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柳条节

作者: 王忠范2021年04月10日美文阅读

这日,阳光充足,我便陪诗人朋友坐火车又换乘汽车,回到大兴安岭下已是柳树满村的乡间老家。这次回来是要跟乡亲们一起栽柳种春,欢度柳条节。

柳条节,唯家乡独有,是乡亲们喜爱的节日。上世纪70年代末,一位省城老干部退休后就和老伴儿到我们村定居,他一肚子学问,说话轻声慢语,像个老学究。大家敬重他,大人小孩都称他杜老先生。设立乡间柳条节栽柳种春,就是杜老先生倡议的,如今已经40年了。

那时候,农闲无事时,杜老先生会给大家讲“五柳先生”陶渊明、柳州刺史柳宗元和留有“欧公柳”的欧阳修等历代诗人爱柳、咏柳、植柳的故事。他常晃着脑袋背诵“天欲做春无去处,只堆浓绿柳梢头”等古诗句。尽管村里人文化水平不高,但都听得津津有味,对柳树更生出无限喜爱。柳的生命力顽强,好栽好活,生得旺盛,与大自然相依共生。大兴安岭的树木林林总总无边无际,但每到春天,柳的枝条总是最先早早生出鹅黄嫩芽,是第一个报春的使者。人们喜柳爱柳,先是在门前房后栽柳种春,接着在山坡上、小河边栽柳育林,一连数年,坚持栽植。柳树掩映村庄,村外片片柳林密密层层,农业生态环境好了,柳编业也兴旺了,可杜老先生78岁那年离开了大家。村里人流着泪把他安葬在柳林中,让他心爱的柳树日日夜夜陪伴他。

大兴安岭的春天,就像作家迟子建说的那样:“是一点一点地化开的。”冰雪融化了,风暖了,河开了,柳绿了,家乡的男女老少就开始栽柳种春了。我回到家乡,先跟年轻时的几位伙伴去祭拜杜老先生,然后参加栽柳种树活动。阳光里、春风中,拿来用柳枝截剪的柳苗,按画好的行距、株距,栽下一棵棵柳苗,转眼间就排列成美丽的图案,满地都是鲜嫩的生机和灵气,让人顿觉春意盎然。看我像以前那样能干会干,村里的老三爷笑开了满脸的皱纹:“农家的后代都有一手好活呀。”栽植风景林是费工费劲的,大家都认真、细心。挥镐抡锹挖出一个个大一点的树坑,放进去几把浮土,再栽下带一团根泥的柳树苗,接着培土、放农家肥、浇水和封坑。棵棵幼苗,点点春色,装扮着乡村、生长着希望。

柳条节这天,太阳好像一下子就跃上了山尖,整个山乡都沐浴在金色的霞光里。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柳林旁,谁都是满面春风的样子。老人们手拿柳条,笑眯眯地相互轻轻抽打,意思是春柳去尘无病免灾;孩子们吹响了柳哨嘟嘟嗒嗒,蹦蹦跳跳地追赶欢玩,像撒欢儿的梅花鹿跑进春天的童话;青年男女头戴用柳枝编织的花环,三五结伙,忽对歌抒情,忽相比腕力,他们的激情使这里的春天更活跃美丽。鼓手是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他站在彩旗下,亮开嗓门,唱起祝词:

雪化了,柳绿了,

群鸟驾云歌唱了

风暖了,水亮了

梦中的春天来到了

……

唱完祝词,老人抡起系着红绸的鼓槌儿,欢快地擂响大红鼓。鼓声高亢、激越、豪迈,有节奏,有花点,咚咚锵锵,轻轻重重,震响了大岭和乡民的心灵。人们伴随鼓声,在柳林旁或起舞,或高歌……欢欢喜喜,热热闹闹,真的是一派沸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笑靥,仿佛柳林刮来的春光全都铺进了心里。

中午是盛大的野餐。各家各户把带来的干粮、熟食、饮料、酒水摆在一起,大家相互品尝,欢声笑语,喜气洋洋。同行的诗人钟鸣被这场景感染,当场赋诗一首:

节日祥云近,狂欢在柳林。

山乡风景好,何处不争春。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