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风铃

作者: 邓清泉 2015年05月20日生活随笔

生活就像一部电视剧,每一个镜头都犹如一颗闪亮的珍珠,靠岁月的红丝线串连,连成一串晶莹透亮的珍珠链。

当太阳再次爬上梢头,枯萎的枝丫验证了岁月流过的痕迹。春夏秋冬又在不知不觉中转了一个圈。当我们蓦然回首,忽然发现我们似乎已失去了什么,看看自己的人生清单上斑斑驳驳的划痕与新增的内容,或许会感触良多。

风铃沉睡,梦的手笔,搂住默生的自己,一粒微尘的存在,没有性别,没有年龄,也没有花开的原野。我沿着岁月的河床流趟,卷进生活的激流中,穿越寂寞的峡谷,宣器的滩涂,灵魂的沙滩。白频吹尽,随水飘向远方,淅沥的枯叶被冬季的寒风揉碎心芳。我好想挣脱现实的绳索,弯过命运的山脚,扑入大自然的怀抱,钻进圣洁的绿色,还原纯贞。

沙欧音断,乌鹊背井离乡,枯藤老树,面对断桥感伤,曾经辉煌的夏季烟消云散,在一切还未开始时,就已经红落绿黄。几点残星,谢却往日的热望,迈着清冷的步子独下寒塘,寒林萧瑟,子规滴血,山瘦水凉。重新品味生活中已流逝的镜头,重新翻开满布尘土的旧相册,你也许会为失去的点点滴滴悄然泪流。

有人用高山来比喻人生,也许是看到了山的高大与雄伟;有人用土地来比喻人生,也许是感受到了土地的无私与平凡;有人用鲜花来比喻人生,也许是想到了花的美艳与短暂……而我认为,用水来比喻人生就最好不过了。水,晶莹剔透,清澈见底;水,“奔流到海不复回”,认定一个目标,永不回首;水,“润物细无声”,“利万物而不争”……“上善若水”就是精彩的概括。如果人的品性能够如水一样,就达到极致了。人生在世,短者几十年,长者逾百年。人的一生如果真能做到淡泊名利,就要具备水那样的清澈本性。

水从高处来,只往低处流,最终归入大海,贵在它有宽容博大的胸怀。人的一生必定要经受不少的磨难,关键是要处之泰然。有些事情并无所谓好坏,全在于人们怎么去看。遇事应该有颗平常心,除了大是大非要坚持原则外,让一让,忍一忍,退一步就会海阔天空。一个人没有太多、太大的奢望,就没有失望,更不会有绝望;不做亏心事,不伤害别人,做个老实人,就吃得香,睡得稳。“吃亏人常在”,但最终不吃亏。正如柏拉图所言:“使别人幸福的人,他自己也一定能得到幸福。”至于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更应如水那样意志坚定,坚忍不拔,从容应对。在取得胜利、获得荣誉时,切不可张狂骄傲、洋洋自得。要像水那样浑涵、沉静,胜不骄,败不馁,就能“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尤其要像水那样“利万物而不争”,给别人、给社会带来益处而不求回报。水,晶莹剔透,沉稳宁静,清澈见底;若汇集起来,浩浩荡荡,就能激浊扬清。“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正本清源讲的就是要善于从这一根本来养护自己、升华自己,让身心永葆清气的流动。做人、待人接物,应不分远近亲疏,一视同仁,更不能拉帮结派,自立山头;从政、处理政务,要透明如水。诚如是,则人生就会光明磊落,社会也必然和谐安宁。

人类的生存,自始至终需要水的滋润。“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古往今来,人们都会从水的奔流不息、不舍昼夜、浩瀚博大、坚忍不拔、执着谦让中得到哲理的启示和诗情的激发,乃至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法国着名导演雅克,贝汉拍摄的影片《微观世界》中有这样一个片断,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很是感慨。影片描述两只蜗牛,在一条路上相遇,也许,这是一次美丽的相遇,一只蜗牛伸出了触角,在另一只蜗牛面前舞动了一下,只是轻轻的舞动了一下,大概另一只蜗牛看出了它的问候,也伸出触角来,轻轻舞动了一下。接着,最美丽的画面便开始出现了:两只蜗牛一点一点接近,继而开始交错,重叠,缠绕。在明亮的光线照耀下,它们白亮而又晶莹剔透的身体很快便相拥在一起。像久别重缝的情人,又象他乡相遇的故交,或缠绵,或倾诉,或聆听,身体与身体相触,心灵与心灵融合,两个生命水乳交融的融合了在一起。这个片段时间足足持续了几分钟,如果你也看到了这部影片,一定会为这人世间至美的画面所叹服。是啊,当一个生命的个体冲破心的堡垒,不抱目的,不为私利,与另一个同样目的纯粹的生命个体相遇,乃至相拥时,生命就会发出它原本纯净而绚丽的光芒。相拥的生命是美丽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生命可以孤立的活下去,只有在与另一个生命的相拥中,我们才能感受到生命最本质的温暖。

“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是的,世界很美不仅是因为有春的画船,有夏的朝云暮卷,有秋的云霞绚烂,有冬的冰肌玉骨,更因为有善良的滋润,有关爱的呵护,有理解的支撑,有祝福的陪伴,生命因相拥而美丽。

两个生命相拥是美丽的。那怕是带着离别时的忧伤。带着分手时的惆怅。更不用说那久别相逢的欣喜,他乡相遇时的惊叹。他们的相拥,我确信没有任何的目的,不存在丝毫的欲望。唯一的愿望只是让对方感受,同时也感受对方。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生命活得太累,他们为权利而勾心斗角,因贪念绞尽脑汁,他们拿不出时间来与相知交心,没有空闲与红颜一拥。他们永远都不会知道,生命因相拥而焕发出来的那种绚丽和灿烂。

生命因相拥而美丽。在这相拥中生命彼此感受着对方的心跳,彼此感受着相对的牵挂。他们用这种淳朴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在分别前的依恋。即将来临的旅途中的思念。还有风雨来时烦躁,风停雨后的期盼。何止如此,那无法割舍的关怀,缠绵不绝的爱恋。也尽因这一拥而释怀。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生命可以孤立的活下去,生命因爱而温暖,生命因爱而光辉,只有在与另一个生命的相拥中,我们才能感受到生命最本质、最单纯的温暖。

我喜欢用平淡装饰自己的生活,努力追求喧哗中内心的那点安然和宁静。安慰自己说,这就是所谓的境界,一种可以挣脱世俗的标志,然而把自己一个人置身于真正寂静的空间中时,突然发现原来内心是那么的汹涌澎湃、动荡不安、迷茫犹豫,想极力的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繁忙的工作影响了我最近的心情,总想找个发泄的机会,将自己的一切不满宣泄的淋漓尽致,让自己的心情彻底舒畅一下,这个时候我想到了云,似乎一种不经意的习惯已经改变我的生活,一个有着特殊称呼的人物,已经逐渐融入我的生活,如果不去思考我们的未来,我觉得这一切好幸福,可是为什么我不愿意面对未来呢?云问我,到底我的心是什么样的?我自己也想不明白。

很多时候我们会为流逝的美丽而感叹,看着人生清单上渐渐模糊的痕迹,会有一种莫名的伤感与惋惜。缅怀过去,是一种美丽,犹如留恋西下的夕阳;珍惜现在,更是一种快乐,如同伴随绚丽的朝霞。

天空仿佛已经飘来震憾的钟声,一个崭新的世界向我们走来。昨天已成为历史,一切都只剩下了回忆。回忆无论是粉红色的,还是黑灰色的,没有必要去沾沾自喜或垂头丧气,唯一应该做的是沿着生命轨迹去探寻生活的真谛。这可以激发我们去努力奋斗,当然不能空想,也不要幻想。如此说来,只有今天是能把握的了。把握住了今天,就是掌握了命运。成就和业绩就是在一个个的今天的奋斗中堆积起来的,世上没有救世主,只能靠我们,靠我们自己去创造。谁把握住了今天,谁就有可能创造辉煌的明天;谁觉得今天无所谓,谁就在毫不负责地浪费自己的生命。

世间之事,纷繁复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走自己的路,珍惜好今天,把握好今天。

有位哲人说过,只要能在心中充满希望地生活,热切地接受人生的新观念,机敏地注意人生的新消息,觉醒地迎接人生的新希望、梦想和目标,那么,琐细的烦恼、损失和失望便不能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对于笔耕者而言,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兴趣和爱好,不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当然事与愿违者也并不少见,有的几分耕耘只有一分收获,甚至更少。那么,是放弃,还是继续追寻?付出就要有回报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并非非份之想,付出多少得到多少,大家皆大欢喜。但当付出的多,得到的少,或没有得到时怎么办?去怨天尤人,去斤斤计较,或是干脆躺倒不干,这些都决非上策。既然对某项事业产生了热爱,就不可急于求成,要解决一个恒心与毅力的问题。

我想,播种只是播下一种希望,有了希望,才有追求;有了追求,才会有亮丽的人生足迹。大凡成功者,都在自己的人生坐标上刻下一个金色的希望,永无止境的追求。认准了目标并为之奋斗,我们就会在各种困难和挫折面前不低头不气馁。总之,重要的是树立精神支柱,去追求希望。人到四十,接近五十,会在许多方面产生停滞,也许是对未来失掉了更多的希望的时期。少了许多青年时期追求理想、信念的热情,多了些应付工作的圆满,因此,这个年龄是最危险的时期。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涯能像青年一样,充满朝气蓬勃的气息,人的存在本应是自强不息的过程,以追求自我完善的人格更新。人一旦失去上进心,惰性、老化便开始了。牢骚满腹、爱说闲话的人是不会有激情的,只会使自己的生命日益暗淡。古人云:“四十而不惑”,是讲人到了这个年纪正是世事明白,是非清楚,意志坚定,敢于面对现实,且理性思维最强的时期。坚忍不拔的人,大多在这个年龄段创佳绩,出成果,进入这个年龄段,怎样使自己永无止境地追求呢?我想我们必须直面人生,树立信心,闯过人生这一临界点,使自己更成熟。正所谓,朝前迈一步,青年时期在事业上做出的努力,将在“不惑之年”获得丰收;朝后退一步,半身奋斗将付诸东流!我们称它为危险时期,正是从进入“人生的转折点”而谈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是不惑之年的警句。如此,拥有充实目标与目的的人,才能使生命深处蕴藏的活力激发出来,才能进入有充沛生命力与创造力的境界。

人生的清单上,逝去了美丽的夕阳,但也迎来了绚丽的朝霞:也许会多了与朋友同去购物的快乐,多了被老师关爱的幸福,多了与父母谈心的满足,多了为梦想而付出的充实,多了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缅怀过去,珍惜现在,我们的人生才会永远精彩!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