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日记

2021年04月26日好文章

电影《失孤》观后一感

文/茉莉清香

正是应了那句“皇天不负有心人”的古语,曾帅回家了,桥那边就是久违重逢的家人,还有家乡的人们。曾帅走在铁索桥这端,和对面的毛雪松对视。这是自己和自己对话,这是童年和青年的对话,这是前世和今生的对话。曾帅是幸运的,梦里的,童年的,失去的,得到的,在乡亲簇拥中,再度圆满。

对于雷泽宽而言,曾经是噩梦,眼前是美梦,自己还是在梦里。梦,何时醒,醒来有幸福,梦,不要醒,醒来是痛楚。摩托车,飘摇着旗,旗上是雷达的照片。雷叔,轰隆隆的远去了。

曾帅,有了身份证,就是毛雪松。雷叔,不要放弃,你的雷达会有身份证的。

再次凝视电影海报,心仍被雷叔粗糙的皮肤和密密的胡茬扎痛。窗外阳光那么明媚,相信它总会照亮雷叔的心。凭着这份执念,这份真爱,沧海桑田间,爱会成全一切。

我看电影《鸡毛信》

文/白炜航

中考结束一周之后,一天上午在家无事,我打开了久违的电视,中央台第六频道正在播电影《鸡毛信》,开场前的解说词一下引起了我的兴趣。

为什么叫“鸡毛信”呢?啊,原来是从前需要紧急传送的信,在信封上粘上鸡毛作为标志。电影中的主人公是儿童团的团长,名叫海娃,他接受了民兵中队长(他父亲)让他送鸡毛信的紧急任务以后,拿着放羊鞭子赶着一群羊,就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征程。

好险啊!他刚一进山谷,迎面就来了一群日本鬼子兵。无法躲避,怎么办呢?为了躲过敌人的搜查,确保鸡毛信安全送到八路军负责人手中,海娃把鸡毛信绑在了一只羊的尾巴下面。就这样渡过了一关。

可是麻烦的事又来了。鬼子兵想抢海娃的羊群,以便他们杀羊美餐,硬是让海娃赶着羊随他们走。海娃装着顺从的样子,随他们走了。晚上歇在一个村庄,鬼子兵横七竖八地躺在一个大房间,把海娃堵在中间,门口还有岗哨。夜深了,万籁俱寂,月光轻柔,可是海娃的心一点也不平静。信还没有送到,怎么办呢?海娃趁鬼子睡熟的时候,轻轻地、一步一步地挪动,满头大汗也顾不得擦,终于逃出了鬼子的魔掌。

此后,又经过几番曲折和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难,最后,终于把信送到了八路军张连长手中。这样,按照鸡毛信中作战的时间、路线,八路军与民兵一举炸毁了鬼子的炮楼,夺回了被敌人抢走的粮食、物资,还活捉了鬼子的头头“猫眼司令”,为百姓除了害。

海娃真是坚强勇敢、有勇有谋。

海娃只有十二岁,他是个放羊娃,为什么敢于和鬼子斗争,完成传递鸡毛信的艰巨任务呢?因为海娃亲眼看到日本鬼子多次在村中烧杀、抢劫,许多老百姓惨遭杀害。海娃懂得,只有和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一起奋起反抗,和敌人斗争,赶走日寇,才能过上和平的日子。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绝不能忘记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灾难,也绝不能让历史重演。

我们要珍惜和平,反对侵略,反对战争。

而我要努力学习,学好本领,为中华民族的振兴效力。

难忘抗战老电影

文/刘小兵

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是个个物质生活单调、贫乏的年代,看电影就成了我们儿时最快乐的事情。

在众多的影片中,我最喜欢看战斗片,尤其对《小兵张嘎》、《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等抗日电影喜爱有加。看着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电影,热血沸腾中众多英雄的形象就久久铭刻在心头。顽皮聪颖的嘎子,枪法神勇的李向阳、指挥若定的刘正、英勇无畏的高老忠、机智勇敢的赵虎,一个个高大的形象,渐渐在我幼小的心田树起了不倒的丰碑。记得第一次看《小兵张嘎》是在半夜时分,那晚,刚入酣梦中,突被父亲摇醒,说是放映车已到了,准备放一部战斗片。听说有战斗片看,我立马从热乎乎的被窝里钻了出来,搬着小凳就跟随父母到了操场。随着影片的放映,我记住了嘎子这个小英难的名字,对他睿智巧妙地与日本鬼子周旋,在战斗中一天天成熟壮大的英雄壮举,充满了敬佩。以至于电影散场后,我还和几个小伙伴偷偷搭上放映车,到了下一个村子,又看了一遍才罢休。

这些抗战影片看得多了,心中渐渐就升起一股向往之情。总渴望长大后,也能像这些英雄们一样,奋战在沙场,成为保家卫国的钢铁战士。于是,小伙伴就相约走回家门,一方扮成英武的八路军、游击队,一方则扮成可恶的日本鬼子,在场院里打打杀杀的,激烈的“拼杀”场面,常常引得大人们驻足观看。在大人们的喝彩声中,我们用父母黄军衣扮成“八路军”的这一方,总能机智勇敢地歼灭另一方的“日本鬼子”,让院子里的男女老幼都大快人心。这些抗战影片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原本我身体单薄,胆儿也小,但自从迷上嘎子,成了影片中嘎子的铁杆粉丝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就在我身上得到了鲜明的印证。以往,我不会游泳,更不敢爬树。为了向英难看齐,我一咬牙,一改往日的孱弱,不仅学会了游泳,也敢于爬树了。因为向往嘎子充满智慧的形象,我也一改往日的懒散,在学习上更加用功了。最终,在小升初的考试中,我不负众望,以全年级第一的成绩,向我心目中崇敬的英难们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除了痴迷于抗日电影,对由这些电影改编成的小人书,我也情有独钟。有些抗日电影是我从没看到过的,而这些小人书却用生动的镜头,朴实的语言,再现了当年中国军民抗日的烽火岁月,这多少弥补了我不能到现场观看电影的遗憾。那时,每每借来一本抗日电影小人书,我都会如获至宝,常常沉醉在故事情节里,被英难们的英勇事迹深深感动着。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年迷恋抗日电影以及品味抗日小人书的经年往事,常常浮现在眼前,激励着我奋发向上,用力攀登着人生向上的台阶。

赶着驴车放电影

文/江志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年幼。记忆最深的,就是跟二叔到各个村里放电影。当时,农村还未改革开放,露天电影无疑是乡间最时兴的娱乐活动。尤其是三伏天的晚上,露天电影既娱乐又消夏,留下数不尽的念想。

二叔当时只有三十岁,是镇里的电影放映员。全镇九个自然村,每隔几天就有村干部来家找二叔,商量放电影的事。二叔心眼实,不摆架子,拿起本子,为他们安排好放映日程。

对于幼小的我来说,二叔到邻村放电影,是我最幸福最快乐的事。当时,家里喂了一头驴,有一驾简易板车。天未黑,二叔已将驴子套好,拖着放映设备,还有我,鞭子一甩,驴子迈开轻快的步子,甩着长长的尾巴,踏着乡间的青石板小路,朝目的地而去。还未到达,早有一群男男女女迎上来,拉着二叔打听晚上放什么电影。二叔笑而不答。于是,他们不依不饶。同时,从口袋里拿出瓜子、花生、炒黄豆之类的零食,塞入我的口袋。待打听到晚上的电影内容时,瞬间炸了锅,奔走相告。

到达放映地,一帮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主动来帮忙。二叔先把我抱下板车,然后将设备卸下,开始放映前的准备。当年的放映设备,是一套长江F16型的16毫米放映机,装在一个长方形的铁箱子里,箱子很重,需两人合力才能搬下车。由于人手多,设备很快摆好,调好。银幕的四个角,用线系紧了,分四个方向固定牢。

做完这一切,村人们早已围了里三层外三层。来得早的,搬了板凳占据了幕布正前方最有利的观影位置。来得稍晚一些的,稍稍靠后边。来得最晚的,想挤都挤不进去,只得踮着脚尖站在最后面。整个放映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我呢,则坐在二叔身边的长凳上,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好位置。四周有不少的同龄孩子,纷纷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尽管对二叔放映的电影内容早已熟悉,但我依然乐此不疲,《英雄儿女》《地雷战》《地道战》等老的胶片电影,不知看了多少遍,无数的台词,无数的场景,还有放映机发出的“嗒嗒嗒”的声响,映入脑海里,至今记忆犹新。

不知何时,片尾曲响起,电影结束,人们如潮般离场。现场一片静悄悄,只剩下二叔和我,还有驴子,板车。二叔将设备收好,又把熟睡中的我抱入怀中,轻甩鞭子,回村去也。偶尔,我睁开眼,只见天上挂着一轮白白胖胖的月亮,照着驴子,照着二叔,照着我,照着乡间的小路……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