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冰心在玉湖

作者: 邵汉清 2016年01月06日生活随笔

四年前,也是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冬天,我跟户外网友到多宝乡蒋公岭,去行走那鄱阳湖底的千眼石桥。浩瀚的鄱阳湖水,此时已变成千里一线,落霞仍然满天,孤鹜却已然难寻,从山岸往湖中逐渐裸露的湖泥滋润着蓼子花海,将没能跟上湖水褪出的水潭,涂鸦成一汪又一汪的大大小小、或圆或月牙的形状,如仕女袭裙上遗落的玉饰,星星点点闪耀着孤寂的时光。石桥下的松树柱已经腐朽,东倒西歪地插在泥土中,石板左一块右一块地浅浅地半沉在泥土上,悠悠地走向湖心。我本认为,湖心除了红色的蓼子花,还有长及膝盖的绿草,拥挤着密密麻麻的浓郁,躺下如席梦思的温软,盖着湖风纺织的远古的梦幻。但是,待到湖心处竟然是寸草不生,风沙遍地,宛然塞北的荒凉,黄沙已将石桥掩埋,并狂肆地钻进我的衣脖,扑进我的眼眸。我努力地分辨着远处的老爷庙,虽然听不到善男信女的祈祷,喉咙里却似塞满了历史深处的战火烽烟。黄沙飞幕隐隐投射着远处犹如静止的船舶,提醒着我,这就是鄱阳湖。

鄱阳湖上都昌县。身为都昌人的我,总不时到南山脚下、鄱阳湖边走走,对着湖水遐思,或者什么也不做,就那样干耗着下午的时光。自认为对鄱阳湖已经熟悉到陌生的程度,却从没想过,它也会有如此沧桑的另一面。于是,当我看到明然老师《鄱阳湖——从人文深处走来》一书时,并没有如四年前般大惊失色。这不仅因为,之前我已经在他的空间和博客上迫不及待地拜读了这本书的部分内容,而是我相信,这篇巨著,将会带我重新认识一个不一样的鄱阳湖,甚至能安抚那因为彷徨而不安的内心。

“谢灵运于早晨从西山轻盈地摇着小舟出来,在山水如画的风光里,在明亮的太阳照耀下,欣赏着鄱阳湖上迷人的荷翠花红,水草依依,他怀着愉悦的心情,顺着南山的小道去南繙经台上释卷繙经。等到天近黄昏时,他惬意地收拾好经书,放下心头所有的尘念,又驾起小舟回到西山的石壁精舍中去。”

不止是谢灵运,还有陶渊明的归出来辞菊花酒,有王勃的马当神风送滕王阁,更别说苏东坡凄怆的东风吹落碧桃花,张九龄、李白、王守仁、朱熹、李梦阳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从唐诗宋词里走出来,走进鄱阳湖,走进一个文人眼中不一样的鄱阳湖的人文深处。

丰富的人文典故,在文中信手拈来,精雕细琢却不显得繁琐乏味,尊重历史的精彩演绎,如从湖水中拾掇起粒粒珍珠,集大成为一顶辉煌的王冠,以此配得上鄱阳湖低调的绝世风华,带给迷途的众人梦幻般的膜拜。

“我一直在做一个梦,要梦回鄱阳湖,找到一个真实的存在。”明然老师一直生活在鄱阳湖区,但正如序言中所云:曾经历了鄱阳湖上无尽的风风雨雨,见证了鄱阳湖上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但又似乎总是觉得它离我是那么的遥远,遥远到我看不见它沧桑的身影,触摸不到它的柔润肌肤,感受不到它的如兰气息,以至于心里总是空落落的不着地。于是,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试着从梦里走进去接近鄱阳湖,去亲近鄱阳湖。今天,他做到了,他实现了他的梦,以至梦是如此的真切,如此的厚重。他不仅圆了梦,也为像我这样的读者,解答了梦,或者激发了新的梦想。

这是我所知道的第一本关于鄱阳湖人文方面的专著,这是十分荣耀的事。荣耀的背后,总有着无尽的艰辛,且不说那些呕心沥血、承受的不解和嘲讽,单就从考证和引经据典来说,就是一件颇为枯燥且寂寞的事情,足以见证作者坚定执著的内心和满腔的热诚。

明然在文学的鄱阳湖中,做了一回鄱阳湖的文学梦,直正的在文学的梦里,回到了鄱阳湖,让自己的心,找到了一个可以停靠的湾港。感谢明然老师,带着我,一同走进历史,走进人文,容身在一个别样的世界里,重新构造与塑造灵魂。

山水入梦本无殊,彩翼奋途化鹜孤,不管名来和利去,一片冰心在玉湖。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