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的散文

2022年12月25日经典文章

蓝天的散文(精选17篇)

凝望蓝天,独忆秋的背影

秋末的阳光,文字与秋色作伴,思绪在静静徜徉,看着蔚蓝的天空,偶有几只单影的鸟儿掠过寂寞的长空,时而浅唱,时而低鸣,发出阵阵苍凉的声音。

一缕清风拂过,带来丝丝凉意,眼前落叶缤纷,绝望的在空中无力的旋转,似乎有种不舍的惆怅,正如龚自珍诗中所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随手拾起一片干枯的落叶,在指尖中来回的翻转,一遍遍细数着生命的痕迹。

常常会想象,怎样的色调,才是梦中那个遥远的身影,或许,正是那一抹深蓝,魅惑了我所有的梦境,这深沉宽广的色彩,在海天之间游走,也在我的生命里,成为不可缺的印记。

我仅仅能想象的,是为了那个背影的所有等待,以及等待中积攒的,水蓝色的眼泪,在天空的怀抱里,飞鸟是自由的,然而恣意的飞行,总逃不出他无处不在的牵绊。

秋日里的时光总是这般诗意,暖暖的秋阳洒在身上,躺在草坪,静静地看着前方,一阵阵凉爽的秋风拂过面颊,撩起凌乱的黑发,双眼迷离的望着天,几朵游云浮在半空,有种淡淡的思念在远方,随之而去的是那短暂的时光,一去不复返,回眸处,已是物是人非事事休。

夜晚总带着一点点凉意,好像所有的一切都像一场梦,梦醒了,只能够徒增伤感,或许是一半秋色,一半寂寞,星空在指尖缓缓流淌,宁静而致远,寥寥的长夜,浅薄的月光,影映着多情的思量,轻轻的,在静静地夜里,端杯清茶,独饮这一秋的风景……

窗外有蓝天

文/赵静

“这该死的天,都五点了,怎么还不亮?”我在心里暗骂,因为我一直在焦灼地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昨晚,电话铃把我从睡梦中惊醒。迷迷糊糊拿起电话,我听到妹妹带着哭腔说:“姐,我心里难受,睡不着。今天咱姥爷让咱二姨给咱姥姥去买寿衣,咱姥爷要回平房里住,说怕死在楼上……”我浑身打了一个激灵,瘫坐在地上,事情来得太突然,突然到我大脑一片空白,除了满脸的泪水,不知该做些什么,说些什么……

后来呢?老公说,我挂断了电话就大哭起来,一个劲儿地要回家,大半夜的疯了似的往外跑,嘴里还一个劲地嘟囔着:我现在就要回家,现在就回家……白发苍苍的姥姥,做好了我最爱吃的面条,正在大门口焦急地等我回家吃饭。我看到姥姥,哭着对她说:“姥姥我好想你啊……”

泪水浸湿了我的枕头,我醒了——原来,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场梦。

看看外面还漆黑一片的天,看看墙上的时钟才早上4点,我毫无睡意,再也等不及了,直奔姥姥家,心里一直默念着:姥姥,我想你,我想你……

看到急匆匆赶来的我,姥姥家所有的人都吃了一惊,问我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我赶不及回答,直接问:“我姥姥呢?”妈妈指了指正好好吃饭的姥姥,我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想起刚他们问我,就说了句:“想家了。”哪知这时,已经八十多岁,记不清人的姥姥看着我说:“小静,你来啦,吃饭了吗?”“哇”的一声,我哭了。这一夜来所有的牵挂与思念,所有的不舍与留恋,在此刻全部爆发出来。我紧紧地抱住姥姥,不肯松手,谁也别想把我们分开!看着我哭,姥姥也哭了,我们娘俩儿就这样抱着哭,但我知道这是幸福的眼泪!感谢老天让我意识到姥姥、姥爷年纪大了,是我该尽孝心的时候了;感谢老天怜悯我,给我机会,给我时间让我来陪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

太阳出来了,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得人浑身暖洋洋的。窗外暖暖的蓝天下,一个年轻女子搀扶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在散步,她们有说有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

期待蓝天

文/何顿

我读过杜甫很多诗,有一首写景物的诗始终在我的脑海里,这诗是《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我想唐朝的生态环境一定是非常好的,黄四娘家的小径上鲜花簇簇,因而蝴蝶飞来了,在花丛中戏闹,鸟儿也飞来凑趣,在枝头歌唱。唐朝的时候中国只有几千万人口,偌大的中国自然是很适合几千万人口居住的。我想那个时候的中国应该到处是森林,就像今天的俄罗斯,抬头便是碧蓝的天空,呼吸的一定是十分纯洁的空气。现在吸入我们肺叶的空气,恐怕有十分之二是我们肉眼难以见到的粉尘,还有城市里,众多大小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等。

早几年我去了趟俄罗斯和北欧,留下了两个特别深的记忆,一是莫斯科市,莫斯科是一座森林城市,市区内到处是大片的森林,白桦林,一棵棵笔挺地刺向蓝天,有些茂密的森林还是处在繁华地段,这给我留下了极为美好的印象。其次,在芬兰、瑞典、挪威、丹麦留给我最深的记忆是古朴的建筑和蓝天白云。无论你是处在哪座城市,一抬头,看见的必定是蓝天。记忆还不在白天,深刻的是夜晚。这么多年里生活在长沙,长沙的夜晚从来都是黑的,而北欧四国留在我记忆里的夜晚是蓝色的,能见度很远,路灯也很透亮,几百米外的人走来,是男是女,一眼就能辨出。这是空气纯净,空气中没有微粒粉尘模糊视线,于是你会觉得夜晚原来也这么美。难怪我们的古人会留下“明月松涧照,清泉石上流”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那样的诗句。月光如霜一样白,可见空气是多么清纯!而在今天,月光从来都是模糊的,夜行,没有路灯,即使有月光,你也举步艰难,因为能见度被空气中的粉尘遮挡了。事实上,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挪威首都奥斯陆及丹麦的哥本哈根,还没有今天的长沙建得气派和都市,但环境保护却比今天的长沙强烈,可以说到处都是“黄四娘家”,花团锦簇,十分浪漫。这让我不禁要想,欧洲人是人,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如此之高,长沙人也是人,难道就不能进一步改变我们现有的居住环境?

又早两年,我去了趟青海和西藏,在那片海拔平均四千米左右的高原上,绿色是当地人如饥似渴的向往的景致,但那是冻土,虽阳光充足,氧气却稀薄,植物生长慢,有的山别说树木,几千万年下来连草也不生一棵。长沙却有这种条件,土壤和气候都适合树木和花草生长。记得在北欧时,挪威的导游告诉我,挪威是一条长带似的国家,西贴着大西洋,北伸进了北冰洋,气候非常冷,不太适合植物生长,但挪威的国土上却一片绿色,因为挪威人几百年来一直看重生态环境,因而环境没遭人为破坏。岳麓山是长沙人的肺叶,这一大片被市政府保护起来的森林如今成了长沙人的至爱。我有很多朋友爱去爬山,一是生活条件好了,因而爱惜身体而去锻炼,其次也是去岳麓山上呼吸几口树木刚吐出的氧。沿江风光带也成了长沙的美景,不少市民相邀着上沿江风光带散步和照相,还有女人在沿江风光带的几处广场上跳舞,收录机搁在花岗石地上,众多女人排开,随着音乐而舞蹈。路灯下,夜色中,你不禁会想起苏轼的诗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真为沿江风光带很好地增添了几分妖娆的情趣。我有个朋友去年从国外回来,大呼他这个“老长沙”都不认识长沙了,这足以证明长沙这几年变化确实很大也很快。长沙是变化了,河西和河东都建了不少楼盘,马路也左一条右一条,十分宽敞,让长沙人自己都深感陌生和惊诧了,马路两旁的楼盘也建得很不错。这是人对生活的要求,不再只是一间房一张床那么简单,都希望自己居住的楼盘,一打开窗,见到的就是绿色,所以绿色环保成了现代人迫在眉睫的一大主题!

北宋大诗人苏轼有一首最为着名的词《水调歌头》,头两句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个青当然是蓝得青!什么时候,长沙会交给市民一片纯净的蓝天?会让人触摸到像清泉一样清澈或像霜一样迷人的月光?难道要逃到山里去,才能有蓝天给我们吗?

四月天

文/吴辰

昨夜外出,只着了件薄薄的毛衫,却丝毫不觉得冷。室外月光如水,暖风拂面,让人心生惬意。行道上的香樟已褪去初春时候的青涩,在路灯的映照下,透出一股蓬勃的刚毅之美。

一年之中,四月和十月是最好的光景,因它们刚好处在极冷与极热的当间,气温不高不低,芸芸众生舒适自在。四月一到,万物也告别稚嫩,急匆匆地向着浓茂出发,天地间弥漫着顽健的气息,生命的活力在五颜六色的花儿间彰显,在绿油油的大山间呈现。感受此情此景,人也多了些欢快和朝气。

人间四月天,踏青最当时。艳阳高照,携三两友人,备足吃喝,去山林野炊,观未观之景。即便途中遇到电闪雷鸣或倾盆大雨,也不会毁了兴致。古人常叹春易逝,既然留不住春天,何不将自己融入这片多彩而纯粹的光景中去?看那嬉鹊流莺在枝间划过一条条轻盈的弧线,看那碧绿的池塘中一群不知名的小鱼欢快地游动,心便会暂时忘却水泥森林里的暗淡,脑海中都是鲜活的五彩斑斓。温暖四月天,人们身上的衣服渐薄,脚步也渐轻盈,像是要赶上蓝天中那细白的流云。轻装便行,好不快活。那些散落山野的杜鹃卯足了劲地绽放着,还有那苦等了一季的水牛也被主人从栏里放出来,在翠绿的河滩和田埂上,惬意地咀嚼着丰腴的青草。这难道不是一幅幅绝美的油画吗?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绿草红花,光想想都会觉得美。

踏青之旅,眼见那青涩朝阳在不缓不急的步声中化作落日余晖,你心里是否有所触动?你是否会有所不舍,舍不得将大好春光留给背影?你是否会想:春色虽然绝美,但终会逝去,这是不是自然给自己的暗示,提醒自己再美的东西也会凋零迟暮?你是否会深思:惜时吧,人生几春,三万个日子转瞬即逝,何不珍惜当下?是啊,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吧,别让遗憾占据珍贵的记忆。

闲看秋云

文/心斋北窗

一年四季,秋天的云最耐看,因为秋清气爽,天蓝云白。一个下午,在“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的山头,或坐或卧,闲看云巻云舒。

“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距离产生美感,飘然引人遐思。我盯着蓝天白云,仿佛故乡山村的上空升起了缕缕炊烟,又慢慢汇聚,最后竟幻化成了一座座雪山。隐隐约约的雪山上,白衣仙女翩翩起舞,轻盈的舞步在白云间流淌。眨眼功夫,她们又齐刷刷地骑着白马,并辔缓缓地行驶在辽阔的草原上。你还没有数清马的匹数,大草原又似乎成了晨雾缭绕的江面。江面上,一挂挂白帆扬起,待命起航。不一会,晨雾散了,帆船远去,唯留下两岸依稀可见的烟柳。远处朦朦胧胧,山峦起伏。仔细看看,峦上梯田重叠,直上云端……

秋云如一幅永远读不尽的水墨画,画着山,画着水;画着大海、画着草原;画着历史,画着未来……只要你愿意想像,想什么像什么,越想越像,变幻无穷;飘忽空悠,神秘莫测!

杜甫的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似乎太直接,倒是朱敦儒的词“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更有回味。春天人易困,其梦也频频,故春梦尤为短促;秋天的天最蓝,云最白,映衬之下,秋云尤为淡薄、轻悠,飘忽不定,有无转眼间。也许诗圣的这两句诗深入浅出,后来演化成了“白云苍狗”的成语,比喻世事的变化无常。千百年来,岂止红尘俗子有白云苍狗的沧桑感,连佛门弟子也不例外,清代姚鼐就有“白云苍狗尘寰感,也到空林释子家”的诗句,催人沉思。

仰望蓝天,白云片片,真想问一问,你是从黄鹤楼飘拂过来的吗?你是崔颢笔下千载空悠悠的白云吗?古今往来,朵朵白云上,总镌刻着故土情、游子意,任凭风雨的侵蚀,却永远是那样的清晰。从李白的诗“浮云游子意”到谭轩作词作曲的《故乡的云》,仿佛那天上飘忽的云,就是浪迹天涯的游子眷眷的思乡情愫。

才闭了闭眼,一阵秋风吹过,碧空如洗,天湛蓝湛蓝的。望着空朦的蓝天,我终于领略了“过眼烟云”意境,更悟出了“富贵如浮云”的真谛。人于红尘世上,“日食一饱,夜眠三尺”,何必汲汲于金钱、权力、名利等欲望的满足呢?

我虽不是佛教的信徒,但对一些佛理还是神往的。佛理认为,五彩缤纷的红尘世界都是“有相”的空间,《金刚经》于是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果有缘承受佛法,就可以从虚妄的、有相的空间里超脱出来,进入到“无住”的空间。仰望无一丝云彩的、澄碧的蓝天,真想请教佛学大师,这浩渺明净的蓝天能比喻“无住”的空间吗?

如果能,我也就对“无住”的空间有了些许的心领神会。天上虽无云,心里因有了有云和无云的对比,有与无就没有了界限和区别,心情就会像蓝天一样的澄沏和明快了!

刚才还蓝莹莹的秋空,不知是哪位风云人物,顷刻之间从北往南叱咤过来一座座冰山,不大一会儿,浮云遮天蔽日,大有“长安不见使人愁”的滋味。白云飘飘,岁月悠悠!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英雄壮士叱咤风云,左右乾坤,在史册上留下了浓抹重彩的一笔!

汉高祖的《大风歌》唱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汉武帝的秋风辞却吟道:“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飞。”

同以“风云”起兴,可刘邦表达的是一种志满意得,意气风发的气概,而刘彻抒发的却是一种感叹年华老去和愁绪和无奈。

白云飘忽,光阴荏苒,古今中外,有堪顶天的英雄,却无不入地的豪杰,有生必有死,正如我头顶上的秋云,有聚就有散!“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人生几十寒暑,虽生活在蓝天下的大地上,却如过眼云烟,聚也匆匆,散也匆匆。

白云间雁飞成阵,忽然,领头雁一声啼鸣,引领归林的鸟雀彼此响应,叫个不停。天色不早了,我依依收回视线,结束了难得的半天闲看秋云,从容地走下了山头。

闲看秋云,细品人生,也许半天功夫,足供余生细细品味了!

天蓝如歌

文/赖杨刚

这里,夏天。

蝉声是另一种心情的染料,要用多少往事,才能描绘出绿树的宁静,宁静之上,是辽阔的蓝天。那蓝,可以把目光洗成遥远的民谣。

那蓝,被蝉,画成:你若安好,就是晴天!

晴天,是云追云的爱情,是风吹风的恋,是想念,停满炊烟的袅袅。你若不在,请原谅我又冷落了直觉。

稻草人,没有大地之心,它怎么懂得庄稼所经历的辛酸。

当我从冲动回到简单,你可愿意,像——

麻雀初飞,试着连接蓝天白云、风、炊烟——多好的中国画,留白处桑椹甜了,麦子金黄。假如,我生活在画中,你隔着乡愁看我,是不是我幸福得不自然,竟然令我们的故乡觉得有点——

小小的孤单。

给我一片蓝天

文/吴继城

七月的暖风吹起了湖边透绿的垂柳,在柳枝上打鼾的麻雀被惊醒,飞向了广袤澄净的蓝天,那片我所向往的蓝天。

阳光透过了清澈透明的白云,照亮了昏暗房间内的一抹尘埃。“沙沙”作响的粉笔在黑板上不停地挥舞,写下了一串串复杂又令人厌烦的字母。我乘隙看向窗外,午后的蓝天又显得有些宁静,耳边只回响着一丝从窗外透过来的风声。两三只蝴蝶在不远处的花丛中飞舞,互相挤碰着翅膀,雪白的粉末掉落于青草之上。当回过神来,冷酷的眼神早已盯着我许久,金丝眼镜下的眼睛透着寒意。“你现在来计算这道题目吧。”我拿出纸和笔,一声不响地低下头,准备专心避开外界的干扰。

但,一声清脆的鸣叫又引起了我的注意。窗外的栏杆上停留着几只小鸟,似乎在蓝天中飞累了,停留下来打理着自己的羽毛,来探望一下我这个从未在蓝天中飞翔的可怜者。“咳咳……”尖刺的咳嗽声在我耳边响起,我急忙转过头去,伸出手想阻止即将发生的一切。但脚步声却依然走向窗边,窗帘缓缓落下,蓝色的痕迹在消逝,终于,遮挡住了那一丝阳光。

七月的风是热情的,蓝天是澄净的,只是与它们隔绝的心中只能无言地期盼着:给我一片蓝天可好?

贺辛丑春岁

文/孔祥鲁

一元复始,大地回春,东风浩荡,江山万里;山河如画,万千峥嵘气象,里表春风荡漾,菊韵欣欣向荣。庚子大寒挥手而去,辛丑春至,云雨又绿江南。江山帝都紫薇垣,逢春东巡肃肃阆阆。崇山鬰鬰,青松高洁;元亮篱苑,膏腴沃土。菊芽初绽,抱茎独立,岂是折腰之辈;耿耿绿颈,冷眼看春光,天生的风骨;二三嫩叶春风里扶摇,绿影尽淑娴,起伏亲松梅,俱是菊之冷峻风韵。

春占东方甲乙木,遇春而荣。红妆素裹,黑土地绿叶生腾;茂林修竹,岭南听雨打芭蕉。廿亩绿叶葳蕤,怀素曾笔飞龙蛇;唐山唐河唐人街,俱从盛唐走来,至今星河岸边岸汀兰芷。满天星汉璀璨,一轮秋月如水,菊苑争艳,为有源头活水来。叶雨辛勤,满园春光潋滟,姹紫嫣红春色好。

东岳崔巍,红霞照云海,举目小天下,岱宗松柏树,始皇封禅石,碧霞宫里歌,远近听蜚声。一山一河一圣人,子在川上望滚滚东流之水,怅然而叹时光易逝,岂不是志士闻鸡起舞以自勉,自强不息以自励,只争朝夕以自警?长安形胜,汉唐诗兴古都,居探花处银科,岂止是道德之士?虚怀满是一谷花开,自由诗彩淡雅,又志长篇木铎,淡泊致远,横溢是才华,为菊韵文昌星君。

春节悄至,听闻袅袅辛丑钟声,万家华灯初放,文采出众是光明于夜。学海文涯起于天籁,东风催草色,暖阳溶强冰,白雾生榆钱,春意盎然满是诗情画意。春风乍起,自由之风漫过原野,蓝天之下苍苍茫茫,俱是如椽之笔墨划,一笔呕心一划沥血,语惊天上人,常为人视作规范。

一言兴邦,总书记一语,乾坤满春色。诗领荆楚大地之风骚,文如锦绣妆点江山。诗颂绿水环绕,青山竞秀满是乡愁;文怀金山,是小康生活幸福。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躬耕田亩,闲耘菜畦,三两耄耋竹林唱和;倚窗看山头之雪,凭栏观竹影婆娑;群山环抱,清泉汩汩,满目青翠,晨风习习,刀如飞练,锋似飘雪,鹤发难掩钟灵毓秀之英姿。

东风徐至,则枝头改绿颜之色;惠风和畅,含苞一丝红晕便是帝星枫魂。笔到之处,堪比二月之花;捷足先登,疑是瑶池景色;暗香隽永,氤氲气象,小桥垂拱,流水清亮,青青嫩芽,柳枝飘荡,黄雀横飞;抑或金戈铁马,牵黄擎苍,意欲铿锵,载入文章或诗情画意,或豪情万丈,目不暇接,自成一家。

春至江山,暖意洋洋,蓝天白云,随风荡漾。山高寄远望,白雪托魂灵,阳关昭昭,月夜似水,是远观之景象;滴水成溪,青松得以擎天,或苍翠遍野,或花如繁星,如诗如画,皆是近处风景。采之有之,掇之捋之,俱是锦绣文章。

大好河山,磅礴之气象;江山永驻,中华之风采;江水滔滔,病树之前,自有春景;漏船侧畔,看万舸竞发;三峡激荡,一叶扁舟,渔夫出没于惊涛骇浪。三千垂髫,紫烟挂于巉岩;弱水一羽,一筏渡星汉;春草萋萋,牛郎横笛;唧唧之声迎耳,彩云飘乎蓝天。齐鲁传周礼,利刃磨砺出;叹张华生于乱世,喜群贤逢于胜景,才华横溢,七步之才;薛涛花笺盛开梅花,如红日初升,彩霞万道;苔笺淡雅梨花胜雪,似晨曦白雾,生机盎然。文生于人情练达,诗诞于情真涌动;市井俚语入文,二言三拍成章,名曰小说,文载大道;江山万里,洋洋飒飒;菊韵齐放,歌颂小康之风范。

阳春在望,岁在辛丑,始于立春;月含朔望,朔为之节,望谓之气,是为节气。岁之始于春,月之始于节,故谓春节。中华之俗,九州同庆,敬天常,敬后土,感天覆地载之恩;敬社稷,敬山川,感累祖庇护山川供养之泽。于是,夜幕深沉以怀远,群星闪耀以示群贤,烟花璀璨恰似华章映天;天空不寂,十日争先,夸父奔腾;人间不寂,壁经映日,李杜不让;青涩雏凤之声,小萌朦胧之美,争朝夕所以江山逢春;历必有砥,所以致其刃,菊韵遇甘霖。

春来耶,暖日催花开;乍暖还寒,嫩枝经风雨;春雷隆隆,惊苞芽之酣睡。蓝天无云,万里清空,正是鲲鹏展翅时节;河渠清澈,碧波荡漾,应是三五好友山阴流觞之际;五柳颂菊,兰亭流芳,一时风流千古,皆是江山胜景,菊韵和畅。

她要让爱心充满蓝天

文/孙继广

在一个秋风瑟瑟的中午,我见到了张岩。“听名字,还以为你是一个男孩子。”我笑着说。

“我的名字?”她笑了,眼睛一闪一闪的,很亮,“我感觉挺好听的,是爷爷给我取的。我老家是相公庄镇顶庄人,出门就是山,爷爷喜欢大山,喜欢山上的石头,更喜欢我,所以给我取了这个名字,希望我在生活中要像石头一样顽强。”张岩很健谈,也很喜欢笑,“读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两个张岩,还有一个男同学和我完全一样的名字,在班上经常闹出一些笑话。”

张岩今年21岁,是一个聪明美丽的少女,如今在山东财经大学攻读工商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她聪明好学,性格阳光,一说起话来,就笑。她从小就有点男孩子的性格,做事情不屈不挠,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她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山东财经大学,通过对经济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企业战略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为将来踏入社会,展示精彩人生做好了准备。她的大学生活阳光灿烂,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我是大学生联合会成员,是校园广播站的播音员,经常参加社团活动策划。毕竟将来踏入社会竞争很强烈的,我也算是早期培养实践沟通和筹划能力吧。”

今年初夏,在章丘市举办的首届青年创业大赛中,她荣获创意组第三名的好成绩。谈起创业大赛,张岩更是侃侃而谈。她告诉我说,她创意获奖项目是“爱满蓝天社工服务中心”,是由她和高中同学刘其旭组成的创意组合完成的。刘其旭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大男孩,如今就读于合肥工业大学,通过对企业管理学和西方经济学的系统学习,掌握了丰厚的知识。在章丘四中读书的时候,因为相同的爱好和志趣,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学习上互相鼓励,生活上彼此帮助,一到放假时间,几个关系最铁的同学总会聚在一起。今年春节聚会的时候,有位同学说起了章丘首届创业大赛的事情,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张岩和刘其旭的目光撞在了一起,他们相视一笑。

张岩和刘其旭很早以前就有将来要组织一个爱心服务工程的想法,这次章丘创业大赛点燃了他们的梦想。两个人经过构思运作,用心去编织蓝色的梦幻,经过多日的辛勤劳作精心策划,在财经大学导师的帮助下,创意项目终告完成,然后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交到了创促会,没有想到顺利入围。“我要去上学了,参加大赛全靠你了!”今年三月,刘其旭留下自己的梦幻与希望去安徽上学了,张岩感到肩上沉甸甸的。为了获得成功,她一次次预演模拟,做好了向最高峰攀登的准备。初赛、复赛、决赛,她沉着应战,一路过关斩将!“我们成功了!”她把获得季军的好消息通过电话与刘其旭分享。

他们的爱满蓝天中心,以公益创业、公益营销、志愿服务为宗旨,把公益项目变成产品推销给企业、政府、社会组织,以组织驻章丘高校学生志愿者,培训基础社工队伍为主,形成一个非营利性、志愿性、公益性的爱心社团。创业前期主要为上班族家属提供看护服务,初步形成社区儿童老人帮扶中心;中期加强专业社工、企业人事人员的培训,获得企业信任,形成职业培训中心;后期整合社会资源,开展文化进社区活动,与高校合作,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工服务,从而拓展成为文化活动组织中心和大学生社区实践中心。

一谈起他们的创意项目,张岩的眸子流光溢彩,充满了对未来的期望,“其实我的理想是能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像妈妈一样去教书育人,为我们章丘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但无论将来做什么职业,我都会积极做一些公益事业,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相信,我们社工中心的发展前景明朗,我们的爱心会充满蓝天!”

天空之蓝

文/游走湖畔

云层上空,天无痕,一片蔚蓝。

偶尔的飞行,邂逅这广阔的蓝天,眼前的一切,都是一种惊喜。陆地的风景,五光十色,天空中,只有蓝天和云彩,舷窗之外,闲看云层变幻。

机舱之内,虽人声嘈杂,总多添一份人气。记得在云南坐火车的那会,车厢里嘈杂一片,有老年者的刺耳音箱声,有孩童的哭闹声,还有闲聊的吵闹。有的时候,会习惯这种吵闹,听着来自天南地北的故事,加入闲聊中,交换着彼此的故事。更多的时候,我其实是喜欢那一份清净的,安静的旅途,一本书,一杯清茶,一个素心人,静静地享受窗外的风景。景由心生,心之平静,自有闲云野鹤,心之喧闹,则心不宁,这便是旅途中的心情。

从飞机起飞的惊喜到云层中的百无聊赖,美,可以让人享受一时,然遍地重复,也便成为平淡了,就像人生活在故土中,总会留恋外面的世界,而在外面久了,又会憧憬家乡的美丽,生活需要惊喜,才不至于平淡,人生若没有波折,也便平淡无奇,食之无味。

这几年里,去过很多地方,有繁华的都市、了无人烟的原始森林、一览众山小的蓝天凹、还有清澈见底的抚仙湖……每一次的心情,总是变幻着的,时光流转,过去的总不会出现在明天的光景中,往前看,总有不一样的风景,这也便是人生吧。

有一段时间,特别迷恋有关于旅行的书,看过嘉倩的《我想和这个世界不一样》,还买了一本《趁,时光未老》,我羡慕那些可以说走就走的人,在全世界留下自己的脚步,然后把自己的经历撰写成文字,向别人分享,我想这也是一种心理上的喜悦和惊喜吧。看这些书的时候,心中自然是十分惬意的,平淡的生活中,阅览他人的旅行,看看别人眼中的世界,在脑海中来一场虚幻的旅行,也让忙碌的自己,可以放松一场。然后找个时间,亲自去走走,看看这个世界,看看外面的世界,体会我眼中的世界,看看亲身的经历和别人眼中世界的不同,然后编成文字,分享给自己,也分享给别人。

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在云层之上,我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只知道身边的云慢慢后退,每一片云,总是不同。其实这样的未知,何尝不是一种惊喜,让自己置身于未知,眼前的一切不可预料,闭上眼睛,去感受,去体会,用心去感知。?

目的地是泰国,一个未知的国度,曾经在彩云之南,离越南泰国甚近,却连中国和越南交界的河口都没去成,自然是十分遗憾的,曾经想着,可以去看看那交界之处,一条河,隔了两个国度,两种语言,两种文化,这是多么神奇的一条河。曾经在别人的空间中,无数次见到这景象,却未能置身那地方,或许,以后也没有机会了吧。国度之间,界限分明,边境之地,一界碑,隔两国,去那边界之外,看看国境之南。

想来我的旅行,基本未到过浙江之北,一路南下,远至国境之南,不知是命中注定,还是有意为之,未知的人生才有惊喜。

舷窗之外,一片蓝天,看过无数次,每一次却仿佛如初见,便是这般神奇。

蓝天之上,飞鸟翱翔,乘着风,去向远方,便是诗和远方。

一个人,走过无数的地方,那人便是值得尊敬的,许多故事,亲身走过,才最感动,才最能打动人。做一个心怀远方,心在天空的人,走得更远,飞的更高。

蓝天之上,云似棉花,天空之蓝,纯净无染。

一弯碧水向蓝天

文/王金平

临去香港前,我在网上查询香港未来一周的天气预报,只有其中的一天是阴天,其余都是雨天。可到香港的第一天,天气出奇得好,特别是在浅水湾,那阳光显得分外温柔妩媚,她含情脉脉地关照着那一弯金色的沙滩、碧绿碧绿的海水,平静得像一面镜子,不仅让人为之动情,她给我烙下了永不磨灭的记忆。

我们是下午赶去浅水湾的。此时,湾里的海面上零星地飘散着两只小汽艇,两只小游船停靠一边,海边远处,七色慈航灯塔在海面的青岚中依稀可见。天空也出奇得蓝,就像浅水湾的海水被稀释过一样,透亮中露出一股神韵,天边还扯出像几片沙滩一样的白云。宽阔的沙滩上游客稀少,刚刚下车的一些游客,来到海边,相互留几张倩影,有一个美丽的外国少女,身着泳装,仰卧沙滩上,在沐日光浴,旁边陪她的是一个卷发男青年。看上去,这里闲散而又恬静。

众多的别墅豪宅、高楼大厦遍布于海湾的坡地上。来时,导游在车上讲个不停,说香港人是最讲究风水的,有钱人都住在山上。浅水湾背靠一座郁郁葱葱的小山,山作龙形,浅水湾便成了一条龙,香港的一些巨商、明星都住在这里,包玉刚、李嘉诚、成龙、伏明霞……

伫立沙滩,仰望依天不老的逶迤青山,我不由想起了在中国现代两位着名女作家——萧红和张爱玲,她俩与浅水湾都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

萧红三十一岁英年早逝,她的墓地就在浅水湾,由此看来,她对这块宝地是多么地留恋。

萧红一生的情感柔弱而朦胧,似浅水湾碧绿碧绿的海水,丰富中带着几分忧伤。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作为“五四”觉醒冲破封建牢笼的“叛逆”女青年,萧红随表兄逃婚到北平求学,因无法生存退学,去投靠昔日的未婚夫,又遭抛弃,绝境中,奇迹般地等来了生命中的诺亚方舟——萧军。

萧军不但让萧红活了下来,还扑捉到了她的闪光点,带她拜在鲁迅的门下。萧红凭借《生死场》,在上海滩光芒四射。然而,萧红的日子过得并不舒心,破衣烂衫,饥一顿饱一顿,还得一次次吞咽着萧军移情别恋给她酿造的苦水。女人总愿从男人那里渴求爱和温暖。为了走出萧军背叛带给她的阴影,萧红闪电般选择了端木蕻良。

端木蕻良还是个文学青年,对大名鼎鼎的萧红崇拜有加,在不同的场合极力表达对她的无限仰慕,萧红找回了在萧军那里失去的自信,被伤害的自尊心得到了抚慰。

渐渐走出往日的哀伤,萧红心里以及生活都趋于平静。但她自十九岁走出呼兰河,颠沛流离了十几年,已把自己折腾的伤痕累累。和端木蕻良寄居香港后,便在现实的废墟上开始重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她深情回望自己的故乡,用艺术的才情,展开想象的翅膀,飞翔在一片纯净透明的天空,诞生了感伤、魅惑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奠定了她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可是,寂寞和伤感依然环绕着她。同为作家且勤奋的端木蕻良,日夜沉浸在自己的文学和心灵世界里,没能给予萧红所渴望的安宁,幸福的憧憬似肥皂泡一样破灭了。

心存幻想。在萧红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她躺在病床上,端木蕻良不露面,她就紧紧抓住骆宾基不放,并许诺病好了两人一起回呼兰河过日子。去世后,人们把怀抱“温暖和爱”的萧红葬在这里,让她每天都能看到浅水湾的微风细浪。

而张爱玲从小就生活在香港,在香港大学苦读了三年,极喜爱英美文学,她写的《茉莉香片》、《倾城之恋》是对香港的反哺。

张爱玲妈妈跟上海的几个牌友结伴同来香港,就住在浅水湾饭店。张爱玲多次从港大来浅水湾看妈妈。《倾城之恋》里这样写道:“上了岸,叫了两部汽车到浅水湾饭店。那车驶出了闹市,翻山越岭,走了多时,一路只见黄土崖、红土崖、土崖缺口处露出森森绿树,露出蓝绿色的海。近了浅水湾,一样是土崖与丛林,却渐渐地明媚起来。许多游了山回来的人,乘车掠过他们的车,一汽车一汽车载满了花,风里吹落了零乱的笑声……”

我们没顾上去从前那个浅水湾饭店,导游朝那边指指说那里就是。我看到的是一片公寓式住宅。导游说过去的饭店只剩下西餐厅和咖啡馆,走廊里能够看到旧时的痕迹。我想,多少风流韵事,多少欢乐笑声都已成了过往云烟,而近处和远处的碧海蓝天,还是张爱玲曾经看到过的海与天吗?

张爱玲的作品我读得并不多,但她的精灵鬼怪的才气,很是让我感到汗颜。

在爱情方面,张爱玲也有过失恋的痛苦,不像萧红那样深陷其中,她能很快从里面拔出来,变成一只快乐的小鸟。萧红在略微压抑下渴望自由,有着不屈的个性;张爱玲除飘着一股书香气外,更多的则是天生丽质。

目光移回浅水湾。头顶艳丽阳光,脚踏粒粒软沙,吸允湿润空气,了望无边大海。我似乎看到了萧红和张爱玲美丽的身影,虽然萧红的墓早已迁至衡阳,但她的灵魂依然在这里徘徊,依然流连忘返。

浅水湾,一曲柔美的弧线,碧海蓝天,金色沙滩。我在聆听海水与沙滩的絮语。

蓝天白云长相依

文/冰姿玲珑

一朵白云一个字,一片白云一首诗,云山云海里深藏着一个个童话般美丽的爱情故事!

蓝天深情依依拥抱着白云,白云爱意绵绵亲吻着蓝天!

那飘飘的云朵如同是荷花仙子洒在天宇中的白莲花,那座座云峰好似大海里翻卷的雪浪,又好似屹立在大海中的冰山。

白云曼妙的舞姿,世上没有一个舞蹈家能跟它媲美,她是世上最美的精灵!

白云痴爱着蓝天,蓝天痴爱着白云!

白云只为蓝天动情曼舞,蓝天只为白云展露笑颜!

蓝天白云浪漫坚贞的爱情,醉了太阳,醉了寰宇,醉了飞雁,醉了我心田!

看不到蓝天时,白云心头阴云密布,身上洁白的纱衣也染上了一层墨色。雨是白云伤心地泪水,冰是白云泪水凝成的水晶!

白云追逐着蓝天的步履,蓝天拥着她共语、共舞、共享阳光的沐浴、共游天上仙境、共赏瀛寰美丽的河流山川。

蓝天盼望着云每天都是雪白的,这样他每天都能看到白云美丽的笑颜!

白云盼望着天宇每天都是蓝的,这样她每天都能陪着蓝天同听风声、同闻香馨、同歌同舞、同悦同欢!

白云的心事,只有蓝天知道;蓝天的烦恼,只有白云明了!

白云是蓝天的知己,蓝天是白云的心灵驿站!

蓝天与白云的爱,是彼此心灵默默的付出与守护,极富爱琴海的韵味!

蓝天与白云的爱,无需言语,无需旁证,会意在心,那纯洁炙热的情感在彼此心中长流不息!

蓝天的心是蓝宝石做的,清澄晶莹!

白云的心是羊脂玉做的,洁白无瑕!

蓝天与白云生于寰宇,爱在寰宇,相依寰宇,誓与寰宇长存!

文/王举芳

蓝天无边,白云徜徉。他像一只鸟儿,张开双翼,飞翔。

突然,他迷失了方向。呼喊,无助,恐慌。没人在意他的迷茫。

他在空中转了一圈又一圈,直到夜色弥漫。没人注意他,大家在吃喝、跳舞、饮酒,聊天、痴狂。

终于,他飞到了她的窗前,她是他亲爱的妈妈。此时,她的脸上满是忧伤。他默默祝福:我不能再让您操心受累,我宁愿做个,不孝儿郎。他离去,频频回望,泪眼汪汪。

狂风起,他再也飞不动,下降,下降,撞到地上……惊醒!原来是在病床上。母亲正疼爱地抚摸着他刚刚被截肢的臂膀。“哥哥,我来照顾你,我长大了,当飞行员,带你飞翔。”

他望着自己冒着生命危险救出的少年,笑容满面。心,冲上蓝天,自由翱翔。

天井,记忆中的一抹蓝天

文/江兴旺

天井是江南农村一种特有的房屋格局。记忆中,家乡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兴起一股建房热,大部分古老建筑被拆除。近些年,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仅存的几座也被拆除殆尽了。

与北方四合院的布局相比,南方住房的天井则显得玲珑别致,面积约两张长桌大小,四面屋顶向中央倾斜,阳光和雨水散入其中。周围铺以青石条,其中留有阴沟与室外的排水道连接。从室内向上看去,可见一抹蓝天。

南方天井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古代农民建筑师的最高智慧,也寄寓着乡民对富裕生活的朴素向往以及对生态系统的原始尊重。首先,“天井”的巧妙设计可使屋脊的雨水不流向室外,取吉名曰“四水到堂”或“四水归明堂”,以示财不外流;其次,晴天时,天井的露天部分可使和煦的阳光直射厅堂,既可使厅堂光亮充足,室内潮湿的空气得以干燥,又能延长室内木结构梁柱的自然寿命。雨天时,雨帘披挂,银珠纷洒,别有一番洞天;再次,天井是孩提时代的游戏场。在夏日晴朗的夜晚,孩子们围坐在天井旁,一边乘凉,听着父母讲故事,一边卧观星空。这大概就是西晋文学家陆机所描述的“侧间阴沟涌,卧观天井悬”的意境了。

儿时,我家的厅堂中间就有这样一个天井。天井约五米长、三米宽,井边和井底铺以一人长的青石板。无论晴天或者下雨,天井都闪烁着古色古香的神秘。每到烧饭时间,饭菜的香味从天井弥散,向邻居致以温馨的问候,也惹得孩童们四处串门,因而它成了联系邻里感情的纽带。

在天井周围的石缝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这些植物利用短暂的日光,顽强地从石缝中钻出,并抓住一切依附物,在斑驳的砖块上显现其勃勃生机。

天井常年有水。因南方多雨,水无腐臭之忧。水沿槽积聚,清澈见底。槽内可养鱼鳖鳝鳅,也可养田螺。天井中央可摆花木,也可置水缸。鱼鳖鳝鳅等小动物既可清洁水质,也可使人养情怡性;花草树木既可使室内充满生机,也可怡人眼目;缸内雨水既可浇灌花草或洗刷卫生,又可养鱼养虾,紧急情况下还可用来扑灭燃火,可谓一专多用。

最喜欢的莫过于夏日雨天了。急骤或舒缓的雨水从高高的屋檐落下,一如幅幅透明的绸缎或串串晶莹的珍珠,在光亮油滑的青石板上铺开或飞溅。叮咚的水声清脆悦耳,似大珠小珠落在古筝的丝弦上,述说着那绵长而悠久的古屋和祖辈的历史。置身之中,如野外一片荷塘,醉入梦境。

离开家乡已经很多年了。每每回家探亲,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心里总是很高兴,但高兴之余,心里还是有些许惆怅。在我的眼前,到处是水泥梁柱、瓷砖铁栏,我再也寻不见古朴的青砖黛瓦、流檐翘角了,我再也听不见那雨打青石条的叮咚声,我再也看不见穿过天井的那一抹蓝天了,我再也闻不见天井草木的芬芳了……在家乡,我行走在浑身透着现代化气息的居民楼中,却迷失了通往老宅的那条小径,我再也寻不见那古朴怡人的天井了。

蓝天白雪之恋想

文/人生如水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一条美丽的松花江流经吉林市,在吉林市小住这些日子,松花江岸边是我去的最多的地方,并以松花江为题写了不少作文,但仍写不完对松花江的赞美,绵延2000公里的松花江,冬季冰封之后顿失滔滔,唯有吉林市这段江终年流淌,若是晴天,蓝天蓝江,白云白雪,让这条江更加美丽动人。

我数了数流经吉林市这段不冻的江上共有17座桥,这17座桥我最喜欢的是雾凇大桥,雾凇大桥是双塔自锚式混凝土悬索桥,全长991米、宽32米,两主塔各高55.5米,全桥主缆长度达300多米,主揽下方连接着98根吊索。连接着松江东路和滨江东路,站在东团山向北望去,雾凇大桥就像一条玉链横跨在松花江上。

清晨,雾蒙蒙的江城上空,鱼肚白渐渐被淡蓝色代替,弯弯的月亮和启明星高悬在天际,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弯月和星星在一起,用我的卡片机留下这段美好的影像,天空中那种淡蓝特别清新透彻。不一会朝阳发出万道霞光,淹没了月光的最后一抹余晖,黑夜渐渐融入白昼,北方最冷的时候是清晨,流动的江面上飘着淡淡的雾气,这预示着江城吉林又是一个大晴天。

当太阳的第一缕光线投射到我家阳台时,我和老伴约定到江边观赏那未曾细品的冰雪景观。坐上146路双层巴士,在新地号公交站下车,接着沿着废弃的铁路路基,向东前行。主要是为了观赏一下具有80多年历史的铁路东团山大桥,站在这座大桥上即可看到美丽的雾凇大桥,又可近距离接触高铁大桥,松花江在这里转个小湾,三座铁路大桥并行,可谓是松花江上的一道风景。

站在80多年的钢铁大桥上,许多往事历历在目,这座大桥是我们小时候坐火车去吉林市的必经之路。大铁桥曾多次成为战争题材电影的外景地,如今它已经变成了历史遗迹,每天都有人来这里拍照,因为这样的大桥允许游客登上去的景点几乎没有,这也就成了人们热衷光顾的地方。站在大桥上,我们两口子拍了几张照片,下面是滔滔江水,总有些发晕。但是近代的和现代的桥梁并行,还是值得一看的。

走下铁路大桥,我们心思就放在了雾凇大桥了。这段江因为出了东团山的峡口,江面变得宽阔平缓了,江水特别的蓝,站在江边那江水清澈见底,滴水成冰的日子,江水还是这样流动着,真是个奇迹,远处的雾凇大桥横跨在松花江上,特别壮观,桥身的乳白色,在蓝天的映衬下更加熠熠生辉,我们老两口把相机调成自拍方式,把相机放在江边的石头上,以雾凇大桥为背景,留下这冬天的纪念。

离开江边,我们来到吉林乌拉主题公园,来到吉林乌拉就走进了银色的世界。在耀眼的阳光映射下,冰清、洁净、雾蔼、树挂扑面而来。看着大自然这个神奇的工匠,一夜间在我的身边塑造了如此的人间奇妙,我怀疑自己的曾经,是不是还忘记了身边竟有如此的妖娆。

朝阳初上,晴空碧蓝如水。晴空下的重山叠嶂举着冰雪之冠,苍苍茫茫。在阳光照射之处,冰雪线上升起纱样的烟云。阳光渐渐强烈起来,烟云渐渐浓密起来,云絮云朵汇聚,渐渐遮蔽了我们的视野。这里是雪的世界,皑皑白雪装点下,深褐色的主题公园仿佛平添了一股仙气,那份似真似梦的朦胧与缥缈令人吃惊得有些恍惚。这是一首清新的诗,这是一幅淡雅的画,是一个冰清玉洁、空灵隽永的童话世界。

冰霜包裹着的枝条,象洁白棉花棒簇拥在一起。这也许是水雾在枝头的小憩,也许是冰霜对树枝的眷恋。偶而一股不懂事的微风轻轻掠过,掀起一阵缤纷的落花,撒落在树根下,这将是春天里滋润的第一滴雨露。在冰清玉洁的世界里,我们忘记了年龄,忘记了寒冷,爬上高高的人造雪山,在蓝天下尽情的拍照。有人可能不相信,这里天是这样蓝,这里的雪是这样白,看照片以为是艺术加工了,我可以坦诚的告诉朋友,这些照片都是真实的,没有后期制作。

那些玉树琼枝,那些晶莹的冰挂,那些柔软如棉的雪地,那洁白透亮的雪山,是人工堆砌而成,因为天然的雾凇需要特殊的环境和条件,不是天天都能出现的,谁要是来吉林能直接看到雾凇,那可是天大的缘分,就像人们到长白山天池一样,没有缘分是看不到天池的。吉林雾凇也是如此,那种巧夺天工的美景,也需要缘分,才能巧遇。在吉林市住了一个月,才见过两次雾凇。离开人造的冰雪景观地,来到江堤上,在这里可以看到最窄的江面,因为有东团山的阻挡,江面开始收窄,但江水因为深了,所以江水变成了深蓝色。

当阳光慢慢撕开索江迷雾,捧出了清澈的江水,成群的野鸭子陆续飞来在水中嬉戏。时而呆若宁静,象江中的一块顽石划开湍急的水流;时而潜入水中,惊跑了正在觅食的鱼儿;更多的则是荡漾在江面,拍打着翅膀或追逐嬉戏,或沐浴梳妆。江面上一叶小舟在缓缓划行,那是早起的打鱼人在下着希望的鱼网,企盼着有一个好的收获。岸边几个巡岸捕鱼者,握着长长的抄网,高抬腿轻迈步逼近水窝里的几条懒散的鱼儿,准备着一网打尽的乐趣,仿佛已经闻到了诱人的鱼香。

吉林市,作为世界上唯一一座江水“S”型穿城而过的城市,一座拥有一条永不封冻的松花江的北国江城,一个中国“四大奇观”美景之一的人文城市,我生活在其中,却未曾体会她的美丽,也许真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有时我们总是放弃身边的美丽,而远涉去寻找遥远的仙境,其实美丽就在你我的身边,发现身边的美丽吧,她会令你每一天都充满希望和快乐。

在这快乐的时光里,不想我们都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年轻的时的那种激情已经没有了,但是还是会触景生情。在我们东北,一到冬天雪下得特别大。下完雪后的景色特别美,白茫茫的一片,颇有些:“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味道。而且还有美丽的雾凇可以欣赏,有种身临仙境的感觉。下雪的时候,也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下雪了,我们就有得玩了,也给孤寂的冬天带来了一丝闹意。

记得上学的时候,雪一停,我们就全副武装,带好帽子手套,然后疯狂的跑到外面去打雪仗。几个人一伙,拿着捏好的雪团追着一个人四处跑,直到打到投降为止。打累了,跑不动了我们就堆雪人。为了把雪人堆得形象些,我们甚至不惜摘下自己的帽子,手套,给雪人带上。在这样的洁白世界里,我们没有了烦恼,没有了疲惫,没有了约束,没有了顾虑。

我更喜欢雪停了之后,脚踩在洁白的雪地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然后留下自己想要的图案。或者,在上面写下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算是一种宣泄吧!这样的感觉真的很好。这就是人的伟大之处,当雪变成一个个文字的时候,雪就变成一种永恒存在于人世,给人启发,给人温情,甚至给人以爱。冬天的文字虽然只有一种颜色,可是依然有着多样的心情,这五彩的世界都埋葬在这皑皑的白雪深处,静待2016年春天的到来。

高原上

文/陈益发

被蓝天擦亮的阳光,照在雪山的银镜上,让蓝天,更湛更深。

一只苍鹰盘旋空中,用滑翔舞姿,在蓝天上书写颂辞。他要把日子,念成一句一句风展的佛经。一条河流吟唱着,像跪拜在大草原上虔诚的僧尼,她发出细细声音的肉唇,颤抖而动情。一群牛羊徜徉着,在辽阔的大地上,他们像穿行于空旷宇宙中的时间精灵,散淡而缓慢。一座座山峦起伏着,延伸向无垠天际。谁挥舞牧杖的长鞭,让他们拦住牛羊的思绪?听,一首首奔腾乐曲响彻耳畔。一块块石头守望着,迷人而安详。这是时光的凝固么?

怎能忘记,那些曾经的辉煌和彷徨。而今,都成为记忆了。一切过往经历,定格的每一张容颜,而今,回味起来,已不再忧伤。就像拥于沙土怀抱里的那些草,把高原覆盖,就不再苍凉而荒芜。她要发出强烈地呼唤,让风,成为生命中,相濡以沫的伴侣。

高原啊,你的名字,何止叫博大。那孤傲风情的岁月,依然把你守望。

梦里草原

文/性淡如菊

天空,纯净、湛蓝,水洗一般,无边无际。白云纯得没有一点瑕疵,悠悠地飘着。草原,一碧千里。偶尔有一些低矮的小丘,点缀其间。走进草原,只感受到,无边的恬静与辽阔。浩瀚,辽远,莽莽苍苍。

小丘的线条是特别的柔,很自然的韵律。翠色欲流,漫入天际。 感受“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浪漫与莽苍。

最美的是草原尽头的雪山,矗立在蓝天白云之间。薄薄的云雾自山的罅隙里流泻出来,飘渺空灵。仿佛踏进去,走一步,就到了天堂。

蝴蝶在花丛漫舞,雄鹰在蓝天翱翔,牛羊静静吃草,野马纵横驰骋。和谐,美妙,神奇,一切都如天籁。此刻,或漫步,或轻拥,或奔跑,或静立,或跃马扬鞭。洒脱,狂野,豪放,粗犷。放飞希望,充满遐想。

此时,不管你做什么,都是那么自然,一切都自然而然。

草原的美是宁静的,碧草连天。情缱倦,风飞扬;草如茵,歌悠远;心自在,爱久长。洁白的蒙古包,散落在无边的辽阔里。

草原的绿是诱人的,仰面躺下,自己也成了一棵绿草。阳光下的天空是瓦蓝瓦蓝的,云白得叫你无法比喻。心随蓝天白云,枕着徐徐微风,嘴里衔着野花、青草,远离了世俗尘嚣。

此刻,人与草原融为一体,忘世忘机。再辨不出哪是自己,哪是草原了。

夕阳西下,美丽的纳木错、青海湖,塔里木河,烟波浩淼,鸟儿群集。清清的湖水,玉带似的河流,在微风中流淌、荡漾。晚风习习,琴声悠扬。牛羊归圈,马儿识途。夜幕四合,与相爱的人缠绵依偎,在草原胸前,聆听彼此的心跳。看残阳如血,看最后的一抹天际漫红,看燃烧的云,心儿也随之绚烂,随之安详而静谧。静静徜徉在蓝天白云下,听清风刮过草原。放飞希望,充满遐想。

夜深了,一盘明月高挂天空,草原上弥漫起朦胧的月光,仿佛世外仙境。无数颗小星星镶嵌在黑宝石般的遥远的天幕,不停地你眨着眼睛,晶莹、璀璨,宛如梵高的星空。

雨中的草原,更加壮观。那霏霏的雨丝,宛如一片朦胧的烟雾,绵延千里。微风混合着鲜花和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雨后的草原,野花竞放,草儿更绿得发亮,如梦似幻;湿润的空气,清新、纯净,慢慢穿透心肺,心旷神怡。

我没有见过草原,只有对着江南烟雨里的原野,想象草原的壮丽与神奇;品读草原的广袤和无边的美。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