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面灯”

作者: 雷晓婉 2016年02月25日心情随笔

小时候,元宵节那天,奶奶吃过早饭,就开始着手准备捏面灯。那时候,麦子白面那是何等的珍贵稀有啊,于是,就用几瓢瓜干面、玉米面掺起来,和好面捏面灯。

面灯的捏法,和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紧密相连的。奶奶一般先捏在她看来能预示年份天气的月灯。她先把面团成圆柱形,在圆柱的一端,用细擀面杖,轻轻按压出一个圆窝儿,一月灯的在窝沿上捏一个摺儿,二月份捏两个摺,往下依次类推。然后,再捏一些动物灯,奶奶的手艺很精湛,那些鸡鸭狗鹅造型夸张,狗伸颈狂吠,鸡仰天打鸣,猪卧地酣睡,鹅探嘴觅食,神似无比。

半天的功夫,捏好的面灯,就被放到锅里篦子上,开始上火蒸了。等掀开沉重的大锅盖,在氤氲的水蒸气中,奶奶就眯缝着眼睛,逐个查看月灯:哎呀,你看,六月灯里的水儿,很多啊,雨水一定多,好啊,六月连阴吃饱饭!哎呀,三月灯怎么没有水啊,可别干旱,三月雨水贵于油啊。实际上,这是奶奶在根据面灯盏蒸熟后盏中水的多少,来占卜推算来年十二个月份的雨水和旱涝情况,这在那个科学还不发达的年代,反映了人们对风调雨顺好年成的美好期盼。

黄昏很快到来,夜色朦胧中,东家西邻的鞭炮声像炒豆般响起,奶奶开始点面灯了。她把豆油,小心地倒进这些出锅不久、晾晒干燥的面灯的凹槽里,用捻好的棉线放到里面当灯捻,一盏一盏点亮。最后,奶奶还会用勺子灯,在我面前晃几晃,照照我的眼睛,嘴里念叨着:“照照眼,不害眼。”我感到很神秘,很想问,但过年的禁忌早已被大人“耳提面授”,我们不敢问也不能问。

放灯是有讲究的。鸡灯放到鸡窝上,狗灯放到狗窝前,勺子灯放到锅台上,预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龙灯放到粮囤上,暗示苍(仓)龙引进,粮食满屯,于是,整个院子就都被跳跃的明亮的面灯光笼罩了,像极了童话中的世界。

第二天,我们这些孩子起得很早,没等穿好衣,就急急奔向放面灯的地方,拿过经过一夜冻得硬邦邦的面灯,狂嚼,感觉香甜无比,那是世界上最好的美味。再看,燃过灯芯的黑灰,已经给嘴上加上两撇黑胡子了,孩子们就嘻嘻哈哈地互相取笑起来。

奶奶看着我们,抹着眼泪说:你们这些孩子们,见过什么啊,去吃吧,是好的,能治尿床的,但可别撑坏了肚子啊!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