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是乡情

作者: 宋怀支2019年11月30日手机美文

说到家乡,每个人都有一种亲切感,说到自己家乡的美丽富饶,人们都感到快慰,感到骄傲。而我的家乡呢?没有秀丽的山水,没有迷人的胜景,可是在这片黄土地上,却蕴藏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尤其民间传统文化让人俯仰生姿。这里明、清古建筑星罗棋布,城隍庙的迎神赛社隆重排场,久负盛名的元宵节社火与黄河灯盏,婴城最盛大的九月初三祭蝗蝗爷庙会……,而让我最难忘记的是家乡叫西门外的那个地方,和我在西门外时的童年生活

我生长在太行山区一个叫潞城的小县城。说他小是因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县城内只有不算太大的东西与南北两条主街和东西南北四个居民区(街),县城内人口不足一万人,我们家就住在西街,人们每日辛勤劳作也都在西门外。那时高大的土城墙还在,只是西门城楼已被战争的炮火毁坏,仅留下一个大豁口供车马行人进出。

出了西门往前方就是一条大路,是古时潞城通往沁洲、临汾府、太原府唯一的大道,亦称官道。在西城门往西约500米有一条贯穿南北的河渠,它就像一条长龙横卧在田野上,河渠面宽约10多米,深约4米,是夏秋季暴雨来临时为排泄从县城北边山区冲下来的洪水而修的。河渠上架有一座石桥,将河渠分成南渠与北渠,在河渠东西的大堤上长满了高大的柳树、杨树、槐树和各种花草,远远望去十分壮观。在南渠的东侧有一大片树林,在树林旁边还住着二、三户人家,黄泥墙绿瓦房掩映在树林之中,门前栽满了葫芦、丝瓜还有喇叭花,一派田园风光。

在南渠的东西两侧,各有庙宇一座,西边叫河神庙,有房子三间,供奉龙王与河神。东边是皇皇阁,坐西朝东,下窑上阁五间,阁中间供奉蝗蝗爷,南阁供奉山神,塑有虎像,北阁供奉土地神,塑有狼像,对面建有戏台。西街是潞城县建庙最多的地方,如城隍庙、关帝庙、观音庙、奶奶堂、三大士庙等,但都是建在城里,唯有这两座小庙建在野外,莫非是位低神灵小吗?说起来也是也不是,因为他们行使职能不同,关帝、观音等神灵是保佑人们富贵及子孙昌盛的,而河神(龙王)蝗蝗爷(蝗虫)土地爷(狼)则与人们的利益直接相连。过去种地都是“望天收”企盼风调雨顺能吃个饱饭就满足了,能不祭祀河神吗?发生蝗灾是可怕的事情,据县志记载潞城历史上发生过几次大的蝗灾,大批蝗虫所过之处寸草不留,饿死人无数。后来不但盖阁祭祀,还因此兴起农历九月初三庙会,给蝗蝗爷(虫王)唱戏。同时在阁里还祭祀土地爷(狼),因为那时狼很多并且很猖獗,不但跑到村里吃羊、吃猪,还经常发生狼吃人的惨剧。祭祀时也不忘给它带个官帽,称“土地爷”是民间神灵最小的官。站在河堤上向西望去是一片小平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八座高大的石质牌坊,后面是大小不等的坟堆,松柏参天,浓荫盖地。这是过去埋葬死人的地方,人们习惯上把这个地方叫做“石牌楼”。再往西依次叫东官道、西官道、四里亭,这大概就是西门外的范围吧。

我的童年时代就是在这里度过的。童年的生活是艰苦的,也是快乐的。到了春天地里各种花儿竞相开放,同时地里道边长满了各种野菜,随便到地里去走一遭,一会功夫就可以采到“曲曲菜、刺扎菜、东方谷”等一大篮子,回来洗干净煮成半熟,用蒜醋调着吃,别有一番风味。还有树上的小叶杨、柳絮都可以做菜,尤其是槐花不但能生吃,还能摘下来拿回去洗净与玉米面搅拌一块蒸着吃,俗名“蒸忽雷”。我还常常和小伙伴跑到土城墙上、河堤上,看空中的老鹰扑捉野兔、田鼠。有时老鹰还俯冲到城里居民家里抓小鸡,那动作真是惊险刺激。夏季里是我们最活跃的日子,麦子成熟收割后,可以到麦地里找小鸟窝,逮正在学飞的小鸟来玩。最有意思的事是到麦地或草丛里逮一种会叫的蚂蚱(蝈蝈),那时能逮到一只蝈蝈是在伙伴中很荣耀的事,逮住后放在用高粱杆皮编织的笼子里,摘来瓜花喂养,每天上午或下午都能听见它们美妙的歌唱,那真是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当夏季第一场大雨来临,雨还没有完全停息,我就与小伙伴一起去河堤上找一种叫“天牛郎”的虫子,听大人们说这是天上龙王身上的虱子下雨掉下来,它们头上长着角,身上有翅膀,黑黝黝的颜色。拿回家去大人们就把它的头和翅膀掐掉,用油炸一下,就变成金黄色的了,放到嘴里一嚼,那滋味,真是天底下最馋人的美食啊!

夏秋季暴雨来临次数越来越多,每降一次大暴雨,洪流就从北山沿河渠冲下来,数丈高的浪头汹涌澎湃惊心动魄,为此人们会奔走相告:“快去看啊,西门外河渠发大水啦”,那时,河堤上就会站满了前来观看的人群。当洪水过后渠底留下数尺深的一段一段的水坑,就成了我们学游泳的绝好去处。每到中午饭后,小伙伴们悄悄溜出来,用我们独创的蛙泳玩耍,一直可以玩到秋末时才停止。

那个时候各种虫鸣鸟叫将季节分的很清楚,春天美丽的小燕子飞来了,刚入夏季布谷鸟就叫个不停,一入秋知了鸣声不断,当你望见天空大雁排成人字行南飞的时候,心里就升起了一种失落的怅然,那预示着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我已是手牵孙童的花甲之年。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老的城墙和河堤早已在人们眼中消失被人们遗忘,已被一排排的楼房取代,原来的“石牌楼”地已修成宽敞整齐的西华路大街,两边是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东官道已变成美丽的世纪广场,新的排洪水系工程已成为潞城人民休闲观赏的公园,科技馆、公安局、潞城大酒店、武装部、幼儿园等单位纷纷修建在这里。西门外增添了新的内涵和活力,现已成为一个新的现代化的城镇。

我的家乡西门外啊!这个叫了多少年的名称现已成为了历史的沧桑,渐渐被人们淡忘。但我却不会忘记,因为在我心中,西门外永远是一个值得怀念的地方。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