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

作者: 仰望星空的大猫 2016年01月12日心情日志

关于北京的记忆,断断续续。

最早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这么一说我都是活了两个世纪的人了,正向第三个世纪努力。话说,升初中前小学的最后一个寒假的新年,在北京度过,那时没有几环之说,没有中关村,没有那么多的四轮怪物,还可以骑着三轮满京城溜达,多年后再去,就丁点不认识,都是钢筋水泥森林。在清华北大,留下自己的足迹,遥想某天去那里读书,后来在文理选择的道路上一意孤行,结果在家乡附近的大学,对于名校,只剩无限膜拜,虽然考研的时候挑战了下,竞争激烈,我的战场成绩让人不忍直视。照了很多相片,还冲洗了许多,虽然还有的因为没有上好胶卷,跑了光。第一次在冬天的餐桌上满满一桌子水果,第一次认识猕猴桃,原来世界上还有那么多自己不知道,不认识,可想当时自己的书读的有多少,百科全书都还给编辑者了。第一次进大型商场,看着3500的价格以为是350,还觉得昂贵极了,还停留在几百元月薪家庭的我,怎会懂得京城的生活。那一切,在懵懂的记忆中,似乎留下了深刻印象,至今回想起,场面感还是很强。后来发现,记忆是一种很奇特的东西,将自己喜好的大部分保留,厌恶的部分主动忽略掉,没发生一般。那匆匆的青春记忆,像人生的烙印一样,于己,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对于北京的向往。

时光推移到大二,报了个北京某英语培训机构的假期班,千里迢迢从大东北坐着硬座就去了,当时好像是坐了20多个小时,也没觉得怎么累。当时班级规模之大,除了最后几天,之前都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依然震撼之大,对于自己大学的很多事情都有所改观,乐于尝试,可能性格上也开朗了许多,这从大学毕业后见到高中同学的反馈中可得。开始多读书,开始参加校级活动,虽然没有争取上一官半职,依旧在努力的尝试着。而对于那些老师,开启了我对于人物的膜拜模式,在未来人生的道路上,对于自己做事的苛刻认真,大抵也是此时开始。

接着是大四前的专业实习,实际上就是整个系集体出行,收获可能就是回来之后迷茫了,不知道未来怎么走,一头扎进书籍中,准备冲击北京的某师大,现在想想,一腔热血终抵不过实力不及,虽说那漫长的备考岁月没在当年的成绩单上大放光彩,但在若干年后的去年,为我这份工作的考取,依旧立下汗马功劳。

中间断续还短暂路过,办事经过,然后就转到了去年。去寻伯乐,在亲爱滴闺蜜那里叨扰了一个多月,未曾想我之后又回到家里,失信于她,愧疚,惭愧。感谢闺蜜收留我,这妞儿还和我一样没有嫁出去呢,哪位在北京的小伙儿,有意可联系留言,偶可帮忙介绍,这种靠谱的女子,如今不多,而且,如果真成了未来姐夫,还会有真诚大红包。现在想想,当时真是欠考虑,是奔着长期工作,才在闺蜜处暂时落脚打算的,殊不知计划没有变化快,这其中的改变是否对他人造成困扰。不管怎样,那段奔波的岁月,回来后还接到了当当的二面,中间还有几家公司的offer,权衡中都没去,结果闹了个回家的尾声。

最近的那场,大都奉献给了北京的某培训机构的宿舍,教室,附近的星巴克,每天上老师的课,批我讲的课,做自己讲课的课件,异常充实,也学会了很多,无论是知识抑或是对于现实世界的多视角认知,也锻炼了自己,算是对于自己下半年进入课堂的提前的黄埔军校的训练吧。感谢每一位教授我的老师,虽然有的年纪相仿,真的是成熟稳健,追求完美,而这都是自己欠缺的。

人生到底会有多少段?关于北京的回忆,起源于老炮这部电影,很感人。虽然我并不真切明白主人公那一时代的生活,但那浓浓的,深沉的爱,让人不禁动容,即使没有痛哭流涕,也眼泪在眼睛中徘徊。人的一生,信念是什么,又执着些什么?父母对于孩子,那真的是可以全部都拿出,无私,不求回报,孩子呢?从来就没有平等的爱,在时间上就无法等同,未等强大,父母已老去,唯留弯曲的背影。

对于城市的记忆,因为是有人,如果没有了人的热闹,人的故事,都是空荡的城,都是没有血肉的躯壳,哪还有念想?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