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小故事

2020年08月21日好文章

那一弯腰的感动

文/毛海红

我一向固执地认为母亲是不爱我的,甚至讨厌我。所以,我的笔下从来不曾写过我的母亲,从来不曾赞美过她,甚至一触动到母爱我的心就会隐隐作痛。

母亲脾气暴躁,性子急,动辄就对我发脾气打骂我。记得上小学一年级时,冬天的早晨,我哭着不想起床上学,母亲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把我从温暖的被窝里拎起来,拿起破鞋底子照着我的屁股一顿猛抽,边抽边骂:“看你还敢逃学!我打断你的腿!”。我疼得双手捂着屁股乱跳,再也不敢说困了,胡乱地抓起衣服背上书包往学校跑去。放学后,我还要放下书包,挎上篮子为猪打猪草,有时猪草打得少,回家还要挨一顿骂。母亲下地时,我要在家做饭、喂猪、喂鸡,一次我给猪煮猪食,一大锅猪食,我没有力气从炉子上端下来,结果洒了一地,母亲回来又是对我一顿痛骂,那一年我11岁。

从那时起我懂得了“屈辱”这个词,我不再和母亲对抗,开始变得少言寡语,学会了“顺从”。我时常一人坐在田埂上发呆,和小草对话,与白云倾诉,胸中对母亲的那份恨像熊熊烈火一样燃烧着我的心。母亲似乎感觉到了我的变化,和我说话不再凶神恶煞,甚至有时还会讨好我,但我却不领这份情,依然对她冷冰冰的。

后来,我结婚生子后,几乎很少回去看望她,每年过节只是象征性地回去走一趟。母亲总是谦卑地向我嘘寒问暖,察颜观色,我稍一不耐烦,母亲就赶紧打住。母亲已经习惯了我的冷漠,我也习惯了她的谦卑。我与母亲的关系就这样一直不温不火地,僵持到去年我手术后的那个雨天里。

那天下着小雨,我做完痔疮手术三天。因为是小手术没有住院,在母亲家勉强住了三天,便坚持要回自已家,母亲死活不同意,说我还不能下床,无法自理。我不顾母亲的劝阻,拖着病体就往外走,母亲拦不住我,只好拿了把雨伞提个折叠凳、夹个小棉垫跟了出来。

母亲搀扶着我到小区门口,放下凳子垫上棉垫让我坐下。她要走很长一段距离才能到马路上叫出租车。我们坐出租车到医院换了药,然后母亲又搀扶我慢慢下楼。下了楼,我的鞋带开了。我想弯腰去系,可刚一动,后面就揪心地痛,我“哎唷”一声叫了出来。母亲歉疚地忙弯腰去为我系鞋带。母亲毕竟是快70岁的人了,她几次努力弯下去都无法够到我的鞋带。她满脸通红,急出了一头汗,不住地嗔怪自已老了不中用了。望着眼前的母亲,我一下呆若木鸡,此刻我才发现她老了,再也不是那个对我喝来骂去的彪悍女人了,她的声带已经老得再也吼不出高分贝的嗓音了。她如此苍老、灰暗,一副困窘可怜样,满头的白发跳跃得直刺我的眼,满脸的皱纹如村口那棵百年老枣树的皮一样皱巴。

母亲的身子弯成了一张弓。她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往下探,终于够到了我的鞋带,手却颤颤抖抖地,摸索了几分钟才把我的鞋带系上。母亲抬起头,欣慰地看着我,眼角开出了两朵菊花,兴奋得像个孩子一样说,好了,走吧!雨越下越大,母亲撑着伞搀着我,伞几乎全倾斜到了我这边,伞桩上滴落的水珠顺着母亲的衣服往下淌。母亲把我平安地护送到家。没几天我病好了,母亲却病倒了。

接到父亲的电话是在半月后,父亲说母亲出院一周了,为了不让我惦记,一直不让父亲告诉我。我听到电话那端母亲在责怪父亲:“她病还未痊愈,谁让你告诉她这些?”。我的泪终于下来了,所有的前嫌旧恨早已在母亲那一弯腰的瞬间冰释了。我恨自已年幼无知,不理解母亲当时的难处:父亲是个书呆子,而且在离家几十里的县城教书。家里地里根本指望不上,一家老少六口人的口粮全靠母亲一人种,犁地耙地这些男人干的活,我的母亲都要一人顶。有一次母亲一人拉着装满麦子的架子车,翻倒在河沟里。村里人又欺负父亲老实,时常霸占我家的良田,隔三差五地移动界石(两地之间的分界石)。哥哥姐姐住校,妹妹还小,母亲所承受的这些苦痛无处发泄,她只能对我发泄,我是这个家里唯一的可发泄对象。

母亲啊!你那一弯腰的感动深深地触痛了我麻木了25年的心,我终于明白这个世界上:母爱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明显,有的隐蔽。而我的母亲对我的爱,恰恰是渗入血液溶入骨髓的后一种。这种爱,虽不热烈,但却无可替代且实实在在。

我的感动

文/杨雅丹青

世事如棋,人生如子,感动在生命的张弛缓急中产生;岁月似衡,心灵似秤,感动在生命的无奈与矛盾对立中深化。

感动是“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的千古绝唱,为国家存亡为民族大义而捐躯,为大家舍小家,为公共利益放弃个人利益,这些无不从心灵深处感动着我们。昭君出塞和亲,背负国家与人民的重托,远离家乡亲朋,毅然踏上和亲的征途,一位弱女子有如此壮举,怎么让人不感动?岳飞抗金,舍生忘死抵抗外来侵略者,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这种尽忠报国精神又何曾不让人感动?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捐躯;为国家社稷,民族危亡而担心的康有为,梁启超;抗日英雄杨靖宇;千古功臣杨虎城、张学良……他们的骨气、义气、勇气,他们的英勇顽强、赤胆忠心,他们的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的精神,难道不让我们心生敬意,深受感动吗?

感动是“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操。人民的好干部——杨善洲退休后为人民带来了一片绿洲一片希望;以身殉国的航天报国英雄罗阳,用生命诠释了报国梦想;“最美教师”张丽莉,用自己柔弱的身躯为学生撑起生命的希望;“最纯洁的人”时传祥,不畏风雨,不怕脏不怕累,一人脏换来了万人洁……这些人用他们生命谱写的事迹长远地感动着我们的心灵,打动着我们的情感

感动是“跪乳之恩,舐犊之情”的美德嘉行。全国道德模范,女大学生孟佩杰靠着瘦弱的身体,背着瘫痪的养母去读大学,用青春朝气赶去生活的阴霾;当突如其来的泥石流使缆车失事,砸碎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时,爸爸妈妈用手托举着孩子,给他带来生的希望,可父母却永远长眠于湍急的河流中,这世上最伟大的亲情怎叫人不潸然泪下?

感动是一汪清泉,滋润着人们干涸的心灵,感动是轮明月,照耀人们散发人性的光辉,感动是一盏明灯,指引人们走向善良光明的道路……

让我们寻找感动并创造感动,去唱平常生活的歌谣……

馄饨店里的感动

文/刘克邦

我有一个习惯,每个星期天清晨,都要步行半个多小时,专程到三王街双燕楼,花上五块钱,吃一碗馄饨,一则早上车辆少,空气好,是散步走路的好时机,二则那馄饨价廉物美、别具风味,吸引了我。既锻炼了身体,又品尝了美味,可谓一举两得,物质精神双丰收。因此,不是出差或者是遇上特殊情况,我都风雨无阻,从不间断。

又是一个星期天,阳光和煦,风轻云淡,早早起床,伸伸手,弯弯腰,踢踢腿,吸一口清新空气,晃晃悠悠走出机关院子。

长沙,古老、文明而又美丽。我沿着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楼房商铺,踏着方格彩砖铺就的人行道,尽情吸吮着路旁玉兰树上飘送的花香,上城南路,经天心阁,到南门口,顺着步行街,折入太平街,转进三王街,径直来到双燕楼。

店子里,整整齐齐,清清爽爽,给人一种舒适、惬意的感觉。靠门口右侧墙上挂着一个灯箱,红底白字密密麻麻载明着馄饨的种类和价格,酸辣呀,三鲜呀,虾仁呀,腰花呀,云耳肉片呀,香菇菜心呀,等等,各种馄饨一目了然,尽在其上,任顾客随意挑选。厅堂中间,有条不紊摆放着七八张长方形小桌、三十几条漆木靠背方椅,桌子上高高矮矮的小杯、小壶、小瓶子、小罐子,分别装一些盐、味精、辣椒、酱油之类的调味品,方便顾客根据各自的口味和喜好自由选用。店堂里,早有人光顾,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或是与我一样对这里情有独钟癖爱有加的老食客,或是慕名而来尝一次鲜享一回口福的新主顾,三三两两,或安坐等候,有说有笑,或无声无息,埋头饕餮。服务的大姐、小妹和师傅们,和蔼可亲,笑容可掬,服务周到,热情似火,让人有一种温馨、惬意、宾至如归的感觉。我付了账,要了份鲜肉馄饨,将筹码递给一位跑堂的大姐,找一空位坐了下来……

这时,从门口进来一男一女,看样子年龄均不过三十,两人一左一右,牵一五六岁小孩,像是三口之家。这时,店子里已满堂顾客,少有虚位,他们进来后,站在过道中打量,见我所坐之处的侧旁和对面有两空位,走了过来。

“请问,这里有人吗?”明知是空座,见我在旁,那年轻女子还是先问后坐,轻声细语,彬彬有礼。跟后的男子也不失风度地冲我点点头,笑了笑。

我心头一热,被他们的行为举止所感染,“没有人,你们坐吧!”投桃报李,我顺手把凳子拉正一下,友好地示意他们坐下。

三个人,两个位子,男人站着,女人、小孩分别坐在我的对面、旁侧。孩子天性好动,加上高兴,坐在凳子上,一点也不安分,手舞足蹈,又拍又踢,一只脚竟踹到我的膝盖上来了。我微微笑了笑,下意识地拍了拍裤上的灰尘。

女人见了,急得不行,赶忙起身,拉住了孩子活动不止的双脚,哄劝起孩子来:“崽崽听话,不要乱动,看你踹着伯伯了!”

听妈妈一说,孩子停止了动作,转过头来,瞪着一双大眼,直直地望着我。我生怕惊吓了他,微微一笑,轻声细语,“不要紧的,伯伯没有怪你。”

“还不赶快叫伯伯,对伯伯说声对不起!”几乎是在同一时刻,男人、女人都向儿子发出了指令。

“伯伯,对不起!”稚声稚气,怯生生的。

一股热流一下子从我的脚底直冲头顶,暖遍了全身!多么纯真、可爱的孩子!我长期在外,很少见到有如此通情达理、文明礼貌礼待别人的。有这样的父母影响和教育,这孩子日后定会崇尚真善美,嫉愤假丑恶,明了世事,宽以待人,融合社会,长大成材的。

“谢谢!”听一声孩子道歉,别提我有多高兴了。我情不自禁,伸手向前,握了握那又嫩又软的小手,打心里头十分喜欢这孩子,也非常赞赏孩子的父母亲。

馄饨上来了,为了早点让出座位,我顾不得热汤烫口,狼吞虎咽、三扒两口,很快就把它消灭个一干二净,赶快起身,离座而去。

“伯伯再见!”甜甜的、脆脆的,那童声竟从身后追了上来。

我止住了脚步,转过身来,微笑着,向他们摆了摆手,“再见!”

我头一回在吃过馄饨以后,忘情得不知馄饨的滋味,但我却有生以来,第一次在一位幼小、天真、活泼的孩童面前,接受了一次最生动最深刻人生意义上的教育,品味到、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不论是男人与女人、大人与孩子、生人与熟人,应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爱心。若如此,世界将是何等的和谐、美好,我们的生活将充满阳光、绚丽多彩!

出得门来,一阵凉风吹过,好甜,好爽!

感动自己

文/老鼠

前些时间,每天早晚在堤上散步,看到堤坡上开着一片一片野花,细小细小的,嫩黄嫩黄的,接连开了十多天。我就想,那些小小的野花,肯定每天都在被自己感动着。它们不在乎行人的脚步是否因自己而停留,不计较掠过的鸟儿是否因自己而歌唱,不追求深秋的月光是否因自己而流泻,不在意清晨的露珠是否因自己而晶亮。

它们的生命如呼吸一样自然,它们的信念如空气一样简单。时节到来,自然开放,不为任何成败,不为任何目光。生命走过,自然离开,不在乎一丝毁誉,不留恋一抹芬芳,有没人注意过没有关系,有没有人感动过无所谓。但是,它们真真切切地感动着它们自己,那些小小的野花,那些黄黄的野花,那些嫩嫩的野花,为自己的默默走过感动,为自己的悄悄绽放感动,为自己离去时的轻轻挥手感动。

,其实就是用最真的眼神在最深的境地拨动自己最柔的心灵,然后,轻轻地,轻轻地,擦去心灵上因拨动而弹起的灰尘,让心灵最初的美好重放光芒。所以,感动自己,感动一次,我们的心灵会净化一次,经常感动自己,其实是我们在让自己的心灵重新温习人生的功课。

梁漱溟说,“人一辈子首先要解决人和物的关系,再解决人和人的关系,最后解决人和自己内心的关系。”只是,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沉于追逐物欲,越来越精于钻弄人事,却越来越淡于关爱内心。现代人越来越擅长和物和人打交道,和自己的心灵却相去日远。对自己的心灵漠不关心,交谈几无,更谈不上感动自己的心灵。这样的人,在物欲的天空下叱咤风云,在人际的海洋中游刃有余,往往却是外表风光内心苦闷,人前受捧人后受指。不关爱心灵,不能经常感动自己,这样的人生,是可悲的。

感动自己,是人生的财富——参加颁奖晚会时我或许流泪,那是我感动于领奖者的奋斗,也感动于我自己还相信奋斗;观看韩剧时我或许流泪,那是我感动于剧中的真情,也感动于我自己还葆有真情……奋斗、真情,不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一段名言,其中一句是,“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是说,人,即使行将离开人世,也要给自己最后一次感动。只是没有平时经常的感动自己,就不会有这最后的感动。这次感动,是一生中无数次感动的累积、升华和狂放。这样的累积、升华和狂放,只有那些时常关爱心灵、懂得感动自己的少数人,才配得到。

感动上帝,不如感动心灵;感动别人,首先感动自己。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