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争

作者: 祝宝玉2019年11月06日生活感悟

不争,不是消极避世,而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清人金缨编写的《格言联壁》一书中有言:“不与居积人争富,不与进取人争贵,不与矜饰人争名,不与少年人争英俊,不与盛气人争是非。”注云:皆退一步想。退一步海阔天空,更要审时度势,分类而别,放宽心地,倘若不然,只好令自己身心受伤。

晚清重臣曾国藩在家书中教导族人“不与人争利益之短长,只与己争品性之长短”,与别人争,不如与自己争,自己学识增长了,能力提高了,内心强大了,自然能占据上风,令对手不战而败。如果一味地与别人争蝇头小利,到头来只好头破血流,两败俱伤。曾国藩之智慧确实高妙。

同为晚清大臣、洋务派代表人物的张之洞被当时人称之为“张香帅”,这样的美赞是因他性情豁达,为人坦率,故时人誉之。他平生有三不争:“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人争名,三不与无谓人争气。”须知俗人见利忘义,做事无底线,这样的人一定会为“利”出卖你或牺牲你。文人贪名忘情,做人易虚伪,这样的人一定会为“名”打压你记恨你。无谓人熙熙攘攘,不过是过客,与之争气是自己愚蠢,怨不得别人。张之洞的三不争可谓为人处世之圭皋。

不争,也是一种高深的涵养,是一种高尚的品操。

“周公谓伯禽曰: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这段话是出自周公旦写给儿子伯禽的家书,情真意切,发人深省。君子是性情高雅的人,更是不争的人,懂得低调行事,以大愚之智取生存之道。

汉儒董仲舒更将“不争”提升为治国之道的高度,他曾说过:“受禄之家,食禄而已,不与民争业,然后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此上天之理,而亦太古之道。”意思是说,官员乃至做官的人家,不能求财,不能与民争利。这样,社会的利益才可以公平分布。这是天道准则,也是上古三王一以贯之施行的政治原则。

“江海不与坎井争其清,雷霆不与鸟雀争其声。”不争,是气魄,可以纳百川,才可以成大气象。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