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人的腊八饭

作者: 郭枫仪2021年04月01日心情文章

腊八,顾名思义,就是腊月初八。在我国,许多地方把腊八也称为节日,它起源于古时的祭祀。古人为了祈盼风调雨顺,祈求五谷丰登,一年中的春夏秋冬都有各自的祭祀仪式,冬祭在十二月,古人们猎取禽兽祭祀祖宗和神灵。因此,后来便将“猎祭”称为“腊祭”,十二月也就顺理成章地被叫做“腊月”。

在韩城,民间非常重视腊八节,这不仅因为腊八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令,还是年节的发号令。腊八节一过,年仿佛变成了一个猴急的孩子,迈着急匆匆的脚步扑面而来,所以,民间有句俗语,叫“吃了腊八饭,赶紧把年办!”

说起来挺简单的腊八饭,做起来却并不简单,它主要难在熬粥上。腊八饭常常是由家中最年长的主妇亲手操作出来的。从前一天晚上开始,她们就开始煮各种各样的豆子,韩城人把这个过程称为“浸豆子”,先是一阵急火,待锅里的豆子上下翻飞,就改成慢火,通过不断添水和持续加温的过程,用时间打磨出一道黑里透红的粥汤。

面是第二天一大早和出来的。同许许多多匆匆而过的日子不同,腊八粥的面条和得较为硬朗,反复揉搓,最后擀成细溜溜的长面,再抛进锅中,让它们与粥合而为一。通常情况下,腊八饭里还有花生米、核桃、葡萄干、毛栗子、红薯等,讲究的人家,更会在粥中加进百合、枸杞等。这些东西不像豆子,不经熬煮,一般都在临近开饭前才添加进去。

过去,韩城人把吃腊八饭看得特别重要。做好的饭先要祭祀天地间各路神灵和列祖列宗,还要人者有份,家禽等同。给家里的鸡鸭猫狗、骡马牛羊分食,甚至还要在门前和院中的树木根部也放上一些,以表示对动物的爱护和彼此之间的和谐,希望来年五谷丰登,家禽兴旺。

腊八节离传统意义上的“小年”仅剩十多天,时值隆冬,天寒地冻,食物便于保存。在韩城,过去的人们还要为常年外出的人留一份。他们知道,外出的亲人们正行走在通往回家的路上,最迟也会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返回家园。守在家中的亲人们,用一碗腊八饭寄托着团聚,传递着年年有余的美好祝愿。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