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庙会

作者: 卜庆萍 2016年02月27日感悟生活

大年初一,正月刚一亮相,各地的庙会就迫不及待登场,狠狠叫上一嗓子,人们便走进十足的年味里,逛庙会,赏庙会,尽情享受新春的欢愉和喜悦。

庙会民俗浓郁,特色鲜明,场面隆重,曲艺、杂耍和特色小吃悉数登场,有的庙会还举办了惊险刺激的现代游乐项目,洋溢着浓浓的新春气息、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庙会上游人如织,熙来攘往,好一派新春气象。

庙会是我国传统节日形式,它承载着中国的民俗文化,展现着民族风采。说起庙会,渊源久远,要上溯到古老的社祭。

在古代,民众向社神祈求风调雨顺,要进行社祭,社祭时要有舞乐。《周礼·春官》:“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若乐八变,则地示(土地神)皆出,可得而礼矣……”自古以来,祭神时总少不了舞蹈、音乐,这对后世庙会上祭神、娱神以至娱人的活动无疑有深刻影响,因此社祭是中国庙会产生的主源。

因庙会的聚众作用,庙会又称作“古会”、“香会”、“庙市”、“节场”。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道教也逐渐形成。南北朝时都各自站稳了脚跟,唐宋时则又都达到了全盛时期,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如坛醮斋戒、水陆道场。为争取信徒,招徕群众,在宗教仪式上均增加了媚众的娱乐内容,如舞蹈、戏剧、出巡。不少善男信女趋之若鹜,许多凡夫俗子亦多随喜添趣。佛道二教还常走出庙观扩大影响,争取群众。后来,宗教活动由乡间里社逐渐转移到庙观或其附近进行。

这些活动更多的由民间俗众出面协商举办。不仅增加了吸引力和热闹程度,其群众性、娱乐性和商贸气息也相应加强。在宗教界及社会各界的通力协助下,庙会活动得到进一步发展。但就庙会活动内容来说,仍偏重于祭神赛会,而民间商业贸易方面相对薄弱。庙会的真正定型和完善,则是在明清以至近代。

中国庙会是从古代严肃的社祭、宗庙祭祀及民间的信仰中孕育诞生。汉、唐、宋时期,加入佛、道教的宗教信仰和娱乐形式,尤其经过明清的进一步完善发展,突出商贸功能,从而成为人们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声声爆竹,叫醒了正月的春梦。从岁月深处走来的庙会集市,装点着新年的喜庆与祥和。在万民同乐,共迎新春的年景里,琳琅满目的庙会,蕴含着古老的民族文化,又注入了时代元素。让我们共同祝愿,中国的庙会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节庆活动中,坚守文化之根,继续挖掘和弘扬民族人文精神,常办常新,兴旺熙和!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