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牛杂里的幸福

作者: 刘妍2020年11月13日美文阅读

有位老友多次表示,练书法,他只练一个字“福”。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而后发展至在古碑古帖中寻找各种“福”字。朋友们望着他家几十平方米书房中,张贴的是各种大大小小、形态字体各异的“福”,几乎就是一道亮瞎眼的风景线。中华民族对于“福”字的情有独钟,那是深入骨髓的。中国红的宣纸上,尽情肆意地泼墨挥毫,写的不仅是字,更是心中对五味杂陈人生的理解,是心中对美好生活的不倦向往追求。

伴随着《军港之夜》的优美旋律,我出生在美丽的海港城市湛江。椰林树影、水清沙幼,在温暖舒适宜人安逸的环境中度过了童年、青少年。高中毕业后到了广州求学,心心念念的全是家乡的美食。生蚝、海鲜、白斩鸡、牛杂……魂牵梦绕。

家乡的味道是浓浓的乡愁,不经意间跃上心尖,伴随着淡淡的伤感

每年寒暑假,我回到曾经熟悉的海滨城市时,却发现对她都是陌生的,因为她总在变,变得越来越美,变得我每次都认不出来。唯有一样没变,就是牛杂的味道。

每次回湛江,我总喜欢和同学邀约,排排坐在霞山湛新市场的牛杂大排档,狼吞虎咽地大嚼牛杂,操着一口熟悉的乡音,儿时的亲密无间瞬间重返,唤醒味蕾中久违的细胞,分享着这些年大伙成长中的所思所想、酸甜苦辣,眼中闪烁着幸福的泪花。

说起牛杂,有段充满魔幻色彩的牛兄弟传说。湛江湖光岩一带,很久很久以前是没有湖的,住着几十户人家,男耕女织,逍遥安定。某天晚上,白牛从天而降,无知村民擒之杀之食之。白牛不是普通的耕牛,而是天宫下凡的神牛。当晚,天崩地裂,村庄沦陷,被湖水淹没,形成了如今的湖光岩。善良的老妪深知为报应,于是取来牛杂,加入各种药材、配料以瓦缸炖煮,寓意药疗白牛元神,祈祷苍生平安。老妪制作牛杂的做法从此在当地广为流传,世代口耳相传的。

新鲜的牛杂、珍贵的药材、上乘的刀工,配上秘制的酱料,小小炭炉慢火熬制,客人边咀嚼边感受药材飘香。同学黄勇是这里的常客,与众不同的是他最爱这里的劲辣级的辣椒酱。一勺一勺的辣椒酱,似乎不是来品尝美味牛杂的,而是专程冲着辣椒酱来的。富态的女老板笑嘻嘻地说,喜欢就好,多吃多吃。牛肚、牛百叶、牛肠、牛肺、牛筋……让人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回味无穷。看着腰间挂着个轮胎的老同学,我不忘调侃一番,吃货一枚。

在广州打拼10多年,儿时的玩伴个个都成家立业了,但湛新市场的牛杂聚会从未中止过。站在天河城后的牛杂店前,望着远处高耸入云的小蛮腰,我时不时过过嘴瘾来碗牛杂,无论如何,始终找不回湛江牛杂的感觉,即便门面装潢再好,宣传攻势再凶猛。常言道,酒是故乡醇,在我心中,牛杂是故乡的好。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