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酒

作者: 高亚东2021年04月11日生活随笔

据《战国策》上记载:“昔者,帝女(指禹帝的女人)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于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说酒是古代一个叫仪狄的人最先造出来的。

仪狄是距今四五千年前三皇五帝之一夏禹的部下,当时仪狄通过自然发酵酿成了浊酒,于是献给了禹,禹品尝后感觉味道很好,表扬了他。过了一段日子,禹认为仪狄所造之酒虽好,却容易使人酒后乱性丧德,从此拒绝仪狄再给他献酒,并渐渐疏远了他。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关于酒的起源说。《战国策》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官方造酒说。

又相传,酒是河南汝阳一个叫杜康的人所造,杜康字仲宁,相传是康家卫人,善造酒。在《直隶汝州全志》书里讲述了杜康造酒的过程。这属于造酒说的民间版本。后来晋朝人江统在《酒诰》里说:“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余空桑。本出于此,不由奇方。”说明了杜康造酒,是不经意间把饭倒进了桑树洞中,自然发酵而成酒,并没有什么奇异的方法。

尽管“酒”这个名词于中国文化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比如三国时期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唐朝诗人王瀚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杜牧的“牧童遥指杏花村”……然而,我们当代人所饮的白酒却是滥觞于八百年前的宋代,从元代才开始逐渐推广开来。也就是说,在元代以前,汉唐人所饮之酒属天然发酵酒,其酒精度数不会很高,类似于当今西安的稠酒。葡萄酒源自西域,在唐代比较盛行,到了宋代不知何故销声匿迹了。

白酒在元代称烧酒,也就是蒸馏酒。烧酒的出现,才使酒的本身有了划时代的革命,酒的度数也大大地提高了。小说《水浒传》中说到武都头一口气连饮十八碗“三碗不过岗”的白酒,是以明朝人的世界看宋朝,施耐庵生活在明万历年间,距北宋四百多年之遥,老施也许并不知道北宋人喝的也不过是稠酒一样度数的酒,除非武都头没有酒量,何以十八碗“醪糟”就能撂倒大英雄?

当代许多上好的酒大都源自明、清两代。现代的名酒如茅台、习酒、董酒、郎酒、泸州老窖、水井坊、五粮液、汾酒等大都是从明清时期传承下来的。

酿酒有个技术问题。现在出厂的酒是这样形成的:一是基础酒,又叫主体酒;二是带酒,增香增味的酒;三是搭酒,搭配的酒。存贮期时间长的酒叫老酒,老酒一般具有醇厚、绵甜、陈味好的特点,典型性强,风格突出,而存贮期短的酒往往具有香气浓郁,但口味糙辣、苦涩。也就是说,在勾兑过程中,如新酒过多,酒质辛辣不醇和,进口放香虽好但不持久;若老酒过多,会使酒放香弱,喝起来味淡。

品酒师老王还告诉我 “酒有三品,一品色,二品香,三品味。”所谓品色,指举杯对光,白纸作底,用肉眼观察酒的色调、透明度等外观印象,如果酒色发暗或色泽过深、失光浑浊都是缺点,而发酵时间或贮存时间长,使酒带有极微的黄色是正常的;所谓品香,就是主体香突出,其方法为离鼻一定距离初闻,用左手扇风继续嗅闻,将酒杯接近鼻孔细闻,嗅闻时一定要先呼气再对酒吸气,一杯酒最多嗅闻三次;所谓品味,是通过舌头来品,白酒的基本口味有甜、酸、苦、辣、涩、咸等。开始先含少量酒,沾满全舌,咽下,然后用热舌使酒气随呼吸从鼻孔喷出,看酒是否刺鼻和香气浓淡,一般讲,甜辣在舌尖,苦在舌根,酸在舌边,咸在舌尖和舌边,而涩味可移动舌面,使之与上下口腔摩擦品出。

品酒师老王说他每次品酒前十五天,就不吃任何辛辣食物,以保证每次勾兑酒在味觉上保持感觉。所以说,酒是必须要勾兑了才喝起来好喝的。高粱酒浓香,玉米酒绵甜,大米酒净爽,小麦酒劲冲,老酒醇厚,新酒浓郁。好酒与差酒勾兑,会使差酒变好,所谓差,是由于某种微量成分偏多或偏少,当与好酒勾兑后,成分得到补充或稀释,使微量成分协调平衡,就变成口感好的酒了。差酒与差酒勾兑,也能使两者都变为好酒,一种差酒含的某种微量成分偏多,使酒感不快,而另一种差酒恰好某种微量成分又偏少,也使酒感不快,两者勾兑,得以补充,口感就变好了。

酒是如此,生活中做夫妻也是要互相取长补短的,两个刚烈性格的人碰到一起迟早会头破血流的,两个阴柔之美的人粘在一起也会使生活索然寡味的。

在一起工作的同事,更需要像勾兑酒一样互相配合,互相谦让,和谐相处,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才会像一杯上好的佳酿一样品味持久、绵长、浓郁而芳香……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