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散文

2021年04月24日好文章

冬日·乡愁

文/曾洁

乡愁是什么?

乡愁,是春的生机盎然,是夏的骄阳似火,是秋的习习凉风,是冬的缕缕暖阳。

暮然回首,月是故乡明。乡愁是故乡一轮弯弯的弦月,乡愁是故乡一抹柔柔的风。乡愁是记忆里最真的梦,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乡愁是母亲手中的那根线,是屋顶的缕缕炊烟,是村前那条弯弯的小河。乡愁常常触动我们游子的心。

时近新春佳节。身边的朋友一个个归心似箭,行程匆匆,返乡与亲人团聚,释怀期望了一年的祈盼。千里万里旅途,不辞劳苦,只为心之深处那一份释怀的情思,那一抹挥之不去的淡淡乡愁。一轮夕阳挂山涧,璀璨的红色惹醉白云,染了一暮绚烂人间。千山万水总牵挂,梦里故乡情,几回醉梦归故乡。冬日,在雪花纷飞的季节,伴着北雁南飞的归鸣,乡愁如同草原隐隐长出的那抹葱郁的春草。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情牵梦绕的乡土家园。不管是你行多远,你都会想到它。尤其是每逢佳节倍生情,那更是自然。故乡的歌,是一支悠远的清笛,每每月亮挂在天上的晚上想起。故乡犹如一件厚厚的袄衣,等待着每一个游子。在寒冷飘雪的冬夜,漂泊者们更是渴望故乡这件棉袄,渴望得到温暖。渴望能与家人相守相伴。辽阔的空间,幽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情感褪色:这就是乡愁,一首漂泊者的不朽之歌。

乡愁,是故乡一株攀援向上的牵牛花。故园篱墙边的缝隙里,都填满游子思乡的浓密绿意。乡愁是一首歌,乡愁是一行诗,乡愁是一阕词,乡愁是缠缠绵绵无法忘却的思念。有人说:“乡愁是散落在家书上的墨香,是笼在心间后挥之不去的情怀。”我可以说,乡愁是婵娟赐予的一抹清辉,是荷花曼妙的一池绿荷,是清泉叮当的一岸金葵。彷徨时,她赠予安慰;惆怅时,她赠予关怀;低落时,她赠予希望。

这不能释怀的乡愁啊,是雕刻在我们心头的一道深深的痕,永远挥之不去!如果没有游子,亦就没有乡愁。乡愁,一首游子不朽的心灵之歌。

故乡很远,但乡愁却在我的记忆中;冬日乡愁,是一首思念之歌。

我的乡愁

文/迷路的蚂蚁想休息

镇街在村子的东北,所以进村的路明明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但我走过的进村的路,就只有东边的一个。

记忆最深的是下坡过河上坡,外祖父就不住的有人和他打招呼,路面一样只是石头,但开始进村了,人工的痕迹是一条条石板,只由于碎石多,倒反而不如山道上好走;脚底板子疼。

我这样认真说进村的路,是因为这条路入了村,就是我要重点说的,村口那盘碾,那口大坑。

碾是磨盘式的,要人推着或者牲口拉着转圈走的。其实在村里或者邻近的村子里,另一种直的推拉式的更多一些。但是村口这盘,显然是个少数。碾用着,多是女人用它,就有另外一些女人陪站着在一边,聊天。但更多的时候这盘碾会闲着,就有一些男人,坐在上面的,站在一边的,聊天。无论男人女人在的时候,总有一些孩子,男孩子女孩子,在一边疯。只要不出现流血一类的事件,大人们并没有谁管。疯,孩子们有各种娱乐可以。

我为什么要认真说孩子们在碾边的疯呢?是因为那大坑。

大坑就在碾的旁边。现在想,那坑总有一百多平方的面积。不一定深,但是孩子掉下去就是灾难这是肯定的。孩子们在碾边疯其实就是在坑边疯,快乐其实一直就是和危险同在的。那些大人们也不会不知道,但是,疯了的孩子们并没有被谁呵斥过。我的记忆里,好象也并没有谁掉进去了的事故。

坑里有不少的鸭子。较缓的坡上总有女人洗东西。这些洗东西的女人一边劳动一边和碾那边的女人或者男人搭话。孩子们有时候就和坑里的鸭子对话。

旱的季节,坑里的水会少,有时候牛们、猪们也会进到坑里去。坑水会变臭。洗东西的女人就不去坑边了。但使碾的女人、围着碾聊天的男人并不会少。就像现在人们已经适应了雾霾不再关注它们一样,臭了的坑水,并没有改变人们活着的生活

冷的季节,使碾的女人少了,围着碾聊天的男人也少了。坑里会结冰。这是孩子们的天堂。所以这碾旁这坑边,一年四季都有热闹。

在北方这样一个小村,没出过冬季项目运动员,但我记着,因为在冰上玩受伤的孩子却真的比别的季节里要多一些。

乡愁是什么

文/杨崇演

乡愁是一碗水,一杯酒,一朵云,一生情……2015央视春晚歌曲《乡愁》直抵人心,引人遐想。

乡愁是什么?乡愁是一枚洁白的茧,我抽出一缕,剪不完理不断……

乡愁是村边打了个美丽的结的弯弯的小河,是院子里的那棵温暖的柿子树,是屋后树下“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的秋千,是爬满春风夏雨的印迹和秋收冬藏的果实的篱笆墙的影子,是横亘在河上的石板桥,是乡间纵横的田埂,是稻草垛下的鸭粪,翘立荷叶上的蜻蜓,是虔诚驻守庄稼的稻草人,是屋檐下好几尺长的冰棱,是寂静匍匐在屋顶楚楚然的瓦片。

乡愁是乡间柳笛的“嘟嘟嘀嘀……”,是水车的“吱吱呀呀……”,是麻雀的“叽叽喳喳……”,是蝉的“知了知了……”,是鸡的“喔喔喔……”,是燕子的“啾啾啾……”,是蛙的“呱呱呱……”,是牛的“哞哞哞……”,是吆喝的“哎……喔……嘞……哟……”。

乡愁是打水漂甩出的一串串漂亮的水花,是卖冰棍望“冰”解渴的口水,是捉泥鳅衣裤上甩满星星点点的泥巴,是摸河蚌背上留下的道道盐渍,是插秧躬身驼背“退步原来是向前”的身影,是沿着青石板路去老井担水而留下的串串脚印。

乡愁是母亲头顶撑晴天的青箬笠,是父亲身披沐风雨的棕蓑衣,是五爷肩扛劳作的锄头,是三婶手握收获的镰刀,是左邻四叔翻土开地的犁,是右舍二哥粉碎泥巴的耙,是村头大伯重压不弯腰的扁担,是村尾大妈“嚓嚓”来回搓转的草绳。

乡愁是灶间“三宝”姜、蒜、葱,是圆圆情长长的元宵,是二月二油油香香的芥菜饭,是赛过鹅的清明螺,是端午飘逸着香气的艾和粽,是七月七挂在脖子上的麻巧“项链”,是中秋的月饼,是冬至吃了几个必须惦记于心的汤圆,是全家大团圆的年夜饭。

乡愁是阳春三月漫村漫野的蚕豆,是有着“美人腿”之誉的茭白;是夏天绿色的大众的寻常丝瓜,是满地躺着袒胸露腹的冬瓜,是浓浓的、甜甜的气息洋溢十里八乡的香瓜;是秋日里沉淀一架精华的扁豆,是堪与北方红枣一相媲美、一决高下的甜蜜的番薯枣;是冬季平淡低调、不事张扬的可爱的萝卜,是沾裹着泥土和乡野气息的可口的荸荠,是站在田里、接上地气才获得甘甜的甘蔗。

乡愁是把一日三餐变得有滋有味的灶台,是鼓动火焰起舞的风箱,是欢快燃烧的柴禾,是母亲们向男人们和儿女们发出集结号的炊烟,是盛进多少就舀出多少不贪恋一点一滴的水缸,是保持沉默却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石磨,是晒出农家丰收喜悦和居家幸福的晒场。

乡愁是田边一直低着头、谦逊着的向日葵,是地头笑秋风的稻花,是路旁自编自戴所谓戒指自我欣赏的狗尾草,是每人“必修课”的为猪割的猪草,是每家见之必“格杀勿论”的稗草,是每户增肥并为春天添景的紫云英。

乡愁是长辈们在墙根晒暖从棉袄里捉出的虱子,是庄稼汉挂着脖间的汗巾,是乡人劳作过后快意沽米酒的笑纹,是乡妹子红扑扑的脸蛋,是姐姐在窗棂前垂挂的铃铛,是新娘每天三顾五照“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的镜子,是五弟输了折、折了输的纸飞机,是小弟迎风旋转的纸风车,是阿偶哥随波荡漾的纸船。

乡愁是老奶奶从灶膛里不经意取出的烤红薯,是大嫂衣襟下叼着奶嘴的孩童,是狗爸“吧嗒”不停的旱烟,是外婆经常找不着的老花镜,是七姑串起亲人的针线,是舅舅手里厚厚的老茧,是糖客吹出一尊惟妙惟肖的糖人,是货郎挑着担敲打起撩拨心弦的拨浪鼓。

乡愁是天空中飘扬的一只风筝,是阡陌上飘浮的一条雾带,是屋檐下恋旧的一只燕巢,是牧童在牛背上唱起的一支歌谣,是夜晚中透着灯光的一家农户,是映着大红喜字的一朵窗花,是乡村宴席的一阵猜拳令,是在石臼里捣出的一块年糕,是孩子燃放的一串鞭炮,是妇孺稔熟的一台乡戏,是家家户户门前的一副春联、一张年画。

小时候,乡愁是水煮毛豆、豆角,是油炸小鱼、黄鳝,是蒸茄子等,满满当当;后来啊,乡愁是就着煤油灯苦读的窗前剪影,是邮差送来录取通知书一家人的沸腾模样,苦尽甘来;长大后,乡愁是清明时节几方清净的坟茔,我们在外面,爱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里面,缱绻思念;而现在,乡愁是一条蜿蜒的公路,我在城里,父母在乡下,城乡互动。

乡愁是鱼,游子是钩,钩起的是——望得见的山,看得见的水,想得见的物,思得见的人。

慢慢失去的乡愁

文/岳培业

离开家乡四十多年了。

故乡,那个只许自己怨恨,不许别人少许毁谤的地方。

无论自己在何时何地,闲暇时或者年节时,一种淡淡的清愁总会萦绕在脑际,扯不断,理还乱;就是在梦里,来来回回重复不断的还是那个早就不复存在的荒野山村,记忆中的那些人所剩不多了,那些事也早已远去……

虽说是山村早就搬迁了,以前的友邻也分居多处,但每隔一两年不回去心中总是有个小手在抓挠一样,吃不香也睡不着,回去几天回来后一切才会恢复如常。;山不亲水亲,但在那里“水”却是干旱地区出生的人一辈子的痛,总之还得归类于人亲。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人们一个个不在了,同一辈的人也一个个老去,第三代人都逐渐长大了。以前回去有老人的家庭必须逐个的去拜访问候,但现在所剩不多了,那些长辈们年纪都很大了,在家里都成了年轻人们的累赘,本来就吃着一口闲饭,亲友们去看望往往显得很尴尬,不招待心里过不去,招待吧自己说话不算数了,这种滋味使得大家都显得不在自,说上几句客气话赶紧出门大吉。

就是自己家人们也是各家一大家人,孩子们大了和我们这些远离故土的家人并不熟悉,孩子们小的时候还都期盼着我们回去带点好吃的有个盼头,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生活水平城乡拉近,城里有的各处都有,回家也就不再带东西了;当然,除了钱。

岁月如梭,时光流失,我们毕竟已经老去。

城乡生活在时代变迁中逐渐拉近距离,生活快速提高,乡村也被高楼大厦取代。

人们吃穿住都在飞速发展中进步,但一些中国式陋习也被演绎的淋漓尽致,比如婚丧嫁娶中的请客送礼就越来越泛滥,攀比中这些陋习成了赤裸裸的敛财之道。吃喝、赌博也是越演越烈,大小管点事当个官那副贪得无厌的嘴脸让人无法忍受。

无论走到那里,都是两个字的市场,“权”和“钱”舍此无他,托关系安排子女,或者你能大把的拿出钱来。亲情变成了交易的筹码,你不接受这些就会被大家唾弃或咒骂!亲友们之间流传的也是XXX安排了多少亲友,XXX给家人办了多少事,给了多少财物之类。你办不到,大家就会咒骂你!

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意识和德行在退步。最近几年几次回乡都在不愉快中赶快逃离,老妈妈站在路边送我出门的眼神让人心酸,那种不解和不舍让人心痛如绞,可又不能解释为什么不多住几天的理由。

逃离了家乡,那种伴随一生的乡愁也似乎在慢慢失去,被消磨殆尽。毕竟老了,总结出一句话:人老了就少管闲事,自己少给别人增加负担就是最大贡献!六十不出门,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还是不出门了吧。

乡韵 乡愁

文/户外阳光

国庆长假,回到了家乡。

走了18年,走到了离家百余里的县城,又走了10年,走到了离家再远些的市里。算不上游子,却也念念不忘那个叫“家乡”的地方。不只因那里有年迈的父母,还有抺不去的乡愁。

那里的山,是儿时攀爬过无数次的山;那里的水,是儿时扑腾过无数次的水;那里的溪,是儿时嘻戏过无数次的溪;那里的路,是儿时奔跑过无数次的路。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池水,溪还是那条溪,路也还是那条路。只是,如今的山,已是荆棘遍布,再也不能自由地穿梭;如今的水,四周满是篱笆和水草,再也不能一跃而起;如今的溪,已不见小虾游弋,如今的路,早已泥泞变坦途,再也不会一步三滑,雨天一身泥。

站在稻穗累累的田边,忘却城市的喧嚣,心是宁静的。那时,也不大,跟着父母插秧、割稻……夏季双抢时节,手里插着秧,偶尔就会有飞机轰隆隆飞过来了,抬头便会看到飞机拖着长长尾巴飞过头顶,那白烟拉得老长老长,起先是细长细长的,直直的,慢慢地从最远的尾部逐渐散开,飞机已然走远,他的痕迹还在……那时的天,真蓝,那时的云,也很白。

那时的冬天,会下厚厚的雪,麻雀真的会在牛棚的草屋顶里边垒窝,用闰土的方法真的能抓到麻雀。邻居家的叔叔有时还能猎到野兔、打到斑鸠……

那时的春天是真正的春暖花开、鸟语花香。桃花、杜梋花、紫云英、油菜花互不相让,红的、黄的、紫的野花,田埂上、山坡上、堤坝上各显身手,山林间布谷鸟、山雀、不知名的鸟你唱我和,好不热闹!

秋天,收晚稻、捡油茶,栽种隔年的油菜。后来,有了柑桔,小孩子们有了盼头,还不待柑桔熟透就会等不急,酸酸的就摘下来,眯缝着眼也要吃,谁叫没什么可吃呢!如今,孩子们想吃什么都有。

回到家乡,前一天眼前是一片金黄的稻田,第二天一台收割机哐咚哐咚捣腾了不到半天,就剩下了一片稻茬,要搁30年前,那可不得家家户户几天的工夫啊!

家乡依然草木葱茏,那一片山,那一片土地,在镜头前依然很美,走入我镜头的依然是美丽的家园,青山绿水有了变化,但依然留得住乡愁。

又到年关 又见乡愁

文/平淡的幸福

1、飞雪前夜是大寒,大寒过去年将至,嗳,又是一年春将至呀!灯光下,书桌前,没有窗外的齐冷,却不由的想起了迅哥,想起了迅哥的文章,想起了迅哥的话语: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又是一年春节至,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

迅哥是回家过年去的吗?也许不是,他已经饱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卖掉了自家的屋子,这次寄宿在了鲁四老爷家里。而另一次,则是从北地向东南旅行,绕道访了他的家乡。迅哥人到中年,感慨如此颇多,他也属于“吃过二遍苦,受过二茬罪”的人吗?

2、真是旧历的年底最像年底。元旦新年晚会开过,便是学期结业考试,在纷乱中,班委已给我们订上了返家的半价火车票,考试一结束,马上关宿舍走人。从学校到火车站,是一条宽阔笔直的马路,一元钱的公交票直达,相互照顾的还有几个老乡,三男两女的相随着,在火车上大家有说有笑,颇有些老乡团结如一人,亲如兄妹是一家的意味儿。可是一到家乡城市的火车站,马上作群鸟兽散。家里有点能耐的,小汽车接走了,中等的至少也是一辆摩托车,大家似乎从不认识,谁也没说谁捎谁一下,甚至招呼也没打一下,人情世故可见一斑,“亲不亲,故乡人;甜不甜,故乡水”,这话颇有些说得过呀!

车站外面,等着我的正是父亲母亲,他们各蹬着一辆自行车,赶了十几里的路来接我回家过年。此时的我,已是一个刚上省城读书不到半年的十九岁的中专生了,而弟弟正上高二,学校还没放假!

前两天刚下过雪,路上一层薄薄的冰,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架上,母亲则小心翼翼的跟在后面,我们一家三口慢慢的蹬着车子往回走,一路上话不多,我知道父亲也是小心翼翼,毕竟他还带着我。出了城,骑上乡间公路,一切都变得熟悉起来,公路两边的杨树已经掉光了叶子,但是枝条上却挂满了积雪,离村子愈加近了,还是那模样,半年的时间能有多少变化呢!碰见了路上往来的父老乡亲,父母亲和认识的打招呼,乡亲们问,这是去哪儿来?父母亲回答,去火车站接儿子来,放假了,回来过年来了!父母亲话语里明显带着自豪,想当年,就是一个小小的中专生,也让父母亲满足的很,高兴的不得了,当我领到入学通知书时,不仅仅是整个村子,方圆几个村子那也是“响当当”的,“谁谁家的儿子考上省城的学校了”,如此这般,父母怎么会高兴呢?

二十年一恍如昨,如今父亲已经故去,弟弟一家远在他乡,家中剩下的唯有母亲,年关将至,村里人已经在割肉炸丸子,买纸写对联,炒茶面,煮馓子,蒸团子,忙活着过年了!在城中帮我照看孩子的母亲却说,住在城里,连今天是腊月初几也不知道了!

3、多年以前,父亲还在城里的县汽车配件厂上班,起早摸黑,以微薄的工资收入支撑着全家清贫的生活。快年关了,里里外外,多多少少都需要购置,许多东西可以节省,但我和弟弟的新衣需要缝制,脆响的浏阳鞭炮也要购买。父亲迫于生计,和厂里一位邻村的同事一合计,两个人打凑了点钱,相跟着走街串巷卖起了鞭炮,也就是一整个腊月天吧。父亲骑着自行车带上一纸箱鞭炮,早早就出去了,晚上很迟才能回来,今天卖得不错,父亲高高兴兴,生意惨淡了,却又是一脸的不高兴。

接着又是一年的年底,这次父亲则在腊月里贩起了棉帽,以前我们常见的那种“火车头”帽子,只记得村里们的邻居们在家里的箱子旁挑来挑去,给家人购买合适的棉帽,当然我和弟弟头上也各戴着一顶暖和的“火车头”帽子!

那时,我们还小,懂不得生计艰难,准觉得父亲卖鞭炮,我们过年就有鞭炮放了,父亲帆棉帽,我们冬天就有棉帽戴了,心里乐滋滋的。其实,对于父母的辛酸,父母的劳累,父母的苦衷,一丁点儿也不理解。如今,自己也是人到中年,身为父母,方才懂得了“不是当家人,不知材米贵”的道理。如今的孩子回家过年,还会有这样的人生际遇与切身感受吗?

4、从一九九四年腊月二十九到如今春节临近,已快整整二十二年了。这一年的后半年,我在上高四,寒假回家和爷爷住在一起。家人说这个腊月爷爷性格显得有些急躁,到大姑家,说大姑不收拾家,安顿他们要学会好好过日子;见到我父亲买年货,便对父亲发起了脾气,别人家忙活的修房盖屋,你们却逍遥自在的过年,面对责骂,父亲便雇人到市里购买了打梁制板的钢筋,到邻村工厂破开了做门窗口的木料。

腊月二十九早晨,早起的爷爷在照看炉火的瞬间因心肌梗死摔倒在地,离我们而去。在千家万户欢天喜地准备迎接新年的时候,我们全家却陷入无限的悲痛之中。奶奶已在两年年去世,爷爷在其去世两年后故去,悲哀接踵而至。高中以前,我更多的时间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们对我这个长孙偏爱有加,那时还时兴接班一说,爷爷常喝与邻居说,以后兄弟两个长大了,老二身体结实,开个大汽车,老大身体瘦弱些,就接他爸爸的班,他就这样规划着我和弟弟的未来。可惜在这天寒地冻的腊月里,即将过年的前日里,爷爷在一刹那就离开了我们,而我则是亲眼看着爷爷离去的!

如此,怎能不让我留恋,不让我怀念。每到春节,想到的便是爷爷的离去,他没有看到我和弟弟考上学校,走向外面的世界,也没有看到我们参加工作以及后来的结婚生子买房。可如今,我又陷入新一层的大悲哀之中,人的生离死别,牵扯着我每一根灵敏而又脆弱的神经!

5、马上又要过年了。今年春节,我要携妻带子回老家陪母亲过年,按照规矩,秋季里父亲刚走,春节不破五我们是不能走亲戚的,且三年之内不能贴对联,不能挂灯笼,我不能想象这个春节的样子与情形,我在思想上还没有这个准备,我在行动上似乎无力招架。

年三十的下午每家每户都要去外面接祖先,往年都是自己和堂兄堂弟们跟随在父亲的背后,走到村外,停在路边,庄重地对着祖坟的方向磕下神圣而又庄严的头,如今呢,我将和我的堂兄堂弟们带着自己的孩子去迎接我父亲灵魂的来归。面对家中父亲的遗像,面对哀伤的母亲,我将如何度过这万众欢腾、大众庆幸的春节,我无意阻止别人的欢快,但是我不能强忍悲伤的泪水,我不能阻止鞭炮的鸣响,但是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流血。大风起兮,阴云蔽日,雪片将飞,苍茫夜色下,谁在踽踽独行,我是可否呼喊出“亲爱的父亲,魂归来兮,魂归来兮……”

魂归来兮,亲爱的父亲,安与我们同在!

6、又到年关,又见乡愁。自己虽不独特,但却很是无奈,生长在太行山脊的一个盆地里的乡村,虽在高台,却并不遥远,当年父母劬劳,送我入学入城,今日为了生机,也为了理想,我独自奋战在这座“与天为党”的城市里。时光漂白了母亲的头发,死神夺走了父亲的生命,“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自己离老家是那么的迫近,可梦里还是有一个永远回不去的故乡。每到此时,唯有诗词勾起自己的无尽思绪,“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春节不远,归乡期近,何人不起故园情,何地不起故园情呀?

孙悟空的乡愁

文/张建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由一座又一座的山贯穿起来的。孙悟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四座山——花果山、灵台方寸山、五行山和灵山。

花果山是孙悟空诞生的地方。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那里,有吃不完的桃子,有陪其玩耍的猴群。在那里,他还与七魔王结拜,牛魔王为老大,孙悟空为小七。这和每一个人的童年都很相似,一个贪吃的嘴,一颗爱玩的心,还有认知世界、结交朋友的蠢蠢欲动。这些,都是最初的组成部分。

然而,孙悟空因本领高强被尊称猴王,在童年的欢乐中,他也把自尊自负深藏心底。于是,他要出发,却没有方向。在漂洋过海之后,终于来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投在菩提祖师门下,拜师学艺。灵台方寸山,就成了孙悟空生命中第二座重要的山。

学成之后,祖师决定不再留他:“你从哪里来,便从哪里去就是了。”这好比一个捣蛋的学生被老师开除,孙悟空又成了一个无根之人。于是,他大闹天宫,搞得天翻地覆。最终,如来佛出场,翻手之间,把孙悟空压在了五行山下,这一压就是五百年。五行山下,孙悟空磨去一些性子,却没有磨去他的英雄豪气,脱胎换骨大致在此。所以,五行山是孙悟空生命中第三座重要的山。

从五行山解脱之后,孙悟空开始跟随唐僧西天取经,用七十二变应对八十一难,一路降妖除魔,终于达到灵山,取得真经。如果说,跟随唐僧西天取经是孙悟空找到工作开始职场生涯,那么到达灵山则是功成名就。灵山,也就是孙悟空生命中第四座重要的山。

四座山代表着孙悟空人生的四个阶段,花果山是童年,灵台方寸山是求学,五行山是求职,灵山是功成。后三座山都是人生的驿站,只有花果山寄托着孙悟空一生的乡愁。

离开花果山,源于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追求,是冒险,终究要走向远方。一路上,他没有任何行囊,只带着对花果山的恋恋不舍。

在灵台方寸山被老师开除,孙悟空首先想到的还是家乡。于是,又回到他的花果山水帘洞当他的猴王。就连上天做官的日子里偷吃了蟠桃,还想着带些回去给他的猴子猴孙们。

然而,自从踏上了西天取经路,孙悟空的身上背负了更大的责任,再回花果山就没那么方便了。不过,那份乡愁却始终萦绕心间。

猪八戒在西行路上,没少说要分行李回高老庄,但却没有一次回去探亲。孙悟空却多少还是回去了两次。一次是三打白骨精后,被唐僧逐回了花果山。回到花果山一看,山上花草俱无,烟霞尽绝,峰岩倒塌,树林焦枯。孙悟空费了好大心力进行重建,待到猪八戒来请他回去时,花果山水帘洞又成了福地洞天。第二次是六耳猕猴假冒孙悟空占领了花果山,孙悟空回去大战六耳猕猴。

两次回去,原因不同,但对家乡的感情却是不变。第一次回去是事业受挫,家乡才是疗伤的地方。第二次是家乡被人霸占,大战六耳猕猴,也证明了家乡在孙悟空的心中是不可侵犯的。而大多数时候,孙悟空只把家乡埋在心底,却很少回去。孙悟空被唐僧误解的时候并不少,有时他宁愿跑到东海龙王的龙宫喝茶,有时跑去向观音哭诉,却不肯回到就在龙宫旁侧的花果山。究其原因,就在于头上多了个紧箍咒,面子上过不去。这就像我们在异乡的奋斗的人,不愿让家乡的亲人看到自己寒碜的一面。

按理说,孙悟空保护唐僧到达灵山,可谓功成名就,该衣锦还乡了。然而,此时的孙悟空已经成佛。佛者,万事俱空。花果山还在那里,孙悟空已经回不去了。

诗人席慕蓉曾说:“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对于孙悟空,同样如此。

乡愁

文/石匠

【按】偶然检索起一些家乡的新闻,又恰好因为找资料,翻读到两年前写的关于家乡的文章,彼时刚刚结束高考,结束了一阶段的八股文训练,文字琐碎无神,不过字里行间依稀还有一些惦念,满怀感慨,遂发出来免得啥时候给弄丢了,是为记!

有一些日子,我有思念家乡的情感,但如若不是放寒假,我总找不到回家的理由。毕竟在我眼里年轻人的世界应该是热闹多彩的,乡村给不了我可以过的这样的日子,家乡没有我想要的美丽的风景。

然而捧读起那许多乡愁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满是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的时候,我的眼里也会闪起泪花,在他们的眼里,家乡是最美的。而我的家乡除了以往我年轻的心看不到的美丽的高山绿水之外,还有什么美丽的东西可以让我将依恋相寄。

又回家一趟,满怀着寻找家乡美的忐忑我回家了。

我首先吃了一碗襄阳碱面,又吃了一个南漳猪油饼,最后买了几斤峡口橘子,坐在水镜庄外的桥头一叶一叶地将它嚼咽。那风景中确实有很多人,但我吃着吃着,那里就已经空无一人。谁都没有。我也没有。

对以往的我来说,风景那玩意儿是无所谓的。小一些的时候,我的心里想的只是我自己,想的只是眼前,想的只是可以感知的事物。我不知道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在乎的东西,我忘了有一种家乡美叫乡情,我忘了走在山的那边,有时会有一丝感动像飞镖一样飞到一个地方。

极致的家乡美,是我对家乡的情。

如今,提及故乡我会心怀满满的感动,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终究藏着我依恋的泪水。那些山野摇曳的松枝,那些泥泞路边盛放的狗尾巴草,那些澄明到可以极目到邻家村的古皂角树的空气……常能在午夜梦回,我看见黝黑的面庞渗出了火红火红的唇,张合的嘴唇说着那些谣传的乡村的故事。

家乡的山水是我一生美好的记忆,站在生活了二十年的时光枝头,我吟唱起家乡的童谣,那和缓的记忆的春风能把我带到一处纷纭而微妙的境地,足够满足我欣赏周围环境的闲情逸致。记忆这东西真的不可思议,当我们真正的身临其境的时候,都未曾觉得她有什么撩人心怀之处,而离家游荡一些日子以后再去回望,我看到了原来一直忽略的家乡美,这美的风景一直藏在我的记忆里。

原来家乡的美还要藏在记忆里发酵。

离家的游子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乡愁》,离家上了大学,我会偶尔读到有关家乡的诗歌,像以前学过的艾青的《我爱这片土地》、余光中的《乡愁》,想着这些日子离乡的游荡,这时候我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是那片我和小伙伴一起打滚的草地的风光:草的芬芳、风的清爽、山的曲线、犬的吠声……她们接踵闯入脑海,而且那般清晰,清晰的仿佛可以用手指描摹下来,描摹在四季的乡土里。

原来家乡的美还要在忧愁中酝酿。

家乡的乡村风景仿佛是格外美丽的,那风景中空无尘杂。我总是难以想象终身身居城市的人是怎样呼吸的,他们一辈子都只是睁开眼高楼,闭上眼工作,真真的与最自然的风景隔绝。像我这般在荆山山麓下过惯了山野村夫的日子,呼吸惯了飞禽走兽的味道的人,总该是幸运一点吧。

还有一种的家乡美,是我家乡那种乡村宁静纯净的自然气息。

虽然我不可能走出城市的包围圈,但我能在回忆家乡的美时,写下深沉的文字,让泪水浸润这片让钢筋混凝土包裹的世界。当然,只要有时间,我会不断地描摹她的面容……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