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说“屁”字

作者: 罗松2020年08月26日心情随笔

前几日,跟仕学老哥出差。车程途中,仕学老哥讲起新购到手王蒙老师之书《文化的掂量》,其中一则,甚有趣味。

王蒙老师言,老北京人雅,往往将大俗变为大雅。以“屁”为例:老北京人称大便拉屎为“出恭”;“放屁”与“拉屎”一样,自然大俗,则称之为“出虚恭”。

名称一变,俗雅立分,文字之妙也!

而后一日,与李志恩老师、仕学老哥和陈应秋老师等夜谈,志恩老师曰:“屁者,五谷杂粮之气也。不放,难受;放之,必先臭己,而后及人。虽不雅,然自爽也!”

言简意赅,又得一趣。

笑笑的同时,余记起多年前,曾经研究过“屁”字,并且把研究成果写成文字,放在私人空间里。印象里,还是有好几十网友读之。

仕学老哥与志恩老师之言,再次引起我对“屁”字的好奇,遂查资料翻典籍,竟又有些心得。

我的朋友圈里,有位“上海老师”,告诉我说用“屁”写诗词,最有名的恐怕要算毛泽东主席。半个世纪前,毛主席的《念奴娇·鸟儿问答》里,“……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艺术地概括了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和当时“苏联现代修正主义”的大论战。

有前辈评论:“从内容上讲,开创了政治寓言入词的先例,全词就像一幅生动的国际政治漫画。诗词一般多为言志、抒情、写景,有时也见于叙事。其它内容,比如政治问题,要写成词是很不容易的。如此高超地将国际政治风云浓缩于短短的百字词中,毛泽东为第一人。……”

此处,毛主席直接用“屁”,而不是“虚恭”,是需要。而“虚恭”,却有必要讲一讲。

“出虚恭”,引自于“出恭”。出恭者,缘起于明代科考。

俗话说,人有三急,内急当首。就算是严肃的科举大考,这人之内急,也自难免。但考场毕竟是考场,得讲纪律防作弊。于是,不管考生内急何因,需入厕,必按规定先领取笔书“出恭入敬”四字牌子,凭牌进出厕所、考场。

士子“领出恭牌”之举散闻于民间,“出恭”之雅遂见于世。大便实,屁则虚,“虚恭”一词,随之而来。

资料查开来,始知“屁”之研究者,前仆后继,研究之势百家争鸣,大有滚雪球之势。研究切入点,医学角度者、史料角度者、文化角度者……不一而足。

有好事者得出结论,东汉鸿儒许慎之《说文解字》,竟然漏掉“屁”之一字。又有好事者,论述许慎当世,“屁”字未出。更有好事者,云“尿”为水尸,现世早;“屎”为米尸,仿“尿”而来;“屁”则晚矣,首现于宋代字书、韵书间。余思之,“屁”为比尸,不通也!

医学角度研究者,也有其论点,言“屁”为人体功能之自然调解产物,与“疮脓”、“粉刺”一样,排出体内毒素。其论据,“屁”为排出身体内之浊气,臭,即明证也。

还好,遍查资料,余之研究方向,学人不屑,冷壁。

然去年四月,余之研究已成文,今梳理之,如下: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由世界上最神奇的方块字组成了浩如烟海的史籍,这些史籍之中,很多字精妙无比。今天,百无聊赖之中,认真研究了一下“屁”字。结果,佩服古人之意油然而生。“屁”之一字,实艺术品也!

“屁”,意境有二。其一“尸+比”,其二“尸+匕+匕”,代表着两种态度和口气。

其一“尸+比”。这一种用法,多用在对某人或某事表示轻视、不屑一顾之时。首先,将“尸+比”采用加法交换律,变成“比+尸”。用的时候,口气要十分的轻蔑,轻轻一个“屁”字出口,意思是“比尸体还要臭”、“臭不可闻”。让人感觉到某人或某事确实不值一提。

其二“尸+匕+匕”。这一种用法,口气就要严厉得多了,多用在愤怒、焦燥之时,多为骂人的一种口气。与“尸+比”一样,用的时候也要使用加法交换律,组构出“匕+匕+尸”。例如,无缘无故,你老板要扣你一半工资。于你而言,当然生气,鬼火一起,就会怒道:“放你妈的屁!”这句话的隐含意思即为:“老子恨不得整你‘两刀’,让你变成一个‘尸’”。

当然,分析的只是一个字而已,不一定正确。

而当下,我们的城市讲求用语文明。用语文明,是一个城市成熟的体现,也是这个城市人民群众素质的体现,甚至会影响到外来投资,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等方面的问题。

正如老北京是皇城,“屁”念“虚恭”,折射出的是皇城根下人的雅量、大气。

诚如对“屁”字的分析,稍稍深入,这一类字、词,不但是骂人的,有时还引动肝火,伤及自身。因此,除医生请需要放屁的病人放几个屁这种特殊情况外,很多时候,实可以放弃。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