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的文章

2021年04月15日好文章

怀念母亲

文/日-月-王-点

我想母亲了。

午饭后,独自驾车二十多公里来到母亲的墓前。两棵松树已经长高了,新嫩的草儿顽强地露出细微的叶片,大雁高高地飞过天空,冬日暖阳覆盖着静谧的山坡。我又来到了母亲的身旁。

母亲离开我已经有十六个年头了,如果在世的话,母亲已经是六十八岁的老人了。六十八岁的母亲会是什么样子呢?这几天,我总是不停地想像着六十八岁母亲的模样。

或许母亲有点耳背,我会俯在母亲的耳旁说说话,然后母子相对一笑;或许母亲会唠叨,一遍又一遍重复着早已听腻的老故事,我会静静地蹲守在母亲的身旁,天真地问:“是真的吗?”;或许母亲的腿脚不灵活了,我会搀扶着母亲到公园,到湖边散散步,看看我们的城市多么美。可我做不到了,永远也做不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

母亲是典型的农家妇女,识字少,话语不多,父亲去世的早,三十多岁就守寡的母亲,默默地承受着常人难以想像的重担,艰难地把我抚养长大。母亲常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孩子,好好学习,争口气,将来干大事”。淳朴的话语中蕴藏着多么挚切的情感和期盼!

始终没有忘记村书记通知母亲到镇邮局取我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一向沉默寡言的母亲扔掉扁担,像年轻人一样跳了起来,紧紧握着村书记的手,不停的问:“是真的?”老书记的眼眶也湿润了,说:“是真的,我们村第一个跳出农门的就是你儿子。”那时,我看到母亲沧桑的脸上挂满喜悦的泪水,也是第一次看到母亲流泪。母亲楞了一会,拔腿就往镇上跑,一串串羡慕的目光扑向母亲的背影,母亲跑得飞快。

当天晚饭后,母亲对我说了很多话。我清楚地记得,母亲除了嘱咐我要努力学习外,还极其认真地对我说,孩子,其实我一点都不计较城市还是农村户口,我们靠自己的双手,同样能过上好日子的。我们这个家庭啊,适合找个和你一样从农村上学出去的女孩子,就是农村的女孩子也蛮好的,我们村上就有例子。农村孩子踏实、勤劳、善良,我也放心。当时我对母亲的观念很是惊讶,甚至有点不理解。随口回答说,妈,知道了。我隔壁班级有一个女同学,就是那年奶奶住院时,另一张病床上被刀砍伤的阿姨的女儿,不知道这次高考有没有录取。母亲笑了笑,蛮好的呀。多年以后,才真正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

第一学年暑假回来,沾染了城市气息的我,出现了对母亲的不满,嫌生活费太少,没钱买衣服,不满意母亲的老土和不卫生,看到母亲把掉在灶台上的饭菜捡进碗里,锅台旁飞来飞去的苍蝇就不想吃饭。在虚荣心的驱使下,提出了不要母亲送我去学校,也不要到学校看我,可以省点路费。母亲温和地笑了笑,问我,你那个隔壁班的女同学到哪里上学了,有没有联系?我说,她落榜了,我给她写过信,没有回复。母亲没有言语。母亲送我上车,车子缓缓启动,已经露出花白头发的母亲向我招手的刹那,暗自庆幸母亲没有送我去学校,免得在同学面前难为情。母亲,我亲爱的母亲!你挥动的手一直没有放下,没有放下!你是永远包容我的森林,宽容我的大海,凝望我的启明星。

第二学年结束前一个月,接到邻居的电报,母亲病危。我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家,母亲已经在弥留之际。母亲一次次告诉邻居,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告诉我,怕影响我的学业。母亲在生命的最后,看到我趴在病床边,流着泪嘱咐我,孩子,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根,你是农村的孩子!母亲知道要永远离开我了,心中是怎样的不舍和放不下啊!母亲,你什么时候想到过自己?我亲爱的母亲!泪流满面的我紧紧地抓住母亲的手,使劲地点头,哽咽着说不出话来。母亲安详地闭上双眼。我大声哭喊着“娘,儿记住了,永远不忘,不忘!”可是,母亲已经听不到了,听不到了……

时光荏苒,岁月更迭。母亲,这么多年来,孩儿没有忘记你的谆谆教诲,始终追寻着生命的信念,翻过了一山又一山,跨过了一坎又一坎。母亲,孩儿已经拥有了茂盛的枝叶,撑起了属于自己的绚丽的天空。母亲,你现在好吗?

母亲,好想背着你去逛逛百货大楼,小时候你曾多少次牵着我的手上集市;母亲,好想帮你洗洗澡,小时候你曾多少次千方百计哄我洗澡的情形,我依然记得;母亲,好想听你讲牛郎织女天仙配,嫦娥奔月,小时候我曾多少次在你的故事里进入梦乡;母亲,好想陪你一起看电视,给你说说现代科技、网络故事,小时候你曾耐心地回答我每一个“为什么”;母亲,好想穿你做的布鞋,你还能做吗?

母亲,能听到孩儿的声声呼唤吗?

怀念母亲

文/智者无疆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一周年了。

常常在梦中想起母亲。

在母亲去世的一年中,我们姐弟4人经常在母亲家中陪伴父亲,仿佛一夜间父亲苍老消瘦了许多,更多时候他总是一个人坐着发呆,父亲的身体是很健康的,母亲的离去对父亲的打击太大了,彻底击倒了父亲,以至于一年中住了4次医院。

父亲的脾气不好,我们小时就没少挨过父亲的打,母亲总是拦住暴躁的父亲,让我们躲过了无数次的肉体伤痛,至今我都依稀记得。父亲和母亲他们总有吵不完的架,许多的家事都在他们的争吵中解决了,长大后,我才明白,这是属于他们才懂得的一种生活态度和默契。

我们童年的生活是很艰辛的,母亲带着我们姐弟4人在所谓的农场生活,早出晚归,很是辛苦。而父亲独自一人在油矿工作,总是很忙,几个星期才来一次,以至于现在我们和父亲之间都有一层说不清的隔阂。成人以后。我都常常想起在农场的情景,母亲用她那瘦弱的身体 ,勤劳的双手,靠着父亲永远是57元微薄的工资撑起了这个家,把我们姐弟4人拉扯长大,依次走上了工作岗位。

1989年新疆会战。我轮休回家看望母亲,霎那间,我突然发现母亲老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有了白发,这让我很难过,而母亲却高兴的问这问那,一脸的喜悦,不停地忙碌着。做出了许多我平时爱吃的饭和菜。疼爱的看着我,不断地往我碗里夹菜,嘴里还不停地说着"多吃点、多吃点,”看着母亲满足的神情,我的心里总有一股暖流,母亲爱她的孩子,用她自己的方式。

前几年,母亲的身体已大不如前了,我给母亲卖了一个玉佛挂坠,母亲不停地嗔着我“不会过日子”,可我知道妈妈的内心一定是很高兴的。有一次,我回家去看母亲,母亲正和邻居聊天,小小的玉佛居然让她系上了一根长长的带子,挂在胸前,荡来晃去 ,我的心头一热,母亲一定是向邻居炫耀着:"看,是我二儿子给我买的,” 回想起来,我们为母亲做的太少太少了。我们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在外工作的时间长了,回家常想拥抱母亲,为她抚平丝丝银发,可总也没有……

每年的春节是我们一家最快乐的日子,母亲早早就准备好年夜饭,盼望着儿女回家过年,弟兄们聚在一起和母亲总有说不完的家常话,我常后悔,没有多些时间来陪妈妈,后悔没有静静得听她唠唠叨叨,因为我总是不耐烦的打断母亲的话。

母亲终于没有忍受住病痛的折磨,也许是知道自己的日子不远了。母亲的最后几天是在医院度过的,妈妈对大哥说想要一块墓地,姐姐在病房外偷偷地流着泪,我粗暴的打断他们的谈话,因为我不愿意让母亲离开我们,总觉得这一切离我们太远太远,总觉得母亲能坚强的挺过来,可现实是残酷的,我们失去了心爱的妈妈,我们再也听不到父母温暖的争吵声,父亲再也看不到他相濡以沫的妻子,妈妈带着许多许多的遗憾和未了的心愿 永远的走了。

一年多来,我心里常常空落落的,突然明白了心痛的感觉,总是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幻想有一天母亲忽然会出现在我们面前 。

人间有天堂吗?如果有,母亲一定在天堂的某一个 母亲终于没有忍受住病痛的折磨,也许是知道自己的日地方微笑着用她那慈祥的目光看着我们。

人间一定有天堂,我坚信!

怀念我的母亲

文/顾继万先生

秋天老了,是冬天;母亲走了,是炊烟。

我是一个不孝的游子,母亲走得时候,我没有回去,因为,因为我在实验有一种无法逾越的定势!

在我记忆的相框里,母亲就是相框里的一幅水墨画,抑或是一帧老去的照片,她寂寂地遥远的躲在一朵苍老的浮云下面,静静地守望着远方的我。

在家的时候,母亲在我的记忆中没有特别的印象和特别之处,她和其他的物象一样成了我浑然不知的生存环境和空间,只有当我流浪的时候,她才那样执着地凸显出来,我走得越远,旅途就会被母亲拉得越紧,我会感觉来自母亲的力量。在我的生命中,母亲站在路口呼唤我的情景不断出现,缱绻的呼唤响彻村庄的上空,我的胸口感到生疼,解开上杉,我发现有两个字:回家!我不知道母亲走得时候,口里嘱咐亲友不要告诉我,她又是如何用那一双游离的眼睛搜素着我的身影。

在故乡的天空中,在故乡的大地上,永远飘着化不开的炊烟。我轻轻地呼唤:母亲,我就是你走散的炊烟!

怀念我的军人母亲

文/唐常春

看着花园里还有阳台上瓶瓶罐罐里的树木花草,在展叶、舒枝、开花、结果,我就潸然泪下,仿佛又看到了母亲忙碌的身影。

母亲是军人,1951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军区第四野战军,当时在湖南省荣军学校工作。母亲参军前一直为中共地下党送情报,解放后因她唯一的上线牺牲了,无法证明这一段光荣历史。她能歌善舞,工作认真负责,深受部队领导和同志的喜爱,她把部队保送她上人民大学的指标让给了别人;转业时,她又把好机会让给其他战友,主动要求到偏僻的小小县城来工作。因性格耿直,刚正不阿,遭小人陷害,受尽磨难,但她热爱生活,喜欢种植树木花草,退休后更是爱不释手,乐此不疲。我们成家立业后,她经常在几个儿女家轮流居住,她到哪里,哪里就是鲜花盛开、春意满园,把美丽和绿色带给儿女和朋友们。

母亲在我家住了十年,她不但把家里阳台上的花草整理一新,还把院子里的垃圾场清理得干干净净,使之变成了溢满芳香的花园。开始,院子里总有人随手乱扔垃圾,还有人不守院规豢养鸡鸭,鸡鸭屎随处可见。母亲看不得脏乱的院子环境,就每天收拾院子里的鸡屎鸭粪,清理别人乱扔的垃圾。对乱扔垃圾的场地,她就用锄头修缮,自己掏钱买了竹子和木头打桩,用旧麻袋和绳子把它们围起来,再从外面弄一些泥土,买些小树和花草,薰衣草、夜来香、栀子花、玉兰、水仙、仙人掌、月季、玫瑰、菊花,还有好多我不知名的芳香植物栽在上面,不辞辛苦地进行浇灌和修剪。最后垃圾场绿树成荫,鲜花朵朵,香气馥郁,俨然一道亮丽的风景。

母亲做的这一切,大家看在眼里,都十分感动,并付诸行动;那些乱扔垃圾和掐断花草的人也纷纷参与到维护院子优美环境的行列。

院子里有些人受母亲的影响,也买了花盆在自己家的阳台上种花,母亲就手把手地教她们种花技术,并把自己买的花种免费送给她们。母亲还用仙人掌治好了一个邻居侄儿的腮腺炎。

有人问母亲:“您老那么喜爱树木花草,在家里种点不就行了,何必为美化院子的环境那么辛苦呢,您老到底图个什么呀?”母亲笑着回答:“我从来没想过要图什么,只是觉得人活一世,草木一春,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里对身体不好。我退休了,闲着也是闲着,能为大家做点事感到很开心,大家茶余饭后在院子里一边欣赏花草,一边唠唠家常,是不是蛮舒服呢?”

母亲视树木花草如亲生儿女,培育浇灌它们是她一天最愉快的事。我家住在三楼,母亲给院子里的花草浇水,需要从家里提水,尽管上下楼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中途要歇几次,有时还会摔倒,但她从没说过一句苦与累,十年如一日打点装扮着院子的花园。即使在病重期间,她还不顾我们的劝阻,拖着病体打扫院子的卫生,给花草树木浇水施肥修剪枝叶,临终还念念不忘地叮嘱我们要照顾好花园的一草一木。

怀念母亲

文/杨文花

春节快到了,而我的心却越来越沉重。我知道,我是想母亲了。3年前的腊月母亲不幸离世。母亲啊!您在那里还好吗?天冷了,您的老寒腿还疼吗?串串泪珠化作女儿对您无尽的思念,句句言语化作女儿对您无尽的缅怀。听见别人喊母亲,而我只能在心里默默无声地喊。母亲在,我就有娘家,母亲没了,我就像无根的浮萍四处飘零……

小的时候,只有饿了,困了,才知道回家,未进家门就会喊:母亲,我饿了!然而叫了40多年的母亲突然有一天撒手人寰了,母亲走了。

母亲一辈子勤俭持家,为我操碎了心;她把我抚养大,送我上学,然后参加工作,结婚成家,而我平时忙于工作和小家庭,没能在她老人家生病时好好尽尽孝心。

俗话说:鸭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而我现在却是子欲孝而亲不在了。那高高的凤凰山仿佛听到了我心碎的声音。没了母亲我就没了爱的港湾,就没了最后的驿站,没了娘家了啊!母亲,您知道吗?我多想紧紧拉住您的手说说知心的话呀!母亲啊,知道女儿在想您吗,您能看到女儿的泪水吗?您能感受到女儿无尽的思念吗?母亲,你不知道,你走了之后我就把大山当作自己的娘家!我每天都遥望北方,那是通往你的方向。

母亲,如果真有下辈子,我还愿做您的女儿,我们再续前缘好吗?

怀念母亲

文/晓华

在我的感觉中,母亲始终未曾走远。而现实却又告诉我,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365天了。去年的农历四月初二是一个撕心裂肺、悲痛欲绝的日子,无情病魔夺走了母亲的生命。母亲风风雨雨,一路坎坷,一生艰辛走过了78个春秋,永远地走了。母亲临终前最后一瞬的情景,成了我心中永远的定格画面,始终挥之不去,难以释怀。在母亲逝世一周年之际,为寄托哀思,特撰文拾些点滴怀念母亲。

在母亲走了的这一年里,我经历着巨大的悲痛与怀念,经历着父亲失去老伴、妻子失去婆婆和退休后伴随的不适与牵挂,经历着工作的调动与徘徊,虽然努力坚强地去面对新的生活、面对新的环境、面对新的工作,但是我的心总是空荡荡的,因为我失去了母爱,失去了让我一生都温暖的情感,就象似孤儿一般。这一年,在失去了母亲之后,我才感到了人生的痛楚之极,才感受到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伤之情。这一年,到省城工作后,有许许多多的不适,我时常神情恍惚,如果没有父亲的支持、贤妻的陪伴、亲人的理解,领导同事朋友的帮助,也许我会崩溃的。

母亲出身在普安青山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姐妹4人,母亲排行第3,外公外婆以农耕为业,长年经营石膏小本生意,迫于生计,为求有个照应,就在母亲3岁那年,举家迁居泥堡投靠外婆的外家,从此在泥堡这块土地上繁衍生存。家庭的困窘,导致母亲和大姨、二姨都没有机会上学,只有小姨念过小学三年的书。母亲成年后与父亲结为夫妻,生育我们姐弟4人。母亲聪慧贤淑,心灵手巧,孝敬长辈,与人为善,心地善良,通情达理,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一生非常操劳、非常艰辛,特别是在我小的时候,父亲在外进厂工作,家庭的重担全落在母亲一人肩上,母亲既要照顾体弱多病的外婆、照顾年幼无知的我和姐姐,又要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抢工分,晚上在煤油灯下还要做家务活、缝补衣服、推磨磨面,一年辛辛苦苦下来,粮食不但不够吃,年终结算时还要补口粮钱,日子过得相当的艰难,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70年代末80年中期。在那艰苦的岁月,母亲勤俭持家,节衣缩食,硬把我们姐弟4人一个一个送进学校读书,自己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桌上偶有点肉类油菜,总是夹给我们几姊妹吃,还边夹边说,我不太喜欢吃油菜,只喜欢吃素菜沾辣子水,你们几姊妹多吃一点;上初中后,有一次假期与母亲一道上山挖药材,到了中午吃晌午饭的时候,带去的2个饭团,母亲借口胃不舒服,把她的那个饭团分了一大半加给我吃……这样的事在我未成年之前,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小的时侯是不觉得的,稍大一点我才明白也才明显的感觉到,母亲不是不喜欢吃,也不是胃不舒服,而是省给我和姐弟们吃,从她那长期消瘦暗淡无光的脸上就看出母亲是营养不良。16岁那年,我有幸考上中专到省城读书,每个假期回家的一幕幕,令我终身难忘。一到放假,母亲总是盼我早点回家,班车通过的时候总要到村口看看,直到我归来,一回到家,母亲非常高兴,总是把平时全家舍不吃的好菜好饭做给我吃,每天晚上已经习惯9点左右就要睡觉的母亲,总是和我说有不完的话,到了深夜还没有睡意,这样的情形始终在假期的每一天循环着,直到假期结束。到了临近收假的前一天,母亲带着许多不舍,为我收拾行李,第二天临行前,强忍着临别的泪花,总是左叮右嘱,教我每天一定要吃饱,爱护好身体,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要和同学搞好团结,安心好好学习,学点真本领,以后好为老百姓做事,千万不要挂家……每每想到这些,我的心总是阵阵作疼。就是那段艰苦年代的经历和母亲的默默付出,使我切身感受到了母亲的平凡、无私与伟大,也使我更加坚定对我们伟大祖国母亲的无比热爱和对我们伟大的党的无比忠诚。

母亲不识文化,深奥的道理母亲不懂也不会说,但母亲对我们姐弟4人要求很严格却又朴素简单。小时候,母亲要求我们不要撒谎,不要惹是生非,好好学习,把书念好,姐弟之间要团结互助;工作后,母亲要求我们真诚待人,不要偷奸耍滑,要公道正派,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成家后,母亲要求我们夫妻之间互敬互爱,家庭和睦,要孝敬对方的父母,要教育好子女。母亲的教侮,逐步形成了我们家庭“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孝敬长辈,严教子女,仁爱和谐,正义奉公,尚礼守法,崇智求真”的家风,正是这样的家风伴我一路成长。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在我们姐弟心目中,是那样的高大,那样的慈祥,那样的让我们肃然起敬。母亲这一生为我们姐弟付出的一切,我用蓝天做纸,用大海做墨也写不完母亲对我们姐弟的养育之恩。感谢母亲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一个家,更感谢母亲哺育我50年。

在母亲一周年的忌日,我要对母亲说:母亲,您这一生是那么的辛苦,那么的勤劳,那么的善良,如果没有您的无私奉献,就不会有我们姐弟4人现在的今天。您对全家的付出和对儿女的爱我们做子女的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您在世时,我总觉得自己还算是尽了一点孝心,现在我才真的感觉到欠您的太多太多。如果当时能少一些应酬多挤一些时间回家,多看看您,多和您摆摆家常,也许现在会少一些内疚;如果上天可以让时光倒流,我一定会好好陪陪您,好好伺候您,好好孝顺您。可是,岁月无情,阴阳两隔,一切都变得那么的无奈。纵然我有千万个一定,也只能在心里留下深深的遗憾!母亲,您放心吧!您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们一定会好好照顾父亲,一定会好好生活,一定会遵纪守法,一定会为党和人民好好工作。

母亲,我永远怀念您!

怀念母亲

文/吴妙玲

我的母亲于2016年1月16日病逝,无情的病魔夺走了她的生命。想起遽然过世的母亲,我就泪流满面。

母亲一生善良贤淑,为人处世严洁端正。16岁参加工作,她在商业系统干了一辈子,对工作兢兢业业,对顾客和蔼可亲,打算盘点钱数在当时也是能手,也曾获渭南地区商业系统业务比赛第一名。在家里,母亲勤俭持家,相夫教子。母亲嫁给父亲是外公与我爷订的“娃娃亲”,长大后母亲参加工作,父亲因其他原因回乡,母亲并没有嫌弃父亲,毅然跟父亲结婚。

婚后母亲依旧去上班,父亲在家一边务农一边学医。每次母亲休假,她总是频繁地出入田间地头,她知道自己干活不及邻家媳妇,可她努力地学着干着。母亲老想着,她是农民的妻子,她也一样会下地干活。

记得我上小学二年级的冬天,小舅带我去母亲单位。可见到母亲,我迟迟不叫妈,母亲却一把搂紧我说:“玲瘦了。”晚上,母亲一夜没有合眼在灯下做针线活,早上母亲拿出她缝好的小棉裤对我说:“你棉裤缝里全是虱子,可怜我娃,妈没在你身边……”边说边抹眼泪。小时候我们姐弟三人是在父母亲呵护中长大,尽管在那个艰苦的年代,父母也总是克服困难,让我们吃饱穿暖,也会让我一个女孩子穿着干净的衣服上学。父母的言传身教使我们懂得了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而继承了父亲做事做人的光明磊落,继承了母亲的善良端正。

母亲在50岁退休的第二年,得了脑梗。20多年来,犯病很多次,每次住院回来,都是在父亲精心护理下康复。父亲是乡医,无论白天黑夜,只要母亲身体不舒服,父亲立马就打针治疗,就这样母亲在患病的25年里,躲过一劫又一劫。

去年6月份,母亲感觉身体不适,就在西安交大住院治疗,经检查,母亲患胰腺肿瘤。听到这样的消息,我们傻眼了,像晴天霹雳,最后和主治大夫商量,先保守治疗。母亲住院15天后,我们怀着侥幸的心理回家了,真希望是误诊!

国庆节放假,我把母亲接到家里,带母亲去剪头发,修脚。有天深夜,我睡着了,母亲起来上厕所,歪歪扭扭地还没走到卫生间,小便就顺腿洒在地上。早上我发现地上有水,就问母亲,才知道母亲尿湿了内裤。看着母亲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我没有说一句话,泪水却一下子涌了出来,难过万分,后悔不已。11月,父亲也来住家里,我每天下班回来照顾父母亲饮食起居。家里冷,我们每天就把暖气炉烧得很旺,半夜三更丈夫起来几次看火,生怕炉火灭了,父母受冷。母亲看到我们辛苦,执意要回去。元旦放假,我们便和母亲一块回到老家。亲戚和邻里知道母亲回来,就到家里来看她。母亲坐在轮椅上流着泪,见来人就说:把娃累的,娃还要上班,每天忙个不停。说着说着,已泣不成声。

母亲最后吃得很少,每次看到母亲吃了就吐,喝了也吐,这样受罪,我心里很难过。元月5日,送母亲再次住院,她忍着巨大的疼痛配合医生治疗,后来腹部胀疼难以用药,医生说已无力挽回。抚摸着母亲膨胀得像鼓一样的腹部,心疼与难过刺痛着我的心。我亲眼看着母亲的身体一天天发生恶变,亲眼目睹亲爱的妈妈在承受着难以疼痛的煎熬,心里像刀割一般难受,而在母亲面前却不敢流露半点,我必须坚强,擦掉眼泪,强作欢颜陪母亲说话拉家常。

母亲的病情一天天加重,最后已不能下床走动。在万般无奈中送母亲回老家。母亲回去的第四天,也就是腊月初七下午2时20分,我们可敬可爱的母亲含着依依不舍离开了父亲和我们。

送母亲下葬的那天,是农历腊月十四日。头天晚上,天气格外寒冷,北风呼呼,漫天大雪肆意飞扬,几十年没有过的零下16°气温一股脑儿袭来。十四日黎明前,更是冷风飕飕,大雪纷飞,所有前来送葬的亲朋乡友冒着刺骨寒风,护送母亲的灵柩一步一步走向墓地……

母亲走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她钟爱一生的我的父亲。我最遗憾的事是我们搬进新房了,母亲却没有住过一天,没有享受过一天的暖气房。“子欲养而亲不待!”想念母亲的同时,看着父亲,我想,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会照顾好我的父亲,我一定会让父亲晚年幸福健康快乐!

怀念母亲

文/梁爱敏

母亲走了,尽管用了很好的药,请了很好的大夫,小弟弟夜以继日的为她治疗,全家人进了最大的努力,但是,母亲还是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在她含辛茹苦拉扯的四个儿女面前,在她心爱的小儿子安抚下,母亲留恋地、无奈地、疲惫地合上了双眼。

母亲日常习惯用的月份牌翻到了去年2月11日(农历腊月二十三辞灶),晚饭吃了一个水饺后就开始呕吐,到晚上十点便烦躁不安,弟弟们告知了120救护车,将她送往医院,后又转往青岛市立医院东院区。在以后的54天里,母亲忍受了呕吐、发烧、敝气、水肿、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糖尿病并发症、肾功能衰竭等病痛的折磨,经历了插呼吸机、气管切开、血滤等一系列治疗方法。整个治疗期间母亲非常坚韧和顽强,以惊人的毅力和耐心配合医护人员。但母亲终因年老体衰,无回天之力,一病不起,驾鹤西去。

母亲幼时因家中是八路军秘密联络点,很早接受党的教育,十七岁参加工作,十八岁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青妇队长、妇救会长。曾多次登台演出宣传抗战,动员参军,募捐募粮。曾冒着危险,多次化妆骑小毛驴,到敌人据点驻地乔家村接送情报。曾多次随队伍抬担架到东海支援前线。母亲曾偷偷放开裹着的小脚,到共产党办的学校上学,文化程度相当于高小毕业,练就了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和演讲口才,母亲一生注重文化和学习,直到生命的最后日子,枕边还摆放三份没看完的报纸。

解放初期,因姥姥反对,母亲放弃了随部队南下,便参加了地方工作,曾多次参加工作队,减租减息、粮食统购统销,曾任崔召供销社、南村供销社门市部经理,曾任南村公社、古岘公社妇女主任。曾获得全国妇女联合会、山东省妇女联合会的荣誉称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大跃进期间,母亲在南村供销社任门市部经理,因单位抽调人员到村里参加劳动,母亲一人顶着七间夜间门市部营业,当时的商品价格保留3到4位小数,门市部关门后,母亲数钱累得趴在钱箱子上睡着了。与供销社会计交钱时竟分毫不差,无一疏漏,使领导和同志们非常佩服。

1964年,在南村公社任妇女主任期间,母亲连续两次参加山东省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曾到过诸城县、海阳县。当时小弟弟刚刚2岁,母亲在车站给弟弟喂完奶后,便把弟弟交给父亲,叮嘱了年迈的姥姥和三个正在上小学子女,转身义无反顾的离开我们,投入到外地艰苦紧张的工作中去,从不向党组织提任何条件和困难。

在家里,母亲尊老爱幼、吃苦耐劳。孝敬公婆,帮助小叔小姑,曾动员自己的母亲,将家中唯一的黄牛和部分生产工具,无偿送给父亲的老家,帮助他们劳动致富,提高生活质量。像亲生女儿一样对待养她的姥姥,直到姥姥在我们家以92岁的高龄病逝。由于历史原因,耿直的父亲曾受到错误处分,母亲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定的相信父亲没有错,在生活和精神上帮他排忧解难,减轻思想上的压力,直到平反昭雪,可见母亲的眼光和主见。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母亲起早贪黑,挖野菜、摘树叶,粗粮细作,尽量让我们吃饱穿暖,而自己却饿的站不起来病到在床,姥姥用清水煮了个茄子,母亲吃后才勉强挣扎起来去上班。

文化大革命期间,母亲怕我们荒废学业,把我们管在家里,亲自布置作业,以避免我们停止学业。

我们工作后,母亲将家中最好的被褥让给我们,自己却用旧被褥凑合,小弟考上大学,母亲高兴万分,将家中的自行车买掉凑学费。母亲慷慨地支援孙子、孙女、外甥们上学,从不吝啬。自己却省吃俭用,粗茶淡饭,穿打补丁的内衣,坐的旧沙发是用两块木板垫起来的。父亲去世后,母亲自己支撑家庭的所有开支,从不向儿女们伸手。母亲离休后,每次超交党费,每次社会捐款,母亲都是名列前茅。对待老家的亲戚,母亲给予了丰厚的经济支持和援助,而从未求回报。可见母亲的善良和爱心。母亲始终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无论生活、学习和工作,对我们言传身教,孜孜不倦。始终是我们的坚强后盾和靠山,无论经济上,还是时间上,都给予了无私的支持和鼓励。无论在哪里,有母亲在我们信心百倍,有母亲在我们充实快乐,有母亲在我们豪情万丈!可是母亲却走了,让我们痛彻心扉,母亲虽走了,恩泽永存!

祝愿母亲一路走好!

怀念母亲

文/马黑有

时光荏苒,冬去春来,转眼间母亲离我远去已经十三年了。世上最疼爱我的人去了,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悲痛。

大学四年,虽然我上的是师范大学,相对省钱,但对于贫困的农家,四年共计4000余元的书本、衣食费用及其他必要的花销,对母亲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我父亲对家里的大小事务一概不操心,加之父亲在我大学三年级时就离世了,我所有的花销都是母亲用勤劳的双手从农业生产中挣来的、从副业中一点点抠来的,母亲不是卖粮换钱,就是养鸡、养猪,靠卖鸡蛋、卖生猪挣钱,或者是先借款,有钱时再还人家。正是由于母亲全力以赴的支持,我才顺利完成了学业,成为我们村少有的几个能够走出农家、读完大学、成为国家干部的人,我永远忘不了母亲为我付出的艰辛劳动。

子女对父母当养老送终,我是给她老人家送终了,但并没有养老。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头三年,单身一人,工作无定所,居也无定所,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战线的普通一员,常年工作在缺水少电的山区,收入仅90多元,绝大部分用于自己吃饭、穿衣,给母亲寄钱很少,给家里接济很有限,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母亲的生活,母亲仍然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靠自己的双手维持生计。

婚后,由于单位没有分配住房,我只能在兰州市郊租房居住,由于条件有限,我没有办法接母亲来兰一起住。1994年6月,女儿出生了,我那年逾68岁的母亲不远600多里,坐火车来兰看望。母亲晕车,她是特意吃了晕车药才来兰的。这次,由于不方便,母亲只住了两天就回去了。1995年,单位分到住房后,我把母亲接来一起生活大约半年。由于长期在农村生活惯了,更由于农村老家里里外外还需要她操持,母亲就又回去了。直到1999年,我终于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固定住所时,我几次想接母亲来住,终因母亲74岁高龄,身体不好,我住的八楼没有电梯等种种原因作罢。母亲一直想来兰州看看我的新房,我没有满足她老人家的最后心愿,这是我最大的遗憾。还有一个大遗憾是没有好好给母亲治病,认为人老了,身体有毛病是正常的。如果当初把母亲接到省城,认认真真给母亲看病,母亲是会多活几年的。

普通人的死,既不会重于泰山,也不会轻于鸿毛。如我母亲,只有她的儿女才知道她活着的意义所在,没有她就没有我,没有她的艰辛劳动,就没有我的今天,更没有我的未来。读懂母亲,就读懂了她那一辈人,想到母亲,我就明白了为人处世的道理。

我之所以那么怀念母亲,是因为她是上世纪20年代出生的农村妇女中一位有远见的、看到读书有用的人;是一个意志坚定,不为他人左右,终身支持子女学习、工作和事业的人;是一个注意言传身教、为子女指明为人处世道理的人。

每当母亲的祭日,就仿佛回到了共享天伦的幸福时光;仿佛听见了母亲关切的问候和爽朗的笑声,看见了母亲渴望的目光和深切的期望;仿佛握着母亲温暖的手,感受到她无比的慈爱。我将在平凡的岗位上,为更多的母亲早日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工作。

怀念母亲

快到清明时节,我又想起我的母亲。母亲生于1944年4月15日,于2014年12月9日逝世,享年71岁。

母亲出身寒门,年少丧双亲,十几岁就来到我们詹家。坚强的母亲和爸爸成家后,呕心沥血地抚养我们姊妹四人,照顾公婆。当时,爸爸在外教书,工资微乎其微,支撑一家八口人生活。为了抚养我们,在小队像男劳力一样起早贪黑争工分;到六个叉挑50多公斤一担的黄沙;到涨渡湖挖萝卜充饥;清晨3点到王家坊拾猪粪换工分;五更到淋山河街上卖糠卖蛋。

田地承包后,母亲更是没日没夜的劳动。记得一次在稻田劳作时,呋喃丹中毒差点要您的命,是深夜我与您一起到爸那里才得以抢救。白天辛勤的劳作,深夜您还要在煤油灯下为我们姊妹四人缝缝补补……母亲用博大的爱哺育着我们,用低矮的身躯承担巨大的压力。

母亲孝顺长辈,贤惠,会持家。记得大集体时小队夜晚打谷到12点您分得一碗面条,您高兴拿回家送到爹婆床前,劳累一晚的您连一口水也没喝;由于家里年年缺粮,平时吃的是照得人进的稀饭,菜里没有一滴油,只有爸爸回家您才在菜里放油水里加米,因为您知道爸是家里的支柱,再苦不能让爸的身体垮掉,即便青菜萝卜稀饭您也是先让我们姊妹四人先吃,剩下您再吃。

善良的母亲一生与父亲相敬如宾。2011年底查出您患了重病,您和父亲都很淡定,相互鼓励,相约要活到80岁。过度着急您的病情,爸又生病,可您带着重病照料爸爸,特别是爸在临终前三个月,您更是一步不离日夜在医院陪伴爸的病床前,您希望上天保佑爸能奇迹出现,您害怕爸一夜之间会离开我们,您害怕失去几十年与您朝夕相处的爸,可最终苍天无眼病魔还是夺去了爸的生命。这时您的精神支柱彻底跨了,从此您也一病不起。

母亲与人为善,街坊四邻、亲戚妯娌和睦相处。您严格要求我们,要知恩图报,善待邻里,要求我们“说话要和气,待人要热情,心底要善良,生活要简朴。”我们清楚的记得小时候每当有要饭的,您都要鼎力相助,哪怕自己挨饿。您说这是积德行善,您一生量力救济别人,却苛求自己;生活中,您勤俭节约,反对浪费,家中的剩饭和过期食品,您不顾我们的反对,一定要吃下,儿女们孝敬您的一点零花钱,您都舍不得用,给您买的衣服舍不得穿。母亲,您善良的心得到了回报,跟您交往过的人和邻居们都说您是好人。

母亲,您生前除了要求我们“去世后丧事从简”外,再也没有交待一句话,您是怕给我们添麻烦,自己带着一辈子的辛酸、一辈子的忧愁、一辈子的泪水、一辈子的磨难悄然离开我们。

母亲,我们会把您“勤劳善良,尊老爱幼,团结邻里,勤俭节约,清白做人”的作风,作为传家宝,一代一代传下去。母亲,我们一定会家庭和睦,安居乐业。

怀念母亲

文/董善军

我的母亲是个身材瘦弱、勤俭持家的农村妇女。虽然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日子过得不算富裕,家中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但我是她的心肝宝贝,她对我格外疼爱,视为掌上明珠。母亲从来没有打骂过我,在我的心目中,她一直保持着和蔼可亲的形象。她为儿女呕心沥血,不图回报,让我永远怀念。

童年的我是在蜜罐里度过的,母亲从来没有因为我偏食而产生厌恶和腻烦心理,总是想尽千方百计满足我的食欲。那时候,我家几乎每顿饭都是窝头和咸菜,我一见就饱。母亲见我一天天消瘦的样子,额上的皱纹更深了。她开始在饮食上做出调整,在自留地里种了谷子,收下来专门给我做小米窝头,有时还加点糖,吃起来又香又甜。看到我蜡黄的脸颊有了红晕,母亲总算舒了口气。可令我揪心的是,她给我开小灶,自己却吃糠咽菜,粗糙的肌肤上露出一条条青筋。

母亲把全部的爱都给了我们,除了白天在地里忙碌之外,晚上还给我们做衣服,让我们穿起来合身合体。母亲心灵手巧,为我们做样式新颖的衣服,而自己从不舍得穿件像样的衣服,看上去总是那么朴素。自己的衣服破了,她就用针线简单地缝缝补补,把买衣服的钱省下来用在我们的学习上。记得有一次,母亲为给我买一本学习资料跑遍了整个县城,好不容易在一家书店买到,虽然这本书的价格有些昂贵,但她的心里却很高兴。有时父亲埋怨母亲:“自己买件衣服舍不得,孩子们让买再贵的玩意儿你也不心疼!”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这就是母亲的伟大。

2003年冬,母亲因患多发性脑梗塞造成半身不遂。受到病魔的摧残,昔日坚强的母亲,再也不能站起来了,从此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我们再也没有机会吃母亲亲手烹饪的可口饭菜了。脑梗塞导致脑神经受到压迫,母亲精神失控,清醒时会挨个呼唤每个儿女的奶名,口口声声说“妈的病不算病,扛一扛就好了,可别乱花钱……”糊涂时就拉住我的胳膊不放,用牙齿使劲咬我的手,母亲有多疼痛,我的心就有多痛——这是病魔在折磨她呀!

脑梗塞最忌讳的是反复发作,一旦复发,会一次比一次厉害。等我接到母亲病危的电话凌晨赶回家的时候,她已经奄奄一息,额头上渗出一层虚汗。母亲去世后被送往火化场前,我们用酒精为她老人家擦拭身体,为她穿上了一生中最珍贵的新衣裳,算是对她没有享福享乐的无奈补偿吧!

母亲生前留给我的是无尽的爱,养育之恩无法用更多语言来表达,我要把无限的感恩深深埋藏在心底。我把对她老人家的回忆诉诸笔端,寄托深痛哀思和怀念!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