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侗乡情

作者: 秦笛 2016年03月03日情感日志

正月里,我到龙胜平等镇龙平侗寨小住,参加了当地首届“侗家织布节”,深深感受到了侗家的和谐、团结、热情、淳朴、善良。

以“侗家织布节”冠名,是因为侗寨妇女一直有纺线织土布的传统,农闲时她们用纯棉线织出各式各样的土布轻软舒适,具有冬暖夏凉、透气吸汗、卫生祛病的特点,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来参加活动的县民族局长强调说:“活动虽以‘织布节’冠名,但它几乎涵盖了侗族所有的民俗文化。”是的,从初八早上9点村前盛装列队迎宾、喝油茶拉开序幕,随后一阵鞭炮声响起,隆重的祭祀侗族先祖的“敬萨”仪式开始了。只见村中心的“萨坛”前端坐着几十个穿着自己缝制的黑色镶边民族服装的老奶奶,她们都撑着伞,由一个头人在供台前一边烧香烧纸,给萨祖敬香献茶,一边嘴里念念有词说着祭语,然后大家亮开嗓音齐声唱起祭萨歌。仪式结束后,在寨中戏台小广场开始了文艺演出。演员都是寨民,男女老少齐上阵,美丽的侗族服装是最好的演出服,节目均与民俗、生活、传统、地域相关。“神龙出洞”祈求风调雨顺,“水牛闹春”喻示五谷丰登,“织侗布全流程”表现妇女的心灵手巧,“红军过境”缅怀当年红军长征驻扎龙平的历史。和谐美妙的侗族大歌,欢快的芦笙,悠扬的琵琶,轻快的舞步……侗族是一个崇尚歌舞的民族,从古到今,他们以歌代言,以歌传情,以歌记事,歌声唱出心中的喜悦,歌声唱出对客人的热情,歌声向我们诠释着侗家人美丽的心灵。来宾也参加到“多嘎多耶”的队伍里唱起来,跳起来,整个寨子成了欢乐的海洋,每个人的脸上都笑开着一朵花。

演出结束,百家宴开始,168桌的千人大宴是节日的重头戏,侗族欢庆节日有举办“百家宴”的传统,过去百家宴由各家各户摆出桌凳,拿出酒菜全寨共庆共享。如今有所改变,桌凳碗筷还是由各家各户出,酒菜则由村委组织人员统一安排。只见寨子里几百米长的石板街、戏台前、祠堂里到处都摆着矮矮的餐桌,一个个系着红布条的青色竹筒里,装着满满的侗家糯米酒,侗家招待贵客的三酸——— 酸鱼酸肉酸鸭等美味佳肴摆满了一桌子,喜气洋洋的客人围坐着品尝侗家酒菜。早就听说过侗族的三酸,今天第一次吃到了,嚼在嘴里有点咸,有点脆,酸中带着香味。嘴里吃着侗家美食,心里体味着侗家的盛情。穿梭上菜上饭的村民忙而不乱,热情的侗族小伙姑娘们唱着祝酒歌,一桌桌给客人敬酒,歌声唱出热情,唱出喜悦,歌声向我们诠释着侗家人美丽的心灵。我不会喝酒也豪饮一杯,脸热了,心也醉了……宴罢客人离席,马上就有村民来收拾打扫。转眼间整个寨子又整洁如初。我惊叹村领导的组织指挥才能,活动各个环节安排井然有序,村民自觉奔忙出力……这一切应该都得益于侗寨的团结和谐。

夜深了,我所住宿的杨家,哥嫂忙碌了一天回到家,邻居也来了,大家围火而坐,拉家常吃宵夜,火塘上挂着一块块熏得黑亮的腊肉,红红的火苗映照着村民亲切的笑脸,我在其中感受着侗家的温情。清早,侗寨刚醒来,我起床了,古老的石板路上走来一位穿着盛装的侗家姑娘,紫色衣裙镶着蓝白花边,银颈圈银头饰镌刻着麒麟龙凤花草,眉前坠着一圈叮当作响,使得姑娘一身银光闪闪,古朴亮丽,真要疑惑遇到了仙女下凡。“早啊!”走近了我跟她打个招呼。姑娘轻言回一语:“你也早!”留下一脸美丽的微笑,并且应我请求非常乐意地取下头饰、颈圈借给我戴上帮我拍照留念。

在这里一家的客人就是全村的客人,无论你询问什么问题都能得到热情解答;无论你在哪座木楼下停留都会有人招呼你进屋坐坐。盛情之下我们进了两座木楼,都是通过狭窄的木梯上二楼,一上去就招呼喝茶烤火,一家叫我们吃了橙子,一定要每人手上塞两个才罢休;另一家让我们尝刚蒸出的糯米饭,山区里长出的橙子甜甜的,糯米饭软软香香的,侗家人浓浓的情意就渗透到心底。

此次侗寨小住,参加了庆祝活动诸多环节,得以深入侗家生活,当读到张贴在街头墙上的桂林市书法家罗罡的一首“赞侗乡诗”:“侗乡处处风雨桥,历经沧桑仍堪豪。长宴百家情似水,欢歌坐夜歌如潮。多耶唱响传中外,锣鼓笙声震云霄。民风淳朴人友善,半仙半佛乐逍遥。”只觉得诗歌道出了我的全部感受。同时我也看到,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龙平寨生活虽有了改善变化,但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资源缺乏,不少人家还比较贫困,寨中建筑的维修保护力度也还不够。真心祝愿方兴未艾的生态旅游能向边远的侗寨延伸,美丽的龙平也能搭上时代的列车,跟我们一起奔向美丽的前方。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