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青泥岭

作者: 栖云柳2019年11月16日qq经典日志

青泥岭位于徽县南部约二十里地的大河店。《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等书皆有记载。说“青泥岭在兴州长举县西北五十三里接西山东,即今通路也。悬崖万仞,上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鼓号青泥岭。东南四十里巾子山,其山巅望之形似巾子,故名。其色如铁,又名铁山。唐谓之青泥,宋始称铁山。陡壁之上五六里至其颠,俯瞰城郭。西南倚山一角,有虞关镇。”

青泥岭既是陈仓古道入蜀的屏障,又是连接陈仓古道及阴平古道的枢纽。就被称为“秦雍入蜀的咽喉,南北交汇之要冲”于是,就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站在这幽静的苍松翠柏中,就宛如看见苍茫的树木中掩藏闪动着历史的刀光剑影;掬一捧溪水就能看见身披铠甲头戴鍪錖将军飒爽风姿;清风送爽,清新的风里就听到久远的鼓角争鸣。青泥岭在唐玄宗年间,这里是长安入川的官道。这里设有关驿,并有驻军护守。青泥岭因为是入川的官道,也就成为兵家争夺的主战场。公元911年后梁刘知俊伐蜀,与蜀将王宗侃激战与在青泥岭。后来即925年,唐庄宗征蜀破凤州取固镇进入青泥岭沿浊水降兴州。又在955年周师伐蜀,蜀主孟昶遣大将高彦俦,李廷珪出陈仓,蜀师大败,就退守青泥岭。特别是宋绍兴四年,即134年,抗金名将吴玠率领杨政,吴璘,田晟,王喜等三万人马,与金兀术,韩常十万金兵在青泥岭大战七天,全歼十万金兵,金兀术等百余人幸免,取得彪炳史册的仙人关大捷。

于是乎,巍峨的青泥岭也就成为历代名人值得吟咏的地方。她也就走进唐诗宋词今文章,飘荡着唐诗的蕴藉,宋词的豪放。走进青泥岭,我好像看到历代诗人就站在这里,面对青山吟咏的豪迈奔放姿!

是谁先让唐代元稹出场,他轻推驿窗,眺望窗外,情不自禁说“迢绕青云岭,下有千仞蹊。徘徊不能上,人倦马亦嘶”。

李白就不然了,望着嵯峨铁山,聆听林涧袁鸣,一派浪漫夸张,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侧身西望长咨嗟!”

杜甫入秦州,困同谷的缘故,路过这里就很愁苦,望着天空的星星,想起已落的月亮,就怅然地说“山行有常程,中夜尚未安。徽月没已久,崖倾路何难”。

北宋殿中御史赵拚就豪迈地说“太白休嗟蜀道难,我闻天险不同山。青泥岭上青泥路,二十年来七往还。”

……

今天的青泥又是新颜。我们走进青泥村时,正值深秋,天空湛蓝,溪水潺潺,秋收冬种的农活刚刚干完,村里农民显得很清闲。一种秋高气爽,水落石出的感受弥漫周身。

走进青泥村,看到青泥岭险峻如戟如戈的峰峦山峦就像一幅锦绣的图画,以翠绿苍茫为主调,又被时令的大笔渲染出一团团,如霞如焰热烈的淡红、绛红,一团团如菊如金醉人的橘黄,橘红。走在洁净静谧的仿青石板路上,听着林下溪水潺潺,清脆悦耳之声向你飘来,宛如清洗我们的身心;聆听树木之中玲珑鸟语,那欢声一片,使我们心扉豁然洞开;秋水般的天空里阳光已没盛夏的炙热,却多了一份柔和温馨直达心灵深处的力量。我方思,夏天的阳光就如大火,秋天的阳光是文火的力量。感受着阳光,行走在幽静的路上,顿觉得一种“林下裥溪近,树中鸟语幽”的感觉氤氲胸怀。在寂静的山间公路边,看着阳光下“远通吴越”字迹斑驳石碑和那一顶花翎官帽,我的眼前就走来无数的南来北往的骡马驼队,商旅官役。好像看见在这里酒旗猎猎,夹杂着不同口音的人在晨行暮宿的情景。好像见淡淡的晨雾弥漫着铁山,吊脚木楼窗前,驿站路边,空气里依然淡淡的雨腥,驿站边湿漉漉的摩天古树,让行人的眼睛多了怅然。酒馆门前,穿长衫戴白帽长长手巾搭在肩头的店小二站在台阶上,拍拍胳膊喊道“热包子,热包子出笼了”,镂花雕文的窗户洞开,古典的长袖女子在张望这些熙熙攘攘浪迹天涯的影子……

近年来,徽县着力打造青泥岭古道生态文化以及古道名胜自然村,以李白杜甫为重点,塑造飘然潇洒的汉白玉李杜雕像,修建具有古道特色的群众活动的文化广场,硬化村社道路,以仿古建筑为标准,改造村民住房。用青板石和卵石修砌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庭院墙面、村道护坡和河道护坡。用水泥硬化和青石板铺衬村道,粉刷美化农家民居,一律青砖白墙,古色古香。使今天的青泥村古朴典雅,村容村貌大为改变。

我们来到青泥村,当地村民正在排练羊皮扇鼓,要为旅游观光的人演出。这羊皮扇鼓也就是单面鼓,据说最早叫太平鼓。我查阅过资料,这种鼓在商汤时就有文字记载,它

是以春祀秋报,跳神是的乐鼓。这种鼓是藏羌游牧民族的传统乐器。

在今天甘肃的许多地方依然能看到,这是藏羌遗风的证明,民族大融合以后的遗存。甘肃,历史上很长时间是羌民族的居住生存地方,在清朝中期,藏羌民族很多。今天看到这羊皮扇鼓,它很新鲜,也就很古老。我好像看到羌族在聚会,在舞蹈,好像看见西羌少女牧的羊群漫过山岗向我们走来!特别是村里墙壁上一幅幅青泥古道的壁画,引人入胜,好像我们穿越时空,走进唐时、走进了宋时的青泥驿,看见唐军宋兵的来往;听见唐宋的骡马嘶鸣,闻见那时候驿站里的酒香!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