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善良的小故事

2023年03月28日优秀文章

关于善良的小故事(必读6篇)

不还价的善良

文/龚本庭

初冬的晚上,我出差回来,正往家的方向走。寒风吹舞着落叶,让人感觉丝丝寒意。没有了点点繁星的陪衬,连天空都显得特别空旷。

路灯下,一个卖水果的老人,因为寒冷,不时跺脚暖和身子。我前面的一对恋人模样的男女,手挽着手径直向老人走过去,女孩很麻利地装了几个苹果。看老人在寒风中卖水果,我动了恻隐之心,因此也停下脚步准备也买点。老人称完苹果,然后说11元5角。"10元行吗?不行11元怎么样?"男孩开始与老人讨价还价。老人嘴上没说行,也没说不行,但我看见老人已轻微点了下头。可女孩却开口了:"这么冷的晚上,挑剔和还价,都是不道德的表现。你就不能慷慨一点,付老人家12元啊!"男孩一时红了脸,急忙掏出钱包付钱。最终,老人坚持只收了11元5角。"谢谢姑娘,我只收我应得的。"老人说完大幅度给这女孩弯腰致谢。

女孩说话时,声音虽很轻,但我听着却感觉有些震撼,也有些温暖,更让我忆及曾经的一段往事。

小时候,差不多也是这样的夜晚,父亲会把自己种的甘蔗背到一个小集市上去卖。父亲从地窖里取出甘蔗,然后在冰冷的河水中用稻草擦洗干净,背几里地到集市上。那时父亲没有毛衣,只穿着一件破棉袄,腰上还用草绳系着,借以御寒。一次父亲遇到几个二流子,吃了甘蔗不付钱,并且还硬说自己付过了。

但父亲说还是好人多。有一次,天飘起了小雪,父亲几乎没开张,回去有些不甘,可不回去也没生意,正犹豫时,过来一个中年人说:"大兄弟,早点回去吧,身体要紧。给我来五根甘蔗吧。"那一刻,父亲的心都是暖暖的。现在父亲已经是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了,可他对那晚上的事,一直记忆犹新。

也许,由于父亲经常给我们灌输这些,在寒冷的晚上见到小贩,我都会尽量买一点,父亲说,这就是善良。但这个年轻漂亮的女孩说的话,让我更知道,在这样的晚上,不还价也是一种善良。

我已记不清那女孩的面容,但一直记得:两人的背影在灯光下拉得长,尤其那女孩的背影,很窈窕,很美丽。

带刺的善良

文/梁启明

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做出选择。而心底的善良总会驱使我们选出它所认同的那一个答案。可是,有时候,我们的善良,却必须要带刺,充满锋芒,才能让自己真正的成长,帮助了别人,也不至于伤害自己。

莎士比亚曾说:"良心使我们变成了懦夫。"其实,很多时候,因为愚蠢的善良,我们是帮助别人达成了目的,获得了利益,却把自己推入了万丈深渊。电影《素媛》中,小小的素媛因为善良,不想让那个叔叔淋雨,所以把自己的伞借给了他,与他共同撑一把伞。可是,后来,那个男人却利用素媛的善良,做了让人不可饶恕的事情。

善良,让我们态度温柔,与人为善。所以,素媛不懂得去拒绝他,就算要迟到,要挨老师的批评,她还是选择给那个叔叔借伞,再自己去学校。可是,善良,同时也让我们变成了一些人眼中的软柿子。那个男人挑准了时机,对小素媛的伤害,让人不敢去回想。

素媛之后住院的时候,问道心理医生,"那个大叔想让我给他撑伞,我本想走开的,可是我还是想帮他,我觉得该给淋雨的大叔撑伞。所以我就给他撑了。但人们都说是我的错,谁也不夸我。"素媛因为心里的善良,却伤害了自己。影片中的小素媛,最后慢慢痊愈了,可是现实中,那个孩子却在几年后从楼上跳下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收到很多请求,因为善良与软弱,我们没有拒绝。渐渐地,请求变成了要求,要求变成了苛求。帮忙变成了必须,必须变成了强制。

善良的丝,织成了缚住自己的茧。善良的人,总是习惯退让;善良的心,总是特别柔软。不忍心让被人受伤,失望,最后,却总是自己舔舐伤口,无疾而终。

善良是被动的。因为你的善良,你只能被动顺从,不能主动决断。你的善良,蒙蔽了你的眼睛,让你一叶障目。我并非是拒绝善良,只是拒绝愚昧的善良。

世上所有的生灵都应该被善待,包括你自己。善良是优秀的品质,可是,你的善良,不能成为别人利用的筹码,也不能成为局限自己的围栏。一味的善良,无异于软弱,一味的退让,也就是伤害你自己。

善良没错,错的是愚蠢的善良,与无止境的付出。善良的同时,你得有自己的原则,自己的底线。我们的善良必须带刺,为的只是保护自己。生而为人,互相尊重。当他人的要求触及你的利益的时候,你要懂得委婉,也要勇于亮剑。

你的善良,必须带刺。

有一种善良,是体谅别人的不容易

文/鲸落

1

朋友跟我诉苦,说这两天家里上演了一出"闹剧".

朋友的一位堂婶,半年前托她给自己儿子介绍工作。可干了半年没有存下什么钱,堂婶就觉得是人家工资给低了。

堂婶带着一股怨气跟朋友说:"你把他带去上海吧,我听说那边工资高很多,但是房租很贵,他又没什么钱,先让他在你那里住一阵子吧。"

朋友委屈地说,自己现在是跟别人合租的,房子很小。

原本还有点殷勤的堂婶立马变了脸色,说:"你不想帮忙就直说吧。"第二天,堂婶就在邻居面前吐槽,说朋友太不近人情了。朋友很生气也很委屈,没想到费了很大的劲帮忙介绍工作,结果不仅没有得到感激,反而是接二连三的麻烦。

习惯了一件事,有的人就会觉得这是天经地义,殊不知很多时候却并非如此。真正有修养的人,会把握好人与人之间的分寸,懂得将心比心,体谅别人的不容易。

2

一位作家曾讲过她跟朋友坐火车去旅游的经历。大意是,隔壁床位一位抱着孩子的妈妈,没有经过她的同意就一屁股坐到她床上,说带着孩子不方便,要用自己的上铺换她的下铺。这时,中铺的一位阿姨凑了过来,说:"人家带着小孩不容易,你就跟她换一下呗。"

作家不是不愿意,只是不喜欢被强迫,于是就跟她们商量说,自己的朋友也睡在这边,所以不想换到隔壁床位去睡。中铺的那位阿姨来了句:"这么不近人情。"

作家想了个办法,让中铺的阿姨到隔壁床位去睡那位妈妈的上铺,自己睡阿姨的中铺,这样作家就不用跟朋友分开,又能帮助带孩子的妈妈。结果,之前热心的中铺阿姨扭过头来说了一句:"你这样好麻烦。"

你看,要求别人总是很容易,一轮到自己就变得困难多了。

看过这样一句话:人和人之间的矛盾,有时就源于习惯用高标准衡量别人、用低标准要求自己。因为没有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所以往往站着说话不腰疼,却没有认真想想如果自己置身于那个情境下,会做得更好吗?

3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刚认识一个人的时候,哪怕他对你只有一点好,你也会感激不尽,想要给予回报。可时间长了,哪怕他对你比之前好十倍,你反倒没有了太强烈的感觉,只觉得这一切都是应该的。

但其实,即使是再亲近的人,也只有心甘情愿,没有理所当然;即使是家人,他们的付出也应该被看见、被感激。好的感情,不是一味地索取、接受,而是能保持一种平等、良性的循环。我懂你养家糊口的艰辛,你懂我操持家务的不易。

不管是爱情、友情还是亲情,每一份付出都应该被感激。人与人之间其实就像拍巴掌,如果总是一个人单方面地付出而得不到任何回应,巴掌永远不会响。

所以,不要把别人对我们的好当成理所当然,要学会珍惜和善待他人的爱,学会以真心换真心;也要懂得分寸和界限,不要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能替别人着想,能体谅别人的不容易,是一种善良。

永葆内心的善良

文/王瑞珂

她,本应该享受着灿烂的青春;她,本应该呼吸着自由的空气,沐浴着温暖的阳光……

可因为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这位年仅13岁的少女安妮·弗兰克不得不将自己青春的多愁善感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封锁在了那个暗无天日的"秘密小屋"里。

那是怎样一段煎熬的日子啊。在漫长的25个月里,八个个性不一的人,因为突然处于狭小的空间,突然面对每天被发现的恐惧,他们焦躁,屡次争吵。白天他们不能说话不能穿鞋,甚至不能有任何动静。他们只能依靠安妮父亲公司的同事供给食品用品。对于外界混乱的一切,他们想要逃避却始终无可奈何——这种真实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与意义就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窒息的深刻,直到最终被发现,被逮捕,送往了那个充满死亡气息的纳粹集中营。

读《安妮日记》,心中自然是压抑的。可小小少女的乐观与俏皮却也是最让人动容的。安妮在日记里记叙道:"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来越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

安妮,她虽处在那样一个动荡的混世之中,却仍犹如活在整个世界整个人类最为柔软的那个角落。她有着少女的倔强与悸动,又有着成熟智者睿智的思维。

她始终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又美好的。

而战争的残酷是今天我们未曾经历过,也绝非能想象的。我们常常为某些小小的失意或者失利感到痛苦和不公。对于我而言,也许所谓痛苦不过只是一次失利的考试,红叉的讽刺会让我变得沮丧;也许所谓痛苦又不过只是父母的不理解,代沟产生的隔阂会让我感到迷茫;甚至所谓痛苦只不过是同学之间因不合而起的小误会。

安妮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子。青春期的叛逆与被困密室的烦恼造就了一个内心倔强却始终善良的安妮。

庆幸,我们眼前是一卷繁荣昌盛,安平幸福的画卷,而非是战争带来的硝烟弥漫,人心惶惶。如果真的爆发了战争,那并不是现在我们所认为的"痛苦"的结束,那将是更痛苦更可怕的深渊。

感恩,我们所认为的"痛苦"并不是安妮所经历过的痛苦。或许我们应该为自己处在一个和平年代而感到幸福。我们常常为各种不如意而抱怨,相比处在绝境的安妮,有温暖的家,有美味的食物以及家人朋友的关心照顾难道不正是一种平凡的幸福吗?

珍惜,我们拥有的和平让我们可以幸福的享受着美好的时光。我们可以安全的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而不是为了安全四处逃避;我们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会被束缚在狭小的空间里。

《安妮日记》无疑是一个没有结局的悲剧。没有人喜欢乌云密布,因为它意味着暴风雨即将来临,象征着痛苦和一切灰暗的事物。但即使我们暂时不能抵抗天空下雨,不能扫去阴霾,只要心中始终善良,充满阳光,再灰暗的天空也终会有阳光灿烂的时候。

有一种美丽叫善良

文/性淡如菊

有一种美丽叫善良,那是开在人性上的高贵之花。善良没有国界,不分贵贱,它如阳光般照进人心,温暖你,光明你,净化你。善良的人是最快乐的,善良的人也是最幸福的。善良是造物主对人类最大的恩赐,不善是造物主对人类最大的惩罚。

善良的心灵,是水晶,是金子,是钻石,心灵装满善良,就如装满珍宝。心里装满珍宝的人,如亿万富翁般满足而自豪。你今天善良了吗?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少而为之。给跪在地上的乞丐弯身施舍一元钱,给老人和抱小孩的人让一个座位,对熟悉或不熟悉的人一个善意真诚的微笑,每一次善意的付出,都会收获无比的快乐。每一次善意的言行,都会收获淡淡的幸福。也许乞丐只是骗子,也许让位没人感谢,也许你真诚微笑的是个坏人,但我们又何须计较,他们其实更需要温暖,更需要丝丝点点的感动。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生来都是善良的,只是生活的不如意,善意的付出屡屡遭到恶意的欺骗,才改变了初衷。其实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经历百年风雨,仍有一颗不染尘埃的心。善良,是一种人性美,是一种道德美,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美。它真诚,崇高,有良知。善良不需要回报,善良是一种感恩,善良是天人合一。佛说:相由心生。善良的人慈眉善目,人人都能感觉得到。善良的人美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有的人相貌丑陋,却越看越美;有的人相貌美丽,却越看越丑。善良的人心中有爱,那是大爱,大慈。有的人以爱的名义犯下罪恶,其实那并不是爱,而是自私。有的人以爱的名义发动战争,其实那也并不是爱,而是残酷。

外表的美丽,只能叫皮。《聊斋志异》里的画皮,说得很清楚。有一种橘子皮儿真好看,却极苦极涩,被人称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内在的美丽,如蚌中珍珠,拥有永恒的光彩。女人外表漂亮而无内在之美,人称花瓶。花瓶虽然好看,终是摆设,并不能让人温暖。善良的人,怎么看都美。《巴黎圣母院》里的长得像怪物的夸西莫多,却最能打动人心。《泰坦尼克号》很美,最感人的不是男女主角的爱情,而是船沉没时的小提琴演奏。善良是人性最瑰丽的珍宝,没有善良,人类还会存在吗?

人能善良着死,是人生最大的慰藉。汶川地震里的擎天一柱般屹立的中学教师谭千秋,每天只花2.6元钱生活裸捐财产和遗体的82岁的大学副教授徐,善莫大焉。善良着死,多么美丽。不善而死,多么丑陋。谁说,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卑鄙照样也是墓志铭,高尚照样也是通行证,历史的耻辱柱上刻着多少卑鄙者的名字,数不胜数。

善良的人美丽,善良的人一举手,一投足,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无不凝聚着人格的魅力。与善良的人相处,百年也不厌倦。我们时时能感觉到那种阳光的温暖,无私的纯净,不染尘埃的心灵。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其实拥有了世间最美的珍宝,那阳光就在心中,还有什么寒冷可言。那光明就在心里,还有什么不快乐的,那种幸福没法言语。

心存善良的人,温柔醇厚,宽容大度。他们美在憨厚,美在纯真,不要因为别人善良而叫他傻,不要因为别人纯真而觉得他好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佛祖说得很透彻了。善良的人,总是充满热情,散发温暖,靠近他,温暖你。善良的人总会为别人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善良的人心胸坦荡,情操高尚,心灵纯洁,乐于助人。靠近他,感动你。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善良的人交朋友,一生受益。与善良的人共枕,夜夜安眠。心不设防,那才叫自在。

也曾因怀疑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真言,也曾痛恨过世上的不平与罪恶,但却折磨的是自己的心。不善,是对自己的最大惩罚,天下最痛苦的莫过于相信弱肉强食,人生最难受的莫过于心怀仇恨。佛说,一切皆虚幻。世界不过是心灵的镜子,心不好,才看得见世上的丑恶。心好了,是看不见罪恶的。你能看见什么?善良的人只看见善。也许你会笑,这是真的。

多年前曾经读过一个小故事,一个小男孩在海边捡起搁浅在沙滩上的小鱼,静静送进海里。小鱼成千上万,小男孩不辞辛苦地往返。一个恰好路过的老者,对他说:"你一天也捡不了几条。"小男孩一边捡一边说:"起码我捡到的鱼,它们获得了新的生命。"我们的善良虽然改变不了世界,但至少美丽了我们。

善良的人最美丽,也最快乐,最幸福。能善良的活着,是一种福分,能善良着死去,是一种享受。人本善良,为什么要舍弃这种自然而然的美丽呢。

善良有度

文/马亚伟

父亲有个远房表弟,我们叫他表叔,因为平时很少走动,所以大家几乎都忘了他。

那个表叔小时候得小儿麻痹症落了腿脚残疾,因此一直讨不到老婆。他的父母过世得早,所以他三十来岁时就开始过单身汉的生活,日子过得很不像样。那年冬天,表叔的日子过不下去了,来到我家求助。母亲见到衣衫破旧的表叔,撇撇嘴,悄悄对父亲说:"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他这一来肯定没好事。"父亲嘿嘿一笑说:"他一个人不容易,咱能帮就帮一把。"

表叔的目的很明确,想借点钱。当时政策刚刚允许个人做点小生意,表叔腿脚不好,干重体力活费劲,说做点小生意是个谋生方法。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表叔很有语言天赋,说起话来像表演一样,他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自己的不幸遭遇、窘迫处境,说到动容处,眼泪直往外涌。刚才还对他有些不屑的母亲,完全被他的诉说感染了,也忍不住一个劲儿擦眼泪。母亲心特别软,自作主张地说:"多可怜的人!你放心,我把家里攒的钱都给你,什么借不借,你别光想着还,先把小生意做起来,日子过好了再说还,好吧?"

父亲故意咳嗽一声,说:"借钱给你行,但是,两年内必须还清!而且,借钱这事,只此一回,不能有第二回。你还得把借条写得清清楚楚,行不行?"表叔很惊愕,明明他是父亲的亲戚,没想到苛责他的不是母亲是父亲。我也觉得父亲有些不近人情,表叔都过到这步田地了,何必给他施加压力呢?表叔想跟父亲讨价还价,让父亲多借点钱给他,并且宽限换钱日期,他依旧不停地说自己有多难,父亲突然打断他说:"好了,按我说的做!"表叔无奈,规规矩矩写下借条。

表叔走后,我对父亲说:"爸,你也狠心了吧。你不是常对我们说,人要善良,对表叔这样的可怜人,咱们应该尽最大努力帮他啊!"父亲沉思了一下,语重心长地说:"做人一定要善良,但是,应该善良有度。你表叔这个人我了解,因为他的身体有点残疾,他父母从小就宠他惯他,所以他好逸恶劳。他腿脚是稍微有点毛病,但并不影响干活儿,可他这些年仗着残疾,啥都不干。我早看出来了,他来借钱,也不是想做什么小生意,他吃不了那苦。他就是揭不开锅了,就四处找亲戚借钱。"我这才明白父亲为什么要"难为"表叔。

父亲接着说:"斗米养恩,担米养仇。你给他一斗米,他会感激你。如果你一直给下去,给很多次,他就会觉得你给他的都是天经地义的。当你不再给他时,他会怨恨你。如果我每次都无条件帮你表叔,不仅帮不了他,还会害了他。我这样做,是为督促他正经过日子,不然没人会帮他。"

父亲的做法果然有效,两年后,表叔真的把小生意做得有声有色,我们的钱按时还上了,他对父亲也心存感激。

善良有度,应该是善比较高的层次和境界。糊里糊涂施与善良,不是真善良,而是"愚善".我的一个朋友自认为是最善良的人,她看到乞丐,不管是不是骗子,都要施舍点钱。她说,施与善良,只是为了让自己心安。她这哪是什么善良?有人说社会风气就是被"假乞丐"弄坏了,他们比小偷更可恶,因为他们让人受骗后心变冷了。

爱心暖人,善良有度。善良也是一种智慧,有智慧的善良,才是真善良。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