成金,穿针引线之下个个都如凤凰涅盘发生质的飞跃。可是现在主教练安东尼走了,马里昂走了,奥尼儿来了,太阳为了总冠军彻底放弃了进攻篮球,那些蓝衣飘飘的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了,心在滴血,我的凤凰城之梦碎了……

中秋,我和凤凰有约

文/风过无痕

凤凰,因着一个美丽的名字,中秋,我来了。

我来了,恬庄。红红的灯笼,漫盈节日的欢乐,古朴的石板,光滑如天上的明月。那些状元、榜眼的繁华,那些长满了青苔的孝的故事,已在春天的阳光里,一一返青。于是,游人惊喜的目光,沉醉于红尘之外的一方宁静。这里,没有油纸伞下的丁香怨,这里,没有梧桐树下的黄花瘦,这里,只有温暖的亲情,传承着一份最美的品行。

我来了,凤凰湖。岸柳轻拂,花草摇曳。点点野鸭,鸣叫回归的乡愁,一行白鹭,吟唱唐诗的意境。你是凤凰山胸襟上的一枚珍珠,你是河阳大地上的一块碧玉。山水林田湖,这是中国梦的情节。今夜,月色如水,水似月色。水天一色中,荡漾着“我欲乘飞归去”的豪情。

我来了,河阳山歌馆。踏着远古的旋律,走近文化,走近历史。一朵乡野的奇葩,在五千年前的月光下开放。劳动、生活中的歌声,在亭台楼阁间,展示最丰富的乡情。于是,中央台,世博会,一波波的掌声,穿越古朴的天籁之音,唱响了吴歌之乡的美名。

我来了,万亩桃园;我来了,金凤凰温泉;我来了,凤凰山、永庆寺……我来了,历史文化名镇的每一个角落。凤凰栖息的土地,延伸着一个个新的传奇。听,每一个团圆的家中,人们又在歌唱,歌唱凤凰的古韵今风,歌唱心中的火红憧憬!

母亲泉

文/刘长波

在曹范镇寨山后村南凤凰岭北坡,有一泓清泉,人们称母亲泉又称南泉。因泉窝隐于山体,形似石瓮也叫瓮泉。

凤凰岭从岭南上望,岭峰耸翠,巍峨挺拔林木葱笼,沿通幽曲径而上,树下灌木丛生,花繁草茂,野花争妍,林间散发阵阵清香,小鸟在树上呢喃吱啁。登上凤凰岭,站在岭巅极乐四门塔远眺,众峰起伏环拱,满目皆绿,虽没有千沟万壑的气概,没有重峦叠嶂的磅礴,但与寨山相连,逶迤腾浪,蜿蜓龙蛇,白云古寺,馨香氤氲。而岭北虽木疏不成林,水少不成渊,但坡上山花烂漫,野草葱茏,犹如碧波翠浪,浓郁飘香,泉水长流。无论多旱泉水滢滢,澄澈空灵,碧波无染,清澈甘甜的泉水冬暖夏凉。夏日炎炎,喝下去,清冽的泉水沁人心脾,清爽安适,恬淡宁馨,十分惬意,荡涤着你身上的暑热。冬天,水面上的袅袅雾气,饮用泉水没有寒冷刺骨的感觉,而回味甘甜。

每有贵客到来,热情好客的寨山后人。用南泉水烧开水,泡上香茗,香气四溢,水香、茶香回味悠长。品香茗、观山景,令人陶然。

南泉在寨山后人心中是神水、圣水,以前全村人的吃水用水都是拜她所赐。她象乳汁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寨山后人成长。

舌尖上的凤凰

文/风过无痕

我的家乡——张家港市凤凰镇,虽然不如湘西凤凰有名,但与湘西的凤凰一样,古朴、美好。悠久的历史,蕴育了深厚的美食文化。

二月二,凤凰乡间人人都要吃“撑腰糕”。为什么要吃“撑腰糕”?老人们说,二月二,天气暖和了,意味着农民们又要开始新一年的辛苦劳作了。吃了糕,把腰撑得直直的,就有力气劳动了。这天,家家都要忙碌地在土灶上蒸糕,按照各自的喜好,有纯白糕、黄糖糕、赤豆糕等等。讲究些的人家就做“西施糕”:糯米粉先要用细密的筛子筛过,放入糖,用水调和成干糊状,然后放锅上蒸熟,捣粘,再中间放进豆沙,面上铺上红绿果脯丝,再蒸一次,熟后切成菱形块状。传说范蠡辞别越王勾践,与西施一起,在河阳山下以牧读为业,教习乡人做糕点,因为做出的糕晶莹光亮,配上红红绿绿的果脯丝,与粉面桃腮的西施极为相似,所以乡人们称这糕为“西施糕”。“西施糕”糯软、韧滑,水乡人的精巧灵动在“西施糕”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立夏那天,母亲总会一大早送来一碗草头面衣。面衣是家乡人最常吃的一种面食。但草头面衣只有在立夏的这天才端上餐桌。草头也是家乡常见的一种蔬菜。草头与面粉相遇,草头的清香便在油煎的过程中得于充分发挥。母亲送来的时候,那面衣上的油星还在闪闪发亮。老人们说,立夏这天吃了草头面衣,就不会“忌夏”了。这天,香气充溢在空气中,暖暖亲情,就在这香香的面衣里。

麦收时节,正是做酱的时候。把新麦磨成的面粉拌匀,切块,煮熟,放在自制的“藤条”里让它们自然发霉。到一定时候,取出霉糕,开始下酱。一天又一天,淡黄色的酱汁在烈日的灼烤下逐渐变成了深褐色。酱熟了。夏天瓜儿丰富,生瓜、黄瓜、香瓜甚至西瓜皮都可做成酱瓜。爽脆香甜的酱瓜,是夏季最清爽的佐粥小菜。酱还可做成酱炖肉、酱炖毛豆。酱香、肉香、豆香,把一个个平常的日子渲染得鲜香四溢。

绵软、爽滑的蒸团,让六月廿四的乡村笼在腾腾的雾气中。这天,亲戚们总要汇聚到事先定好的某一家,一起动手做蒸团。天蒙蒙亮,这家的主人便早早地起身,把预先浸好的米淘净,在石磨上悠悠地磨。磨好的米浆灌入棉布袋子,搁空在木桶上,用重物压上,等米浆里的水份慢慢渗干,便可以开始做团子了。大家分工协作,切肉、烫菜、和米粉、椿豆子。用石磨磨出的米粉软糯柔韧,做出的团子特别滑爽,小巧精致地排在蒸笼里。欢声笑语中,亲情也在层层团捏中越来越紧密。团子排满了几大蒸笼,便放在地锅上隔水旺火清蒸。因为是清蒸,高温锁住了肉汁天然的鲜,咬上一口,浓浓的汤汁流过舌尖,回味无穷。那豆沙,因为是纯手工石臼捣制,有着一种最质朴的豆香。

夏末初秋,乡间的芦稷是最美丽的植物。它们一根根隔着相同的间距,在地边站成一排或几排,高挑挺拔,亭亭玉立,青翠欲滴的叶片,仿佛水袖一般,在风中阿娜轻舞。穗儿“秀”了,便是最甜的时候。这时挥镰砍下,那芦稷汁便是最清爽甘甜的纯天然饮料。朋友、邻居来串门的时候,主人家就会拿出芦稷来招待。这时,大家一边撕皮、吮吸,一边聊着家常里短,那淳朴的乡情,也随芦稷汁一起浓浓地滋润着人们的味蕾。

在四季中芳香了每一天生活的,要数凤凰豆腐了。纯手工制作,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凤凰豆腐,是凤凰人的最爱。一块小小的凤凰豆腐,要经过浸泡、打浆、煮浆、点卤等七个步骤。烧制正宗的凤凰豆腐,除了用凤凰豆腐作原材料,还要用凤凰桃园鸡的鸡汤配上十几种作料长时间的熬煮。一碗凤凰豆腐,让多少人淹没在这醇香的乡愁里。

年年岁岁,凤凰人,将他们对生活的感恩和聪慧融进美食中,象山歌一样,世代传承。

客居凤凰,等你

文/牧羊少女

曾经想过邂逅凤凰的种种际遇,也曾经有各种机会让我去走进她,终究一直无法圆缘。最中意在漫雪飘翩的冬天去采撷她的浪漫,在清爽阳朗的夏天去触摸她的风情。而终选择时空的闲隅的人间四月初清明未到时私奔来到这里,空明气清,天气不冷不热方好,客流未洪峰,心晴亦刚好,一个简约的背包,足以上路。

初踏凤凰,心里欣喜着这座城亭亭玉立在沱江边等了我好久。眼眸里是一幅幅唯美未完的画卷,一宅宅尘封许久的老屋,一方方写满历史的城墙,一首首读不卷的诗词。耳边呢喃的是一曲曲动人不完的歌,一段段美丽感动的故事。

下午信步沱江边,行船脉漫开的水纹,捣衣洗浣嬉笑的女子,打鱼捕虾的渔人,柱柱升腾的水雾或炊烟,摆摆风姿的过桥人,款款入耳的音乐,古砖砌筑的城墙和风情楼,一切都那么雍容素静。向晚穿梭于古城青石板街,别样的客栈,独钟的服饰店,特色的小吃斋,风情的酒吧清吧。虹桥风雨楼,东门城墙,万寿宫,古城博物馆,陈斗南故居,从文、希龄故居等。每一处的设计都那么别致,每一地方都有一个诗意的名字,每一方隅都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或故事,怎奈客不醉。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如果说白天的凤凰是害羞的少女,让人安静和疼惜;那么晚上的凤凰就是脱绳的兔子,充满着生命力和青春活力。华灯初上,小城轮廓渐明,霓虹灯闪,烁让小城别具风情,如画。最有味的莫过于在沱江边的清吧亭闲坐,呷一杯桃花酒,在一小酌花酒的温柔里,看华灯楼影,沱江倒影荡漾,花灯点点思,观远山含黛,一任酒吧的摇滚音乐吻沱江清水或柔音葫芦、古埙陶笛安然氤氲古城。客居岁月,于时光深处,抛撒纷扰,细数光阴的淡定,心自清欢。虹桥下,两个少年,一只吉他,一个话筒,倾情的乐唱,生命力和故事徜徉在一隅时空里,游人舍不得离开。那一晚的光景,好喜欢,差点让我忘记了要找一个落脚的地方的念头。

心慕一个人,所以来,来凤凰最想去从文先生的安息之所。沐浴着晨光,寻寻觅觅,登上木舟,怀着急切又不安的心情在热情的阿哥的带领下到了沱江畔的听涛山下。远远地就看到了碑文:"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墓地建在一块狭长的小草坪上,没有坟冢,只有一块6吨多重的天然五彩石,他和她夫人的骨灰同嵌在石头上面。石正面镌刻他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石背面是从文先生的姨妹张充和的撰联:"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句尾四字:"从文让人".要有怎样的笔调才能写出美丽的《边城》,要有怎样的胸怀才能心忧家国。我小心翼翼的读着这一切,这个安静悠谧的地方,不正是您所钟爱的地方吗?小心翼翼地来,安静地离开,生怕自己这一身的风尘打扰了您安睡的梦。

缘是你来。在凤凰,总有一盏缘是属打天涯而来的你。总有一些人,也许你们一辈子就只见一面,但你们就是相遇相识还可以亲信的交谈,彼此涂抹了不一样的烟火。缘分就是可以遇见另外心情一样的背包客;缘分就是在时光的清晨在城内刚好遇见仆仆而来的土豆和小土豆;缘分就是因为乡音遇见了热情又趣味相投的老乡……生命的书页里,漂染着这些因缘的际遇和相逢。

离开前一晚邂逅了一场篝火晚会。桃花岛,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篝火点燃,风情自起。苗家舞蹈,对歌,食火,上刀山,下火海,苗家特色婚嫁,楚巫绝技,赶尸等。犹如一盘火,让人兴奋,惊悚;又恰如棋,意犹未尽。

背包想要到达的地方,总是很美。如果你的背包还没有到凤凰来流浪,那么你要加油一定要来,因为故事和美丽就等你,在凤凰处涅磐。怕这一方清欢在忙碌纷扰的浪花中被淘掉,所以败笔涂鸦,以此为念,纪念这段旅程。

凤饮醴泉

文/谢凤姣

《庄子·秋水》云:“南方有鸟,其名鹓雏……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鹓雏,是古书中凤凰一类的鸟。

老家屋前有两株梧桐,屋后有一片竹林。年少时的我常常幻想,凤凰可以栖息在我家的梧桐上,吃我家竹子的果实,可是,她没有醴泉之水可饮。真是遗憾啊!

2008年,当我决定回到凤凰时,我从网上查到一条消息:市政府打算规划凤凰景区,打造港城靓丽“南大门”,挖掘一个凤凰湖……凤凰湖,那三个字跃入我的眼帘,令我怦然心动,凤凰,你终于可以饮到醴泉之水了……

为这三个字,我毅然买下了凤凰山麓的房子,然后,痴痴地等待凤凰湖破土动工的消息。一年、两年、三年、四年,时间从指缝间飞速地流逝,凤凰湖却迟迟没有音讯。黄昏,我在凤凰山下散步,举头望山腰,成群的白鹭翩翩起舞,我问它们,你们可知凤凰湖的消息?白鹭无言。清晨,我从门前的马路驶过,一次次留意路边,看有没有凤凰湖开挖的告示,轻风飒然,掠过树梢,徒留叹息。

以为,那个计划已经被取消,以为,再也不会有凤凰湖的出现。于是,希望淡了,心落空了,也就不再去刻意追寻她的消息。

不记得确切从哪一天开始,路边的木棉花被拔掉,马路开始拓宽,新的绿化带渐渐形成。然后,凤凰湖真的开工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几乎欢喜地落下泪来。

可是,我一直没有去看。因为,她在我心里,就像一个待嫁的新娘,我不想去看她细点妆容的过程,不想去看她戴着红盖头走进礼堂的过程,我只想看到她被揭下盖头,刹那惊艳的时刻。

终于,那一汪湖水铺陈在眼前,碧波荡漾。而湖前那只金凤凰,仿佛刚刚饮过湖水,展翅腾飞,仰首发出清越的鸣声。我站在湖边的木栈道上,心绪如湖中的涟漪,一圈圈扩散出去。凤凰湖,我等了你整整6年啊……

从此,我可以随时徜徉在你的身边,春夏秋冬、白日晨昏、风中雨中、霜里雾里。我可以尽情地欣赏你,欣赏你的千般姿态、万种风情。

夏夜里,凤凰湖是乘凉、散步的绝妙去处。每次我去时,路边总是停满了汽车。湖畔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倚在木栏杆上,看远远近近的灯光连成一片,灿若星河。文昌阁近在咫尺,被灯光勾勒出绰约的身姿。凤凰山俯卧在夜色中,安详静谧。偶尔有钟声从永庆寺传来,悠悠回响,引人无限遐思。湖上微风徐来,吹散白天的灼热。浮躁的心,顿时变得宁静下来。无关人多人少,只为这一池湖水,它,能够涤荡人们心中的浊气。

秋日,湖畔的草木开始变黄,衬着永庆寺的黄墙绿瓦,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夕阳或晨光里,深呼吸,沁凉的空气涌进肺里,连四肢百骸都舒坦起来。拍下一张秋景,细细回味,百看不厌。湖光山色,本在别处,今日却近在眼前。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冬天,有雾的早晨是我的最爱,走在湖边,看水面氤氲着一层薄薄的雾气,远处的村庄、近处的凤凰山,都蒙上了一层淡淡的轻纱。偶尔听到咚的一声轻响,那是湖里的小鱼跳动的声音,似乎要调皮地打破这清晨的宁静。低头,看到一两片枯黄的水草拖曳在水面,不知怎么,想起李商隐的那句诗“留得枯荷听雨声”,暗暗憧憬,要是这里再种上一片荷花,那又该是怎样美丽的景致与风情?

我期待明年春天的到来,期待湖水丰盈、水草茂盛的季节,最好湖边开满各式各样的野花。若是能够移来桃李、引来蝴蝶,那就更加美妙了。

掬一捧湖水,品尝,果然是清凉甘甜的。我站在凤凰雕像前,看着她曼妙飞翔的姿态,轻轻问道:“凤凰,这里有梧桐、有竹子、有醴泉,你可愿意永远栖息在这里,用你的灵气,将她变得更加美丽?”

其实,不用问,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日新月异的凤凰,她的美丽,有目共睹。

“莱”去“芜”踪

文/姚二峰

春秋时期“长勺之战”的主战场,解放战争“莱芜战役”的策源地,素有钢城煤都之称的革命老区——莱芜,一直是我这个外乡人的倾心之城。孔子观礼,管鲍分金,齐长城遗址,柳下跖故乡,沂蒙山革命根据地——这一连串的记忆符号,让我好奇,这座在历史上留下不平凡一笔的古城,如今怎样?带着这样的疑惑,我踏上了这块热土!

从济南走高速一小时即到了莱芜市的凤凰北路。远眺之下,凤凰山上的金凤、银凤两座楼阁似在招手欢迎我们的到来。宽阔笔直的马路,修剪整齐的花卉绿化带,还有迎着秋风摆动的垂柳,这座城市,好美!

这两年莱芜市的面貌可谓焕然一新。城北的金凤阁、银凤阁已成为莱芜城一道亮丽的风景。沿着凤凰北路宽阔的马路行驶,也让我透过城市一角,感受到古城的现代气息和人文格调。

看一座城,要看一城人。莱芜市民衣着打扮虽然没有济南、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人的华丽,但人们内心那份生活幸福的充盈,更是一种耀目的华丽。

莱芜人的热情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四天时间里使我感慨良多,印象十分深刻。这也勾起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和夫人去莱芜的回忆。那时姑表兄妹十多号人一起吃饭,我就领略了老区人民的热情与豪爽。这一次,更是忘不了莱芜的香肠,忘不了莱芜的煎饼,忘不了莱芜的美酒,忘不了淳厚的莱芜人!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