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民谣 领略家乡巨变

作者: 刘泽君2020年05月10日生活随笔

我的家乡在重庆市巴南区接龙一农村,那里产粮也产民谣。一些生动形象、押韵好记的民谣,常常让我领略到,改革开放以来民谣发挥的正能量,为乡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记得解放前,家乡人挂在嘴边的民谣是:“吃的是羹羹,穿的是襟襟。大人挨饿能忍受,小孩一饿就哭喊。”“今年巴望明年好,明年还穿破棉袄。”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向往着“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好日子。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农村的穷困面貌迟迟无法改变。那时有这样一首民谣:“我们队长大老魏,满心要学大寨队。一片心血全白费,社员两年没分配。”穷到什么程度呢?“一年忙到头,累得像头牛。年终搞分配,两毛刚出头。”为什么如此呢?是因为“你来我也来,上工带打牌;你走我也走,工分三六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家乡民谣也增添了全新的内容:“大包干,大包干,收的粮食堆如山。集体个人都在富,国家忙着盖仓库。”群众是“穿新衣,盖瓦房,光棍汉带新娘;忙生产,干四化,齐心奔小康。”

随着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化,农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起来。农民对生活的需求也高了:“吃的讲营养,住的讲宽敞,穿的讲漂亮,用的讲高档。”农民的经营意识也发生了变化,相继走进了商品交流的大市场,并尝到了甜头,从内心深处流露出喜悦:“鸡鸭鱼猪一养,收入赛过大首长。”

昔日的接龙是行路难,运输难。境内几乎是泥土小道,晴天飞沙扬尘,雨天一脚稀泥,搬运物资免不了肩挑背磨。而今接龙镇的交通有渝湘高速路,道路横穿而过,全镇内村村社社通公路,人们还回想起那时受交通不便之苦,运输之难,“昔日是爬坡上坎,肩挑背磨一去不复返。”公路的畅通,让接龙人民的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乘坐的客车,品牌多、档次高、座位舒适,外加空调、电视,乘车不觉疲劳,反而是一种享受,常听人们赞扬:“改革开放就是好,镇内汽车嘟嘟响。坐上汽车去观光,到处美景欣赏了。”

一个新型城镇的崛起——接龙。原接龙老街地形狭窄,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经重庆市政府批准,同意迁往塘边坝,建立一座接龙新城镇。

“人间多美景,华夏满春晖。”接龙山区随着改革开放和城乡经济发展的浪潮,从1988年10月开始,经过年年岁岁的寒来暑往,山区人终于闯出了通往希望之门的大道,建起了新型的接龙集镇。民谣唱:“狭窄旧街废弃了,崭新集镇多宽敞。赶场流动人如海,物资交流多得惨。”

你看,新颖的集镇布局,建筑风格,令人眼前一亮。集镇四面环山,林木丛生,苍松翠杉,蔚为天然的生态环境保护屏障;集镇那“两横两纵”的街道,人车分流,集镇中心区鳞次栉比的建筑异彩竞放,一幢幢造型别致、多功能的高楼正在连成一个城镇带,这些都预示着山区镇也要向城市化迈进。
还有这个集镇的街名,也命得很有趣,两句概括为街名:“二龙接缘两条路,金新花纹四条街。”二龙即是:龙峡路、龙金路,四条街是:金桥街、新正街、花茶街、文安街。

农民心头的喜悦,也在他们的春联中表现出来。在老家我就见到这样的对联:“穿新衣住楼房人均吨半粮 忙生产快发展实现翻两番”,横批是:“政策加科技展翅高飞”。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