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乡村爆米花儿

作者: 王国忠2019年09月29日生活随笔

说起爆米花儿,如今大多数生活条件优越、衣食无忧的孩子们,已经不屑一顾了。而在几十年前,爆米花儿对于童年的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却极具诱惑力。

我出生的上世纪60年代末期,物质极度匮乏,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几乎是常年,人们都在饥饿或半饥饿中煎熬和挣扎。

因此,只要听说那里有爆米花儿的,哪怕是翻山涉水,我们一群小伙伴们也要迫不及待地大老远早早赶去。爆米花儿的摊点每挪一个地方,我们就一窝蜂地跟踪而去。就像赶赴一场场盛宴,从不想错过。

也许是长期受烟熏火燎的缘故,凡爆米花儿的师傅们,一个个的脸上和身上,都无一例外地呈现出烟火色,黑红黑红的。他们用的工具比较简单:小木风箱、铁桶改制的炉子、葫芦状的特制米花儿锅、车外胎和麻袋制作的米花儿收集网、火钳等。架在自行车上,一个人就可以不很费力地走村串户了。

爆米花的师傅,把适量的玉米或大米,熟练而小心地装入葫芦状的特制米花儿锅后,架在火上缓缓转动,一边拉动风箱,控制火力的大小强弱。

大约几分钟时间,爆米花师傅倒提起米花儿锅,对着那个事先放置好的收集网,用一只铁管使劲打开固定栓,只听“砰”的一声闷响,一团浓浓的烟雾散开,香喷喷的米花儿便四溅开来,呈现在眼前。

瞬间,爆米花儿摊前,一片忙乱,热闹非凡:有或蹲或站,忙着装捡米花儿的;有一手抱着木柴,一手提着玉米正往这儿赶的;有带着鼓鼓囊囊的米花儿兴冲冲离去的;有双手互插入袖筒里围着看热闹,一旁排队等待的……

而我们小孩子凑来的目的,并不单单是看热闹,而是等那一声激动人心的巨响过后,争先恐后地抢拾地上那些飞得老远、被主家忽视了的米花儿,喂入口中,再装满身上所有的衣兜。至于米花儿上有没有沾着泥土,或者其他的污物,竟全然不顾。

如今,各种美味的食品应有尽有,也难怪孩子们不像我们小时候对爆米花儿那么稀罕了。而不知为什么,倒有不少大人们,依然对爆米花儿情有独钟。每遇有爆米花儿的师傅来村头,家里有玉米的就拿一些去加工,没玉米的就干脆掏钱买一些爆米花儿。还有人把大包小包的爆米花儿捎进城里,当作礼品送给亲朋好友。这无疑让爆米花儿的师傅们感到欣慰!同时,也为他们实现鼓起腰包的梦想,平添了更多的希望。

最近,我跟当地一位姓李的爆米花儿师傅闲聊,他说他干爆米花儿这行已有十七、八年,每年秋后开始至春节,日均收入100至200元不等。不求人不看脸,自由自在。这位46岁的李师傅脸上洋溢出的微笑,眼神里透露出的自信,深深感染了我。

尽管如此,现在的年轻人,似乎根本看不上这门手艺。爆米花儿后继者已越来越少……若干年后,乡村爆米花的场景,也许只会成为我们脑海里永久的记忆。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