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夏天的文章

2020年10月29日好文章

暖风吹过的夏天

文/伏鑫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很喜欢开头这段描写:“开始想念每一个路过的夏天,想念那些阳光、雨水以及暖暖的风。很多故事攥在手里,轻轻一握,就可以握出满把的水份。”

记忆中初次与这样一个“有故事”的夏天照面,应该是在两年之前——那时候刚刚步入高中,心中充斥着的,依然是初中时候的人和事。

所以,现在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一想到上面那段文字,就像条件反射似的,仿佛置身于那个炎热的夏天,置身于初中时待过的校园——

教室里的电扇在头顶上吱吱呀呀旋转不息,单调的声响伴着热浪融化在空气里。窗外浓密的法桐的叶片间投下一块块三角形的光斑,树上的蝉儿在不知疲倦地嘶鸣——却反衬出世界的寂寥和乏味……

夏日的午后总是令人昏昏欲睡。老师在讲台前大声强调着重点,可是只看得见老师挥舞的双臂,思绪却早已穿过薄薄的玻璃窗,越过傍晚放学前依旧耀眼的夕阳,绕过老师身后的扩音器发出的音响,溜过关得严实的校门,飞向校门口香气袭人的小吃摊,飞向学校对门那些不知名的工艺品小店,飞向那些关在笼子里待售的小动物身边……去拥抱那些廉价的小幸福。那些廉价的小幸福,因为枯燥、憋闷、沉重的学习生活的衬托,会变得特别清新,特别诱人,就像夏日荷塘里才会有的清香,伴随柔和的清风,朝你热情地扑来。

是了,这就是两年之前的感受,没错了。

时过境迁。不知是由于自己的长大,还是环境的改变,进入高中之后的这两年中,再没发生过当年那种时不时在课上“精神出轨”的激情与冲动。但是,闲暇的时候,只要一想起少年时期的那些事,那种久违的感觉依旧会被瞬间激活,血液似乎也滚烫起来,大脑会携着那种让人耳热心跳的感觉奔腾于过往的岁月中……

很多的人都在寻找永恒,可是世间又有什么是永恒的呢?时间久了,模样会变,感觉会变,万事万物都会悄悄更替。唯一永恒的,只有深藏于心的记忆——它好像已经不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而是一棵植物,就生长在你的心里,一旦遇到一只柔软的手指将它轻轻触碰,那些你熟悉的故事,熟悉的人,熟悉的感觉,就会像迎面而来的温暖而湿润的夏风,将你温柔而严实地包裹进去……

微风轻轻起,记忆轻轻袭。

夏天是一部杂书

文/周太舸

夏天是一部杂书。每年,只要太阳一开足马力,这部杂书便被印制出来,供人们翻阅、品读。

书里有风情画。女人们爱秀一把美,那好,夏天给机会。女人们就紧紧抓住机会,该显露的地方绝不遮掩,尽量展示出聚雪凝脂般的肌肤和婀娜曼妙的曲线。工地上,男人们挥汗如雨,衣衫湿透能拧出水来。有的男人干脆脱掉衣衫,赤裸着上身,让一疙瘩一疙瘩的肌肉在路人的眼里炫美。

书里有音乐。风声、雨声、雷声、蝉唱、鸟鸣、蛙鼓、虫弹等等,构成了气势恢宏的交响乐章。夏天的风模仿力极强,虎啸、龙吟、狼嚎,仿啥像啥,特别粗犷劲厉。夏天的雨一登场,或噼噼啪啪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或踢踢踏踏似千军万马驰骋疆场,或哗啦哗啦像天河决堤倾泻人间。夏天的雷嗓门儿最大,轰隆隆,轰隆隆,嘭,啪,在天地间炸响,撼人心魄。蝉是夏天的主打歌手,天天唱,一曲又一曲地唱,似乎声嘶力竭了还在唱。鸟儿们则把春天的喜悦带进夏天,在蓝天下、树枝间甚至人们的窗台上,尽情地啁啾着春天的序曲。夏天的夜场,青蛙和虫子是主角,鼓一阵,弹几曲,此起彼伏,萦绕在人们的梦乡,一直到雄鸡唱晓。

书里有经文。荷花是能看的经文。碧绿滚圆的荷叶丛中,荷花亭亭玉立,那清新、雅致、高洁的气质点亮着人们的眼球,让人品味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情,更让人咀嚼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志趣。观赏荷花的人中不一定有信徒,但荷花这无字经文给人以人生禅悟肯定是有的。蝉声是能听的经文。蝉一生要经历几次蜕变,且生命短暂,它不知疲倦地吟诵,大概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生命时光吧。蝉身有羽翼,却很少飞翔,在喧嚣的夏天隐于枝叶,大概是懂得“大隐隐于市”吧。有人在纷繁的尘世里不能宁静,听蝉声为聒噪之音,正如不能理解袅袅梵音一样。殊不知,如果听蝉为禅,“何处惹尘埃”?蝉亦禅,不仅仅因为谐音。

书里有小说。先前还碧空万里,阳光灿烂;不一会儿便乌云翻滚,狂风大作;紧接着电闪雷鸣,骤雨如注;要不了多久,彩虹高挂天边,世界宁静如初。你看,小说的情节曲折而生动。

书里有散文。夏天满眼的绿,绿得葱茏,绿得蓬勃。早晨,风儿和畅,清爽宜人。人们或晨游,或晨练,或劳作,心中好不惬意。黄昏,轻风拂面,红霞满天。公园里,大道上,小河边,人们三三两两,轻声细语里或开心的笑声中,无不传递着馥郁的亲情友情爱情。那意境,啧啧,好美!

书里有诗歌。夏夜的天空,繁星闪烁,抬眼一望,分明是杜甫、李白、苏轼、陆游等等。夏天的泉水不像春、秋、冬季那样枯,欢快地在山间流淌,流淌成了灵动的诗,因为穿越乱石的诗里,有平平仄仄平。

书里有杂文。夏天有蚊蝇、毒蛇,也有病菌、霉变。面对这些,大可不必奇怪,更不必惊慌。这是大自然在用辛辣的杂文,警示人们采取有效的措施,防咬、防病、防腐,让清风荡涤心灵,让阳光照射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夏天还真是一部杂书,只要用心翻阅、品读,定会感到耐人寻味。

夏天的神韵

文/廖超国

夏天要走了,她被秋天就这样撵走了。

人的心情还留在她的季节里,显得有些慵懒。但突然觉得它要走,又生出一些不舍的情怀。过去没为它做点什么,现在总不能不给它留点什么。文人多情又自觉以文为贵,那就给她留点文字吧。

人们大多爱赞美繁花似锦的春天,歌颂硕果累累的秋天,欣赏白雪皑皑的冬天,但对郁郁葱葱夏天却少了一份热情,多了一份漠然。甚至有些岐视,大都用“酷暑”来形容。诚然,夏天,没有春天的灿烂,少了秋日金黄的果实,更没冬季的洁白一片。但只要你用心的感受,细心的体会,静心的消度,她的神韵也是非常特别而让你忘不了的。

夏天是热烈而多情的,七月流火,铄石流金是她的性格。夏日的朝霞往往格外明亮,满天的霞光给早行的人们以时间和希望。炎炎烈日,燃烧自己,把所有的光和热洒向大地,让植物生长成熟。即或是到了夜晚,也是以更宽阔的胸怀,更深遂的天幕,点亮星星和月亮,让游子和恋人寄托相思。她好似一位耿直的朋友,没有一点虚情假意。热忱既流在心里也写在脸上,多情不仅在于表达也在于行动。

夏天是茂盛和繁荣的,碧水绿地,绿肥红瘦是她的外表。一个“绿”字把一身装扮。她的绿是那么的浓又是那么的深。满山遍野,碧波万倾。用绿映衬的花朵,不用解释你就能明白,“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含义。近看那硕大叶子的芭蕉树的花开,你就真正意会了那个婉约词人“绿肥红瘦”的意味。夏的茂盛和繁荣还表现在她是一个成长有季节。在她的日子里,一切都肆无忌惮地疯长。田里的庄稼,你细心可以听见其拔节的声音。山旁雨后的笋尖一夜间冒出,竹子快速成长,关节胀得直响。原野上芳草萋萋,林间的大树也日夜兼程不知疲倦地赶着自己的年轮,荗盛的日子万物都在向上,繁荣的季节一切都在成长。

夏天是多彩而丰富的。绚丽缤纷,包罗万象是她的内涵。且看夏日的天空,和着云彩的变幻简直就是画师手上的调色板。白云飘浮,纯洁的是乳白;雨过的天空,沉静的是湖蓝;残阳如血,热烈的是大红。还有那早晚的云霞,高贵的是米黄,庄重的是墨黑,典雅的是银灰。缤纷的色彩把温煦的夏日画满,流淌出比泼墨山水更丰满的诗意。芬芳的香气把幽幽的庭院胀溢。妖娆的牡丹,纯洁的莲花,清雅的雏菊,馥郁的郁金香,娇艳的山茶花。有人说“花不在香而在雅”,可当你用鼻子靠近花朵,深吸一口,那沁人心脾的香味,才真让你感受到了花的鲜活的生命。脑际不觉浮现“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的诗句。窗外,各色的野花竞相开放,红的、紫的、粉的、黄的,像绣在一块绿色大地毯上的灿烂班点。成群的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着,吸着花蕊,辛勤地飞来飞去,为人类准备着甜蜜。夏天的风是会唱歌的,她轻抚着门前的风铃,发出脆耳的音乐,引来一片和鸣。脆亮的蛙鼓、知了的聒噪、蚊蚋的低吟、婉啭的鸟鸣化着一首特别的奏鸣曲,丰富着夏天的夜晚,催眠劳顿一天的人们进入梦乡。

夏天是果敢和多变的,变幻莫测,聚云化雨是她的脾气。她像孩子的脸一般,如少女的心一样,没有征兆地变换着。时而笑,时而哭。一会儿晴空万里,碧空如洗,云淡天高,骄阳似火;一会儿云暗天低,乌云密布,狂风怒吼;一会天公大发雷霆,电闪雷鸣;一会瓢泼大雨倾盆滂沱;一会潇潇雨歇,彩虹飞架南北,笑靥面对东西。敢爱敢恨,果断直接,俨如行走江湖的一条汉子,直坦胸怀,不藏不掖。

夏日于我是偷闲和浪漫的。难得的闲瑕,或独处或邀两三知已,或诗或茶,从慵懒的午后开始,在一首诗里落落清欢,在一花一草里消磨时光,在一茶一盏里细梳尘念。那样的时刻,最醉心的是回忆和怀念,是思考和总结。一缕清风,一壶清茗,一首古典。茶香袅袅,音韵缭绕,那些根植于心底的残章断句,那些留存要记忆里的陈年往事,若隐若现,循心而动,泛起涟漪。静品回味,氤氲了一纸流年的芳菲,反思总结,茶香漫过斑驳的光影。孤独的时刻,心静自然凉。任由思绪无边的漫开,那爱与恨的惆怅,那苦与乐的挣扎,那得与失的纠结,那名与利的追逐……遇见,醉了风月。回眸,浓了眷恋。感念,暖了红尘。心里慢慢晕开一抺景致,是记忆底层最浪漫的回放,是时光深处最温柔的心香。

一阵清风徐来,吹动了竹帘,也让思绪回到当下。这即将离去的夏天与人生好有一比。夏季是一个过程,若没有夏的成长,哪有秋的收获?人生不也是如此吗?我们总疾匆匆追求结果而往往忽略了过程。其实若把人生比作一趟旅行,过程会重于结果。欣赏沿途的风景,感受生命,享受生活,活在当下,简单快乐。才是人生意义的真谛。

这景、这物、这思、这悟、这神韵的夏天,让我对人生又明白通透了许多。让人心生喜悦。

古诗词里品夏天

文/龚本庭

炎炎夏日里,坐在浓浓的树阴之下,在优雅与深邃的唐宋诗词中品味夏天,这个夏天也因此充满浓浓的诗意。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多病所须惟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诗圣杜甫的七律诗《江村》具有田园诗恬淡、幽雅的风韵,点染出幽美宁静的自然风光以及村居生活清悠闲适,将夏日江村最寻常而又最富于特色的景象,描绘得真切生动。“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仅吟咏这诗句,我们都感到有清风扑面而来,心境也为之而愉快。“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更是让人会心一笑。此诗洋溢着欢乐、生气勃勃的家庭生活情景,这是杜诗中难得多见的轻松愉快之作。

杨万里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位宋代诗人,他的诗没有李白的浪漫与狂放,也没有杜甫的现实与厚重,但他写的烟火生活妙趣天成,让人爱不释手。他在《小池》诗中写道:“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泉眼、细流、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它们在一起是那样的和谐和富有诗意。他还有一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也是写夏天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首诗同样早已烩炙人口,成为不可多得的咏荷佳作。

同样写荷叶,王昌龄《采莲曲》又是另一番模样。“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之中,采莲女们夹杂在花丛中,若隐若现,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人面莲花相映红,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夏天不仅仅只有美和爽心悦事,其中也有热和苦。南宋诗人戴复古在《大热》中写道:“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万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热。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田水沸如汤,背叶湿如泼。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此诗不仅写出了夏天的炎热,也辩证地指出了秋天的果实正是在炎热的夏天孕育的。此诗也反映了作者的悯农情怀,看到农夫在炎热天气里耕耘劳作,自己又岂敢安心坐着吃饭呢?

赏读这些清新、隽永的诗句,心被她独特的魅力所折服,躁热不在,只觉一份凉爽沁人心脾。在,清新的诗句在夏季里永久飘香。

活出夏天的模样

文/赵自力

处暑西楼听晚蝉。

伏天过去了,天高云淡,叫了一个夏天的蝉仍不尽兴,在秋色渐染的草地上,仍恣意地歌唱。这些大自然的精灵,从黑暗的洞穴里钻出来振翅一飞的那一刻开始,就一直在用生命歌唱,从夏唱到秋,唱得酣畅淋漓,唱得热火朝天,唱得生命怒放。

有一天我帮母亲摘花生,一只蝉儿在枯草丛中唱着慢拍子的歌谣。我循声找去,发现它伏在一枚枯叶上,我轻轻地触碰着枯叶,它扑棱着翅膀竟然没飞多远,就掉落在花生地里。

我拾起这只蝉,全身灰褐色,不如夏天时的黑亮。动作也明显迟缓了,有点老态龙钟之感,全然没有了夏天灵巧的模样。我轻轻地把它放在花生叶上,继续去摘花生了。不会儿,那只秋蝉又兀自继续歌唱起来,它全然不顾我们的感受,唱得那样没心没肺。

也许这只蝉,刚刚告别夏天的树枝,掉落在秋天的田野上,但它对生命的热爱没有一丝的停留,趁冬天还未来临,趁还有一口气,就继续唱下去。虽没有夏天的高亢,却更多是对生命的热爱和不舍。

是的,它们经历了黑暗中的蛰伏,经历了夏天温暖阳光的普照,经历了风雨和雷电,看够了夏天迤逦的风光,在醉人的秋光山色中,能浅吟低唱,能徘徊歌舞,这一生也是值得了。

柳永有一句描写秋蝉的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我想那只是词人个人的心绪。他怎么可能洞悉秋蝉的真实心境呢?只有秋蝉自己最知道时光的宝贵,值得珍惜:哪怕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仍然要歌唱。我因爱这世界而放声歌唱,因为,再不疯狂再不歌唱,就真的老了。秋蝉的歌声告诉世界,不管结局怎样,能看到光明就很美好,每时刻都是宝贵的,哪怕能多停留一秒也是好的。

生命也许原本就很短暂,远不如四季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但是生命却可以丰富多彩,远比四季交替更加精彩。即使是一只秋蝉,也要,也要拼尽全力去歌唱。

请一定在夏天回到故乡

文/杨不易

一个盛大的故乡,才能让我们爱得不知所措,在贫瘠中的张望,只会变得更加忧伤。六月的最后一天,我回到杨桥,像重新回到十八年前,在繁茂的盛夏里沉醉不醒。

是的,很长一段时间,在我的脑海里,杨桥越来越贫瘠越来越荒凉,像一片被遗弃的废墟。从十九岁那年离开杨桥后,我都只在冬天回去,春节,短暂地呆上几天,又匆忙离去。冬天的杨桥是沉寂而萧瑟的。稻子早已收割,水田里只残留着正在腐烂的禾茬,寒风掠过,连一只水爬虫的踪迹都看不见;麦苗还很浅,到处是裸露的红土;树们的叶子都跌落了,光秃秃地立在风中,像无家可归的孤独老人……

其实,春节期间的杨桥,是一年中最热闹的。那些外出打工的人们,或者坐长途汽车,或者开着新买的小车,都千辛万苦地长途跋涉回来了。他们衣着光鲜,叼着香烟拎着好酒,在亲友间串门,高谈阔论。他们踏着路边的枯草,目不斜视地走过,彼此热烈而陌生。塑料袋和空酒瓶遍布杨桥的每个角落,小车飞驰,大马路上尘土飞扬,一些满面风霜的老人走在路边,尘土将他们的身影遮掩……这样虚假繁荣的热闹,让我们忽略了杨桥作为一个村庄的本来面目,忽略了那些悄然生长的庄稼和草木。杨桥,成了一个人心和草木都荒芜的村庄,让我无所适从,满腹幽怨。

因此,在六月的最后一天,穿过正午的暴烈阳光回到杨桥时,我完全惊呆了,这是一个好多年没有见过的杨桥。我如同遭遇一个从不认识却惊艳的女子,一见钟情,或者旧情复燃。公路旁边密密匝匝的树木,披着丰厚的绿枝翠叶,夹道迎接我的归来。站在路边,一眼望去都是绿油油的水稻,衰败的水田都不见了踪影。水稻正在扬花,是她们最多情而多姿的美好时节,每一次的随风轻扬,都让人心动。而层层梯田的田埂上,低矮的桑树也挺拔而立。

丰硕的果实,更能让人心生过于满足的慌乱。父亲种在屋旁的葡萄,肆意地爬到房顶,压垮用大竹杆搭起的架子,乌黑圆润的葡萄突破密实叶子的遮掩,一串串张扬地挂在那里;屋旁自留地的数株梨树,也挂着累累的果实,随手即可摘下来大啖;孩子们拎着棍子去摘李子,兴奋的尖叫此起彼伏;入夜,坐在院子里,听蛙声四起,看满天繁星,像重回到童年……

这些没有节制的描绘和赞叹,显得我像一个势利的孩子。难道因为冬天的贫瘠就嫌弃故乡,因为夏天的丰盛却意乱情迷?

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我只是在盛夏的美好故乡叹息,为那些远离故土的人们而惋惜。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成群地离开杨桥,去遥远的城市流浪和漂泊。和我一样,他们只在春节时候才千里迢迢回到杨桥,满眼看到的,都是贫瘠和荒凉。在外流浪的日子里,故乡的面目原本越来越模糊,偶尔回来一次,却只看到贫瘠和荒凉,甚至垃圾遍野、满目疮夷。这样的印象,使人们在心目中越来越刻意淡忘故乡,甚至羞于提起,不愿意再回到那里。乡村成了我们心头的一道伤口。

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夏天的故乡,让我们重拾对乡村的美好记忆,重新燃起对她的热爱。在外漂泊的人们,相信我,夏天回到故乡,是治愈痛惜故土的暗伤的良药。

夏天的四门村

文/葛逸凡

一放暑假,爸爸就迫不及待地带我去了他向我描述了很多次的“世外桃源”——洛门镇四门村。爸爸的小学女教师还住在那里。我在四门村游玩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给我的童年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清晨,山峦还披着一层乳白的薄雾,忽远忽近的公鸡啼叫声就把我的耳朵叫醒,爸爸说醒了就早起,乡村的早晨最美了。果然,走出院子,一阵泥土夹杂青草的气息扑面而来,大片大片的玉米地郁郁葱葱,玉米地边上种着卷心菜,大朵大朵的卷心菜衬着高高绿绿的玉米熠熠闪光。

最让人欣喜的是不远处还有一条小河,河水很干净,河边上一些颜色深紫、将开未开的花朵不时飘来淡淡的清香,几只黄牛悠闲地在河边吃草,刚升起的太阳黄黄亮亮,照在黄牛的脊背上,像一幅油画。爸爸牵我在河边散步,讲着他小时候如何光着身子在河水中游泳、捞小鱼的故事,现在河水小了,但还是很干净,我和爸爸脱了鞋踩进河里,河水凉凉的,河底的细沙很软,会从脚趾缝里钻出来,痒得我咯咯直笑。我和爸爸一直沿着河水往上游走,凹凸不平的河滩、冷不丁会遇见几只小青蛙,爸爸身手敏捷地从水中一捞,一只小青蛙就被捞了上来,小青蛙紧张得肚子一鼓一鼓,眼里充满了恐惧,我赶紧要爸爸放掉小青蛙,因为我想起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我和爸爸从清晨玩到晌午,欣赏着田野、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偶尔爸爸还摘几枝柔软的柳条,采些五颜六色的野花给我编一个花环戴在我头上,不但漂亮而且可以遮阳,有点累的时候,高大的柳树下有几块大石头,我和爸爸坐在一块又平又大的石头上面,我靠着爸爸宽大的背,听河水哗哗地流淌,还会有黄牛的哞叫声传来,我陶醉在这安静的田园里,爸爸在发呆,也许又在回忆童年。

回到爸爸的教师家里,刚煮好的玉米棒摆在桌上,浓浓的玉米香味扑鼻而来,啊,我已经垂涎三尺了。

我热爱乡村生活,更爱夏天的四门村!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