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座牌坊 那间亭

作者: 张焕 2016年03月23日生活随笔

发源于九华山山脉的青通河,在从朱备镇的“天河”顺流而下、经过九曲十八弯的“挂绿水”之后,就进入了“秀出九芙蓉”的青阳城。在城区,青通河水由三座桥梁串联,它们依次是九子路上展新颜的九子桥、连通318国道的南门桥和寻常百姓生活图景里的高阳桥。

三座风格迥异、特征不同的桥梁连接了青阳县城的两段生活主干道,这其中,在九子桥和南门桥之间的路段矗立着两座建筑,河东为进入九华后山九子岩的标志——“大九华山”牌坊,河西为群众日常休憩、晨练提供庇护的场所——石亭。

“大九华山”牌坊,离南门桥最近。这牌坊气势颇佳,四柱三门,楼阁式营造,当路而立,“冲天式”结构与它身后那连绵起伏的山峦搭配适度;坊体浮雕石狮八只,英俊勇武,雄视远方,好似护卫着一方安宁;“坊眼”分上下两处,上雕“大九华山”,下雕“神清绝境”,两处题字均自成一体,风格独特。

已经记不起这牌坊是何时树立的了,只是青阳人早已把这牌坊印刻进了生活中而不自知。许多青阳人在和他人约定见面地点或为他人指路时,都会自然而然地说,“就在牌坊那”,而对方听到此语也一定心领神会,无需赘言。“牌坊那”,和众多青阳特有的地名“暗语”一起,构成了青阳人永远抹不去的生命年轮,比如“西门红绿灯”、比如“老车站”、比如“华林饭店”,这些经过时间萃取地方也成为了青阳这座城市里永不落幕的符号记忆。

如果说那座牌坊是一种城市记忆的话,那么河西的石亭便是许多青阳人一天的开始和结束。好像是为了能让人们更安静地休憩,石亭离九子桥和南门桥都不很近,只在这段流域的正中路段的一棵树下静静地待着。它凭青通河而建,八柱双层八角,简单大方,通透自然,材质、颜色、风格均与河东的石牌坊无异,一河相隔,两者相呼相应。

石亭前方是一个约莫50平米的小广场,每天清晨天气晴好时,总有年轻人在此压腿、年长者在此练习太极,此时朝阳总是将人们的身影留在石亭上;而每当夜幕降临,三三两两的人们或在石亭外散步、或在亭内石凳上耳语,彼时,他们的身影被月光影影绰绰地留在小广场的路面上。

青阳这座小城,悠闲却不失向上的劲头。石亭里的生活,可谓悠闲散淡,正是青阳人精神内核的一个重要缩影。不久前刚刚落成的芙蓉湖公园,尚未正式开园就被晚间散步者“逛了个遍”,其中黄金沙滩、磨墩赏月、彩虹桥等景点更是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些地方其实无不是青通河上那座石亭的另一个背影。

但河东的石牌坊所象征的美好和代表的历史文化,则清晰地昭示了青阳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就好像大家逛芙蓉湖公园并不仅仅是为了“闲逛”,更多的是为了感喟家乡的发展,分享发展的自豪感。

不久前,那座牌坊和那间亭都装上了霓虹灯,在夜幕下显得分外明朗,伴随着青通河水的汩汩声,它们共同守护着青阳人的心灵。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