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记忆

作者: 米峻2021年05月06日抒情文章

我的家乡位于毛乌素沙漠的东南边缘,距古城榆林二十多公里,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小村庄。地处长城以北,正好是陕北黄土高原与大沙漠的分界线,也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融的地带。村子西边有一条河叫榆溪河,由北向南缓缓流过,终年不息,河床两边形成宽阔而又肥沃的农田,可以种植水稻、开塘养鱼,素有“鱼米之乡”称谓。但因川地稀少,水患频繁,沙化严重,作物收成并不高。在我小时候,村子里大约有七八十户人家,四五百口人,过着完全自给自足的生活,但很是清苦,若遇灾年,颗粒无收,农民的日子非常拮据难过。因此昔日的满目荒凉、风沙肆虐的景象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童年“大乐园”

小时候,成天离不开沙子,一出门踩着沙子,房子的四周,上学的道路,庄稼地里全都是沙子。这里的沙子干净、柔软、松散,孩子们经常玩耍打沙仗、跳沙坡、沙地摔跤,还有沙地骑牲口,摔来摔去,跌打翻滚,没有任何危险。沙子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材料,可随意拿木棍在沙地画画、木制沙盘中写字。孩子们比赛做沙雕、挖沙渠也别有一番情趣。因为遍地是沙(物理分类为细砂),踩上软绵绵的,到了夏天,大人劳动和小孩玩耍、上学基本都光脚丫不穿鞋。上世纪七十年代,村子周边全是荒沙丘,当地人管它叫“明沙”。由于受大西北风的影响,这里所有的沙丘都是流动的。站到地势较高的沙梁上,浩瀚无垠的大沙漠一望无际。雨后晴天,碧空万里,远处可以看到五十里地外的长城烽火台,榆林镇北台清晰可见;近处地面沙坡上星星点点生长一些沙蒿、沙柳等沙地耐旱、耐寒植物。沙湾低洼处往往由于地表水下渗集聚或地下水位较高,沙生植物繁杂茂密,有些地方形成长年不枯的沙湾海子。孩子们经常去那里溜沙坡,游泳戏水、追兔捕鱼和拢火野炊。童年的乐趣几乎全在这里。现在看,我的身体之所以这么棒,是因为小时候在这“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恶劣环境下,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与荒漠抗争

那个时候还是农业社,我们经常跟着大人去放羊放马放牛,同时捡柴拾粪帮家人,一到冬季还要去砍柳平茬。最让人难忘的是,每年的春冬两季历时两个多月的植树造林,辛苦至极,育苗、铡柳、挖坑、插苗、浇水、堰草、培沙,一道道工序,全部都要靠人提肩扛,才能完成,即使村里有一些骡子车、牛马车,也无济于事,因为没有路。我们这些孩子个头低、力气小,就是在沙窝子里走上一天也累得够呛,更何况每家每户都分配有繁重的造林绿化任务,不干活怎能完成?我们跟着大人,带足干粮,扛上工具,早出晚归,披星戴月,连续几十天在寒风凛冽的季节劳动,实在难熬。

记得有一天下午,我背着三捆重约四十斤的柳梢,跟着比我大几岁的孩子们一起运往三里地外的沙坡上。那天风沙很大,眼睛都看不清前方,路也被沙埋了,转眼间,他们把我甩在最后了,沉重的柳梢压得我气喘吁吁,怎么也追不上,我迷路了。当我走到一个沙脊梁上,迎面一阵强风刮过来,连人带柳梢栽倒在地,四肢朝天背靠平地,动弹不得。因为小孩肩窄,为了好背,就把柳梢和人捆绑在一起(我们叫“死肩”),结果怎么也站不起来。当时我又累又饿又害怕,一边哭喊一边挣扎,直到天快黑了,才有大人路过发现,给我解开绳索,帮我背走柳梢。后来常常想起这件事,还感到十分辛酸。

尽管这样,家乡的父老乡亲仍坚持防风治沙、植树造林,年复一年,从未间断。我还记得当时到处贴的彩纸标语,什么“植树造林,造福子孙”、“战天斗地、人定胜天”、“ 四十天大会战”等等。公社、学校、生产队也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劳动,成群结队到几十里路外的沙漠造林。

与风沙作伴

在我的记忆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榆林北部的风沙特别大,主风向为西北。一到冬春季,天气变化莫测,真是“早晨晴天凉,中午太阳晒,下午起黄风”。春风一刮就两三个月,几乎天天刮、月月刮。风的强度一般是四五级,七八级的也常见,偶有十级以上大风。如遇上狂风,那简直就遮天蔽日,伸手不见五指。我觉得比起现在天气预报所说的“沙尘暴”猛烈多了。刮风时要是在公路上骑自行车,向南走几乎不需要很大的力气,向北走,推着也很费力。所以,这里人们的出行与天气关系很大。

由于长年风沙侵袭,耕地沙化十分严重,秋收结束或春融解冻这两个季节,农民们要开垦造地、垫土改良,挖壕打坝,积肥攒料,劳作一天下来,浑身上下全是灰土沙尘。信天游唱得好“满脸粘的灰尘尘,一看是个泥人人”。

不难想象,什么叫“流动沙丘”,为什么要防风固沙?据榆林的史料记载,曾经有过三次特大沙灾袭击榆林,近代有专家预言,不远的将来第四次沙灾将会席卷榆林,城池全部掩埋,人口迁徙。就像古匈奴所建西夏国都统万城(在靖边县北约100公里处白城子乡)一样,经过一千五六百年风沙侵蚀,现仅残存遗迹。小时候,爷爷也经常给我讲这样的故事。

家乡更美好

十三岁之前,我没有进过城,也没有去过南山(当地人把榆林城以南的黄土山区称南山)。因为我的外爷外婆、姑姑姨姨家全在沙漠里,所以,小时候天天跟沙子打交道,在我的脑海里,地球就是这个样子――全是沙漠。长大以后,随着外出学习和知识的积累,眼界开阔了,认识才逐渐改变了。

现在,我的家乡不算偏僻,交通也便利。但我从求学到工作,从榆林到西安,几十年一直在外打拼,很少回家乡,既没机会体会家乡传承的风土人情,也很少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现在国家落实了休假政策,回家的次数多了起来,那种陌生感、荒凉感才渐渐消失,才有时间细细的留意她的巨大的变化。

去年夏天和今年春节,我利用休假的机会,或步行或驱车,游走了小时候念书、玩耍和放羊的地方,踏遍了似曾相识的沙梁、草地和海子。可是,昔日的流动沙丘、不毛之地和冬春荒凉的景象荡然无存,映入眼帘的要么是一片绿洲,要么是杂草丛生的植被。天高云淡,草木成林,柳蒿茂密,沙土固化,生态环境旧貌换新颜,气候改变十分明显,家乡的空气好了,雨水多了,并形成了良性循环。

每每看到这些变化,都让我激动、让我感慨!这主要是自解放以后,生活在沙漠里的人们,经过半个多世纪几代人“战天地、斗风沙”艰苦卓绝努力所取得的成绩,也是在国家防风治沙倾斜政策扶持下,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的结果,特别得益于国家“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好政策的支持,在此期间,实施了广泛飞播、封山禁牧、退耕还林,以及承包荒沙林地、种植经济林木,还有绿化专项工程、绿色长廊带建设等,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取得了十分显著而又骄人的成效。当然,这也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成果。

现在,家乡的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多了,肆虐的风沙已然不再。今非昔比,但愿所有的人们能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绩,保护环境,减少破坏,造福子孙后代!

我爱我的家乡,愿家乡越变越美!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