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的故事

2021年04月22日好文章

母亲的遗憾

文/石磊

我的母亲是一位典型的纯朴女性,她一生虽未成就一番大业,但她那任劳任怨、勤俭持家的品德和她那憨厚要强、遇事不服输的精神让我一辈子怀念和敬佩!

母亲年轻的时候,为支持父亲参加抗日干革命工作,自己默默地承担起所有的家务。上有公婆,下有儿女,还有几分土地,家里家外的大事小情都要靠她来打理。父亲去世早,母亲虽然有一点微薄的抚恤金,但很难维持整个家庭的正常开销,母亲只好外出做工挣钱补贴家用。是母亲省吃俭用把我们姐弟四人拉扯长大,抚养成人。

母亲经常跟我们提起她一辈子感觉最遗憾的一件事情:她在父亲工作过的商业局下属单位——煤球厂做了十几年的家属工。但到了有家属转正的机会时,却失去了那次唯一的机会,没能成为国家正式职工。

事情是这样的:“文革”前,我父亲是德州市(现在的德城区)商业局的党委书记、局长。“文革”期间,父亲被造反派打成“走资派”,时常进行批斗。他为此重病缠身,在家卧床不起。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辞去了已经十几年工龄的工作,回家专心照顾父亲。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国家有政策给够年限、够条件的家属工转为正式职工。当时单位也派人到我家征求父母的意见,来人看见我父亲的病情后,还对母亲说:“如果暂时上不了班,单位可破例先转正,等局长病情好转后,继续上班就是了,不然就失去这次转正的机会了。”父亲明白,人家这样说,也是看自己这个局长是煤球厂直接领导的面子。他坚决不同意这样做。父亲对母亲说:“不要管我了,还是回单位上班去吧,别让单位为我给你留转正名额。咱可不能搞这个特殊。要不去上班,要不就辞职在家,反正不能让单位的同志为难!”

母亲看着重病在床的父亲为了难:要人?还是要工作?两头都舍不得,但必须放弃一样。最后,母亲经过思想斗争,还是选择了照顾父亲,回绝了单位转正的事情,为的是让父亲身体好起来,让我们能有个完整的家!结果一年后,父亲病情加重,早早离开了人世。而在这段时间里,母亲单位家属工转正的工作也已经结束。因此母亲失去了做国家正式职工的机会,也失去了以后退休领取养老金的资格,这也成为母亲一生中感觉最遗憾的事情!

看见和自己一起工作过的同事都被转为正式职工,而且到了退休年龄还拿到了固定的养老金,母亲对我们说:“在那种情况下,我只能选择照顾你父亲,希望他多活几年……虽然感觉遗憾,但我从不后悔。”

料理完父亲的后事,母亲到我们住的街道生产组做零工。因为工作突出,又是个热心肠,很快她便被选进了街道居委会担任妇女主任,还兼任街道的人民调解员工作。直到现在,过去的老街坊见到我,只要提起母亲,他们都竖起大拇指说:“那老太太真是个大好人,平时看着少言寡语,做起事情不辞辛苦,说得别人口服心服!她是我们这街道上的和事佬,我们都很想念她!”

听着人们对母亲的评价,母亲的音容笑貌再次出现我的眼前。现在我也已经退休多年,步入了子孙三代的老年人行列,每月拿着养老金,每天接送孙子孙女上学,过着不愁吃不愁喝的晚年生活,是多么幸福啊!高兴之余,我总会想起天堂里的母亲!

今年是母亲93周岁诞辰,愿善良坚强的她在天国安好。

永远的遗憾

文/于永明

去日苦多,又是一年父亲节。从没过一次像样的父亲节,这也成了我挥之不去的心病。

老人倒是理解,常叮嘱我,只要在外干好工作,比什么都强,什么礼物不礼物的,他不需要。早就和父亲约好,等下一个父亲节补上礼物,到时爷俩多喝点。可是,老人家匆匆就走了,到底没补上。

时常不自觉地想起父亲,他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生活的点点滴滴。

八年前,我带着老婆孩子来到现在的工作地,一直忘不了那令我揪心的瞬间,当把东西装上车,准备要走的时候,父亲满眼噙泪,蹲缩在地上,顾不了亲戚朋友在场的劝说,抽噎着,许久缓不过神来。当时我心里阵阵酸楚,只恨自己没本事,给不了父亲想要的安稳。

老人深知,这一离开,就意味着以后的日子将聚少离多,甚至一两年也见不上一面。以前,在老家上班时,每逢周末,爷俩对坐,炒上几个鸡蛋,甚至一盘花生米,黄瓜蘸酱就是酒肴,喝得云里来雾里去,感觉特美。

父亲爱喝点,“今日有酒今日醉,喜看明日气象新”,老人家最喜欢这幅对联,每当过年写对联,这句是必须要有的。父亲年轻的时候就在家门口种了棵槐树,“门口有棵槐,钱不挣自来。”他对这话深信不疑,看得出老人家迷信,随性。

我记事的时候,正是日子紧的年月,家里吃荤的时候,父亲总是靠到最后,看我们吃的差不多了,才收拾那鸡头鸡腚、鱼头鱼尾的。父亲从没打骂过我,连大嗓门说我的时候也没有,父亲善良敦厚,待人温和,村里老少爷们找他帮忙,只要帮的上,自家的小麦在地里掉了头,也要先忙活别人的活。

高考结束那年,我出了一次车祸,当时,父亲知道后,在抢救室的门口瘫倒了,嘴里翻来覆去喊着,“怎么不让我替呢?”当看到我没有生命危险时,父亲脸上舒展了许多,在我床前,像个孩童一样,摆弄床边的被单。我更加体会到自己在父亲心中的位置。

父亲突然的离世,我顿觉依靠的大山轰然倒塌,再也见不到父亲温厚的面容,只能在记忆里摸索。

留有遗憾在苏州

文/韩国光

1981年年底,我从蚌埠换上军装戴上红花即踏入了军人的行列。封闭的专列经过一夜的颠簸,次日清晨停在一个根本想不到的地方——苏州车站。“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就在我拎起背包美滋滋地做起美梦时,一辆军车却将我们拉到了偏僻的新兵营。

营房就紧挨着古运河,与“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寒山寺隔水相望。当时想,当兵虽不在市区但逛逛苏州园林的机会还应该有的。谁知,新兵营有令在先,集训三个月内一律不准请假外出。

乍冷的初冬,尤其对初次离开父母的我来说,或许更容易想家。好在新兵训练是紧张的,疲惫的身骨里已容不了过多的风雅与浪漫,只是逢至休息思绪便会沿着波光粼粼的河面蜿蜒伸展,在想过家乡后目光移向营房的东南方向,去想象一下苏州城内的繁华景致。

这样的日子里我时常拎一小凳或干脆坐在砌有石阶的运河边,看来往船只行驶奔忙。并不宽广的运河里多是运货的机帆船,“扑通扑通”的散着油烟,排开层浪,成列成队的相互追逐着;遇有旅游轮渡时,我便站起眺望,那时而鸣着长笛乳白色的游轮甲板前多站着几个外国游客,手持着“长炮”望远镜四处了望着,有时他们还高兴地朝这边挥挥手,我出于礼貌也扬手回应一下。

但更让人心旌摇动的或许仍是运河对岸的姑苏风光,她就像一位从未谋面的相思情人,难免会让我们魂萦梦绕。可这份期待也常常促使我们安心练兵,新兵营里给大伙鼓劲的一句话就是:“哪个班练好了就先逛苏州!”

我所在的三排七班班长是一位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湖北老兵,矮瘦的个头却闪着一双严峻的眼神。他训练场上腰带一扎,班里人都立马敬畏几分。他说当兵六七年了,不说城里街道没有弄清,甚至像拙政园这样大的园林也从没去过。说得真有点不可置信。

然而,新兵营规定再严,跨入城区边缘的机会还是有的,那便是沿着枫桥西路每周一次去团部洗澡。团部坐落于“西园”园林的对面,星期天各新兵连须按时间先后整队出发,我们这时背上挎包走起路都有着劲头。从营房出来向南拐过一道弯路翻过江桥即是“寒山寺”。那粉着黄墙黛瓦、青烟缭绕的古刹,常吸引着大家不由地侧目而视,但一声高昂的口令声却又使队伍变得整齐起来。在洗澡的路上可能还会飘着淡淡的雨雪,轻轻拍打着头顶的树叶、敲击着路边河道的乌蓬船上、筛落水面发出“沙沙”的天簌之声。这种不经意的欣赏也是一种享受。

冬日三个月的新兵生活中,部队外出训练时只顺便去过一个景点。地方在更为偏郊的横塘——唐伯虎墓的不远处,横塘水极清,绿得像孔雀蓝一般,让人对苏州城内的小桥流水更勾起一些联想。但可惜新兵集训结束的第二天,我和许多战友就被分到了皖南的广德山区,就这样看了几眼运河便带着几分遗憾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苏州。

遗憾才是回忆里的最美

文/以笔为剑行走江湖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每次读到这句诗时,心头总会泛起一阵酸涩。如果当初不曾见过他,认识他,或许就不会有之后那段漫长岁月的不舍与想念。如若不是学校发起这次征文活动,那一段尘封在心底的往事,我想我再也不会向旁人提及。

2010年9月12日,那是一个初秋时节的下午,没有风,但却有那么一丝寒冷。西区教学主楼304教室走进来一位异样的男生,金黄的头发,高挑的个头,白皙的皮肤,蓝色的眼睛,他的出现就像冬日里温暖的阳光,一下子辐射到我全身四周。哇,好帅呀!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花痴。

他是我人生中近距离遇见到的第一个外国人,那种好奇、兴奋、激动简直无法言说。他在教室的前排坐下,而我当时就在他身后两排的位置上,出于想要仔细观察的心理,我悄无声息地移到了他的身后。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我内心翻江倒海,无数次想要和他进行交流,却又羞于开口。后来,我终于鼓起勇气说了句“Hi!I want to know about you.”

我听着从自己嘴里冒出来的发音极不标准的英语,脸涨得通红,声音似乎都在发抖。而这时,他转过身来,略带微笑,极其自然地回应我“Hi!Nice to meet you.”或许因为教室里本没有几个人,我慢慢地放松下来,开始与他进行简单的对话。我敢保证那一个下午是我学英语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实践,我竭尽全力从大脑现有的词汇中搜罗单词,勉强拼成句子来满足自己的表达。尽管沟通很费力,但我特别开心,特别满足。

那一个下午,我了解到他是俄罗斯人,24岁,来齐齐哈尔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学习汉语,也作为外教身份与我们切磋外语。我们相互留了联系方式,还一起去学校湖边的餐馆吃了晚饭。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几次接触之后,我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对那个和我们社会文化迥然不同的国家也有了更多的了解。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一样的外形气质,甚至语言上也存在沟通的障碍,但这一切并没有阻止两颗年轻的心彼此日渐靠拢。

虽然中西方文化均散发着各自独特的魅力,但它们却同样保有着传统的人文情怀和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就在这两个多月的相识中,我发现自己喜欢上他了。我喜欢看他偶尔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纯真,喜欢听他讲他们国家的种种风俗人情和文化特色。可很多时候,他并不理解我的表达,更不明白我的心思,也许是地域和文化的差异,中国社会的人情世故他真的不懂,中国女孩的恋爱心理他更不会揣测。

时间如白驹过隙,半年的光阴就在我们叽叽喳喳的边学边闹中过去了,眼看着他来中国交流学习的日子即将到期,一时间我竟心乱如麻。我想在他走之前向他坦白我的情感,可是然后呢?即便我有情他有义,可当面对异国之恋时,我们之间能有看得见的未来吗?又或许,在人家心里根本就只是把我当好朋友,一切都只是我自作多情而已。几个晚上,我都是辗转难眠,内心纠结,因为不知道到底要不要告诉他我心里的话。

就在我毅然地决定向他坦言我内心真实的情感时,他用悄然的离去回绝了我,令我没想到的是,我们竟然连最后一句告别都没有机会当面说。他回俄罗斯了,走的那么匆忙,走的那么决绝,一句话也没有留下来。我揣着那封抹了又写,写了又抹的书信,一个人站在学校后湖边远远地眺望他所在城市的方向,那一刻我已深知,今日一别,便是后会无期。

两年后,我也从齐齐哈尔大学毕业了,虽然我不知道我们今生是否有缘再见,但是我知道,在这个世界的某两个地方,我和他都会为彼此祈福。忘不了那一年的那个下午,他刚踏进教室时的那个闪亮瞬间,仿佛置身于绚烂艳丽的桃花园,沉寂了许久的热情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是线,有些是相交线,会短暂相交,然后长久的远离;而有些是平行线,总是遥遥相望,即使靠得再近,也只是平静的走在自己的轨迹上,彼此淡然,无多交集。

不经意的转身,我们的当时已成为了曾经,相信你我都不会忘记曾经的梦,而我的梦中依旧有你的身影。其实,我们从未真正走远,因为在心里的某个角落里,永远都记得那么一个人。时光匆匆,青春不再,也许只有经历过,面对过,才能留下回味,拥有积淀。感谢你,让我在最美的时光里有了这场遇见,无论我们最后生疏到什么样子,曾经对你的好,我都是认真的。我们之间的那段经历,就像是成长旅途中的一场春雨,温润了我的整个灵魂,愿远在异国他乡的你,一切安好。

来往皆是客,聚散总有缘,我们每个人总会经历很多的曲终人散。忆往昔匆匆,念未来遥遥,提笔写起五年前的故事,心情终不免有些忧伤,或许有些事只适合在心里去想,有些事只能在心底默念,那些令你心情悸动的,都是你自己内心所感受到的。那一次的分别,注定又成为我们的另一个开始。你走了,其实我大可不必难过,因为有朝一日我总会明白,留下的不一定就是永恒。回首往事,记忆太多,而我想记住的也只是曾经在一起时那些美好的日子。

虽然我曾多次设想如果当初向你坦言了心声,会不会就没有后来的这个遗憾,但是现在看来,当初的一切都是生命最好的安排,因为遗憾才是回忆里的最美。

遗憾的幸福

文/查乐意

当青春跨过那道坎,也许所有的东西都成了过往云烟。青春注定是忧伤的,而这些忧伤恰恰赐予了最真实最美的回忆。

在那段匆匆岁月里我们留下的痕迹,对于有些人来说,执着是一种致命的毒药。那种锲而不舍不撞南墙不会头,不见黄河不死心的倔劲终究让自己伤的血痕累累。在此之前设想了N种与他相遇的方式,却依然躲不过命运的捉弄。

那个人很明媚,永远一副笑脸应对着任何人,也许当初的砰然心动只因他一对甜甜的酒窝。就像罂粟一般是我戒不掉的毒药,一直毒入骨髓,然后慢慢枯零。

我在这里等着,也许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与他不期而遇,而那时便是另一番景象,因为那时他携手别人走到我的面前与我寒暄,而他至始至终都不会知道那段青葱时光有一个女孩深深地喜欢过他,一直喜欢到心房筑起一道深深地围墙,别人进不去,她也出不来。最好的相忘于江湖无非果断的不想,不听,不见。遗憾的终将会由另一半来补缺。

有些人是用来回忆的,而有些人却是用来陪你携手终老的,最终与之切合的那个人是上天给的最好的安排,因为所谓的命中注定已经早早的提前为你安排好了,谁也无法预知以后你会经历些什么,遇到些什么人,能做的就是坦然自若。想过最浪漫的事就是有一个人静静地陪你到老。时光静好,与君偕老。

古树藤椅摇扇,洗衣斋饭育儿是这生最大的事业,平淡,简单最原汁原味的姿态。

两个人在一起的感觉就犹如散发着清香的柚子茶一般,唇齿清香又盈满口腔的充盈感。然后在窗边戴着老花镜与他一起翻看过去旧照看外面的夕阳西下,风起尘落,落叶飘飞。所以有遗憾的人生才是最完整的人生,正是那一丝遗憾早就了后来的远景与幸福,有失必有得说的也许正是此意。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