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坛里的野菊花

作者: 何济民2021年01月10日写景美文

我喜欢菊花,但我从未种过菊花。假若你在生活中没有种过菊,而你又爱上了菊花,那么,你可以到野外的山坡或田间地头去赏赏野菊花。

在办公室外的整个花坛里,栽种的全是红梽木。也许是人为踩踏的原因,在花坛的中间及另一端靠边缘的地方出现了两块簸箕一样大小的空地。平时,你在办公室和花坛之间的走廊上来来去去,你可能不会注意花坛里的变化,红梽木花即使开着的时候,它也不会特别惹人注意,因为它太细小了。

某一天的上午,大概在农历十月下旬,天气格外晴朗。我隔着走廊的护栏倒剩下的茶水,无意中看到了花坛里的两块小空地竟开着艳丽的野菊花,金黄金黄的,煞是好看。在大雪节气快要到来的寒冬季节,在校园里我们很难看到其他花的影子,两小丛开放的野菊花,无疑给看到它的行人带来了惊喜 ——美的发现,往往就在某个瞬间,而你的心灵也在此刻被那充满无限生机的美一下就占据了,你的情绪你的精神都因为这突然发现的美而变得格外振奋激昂,这不是平凡生活中的美和收获吗?真的,生活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庸常。

按理说,在这个季节,我必须要走出校园才能看到我喜欢的野菊花,可是,这花坛里的野菊花却能天天把它的美呈现在我的眼前,让我的生活充满画意诗趣,我得感谢谁呢?其实,这花坛里开着的野菊花是自生自长的,要说感谢谁,我得感谢这野菊花。它凭借自己强大的生命力,不屈不挠地生长着,并向行人自信地展示着它独特的美。单凭这一点,野菊花就俘虏我的心,赢得了我对它的偏爱——它的野性之美,它的耐寒之性,它的坚忍之志,已让我心动钦佩不已。至于它的色彩形态,它那沁人心脾的异香,确实也值得我不吝去夸赞,但是,我更看重野菊花的精神性灵之美。

野菊花就着山坡、路边和田岸的地势随意生长,你不得不佩服它生命中的随遇而安,它品质中的谦卑不亢,它性情中的随缘自适。野菊花的这些特点让我想到了那个屡屡被贬的苏东坡。

因为各种原因,苏东坡的人生几乎是在贬谪中度过的,湖州、黄州、杭州、 惠州、儋州等地都留下了他因被贬而留下的足迹。那个遥远年代的黄州、惠州和儋州都是蛮荒之地,生活环境到底有多恶劣,我们可想而知。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花很长时间去适用当地的风土民俗。但是,他没有怨尤人生,相反,他以顽强不屈的意志同不公的命运抗争。他备受生命屈辱,屡经人生忧患,饱尝生活艰辛,但他最终走出了泥泞不堪的贬谪长路,迎来了人生的胜利和光明。

苏东坡以自嘲的口吻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道:“身似不系之舟,心如已灰之木。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东坡的人生命运是多舛的,但他在文学艺术上的巨大成就又是当世之人无与伦比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论及人生的豁达乐观,世上有几人能与苏东坡相提并论?

野菊花不论身处何地,它都能恣意野蛮地生长。在它生长的过程中,谁也没有为它除过草,浇过水,施过肥,修过枝,理过叶,但它却能活出自己的独特风采,它的野性活力迸发,足以让桃李、牡丹一类的花朵甘拜下风。论才情逸趣,苏东坡是一个旷世罕见的文人,他一生被贬四方,酷似野菊花那种不择泥土的随性生长。他一生的文学光华又恰似野菊花的鲜艳芬芳。野菊花的生命力要用它的美丽芬芳来证明,你要了解的苏东坡的韧性和才华,只要去读读他写下的大量诗文就可以了,因为他的所有作品的背后都联系着很多能震撼你我心灵的感人故事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陶渊明只爱菊花,其中的原因应该不难探究。菊,花中隐逸者也。陶渊明被称为“田园诗人之鼻祖,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潜能获得如此高的美誉,是与他的高洁志趣和卓越才华分不开的。

陶渊明在彭泽令的任上只做了八十三天,就挂冠而去,并留下一篇传世名文《归去来兮辞》,尔后彻底归隐园田,其与黑暗官场决绝的态度可见一斑。陶渊明的高尚人格令无数后人钦佩敬仰,他为士林学人竖立了一座无比崇高的精神丰碑,单就这一点来说,陶渊明就已经不朽了,而那个大染缸里的彭泽令职位对他来说又算得了什么?

陶渊明与官场彻底决裂后,就实实在在地过上了他的隐逸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隐居生活是清苦的,但又是十分惬意愉悦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官场的污浊之气怎能与山林的清新之气相比?在官场,他无法按自己的意志去言说行事。在田园,他却可以南山种豆,东篱采菊,这样的生活是自由闲适的,这是“羁鸟池鱼”无法想象的,陶渊明怎么会把自己的高洁志趣降低到“羁鸟池鱼”那样的层次呢?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陶渊明是醉卧山林的高洁隐士,看起来他是一个独来独往的人,其实,陶渊明的知音千千万万,他的士林品节早已融入了中华优秀文化的高贵血脉,并滋养了一代代傲岸不屈的士子学人的干涸心田。陶渊明那种不与蝇营狗苟之辈同流合污的崇高气节就像野菊花开放后散发出的缕缕幽香,它弥漫在中华大地上,并充塞在无数刚正不阿的高士的心中。

“秋菊能熬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正因为菊花有傲霜耐寒的坚忍精神,重重风霜也不能摧折其枝叶花朵于万一。菊花的花期是非常长的,菊花一旦开放,它就会在风霜寒气中默默向行人呈现它的大美,散发它的幽幽清香。那些在逆境中顽强挺立的贫寒之士从菊花这种不畏苦寒的坚贞品性中吸取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他们在千难万险中仿佛看到了一朵朵菊花在风霜中怒放。他们看到了希望和光明,心中增添了无尽的信心,他们最终度过了无数劫难,昂首挺胸走向了人生的春天,他们就是重重风霜中独立不移坚忍不屈的野菊花。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无论是菊花,还是野菊花,他们都有着鲜明的独特个性——宁愿孤独以守其志,也不愿降格随俗;宁愿默默无闻,赍志以没,也不愿委身污尘浊流之中。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无数的文人雅士爱菊赏菊,视菊花为花中珍品,个中原因大概就在这里吧。

既然野菊花已在这个普通的花坛里扎下了根,那么,任何外来的破坏力量都是无法彻底戕害它的身体的,它那顽强抗争的不屈意志也是无法摧残的。

这花坛里的野菊花在每年的寒秋季节都会开放,就算严寒的冬天到了,它那无比美丽的小花朵也是不会马上消失的。在我天天与它见面的平凡日子里,我从它身上看到了一种希望,一种力量,我的平凡生活中也就有了一种美丽的色彩,一种无法形容的生机。

我站在走廊上,隔着护栏,凝视着花坛里的野菊花,要与它对话:“野菊花,有你的日子真好,我拿什么来感谢你呢?”野菊花似乎默然不应,但它却对我笑脸相迎。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