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散文推荐

2023年03月06日优秀文章

优美散文推荐(必读8篇)

山村春色

文/翟焕远

春天是乡村最美的季节。

这次去鲁山脚下的上小峰村前,早就从朋友们口口相传中得知,近几年村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成为全省生态文明村、省级旅游特色村。

和煦的春光扯去了山乡晨雾的面纱,空气显得十分通透。清风抚过上百亩鲁山茶,隐隐沁出淡雅的春之味。溪流淙淙,峰峦叠翠,林木繁茂,花果飘香。林中有花、花映林间,树与田,静谧中绽放着春天里的勃勃生机。村旁,清澈的淄河源头之水静静地流淌;村内,春意的波涛迭次涌起,百余户人家的山村红瓦白墙,别具一格的农家庭院格外醒目突出。

在十里八乡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先有上小峰,后有沂水城。行走在乡间的羊肠土路上,一阵阵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令人不由心旷神怡;山路两旁的鲜花五彩斑斓,有粉的、黄的、蓝的、白的,粉的若霞、黄的塞金、蓝的似海、白的如雪,花丛中还夹杂着各种各样的野草;"啾,啾"轻脆而嘹亮的鸟啼声,不时从头上飘过。

十几年前我在博山工作时,就来过上小峰村,并且不止一次。当时就是一处贫穷落后的偏远之地。然而没想到,短短几年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的变化,要归功于一个人——他就是驻村第一书记刘昌法。

"刚进村那天,不到晚上8点钟,屋里屋外就见不到一点亮光。村里没饭店、没有肉菜店、没有卫生室。快到村口,还得有人开三轮车来接,不然走路进村要一个多小时。"刘昌法从张店的家到上小峰村,要倒3趟车,耗时3个多小时。

"到农村工作,就要融入群众之中,视百姓为亲人。你对老百姓亲,他们就会对你更亲。"刘昌法说。

刘昌法最难割舍的就是老百姓亲情。通过反复尝试和论证,他发现脱贫致富还得靠山吃山,只不过要换个吃法。通过与村民反复沟通,他利用100万元的中央扶贫专项资金,帮助上小峰村成立山东上峰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搞起了"农家乐"乡村游。村里的贫困户,人人是股东,既可实现就业,还有年底分红。

在村里当第一书记3年时间里,刘昌法为上小峰村争取各类建设项目14个、资金200多万元。道路硬化、环卫设施等10多个惠民项目,让村庄面貌大为改观。原本"空壳"的村集体,如今每年从"农家乐"项目管理中获得收益达十几万元。村里还办起了饮用水加工项目,每年可为集体增收5万元。今非昔比,都是因为"第一书记"刘昌法。驻村3年,他带着老少爷们修塘坝、搞旅游。曾经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如今已是全省生态文明村、省级旅游特色村。

"就俺这个小院子,一年能有五六千块钱的收入。"提起"农家乐",村民牛思恩有说不完的话,"这事原来想都想不到,现在俺们有了希望,生活更有奔头了。"

牛占月说:"经过刘书记的帮扶,现在的上小峰村‘两委’班子,团结和谐,干劲十足。更重要的是给我们打下了发展基础,也留下了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没有城市的高楼大厦,没有川流不息的车流,没有吵杂的噪音,有的只是一种让城里人久违的宁静。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美丽乡村建设不必去"拗造型",村子生态搞好了,生活过好了,才能吸引远方的来客。

树枝在柔和的春风下随风飘摇,空气透明清爽,不由让我沉醉于这浓郁的乡村味道之中。漫步村中,一石一瓦都显得沉静安详,古韵悠悠。享受着有空旷的阳光,感受着乡村独有的气息,令人陶醉其中。听林中鸟儿清脆的歌声,观池塘鱼儿闹波,踏着水泥路,感受着难得的闲散自在。

在这里,吃有鲜美可口的本地野味土菜,住有风韵别致的农家小院,品能尝到回味无穷的鲁山野茶和味道香甜的特色水果,娱能享受密林探险、农事体验、户外攀崖、休闲垂钓。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的那个世外桃源,已成为时下人们返璞归真的向往和行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发现家乡的美,追寻她的足迹,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现代文明与纯朴乡情的互相融合,就是一个让人心情盛开的地方。

上小峰,美在她小溪里,美在她的原始和质朴里。叮叮咚咚的流水声,谱成一首欢快的歌曲。小溪清澈见底,能看见水底的沙石和一条条欢快的鱼儿;莽莽苍苍的林木,啁啾扑翅的群鸟,还有水汽氤氲中不吝挥洒在山野上的万紫千红,最让人游目骋怀!

上小峰,还美在得天独厚的山野美景里。移步换景,一户一景。站立于村子的每一个地方,山野美景一下涌入眼帘。山野里盛开着一朵朵菜花,五颜六色,五彩斑斓,像是许多彩色的小精灵,风儿吹过,彩色的小精灵乐得手舞足蹈,远看就像是一片彩色的海洋泛起了波浪,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乡图画。

行走在花艳木茂的上小峰村里庄外,田间地头,其中的感受和滋味,需平心静气中方可品得。到此地,画者,可有妙笔;诗者,可得佳句;行游者,可获妙趣;非画、非诗、非游者,可感惠风和畅、清肺洗心。此中意趣,非亲临者不能品味、非亲至者不能思想。

油菜花语

文/邵火焰

花,是有生命的;花,是有灵性的;花,是有语言的。

玫瑰的花语是热恋,百合的花语是顺利,菊花的花语是高洁,莲花的花语是信仰,向日葵的花语是忠诚……这与其说是聪明的人类附会穿凿在花儿身上的象征意义,倒不如说是花儿用芬芳和美丽展现出来的迷人的风采。

百度搜索了一下,上百种花都有自己独特的花语,但有一种花却被人忽略了,没有人赋予她一句花语。这就是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上随处可见的油菜花。

油菜花的花语是什么呢?

我生长在鄂东农村,对于油菜花并不陌生。阳春三月正是油菜花灿烂辉煌的时候。"沃田桑景晚,平野菜花春。"在我的记忆里,油菜花是最朴实最低调的花。小时候上学,我每天就是走在油菜田间的小径上,两旁都是黄灿灿的油菜花。那时不懂事的我们,还会一边走一边掐几朵油菜花在手里玩耍,我们的衣服上常会沾上金黄色的花粉。我们看花也看蜜蜂采花,我们的眼睛会追随着蜜蜂,在油菜花丛中尽情地游弋,经常忘记了回家,直到听见母亲的呼唤声,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参加工作后,久居小城,再也很少亲近油菜花了。也没有去想油菜花语是什么的问题。

阳春三月的一天,我们几个驴友相约,去享"中国油菜之乡"美名的武穴市花桥镇赏油菜花,当我看到了那铺天盖地的油菜花海时,突然朦朦胧胧地觉得找到了油菜花对应的花语。

天公开始不作美,我们到达那儿时,细雨蒙蒙,油菜花笼罩在如烟似雾的雨中,尽管花依然是黄色,但黄得很憨厚,是那种质朴本色的黄,就像我乡下的那些淳朴善良的父老乡亲。花海中有人披着雨衣,有人打着雨伞,在拍照、在录像。可是我觉得还是淋一点小雨赏花更有情趣。于是我就那样冒着小雨,在花间行走,不时停下来与一簇花对视,嗅一嗅那沁人心脾的芳香,看一看油菜花那独特的形象:四片花瓣,整齐地围绕着花蕊,花瓣十分精致,有细细的纹路,中间的花蕊弯曲着凑在一块儿,仿佛在窃窃私语。

在田间的一间小屋前我停下了脚步,小屋前的一小块空地上,养蜂人摆放有几排蜂箱。在与养蜂人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养蜂人是河南人,他们那个村子每年的这个季节都要来到武穴,赶一趟花海,酿一回蜂蜜。在我们说话的当儿,几只蜜蜂围绕在我身边不知疲倦地飞着。在这蜜蜂的"嗡嗡"声中,我仿佛听到了是油菜花在说话,在说着她的花语。

天公也许不想让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失望,到上午11时左右,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再看那浩瀚的油菜花海,黄色亮起来了,花香飘起来了,满眼都是金闪闪的光彩。行进中,我遇到了几个在田间劳作的农人。其中有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看见他我就想起了我的农民父亲,与他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如果把油菜花海比作是在台前的演员,那么为了这花海的美丽而默默劳作的农人们就是幕后的英雄了。在同老人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武穴的油菜种植面积如今突破45万亩,占全部耕地面积的80%以上,政府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农民们种植油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不再把种植油菜当作侍弄责任田,而是当作一种产业来经营,他们就像一只只不知疲倦的蜜蜂,在田间地头劳作。到了秋天收获的时候,不愁油菜籽的销路,因为他们已经走出了一条订单种植、订单管理、订单收购的新型合作方式之路。花桥富了,武穴富了,农民富了。最后老人告诉我:"只要人勤劳,就有幸福生活来!"

我心中一动,关于油菜花语那朦朦胧胧的感觉一下子清晰明朗起来:老人的话不就是油菜花语的最好注解吗?

油菜花的花语是什么呢?我的答案是:勤劳。

最喜野菊淡淡香

文/筱静

每年的秋末冬初,在日渐荒凉的乡野里,到处都会看到野菊的身影,黄灿灿的一大片,给深秋的萧条冷落增添了不可多得的亮丽色彩。

野菊,又叫山菊,是一种很细小的,金黄色的花朵。在乡村山野很多见,山崖间,田埂上,屋角边,这里一丛,那里一簇,到处都有它芬芳的倩影。也许是因为它太常见,太普通,所以人们常常会忽视它的美丽,忘记了它的存在,只有在无意中忽然闻见它扑鼻的香味时,才会惊觉它已然盛开。

幽绿的叶子,细碎的花朵,像淡然于世外的素简女子,不张扬,不喧闹,只独守自己的那一方天地。坚定、顽强,在秋季空阔高远的天空下静静绽放,点缀着朴实而平凡的土地。这寂寞而又美好的花朵,让人心动,又让人怜惜。

在我童年住过的村庄,屋后有一座小山,每年秋天,金灿灿的野菊便漫山遍野开放,远远看着,像满天的点点繁星,微风过去,一闪一闪。这个时候,我们可就坐不住了,一手挎着竹编的小篮子,一手牵着亲爱的妈妈,兴致勃勃奔向山野,采菊去。

采来的菊花,妈妈会把它放在秋日和煦的阳光下风干,晾晒,然后再放进小布袋里,套上她精心缝制的小碎花枕套,这样,一个精致、小巧的菊花枕就做成了。晚上枕着它入睡,有淡淡的清香从枕间溢出,小女孩的那份欢喜与兴奋,在梦里也是那么香甜。

妈妈告诉我们,菊花不但对睡眠有好处,还可以治头疼。有一次,为了治奶奶的偏头疼,哥哥带着我去山上摘野菊花,当我看到远远的岩石上,有一大丛野菊花开得分外诱人时,忍不住挣脱了哥哥的手,不理会他在后面的叮嘱,径自攀上山崖,伸手去够那丛野菊,却一不小心骨碌碌地滚下山崖,摔伤了双腿,为此卧床半月有余。活泼好动的年纪,哪里受得住这样的禁锢,但在心里却是快乐的。因为那一次我们采摘的野菊花,妈妈用来为奶奶做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大菊花枕,奶奶枕着它,果然头就不疼了,而且睡得格外香甜。

这些,都是当我躺在床上疗伤,又不能动弹,疼得直掉眼泪的时候,奶奶捧着她亲自为我熬的骨头汤,边喂我喝汤边笑着跟我说的。奶奶微笑地望着我说,"我的丫头不怕疼,最坚强,最勇敢了,就像你给我采的野菊花,你看,越是严寒,它越是要开得旺盛呢。"

如今,奶奶去世已好多年了,我却还记得那时她慈爱的样子。

长大后的我,每当秋来,总要抽空去山间走走,看看那漫山遍野的山菊花,看到它们,我总会想起奶奶,想起少年时那些采菊的往事和妈妈的菊花枕,一想到这些,我的心里便弥漫着野菊的馨香。

老家屋后的浅水井

文/王国忠

每次回到山圪崂里的化庙老家,当我情不自禁地去看屋后那口井时,它,也像一只苍老的眼睛,在和我默默对视。那眼神,平淡而落寞,阴郁又陌生,仿佛我们并不曾相识……而不管我身在何处,它又无时不在祈盼和遥望着我。

三十多年前,在盖老家那三间瓦房开挖基础时,后拐角处有一股细香粗的山泉水,一丝丝从石缝里挤压出来。这无疑是一种意外之喜!父亲索性让帮忙的亲邻们就地深挖,四处搬寻石头,不到两天时间就固好了一口井。井底直径四尺有余,往上越收越小,井口仅能容一只木桶自如上下。我站在其中,井口外沿跟头顶一般平齐――深度,正好是我一米七的身高。

井固好后,父亲往渐渐升起的水里撒了生石灰面,又特地用木板钉作了一个方形井盖,盖住井口,以防有老鼠或其他东西落入。第二天早晨,掀去井盖,略带浑浊的水已快盈满,水深估计就在我的肩膀上下,一米五、六的样子吧。好多深达十米、二十米,甚至更深的水井,内蓄水的深度也不过如此。它之所以被我称为"浅水井",完全是相对于井深而言的,其实水并不浅。

几天后,待水里的浑浊物彻底沉淀下去,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食用了。水质甜美,用起来也很简单。蹲在井边,只要将手里的水桶侧斜着用力压沉下去,清亮亮的水就立即在桶里灌满,再借着水的浮力,顺势便能把一满桶水轻松提出井外。水面晃动,如凹凸不一的哈哈镜,提水者的影像,随即在井与桶里同时荡漾和变幻着,生动而有趣。

以往,我们祖辈几代吃水,都是在屋场上前方的小河里。父亲常起早歇晚,或趁收工空闲时,担水总把那只六斗缸盛得就要溢出来的样子。有时父亲实在顾不上了,做饭前,姐姐便央求我和她去抬水。那时山里人还没有用上塑料桶,水桶大多是用柏木箍成的,结实、保健是肯定的,却过于笨重。一只浸满水的木桶,重量大概不下十四、五斤。用比胳膊还要粗出许多的磨杠子,一前一后地抬,一桶水对于那时的我们姐弟俩,重量是足够承受的。而且,即便是冬天里,身上和双脚总也免不了被水泼洒得精湿。有一年秋天,我们踩着柿树叶子抬水刚往回走,竟发现右侧的苞谷地里,半蹲着一只狼,正用鬼眼似的绿眼珠子向我们窥视。霎时,我的头发根都竖了起来,和姐姐丢下水桶落荒而逃……

有了井,吃水自然就方便多了。别看它很浅,却能装很多水哩。那年冬季我结婚的时候,招待几十席客人,由两人专门从井里打水,都绰绰有余供得上用。好几年旱夏,小河水相继都干枯断流,而这井水依旧没有太大变化,水位上下浮动不过半尺。

这井里的水,还跟深井水一样的冬暖夏凉。数九寒天里,揭开井盖,一股股热气便从井口源源不断冒出。将手伸入水中,有一种惬意的温热感;舀出水来,就能直接淘菜,或者洗脸。而到了夏季,则变得冰渗冰渗的。老家至今没有购置冰箱,端午节之后,一时吃不了的粽子常被母亲装在竹笼子里,用绳绑着笼拚紧靠水面吊在井里,十天半月都不会坏。儿子小的时候,伏天里额头及脖颈下多处长满痱子,妻子就依照母亲的说法,用毛巾浸蘸刚提出的井水擦洗,果然三次就基本结痂痊愈了。

母亲腿病久治不愈,蹲着从井里提水,眼看着越来越不方便。父亲便从山坡上砍来木勾,勾着桶拚将桶放入井中,不用弯腰,一样也能提出水来。

离开老家到县城安家后,我又花好几千元钱在院里打了水井,深达25米。天大旱时,仍有些供不应求。水质还很差,烧水壶里,不久便会结起一层白色钙质的东西。据说,我所在的城东区域,地下水竟也受到了轻度污染。为以防万一,后来在邻家拉自来水时,又花钱接通了自来水。而有时,水质更为糟糕……

如此每遇吃水问题,我便不由得想起老家那口井。常在回去之前,我总忘不了备两只大点的塑料壶,灌满井水带到城里,慢慢煮茶饮用。在我看来,它远比那所谓的纯净水,还要纯净得多。

而今,坚守在老家的父母,也多年不曾从那口井里提水吃了。母亲的腿病加重,空手行走已有些吃力,去井里提水已显然不便。我们便跟邻家商量,引来了他们的自来水,在锅灶旁,拧开龙头就能用。

父母也不再吃那井水后,有一次,我把从河里捞回的几尾小黄鱼投入其中,希望它们能在这个新家快乐地繁衍生息。此后,我一次又一次习惯性地揭开,那盖在井口上已经腐朽的木板,却再也没发觉有鱼的踪影存在!它们,去哪儿了呢?而井水清澈依旧,我的身影,无不清晰映现于镜一样的水面上;沉在井底的几片变黑的树叶,清晰可见,似一幅简约的装饰画。

后来,忽然想起有句古语――水至清则无鱼。原来,我大概是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水过于清澈,也许根本就不宜于鱼的存活与生长。那些可怜的鱼啊,怕早就无端地被我白白葬送了性命!

雨中精灵

文/河畔青杨

我不是一个追求极致完美的人,但我却向往一切的完美,尤其是那些可以引起我感官震颤思索的一切外在,生活经年的平淡无奇并没有抹去我太多的童稚,我还是喜欢用常人不太理解的眼睛和思维去看待和理解身边的事物。

秋季,是的,这是一个秋季,也是我们这里可能出现雨水连绵的季节,干旱而燥热的夏天渐渐远去,小院里有了秋的清凉,母亲侍弄的秋菊也适时地打了花苞。母亲是个文化程度不深的人,却喜欢极了那些花花草草,花都很普通,大都是从邻里间移栽来的。

与那些虽不名贵但盛开时却也艳极一时的花草相比,母亲养花的器具着实有点寒酸,比如那盆韭菜兰,母亲栽在了一个废弃的小桶里,还有厚叶子的玻璃脆,被养在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盆里,看着实在有碍观瞻,所以趁着逛街之际,我买了一些花盆回来,虽说都是些便宜的塑料花盆,但比起母亲那些废旧的盆盆罐罐来说,已经是天上地下了。

花盆买了回来,趁着一个休息日,我和母亲忙活了半天,把那些花花草草都移栽到了新的花盆里,秋季不是移植栽种的季节,但那些花草都很泼辣,似乎没受什么影响,一株株全活了,而且活得还很好。

其中有一盆叫不出名字的花,手掌样的小叶子,枝干青翠,一簇簇红艳艳的花甚是好看。这花,如果不是太冷,似乎一年四季都可以开放,真是喜煞人,好想把它搬到我的房间去。只是母亲养的花,摆放在院子里是给小院的点缀,再说这花也喜欢阳光,若单单放在我的房间里,是有点委屈了。

但我还是有点爱了,一听母亲说这花是可以插枝的,我便忙不迭地找一个平底的碗口大的小花盆,装上土,浇了水,又从母亲那盆繁茂的花枝上剪下一枝来,上面带有四五片叶子,于是独属于我的一盆小花便被我小心地摆放在我窗子外面的窗台上。

头几日,我每天都给小花浇水,侍弄得也很精心,但小花似乎越来越不精神。母亲说,新插的枝不能在太阳底下曝晒,于是我又把小花盆移到外面,置于其他花草浓密的阴影下。几日后,花的小枝叶恢复了常色,再往后,由于工作渐忙,我就把那盆小花给忘了。

说来惭愧,我这一忘,就把小花给忘了将近一个月,等我再想起来,扒开花草的浓荫看时,小花的顶端竟然蹿出一个牙签粗细的花柄,花柄的顶端,是一簇小花苞,我数了数,小花苞有五六个之多,我心里一敞亮,赶紧又把小花盆移到我的窗台上。

母亲一边又说:"你这还养花呢,若不是我经常浇水,你这花早给旱死了。"我心虚地笑了笑,只说我也浇过水,便仔细端详我的盆栽小花。

说是小花,也真是太小了,连花柄算下来也不过十厘米高。挨着泥土的两片枯黄的叶子已经被我摘掉,剩下的几片叶子是很健康的青翠,片片都敞亮地向四面张开,掌心一样的斜铺着,像极了人宽广且纯真的胸怀。花柄顶端的每一个小花苞,也都有更细的柄与母柄相连,很匀称很规整地排列成一个圈,像柄小伞,又像蒲公英种子头上绒毛,以最完美的姿态结合成一个整体,而那小花苞的顶端隐隐露出一点红,煞是可爱。

这一次,我倒是记得了照看小花,虽说不经常,但两三天定要浇一次水,然后又是正常的工作休息。随着时间的推进,在临近秋收的时候,家乡的雨季来了,十几天的秋雨连连绵绵,时大时小。

我想起了窗台上的小花,外面的雨水接连不停地下着,也许应该把花移到室内。我拉开透明的玻璃窗,看到小花青翠的叶子在雨水的冲刷下似乎更加翠绿了,每片叶子的绿色似乎都要在叶面上跳动起来,此刻,我真真地感受到了生命,一种灵动的生命。看到小花如此鲜活如此新绿的叶子,我心思一动之下,便打消了移花入室的念头。

又是几天的秋雨,我依然每天早晨起床梳洗后,撑着雨伞去工作。

忽有一日,我中午回来时,一眼就看见我窗台上的一抹鲜亮,宽大的窗台上,精灵般闪动着的一点鲜红,霎时使整个窗台活了起来。

我知道红的颜色有很多种,但我的小花,红得这么鲜亮,这么晃眼,我一时竟想不起该怎么称呼这种红,这是一种比桃红深比玫红浅的红色,我姑且称她为深粉红吧。为了一睹这雨中深粉红的精灵,我急忙合上伞,推开房门,两步跨到窗前,推开玻璃,碗口大的花盆携着两朵娇艳的笑脸便展现在我眼前。

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欣喜,便睁大眼睛贴着花盆一丝一丝地享受这视觉盛宴,生怕遗漏了盆栽的一处柄一处叶一丝蕊。窗外雨依然下着,只是较刚才小了些,雨水不时的飘到窗台上,我额上的发丝有些湿润了,我看不到自己沾雨的头发,但我想我的发上应该是有细细密密的水珠的,因为我眼前的舒展着的红艳的花瓣上此刻正水亮亮的,那大大小小的水珠也在花瓣红艳艳的底色上闪动,透明的水珠折射着天光并不时的聚集在一起,颤动着然后轻轻滑落,在花瓣上留下浅浅的水痕,然后再聚集再滑落,只是这个过程更加的舒缓祥和,一切都那么自然。

花与雨的相伴,光与色的交融使得这盆小花像是纤尘不染的精灵,我也随之进入了一个空灵的世界,思绪也静寂绵长悠远起来,幻想着自己可能也是一个误入尘世的精灵,幻想着我这一遭红尘之后也会回归最初的本真,像世界伊始,像万物浅白,无忧无喜无感无憾。

"沐,你站那干嘛,衣服都湿了!"母亲喊我吃饭,我灿然一下,再看看那盆嫣红,依然是不舍,我回头拿来自己的手机,对着这盆雨中精灵便是一阵狂拍,远景近景俯视仰视。拍完之后,我顿觉自己俗气了,美的事物岂是几张图片能留住的。但这可是我第一次养的花啊,投入了感情触动了心灵,总要有所表示不是?活着的人本就是一个个的俗人,即便再俗气一下又有何妨呢,于是我又把稚嫩小花的图片放入自己的空间相册。然后关了纱窗,半关了玻璃,窗外雨声又小了许多。

接连几日,我闲暇时都会在窗前流连,端详我钟爱的小花,雨依然淅淅沥沥,时大时小,天空也是无太大变化的铅灰色。平素里我是个多感细腻的人,我喜欢雨,特别是哗哗的雨声鼓动着耳膜时,总给人一种聆听自然的纯净美感。但我却不喜欢阴暗的天空,沉闷压抑烦躁的情绪似乎总伴随着视觉里的阴霾若有若无地撞击着心灵。人是如此的矛盾,爱和不爱总会无预期融合在一起,而且没有丝毫的剥离。好在,这个雨季,我有窗台上的那一抹嫣红,她宛如夜空里一颗晶亮的星,平衡了我的雨季,点亮了我的心灵。

欣喜在这个雨季不知不觉地行进,但世事总非意料般的顺遂,也许这便是尘世间的常态。在半个多月的阴雨之后,天放晴了,那湛蓝的天空,那灿烂的光线,那视线里的景物也都展现出了活在阳光下该有的奋发和昂扬。然而,在这应该充满快乐的阳光里,我的小花却显出了衰败的迹象,我说的衰败,不是那惊艳过我的花朵的败落,而是整个植株的渐无生气。窗台上,小花的花色还算艳,只是干涩了许多,仅有的两片叶子也已经泛黄,花的茎上并无新生的枝芽,根部也失去了当初健康的青绿。

我有点心塞,也试图用各种方法挽救,但小花对我总无半点的怜惜,仍自顾自地把生命一丝丝地抽离,就像完成使命要回归天界一般,姿态依然是那么不可亵渎……我黯然,那种触不到抓不住的感觉让我倍感无力,我转身离开,之后有好些时日都没再去看。

我无法接受繁华之后的落寞,也无法平复深爱后的沉寂,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忙碌,让自己不看,让自己不想,让时间冲淡所有感官的刺痛。人世总有太多的无能为力,我知道那未必是我的错,但我总要学着去接受,去适应。

又过了若干时日,我再次驻足窗前时,看到花盆的泥土里只剩下一柄个枯枝,像极了沙漠里的苍凉,我以为我可以平静,但心还是不由地紧缩了一下。静默了许久之后,我把小花残留在花盆里的枯枝连根拔了出来,然后找来一柄小手铲,在窗台外面的泥土里,挖了一个小坑,把枝放了进去,又用泥土填平压实。

我知道,这不是花冢,这是喜爱和尊重,灵魂抽离后,躯体理应回归到原本。我也知道,即便我不管她,她依然会随着时间消失。所以我慰藉的不像是花,而像是深度的自己。

花去了,窗台余下了空寂!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想我会眷念小花,但我更眷恋的是我孤寂时那一丝温暖抚慰的情绪……

时光深处,那份秋的淡然

文/千浅叶

月夜光影,照透了一窗的安逸,浅年飘零,拂晓了一池残荷的阑珊,孟秋的凉薄,大概就是说的此情此景吧。

总是想用一段词或是一句诗的韵,来描绘这秋虫一声声连续不断的鸣。

如若天空湛蓝,云朵雪白,岁月静好,是否能许我一季暖秋?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

孟秋、梦秋,沉醉在梦的美好之中。采一朵淡淡的霞光,把霞光戴在夜的乌黑长发之上。这一季秋,静谧如莲。

骨子里的秋拥有的那份淡然,是让人羡慕的。而时间之外,属于夏的炎热还尚未褪去,只是心中早已是满满的喜悦了。

秋天天的霞光,是温婉可人的吧?

在一个没有风的宁静黄昏里,轻轻倚着古老的树干,捧一束阳光,撷一朵美轮美奂的花,任叶影被太阳剪碎,被一句诗或是一阕词填满了甜蜜的心,温暖了眼底的冰霜。

秋天的暖阳,被湛蓝湛蓝的天渐渐拉长,轻轻闭上略带疲惫的眼,打开心扉,聆听袅袅余音,赛天籁。

不太喜欢太过繁华的色彩,太过招摇过市的绽放,喜欢静守一份宁静,喜欢一种淡然、默默的绽放,不大喜欢红尘的纷扰。

喜欢一个人的宁静,喜欢一个人的安然时光,喜欢花开花落的悄然。

一壶淡茶,一卷诗经,一捧月光,一个人的清欢。

关于淡然,时光把它封印在秋天的世界里,一度欢喜:淡,像一杯清茶,虽是着淡淡的香,却依然可以长久徘徊在鼻间;然,像一杯月光,皎洁明亮。一份清浅,飞舞在指尖,烟煴了月光,朦胧了池中的莲,愁绪淡淡,不悲不喜。

来,无影;去,无踪。一段美丽的风花雪月,被清浅的时光,便没了音讯

清浅入眸,把时光轻轻拍起,起伏跌宕,不再是一个惯有的姿态,低头,转身,虽是天涯甚远,依旧能感觉背对的恬淡和释然。

毕竟,这一季的浅秋,滤不尽关于疼痛和苦楚的色调,若,能让清浅入文,也便是心境升华的一种写照吧?

浅秋是淡淡的,但绝不是繁华散尽的落寞。

浅秋的眉眼上,藏着岁月的刻痕,历练后的成熟,世事洞明之后的淡然。

淡淡的,是这世间唯一永恒存在的色彩,是一种岁月的趋势,是一种在经历了无数事情之后的收获。

风轻云淡,其实就一种宽阔的心胸,是一种无与伦比的自信心,也是一份淡然。

人生就像秋天,在经历了无数繁华化之后的一个淡然。不远,也不近,这样却才是极好的。远了,慢慢的疏离;近了,容易造成伤害。只要你能看见我,我亦能看见你。

总想将这一季的清浅与文字相约,牵起笺上的水印,清浅上心中的念。

秋夜水凉,暂时摒弃了一种期许,安静的坐在秋色蒲团上,临摹一幅没有疼痛的画卷。

秋是静静的,妖在寂静中悟得生命的禅意。

念,清浅温润了季节;而秋的丰腴,浅了的思绪,在午夜时,画弯眉月,弧线浅浅的,藏不住一缕风的唇语。

佛说:不固执,不偏拗,学会随缘、随心;把心浸润于自然,汲取最本质的精华,学会放下,清风朗月,不再有迷途。

梦秋的执着在于一份格调高远,远离尘世间的喧哗,以一颗淡然的心看岁月的年轮不停流转。

人生也是同样的,当濯情了欣赏的尘埃,寄情与山水墨画,褪下繁华的外衣,一笔一画中流动着汩汩清泉,是那样的安详和淡然。

如秋天里的一枚枯叶,清晰的脉络上刻画着秋的骨子,不问世事,不问年华,不问青春,笑对人生,清心对月,泊一份宁静。

灯火阑珊之夜,清浅吟唱,淡然入诗,归拢月下的一缕清辉,濯去尘埃。

菩提树下,佛前低语:我有明珠一颗,就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不知道是谁,在某个季节某个地点,温暖着一份温存的记忆,明媚了黯淡的光阴。

秋天,到了。云烟散去,天山共色,这是何等的清朗。

孟秋的夜,是凉的。一阵阵孤寂的虫鸣,提示着孤单,一声声亢长的叫声,把夜给衬得更加沉重。

或许,读懂了秋天就是读懂了人生。

时光深处,读懂了秋的淡然、静美。

用一种温婉的方式,阅读世界的距离。直到心在水里凝结成一颗碧绿澄澈的琥珀。

雨下在秋天深处

文/秦延安

一场雨像风一样,斜斜地从天际走过,让疯狂一夏的天终于平静下来。作为这个秋日的第N场雨,整个天际都变得肃穆起来,像是为夏天饯行一般。没有浓云密布,也没有狂风鼓舞,雨像扯不断的线,从乌蒙蒙的天际飘下来。灰色的天宇,看不清的雨珠,在天地间交织出了一片雨幕,不断地揉搓着万物,让还有些燥热的天一下子没了脾气。那丝丝凉意便从天空跌下,便从地上腾起,让秋的况味尽情宣泄。

作为多雨的南方,总会把富余的雨水在秋天送给北方。因为它知道,若在秋日再不给北方雨水救济,那整个冬天北方都是难熬的。只可惜,这雨一到黄天厚土的北方,就爱上这片土地,于是便有了南方干旱北方雨多的秋日奇观。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也不管你同意不同意,秋雨都要热情地给天地万物换洗衣服,四处张罗着给江河水库联姻。那细细的雨,密密的雨,如一把刷子,洗去了夏日的酷暑,洗去了草木的葱茏,洗白了棉花,洗红了苹果,洗黄了梨。它将草木的翠绿洗成了墨绿、枯黄,将庄稼的嫩绿洗成了金黄、鲜红。它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不负生命之重未及枯黄的叶子,便带着沉重的绿色落下。远山被扒得如一条残剩的鱼骨,再也找不到树木的葱郁。山坡就像一条褪毛的骆驼一样,黄一片黑一片。水库借机敞开肚子,江河变得丰润起来。秋雨,在生命褪色时又浓添一笔,似在向世人宣告,生命诚可贵,一切皆珍惜。当然,如果这场雨持续个十天半个月,那便让人心生寒意,因为谁也不愿意与秋雨相遇。

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没有春的妩媚,没有夏的狂热,秋雨就像一位母亲总爱谆谆教导一番。对于这长篇累牍的唠叨,草木嫌啰唆,动物嫌麻烦,就连人的眉毛也拧成了一个川字,但秋雨还是要苦口婆心地慢慢诉说。她告诉庄稼,不要风风火火地急着回家,要增加内涵丰富底蕴,争取颗粒饱满,谷物丰登;她告诫动物,不要东奔西走的胡乱游荡,要储备食物修筑巢穴,确保物资充足,安然过冬;她劝说人们,秋收冬藏固然重要,但都有个过程。任何事物都需要时间的打磨和风雨的锤炼,既不易早也不能晚。火候到了,自然会雨过天晴。那种悠长的述说,让所有的物什,都在雨中平静下来,坦然接受命运,听从秋雨安排,让曾经那些熟悉的容颜,都在岁月的风声里越走越远,仿佛所有的事情只剩下开始与结局,直到田野开阔,天地空旷。

秋雨就像一道门槛,门里是夏天,门外是秋天。一场雨,便给整个季节打上了烙印,让秋味十足。秋雨总爱跟着秋风跑。它让温度跳水,人们开始添衣加被。它令天地改了容颜,让人从骨子里感到"一场秋雨一场凉"它染红了石榴和柿子,累累硕果尽上枝头。它让稻黄豆熟,丰收在望。它淋湿了眷恋的心,让人的情绪如秋天的湖面,一波未平一波起,平白无故地便多添了一丝愁绪。元代萨都剌有诗:"秋风吹白波,秋雨鸣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愁多。"特别是在夜深人静的晚上,这一种雨声来得更加真切,让人不知那是雨声的轻弹,还是车流碾过雨珠的声音。它们不间断地,即使隔着玻璃,仍能穿过窗户进入耳膜,让人辗转难眠。这一种秋天独有的心情,会伴着年龄的改变而改变,会随着境遇的转换而不同。

一场雨下在秋天的深处,它宣告的岂止是一个季节的改变,还有睿智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的另一种成长。

心归静处身自宁

文/萧晓

五月,正是春夏交替的时节。在这个山花烂漫的时节,我又回到了南方的这个小丘陵。即使绿城的气息仍缠绕在我身上,但我最终还是听从了内心深处渴望安宁的召唤回到这里。是的,我爱上这片土地,从见到它的第一眼,爱它的康健,爱它的淳朴,爱它的清宁。

那是个远离城市甚至远离村庄的地方,人烟极少,除了偶尔个别附近的村民到山上去劳作。南方的丘陵,连绵起伏,多而缠绵。这一片远离尘世的小丘陵,是我伯父伯母的久居之地,伯父伯母出身是农民,儿女们都已在城市里成家立业了,他们要接老两口到城里住,二老无论如何哪儿也不愿去。而我此行目的,一来是看望两位老人,二来厌倦城市的喧嚣与聒噪,内心又渴望一种安宁,愿此地能且安放我这颗矛盾(躁动却又追寻安宁)的心。

那天还下着细细的雨。细雨之后的土地湿润润的。驱车来到外边的公路,我便撑着伞等伯父出来接我。那辆黑色的老人车是他们出入的唯一的交通工具,日常生活所需之物均由这辆老人车光荣地完成。回去的路是一条崎岖的山路,我索性将伞也收起来,痛快地来一场柔和的心灵雨浴。一路上极少村庄,林子里偶尔见到的房屋,是林中的护树人。经过快一个小时的颠簸,和蔓延不断的翠绿入眼之后的欢悦,最后穿过一片竹林,再绕一小弯道儿,我就来到了山腰之上伯父的家。

这是三间瓦房连在一起的房子。屋顶上爬满了绿色的蔓藤,还开出许多细细的蓝色小花。这景象美极了,我立刻爱上了这里。

行之所至,唯心之所系。至此,我终相信一见钟情。这四周的丘陵上种了满山的松林,翠绿的松林在细雨的洗礼之后显得更加葱翠透绿,原始而蓬勃的生机勾起你眼睛想要游走的欲望,你终被四周盎然的绿意袭醉。在这片绿色主宰的国度里,你的眼睛、你的鼻子、甚至于你的微笑,都由它主宰。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生命最原始的姿态。

每个人的生命都在旅途之中,所谓的归属或者家乡,并非你停下脚步成立一个称其为家的地方便是。而是你心之所向,心之所往,让你无论身在何方都能使你内心安宁的地方。如若真有那么一个地方,能让你真正体会生命存在的原始意义,那么即使你停下脚步,亦或者策马继续前行,那又有何妨呢?那留在你心底的对于生命真谛的领悟,谁也不会带得走,不是么?真正的归属,是内心的归属。你带着它,无论走到何处,都能感到心安,感到清宁。

次日的清晨,轻柔的阳光恣意地洒在万物之上。半山之上我们住的屋子,也洒满了金黄色的阳光。太阳赐予人类最忠实的礼物,人们往往因为生活忙碌而忘记感恩,失却一颗最敏感而温柔的内心,将要失却多少美好的感悟呵。我沿着晨曦的露水,沿着这条唯一的小路走去山下的竹林,也就是刚进来时候经过的那片竹林。竹子一片连过去将整个丘陵环绕一圈,竹子与竹子之间的间隔有一米多的宽距,每一段宽距都又是一条散步的小径。头上洒着晨曦的金辉,脚下踩着岁月积淀的竹叶,偶尔几滴冰凉的露水打在你还憧懵的脸上,你会因为啜饮了这自然的甘露而精神抖擞焕发神采。竹林每年到了雨季的时候就会冒出很多竹笋,那时候就是伯父伯母忙碌的时候了。看着眼前这片茂盛的竹林,突然很想看看雨季时候它们破土而出的样子,能不能听得见那破土的声音呢?竹林之上是一片环山的果林,果林里种有龙眼、荔枝、杨桃等。今年的春天来的比较晚,三四月的气温较以往都比较低,花期推迟了将近二十多天。如今这四五月份交接的时候正是龙眼花盛开的时节,满树花海映照在眼里,淡淡的馨香随风扑鼻而来。伯父家养的蜜蜂每日来此游戏并辛勤地劳作,它们将每一天都投入大自然的环抱中,享受每一缕阳光倾泻的恣意,酿造出大自然最甜蜜的感恩。这里的果树从来不喷洒农药,而每年收获果子时总有收不完的喜悦。果林之上是半山的一大片平地,就是我们住的屋子。这是三间连着的瓦房,冬暖夏凉。一间厨房两间卧室。房子四面都有通风的小口子,夏季炎热的时候山风便从这些小口子里灌进来,一扫炎热的天气。瓦房的前边的空地上是木头搭建的一个草棚子,草棚子里放养着几只鸡和鹅。鹅是天然的放养鹅,它们喜欢沿着小路走到竹林彼岸草地上吃草。屋子的后面是菜园子,菜园子里边种着各种各样的时令蔬菜。两口子喜欢吃什么菜了就种什么菜,一年到头都用不着到市场买青菜,自家种的青菜方便又安全,你不必再有任何关于残余农药不安全的担心。屋子往上就是山顶了。风景最是山顶最美。五月时节正是山花烂漫的时候。山顶上开满了白色的小野雏,和各种各样叫不出名儿的野花。星星点点密密开放,置身其中你会忘乎所有。四周山上的松林,在阵阵山风的拂动下荡起如浪潮般的波涛。我们所住的丘陵与四周的丘陵却不相同。四周的丘陵并无人烟,且也只有满山的树林。而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是两个老人用心编织的一幅世外桃源。站在这至高的位置,你四周之景都为你而生,你与远山同在,你与万物同灵。这一神奇的生命体验,让你真正体会"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来到这个地方,是听任了心灵的召唤。当晨曦的第一缕阳光还没有照进屋子时,新的一天就已经来到。我不愿错过清晨里最美好的事物,包括朝阳,更多的时候我愿意踩着那些厚厚的发出咯吱咯吱声的竹叶,听风随时从四面吹来,它轻易地就将你的秀发扶风而起。

有时候,你不能把眼前的美好时光都花费在劳动里。思考与沉默,同样会给你的生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比如某个初夏的早晨,你陶醉于林中鸟儿的歌唱,于是你就坐在阳光下的门前,从日出到日落,坐在松林,龙眼与荔枝林之间,没有被任何人打扰,四周都是寂静而安宁的。如此,世间的所有声音在此都将汇为一种声音,那就是你思想的声音,你灵魂低鸣的声音。

傍晚时分,太阳开始下山。我提着菜篮子,但并不是去菜园子里择菜,而是沿着小路走出去摘野菜。小路两边长满了野草,还有许多白花菜(我们俗称的白花菜)。白花菜就是我要摘的野菜,其味入口微涩,继而甘甜。是夏天清凉下火的天然药物,用来打汤,再加个鸡蛋,那可真是美味呀。白花菜,这样一种其貌不扬却淳朴实在的野菜,星点般的白色花开之后就会长出绿色的精致的"小灯笼",其状与灯笼并无大的差异(故白花菜在家乡也俗称灯笼草),让你不得不感叹世间万物之神奇。即使是路边不起眼的野草,它们也都充盈地耕耘着自己的生命。存在即是真理,当你耕耘一片土地时,那片土地也在耕耘着你的心田。你滋润了大地,大地温暖了你心。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晚饭过后,就到后山上散步。两只小狗沿着小径在嬉闹,夕阳还悬挂在松林的那头,这时候的太阳没有了中午的炎热,变得温和而柔美。晚风送来阵阵清凉,还有飞舞的蒲公英,漫山飘飞朵朵白色精灵。山花烂漫,我奔跑于花丛之中,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刻,又仿佛手握甜美的爱情。每一朵蒲公英飞至我目光所及之处,都让我觉得浪漫。这纯粹的大自然给予我的烂漫的情怀,是我从来没有体验过的快乐与放松,安居在这片土地上,忘记了天空,忘记了浮云,忘记自己。此刻在这里,任何事物都不会对你的心灵有一丝羁绊。你是自由的整体,你是灵魂的主人,你是这万里波涛的松林的守护者和倾听者。站在这里,仰望天空,天空即属于我;俯瞰大地,大地之上的万物也都归属我心。

伯父伯母乐居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的生活一点儿都不紧张,一切都只是尽力去做而已。他们用心经营着这片山林,每一棵花草树木都与人欢乐相处。这种完全贴近自然的劳作生活让已经六十多岁的他们显得精神矍铄。我虽然年轻,但是竟也曾懂得这份恰似梭罗在瓦尔登湖尽情享受的安逸与恬淡,它让我归于安宁。每天都能呼吸到大自然清新的纯净,取代你在城市中拥挤而污浊的空气。

当夜的帷幕笼罩山林,随之而起的是四周群起的虫鸣,还有你头顶的星空。你拥抱这星空,并发现它与众不同。当城市的黑夜不再是黑夜,星空不再有星辰的时候,你会不会因为一种渴望的诗意而倚身哀叹?当我还身在城市之中,我时常因为看不到黑夜的星空而怅然所失。于是我走向农科院的那片稻禾,麻雀哗啦一声展翅飞走,电线杆上还留着几只唱歌的雀儿。我终于知道自己丢失的东西,要在什么地方才能够找得回。那被呼唤的声音,最终回到自然的怀抱。人再远,心也将永不再走失。夜里有露水,微微打在树梢上。月亮斜挂在夜空中,它离你很远,却又离你很近。这一种诗意的生命体验增加了心灵丰富的感情,柔和的夜风将你与大自然连结在一起,接近生命的本原。

伯父伯母告诉我,他们孤单地生活在这里,却从来不觉得孤独寂寞。与他们陪伴的,除了彼此,还有这灵长万物。儿女也都各自成家立业,再不必为他们担忧,如今只想着这片土地,每日与它同在。哪怕至死,都在这里。儿女虽不理解老人的想法,却也拗不过他们的倔强。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行走在人生的轨道上并不尽是越走越远。人生的形状,就像我们生活的地球。出生的时候沿着这个球状的人生不停地走,有些人留在途中贪恋着尘世的繁华种种,有些人随了心境还回到我们最初的本原,并寻到本原之中的绝妙真理。

当我将自己想往这样清宁的生活告诉伯父伯母的时候,伯父伯母慈爱的告诉我,你还年轻,这份心,存着。累了,再回这里。

我思忖着他们的句话,再看着这丘陵上的风景。这丘陵上的风景是卑微的,虽然很美,但是对于那些常去旅游饱览大好河山的人来说这里是不具备半点吸引力的。可是这片远离城市远离村庄甚至是远离人群被松林包围的丘陵,是一定会被长久居住于此的人深深留恋的。它无关繁华,无关纷扰,无关污染,它有的是一整片简单而自然随性,还有岁月悠久沉淀下来的清宁,和毫无顾忌的安心。

我向往远方的呼唤,却又祈求此刻的安宁。

重重生命体验引导着一个人的价值走向,在伯父伯母这里居住的一个多月里,我感悟了太多太多。我人生中迷茫的雾意,在阳光的拭尘布下,变成透彻的明镜。在心里留出一片土地,让我耕耘它的四季,同时也让它耕耘我的心田。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