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拿着书

作者: 物语老竹 2015年02月24日生活随笔

有一则古老的故事挺动人。

古代的一位书生,在赴京赶考的途中与一位女子相恋私定终身;两人约好了,要在某年某月某日某地再度见面并成婚。

到了那一天,书生按时如约而至;却惊异地发现,那女子已经嫁给了别人。

书生因此受到了沉重的精神打击,一病卧床不起;心中充满怨愤。

一位游僧路过书生居住的草棚,进屋讨碗水喝。

当问清了书生病怏卧床不起的缘由,游僧从怀中摸出面镜子,给那书生看。

书生看到,在海浪涛涛的岸边沙滩上,一个身上一丝不挂的遇害女子静静地躺在那儿,听任海水不时冲打着身体。

有人路过,看了一眼,摇了摇头,深叹一口气,走了;

再一个人路过,看了一眼,叹着气,走近前去,将自己身上的外套脱下轻轻盖在了那赤裸着身体的受害女子身上,走了;

后来又有个人路过,叹了口气,连忙走近前去,就近挖了个坑,小心翼翼地将那受害女子的尸体埋了……

“施主你啊,就是那位第二位路过的人。

你当时叹着气走近前去,将自己身上的外套脱下轻轻盖在了那赤裸着身体的受害女子身上……

这女子今生与你相遇相恋,并非虚情假意,而是为了还你曾经送她一件衣服帮她遮体的那段恩情。

但她最终舍弃一切要去报答一生一世的那个人,并不是你;而是当初将她埋葬了的那位第三个路人;也就是她现在的丈夫……”

书生顿时大悟,翻身下床作揖拜谢了游僧,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

其实偶是不信有前世今生的;一直以为,退一万步它即便是有,那也是当事人自己根本不清楚、不知道的。

一件自己根本不清楚、不知道的事情,跟信与不信它又有什么好大的关系呢?较真儿,毫无意义。

与其将眼睛去死盯着“未来”(甚至“来世”),不如脚踏实地地去用心走好自己理应清楚明白的每一步,不轻易错过不该错过的每一个缘分;不执拗纠缠任何理应放下的东东……

在家里就“家教”的问题很少开腔。因为深谙,通常“家人”最不会将道理听得进去、真当回事儿的,就只有“家人”了。

这是一个很奇怪但却又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

或许它就跟“七年之痒”是同样的?朝夕相处的日子长了,“不放在眼里”的意识也就强了;说起话来,不论道理如何在理正确,一百句话也很难当的到“外人”一句看似不经意的撺掇?

“家人”如此;老人也系如此。

时常心里都觉得十分好笑;多少年了,时至今日,家人也不知更不会去关心偶居然会有个“博客”!尤其不会在意偶终日都喜欢去“研究”些什么。

反倒,对刷屏读到的任何一则不痛不痒、言辞不清、逻辑混沌、甚至歪瓜裂枣的“微薄”句子津津乐道……

换句话说,通常最不会将出自“家人”口中的道理听得进去、真当回事儿的“家人”们,如若听到任何一个“外人”口中说出的话,不论应答如何,也会犹如“圣旨”一般忒听得进去、忒当回事儿的!

平生不喜欢去多说什么别人根本听不进去、不当回事儿的话;总觉得这样的话说得多了,不光会觉得非常扫兴,而且枉费心机。

于是昨日过年“破五”的那番宴请,宴请家人远在沿海很少回到内地的表舅一行,偶倒觉得心中放下了个包袱。

针对儿子的今后,这位舅舅谈出了几个关键性的“思路”:首先要有自己的鲜明个性,不能人云亦云地东想西想、东碰西撞,而要清楚自己的所长与中长期目标;其次要明白自己的学识还非常肤浅,必须珍惜还能去系统学习的机会,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奠定下坚实的基础——那些不该自己去关心的事儿,一概不去用心;再次要大胆地离开老人、脱离家庭、独自去外面闯,可先去沿海城市“试水”……

不论家人也好,儿子也罢,全都听得聚精会神真听进去、也真当回事儿了!

下午送走一行人后偶淡淡地对家人说道:“这些看法,与俺的观点如出一辙,也早就跟你们说过多次了;何时放在眼里过……”

家人不好意思地笑笑,没有回应。

偶深谙,即便如此,通常“家人”最不会将道理听得进去、真当回事儿的只有“家人”这种现状,也是几乎没有“改变”的可能!

心中感觉放下了个包袱,是因为有幸遇到个“外人”,替偶说出了这些道理,且让家人聚精会神真听进去、也真当回事儿了!

无意间发现,“破五”这个传统民俗“赶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居然歪打正着地撞了个满怀?

早先就曾说过,世界真奇妙的要害,还在这世上的人真奇妙。

而人的诸多诸多的奇妙,多都带有舍近求远的特质,最不关心也最不当回事儿的,恰恰都是“内人”而不是“外人”!

此类现象已见惯不惊了。往往与你最近、最亲、最真、最用心的那个人,指不住正是你与之心的“距离最远”的那个人……

这或许就叫“内外有别”?

抑或说就叫“七年之痒”?

总之生活中总有这么个巨大遗憾——

通常最不会将出自“家人”口中的道理听得进去、真当回事儿的“家人”们,如若听到任何一个“外人”口中说出的话,不论应答如何,也会犹如“圣旨”一般忒听得进去、忒当回事儿的!

越是“内”则越会“外”?反之越是“外”却越是“内”?

甚觉这“七年之痒”,实质是个“心理角度”的问题。

心理角度不同,心思绝然不同。

这就如同一个人在个聚会场合居然手里拿着本书睡着了似的。

虽然同样都是手里拿着本书,然得到的“评价”却会有天壤之别!

有人会说,“看,这人多么热诚,身体不好、疲惫不堪、在这么热闹的场合里最终累闭了眼睡着了,但手中依旧没有放下那本书!”

有人会说,“你看,这人完全是占着茅坑不拉屎,这么重要的一个场合,居然还能睡得着!还拿着本书装样子!其实心思根本就没在这儿……”

有人会说,“看看,这人无所用心地慵懒到了什么程度!这么重要的场合都提不起精神,居然当众睡着了!可惜了那本书哟!”

这人是不是个“人”,这书是不是本“书”,角度不同,完全不同。

正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