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乡关何处是

作者: 大海中的雷 2015年04月04日情感美文

“是男儿就要走向远方,走向远方是为了让生命更辉煌;走在崎岖不平的的路上,年轻的眼眸里装着梦更装着思想。”

犹记的那时高中,每天早上五点半顶着凌厉的北风,洗完脸缩着头,一股脑的跑到教室,北风刺在窗户上的塑料膜上,呼呼的作响,为了打开嗓子开启早读的节奏,我总是要将汪国真的《走向远方》读上几遍,暖暖嗓子,伴着塑料膜随着北风跌宕起伏的伴奏,飘向窗外,飘向远方。

没想到,一语中的,或许冥冥之中真有心境这个潜意识磁场,梦有多远,路就在那里。对于上大学之前可以说,生活的轨迹就在于这个小县城,更确切的说应该是那个盛产大蒜的小镇,或许正因为如此,当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心想去省外看看,本想去兰州西安呼和浩特等西北地方,想去感受一下那崎岖不平的路上大漠孤雁落日,无奈母亲强烈的反对,最终选择了浙江江苏几个在母亲眼里看来应该比较安全的地方。

当我将最终要去浙江读书的消息,告诉七十多岁的奶奶的时候,奶奶说不知道以后很能见你多少次。当时一心想去外边看看的我,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奶奶真实内心的感受,她一手带大的唯一的孙子,以后还能相聚多久。当大二的时候,一次晚自习突然间接到奶奶去世的消息,我才突然间明白那时奶奶心里最真切的感受,一辈子的关爱所爱,还能见多少次,舍不得,但也留不住。去年是奶奶的三周年纪念日,站在奶奶的坟头旁,那天北风还是一样的大,我用木棍压住烧给奶奶的冥币,烧完了的币屑伴随着北风下夹杂的黄土,刮向远方,背后是山脚下宁静的小村庄,不多久后,我就背起行囊,远离家乡,来到陌生的远方。

如今算来,从上大学到现在,也已经有五个年头了,记得第一次去学校报到,坐上火车后,我才发现为什么别人说的话和我的不一样,自己说话一快别人就听不明白,原来自己说的是方言,可是至今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之前那么久我就感觉我说的话和新闻联播说的差不多?上大学后,开始练习普通话,开始如饥似渴的读书,开始尝试和女同学搭讪,开始参加各种聚会活动,开始去影院去ktv去台球吧去爬山玩水去接触一种新的生活。如今,混荡了几年,遇到一个陌生的女孩可以很快的聊到认识,可以很好的组织一个聚会,照顾每一个人的感受调解聚会的气氛,可以自信从容不失礼节的出入各个场合。记得姥姥曾经说过,小时候看你“呆头呆脑”的样子,还怕你长大后找不到媳妇。如今,虽然也算不上多么聪明伶俐,也没个牵过女生的手,但是牵的概率应该很大了,至少姥姥不用为我找到不媳妇担心了。

远离家乡,走向远方的意义何在,对于我而言,某种程度上它是我生命的转折点,从那一刻起它给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之后我就在这个路上不停的奔跑下去。外面的世界很丰富,在外的人总是容易流连忘返,一样,我除了每周五惯例会向家里打个电话之外,很少会想起家乡的事。每次电话,母亲为了能多和我聊会,总会找点话题,村后的谁谁结婚了,村前的谁谁去世了,对于注意力早已不在小村庄的我总是一声奥,来回答母亲,而从来没有去再意电话那头母亲的感受。

可能工作了,可能年纪越来越大了,可能到了谈婚论嫁打算要有个家的时候了,最近总会想起自己那个小村庄,去年过年回家的时候,我没有像以前那样过年回家仅仅是走一个过场,而是仔细的去留意家乡的每一点变化,奶奶的坟头那棵柳树是否还能多叉几个枝,邻居家小孩的课本和我那时有什么不同,小学的同桌如今嫁给了谁,姥姥的耳鸣是否更严重了。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我总有一天我会选择回来,或许,我根本就没有离开,以前总以为是正是因为走出去才开启了成长的质变,还埋怨之前的家乡生活束缚了自己这么久,如今慢慢的懂得,正是因为在家乡积累的所有量,才最终使自己得以走向远方,并且得以厚积薄发,开启质的变化,那些如今身上最宝贵的东西朴实、勤劳、坚韧都是那家乡赋予给我的。

看似走向了远方,蓦然发现,自己的根还在那个小村庄,那些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那里有我的小伙伴,有我的牛群,有我的精神寄托。

儿时的伙伴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般的情况下,成绩好的和成绩好的一起玩的比较多,爱玩的和爱玩的在一起,而我成绩属于中等,又由于宽容的性格使然,即能和成绩好的伙伴玩在一起,又能和爱调皮的在一起玩,所以和整个村里的小伙伴许多关系都很要好,每年过年回家总要去扯扯淡。如今回头看看,成绩并不能决定一切,但至少很大程度上决定以后要走的路,当然路没有好坏之分,不同而已。基本上可以按成绩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路,一种上高中上大学上学路,另外一种就是读完初中就外出工作路。前一种就像我一样,读完大学,找一份工作,也就刚刚开始自己工作之路;后一种则有许多已经结婚生子,能够安分守己埋头苦干的则在公司里干着,工资不多也不少,凭着父母的资助在小县城买了房子,买上了车;有许多耐不了在公司了那种日复一日的工作的,则经常的换工作,但是一般在一个公司干不了多久,他们也明白这样跳来跳去是挣不了多少钱的,但是每当在流水线上工作几个月后,那种枯燥的工作自己就难以忍受,就辞职换下一种工作。有的换来换去就开始自己做个小买卖,开个小店经营自己的生意,但受资金和技术的限制,也是不温不火,维持着日常的生活。

虽然自己不喜欢打牌,但是过年经常去小伙伴家,看他们打牌,围着火炉少者三四个,多者七八个,烟雾缭绕,胡侃一番,我会静静的听他们胡侃,当他们说你们知道为什么薄熙来这个英雄会下台吗,那是因为他扫黄打黑把许多贪官给得罪了,所以被迫下台。每当这个时候,我真想插上几句给他们解释一下我所知道的原因,但总是话到口里又憋回去,因为我知道其实我本无意的解释,或许在他们眼里将看成某种上过大学人对他们没有上过大学人的某种显摆,所以更多的时候我只是静静的听着,有些东西没有变,但是总不能还想以前那样光着屁股就一头扎进水里了。

在烟雾缭绕胡侃之后,他们也有他们的背后的压力,想要找份轻松稳定的工作有点难,留在家里种地又不甘心,去流水线上的工作又难以忍受那无聊的时光,想想从初中毕业转眼七八年过去了,自己的路还有很远,未来结婚生子养家糊口一切还都在等着。

相比于没有上过大学的,大学毕业的同样也不容乐观,虽然可以找到一份在办公室比较轻松的工作,但较低的工资,面对高昂的物价和父母额头上的皱纹,显得多么的无力、迷茫、急躁,或许唯一可以得到安慰的就是,慢慢熬,未来可以熬的到。

写了这么多,无论是读过大学的还是没有读过大学的,貌似都是满满的负能量,其实谈不上负能量正能量,这只是我们这个年级绝大部分人所要面对的,无论多么的糟,生活仍将继续。再讲两个故事,两个都是我表哥,都大我五岁,一个初中还没有念完,就出去打工,干过装修,倒卖过蔬菜,不知换过多少工作,浪荡多久,结婚后,满满的开始稳定下来,如今找到了自己职业,集装箱车司机,每月一万多元,如今女儿上一年级了,去年刚买了一辆新轿车,如今依然喜欢喝酒吸烟,但是知道喝酒就绝对不开车,开车就滴酒不沾,因为表哥知道再也不是一个人浪荡的少年了,车上载有太多珍爱的人了。另一个表哥,读的是技校,然后自考大专,学的数控技术,毕业后一人去南方闯荡,去年回到老家工作,如今月薪也在五位数,在市里买了楼房,去年也买了一辆车,儿子前两天刚上幼儿园。过年回家感叹哎如今工资这么低,表哥对我说那时刚工作是自己才几百元呢,提升自己熬下去会好的。故事讲完了,剩下的就靠自己了。

那个小村庄

我家乡是在胶东半岛小沽河旁边一个小村庄,它前面是平原,后面是丘陵,确切的应该是小土坡,最高的也不过几百米。前面的平原种的主要的大蒜芋头大姜等经济作物,村后的小土坡主要是花生玉米等粮食作物,近几年凭借大蒜芋头大姜等经济作物,家家户户的收入还是可以的,村里许多旧房子进行了翻新,过年的时候,许多门口都停留着小汽车,几乎将整个街道占满,许多中年妇女也尝试将头发染色,成为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每一次过年回家,小村庄总有不同变化,总的来说,经济情况有所提高,但是在文化方面总觉得单薄下去。记得小时候,经常在大街小巷看见一群老头老太太抄着手依偎着墙晒太阳,过年邻里邻外串门的很多,如今大多数人呆在家里,要不就看数字电视要不就打牌,唯有上坟的时候,可以看见整个家族的人聚在一起上坟,那鞭炮的声音响彻在村后,一阵过后,烟飘散,各自回家。

听爸爸说,他们小时候村后树木成荫,我小时候,虽然已没有了树木成荫,但是青草和灌木丛还是满地,那时放牛赶到山上就撂下不管,让其自己寻草去,掏个鸟窝还是经常可以有的,运气好还可以感受展翅一米多的鹰从头上飞过。如今许多山头被承包,伴随轰隆隆的推土机,一眼望去光秃秃的山头,哪有鸟儿还肯停留。村里也很难看见成群的牛了,许多人家都上了网线,邻居家的孩子,没有了放牛没有了掏鸟窝,剩下的只有电脑,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果真如此了。

小村庄越来越现代化,可以说凡是在城市有的东西,如今在农村也都司空见惯,但总是感觉那种乡村气息越来越淡化,物欲主义充斥着整个乡村,不管干什么有钱就好样,村里婆媳关系母子关系兄妹关系之前是家丑不可外扬,如今司空见惯。从一个小村庄也可映射出整个中国的现状,我们在急剧的转型,现代化的技术已经为我所用,但是以西方价值观的生活精神我们却难以很快接受,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却逐渐的被抛弃,于是我们在空荡的灵魂里不停的徘徊,没有了祠堂,富丽堂皇的楼房能够装下我们的精神寄托吗。我想这个问题已经被越来越多人重视起来,如果中国真正要崛起于世界之林,首先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寄托,将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乡村人之所以成为乡村人,那种文化本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给继承下去,染着红发开着轿车你想学西方主流的现代化,殊不知人家正在教堂里真诚的做着礼拜。

扯了这么多,又时满满的负能量,好吧,再讲几个故事,去年过年回家,去邻居家蹭网,邻居家的小孩上初中,和他爸妈谈起来,对我感叹哎现在小孩一定要管起来,以后让他少上网,多下地,多看书,没有文化出去也不用容易,我们就吃了没有文化苦,一定不能让小孩再吃这个亏。去一亲戚家串门,家里其乐融融,问我孩子上一年级了,想让他多点古诗古文是否可以。我高兴的说,这个真的可以有,其实老祖宗留下来的许多东西都是有其道理所在,我现在就明显的感觉到自己在儿童启蒙的时候缺少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从中国历史长河来看,乡村的私塾教育在整个长河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多少杰出人物都是在这里面完成启蒙教育,树立起为人处事的价值观,最终披荆斩棘灿烂绽放。在这并不是要多么重兴私塾教育,只是觉得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等优秀的文化应该更好的继承下去,希望有一天乡村繁荣,精神丰满。

日暮相关何处是,作为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在陌生的城市中,因为有故乡不再孤单,因为我知道无论如何总有一个可以为我遮风挡雨的地方。也许,在我的意识中并不是为了远方而选择走向远方,只是觉得人生短暂,应该趁着年轻出去走走看看。也许那一天厌倦了这种生活,我想我还会回到那个小村庄,和小时候一样,放几头牛,种自家的菜园,建个属于自己图书馆,写一本自己的书,在村口那棵老槐树下像奶奶曾经指给我的那样,我指给我的儿孙,看那条白带就是条河,河边那颗亮的就是织女,隔河相对的那颗亮的旁边还有两颗小的就是牛郎还有他们的两个孩子,每逢七月七他们一家人就会相聚,看,那有点像勺子的七颗星,就是勺子星,以后迷了路,看看它们勺子头指的不远处那颗最亮的星就是北极星,那就是北方,参照它,找到回家路。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