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日记

2023年03月10日优秀文章

游记日记(必读6篇)

兰州海洋馆游记

文/何昊泽

今年夏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兰州极地世界海洋馆,它在美丽的七里河区。

进入海洋馆,映入眼帘的是海洋馆的栈道,这些木板栈道让海水更加的碧蓝,到了海狮表演的地方,人可真多,一个挨着一个坐,我找了一个高一点的位置坐了下来,小海狮长什么样呢,我期待着,终于小明星闪亮登场了,这是一只1岁半的小海狮,名字叫妮妮,那模样老可爱老可爱呢,小海狮会的太多了,水中华尔兹、套圈、模仿,都难不倒它,它还潜了水,最后向大家鞠了一躬完美谢幕。

看完表演和爸爸妈妈来到了企鹅区,只见这鸟身穿燕尾服,走路一摇一摆,像个绅士,这时,潜水员去给管子疏通时,企鹅围着他,转来转去,爸爸突然问我,能和鸟共处的人是谁啊,我想都没想就说了句鸟人,这下可把爸爸笑坏了,有什么可笑的,我口误不行啊,哼。忽然,我看到了旁边水里的一个大家伙,救命啊,有鲨鱼啊,我心里想着,结果却风平浪静,我仔细观察,它身体蓝蓝的,智商高高的,感觉萌萌的,你知道它是什么,它就是海豚,这家伙太大了,比我想象中的要大得多,他围着一个圈,游来游去,水面漂浮着它心爱的玩具。

美丽的海洋馆之旅真的看到了许多的海洋生物,有水母、各种鱼类、海狮,回家的路上我想海洋是多么珍贵,海洋生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滕王阁游记

文/杨唯悦

寒假里,爸爸妈妈带我游览了滕王阁。滕王阁临江而立,层台叠翠,真是气势非凡。一进入大门,只见两旁的大红柱子上写着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里面最著名的诗句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它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滕王阁是中国典型建筑之一,它造型独特,但也是仿照唐代建造出来的。有绿瓦红墙,一共四层,第一层是一个小博物馆,里面展示了明清几位皇帝的圣旨,以及他们的老师的书法,还有士兵们使用的兵器和女生的衣服鞋子。紧接着,我们来到了第二层,这里展示的是江西历代名人,有欧阳修、王安石、汤显祖……江西历史上有四十八个状元,这里真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我们又来到了第三层,这里展示了美轮美奂的《唐会乐园》浮雕,展现了唐代的国富民强、盛世升平的景象。而第四层是一个戏曲台,旁边还有一幅《地灵图》,画的是江西名山大川……

最后,我们上了最顶层的阁楼,俯瞰江面,江面宽广,波涛汹涌,著名的八一大桥、美丽的红谷滩等美景尽收眼底,难怪大诗人王勃会在这里留下千古名句。

黄山游记

文/艾三明

庚子岁末,冬月既望,邀三二朋友,登沙窝黄山。

沙窝乡在城东三十余里处。群山叠嶂,树木葱郁,是鄂州这个著名的武昌鱼故乡为数不多的山乡,分别有天平山、峰子尖山、关山、王梁山、凤山、黄山等。天平山,笔者二十余年前写过一篇散文介绍,题目是《麻羊垴记》。而黄山,与天平山相望,正谓"养在深闺人未识"了。

沿新湾的盘山路,蜿蜒起伏。盘山路的尽头,豁然开朗。见一片水面,波光粼粼,山环水复景象。当地友人介绍:此处名叫黄山水库,系本地重点水利项目,一九七二年修建,至今四十余年,灌溉山下约数千亩农田,福泽一方百姓。

绕水库,再行,又见群山环抱。环抱中,隐约房舍数栋,瓜畦成片。有竹林苍翠,鸡犬之声相闻。细观有一栋寺舍,石门旧匾,匾长约二米,宽约六十公分,上刻有"黄田寺"三字。其字形雄健,气韵流畅,呈汉唐风格。细观其落款,却因年代久远,线条斑驳,无法辨识。

据《武昌县志》记载:黄田寺建于东晋已卯大兴二年(即公元319年),初名"黄田院".按此计算,黄田寺的历史比东晋慧远于公元381年创立的西山寺还早62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历史。

那么,此寺或是鄂州建寺最早,历史最悠久的寺院了。

带着惊奇,又寻访了山中几位老人。

老人们说:祖辈流传晋代时有黄、田二姓人来此,黄氏(男)在朝为官,不适朝廷纷争,辞官来此,与田氏(女)在此落籍,修佛、建院,寺名由此而来。后虽黄、田二姓氏不知所终,但此一带曾经的土地权属,千百年来却无甚争议。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大办钢铁时拆毁寺庙。八十年代初,修复二重宝殿至今。

黄、田二氏为何看重此地?带着疑惑,我们又四处寻觅答案。

在老寺院内,我们见到一块寺碑。碑比先前略小,有"敕黄田寺"四字。四字上方有二龙戏珠图案。敕,是皇帝的诏令。南朝以来,朝廷推崇佛教,佛教逐年兴盛。黄田寺由朝廷诏赐,可见当时此寺地位显赫。

在老寺屋基之下,留着刻有铭文的寺砖数块。其铭文有"黄田寺嘉靖壬寅年造"等十五六字。笔划端庄,字迹清秀。嘉靖壬寅,是明代中期,距今也有近五百年。在附近的台阶处,遗留着几座硕大的石墩屹立,一看就知年代久远,凭添了几抹岁月的沧桑。

大家兴趣盎然,突见院中有两口水井,一大一小,井中泉水甘冽,深不可测。村老介绍说:此井叫母子井,相传古时民间求子,来此拜佛并喝此水。有趣的是,有人烹茶把盏,把此泉倒入茶盅中,盈而不漏,满而不溢,与鄂州西山寺的菩萨泉有异曲同工之妙,引人称奇。

立于白虎垴,环望四周,黄山的风景一览无遗。村老说:"黄田寺坐落于黄山群中,寺右有白虎垴(山),寺左有青龙山,正面有朱雀(凤山)而立。"而寺前的一池清水,由四周群山的淙淙山溪汇聚其中,水光潋滟。

黄田寺、泉水与群山的结合,或许能让我们在黄、田二氏的疑惑中找到一些答案?

响午将半,太阳转西,适有林中鸟语声传来,与寺里钟声遥相呼应,此际,一片天籁。

常宁宫游记

文/文俊

听说常宁宫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走进常宁宫是近几天的事。

常宁宫位于西安长安区南五公里的神禾塬畔,靠近渔鲍头村,交通便利,有公交车直达。环境静谧,是休闲静养的好去处。

景点不大,包含的历史文化因子很多,一个一个多小时就能览完的小院,竟有唐太宗李世民之母、蒋介石两代人和作家柳青等多重故事。

据说,隋朝末年,唐太宗李世民之母窦氏前往此地三观庙降香,遇劫匪逃到附近一小洞避难,劫匪一路寻来,眼看就要遇难,突然天空飞来一块巨石,砸死几名劫匪,匪徒胆战心惊,劫匪无人再敢靠前。危机时刻,大将秦叔宝、尉迟敬德飞赶到,窦氏夫人转危为安。为感谢神力相助,太宗李世民谨遵母命在此建造寺庙,命名常宁宫。目前,隋唐遗迹已经不多,只有窦太后躲难得窑洞和一块灵感石,还在默默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近代,胡宗南主政西北时,为方便蒋介石居住,在此为蒋介石建造了行宫,蒋介石、宋美龄曾三次来此居住。蒋家二代蒋纬国、石静宜的婚礼也在此举行,因此,这里也成为现代青年的浪漫心仪之地,经常有青年人来此婚纱拍摄、宴请宾客,我们去的当天还喜遇一对新人的婚礼。

参观蒋介石行宫时,记得去看一看"中正密洞",那是胡宗南为蒋介石修建的秘密活动场所和逃生通道,千余米的密洞保存完好,蓄水池、卫生间、卧室、办公司、会议室一应俱全,值得一看。

到了上世纪50年代,常宁宫又增添了文人的基因,著名作家柳青曾在附近生活了十几年,写出了《皇甫村的三年》和《创业史》第一部、第二部。因此这个地方成为了"柳青精神教育基地",有几个窑洞开辟了柳青事迹展览,看看很受教育。"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柳青精神值得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

黄龙岘游记

文/马浩

黄龙岘,被四围的山合拢着,曾属于江宁陆郎镇,后并入江宁街道。说到江宁街道,在此,我想有必要多插一嘴,外地人多误以为江宁街道就是江宁,其实,江宁区政府所在地在东山街道,一般意义上,去江宁指的是去东山。黄龙岘以茶蜚声,谈黄龙岘就绕不开茶。

不过,坐在黄龙岘的茶馆品茗,也只是偶尔说到茶。黄龙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说它不大,也就依山的一条小街,亦是新修建的,窄街曲巷,寻常的建筑,质朴、实用,少花哨却不能说无匠心,建筑与景相合,无扭捏之态,让人感觉舒服,有种如归的感觉;说它不小,放眼一望,青山绿水,荡人心胸,条条柏油马路隐约在山林翠竹之间,见首不见尾,何其大哉!

黄龙岘,由于山岭合围,过去,乃穷乡僻壤之地,有比较才有识别。生活的美好与否,得有参照的,沉睡山中的黄龙岘,似乎是一觉醒来,一切都改变了模样。

坐在亭子里,与友闲聊,目光不时飘向远处。江南的美,美在山与水,有山必定有水,这是北方的山所无法比拟的。亭下,一湖清潭,潭边是一抹青山,山坡是层层梯田,梯田上是一畦畦茶园,茶园边是苍翠的毛竹,一望无际……街上,游人不是很多,三三两两的,悠然地闲逛着,东瞅瞅,西瞧瞧,拍拍照,说说笑笑的,山水因人而有了活力,人因醉于山水间有了精气神。

今天,是礼拜一,耳闻若是节假日、双休日,人流熙攘,山坡空地,都支着帐篷,蔚为壮观。我庆幸没有目睹如此场景,否则,怕是想在亭子里闲坐都成奢望,亦未可知。而今,人们生活压力大,杂事塞心,房子、车子、孩子……不攀不比,倒也能自得其乐,一旦攀比,心态便失衡,满腔怨气,不逃离片刻,真是要人命。于是乎,大家纷纷走出钢筋水泥的禁锢之地,放浪于山水之间,看山水,品香茗,半日偷闲,可化陈年心事。

既是游玩,就不能老是坐着,信步而行,不觉到了山间茶园,但见茶园里插满了黄纸片,不用说,也能猜出个其大概的用途,无非是为了粘虫之用,打听茶农,果然。这也算是黄龙岘茶园的一大特色了吧。有道是茶的好差,取决于天然的土壤、气候等环境,不过,亦取决于人,黄龙岘的茶,除了自然的条件而外,人为地不施化肥,不洒农药,加之独特的炒茶工艺,茶的品质自然上乘。

曾在许多地方看到过,挂着"陆郎茶庄"字样的店招,原来陆郎茶就是黄龙岘出产的。实话实说,我流连在茶园里,总觉得比饮茶感觉更妙,尤其,还有不远处的青翠的毛竹作为背景。

黄山游记

文/缪浩文

余攀峰至险至危至秀者,黄山也。

旧时孟夏,有幸至于安徽,遂登黄山也。

此日朝阳奕奕,卯时乃升。初至山脚,晨霏低压,朝露润叶,云幕衔雾,黄岩微现;荣松隐没,云载雾乘;赤阳下彻,微纱透亮。微风阵阵,胜似深秋,暑气自散。仰望峰顶,薄雾遮眼,不可极眺黄山之极。但见山崎路岖,黄岩突起;岩山奇松,虽未觉荫翠,然觉生气奕奕。嗅之,可感野芳处处;聆之,乃觉山鸟鸣涧。云霏飘往不断,欲登峰顶一睹雄奇。

攀至山腰,与底大异乎。雾霭蒙络,足下难辨,扶壁挪移,缓行慎行,岩上苔藓,青郁翠嫩,触肤顺滑,颇有凉意。至于宽,数人并行;行于隘,须曲身独行。

复行,恰逢夏雨,气温陡降,如盆器倾倒,雷鸣如锣,雾气稍开,可见山石各异,雨冲石阶,如瀑泻下;奇松千态,或如舞女妙曼,或如军将傲立,或似弯弓蓄力,或似天柱扶摇。未曾久观,但觉雨水冰凉,彻心透骨。

乃至峰顶,雨渐息,无它物遮眼,阳光普照,人心欢悦。观足下经行处,胆颤心惶,皆行于崖畔,甚危。望极,欲览群峰之貌,皆若顶天气之柱,然黄山乃众峰之首,险极危极秀极。松柏处处可见,或密或疏,而无杂乱之章,险处而疏,坦处而密,错落有致,高低差互,皆若立于石上无根无须,摇摇欲坠。无源无土,矗立不倾,自然之奇观也!

噫!黄山之行,虽久仍恋,盖孕奇育灵之地也!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