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哪里来

作者: 董俊2020年12月25日心情文章

新春佳节,亲朋好友相聚少不了相互聊聊各自的境况,内容多为家庭、孩子、工作和收入,却鲜少谈及家族历史。偶然听到长辈讲到一鳞半爪不由兴趣盎然。原来自己生命的源头,竟然在千山万水之外,在未曾到过的陌生城市。我从哪里来?何处才是家的根?这个千百年来的话题,在传统春节团圆时刻暮然苏醒,于爆竹声中让人静思。浮躁的年代需要心灵的安抚,除了创业打拼,我们还需要比名利更重要的追求。比如听长辈复原生活足迹中的深深浅浅,讲述先辈奋斗历程的点点滴滴,回忆人情冷暖的坎坎坷坷,家国情怀背景下的悲欢离合。这让我对自己家族的来源产生了一种想要了解的焦渴,我想寻找我的故乡,查访我故乡的亲人。

正如余秋雨先生说的“我们生活在自己非常熟悉的家里,甚至已经成了家长,却未必知道这个家的来历”。这个疑问,随着祖父祖母的辞世也成了不解之谜。因儿时由祖父祖母照看过,我的记忆中还有些许模糊的碎片。春节期间,我郑重其事地询问父亲好几次,试图将碎片进行拼图,复原家族历史的真相,但父亲却也知之甚少给不了什么答案,只知道我们的祖籍地在遥远的宁波,兵荒马乱的年代祖父祖母随着逃难的人一路南下迁徙来到湖南。在湘南一隅落地生根发叶,从此,整个家族就再未回过宁波,至今已有七十余年。

祖父约生于一个世纪前,正是清王朝被推翻的时候。家里以做豆腐卖豆腐为生,虽谈不上富裕,却也足以温饱,在那样的年代也不至于挨饿。祖父自小在江苏南京做学徒学机修和驾驶,这在当时是个非常洋气的行当,祖父做得很好,后来居然还有了自己的汽车。祖母是南京人,家族在当地还是小有名气的富商,经营着好几家茶馆,祖母是地道的富家小姐。祖父祖母的相识便是在祖母家的茶馆,听曲喝茶乃当时城里人的一大快事。记忆中,祖父总笑说他一眼就相中了我的祖母,温文尔雅,大家闺秀。怕祖母看不上他,便日日兜里放着好多个铜板,偶尔也用汽车螺丝钉零件凑数,光顾祖母家的茶馆,在茶馆“哐当哐当”地踱步。每每说到此,祖母总会羞涩地冲祖父笑笑,那个时代爱情的浪漫大概就是这样了。然而他们的相爱却没有遇上一个祥和安定的环境,日寇侵华烧杀掳虐、兵荒马乱、民生凋敝,国家内忧外患,金陵已容不下一处可以放置爱情和家庭的地方,祖母毅然随祖父逃离史书中月色清寒的古都南京,往南来到了长沙,后又辗转到了郴州,最后在耒阳停下了脚步并在这里度过了一生中最后的时光。

尽管在耒阳扎了根,可祖父祖母始终保持着江浙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精致讲究,不吃辣。我自小吃着祖母烹饪的美食,怕辣,好甜,至今我吃辣椒还不能称是纯正的湖南人。记忆中,年少时,除夕夜的家宴上总少不了自家做的美味蛋饺,这是一年才能吃得上一回的美味,每年春节前祖母就围炉一个一个地煎制留待家人享用。祖父给我的印象最深的就是衬衣的假领。祖父有好多个换洗着穿,即便冬天天气寒冷,衣物包裹的多,祖父也不忘穿戴好假领,如此,瞬间人就精神很多,即使年过七旬后,祖父的习惯依旧。祖母一生,就为祖父和七个孩子们活着,日夜操劳家务,家里的大事全由祖父做主,她甘当祖父背后的那个小女人,记忆中祖母没有别的讲究,倒是每日必用篦梳把发髻梳得油光发亮一丝不乱。

祖父祖母共养育儿女七人,因工作和婚姻的关系散居在天南海北,祖父祖母还在的时候,无论在哪里的子女都从四面八方赶回耒阳给老人拜年,一大家子其乐融融,颇有大家庭大团圆的热闹气氛,是孩童时期的我最为期盼的时刻。祖父在世时也曾想过带我们回老家回故乡看看,可惜一直未能成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祖父祖母先后辞世,回故乡这个愿望再也没能实现了。有人总盼着归乡,有人常盼着离乡,归乡是去寻找自己的故乡,离乡是为了子女创造另一个故乡。在漂泊与漂泊之间,祖父祖母给了我们一个家。令人唏嘘的是,在祖父祖母走了以后父亲家族中兄弟姊妹的来往就少了很多,特别到了我这一辈,兄弟姊妹情谊都显得生分了许多,互不知晓近况,平时也疏于联络,最多就是春节时父母亲就近给姑伯拜年时聊些家常。大家都有日子越来越好但过年氛围却今不如昔的感慨,因为祖父一走家族没了主心骨,也就没了凝聚力,没有凝聚力就没有了我所期盼的家族大团圆。

一家如此一国也亦然,我的家族史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有国才有家,有了国家才有了一切的可能,没有强大的国家、没有主心骨的领导和凝聚力,任何家庭团圆的愿景都是奢望。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