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美丽的“桃花源”

作者: 苏展2019年10月10日写景美文

去黄外村之前,我曾百度过它。发现网上的相关报道甚是寥寥,我对此行的收获便没抱太大的期望,心想权当是一次文友的聚会与郊游。殊不知,到了那里,我才感受到这个村庄竟然有着如此摄人魂魄的魅力。

从村南门口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右边的湿地公园。整个公园就是一片花的海洋。其中最醒目的是一树树桃花,娇艳绚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一朵挨着一朵,挤满整个枝头,争先恐后地向人们展露着迷人的风姿。村里前来接待我们的黄姐很专业地告诉大家,桃花有6种,黄外村里这种是最漂亮的“人面桃”。看着花下美丽热情的黄姐,我脑海里顿时跳出“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来。

园林的灵气自然离不开水。黄外公园有大大小小七八个池沼。水面上安静地卧着朵朵粉色的睡莲,就如高贵而矜持的伊人,“宛在水中央”。或是怕她太过寂寞,园林设计师又在水中一两处种几株荷,那些荷花如持伞而过的江南少女,凌波微步,充满诗情画意。

池沼的岸边,种有红色富贵竹,喜庆而吉祥。风一过,像是吹响了一支支短笛。再往上边一点,便是大片的波斯菊和凤仙,与水里那一簇簇艳丽的睡莲相映成趣。每隔一段,还会有几个修剪成球状的三角梅,高低交错,俯仰生姿,使得色彩极富立体感和层次感。

桥是水的灵魂。水会因桥而更显优雅、妩媚和婉转,更有空灵的气质,更能衬托出宁静闲适的田园韵味来。黄外公园共有10座桥,将水域隔开,魔术般变出不同的景致,给人不一样的视觉冲击。看到此情此景,我陡然想起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心中升起了缕缕乡愁。

总之,黄外公园“无论从哪种角度,眼前都是一幅绝美的图画”,一点都不比叶圣陶笔下的苏州园林逊色。走在公园里,一边目不暇接地欣赏各色鲜花美景,一边听音乐在风中流淌,简直就是神仙般的享受。

黄外公园的面积总共200多亩,但因为连着它的是大面积的绿色植物,这就使得公园无尽地辐射与延伸。公园之外,是村民们种的蔬菜,还有各种花圃苗圃,一垄一垄,整整齐齐,绿意盎然,渲染出另一番风情。

如果仅仅是这些园林绿化,还不足以打动前来采风的文人。黄外村的美,美得深刻,美得有内涵,处处透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村子的每一条路边,或是绿篱,或是爬满葡萄藤的廊子,每隔三五步便立有宣传牌,上面普及了日常急救、卫生、养生、法律等常识,图片并茂,生动有趣。

公园里,小径边,随处可见一些造型美观的广告箱,上面写着“善曲高奏——善曲高歌和风煦,中国梦里处处春”之类的宣传语;就连稍微大一点的石头,也都成了教化的工具,上书“厚德载物”等警世格言或“造福子孙”之类的口号。

说起这个村子的文化建设,黄姐很是自豪。在她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入村的左边。这里建有多媒体篮球场、社区服务办公楼,文化楼。

多媒体篮球场用铁皮搭建而成,很是空旷。年轻人可以在这里打打篮球,中老年人可以在这里跳跳广场舞。打开音响等众多设备,还可以唱上卡拉OK呢!听说社区组建的健身队特别有范儿,自编自演的村歌舞蹈《香美黄外村》曾经还荣获“文明湛江,乡村广场舞大赛”一等奖呢!

最让人惊叹的是,球场四周竟也挂着许多宣传牌,上面写有《夫妻道》、《家教》名言、《新“24孝”行动标准》、《幸福家庭家风》等,许是因为这些传统文化的熏陶,黄外村的村民婆媳和睦,妯娌友好,四邻亲如一家。

多媒体篮球场过去便是社区服务办公楼,这里集中体现了新农村的现代化水平。一楼设有“社区服务站”,配置了“一厅七室一栏”(服务大厅、会议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图书阅览室等)。群众可以通过“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公共服务自动终端机”、手机APP端、微信息等四种渠道办理各种业务和获取各类信息。可以借助综合平台或自助终端进行网上办事、手机充值、医院挂号。水费缴纳等业务办理。这里还设有红领巾广播站,每晚六点多是广播时间。孩子们稚嫩而优美的童声,会准时点燃大家对生活的无尽希望与向往。

文化楼建在社区服务办公楼后面,其格局跟其他新农村并无二致,是村里大型活动的聚散地(尤其是年例)。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楼前广场两边的宣传栏,分别贴上大写的“诚”、“礼”、“义”、“智”、“仁”,下面附有小一点的文字,细说这些词的含义。这些国学经典就像悬挂在心灵上方的一面面铜镜,催人自省,难怪黄外村走出的人个个温文尔雅,气质卓尔不群,整个村民风淳朴,出现了多年来零犯罪的记录。

同行的有个姑娘打趣着说:如果我想嫁到黄外村来,是不是还得通过政审才行啊!

政审不过关不要紧,坏人到我们这都会变成好人的!知道吗?我们村现在是“三无”村呢——无烟、无毒、无赌。黄姐自豪地回答。

她的自信不是没有道理,黄外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全方位的。听说村里掀起了读书的热潮,每个月5号还被定为全村的“读书日”呢!是的,一个爱阅读的村庄,能不积极向上,积极向善吗?

如此令人神往的地方,如果不说,谁也想不到五年前竟然还是一片荒芜之地。黄姐说,多亏了村长,放弃自己在外经营多年的事业,主动回村带领大家发财致富,他就是新黄外的“总设计师”!——如今,村里种植了苗圃,引进了石膏厂、咸菜厂、水泥管道厂、装饰材料厂等近10家企业,投资1000万元在村边建成一个占地60多亩的大型农贸市场,村民的幸福指数直线上升了。

说话间,我们走到了文化楼和社区服务楼之间。只见这里有两棵年代久远的大榕树,古朴苍劲,枝繁叶茂,成伞形散开罩住一大片天空。那是黄外祖先为后代撑起的巨型华盖,庇荫了一代又一代的黄氏子孙。无论多么炎热的酷暑,只要往下一站,一坐,心里顿时澄澈清明,倍感舒服,一切变得美好如初的样子。

走到村委后面,我们看到一排排格局一致的10平米左右的瓦房。房子方方正正,小巧玲珑,只有一扇门,上方两侧各开一个小窗,嵌着碧绿色边框,有点像电视里的卡通小屋,古拙可爱。据说这是村民留下的祖屋,现在不再住人,只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有人回去打扫打扫,拜祭供在里面的祖宗牌位。村里很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在每一栋房子的外墙上,都张贴着扇形书画,上面写着“勤劳”、“忍耐”之类的家训。我到过很多农村,发现大多数新房都是在拆了旧屋的老地基上重建的,只有黄外村将祖屋修缮得整整齐齐,保存了这一部部活的“家史”。这些祖业是架在几代人之间的桥梁,让黄氏子孙时刻谨记祖先的教诲,继往开来,创造出更美很好的黄外村!

参观回来的路上,我们碰见一个中年男人正荷锄外出,黄姐便介绍给大家说:诺,这就是我们村长,凡事亲力亲为。没有他,就没有我们村的今天!

村长放下锄头,笑了笑,谦逊地说:不对,功劳是大家的。你们看,村里那些大一点的石头,都是村民自动捐赠。而那些树,也都是村里妇女同志义务栽种的呢!——2015年那场台风真的很惨,整个村庄满目疮痍,但只是一周的时间,大家就齐心协力再次重建了家园!

看着眼前梦幻般的景色,朴实厚道的黄外村人,我不再羡慕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的,黄外村以绝美的姿态,和谐的旋律,唱响一首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幸福之歌。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