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社与茶摊

作者: 薛秉明2019年11月12日人生随笔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桂林,城很小,茶社也就那么几家,我印象深一点的就是阳桥茶社和伏波山茶室了。

阳桥茶社紧挨着阳桥,用今天的话来说,码头非常好,它处于桂林市繁华的黄金地段,茶社门前是人来车往的中山中路。青少年时期,我多次路过茶社,至今却想不起来那大门上是否挂有一块“阳桥茶社”的牌匾。

茶社里人头攒动,水汽弥漫,茶客进进出出,有时要侧身相让。木桌、高靠背竹椅,新泡茶,一毛钱一杯,续水两次不收费。茶叶多数为本地自产的香片茶、茉莉花茶,小包每包五毛钱,装茶叶五十克。人坐好了,沏好的茶摆上了,香气四溢。抿一口,含数秒钟,咽下去,咂一下嘴,茶客的话匣子就次第打开。没有人会嫌这里吵,他们可以高谈阔论地扯板路。茶社工作人员系着围裙,手搭白毛巾,拿着壶嘴冒出热气的水壶,在各个茶桌间穿梭着,面对熟客生客笑容可掬。

茶社里的茶客以男性为主,大多为已退休的比较空闲的有“闲”一族,在伏波山喝茶的一帮老头,他们似乎更是绝对有闲,几乎天天必到。

六七十年代在伏波山喝茶,确实是很惬意。这里临江有茶室,山边有露天茶座,在这里喝茶有山陪着你,有水陪着你,微风拂过,不远处那株高挺的羊蹄甲,状如羊蹄的绿叶在枝头轻摇。每年的五六月,广玉兰把馥郁的芳香不断地向茶客们送来,而到了金秋十月,独领风骚的又是满枝天香的桂花了。花香茶香,口香心香,上哪去找这样的饮茶胜地?

在伏波山喝茶的那帮老头,总是围着“大茶桌”而坐,回廊下那口口径1.5米的千人锅,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被这十几号人包了。他们每天走街串巷收破烂,下午把废品卖了就不约而同来到这里,把各自收破烂的箩筐集中放在一堆,围着千人锅坐成一圈,每人一个有盖的白瓷杯子,均匀地放在锅座的沿上。午后的阳光落在他们的肩上、背上,他们唱着谈着,不时有人用手捋着自己的胡须。有时我会在附近呆着,有点羡慕地看着这些喝茶的老人,尽管他们中间的大部分人发须花白、额纹已深。

茶社是热闹的,茶摊则是孤寂的。

茶摊多摆在电影院、戏院门口附近,多摆在行人来往比较多的街边。有一个小桶用来装茶水,上面盖了一大块方形玻璃,玻璃上放着两个装满了山楂茶的透明杯子,杯子口也盖着方形的玻璃。在两个并排的玻璃茶杯旁边,还放着一个瘦瘦的小瓶子,瓶子里装的是薄荷油,瓶塞下多数插着一根细细的空心管子。如果有人买了茶,卖茶的老人或小孩就会一只手拿开茶杯上的玻璃,另一只手拿起小瓶子的瓶塞,把沾了薄荷油的管子伸进茶水里点一下,茶水面上立刻现出了十多点小圆圈。

那时茶摊上的茶水小杯的一分钱一杯,大杯的三分钱两杯,有些摊点要两分钱一杯。茶一般是用山楂茶叶制成,加了薄荷油的茶水会有带香的清凉。那个年代街上的商店还没有瓶装水,只有一毛多钱一瓶的汽水,冰室里最便宜的冰水也要七分钱一杯,香蕉、菠萝冰棒虽然一根只两分钱,但解渴的功效还是差一点。而茶摊上那透明玻璃杯子里琥珀色的山楂茶,对平民百姓来说是最经济实惠的,一两分钱就解决了口干之苦。茶摊上还另有一个桶装着清水,用来过一下用过的杯子。

小的时候在夏季跟父亲母亲上街,有时口渴了,会拿着他们给的零钱去茶摊上买茶喝。大人们是不喝的,但并不是他们不口渴。有时夜里独自一人路过茶摊,遇见有人买茶喝会停下脚步,在我年少的眼中,那个卖茶的小女孩往茶水里点薄荷的那一刻是神奇的。

如今,茶社、茶摊早已不见了踪影,那个漓江水从窗外流过,不时有沏茶姑娘微笑身影的伏波山茶室也早已大门紧闭。记忆不老,而我的头发已经花白。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