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的长春

作者: 人生如水 2016年07月08日写景美文

七月流火的时节回到长春。说来很奇怪,长春的夏天温度实在是不稳定。前一天还是二十多度,第二天就三十度了。回长春那天动车车厢里的温度是23℃,室外温度也是23℃,可是第二天温度就攀升到30℃以上,因为室外的温度太高了,以至于很多人不愿离开屋里这一方清凉的净土,坐公交车的人也少了许多,即使出来也都在树荫下乘凉。这几天,天气晴好,长春将是温度很高的艳阳天。

在长春居住十年,最有特色的,还是大小街巷一阵阵叫卖冰棍的声音。“雪糕,雪糕,长春饭店小奶油雪糕!山楂雪糕,菠萝雪糕,绿豆雪糕,冰糖雪梨雪糕!”每每听见这一声声反反复复用喇叭播放着的叫卖声,即使足不出户,也会知道,夏天到了。花一元或五毛钱买上个雪糕,咬得它吱吱作响,这吱吱作响声音才是真正吃雪糕的乐趣所在。沿街叫卖雪糕,在其他城市早已销声匿迹了,可长春仍然还有不少叫卖雪糕的商贩,在长春的十年中,我就是听着这叫卖声,度过一个个炎热的夏天。

长春的夏天,太阳一落山,天气马山凉爽起来,傍晚满街的烧烤味,这是长春的另一个特色。太阳落山后家人或朋友,在街头摆上桌子和烤串的炉子。漫天飞舞的白色灰烬并不能盖住烤串散发出的香味,反而更使吃串具有了更浓的氛围。正在烤串的人们,手中的纸壳子不断的煽动着,发出啪嗒啪嗒的声音。洒在串上的佐料被火烤到后,发出明快而响亮的滋滋声,好像在告诉你:串马上就要熟了,让人味蕾会立即兴奋起来。除了自家烤串之外,长春像这样摆摊的串店也相当多。

长春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特别多,这也是长春的一个特色。据说长春人均受教育程度和科技人员比重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位居前列,故也有“科技城”之说。这就让这座城市久久散发出深厚的文化气息,难怪人们会这样描述这座城市:长春存在于大学里,而非大学存在于长春中。生活在这种氛围中的人们,或多或少都会沾染上一些书卷气,因而显得儒雅。为了增加自己的书卷气,长春城里的大学是我最愿意去的地方,46所大专院校我基本都去过。我家跟前就有四所大学,吉林大学南湖校区,长春工业大学、长春工程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分院。

记得十多年前,我曾以一个打工者的身份来到长春,刚来到长春时很多事情都觉得新奇,那是一个连星星都开花、连小草都长满诗情的岁月。忆惜那已远逝的中年依然风华的年代,依稀中那些模糊而又遥远的往事……多少梦幻憧憬,多少春华秋实,转眼间,都已化作了淡淡的云烟和遥不可及的回忆!是啊,拉紧岁月的纤绳,此刻,当我无意间想到刚来长春时,我的心中早已没有了激情燃烧的雄心,而代之而来的,只有大浪淘沙后的那份沉静、那份安然。

岁月就是这样,匆匆中来不及品味;待要细细回首时,却已如白驹过隙,了无踪迹。转眼间,我在长春已历经了十载岁月的年轮。在已过去的三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里,无论在民企还是在国企,坚持与执着,努力而不懈怠;掌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做最好的自己。在民企打拼三年,还完外债;又在国企再次工作了六年,终于走完了自己有生之年的工作机会,走进了退休人员的队伍,开始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退休生活。

50年前,文革串联时第一次来长春,26年前我也曾在这里念过大学,学校就在前进大街上,那时前进大街就是一条极窄的马路,遍地是菜地。10年前,我来长春工作,仍在这条街上,这条街已经变成双向10车道的宽阔大马路;如今这条街已经变成立体南北大通道的一部分,上层是西部快速路,下层仍是前进大街。前进广场已经变成五层互交的现代化立交桥。再过几年5号地铁线也将在这里通向南部新城。

前些天妻妹小昱因工厂放假来到长春,先是傍晚游了一趟南湖,第二天我们夫妇便带小昱来到吉林大学南校区,因为工作忙等原因,妻妹很少来长春,到我家做客也是屈指可数的几次,这次放假才有了闲暇时间多呆几天,正赶上大热夏天,但也是拍照的好时节。在长春即使在艳阳高照的白日,也不像南方城市那种粘稠温热的空气让你觉得喘不上气来,而是一种干燥的热,走不多远就会大汗淋漓,如果躲在树荫下这种燥热还是能抵御的。

五月初,吉大南校区是杏花盛开的时节,整个南校区就是个杏花的世界,我和媳妇曾在这里留下了许多杏花的照片,如今这成片的杏花已经变成金黄色的果实了,许多路人和学生在捡拾那金灿灿、黄橙橙的杏子。我们也是顺势捡拾了几枚,水核的黄杏非常好吃。并在成片的杏树下,在校园的草坪上,在结满桑葚的桑树下,在校友纪念林下,留下自己的影像,证明吉林大学我每年来过。

吉林大学南校区的景色非常优美,特别是经过这几年整治建设,校园内就像一座大花园。走进晏湖,有一种水乡的感觉,晏湖中的荷花已经含苞待放,几枝荷花已经迫不及待的开放了,这是我在长春看到的最早开放的荷花。晏湖里最具特色的还是睡莲,这里的睡莲开着五颜六色的莲花,让游人们为之青睐,每当人们在赞美这清新靓丽,婀娜多姿的睡莲时,更加赞美其生长于污泥之中,却亭亭玉立、冰清玉洁的情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正是其真切的写照。

离开晏湖,走在大学校园的路上,南校区是新建的校区,所以校区内的道路和景观整洁宽阔,在这些景观中,不时夹杂这一些小品,给校园增添了优雅的氛围。由民营企业家宋志平出资兴建的互联网+大厦已经启用,春天的时候总理曾来此视察,这幢大厦恢弘气派,没进去过,从外观看,不少商家入住了大厦,在向西200米,就是吉大南校区的西湖,即现在的清湖,清湖原来是个长满芦苇和蒲草的大泡子,其中也点缀了不少荷花,但也是蚊蝇滋生的荒芜湿地。

如今经过整治的西湖,已经变成了水质清澈,岸边布满景观的清湖了,湖中的睡莲荷花竞相生长,湖岸周边的座椅,成为大学生们学习休息的好地方。清湖闲周边的景致确实很吸引人,湖面上星星点点的荷花,以及一丛丛的芦苇,清清的湖水,燕子在湖面上盘旋,周边的大杨树倒影在湖水中,显得清湖特别幽静。在此我们三个人用自拍的方式拍下几张照片。

吉林大学已经足够大了,人们说长春有多大,吉林大学就有多大,据我所知,吉林大学有牡丹园附近的北校区(老校区),东岭校区,和平校区,朝阳校区,南湖校区,新民校区,前卫校区(南校区),学子10万之巨,现在仍然在大兴土木,在清湖旁边,塔吊林立,正在建设新的体育馆,估计明年就能看到新体育馆的新姿。

几经面貌更新,几经老手着花,长春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让我认识了长春,虽然它的经济发展速度还滞后于其它省市,但是毕竟它已开始苏醒了。我相信再过若干年后,一定会看到长春崭新的形象。曾经,一度拉紧与岁月偕行的青春纤绳;也曾,在沉寂中蹉跎了生命中最绚丽的一道风景……登斯楼也,几番翘楚,曾经的守望——有痕无痕的岁月,汗水依然那么滚烫!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