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心灵的故事

2020年08月25日好文章

心灵中的房子

文/王吴军

我在私下里一直觉得,人的心灵中是有着各种各样的房子的。心灵中的这些房子里有着各种各样的人,或远或近,情谊或淡或浓,不一而足。

心灵中有一间房子里有着的是那些和自己交情平淡的人。平日里,和这些人说话总是那么简单的几句:“你好,最近忙吗?你要去干什么?”这样的交情平淡、宁静,犹如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

心灵中有一间房子里有着那些可以在一起天南海北闲聊的人。闲暇的时候,可以和这些人坐在一起,喝着茶,天南海北地聊上一通,古今中外,新闻野史,娱乐八卦,商场风云。和这些人闲聊,是一种消遣。和这些人在一起闲聊,避开的是心中的渴望、向往、梦想,要的只是闲聊,而不是真实的倾诉。

心灵中有一间房子里有着那种可以掏心掏肺的朋友。和这种朋友在一起,可以敞开心扉,有什么就说什么,喜悦和苦闷都可以说出来,然后,会感到自己被对方理解了,生活也变得阳光明媚,其乐融融。

心灵中有一间房子里有着那种可以亲密接触可以用手轻轻抚摸的人。有了这样的人,人生中就有了温柔和甜美。

心灵中还有一间房子是为那些有缘分的朋友而准备的。这间房子很多时候是空着的,里面总是没有人。毕竟缘分是可遇不可求的,有缘分的朋友也是可遇不可求的。这间房子是随时都敞开着门窗的,有时候吹来一阵和煦的微风,有时候飞来芬芳的花朵,有时候洒落几颗种子,有时候落进来明媚的阳光。但是,却不知道这间房子里什么时候会有有缘分的朋友走进来,然后彼此真诚相待,成为知己。也许和煦的微风抚慰了心灵,也许明媚的阳光温暖了心灵,也许缘分的花朵会欣然绽放,也许缘分的种子会萌出新芽茁壮成长结出硕果。这间房子看上去现在也许是空着的,但是,这间房子里却往往装满了令人回味的回忆。

心灵中的房子就是心灵的房子。

我喜欢心灵的房子。我喜欢快速穿过有着平淡交情的人的那间心灵的房子,经过那间有着可以天南海北闲聊的人的心灵的房子,在那间有着可以掏心掏肺的朋友的心灵的房子里驻足,然后在那间有着可以亲密接触可以用手轻轻抚摸的人的心灵的房子里甜甜入眠,我进入那间为那些有缘分的朋友准备的心灵的房子里徜徉,等待生活给我的人生带来让我惊喜的美好和欢悦。

是的,我喜欢心灵的房子,那是无比美好之地。

我懂得,在生活中,总是会有一种不经意间在心中涌起的感动,这种感动如春风细雨,抚慰人生的疲惫与沧桑,让我觉得我可以拥有美好而温馨的心灵中的房子,拥有心灵中的房子里所有的人、所有的朋友、所有的情感体验。那是多么令人愉悦的事情。

心灵中的房子,是春水的柔波,也是夏风的吹拂、秋空的辽阔、冬雪的美丽,使得朝朝暮暮的日子多了无限动人的韵味。

在书香里安放心灵

文/边耀丽

书,片页之间足以驰骋古今、经天纬地,常读之可以新知、可以医愚、可以立德,可以滋养心灵。

一直喜欢读书,喜欢那一纸书香的感觉。印象最深的曾经看到过的一句话:“阅读是离上帝最近的距离,它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清澈和美好。”心灵的纯净和安然,在书的字里行间得到洗涤,有着通透感觉。

爱读书的朋友说,沉浸在书香中,人就变成了水中的一尾鱼,变成了花海中的一只蝶,全世界都是你的了,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驰骋千里,纵横文字的江湖。在书香中徜徉,你会发现每一个文字都那么灵动可人,每一个句子闪着别样的光彩,由着你自由采撷,获取最美的香味。

有怎样的眼界,就能看到怎样的远方;有多大的胸襟,就能包纳多大的世界。古人总结,“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读书,正是站在高山上、耳边的疾风,帮助我看到更遥远的风景。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书这味药,几乎是万能的,不仅能医愚,还能疗伤,还能养身和养心。如果你能够领略和享受书香的迷人味道,那么即使你经历再多的磨难,遭遇再多的不幸,都会在书香中找到一方栖息之所,安放一颗破碎的心,从而重新获得轻松和幸福

清代《读书有所见作》中“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这一段话成了我的座右铭。时间的改变可能是静悄悄的,但书香对心灵的滋润终究会显露出来。正是在不断的博览群书中,我感受到“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体悟出“不迁怒,不贰过”的修身奥秘,即便处身失落失望甚至失掉所有方向之时,也能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古人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中年以后,我深深体会到其中的道理。曾经读过的那些书,重新回味一边,当做是一种反刍,会觉得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我如今读书已经没有丝毫功利性的目的,完全是出于热爱。陶渊明读书时“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亦体会到这种妙处…… 

书香芬芳,岁月如花,用书香滋养和安放心灵,人生便会像诗一样悠远绵长。

文化人的心灵家园

文/周颖

书房,是传统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生活空间之一。书房不但为历代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修身养性、读书抚琴的处所,还助力他们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房本身就是一个具备艺术体验、阅读写作与图书收藏等多元功能的空间。

名士们的书房必有另番情趣。最知名的当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这间因千古名篇《陋室铭》而流芳百世的书房,见证了刘禹锡等名士们的生活美学。刘禹锡是一个官运不太好的人,在60岁之前,他做过的最大的官也就是一个小小的刺史。因此,“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陋室”成了他的精神家园。

既是“陋室”,当然不求气派奢华,也不求满壁藏书,不必有“丝竹”声这种奢侈品,更不能堆满案牍公文,变成一间要务繁忙的办公室,但一定要具备“亭台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自然朴实,要有“鸿儒”们的雅集,从而满足名士们清新淡雅的精神需要。这种因各种“陋室”而孕育出的名士之美,从魏晋的“竹林七贤”到刘禹锡,再到八大山人、郑板桥,一直延续至今。  

两宋以降,中国的海外贸易逐渐兴盛,及至明清两朝,器物之美到达顶峰。各类文房雅物、金石碑版,竞相成为文人士大夫们的最爱,书斋应运而生。

与简朴的“陋室”不同,书斋一定要繁复讲究。当然,这还不算。文房四宝自不必说,当时文人还要求书斋必备植物,得有一只大水缸养鱼,还必须要弹琴奏乐,甚至常备金樽檀板,演唱当时最为流行的昆腔。有条件的,还需陈列一些金石碑、名家字画等古玩艺术品,经常邀请朋友来鉴赏分享。并且,书斋里的家具一定是紫檀或是黄花梨木料,瓷器必定是哥窑,一切都有讲究。

明清书斋,见证了中式生活美学的极致:繁复之美。文人们不但践行、推崇这种繁复之美,而且还将其理论化。  

无论是陋室还是书斋,它们最大的差异,是在生活美学上的审美情趣不同,要说藏书,其实都不能算规模宏大,多半收藏一些经史子集的常备书或是少量私刻、坊刻的善本。因为印刷技术有限,古代中国大部分私人书房都不可能有巨量藏书。

但在中国历史上总有一些真正对得起“汗牛充栋”这个词的书房。那就是兴起于明清时期江南的藏书楼。它们以动辄几十万卷的藏书量再加上与之相辅相成的园林、水法及木质建筑的藏书楼,共同反映了中式生活美学中的另外一端:极致之美。

最著名的代表,当属宁波范氏的天一阁,其主楼是一栋“面阔六间的两层硬山顶”“坐北向南,左右砖登为垣,前后檐上下俱设窗门,其梁柱俱用松杉等木”的楼阁,并且“凿一池于楼下”,其风景“曲岸弯环,水漾涟漪,堂之影、亭之影、山之影、树之影,皆沉浮波中”。这种奢华的园林景观与几十万卷藏书交相呼应,可谓极致之美的典范。

有清一代,江南藏书楼数不胜数,除了宁波天一阁之外,还有嘉兴项氏的“天籁阁”、朱彝尊的“抱曝亭”以及晚清陆心源创办的“皕宋楼”“十万卷楼”“守先阁”等。乾隆帝曾称这类藏书楼之多令他“指不胜屈”。这也是当时江南经济繁盛的重要见证。

放飞心灵的春意

文/许永礼

我虽深居简出,却难以抑制自内心的喧嚣。那是一些坚硬而功利的声音,禁锢并左右着我的意志,我便由此不得自由。或许应该说,我从来都放下过我自己吧。

从书房里探出头去,满树的桃花攀上了枝头,闹起一片春意。田野间,农舍前,零碎地铺展开菜花的灿烂,还有临空飞过的几只雀鸟,和着午后的阳光,且舞,且歌。如此景象,竟把一颗心给弄醉了……

春在不经意间,缭乱了我的心绪。然而,这样一种乱,何其惬意何其好。比枯坐陋室,闭门造车实在好出个另一番意境来。

站在书斋之外的阳台上,放眼望出去,那山仍然是那山,却分明已生机盎然了,那树还是那树,而树的躯干,业已枝繁叶茂,缠绕在一片绿意之中了。即便仰天长望,那蓝若幽谷的天空里,浮动着大朵梦一般洁白的云儿,让人禁不住打开双臂,深吸一口宁静的自然之气,荡气回肠!

很快已是夕阳夕照,傍晚时分的天光逐渐收拢。在那十里蛙鸣之声环绕梦乡之前,我已经感到了幸福,感到了满足,感到了独居深山的妙处。也许在某一天,我会走出这一切,开始我的长途旅行。然而,真正的旅行必定是从心灵出发,历经时间的沧海,再重回我诗意的故土来吧。

心之旅行原来也是要选择季节的,在这样一个无法静默的春天里,带一片梦的羽毛出发,或许会邂逅数片晶亮剔透的叶子,或许将携一身花粉的香气,或许,我将经历神秘之旅,与一段山水之外的浪漫故事不期而遇……

噢,实在不需要有太多的设想,这样只能架构欲望。走就走吧,走出去便好,毕竟与风同行的日子是快乐的。留就留吧,即便把一片闹人的春意关在门外,能够守一片清爽,走过春天,便是让人心向往之的事情。

心之旅行,随时可以开始,却没有指定的终点。所到之处,生命如花,心有甘泉。或许根本就不用挥一挥手,去作别什么,西天的彩云自然会在恰如其分的时候,呈现给你一份悲壮而唯美的情愫。夜在刹那间走来,将一切欲望遮蔽,仅留下诗意,仅留下美。走一路,唱一路,诗一般的情怀,酒一般的痴狂。这样的青春,纵马狂奔……

从现在起,学会放下自己,携一片春色,去旅行。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